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蔡元培的大学管理思想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 综观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无不与众多 著名的大学校长紧密相连,杰出的大学校长往往对大学理念都有着深 刻的理解。在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他们将正确的大学理念运用到 指导治校的实践中,牢牢把握着大学的方向。他们奠基性的工作和开 创性的努力,影响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他们的创新同时也产生了 世界性的影响。北大校长蔡元培,也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校长。蔡元培 先生提出了“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 罗众家之学府也 等大学理念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并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身体力行。他对传统文化的选择吸收,对先 进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的认可和执行,以及他所受到的中西合璧的教 育,使他的大学的价值和理念具有划时代意义。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任 校长期间,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革新t z 京大学,使其成为当 时全国的一流学府。这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创立和发展确定了一种 范式,奠定了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蔡元培博大精深的高等教 : 育管理理念对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 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_ 部分即第一章为绪论,对蔡元培高 等教育管理理念形成进行梳理与分析,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 对蔡元培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对他的管理理念进 行探讨。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理念不仅对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 展影响深远,而且对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 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主体l 包括四誊内容口第二章为蔡元培的高 等教育管理理念的渊源。第兰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内容。 第四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评价和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 启示。通过对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深入认识,分析其优缺点对 现代高等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第三部分为结语。该部分分析了蔡元培先生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 不仅对我国当代大学的合理定位提供理论依据,对现代大学的民主管 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还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供理论支撑,有利 于现代大学管理理念进一步廓清。对遏制教育行政权力泛化、提升现 代大学学术权力,对培养现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等也有着深远的启示。 关键词: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启示 a b s t r a c t a no v e r a l lv i e wo ft h eh i s t o r yo f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a th o m ea n d a b r o a dr e v e a l st h a t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f i r s t - r a t eu n i v e r s i t y i so f t e n c l o s e l y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af a m o u sp r e s i d e n t m o s to u t s t a n d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i d e n t s h a v ep r o f o u n d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t h ei d e a s o fu n i v e r s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a n dt r a n s l a t et h e i rs o u n di d e a si n t ot h e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p r a c t i c e i nt h ec o u - r s eo ft h er e f o r m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e i ru n i v e r s i t i e s t h e i r g r o u n d - b r e a k i n gw o r ka n dp i o n e e r i n ge n d e a v o r s h a v ei n f l u e n c e d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m e a n w h i l e ,t h e i ri n n o v a t i o nh a s a l s o c r e a t e da n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i n f l u e n c e m r c a iy u a n p e iw h o i st h eo u t s t a n d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i d e n tb y a l ls t a n d a r d s h ep u tf o r w a r ds u c hi d e a sa s “u n i v e r s i t y a s ap l a c ef o rh i g hl e v e l so fs c h o l a r l y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y a sa ni n s t i t u t et h a te n c o m p a s s e sa l l c l a s s i c a ls t u d i e sa n d e m b r a c e sa l ls c h o o l so ft h o u g h t s , a n dp r o m o t e da n dp r a c t i c e dt h e s c h o o l i n gp r i n c i p l eo f f r e e d o mo ft h o u g h t a n d a l l 。e m b r a c i n gs p i r i ti n s c h o l a r l yp u r s u i t i n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h i sa b s o r p t i o no f c e r t a i na s p e c t s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a n dr e c o g n i t i o na n dp r a c t i c e o f p r o g r e s s i v ei d e a s o nd e m o c r a c ya n ds c i e n c e s ,c o u p l e dw i t hh i sa c a d e m i c t r a i n i n ga th o m ea n da b r o a d ,h a v eg i v e nr i s et oh i se p o c h - m a k i n g v a l u e s a n di d e a s d u r i n gh i st e r ma sp r e s i d e n to fp e k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 ,m r c a i f o r m u l a t e da n di m p l e m e n t e das e r i e s o fr e f o r mm e a s u r e s ,w h i c h r e v o l u t i o n i z e d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a n db u i l ti ti n t oat o pu n i v e r s i t yi nc h i n a h es e l u pa p a r a d i g mf o rt h ee s t a b ! i s h m e n t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o d e m c h i n e s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a n dl a i dd o w nt h ef o u n d a t i o n o ft h e m o d e m i z a t i o no f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i nc h i n a h i sp r o f o u n d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 i d e a so f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s t i l lo f f e ra ni m p o r t a n tr e f e r e n t i a lp e r s p e c t i v e a n dv a l u a b l ep r a c t i c a lg u i d a n c ef o rt h er e f o r mo f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t o d a y t h i st h e s i s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 ,t h e i n t r o d u c t o r y c h a p t e r ,o f f e r sar e v i e wa n da n a l y s i so f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c a iy u a n p e i s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i d e a so f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a n di d e n t i f i e s t h e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i v e s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 c a iy u a n p e i si d e a sa r ed i s c u s s e df r o ma h o l i s t i cp e r s p e c t i v e t h ec h a p t e ra r g u e st h a tt h e s ei d e a sh a v en o to n l y e x e r t e dap r o f o u n di n f l u e n c eo nt h eb i r t h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o d e m c h i n e s e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b u tc a na l s oo f f e rv a l u a b l ep r a c t i c a lg u i d a n c e f o rt h er e f o r mo fc h i n e s e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t o d a y t h es e c o n dp a r tc o n s i s t so f4c h a p t e r s ,w h i c hf o r mt h eb u l ko ft h i s t h e s i s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i n t r o d u c e st h eo r i g i no fc a iy u a n p e i si d e a so f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r e v i e w sc a iy u a n p e i s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 i d e a so f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t h ef o u r t hc h a p t e r sp r o v i d ea ne v a l u a t i o no f c a iy u a n p e i s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i d e a sa n ds u m m a r i z et h ei n s i g h t s t h a tt h e y m a yo f f e rf o r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o d e mc h i n e s e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o n t h eb a s i so fa ni n d e p t hc r i t i c a lr e v i e wo fc a iy u a n p e i s i d e a s ,t h e c h a p t e r sd i s c u s st h er e f e r e n t i a lp e r s p e c t i v et h a tt h e yo f f e rf o rm o d e m i v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t h et h i r dp a r ti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c h a p t e r m r - c a i :y u a n p e i si d e a s , a r g u e st h ec h a p t e r ,h a v e n o to n l yf u r b i s h e dm o d e mc h i n e s eu n i v e r s i t i e s w i t ha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ef o rt h el a t t e r ss o u n ds e l fo r i e n t a t i o n ,p r o v i d e d i m p o r t a n tg u i d a n c e f o rt h ed e m o c r a t i c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o fm o d e m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b u ta l s ol a i dd o w n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 f o u n d a t i o nf o rt h e c o n s t r a c t i o no ft h em o d e mu n i v e r s i t ys y s t e ma n dc l a r i f i e di d e a so ft h e m o d e mu n i v e r s i t y ar e v i e wo ft h e s ei d e a sm a ya l s os h e dl i g h to n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o fp o w e ra b u s ei nt h e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 s y s t e m o f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t h ee n h a n c e m e n to fa c a d e m i cp o w e ro fm o d e mu n i v e r s i t i e s , a n dt h ec u l t i v a t i o no fm o d e m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 s a sf u l l yd e v e l o p e d i n d i v i d u a l s k e y w o r d s :c a iy u a n p e i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i d e a s ; i n s p i r a t i o n l 蔡元培的大学管理思想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1 9 9 9 年值得让国人铭记。这一年, 教育部出台面向2 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自此,我国高等教 育这趟列车驶入了规模发展的快车道。客观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 模堪称世界第一,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等战略的实施,我国高 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然而,大国 并不等于强国,我们离成为高等教育强国还有很远的征程。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曾经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资源。在我国的教育史上,伟 大的教育家可谓是星汉灿烂,而蔡元培就是其中最耀眼的星星之一。 蔡元培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高等教育时代,他身跨学术、政治两界,创 造了丰富的教育学术论著和管理思想,为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贡 献了自己的毕生之力。 历数蔡元培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贡献,最令人瞩目的当属改革北京 大学。在北京大学这个舞台上,他用璀璨的思想理念导演了一出世人 瞩目的中国高等教育革命话剧。在蔡元培的领导下,北京大学迅速崛 起,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节节攀高,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和中 心,成为一所生机勃勃的中国最高学府。而他新颖的思想理念和管理 理念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刮起了一场白上而下的“龙卷风”,中国高等 高等教育硕士论文 教育的历史白此开始改写,一扫过去的封建官僚等腐朽的风气,呈现 ; 出积极健康的发展风貌。 诚然,仅仅北大一所大学的近代化代表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 化进程,但它在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却谁也无法替代。 同样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过程中论教育家的影响力,蔡元培先生 的作用也是不容置疑的。蔡元培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在当时领先于世 界,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言:“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 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 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分而能领 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同时代诸如胡适、陈独秀、鲁迅、周作人之流 假如没有北京大学做他们讲学的地盘,他们的主张所能否产生如此影 响就不得而知了。诚如梁漱溟先生所言:“蔡先生一生的成就不在学 问,不在事功,而只在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 收果于后世。”蔡尚思先生在蔡元培先生的各种特点一文中指出: “没有( 蔡元培) 先生,北京大学便不会如此伟大;没有伟大的北京大学, : 中国教育文化不会有如今的可观。 正因为北大在中国高等教育史的 历史地位,蔡元培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不仅推动了北京大学发展,甚 至可以说是助力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跨步前进。研究蔡元培的高等 教育管理理念不只是为了肯定他的丰功伟绩和科学的评价他在我国 高平叔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j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 9 9 8 ,( 2 ) :5 5 梁漱溟纪念蔡元培先生 a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11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纪念集【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 9 8 5 2 8 蔡元培的大学管理思想研究 现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为我们今天的高等 教育改革提供良好的借鉴,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 理论体系。 二、选题意义 时光推进2 1 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教 育的国际化,使得国际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中获胜,世界各国竞相追逐成功的制高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眼光 聚焦在高层次人才的争夺上,使得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而探究高层次 人才竞争的实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首当其冲。因此,改革教育、 振兴教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时光倒转到世纪之交,高校扩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的一个 拐点,高等教育自此获得了一个较为长足的发展,无论是高等教育管 理的理论建设领域,还是在高等教育多层次管理的实践层面,都取得 了优异的成绩。 通观整个近代教育发展的历史,我国近代高等教育从艰难的摸索 到单一的模仿再到根据我国基本国情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从经验层 面上升到理论层面,己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而 在我国高等教育数据库中,蔡元培的成就犹如天空中闪耀的星星,照 亮了整个近代高等教育的前程。其博大精深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不仅 对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对中国当今的 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高等教育硕士论文 细细研读蔡元培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我们发现其理论具有极高 。 : 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他懂得中西结合,运用德国 高等教育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教育环境,将德国的 高等教育中先进的部分有机地输入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尤其是他 针对中国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在北京大学掀起一场破除 封建迷信思想、宣扬科学真理和传播现代文明的运动,使北京大学获 得新生。其系统性则主要表现在他从教学管理、行政管理以及后勤管 理等方面全面阐述其治校思想,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 论证,开了高校“教授治校”之先河。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但是正是因 为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同时产生了许多发展中的新问题。在这种高 等教育发展处于大发展、大改革的关键时段,学习蔡元培先生的高等 教育管理思想,探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 意义。全面研究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尤其是他的高等教育管理思 想,不仅有利于充分肯定蔡元培先生对我国高等教育所做的卓越贡 献,更有利于世人科学地评判他在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思想发展史上 的地位。充分研讨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理念,对于完善和丰富我国高等 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 走向“普及化”的改革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研究首先对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内容的渊源进行梳理,对 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剖析,再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从而获得相应的启 蔡元培的大学管理思想研究 示。试图系统地把握,以避免产生误判,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蔡 一 元培韵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研究体系。一- 一 一一 其次,通过对历史事实的罗列比较,全面地分析在蔡元培高等教 育管理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的成败,获得的经验和启迪为我们今天 的高等院校管理提供良好的范例与借鉴。 第二节研究现状 一、已有研究内容的梳理 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蔡元培先生是高等教育从传统向近代 转型的关键性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是一座永不枯竭的文化遗产宝 库。毛泽东同志曾盛赞他是“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 的一派人物”一中“求进步的中国人。而这样一位功绩卓著的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人物,学术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却缺乏相应的研 究,更别谈给以应有的重视和恰当的评价。 蔡元培先生逝世以后,一直到全国解放,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 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学术研究停滞不前,几乎没有研究他的相关作 品;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国家的重点在于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上, 研究条件不够成熟,除了蔡尚思的著作蔡元培学术思想传记,其 他学者发表的论文寥若晨星;而“文革”期间的学术研究几乎为一片 空白,整个学术界的研究工作处于“断裂”状态;1 9 7 8 年改革开放 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学术界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有关的 研究工作自此才得以真正展开,这个时期,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纷 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4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1 1 4 6 9 5 高等教育硕士论文 纷涌现。 二 : j 从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的角度,以年份为尺度,我们可以把对蔡元 培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分为起步、发展和高峰三个阶段: ( 1 ) 起步阶段( 1 9 8 2 - - 1 9 9 3 年) 。这一阶段发表的学术论文共9 篇, 以基本的高等教育思想介绍和美育思想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也出现了 师范教育、教师聘任等内容。1 9 8 2 年第1 篇论文的问世,标志着学 术界开始把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作为独立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打破 了1 9 7 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没有关于蔡元培高等教育研究的文献的 格局。 ( 2 ) 发展阶段( 1 9 9 4 2 0 0 2 年) 。这一阶段共发表研究论文31 篇, 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为北大改革的过程和成功的经验,研究者开始在 蔡元培的思想和北大改革的实践中寻找对当时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分主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和评价,己不再局限于 第一阶段的基本思想介绍。 ( 3 ) 高峰阶段( 2 0 0 3 - - 2 0 0 7 年) 。这一阶段著作颇丰,共发表研究论 文7 5 篇,研究水平比上一阶段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继续向纵深方向 发展,以原有的研究内容为基础,继续挖掘新的思想,出现了学术观、 课程观、蔡元培心理及其思想渊源等微观层次的研究内容。 专著则主要有1 9 8 0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蔡元培教育文 选;1 9 8 4 年研究蔡元培先生的主要有4 部,分别为高平叔编选的蔡 元培论著专集、蔡建国著作的蔡元培先生纪念集、周天度编写的 张斌,田建荣对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的元分析 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 育版) ,2 0 0 8 ,( 4 ) 1 5 6 蔡元培的大学管理思想研究 蔡元培传以及中华书局出版的蔡元培全集( 7 卷本) ;1 9 8 5 年高 一 平叔编的蔡元培政治论著和蔡元培语言及文学论著由河北人 民出版社出版,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梁柱的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唐振常的蔡元培传;1 9 8 7 年湖南教育出版 社出版了蔡元培教育论集;1 9 8 9 年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蔡元培 研究会编的论蔡元培;1 9 9 0 年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胡国枢的蔡 元培评传,1 9 9 1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蔡元培教育论著选) ) ;1 9 9 4 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华东师范大学金林祥教授撰写的蔡元培 教育思想研究;1 9 9 7 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蔡元培全集( 1 8 卷本)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蔡建国的蔡元培与近代中 国;1 9 9 8 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蔡元培研究会编的蔡元培纪念 集;2 0 0 4 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金林祥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一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2 0 0 5 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蔡孑 民先生言行录。 在学术论文和专著著作中,华东师范大学金林祥教授撰写的蔡 元培教育思想研究值得一提,该著作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蔡元培的教 育思想。金教授本身就是教育史专家,在叙述和罗列时能够把蔡元培 放在整个中国近代的社会大背景中加以考察,因此他从史学研究角度 先对蔡元培先生些生平事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借此理清蔡元 培教育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法,正确总 结、评判、概括蔡元培一生的是非功过,充分肯定了他在中国近代教 育史上的巨大贡献。还有不少研究者着重探讨了蔡元培思想自由兼 高等教育硕士论文 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相关研究有谢素蓉的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 : 并包办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张勤的对蔡元培兼容并包高教管 理思想的再认识等,当然,。这些文章也是在不同层面上解析蔡元培 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在教授治校思想方面此类研究主要有黄友 泉、谢美华的蔡元培教授治校思想的现实思考一文,文章对 教授治校”这一思想的局限性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设性意见。还有一些 对蔡元培进行的”教授治校”改革作也做了具体回顾与分析,例如陈发 美的蔡元培的教授治校思想与实践就试图引起人们对大学管理 体制的思考。莫华善的论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从思想自由、兼 容并包、教授治校、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和民主管理 等方面论述了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这 些都从几个方面论述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 二、已有研究的评述 从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对于蔡元培的研究虽然有很多,但对其高等 教育管理思想进行系统研究的不多。因此系统研究蔡元培高等教育管 理思想不仅是对蔡元培教育思想体系研究的深化,而且对我国当代高 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其现实意义。 通过对蔡元培思想研究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以下几个特点:其 一,学术界对于蔡元培思想的研究己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基本上各 个方面均已有人涉猎,而且新的观点也层出不穷。其二,研究的整体 水平尚有待提高。论文的数量和学术层次来看,核心类期刊论文所占 的比很小。可见,研究水平还有提升空间。第三,在所有的研究论文 蔡元培的大学管理思想研究 中;关于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整体研究很少有学者涉足,论文 流于表层,重复太多,真正的新东西不多,对于蔡氏高等教育管理的 内核缺乏深掘,研究的力度明显不够,因此无法从整体上给人们勾勒 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结构体系和主要观点。因此,深入地研 究不仅有助于完善蔡元培的历史形象,使其日益丰满完善,而且也为 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思想史的研究提供素材,为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 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新视角和现实中的启迪与借鉴。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首先梳理前人研究,对蔡元培教育管理理念进行不同层面的综 述,根据前人得失分析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对其进行系 统深化研究;其次通过对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实践分析和梳理,归纳和 总结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主要方面,再次通过分析、梳理、归 纳和总结阐述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二、研究方法 本文具体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法 要想获得历史人物的评价,肯定得仔细研读相关文献资料。本研 究通过查阅有关蔡元培思想的书籍、报刊、杂志、网络文献等资料, 对研究现状进行评论、分析,找出自己的研究空间 第二,比较研究法 比较法不只是一种具体的分析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对历史 9 高等教育硕士论文 人物的研究势必要通过对不同教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符合 客观教育发展规律的结论。本研究横跨数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 景,通过比较研究可以管窥蔡元培成功管理所必备的现实条件与理论 支撑。 第三,历史研究法 任何人都是历史的人。因此,对人物的分析我们要把该人物放入 相关历史阶段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进行 分析、整理。实际上任何一段历史都并非“自然而然 地重现,而是基 于史家自身需要的重构。本研究通过对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产生 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合理的内蕴,从而为当前我 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迪与借鉴。 蔡元培的大学管理思想研究 一 第二章蔡元培大学管理理念的渊源 、 一 。 蔡元培的大学管理理念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中外文化融会贯通的 结果。 第一节蔡元培教育人生 一、激荡的人生履历 ,出身于商贾之家的蔡元培,生于18 6 8 年1 月11 日,卒于1 9 4 0 年3 月5 日,是浙江绍兴山阴县( 今绍兴县) 人,乳名阿培,字鹤卿, 又字孑民、仲申、民友,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是我国著名的革命 家、教育家:政治家。蔡元培自幼聪明好学,少年时期饱读经史,之 后的科举考试也比较顺利,2 4 岁即中进士,到2 6 岁升补翰林院编修。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仁人志士期望通过改良的途径来救国,但戊 戌变法轰轰烈烈地展开却迅速归于失败。国家衰败但是救国却不得 法,蔡元培感触良多,意识到要想革新祛旧妄图通过“器物”改革来救 国是行不通的,要救国就要先培养人才。同年9 月,他毅然辞官回故 乡,旋即担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白此他走上了倡导教育救国之路。 1 9 0 2 年他与章炳麟等在上海组织建立中国教育会,出任事务长。 同年夏,他前往日本游历,归国后,在上海创设了爱国女校及爱国学 社,出任总理一职。之后,他在晨报发表了一系列提倡民权、宣 扬排满革命的文章,致力于对封建主义教育的反思,为社会思想开放 助力,同时这也为反清革命培养了人才。他在1 9 0 6 到1 9 1 6 年期间, 先后赴德、法等地留学、游历。留学期间,蔡元培在莱比锡大学等校 l 1 高等教育硕士论文 学习。在此期间他通过对欧洲现代大学的理念的认识以及对美国哈佛 大学教育理念的理解,不断融通中西方教育理念,构建自己的教育管 一 理理念。1 9 1 2 年他出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采用西方教育制度, 废止祀孔读经制度,实行学科交融、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初步在我 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在二次革命失败后,他又携眷赴法, 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1 9 1 7 年至1 9 2 7 年受任北京大学校长。虽任职 时间跨度有十年之久,但实际算来只有五年半左右。虽在此期间一度 曲折,但他使北大由此焕然一新。在此期间,他逐渐完善了自己的大 学管理理念,重视学术研究,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等办学方 针;在学校管理方面,实行教授治校,对北大体系等进行全面改革, 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成为研究高 深学术、传播社会新思想、培养救国新人才的基地。他因在“五四运 动中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被迫辞职。之后又多次赴欧洲英、法等国 考察教育和讲学。,他在1 9 2 0 年至1 9 3 0 年间还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面对“九一八 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全面爆发,他坚持抗日,呼吁国 共合作,并在1 9 3 2 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并积极参与援救爱国民主人士的活动。晚年 还一度为抗日救国奔波呼号。1 9 4 0 年3 月5 日病逝于香港,一代教 育家就此陨落,后葬于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二、璀璨的教育的成就 蔡元培的一生,可以说功绩卓著,影响深远。他主要以教育和科 学作为事业的支柱,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 1 2 蔡元培的大学管理思想研究 一直都在思考培养人的命题,因此他的教育理念也无不明确体现在教 : 育实践人生中。在对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的探讨上,蔡元 培首先提出要重视进行健全人格教育,提出“五育并举 的主张。早在 1 9 1 2 年初他出任教育总长时就明确指出,教育方针应为“在普通教育, 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他在对于新教育之意 见中,明确提出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 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等五项主张,即“五育并举 。他把教育分为隶 属于政治与超轶乎政治两类。他表示,五育中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 义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是隶属于政治的,而世界观教育和美育则是超 乎政治的。他认为要培养健全的具有完全人格的人,五种教育均不可 偏废。想要富国强兵,需要军国民教育去培养具有抵抗外辱、对内拒 绝强权的国民。实利主义教育就是要使国富。想达到军国民教育的目 的的武力必须要在雄厚的财力的支撑。可以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但总的说来,第二,这种健全的人格的内容是要融合中西道德的要素。 在蔡元培的观念中,不管是军国民教育还是实利主义教育,都必需要 以道德为根本。公民道德要达到的目标是“自由、平等、亲爱”,对 应儒家的伦理中的“义、恕、仁”。由此可以看出,他试图把欧洲资产 阶级自由、平等的道德观念同中国儒家的传统道德观念揉合在一起, 培养出有益于现实社会发展的完全的人格:第三,实现这些目标就要 通过美育来实现。蔡元培深受康德的二元论的影响,把世界分为“现 陈平原追忆蔡元培 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1 9 9 6 6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 第二卷) 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 9 9 7 1 3 1 1 3 2 1 3 高等教育硕士论文 象世界”和! 实体世界”。认为“现象 和誓实体? 并非隔绝的,美感是沟 : 通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者的桥梁。这个过程不能依靠经验或理论达 到,只能依靠浑然直觉的美感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蔡 元培的构想中对社会的实用性只是教育要达到的基本目标,追求超现 实的实体世界,使人达到最高精神境界的完善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完善的世界观教育应该是知、情、意、德、智、体诸者的和谐统一体。 因此,要达到这个目标还必须要有更进一步的世界观教育,即通过美 感教育去引导受教育者超脱出现世的桎梏,领悟出最高精神境界从而 达到完善。由此他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倡导在各级各类学校以及 各种社会活动中都要进行美育。在蔡元培眼里,美育是由现象世界通 往实体世界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而教育的最终意旨则在于关怀人的终 极理想。纵观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体系,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他是以道 德教育为中心,推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救国之急务,利用 美育为桥梁,以世界观教育达到完善的实体世界为终极目的。由此, 我们不难发现,蔡元培“立于现象世界而有事于实体世界” 的教育价 值观是他的教育理念包括道德教育思想在内的一块理论基石。另外, 蔡元培许多对教育问题的探讨文章以及教育讲演的文稿等陆续被后 人收录到蔡元培全集、蔡元培教育文选和蔡元培选集等著 作中。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民立报1 9 1 2 年2 月8 、9 、1 0 日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 第三卷) 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i 9 9 7 5 8 高平叔蔡元培全集( 第二卷) m 北京:中华1 s 局,1 9 8 4 1 3 1 蔡元培的大学管理思想研究 。 第二节社会历史现实背景 任何教育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社会现实。要想深刻剖析蔡元培高 等教育理念的渊源也必须探究那段沉重的历史现实。 一、腐朽的清政府日薄西山 清朝后期,由于世界列强的入侵,清政府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 大厦将倾。中国,作为物产丰饶、地广物博的东方大国,早令列强垂 涎欲滴了。此刻,从国家的外部环境来看,正是一派风雨欲来的情景。 与此同时,清政府在内政上的表现却是政治腐败,经济凋敝难以为继, 文化上继续顽固守旧,教育废弛无序。随着社会进一步的动荡,国内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危机重重。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得 更广阔的殖民市场并争夺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殖民触角 己肆意伸向了海外,积弱的中国已成为殖民列强眼中的肥肉。英、俄、 法、美等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接踵侵入,在通过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 后,强迫腐朽的清政府相继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 条约、瑷珲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伴随着中国进一步丧失了 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清王朝也在加速衰落。1 8 9 4 年,中日甲午战争 爆发,号称拥有亚洲第一海军的中国却完败于新兴的日本。中日马 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 时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地加深了。之后,英、俄、美、日、 法、德等国迅速掀起了一个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 华权益,中国已面临着亡国灭种的深重危机。 二、亡国灭种压力下的自救 高等教育硕士论文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挽救国家并培养有用人才, 二 引起各位仁入志士的思考。维新变法促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 潮流,促进了国人的觉醒,打开了国人的眼界。2 0 世纪初,伴随着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量的进一步壮大,民主革命思想的得以广泛的传 播,革命团体陆续得以建立。为挽救民族危机,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 动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1 9 1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 从而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体,成立了第一个具 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政府一南京临时政府,并且颁布了具有资产 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临时约法,至此,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后,社会并未由此稳定下来,各处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 社会继续动荡不安。中国思想界在当时风云变幻的格局中,即使面对 内忧外患交杂的局面也要勇立潮头。仁人志士开眼看世界之后又尝试 通过以器物改革为要的自强运动来改变国家面貌,但很快他们即发现 此路不通。在亡国的压力下,先进知识分子在西方社会先进的达尔文 进化思潮的推动下,思考着如何做到“保国保种”,并试图通过保种 以达到保国的目的。据此,改革的焦点便从先前重器物和政治制度层 面转到如何保种,也就是如何提高国民本身素质上来了。先后有严复 提出的“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蔡锷鼓吹的锻炼国民体魄的“军 国民运动”以及梁启超倡导的为改革国民道德修养的”新民说”等。同 样处于乱世而不忘国强的蔡元培,在这一波改革“国民”的风潮中,深 深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继而毅然决定弃官并数次留学、游历欧洲, 严复原强修订稿,严复集( 第一册) 【m 】北京:中华二 = 5 局,1 9 8 6 3 0 3 1 蔡元培的大学管理思想研究 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不断完善自己的大学管理理念并用于 二 之后的教育实践中。 - 一一。 第三节文化背景 、 蔡元培出身于封建士大夫,但他更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和世界 主义者。从文化的视角来看,他坚决地反对守旧、盲从与空谈。他始 终抱着一种既尊重传统,但又批判地继承:既学习西方,但又有选择 地吸收的态度。“凝结中国固有文化的精英,采撷西洋文化的优美 , 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继承与反思 ( 一) 对“百家争鸣 的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思想的坚持 在蔡元培看来,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各学派的蓬勃发展与传 承,在中国思想史上来看应该是空前绝后的。就“百家争鸣”而言,蔡 元培给予了高度评价:“我国先秦时代,诸家风流,颇具科学途径, 治哲学者有道学,治道德政治之学者有儒学,治论理学者有名学,治 法学者有法家,治词学者有纵横家及小说家,治农学者有农家,治理 工之学者有墨家,其学说皆有独到之处,足与希腊学者抗衡”。在 中国伦理学史中蔡元培还这样评价到:“种种学说并兴,皆以其 有为不可加,而思以易天下,相竞相攻,而思想界遂演为空前绝后之 伟观”。“百家争鸣”可以表现为学术思想的百花齐放和各学术流派 的自由传承,而蔡元培高等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宿运营管理及服务标准指南
- 2024年新员工岗前培训计划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当代文化与思潮》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司治理与财务风险管理》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素材
- 连锁餐饮企业标准操作流程手册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工程管理》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辣油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房地产开发项目资金管理规程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人际沟通与危机管理》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家长学校综合测试题库与评分标准
- 加油站计量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公安矛盾纠纷化解课件
- 2025年恒丰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看板管理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镍氢电池隔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报告
- 造林质量管理办法
- 冠心病人饮食健康管理
- 2025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 六年级数学考试技能提升教学措施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手机软件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