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音乐学专业论文)徐沛东艺术歌曲的演唱初探——以《大森林的早晨》、《乡音乡情》、《梅花引》为例.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琶 一,、 - , i l 。 ) 毒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 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期:趁! ! 墨:蔓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 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期: 电话: 邮编: 1 1 4 0 0 5 、q 。| : j一 ,|j 1;r 摘要 徐沛东是活跃在我国新时期乐坛的著名作曲家之一。自上世纪8 0 年代后期至今, 创作了大量不同题材和风格的艺术歌曲。不仅汲取和借鉴了西方作曲技法,而且充分突 出了美的品格和民族特点。徐沛东经过长期勤奋的探索和实践,在“中西 、“古今 、“雅 俗 等方面,均取得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并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 作用。他创作的声乐作品不仅带给人们丰盈的精神食粮、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唱响了新 时期的旋律,而且促进了中国音乐文化及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为艺术歌曲的创作掀 开了雅俗共赏的新篇章。 全文共分三个章节,分别从徐沛东的生平及歌曲创作、徐沛东艺术歌曲的实例演唱 分析和徐沛东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三部分进行论述。 具体为: 1 徐沛东的生平及歌曲创作,总结徐沛东在艺术歌曲创作历程中所取得的杰出成 就。 2 分别对徐沛东艺术歌曲大森林的早晨、 :乡音乡情和梅花引三首代表 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并从声乐演唱角度探寻出歌曲的艺术处理和演唱方面的技巧方法, 希望能够更好地为今天的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提供一定的借鉴。 3 通过对徐沛东艺术歌曲创作的具体分析,窥探出徐沛东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为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理论总结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徐沛东;艺术歌曲;创作特征;演唱特点 、t 1户,乍 a b s t r a c t x up e i d o n gi sa c t i v ei no u rn e w e r ao fm u s i co ff a m o u sc o m p o s e r s s i n c et h el a t e8 0 so f l a s tc e n t u r yh a sc r e a t e dan u m b e ro fd i f f e r e n tt h e m e sa n ds t y l e so f a r ts o n g s n o to n l yl e a r n 丘i o ma 1 1 dd ra _ wo nt h ew e s t e r nc o m p o s i t i o n a lt e c h n i q u e s ,b u ta l s of u l l yh i g h l i g h tt h eb e a u t yo f c h 撒c t e ra n dn a t i o i l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x up e i d o n gh a r do v e ral o n gp e r i o do fe x p l o r a t i o na n dn p r t i c e ,i nt h e ”w e s t e m ”,a n c i e n ta n dm o d e m ”,r e f i n e d ”a n d s oo n ,h a v ea c h i e v e da 、阮a l n lo fc r e a t i v e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c r e a t i o no fa r ts o n g s ,p l a y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m c a r r y i n g 、= h i sv o c a lw o r l 【sc r e a t e dn o to n l yb r i n gp e o p l es p i r i t u a lf o o da b u n d a n c e ,r e f l e c t st h es p i r i to f m et i i i l e s ,s i n g i n gt h em e l o d yo ft h en e wp e r i o d ,a n dt op r o m o t et h ec h i n e s em u s i cc u l t u r e a n de d u c a t i o nt ot h ep r o s p e r i t y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c r e a t i o no fa r ts o n go p e n e ds p a n sa l lo f t h en e wc h a p t e r 。 f u l l t e x t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s e c t i o n s ,n a m e l yt h el i f e a n ds o n g sf r o mx up e i d o n g j c r e a t i o mx up e i d o n gc o n c e r to fa r ts o n g sa n de x a m p l e so fc r e a t i v ef e a t u r e sa r ts o n g s x u p e i d o n gt h r e ep a r t sd i s c u s s e d s p e c i f i c a l l y : 1 ,x up e i d o n gt h el i f ea n ds o n g s ,c o n c l u s i o nx up e i d o n gc o u r s ei na r ts o n g so f t h e o u t s t a n d i n ga c h i e v e m e n t s 2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x up e i d o n ga r ts o n g ”f o r e s ti n t h em o m i n g ”,”a c c e n tn o s t a l g i a ”a n d ”p l u i i lc i t e d ”聆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w o r k so fa n a l y s i sa n ds t u d y , a n dv o c a lm u s i cf r o mt h ep o i n t o fe x p l o r i n gt h ea r to fs o n ga n ds i n g i n gs k i l l st r e a t m e n t ,i nt h eh o p eb e t t e rf o rt h ec r e a t i o no f t o d a y sa r ts o n g sa n ds i n g i n gt op r o v i d ea r e f e r e n c e 3 ,a r ts o n g sb yx up e i d o n gs p e c i f i ca n a l y s i s ,p r yo u t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x up e i d o n g a r ts o n g sf o ro u ra r ts o n g so fc o n t r i b u t i n gt o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c o n c l u s i o n k e yw o r d s :x up e i d o n g ;a r ts o n g s ;c r e a t i o nf e a t u r e s ;s i n g i n gf e a t u r e s 1 目录 摘要i 英文摘要。i i 目 录i i i 弓i言1 一、绪论2 ( 一) 研究背景。2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2 ( 三) 研究现状。3 ( 四) 研究方法3 。:,徐沛东生平及歌曲创作5 f ) 生平5 ( - - ) 歌曲创作5 t 、徐沛东艺术歌曲的实例演唱分析7 r 一) 大森林的早晨7 ( 一? ) 乡音乡情。16 i :兰) 梅花引。2 5 i 虬徐沛东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3 4 ( ,一) 题材。3 4 ( :二) 歌词3 4 f 互) 曲式结构3 5 ( 四) 伴奏织体4 l ( 血) 演唱特点4 3 纠i论4 4 参考文献4 5 后记4 7 、 -、伊。一、 _ 列 1 t 一 i h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己i吉 丁ii = 1 艺术歌曲是1 8 世纪末1 9 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集诗歌、旋律、钢琴伴奏三位一体 的音乐表现形式。许多艺术歌曲现已成为声乐教材和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2 0 世纪初,艺术歌曲传入我国。随之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中国艺术歌曲迈出了 起跑线的第一步;3 0 至4 0 年代,老一辈的音乐家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做出 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不小的成绩,使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均进入到了成熟 时期:然而,在4 0 年代末,我国先后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乱局面,在建国后, 又因文革时期极左路线的干扰,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未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从而 进入到最黯淡的时期;直到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到来,伴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复苏,人们 对艺术歌曲的认识逐渐加深,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又迎来了它发展的新春,并在音乐 教育领域也开始得到一定的重视。其中,以徐沛东为代表的许多优秀的作曲家投身到歌 曲的创作之中,创作了许多广为传唱的艺术歌曲。许多作品不仅促进了中国音乐文化及 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且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掀开了雅俗共赏的新篇章。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在党正确的文艺方针指导下,以徐沛东为代表的许多优秀的 作曲家投身到歌曲的创作之中,创作了许多广为传唱的艺术歌曲。这些作品,从不同侧 面反映了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 平日益提高的新面貌;讴歌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广大人民群众、科技工作 者、解放军指战员们生动丰富的创造性劳动和工作业绩;传诵了在灾害中为夺取救灾斗 争重大胜利而英勇拼搏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和风雨同舟的 强大力量o o oe oe 这些作品,题材内容广泛、体裁形式多样,不少曲目一经问世就在人民群 众中广为传唱,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是我国社会主义音乐宝库中的精品。 此外,随着国内外音乐文化的不断交流、各类音乐赛事的开展,全国各个音乐、艺 术院校和师范院校的音乐系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声乐教育事业也逐渐形成规模,不仅培 养和造就出一批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而且在教学领域中,开 出了鲜艳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在国内舞台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在国 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风采。此时,不仅原生态的演唱在我国初崭头角,而且 美声、民族和通俗三种唱法也都朝着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多元化 方向纵深发展。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徐沛东是活跃在我国新时期乐坛的著名作曲家之一。7 0 年代末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 作曲系,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作曲及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在3 0 多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徐沛东创作了大量不同体裁、风格的音乐作品,其中艺 术歌曲是其音乐创作中的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代表作有大森林的早晨、 乡音乡情、梅花引、我像雪花天上来、 十八弯水路到我家、天地喜洋洋、辣 妹子、爱我中华、 大地飞歌、踏歌起舞、阳光乐章、田野的春天、国魂、 与你同在、走在幸福的路上等许多优秀的艺术歌曲。徐沛东的艺术歌曲创作不仅 给了人们丰富的精神食粮,还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奏响了时代旋律,而且促进了中 国音乐文化及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掀开了雅俗共赏的新篇 章。 徐沛东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注重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即美的品格( 题材美、旋律 美、歌词美等) 。作品植根于丰腴的生活沃土,并将生活的语言加以高度凝练、升华, 由毕文英徐沛东声乐作品创作研究【d 】: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河南大学,2 0 0 9 ,p i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充满生活气息和“乡土味”,彰显了民族音乐现代化 的创作理念。他追求富有时代感的节奏、明朗而大气的特质,力求给人以艺术的新鲜感 和思维的深度,为我国新时代歌坛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声乐表演及声乐教育 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深入理解和分析徐沛东艺术歌曲的演唱特 点,无论对声乐表演的实践活动,还是对声乐教学的理论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 价值与现实意义。 因此,笔者以与徐沛东相关资料依据,结合自己的演唱和教学实践,从作品演唱实 例分析入手,对徐沛东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从中探 寻出徐沛东艺术歌曲的音色、语言、演唱技巧和钢琴伴奏等演唱特点,并结合其演唱特 点提出关于把握徐沛东艺术歌曲创作的几点建议,希望能通过“抛砖引玉”的形式,引 起广大演唱者和声乐教育者对徐沛东艺术歌曲研究的重视。 ( 三)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有关徐沛东艺术歌曲演唱研究的全面总结和分析文献资料较少。各类 学术著作、学术期刊、学位论文、报纸文献都是关于他生平、荣誉奖项和一些社会活动 的简要评论,以及对他极少数创作歌曲的理论性研究( 如创作技法、风格特征和欣赏特 点等) ,更多的是作为一名采访者与徐沛东老师进行的访谈记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演 唱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至今还没有人从演唱角度对徐沛东的艺术歌曲进行全面的、系 统的、有层次的分析和总结。因此,作为一名音乐学专业声乐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一名 高校声乐教师,深入分析和探讨徐沛东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不仅为今后的声乐表演提供 理论依据,而且对声乐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只通过一篇论文,是无法诠释徐沛东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的,因此笔者以与 徐沛东相关的学术著作、学术期刊、学位论文和报纸文献为依据,结合自己的演唱和教 学实践,从作品演唱实例分析入手,对大森林的早晨、乡音乡情、梅花引三首 徐沛东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进行理解和分析。 ( 四)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搜集、鉴别、整理与徐沛东相关的文献。 2 自然实践法:欣赏徐沛东艺术歌曲作品的音响,弹奏钢琴伴奏部分及演唱声乐 作品,从而培养对研究作品的感性认识。这主要是为了实现通过艺术实践能够获得一定 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良好的感知能力。因为,实践是通向音乐殿堂的一级阶梯,它能 够为课题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解及分析准备。 3 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课题研究的核心手段,笔者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采取 案例研究法,结合徐沛东艺术歌曲创作的特点i 对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歌曲进行具体剖 析,并通过具体剖析后,提炼出徐沛东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为课题研究提供进一步的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理解和分析准备。 4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徐沛东具有代表性艺术歌曲的实例演唱分析,对其演唱特 点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为今后的教学演唱提供理论依据。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徐沛东生平及歌曲创作 ( 一) 生平 徐沛东是活跃在我国新时期乐坛的著名作曲家之一,国家一级作曲,全国文化系统 先进工作者。1 9 5 4 年2 月1 日出生于大连市。1 9 7 0 年考入福州军区歌舞团任首席大提 琴。1 9 7 6 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于杜鸣心教授。1 9 7 9 年毕业,同年回福州 军区歌舞团任作曲及指挥。1 9 8 5 年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任作曲、指挥;现任中国音乐 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轻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中国电视 音乐研究会理事;中国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儿童音乐学会 名誉会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北京青联老委员联谊会会长等。 徐沛东,1 9 9 1 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3 0 名候选人之一:1 9 9 2 年,荣获国务院 颁发的全国文化系统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中青年优秀专家称号;1 9 9 2 、1 9 9 6 年,被评为全 国十大词曲作家,并以最多选票名列榜首:1 9 9 6 年,荣获中国歌坛辉煌二十年作曲成就 奖及中国流行歌坛成就奖;1 9 9 9 年,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2 0 0 0 年,在莫 斯科任国际德尔菲大赛评委;2 0 0 1 年,荣获中国文联授予的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及万里 采风贡献奖;2 0 0 2 年,荣获第三届意大利“岸国际学院 未来三千年奖等回。 此外,徐沛东还多次担任国内多项重大文艺演出的策划、总监及音乐比赛的评委工 作。先后出访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罗马尼亚、韩国、日本、埃及、 希腊、土耳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新加坡、香港和台湾 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代表国家多次参加国际音乐节、担任音乐比赛的评委及文化 交流活动 。 ( 二) 歌曲创作 徐沛东自上世纪8 0 年代后期至今,创作了近千首不同体裁、风格的音乐作品。其 中包括了歌剧、舞剧、杂技剧、影视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儿童歌曲和文艺晚会 主题曲、专辑等。代表作品有:舞剧枣花、舞剧篱笆墙的影子;杂技剧西游记; 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和平年代、雍正王朝、戈壁母亲;歌曲我热恋的 故乡、亚洲雄j x l 、篱笆墙的影子、英雄、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我属于你、 中国永远收获着希望、中国新闻工作者之歌、大地飞歌、踏歌起舞、爱我中 华、今天的你、漓江情、梅花引、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向奥林匹克出 。徐沛东就足要写大众喜欢的歌【j 】黄河之声2 0 0 7 ,p 1 2 6 西徐沛东徐沛东创作歌f l f l 精选f m l 上海:上海音乐j j ;版社2 0 0 9 伽徐沛东就足受写大众喜欢的歌【j 】黄河之声2 0 0 7 p 1 2 7 5 发、天蓝蓝;j 1 9 8 8 年,歌曲 秀新作品奖:1 9 9 0 歌曲光荣属于亚 年,电视剧辘轳、 1 9 9 2 年,舞剧枣 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 编曲特别奖;1 9 9 3 年,歌曲篱笆墙的影子入选二十世纪 华人音乐经典作品;1 9 9 6 年,电视剧和平年代的音乐荣获第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 奖 最佳音乐奖,同时还荣获第十七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优秀音乐奖;1 9 9 7 年,儿 童歌曲你我手拉手及歌曲英雄荣获第六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奖;1 9 9 8 年,电视剧雍正王朝的音乐荣获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奖, 同时还荣获第十九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优秀音乐奖;同年,歌曲得民心者得天下 荣获最佳电视剧主题歌奖,歌曲中国我属于你荣获北京市首届文学艺术奖;1 9 9 9 年,歌曲中国永远收获着希望、中国我属于你、中国新闻工作者之歌三首作 品同时荣获第七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 0 0 1 年,歌曲大地飞歌、 踏歌起舞荣获第八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奖;同年,歌曲爱我中 华荣获首届中国歌曲“金钟奖 金奖;2 0 0 3 年,歌曲今天的你荣获第九届中宣部 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同年,歌曲漓江情荣获南宁国际民歌艺 术节第二届中华民歌大赛创作一等奖;2 0 0 4 年,舞剧篱笆墙的影子的音乐荣获第四 届中国舞“荷花奖”最佳音乐创作奖。2 0 0 7 年,歌曲梅花引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 同年,荣获美国好莱坞斯卡摩国际大奖世界作曲家超级明星金环奖,成为斯卡莫7 1 年 历史上首位荣获该最高荣誉的中国艺术家;2 0 0 8 年,歌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和向奥林匹克出发均荣获奥运歌曲优秀歌曲奖;同年,杂技剧西游记的音乐荣 获最佳音乐奖“金菊奖:2 0 0 9 年,电视剧 戈壁母亲的音乐荣获第二十七届中国电 视剧“飞天奖”优秀音乐奖,同时还荣获中国电视剧突出贡献作曲奖:同年,歌曲天 蓝蓝荣获第十一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 m 徐沛东徐沛东创作歌曲精选【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 0 0 9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徐沛东艺术歌曲的实例演唱分析 ( 一) 大森林的早晨 由张士燮作词、徐沛东作曲的大森林的早晨是一首清新的、优美的新时期艺术 歌曲。歌曲通过对大森林中的晨雾、流水、古树、竹林、鸟儿和鲜花等美景的描绘,充 分展现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绿色大自然的风采,抒发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赞美了祖国 的绿色宝库。歌曲一经阎维文、殷秀梅、吴娜等著名歌唱家完美诠释后,得到众多歌唱 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认同,现已成为各类音乐会、声乐比赛以及高考加试中,歌 者竟相演唱的曲目之一。 1 创作背景 张士燮,是我国当代词坛创作上颇有影响的作家之一,现任空军政治部文工团艺术 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军内文职一级。1 9 3 2 年,出生于天津市。1 9 4 9 年,加入中国 人民解放军第4 9 军教导团。1 9 5 1 年,开始发表作品。1 9 5 2 年,任空军文工团创作员, 并赴朝鲜前线采访慰问。1 9 5 4 年,任北京空政文工团创作员。1 9 8 2 年,加入中国作家 协会。2 0 0 7 年,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 5 岁。 在歌词创作上,张士燮追求通俗、朴素和优美的特点,主张用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 景、用心灵去捕捉时代的旋律、用生活色彩去编织艺术的花环,强调自己独特的内心感 受,追求作品的内在意蕴,其歌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雅俗共赏的通俗性。张士燮在近 5 0 年的音乐创作中,曾参与东方红、中国革命历史之歌、长山火海、革命历史 歌曲表演唱、光明赞、名舰忠魂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创作,著有歌词专集蔺 草集,歌曲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社员都是向阳花、 十送红军、农友歌、银 球飞舞花盛开、兰花与蝴蝶、秋收暴动歌、 八月桂花遍地开、祝你一路顺风、 西湖美、我的小路、升起来了、大森林的早晨等数千首。其中,近3 0 首歌 曲获全国、全军各种奖项。 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艺术歌曲的创作百花齐放。此时,张士燮与徐沛东老师携手 创作的大森林的早晨,意在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抒发人们对大自然美景的 赞叹,并暗示我们应用声乐艺术的武器,去鞭挞那些无视人类和平生存环境、任意破坏 大自然的行为:用和谐的旋律,在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余,唤醒人们对大自然那一 份应有的爱心。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爱护我们的环 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2 音乐本体及演唱处理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大森林的早晨是一首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其中,前奏8 小节,由两个乐句 ( 4 + 4 ) 组成;呈示段1 2 小节,由两个乐句( 5 + 7 ) 组成,是对比性的、非方整性的乐 段;第二乐段9 小节,由两个乐句( 4 + 5 ) 组成,此外,歌词第二段通过添加一个4 小 节的补充乐句来扩展乐思,是对比性的、非方整性的、收拢性的乐段;尾声1 6 小节。 作曲家在前奏的创作中,选取歌曲中具有概括性的音乐主题,充分起到强调、加深 主题印象的作用。每个乐句均采用弱起和西方作曲技法中复乐段的创作手法,即两个乐 段间和头不和尾的作曲技法。第一个乐旬( 2 + 2 ) ,主题音乐在强有力的旋律中展开乐思, 左手在八度低音音程持续音的基础上采用分解和弦演奏的同时,右手运用八度和弦与音 程的交替演奏,并在第一和第- - 4 , 节结尾处运用三连音的节奏形式,第二和第四小节开 头处采用倚音的演奏形式,此外,还在第三小节处运用上行升高i 级音、下行还原,第 四小节降级音的演奏形式,既给人以蓬勃、大气之感,又给予清新、优美之情。第二 个乐句( 2 + 2 ) ,主题音乐在柔美的旋律中拓展,此乐句左手仅采用分解式和弦演奏,右 手则运用单音与和弦交替弹奏的形式,并在第五、第七和第k d , 节处加以三连音的节奏 形式处理,第七小节中采用降级的演奏形式。最后,在第九小节处运用琶音、三连音 和四度音程的演奏技法,在极弱的音乐中,引出优美、清新的音乐主题。 在前奏的表演上,我们可根据音乐主题的定位、旋律的走向,以及伴奏的烘托,设 计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首先,我们应目视前方、睁大双眸、笑肌提起,用一种置身于 广袤森林之中的惊叹情绪与主题音乐相衔接。其次,我们可在第- - 4 , 节强拍处,由内至 外地展开双臂,并把力量由指尖送出,全身心的拥抱大森林、感受其清新与宁静。在第 - - 4 , 节强拍处,随着音乐的流动,双手渐渐向胸前移动,随之双眼由远及近的转移视线, 直至第五小节强拍处,双手合拢,睁大双眸,再次用心去感叹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那份珍 贵之情。此外,我们还应注意每组动作的美观与衔接,以及手部动作送力的韵味,以便 于更快的融入主题音乐之中。 谱例1 : 一 。 降芏璺菰紫 ; l 一基 切生二一夔 8 。1 一一 l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蓊二v ,m o - 甚 一舀盛晖型鹫羔i 皇i 呈示段第一个乐句由弱拍开始,并在下一小节进行强拍和延长地处理,旋律在第十 小节结尾处采用三连音的演唱形式,第十二小节运用延长的演唱处理,第十一至十三小 节开头处采用连续倚音的演唱形式,节奏略显自由。在伴奏织体上,左手在八度低音音 程持续音的基础上,双手采用上行1 7 连音分解式和弦的演奏形式,并由第十小节结尾 处高声部震音的拨奏,转变为双手交替的下行分解式和弦演奏,再通过由低至高的5 连 音演奏,把人们的思绪引领到大森林早晨的宁静、清新和美丽之中。此外,歌曲在第十 三小节处再次运用琶音的演奏技法拓展乐思,不仅起到音乐自然过渡的作用,而且为下 一乐句中音乐形象的塑造起到充分的铺垫作用。 谱例2 : 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此时此刻,我们仿佛置身于郁郁葱葱的大森林之中,享受着大自然赋予我 清新和宁静,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赞美之情。歌曲从“大森林的早晨多么美,多么美 的 感叹进入音乐主题,通过“大森林”三个字的渐强处理和“林”字的强音处理,展开音 乐主题。演唱时,我们应在良好的气息支持的基础上,注意“大森林”、“早 、“晨和 “美”字的语言处理。“大字的字头d 应舌尖抵住下齿,字腹a 应在字头的基础上提 起硬腭,气息从起音方向逐渐向内移至硬腭;“森 字的字头s 依然舌尖抵住下齿,字 腹e n 应在字头的基础上向鼻内展开,气息从起音方向逐渐向内、向上移至鼻腔;“林 字的字头l 应舌尖轻抵上齿,字腹i i l 应在字头的基础上向鼻内展开,气息从起音的方向 快速移至鼻腔,收音要有“穿鼻”的效果。此外,“林 字不仅应做强音的演唱处理, 而且要注意与“大森 两字间的衔接、过渡和统一。歌曲中“早 字采用三连音的演唱 处理,从“林”字的舒展,到“早”字的紧缩,使音乐情感愈加浓郁。在演唱这个字时, 我们应注意“早 字的语言处理,字头z 应在上下齿并拢的前提下,舌尖抵住下齿,字 腹a o 应在字头的基础上提起硬腭,气息从起音方向逐渐向内移至硬腭。此外,还应注 意字腹a o 在5 、3 、l 三个音的准确诠释。歌曲中“晨 字采用倚音的演唱技法,演唱 时应从装饰音倚音入手,字头c h 应舌尖上卷,并唱长一点,然后慢慢转入字腹e n ,并 在字头的基础上,向鼻内展开,气息从起音方向逐渐向内、向上移至鼻腔,且注意结束 时的收声归韵。此外,第一乐句在两次“多么美”上也做以巧妙地艺术处理,通过倚音 的演唱,把人们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叹集为一字之情“美 ,无疑把人们心中的感慨 展现的淋漓尽致。而且,作曲家还在第一个“美 字上采用延长的演唱处理,音乐由舒 展向紧缩慢慢发展,两字的演唱形成对比,使情感愈演愈浓,充分起到层层递进的作用。 呈示段第二个乐句( 2 + 2 + 3 ) ,除了第十六和十七小节在强拍演唱外,其它小节均由 弱拍开始。此外,在第十六和十七小节中运用连音的演唱技法,突出了大森林中山和树 这两个典型景物的美丽;第十九小节处先后采用倚音和三连音的演唱形式,节奏略紧凑。 在伴奏织体上,左手在低音和弦持续音的基础上,采用分解式和弦的演奏,右手运用和 弦转位的琶音演奏形式与左手形成呼应,细腻的刻画出大森林的晨雾、流水、古树、鸟 儿与歌声的悠美景色,为下一音乐主题的展开起到烘托作用。此外,在第十五小节主旋 律空拍的前提下,双手采用三度上行的巧妙处理,对音乐主题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第 十八小节处先后运用琶音和倚音的创作技法;第二十小节将双手六度下行音阶与三连音 演奏技法相融合,不仅对音乐主题的发展起到铺垫作用,而且巧妙地烘托出歌词的意境。 谱例3 : 。 = - 一多广 荚。多幺羲 一 。古饽参天竹棒 - o _ 芸辇一一。一一;:= 二三二三j = 二立t : - 缝;誊一一;+ i 量ll 墨 l l1 8鼍l 一。 孑 一 一 。 l ;1 p 由f , 孓 、, 。一,:# 一 警望二多 f 一 一一 , 1 0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此乐句通过对大森林中晨雾、流水、古树、鸟儿与歌声的细腻刻画,描绘出一幅绿 色大自然的壮丽画卷。尤其在演唱“淡淡的晨雾,静静的流水 和“山重重,树重重 的时候,我们眼中的画面应由高至低、由远及近的发生转变,仿佛心灵对这样美丽、壮 观的景色而震撼,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激情。其中,我们尤其要注意两处“山重重,树重 重 中每个词的第二个“重 字的演唱。在演唱这个字时,我们应注意“重”字的语 言处理,字头c h 应舌尖上卷,并唱长一点,然后慢慢转入字腹o n g ,并在字头的基础上 向鼻内展开,气息从起音方向逐渐向内、向上移至鼻腔,且注意字腹o n g 在7 、6 、5 和 6 、7 、6 三个音上的准确诠释以及结束时的收声归韵。在演唱“鸟儿歌声脆”时,我们 应注意“歌 、“声 和“脆 三个字的语言处理,“歌 的字头g 应舌根和软腭相接, 气息在舌根处形成阻力和喷口并由此送出,演唱时我们应从装饰音倚音入手,g 字头唱 长一点,慢慢转入韵母“e ,且注意结束时的收声归韵:“声”字头s h 双唇微张、舌尖 上卷,字腹e n g 在字头的基础上向鼻内展开,气息从起音方向逐渐向内、向上移至鼻腔, 且注意字腹e n g 在6 、l 、2 三个音的准确诠释以及结束时的收声归韵:“脆”的字头c 应双唇自然并拢、牙齿微张、舌尖抵住下齿,字腹u i 在字头的基础上向鼻内展开,气息 从起音方向向内、向上移至鼻腔。此外,词曲作家在静态的景物描写之中,又融入鸟儿 歌唱的动态处理,使乐句由远及近、由大至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从而 将森林的景物描写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更进一步的抒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二乐段虽由弱拍开始,但在力度上却进行了强音的处理,把心中无限的赞美之情 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在第二十一、二十三和二十五小节处运用三 连音的演唱技法;第二十四小节“我投身 处运用持续音的演唱处理;此外,作曲家为 了情感的进一步抒发,在第二十八小节处通过改变旋律的节拍( 2 4 拍和4 4 拍) ,改变 歌词的强弱、节奏关系,打破原有歌词的韵律,这种处理方式为乐曲的结束为情感的抒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发起到推动作用。在伴奏织体上,主题音乐在强有力的旋律中展开乐思,左手在低音音 程持续音的基础上,采用分解式和弦的演奏形式,右手运用八度式音程演奏形式。在第 二十一、二十三和二十五小节处运用三连音的创作技法;第二十三小节运用升高i 级音 演奏形式;从第二十四小节开始,伴奏织体在左手低音音程持续音的基础上,双手向上 弹奏i 级和弦的分解式和弦,把音乐推向高潮:直至第二十五和二十六小节,左手在演 奏分解式和弦的同时,右手以和弦琶音的演奏形式与左手伴奏相呼应,表现出人们在绿 色怀抱里的安详和宁静;接下来,在第二十七小节用倚音的演奏形式,重复“空气”的 旋律,不仅起到重复旋律、加深主题的作用,而且使音乐略显活泼、烂漫之意;最后, 在第二十九小节中,左手在i 级音的基础上,右手进行六度下行音程的演奏,不仅对音 乐主题的发展起到铺垫作用,而且巧妙地烘托出歌词意境。 谱例4 : 夸一黔二z 。替,u 。r _ 1 ,+ t :l 纱_ 坦o_ 、一- , 电电绿事哮i 鸟凡器声 蔷羁 蕊 衣适 k 薅筢 婵妄= l 一垂? ? 一毽蜢:二_ := = 节= 。;二:三二 口一一,- 。 曾 一一一 u 吨矽 = :- 一 。尸1l口 z 毒参物二_ 。_ , i t 造绿色的体j 色卫i l l - 舒竹 在这蟮色的奢洋里。j l 语 袁投身 袁浓涔 l i l 毒 1 0l l l 1 0 = = 兰= 三量三三兰三三兰= 三:二上二二二量三二兰= ;二 1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此乐句通过感叹词“啊 的抒发,将人们带到让人向往、令人心碎的大自然美景之 中,让人们在大自然怀抱之中深深地去感受那份宁静和清新。此处感叹词“啊”的演唱, 跨越了中、高声区,从小字二组c 到小字二组g 进行五度音的大跳,并通过其开1 :3 音 的优势,把情感发挥到极致。演唱此乐句时,我们应在润腔上要掌握相应的变化规律, 音符向上进行时要调节好软腭的部位,表情要自然,母音要由集中变窄的感觉,同时还 要与气息力度的加强( 不要增加气息流量) 密切配合,保持喉咙的稳定,协调一致,使 这个“啊 字唱得通畅、舒展、富于激情,充分抒发出内心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叹之情。 此外,还应注意第二十一、二十三和二十五小节三连音的准确诠释;第二十四小节“我 投身 处的持续音演唱技巧,做到稍强演唱并充分保持该音的时值,以及“心”和“醉 字的演唱处理。演唱“心 字时,应从装饰音倚音入手,字头x 应双唇微张、牙齿自然 并拢、舌尖抵住下齿,并唱长一点,然后慢慢转入字腹i n ,并在字头的基础上向鼻内展 开,气息从起音方向向内、向上移至鼻腔,且注意结束时的收声归韵。“醉 的字头z 应双唇自然并拢、舌尖抵住下齿,气息从起音方向快速过渡到字腹u i ,并在此基础上在 鼻腔内展开。 歌曲进入第二段后,无论是间奏还是主题音乐都是第一段音乐素材的完全重复,起 到加深、强调的作用。 在第二段的演唱中,我们除了应注意“林 、“早、“啊”、“绿色的 、“心 和“醉 的演唱外,还应注意“青”、“潺、“笑 、“微”、“我沐浴 的语言处理。“青 和“潺 字头q 、c h 舌尖均略上卷,字腹i n g 、觚在字头的基础上向鼻内展开,气息从起音方向 逐渐向内、向上移至鼻腔,且注意字腹i n g 在7 、6 、5 ,a n 在6 、7 、6 三个音上的准确 诠释:演唱“笑 字时应从装饰音倚音入手,字头x 应双唇微张、舌尖抵住下齿,然后 慢慢转入字腹i 和a o ,气息从起音方向移至硬腭,且注意结束时的收声归韵;“微 字 头w 双唇自然并拢、舌尖抵住下齿,然后快速转入字腹e i ,气息从起音方向逐渐向内、 向上移至鼻腔,且注意字腹e i 在6 、l 、2 三个音的准确诠释以及结束时的收声归韵;“我 沐浴”处的持续音演唱,应做到稍强并充分保持该音的时值。 歌曲在第二乐段的结尾处添加了4 小节补充乐句,第三十- d , 节和三十三小节处运 用三连音的演唱技法;第三十三小节次强拍处速度减慢:第三十四小节处采用延长的演 唱处理,不仅对音乐主题的发展起到铺垫作用,而且巧妙地烘托出歌词的意境。在伴奏 织体上,此处尤为大气、蓬勃,左手在i 级音程极强的演奏基础上,双手分别进行六度 上行9 连音、1 4 连音、1 7 连音和1 2 连音的演奏,第三十小节处,伴奏织体在强有力的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演奏下,向上发展;第三十一小节处,伴奏织体在中强力度下,上下流动,使音乐发展 到最高潮;此外,在第三十四小节处,作曲家为了把音乐推向高潮,不仅双手均进行上 行分解式和弦的演奏,而且在最后一个音上做延长的处理。总之,该段补充乐句通过衬 词“啊 的抒发,转入歌曲的点题部分,表达了主人公被大自然所陶醉的激动心情。 谱例5 : 歌曲在结束处,作曲家为了进一步表达情感的浓烈,再次通过改变旋律节拍( 2 4 拍和4 4 拍) 和弱起的创作手法,打破原有歌词的韵律,创作了1 6 小节的尾声,把音乐 推向了极致。在第四十三、四十七和五十小节处,运用延长的演唱技法;第四十三和四 十四小节形成渐强减弱的力度变化;第四十四小节在“绿色的”处运用持续音的演唱技 法:第四十五小节采用倚音的演唱形式:第四十九至五十小节处,演唱力度渐渐减弱, 直至乐曲结束。在伴奏织体上,左手在八度低音音程持续音的基础上,右手采用分解和 弦与高声部原位与转位和弦交替的演奏形式,再一次把人们的思绪引领到大森林早晨的 宁静、清新和美丽之中。第三十七和四十五小节运用降级音的演奏形式;第四十二小 1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节运用升v 级音的演奏形式。第四十四小节在左手八度低音音程持续音的基础上,双手 进行向上转位和弦的演奏,并在第四十五小节以二分音符的和弦结束,不仅对音乐的发 展起到铺垫作用,而且巧妙地烘托出歌词的意境。第四十五小节在旋律空拍处,用分解 和弦琶音衬托主题旋律;第四十七小节双手采用四分音符和震音的演奏形式,用强有力 的音乐把歌曲推向结束;最后,第四十九和五十小节采用分解和弦1 l 连音的琶音演奏 形式,由强及弱地结束全曲。 演唱此乐句时,我们应将内心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融于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之中。此 外,还应注意“赞美 、“宝和“辉”的语言处理。其中,“赞美 的“美字处于女 高音的换声点上,并作延长。首先要唱好“赞字,由于“赞”字是声化韵母,声音已 经通向鼻腔,演唱时除了要注意其咬字吐字和归韵外,还应借助会厌竖起的力量,在喉 头位置稳定的前提下,配合气息的支持力量,即可收到“掩盖 的声音效果。 谱例6 : 琏蛛色的 它 。0 1 j :,善李雪二l 绿色的 众观全曲,词作家张士燮在采用中国诗歌为歌词的同时,注重意境的描绘和情感的 i i 一i n r 一 = 一 一一 曩珏口口易 一一、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抒发,创作了与时俱进的、具有新诗歌的语言特点。作曲家徐沛东在借鉴欧洲作曲技法 的同时,汲取了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了具有新时期特色的中国艺术歌曲。其 语言生动形象,旋律明朗清新,既具有流畅性、抒情性,又极具对比性,伴奏音型简约 而丰富、合理而自然,充分地与歌曲情绪相结合,恰当地烘托了艺术歌曲的歌唱。此外, 此歌曲音域为e 1 一# 9 2 ,适合美声唱法的女高音、抒情男高音声部高级程度的演唱者选用。 ( 二) 簇一! 穸旦l 穸到翊j 坷 专 垣匹酉至 i 圣t :冒1 ! = i 。l e - ? 主r r - 一 u 皇。b 一,7 训,7u ! y0 l 7 f r 一尹 。 , “一 , 一 t p 、l卑 坚笺:警一 萋i 一七: 一、趣 - _ 芷k ,鎏垂窿蠹= 一毒三:量叁叁圭肇一一一鑫 = _ t ;i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N-Desmethyl-rosuvastatin-d6-disodium-salt-生命科学试剂-MCE
- FSP1-IN-1-生命科学试剂-MCE
- 增量态势感知模型-洞察及研究
- 消防综合治理知识培训课件
- 贝叶斯方法在社交网络分析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现场巡察培训课件
- 通信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2025年脂肪测定试题及答案
- 记忆的奥秘课件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知到智慧树见面课答案
- 2024年山东省节能与双碳促进中心招聘真题
- 热电厂锅炉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资格证书考试及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化工防护用品知识培训课件
- 中资企业在非洲的安全风险应对策略与启示
- 2025年高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卷)历史真题及答案
- 中职中专入学开学第一课正视职业教育开启未来征程课件
- 护士急诊重症外出学习汇报
- 2025年期货高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黑龙江省肇源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英语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