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的种类及治疗.ppt_第1页
腹外疝的种类及治疗.ppt_第2页
腹外疝的种类及治疗.ppt_第3页
腹外疝的种类及治疗.ppt_第4页
腹外疝的种类及治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外疝,第一节概论定义: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正常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即称疝。最多发生于腹部,以腹外疝多见,腹内疝少见。,病因,1、腹壁强度降低:(1):先天性:最常见于某些组织(精索、圆韧带、脐血管、股血管)穿过腹壁的部位。(2):后天性:腹部手术或外伤,年老、久病腹壁肌肉萎缩。2、腹内压力增高: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妊娠,啼哭,举重等。,病理解剖,1、疝环:内环、外环。2、疝囊:壁层腹膜突出形成的囊袋。3、疝内容物:小肠、大网膜、盲肠、乙状结肠、膀胱等。4、疝外被盖,临床类型,腹外疝:脏器经腹壁的缺损或薄弱点向体表突出如腹股沟疝,腹壁疝腹内疝:脏器经腹腔内的缺损或薄弱点突出如食道裂孔疝,腹外疝分类,腹股沟疝:82%直疝斜疝股疝:2%腹壁疝:18%切口疝脐疝白线疝半月线疝,临床类型,1、可复性疝2、难复性:粘连,滑动疝3、嵌顿性:伴肠梗阻4、绞窄性:伴肠梗阻+血运障碍内容物坏死,第二节、腹股沟疝,腹股沟区范围:三角形区域内界:腹直肌肉外缘上界:髂前上棘与腹直肌外缘水平线下界:腹股沟韧带,腹股沟疝,斜疝(90%-95%男:女=15:1右左)腹股沟区解剖概要:1、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2、腹股沟管解剖3、直疝三角:外(腹壁下动脉)内(腹直肌外缘)下(腹股沟韧带),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皮肤,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皮肤浅筋膜(皮下脂肪),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皮肤浅筋膜(皮下脂肪)深筋膜,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皮肤浅筋膜(皮下脂肪)深筋膜腹外斜肌,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皮肤浅筋膜(皮下脂肪)深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皮肤浅筋膜(皮下脂肪)深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5&6.腹内斜肌&腹横肌在腹股沟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分别起自腹股沟韧带的外侧12与13,两者的肌纤维都向内下行走,下缘构成弓状,越过精索前、上方,在其内侧都折向后方,止于耻骨结节腹内斜肌下缘弓多为肌肉;腹横肌下缘多为腱膜结构,称腹横腱膜弓。腹横腱膜弓与腹内斜肌下缘腱膜结构在精索内后侧互相融合,形成联合肌腱或称腹股沟镰,止于耻骨结节,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皮肤浅筋膜(皮下脂肪)深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腹横筋膜在腹股沟区,腹横筋膜外侧与腹股沟韧带,内侧与Coopers韧带相连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2cm处,腹横筋膜有一卵圆形裂隙,即腹股沟管内环。精索由此通过腹壁下动静脉穿行其中为直疝的一部分,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皮肤浅筋膜(皮下脂肪)深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皮肤浅筋膜(皮下脂肪)深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腹膜,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发病机制,斜疝:先天性:右侧较多后天性:解剖缺损直疝:解剖缺损,临床表现:,腹股沟区肿块:胀,痛,可回纳难复性:消化道症状,滑疝嵌顿性:肠梗阻绞窄性:肠坏死,感染直疝多见于老年人,鉴别诊断,内环压迫实验,透光实验,挤压实验,牵拉实验,皮下环咳嗽冲击实验1、睾丸鞘膜积液2、交通性鞘膜积液3、精索鞘膜积液4、隐睾5、髂窝冷脓肿6、急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1)疝带疗法(2)嵌顿疝的手法复位,手术治疗,(1)、疝囊高位结扎术(2)、疝修补术(包括深浅环的修补和腹股沟管壁的加强)修补前壁:Ferguson法修补后壁:A、Bassini法B、Halsted法C、Mcvay法D、无张力修补法(3)、疝成形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Kugel(可固)补片,ModifiedKugel补片,SoftMesh轻质补片,3DMax腹腔镜补片,Illiacvessels,Vasdeferens,Inguinalligament,放置补片(TEP),3DMax腹腔镜补片,腹壁疝修复系列,腹腔镜术式腹腔内修补术,嵌顿疝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1)、嵌顿疝需紧急手术(2)、绞窄性疝A、紧急手术B、抗感染C、纠正水电失衡D、判定肠管有否坏死:,解除压迫后,肠管呈紫黑色,失去光泽和弹性,刺激无蠕动,相应肠系膜无动脉搏动属已坏死,要切除。如判定未坏死,则回纳。如不能判定则系膜根部封闭(0.25%奴夫卡因60-80ml),热盐水纱布敷盖,或将肠管送回,观察10-20分钟,再判定坏死与否。尚不能肯定时视情况或切除或外置。,手术处理中应注意,警惕逆行性疝的可能,特别当肠管较多时。切勿把可能坏死的肠管回纳,以图侥幸。因麻醉而回纳则应仔细探查肠管,必要时另作腹部切口探查。施行肠切除术的病人,因手术区污染,在高位结扎疝囊后,一般不宜作疝修补术,以免因感染而失败。,第三节股疝,定义:疝囊经股环,股管向股部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为股疝。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多次妊娠者。腹内压增高为主因。占5%。,股管解剖概要,股管是一个狭长的漏洞形间隙,长约1-1.5cm,内含脂肪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结。股管有上下两口:上口称股环,直径约1.25cm,有股环隔膜覆盖;其前沿为腹股沟韧带,后缘为耻骨梳韧带,内缘为腔隙韧带,外缘为股静脉。下口为卵圆窝,大隐静脉经此注入股静脉。,病理解剖,腹压增高-股环-股管-卵圆窝股疝容易嵌顿、绞窄。,临床表现,(1)、易复性股疝:症状轻,易疏忽,尤其肥胖者。疝块通常不大,常在卵圆窝处有一半球形的突起。(2)、发生嵌顿时容易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甚至掩盖局部症状,所以遇到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时应检查腹股沟疝和股疝。,鉴别诊断,1、腹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