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儿童抑郁症状应激认知易感模型的追踪研究.pdf_第1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儿童抑郁症状应激认知易感模型的追踪研究.pdf_第2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儿童抑郁症状应激认知易感模型的追踪研究.pdf_第3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儿童抑郁症状应激认知易感模型的追踪研究.pdf_第4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儿童抑郁症状应激认知易感模型的追踪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博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目的:( 1 ) 探寻儿童抑郁症状的年龄和性别特征;( 2 ) 在国内儿 童样本中检验b e c k 抑郁理论及抑郁绝望理论应激认知易感假设的调 节模式;( 3 ) 在国内儿童样本中检验b e c k 抑郁理论及抑郁绝望理论 应激认知易感假设的中介模式;( 4 ) 在国内儿童样本中探寻b e c k 抑 郁理论与抑郁绝望理论认知易感因素整合对应激事件水平和抑郁症 状关系的影响机制。 方法:采用儿童抑郁量表( c d i ) 、儿童应激事件量表( c h a s ) 、 儿童归因方式问卷( c a s q ) 、儿童认知方式问卷( c c s q ) 、儿童不 良态度问卷( c d a s ) 对三年级3 1 8 名学生和七年级3 2 4 名学生进行 调查,初测后每间隔2 个月对所有学生追踪测量所有量表,三年级学 生共追踪3 次,七年级学生共追踪4 次。应用多层线性模型( 肌m ) 检验抑郁应激一认知易感性模型的调节模式考察b e c k 抑郁认知 理论和抑郁绝望理论在我国儿童中的适用性;使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 ( m s e m ) 检验抑郁应激一认知易感性模型的中介模式在我国儿童中 的适用性。 结果:( 1 ) 三年级儿童,第二次和第三次追踪测量的儿童抑郁症 状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改2 6 7 ) = 2 7 7 ,西o 0 1 ;攻2 7 1 心7 9 ,西o 0 1 ) , 而七年级儿童抑郁症状各次测量结果都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2 ) 三 年级儿童应激事件水平初测和第一次追踪测量结果存在显著性别差 异( 攻3 0 3 ) = 2 4 8 ,球o 0 1 ;攻31 3 ) = 2 o o ,萨o 0 5 ) ,七年级儿童应激事 件水平第三次追踪测量的结果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玎3 1 2 产2 6 0 , 刚0 5 ) ;( 3 ) 三年级儿童抑郁症状水平和应激事件水平显著低于七 年级儿童( 叹6 1 1 ) = 6 1 0 ,正o 0 0 1 ;攻6 1 7 ) = 2 1 4 ,萨o 0 5 ) ;( 4 ) 三年 级儿童不良态度应激事件水平的交互作用不能显著预测抑郁症状 的变化( 夕= 0 0 0 1 ,沿0 0 1 8 ,只1 ,5 6 4 ) = 0 0 0 ,p 0 0 5 ) ;七年级 儿童不良态度应激事件水平的交互作用也不能显著预测抑郁症状 的变化( p = 0 0 2 3 ,沿0 0 2 2 ,只1 ,8 1 2 ) = 1 0 7 ,p 0 0 5 ) 。( 5 ) 三年 级儿童绝望理论最弱联结应激水平的交互作用对抑郁症状变化的 预测不显著( 夕= o 0 0 5 ,沿o 0 1 8 ,只1 ,5 6 4 ) = o 0 9 ,p 0 0 5 ) ;七 年级儿童绝望理论最弱联结应激水平的交互作用对抑郁症状变化 的预测也不显著( = 0 0 0 6 ,脾0 0 2 0 ,只1 ,8 8 3 ) = 0 1 0 ,p 0 0 5 ) 。 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 6 ) 三年级儿童中b e c k 抑郁理论和绝望理论认知因素的最弱联结 应激水平的交互作用对抑郁症状变化的预测不显著( 夕= o 0 0 2 , 距= o 0 1 8 ,只1 ,5 6 4 ) = o 0 1 ,p o 0 5 ) ;七年级儿童中b e c k 抑郁理论 和绝望理论认知因素的最弱联结应激水平的交互作用对抑郁症状 变化的预测同样不显著( 夕:o 0 1 9 ,沿0 0 2 0 ,只1 ,8 8 3 ) = 0 9 3 ,p o 0 5 ) 。( 7 ) 三年级儿童不良态度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的中 介效应不显著( 夕= 0 0 0 6 ,艇铷0 0 4 ,舻0 1 3 9 ) ;但七年级男儿童不良 态度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夕= 0 0 0 5 , 髭铷0 0 2 ,球0 0 5 ) ,女儿童则没有显著中介效应( 夕= o 0 0 6 ,5 = 脚0 0 4 , 萨0 1 3 9 ) 。( 8 ) 三年级儿童绝望理论认知易感因素最弱联结在应激事 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夕= o 0 0 1 ,艇净o 0 0 1 , 网2 61 ) ;但七年级儿童绝望理论认知易感因素最弱联结在应激事件 与抑郁症状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夕= 0 0 0 7 ,沿o 0 0 3 , 胚o 0 1 ) 。( 9 ) 三年级儿童b e c k 抑郁理论和绝望理论认知因素的最弱 联结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鼻= o 0 0 1 , 啦o 0 0 1 ,网4 0 7 ) ;而七年级儿童b e c k 抑郁理论和绝望理论认知 因素的最弱联结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 夕= 0 0 0 8 ,姬卸0 0 3 ,p 0 0 5 ;夕:0 0 2 3 ,法0 0 2 2 , 只1 ,8 1 2 ) = 1 0 7 ,p 0 0 5 ) ;( 5 ) t h ei 1 1 t e r a c t i o no f h t s 、a l ( e s tl i l l l 【a n d s 臼墨se v e n t sc o u l d n tp r e d i c td 印r e s s i v es y m p t o m si 1 1t 1 1 i r da n ds e v e n m 目a d ec h i l d r e n ( 夕= 0 0 0 5 ,腽0 0 1 8 ,只l ,5 6 4 ) = 0 0 9 ,p 0 0 5 ;p = 0 0 0 6 ,s ! 酷0 0 2 0 ,只1 ,8 8 3 ) = 0 1 0 ,p 0 0 5 ) ;( 6 ) 1 1 1 ew e m 【e s tl i n ko f b t 锄dh t s t r e s se v e n t sc o u l d n tp r e d i c tm ed e p r e s s i v es y r n p t o m si 1 1t 1 1 i r d a n ds e v e n t l l 础c h i l d r e n ( 夕= 0 0 0 2 ,趾0 0 1 8 ,只1 ,5 6 4 ) = 0 0 1 ,p 0 0 5 ;夕= 0 0 1 9 ,艇= 0 0 2 0 ,只1 ,8 8 3 ) = 0 9 3 ,p 0 0 5 ) ;( 7 ) 1 1 1 e d y s 胁c t i o n a la t t i t u d ec o u l d n tm e d i a t en l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s 臼e s se v e n t s a 1 1 dd e p r e s s i v es y r n p t o m si nt h j r dg m d ec h i l d r e n ( 夕= o 0 0 6 ,距卸0 0 4 , z 寿0 1 3 9 ) ;h o w e v e r 1 ed y s 丘m c t i o n a la t t i t u d em e d i a t e dt l l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 蚰七s se v e n t s 觚dd e p r e s s i v es y i n p t o m si ns e v e n t hg r a d em a l ec l l i l d r e n ( 夕 = o 0 0 5 ,删0 0 2 ,匹0 0 5 ) ,n o ti 1 1f e m a l ec 1 1 i l d r e n ( 夕= o 0 0 1 ,s ! 庐o o o l , p 印2 61 ) ;( 8 ) 1 kh rw e a k e s tl i l l l ( c o u l d l l tm e d i a t em er e l a t i o n s m po f 蛐r e s se v e n t sa i l dd e p r e s s i v es y m p t o m si nt l l i r d 孕。a d ec l l i l d r e n ( 夕= o 0 01 , s ! | 庐o 0 0 1 ,尸o 2 6 1 ) ;t h eh tw e a k e s tl i i l l ( m e d i a t e d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 s 仃e s se v e n t sa n dd e p r e s s i v es y m p t o m si i lm i r dg r a d ec h i l d r e n ( 夕= o 0 0 7 , 啦o 0 0 3 ,p o 0 1 ) ;( 9 ) 仉h t a n d b t w e a k e s tl i l l l ( c o u l d n t m e d i a t e t h e v 博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s 伽e s se v e n _ t sa 1 1 dd e p r e s s i v es y m p t o m si nt l l i r d g r a d ec h i l d r e n ( 夕= o 0 0 1 ,s ! i 脚0 0 1 ,础4 0 7 ) ;mh r 距d b tw e a k e s t 1 i 1 1 l 【m e d i a t e d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似e e ns t r e s se v e n t sa n dd 印r e s s i v e s y m p t o m s i i lt 1 1 i r dg m d ec h i l d r e n ( 夕= o 0 0 8 ,啦o 0 0 3 ,匹o 0 1 ) c o n c l u s i o n :( 1 ) t h es 缸e s se v e n t sp r e d i c t e dd e p r e s s i v es y r n p t o m s i nt l l i r dg r a d em a l ec h i l d r e nb u tn o ti l lf e m a l ec h i l d r e n ;t 1 1 es t r e s se v e n t s p r e d i c t e dd e p r e s s i v es 弘叩t o m si 1 1s e v e n t hg r a d ec h i l d r e n ,a n dm e r ew 嬲 n og e n d e rd i 行e r e n c ei i lt h j sg r a d e ;( 2 ) 1 1 1 eb e c k sd e p r e s s i o nt l l e o 巧 m i g h tn o tb e 印p l i e dt oc h i n e s ec m l d r e n ;( 3 ) t h eh o p e l e s s n e s st h e o 巧 b a s e do nw e a l 【e s tl i r 墩h ) o t l l e s i sa l s om i g 灿n o tb ea p p l i e dt oc h i i l e s e c h i l d r e n ;( 4 ) t h ei n t e 玛r a t i o n o fb e c k s d e p r e s s i o nm e o 巧 a i l d h o p e l e s s n e s sm e o 巧b a s e do nw e d k e s tl i i 出m i g h ti l o tb e 印p l i e dt o c h i i l e s ec d r e n ;( 5 ) i l lt h i r dg r a d ec l l i l d r e n ,t 1 1 ed y s f i m c t i o n a l 毗h d e a l l dw e a k e s t l i n ko fh tc o u l d n tm e d i a t e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s 1 心s se v e 觚 龇l dd e p r e s s i o ns y 瑚【p t o m s ,h o l w e v e ri ns e v e n m 粤隐d ec h i l d r e n ,m e r ew e r e m e d i a t i n ge 溉t s ;( 6 ) 1 1 1 ei n t e 呵a t i o no fb ta n dh tb 弱e do nw e a | ( e s t l i m ( h y p o l e s i sc o u l d n tm e d i a t em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e e ns t r e s se v e n t s a n dd e p r e s s i o ns y m p t o m si 1 1m i r dg r a d ec h i l d r e n ,h o w e v e rt l l e r ew a sa s i g n i f i c a n tm e d i a t i n g e 仃e c ti i ls e v e n mg r a d ec h i l d r e n ;( 7 ) t h e r em i g h tn o t b es i g n i f i c a n ti i l n u e n c eo fc o g n i t i v ed i a 血e s i sf a c t o r so n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s l g n l n c a mm t l u e n c eo tc o g n l t l v ed i a t t l e s l s 士a c t o r so nt h er e l a t l o n s h l d b e t w e e ns t r e s se v e n t sa 1 1 dd e p r e s s i o ns y m p t o m si i ly o u n ga g ec l l i l d r e n ; h o w e v e r i ne l d e ra g ec h i l d r e n ,m e r ew e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m e d i a t i n ge f r e c t s 博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o fc o g n i t i v ed i a t l l e s i sf a c t o r so nt l l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帆e e ns 缸e s se v e n t s 觚dd 印r e s s i o ns y r r l p t o m s k e yw o r d s : c o g n i t i v e l i l e r a b i l i 够一s 仃e s sm o d e l ; m o d e r a t e m o d e ; m e d i a t e m o d e ; d e p r e s s i o ns y m p t o m ; h i e r a r c h i c a ll h e a r m o d e l ( 儿m ) ;i n u l t i l e v e ls t m c t u 】阻le q u a t i o nm o d e l ( m s e m ) ;s c h o o l - a g e c h i l d r e n i 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前言 直到上世纪6 0 年代前,由于不相信天真快乐、无忧无虑的儿童会和抑郁有 关,人们还对儿童抑郁持非常怀疑的态度l l j 。一些学者甚至明确表示儿童不存在 抑郁,如弗洛伊德就认为儿童的超我缺乏足够的发展,无法允许愤怒转向自身, 因而无法体验抑郁m j 。6 0 年代中期,有关儿童隐匿性抑郁( n 娜k e dd c p r c s s i o n ) 的观点占据了优势,该观点认为儿童不是没有抑郁,只是抑郁的表现方式与成人 不同,儿童是以其行为来表现抑郁,这种与抑郁等价的行为可能包括好斗、行为 不良、注意缺陷多动症( a d 皿) 、过度的躯体疾病表现( 如,头痛,肚子痛等) 、 以及以社会适应不良为特征的多种行为表现等等【j j 。对儿童抑郁认识的一个重要 转折点是1 9 7 0 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四届儿童精神病学家联合大会,此次大 会以“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状态”作为主题,使得儿童抑郁受到了高度关注,大会 最后统一了研究者们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的认识,即明确了儿童和青少年有抑郁情 绪的体验能力,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也存在抑郁的发作p j 。 1 1 儿童抑郁概况 1 1 1 儿童抑郁的现状 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抑郁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世界卫生组织预 测到2 0 2 0 年,抑郁将成为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致病因素l ) 】。抑郁按不 同的诊断分类方式可分为抑郁症状、亚综合征抑郁( s u b s y n d r o m a ls y m l ) t 0 i m t i c d e p r e s s i o n ,s s d ) 和抑郁症( m 面o rd e p r e s s i o n ) l o j ,尽管目前对抑郁是一个由轻 到重的连续变化量,还是一个“有或无”的分类量仍然存在争议,但大量研究表明 抑郁可能更多的是一个连续变量j ,因此抑郁症状、亚综合征抑郁和抑郁症反映 的可能就是抑郁从轻到重的量变过程p j 。 已有的关于儿童抑郁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儿童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 统计手册( d s m ) 抑郁症标准的患病率较低,国外研究的结果为约占人群的1 2 【9 ,1 0 1 ,国内张郭莺等人【1 1 】对成都地区4 8 8 5 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使用 d s m - 4 的抑郁诊断标准,6 8 岁组,9 1 1 岁组和1 2 1 4 岁组的抑郁障碍患病 率分别为0 1 0 、0 5 1 和1 5 6 ;郭兰婷等人【1 2 j 对3 2 2 名10 12 岁小学生 的调查则发现,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修订版( c c m d 2 r ) 抑 郁障碍诊断标准的为3 1 。有关亚综合征抑郁( s s d ) 在儿童中的流行病学状 况,通过对g o o g l e 学术、p u b m e d 、p s y c i n f 0 以及c n 、维普数据库的查询,就 我们所了解的资料,还没有发现国内外有相关的研究报告。尽管早在上世纪2 0 年代,融犹p e l i i l 【i j 】就认识到了s s d 这种较轻微的抑郁状态,但直到l9 9 4 年, j u d d l l 叫等才正式提出了亚综合征抑郁概念,目前对s s d 的研究还很少,尤其是 博士学位论文 病因学方面的研究尤其不足1 1 ) 。对于儿童抑郁症状的状况,不同的调查者得出 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国外的研究为1 0 4 0 u 圳,国内则为8 2 4 0 7 i i m j 。,调查结果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异,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调查 者使用的调查工具不统一;二是对儿童年龄的界定存在差异。为了解决儿童抑郁 症状调查结果上的不一致问题,应该对测查工具进行统一并标准化,此外,在儿 童年龄的划分上应该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 以上对儿童抑郁的调查综述说明,在儿童中抑郁症状较为普遍。抑郁症状虽 没有达到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但其对个体的影响也不可轻视,g o t l i b 等人m j 的研 究就发现,与符合抑郁临床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比较,有高抑郁症状得分,但没有 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的青少年,具有与前者相同的不良社会心理功能。此外,儿童 抑郁症状对于儿童抑郁的预防具有更为实际的干预意义弘川,而已有的研究证实 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较之治疗更有效,成本开支也更少弘o j ,有鉴于此, 本项研究将儿童期抑郁症状以及其认知影响因素作为研究的关注点。 1 1 1 儿童期抑郁的表现与诊断 w b i n b e 唱等人【2 7 】最早使用了诊断标准对6 岁1 2 岁的儿童进行抑郁诊断, 其诊断标准如下:a i 和i i 所描述的症状同时出现:i ) 情绪烦躁不安;i i ) 自 我否定意念( s e l f d e p r e c a t o r ) ri d e a t i o n ) 。b 下列8 个症状中出现两个以上的症 状:( i i i ) 攻击行为( 易激惹) ( ) 睡眠问题 ( v ) 学习成绩变差 ( v i ) 社会化活动减少 ( v i i ) 对学校的态度改变 ( v i i i ) 躯体抱怨 ( ) 没有活力 ( x ) 食欲或体重的非正常变化。 c 以上症状必须是基于儿童正常行为的改变; d 症状必须持续一个月以上。w b 岫等人设定满足以上的诊断标准则诊断为 儿童抑郁。在对诊断为儿童抑郁的儿童进行治疗的过程中,w | e m e 玛等人观察到 抑郁儿童具有以下表现【2 8 】:( 1 ) 严重的心理活动迟滞;( 2 ) 行为的改变,如具 有攻击倾向的儿童表现出不适当的攻击行为,而较为被动的儿童则表现出退缩行 为;( 3 ) 抑郁儿童中的活动过度可能与成人抑郁中的躁狂行为对应;( 4 ) 抑郁 儿童确实有更高学校恐怖症、遗尿以及发脾气等症状的发生率。 p u i g a n t i c h 等人【2 9 】使用研究诊断标准( r e s e a r c hd i 姆1 0 s t i cc r i t c r i a ,r d c ) 和 学龄儿童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结构化访谈( k s a d s p ) 对6 岁18 岁儿童进行 博士学位论文前言 的研究发现,抑郁儿童所表现的抑郁症状与成人抑郁症状相似。上世纪8 0 年代, 人们逐渐对儿童和成人重性抑郁症类似达成一致,在临床诊断上所反映出来的结 果则是对儿童与成人的抑郁诊断标准没有进行明确区分( 如d s m i ,d s m , i c d 9 ,1 0 ) 【3 0 1 。目前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发布的最新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第四版修订( d s m ,) 【3 1 】对儿童抑郁的诊断标准是,九条症状中至少出现 五条并持续2 周,并且五条症状中必须有一条是情绪沮丧或丧失兴趣或丧失乐 趣。这九条症状是: ( 1 )情绪沮丧或易怒; ( 2 ) 在日常活动中丧失兴趣; ( 3 )明显的体重减轻或达不到预期体重的增加; ( 4 )经常失眠或嗜睡; ( 5 ) 心理冲动或迟滞; ( 6 ) 频繁感到疲惫; ( 7 ) 无价值感或负罪感; ( 8 ) 不能集中注意力; ( 9 ) 自杀意念或自杀企图; 尽管儿童抑郁的主要症状与成人相同,但二者还是有不同之处,如对躯体主 诉的症状、焦虑感、社会性封闭独居等,在儿童较多见。但精神运动压抑、嗜睡、 妄想,则多见于青年、成人。另外,儿童或青少年的抑郁症常伴有其它精神障碍, 如在儿童中共病现象较为普遍【3 2 1 。儿童抑郁的核心症状是烦躁不安,此外,负 性的自我映像和对自我的否定也常常在抑郁儿童中出现【3 3 1 。郭兰婷【3 4 】总结出儿 童抑郁有以下特点:( 1 ) 情感障碍: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面部表情来了解她们的 抑郁情绪;由于儿童体验抑郁的能力有限,其抑郁心境主要为感受不到欢乐、自 我评估过低或自责、社会性退缩、同伴关系不良、学习成绩下降、疲乏、入睡困 难( 相较成人,儿童更少出现中段或末段睡眠障碍) ,儿童抑郁还常有体重减轻 的情况出现。此外,情感障碍还表现为情绪恶劣,如敏感、易激惹、愤怒、违拗 发脾气、不安、厌烦、被害感、企图离家出走以及自残等。( 2 ) 行为障碍,表 现为不听话、违拗、不守纪律、反抗、发怒、冲动、捣乱、破坏或其他违法行为, 如逃学、出走、打架乱伦等;( 3 ) 躯体症状,表现为头痛、胃痛、遗尿、大小便 失禁、厌食及其他身心疾病,且年龄越小躯体症状越多。 除了较为严格的临床诊断标准用于儿童抑郁的诊断外,对于学校群体中儿童 抑郁症状的识别则常采用自评、他评量表的形式进行。目前对儿童抑郁症状进行 评定的量表主要有【2 6 ,3 5 】:( 1 ) 儿童抑郁量表( c l l i l d r e n sd e p r e s s i o ni n v e n t o 巧, c d i ) p 6 】,该量表包括自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三种不同的评价版本。自评版 博士学位论文 前言 包括5 个分量表,即5 个症状群2 7 个条目,5 个分量表分别是快感缺乏、负性 情绪、低自尊、低效感和人际关系问题。典型情况下以划界分来区分儿童抑郁症 状的程度,当儿童抑郁量表的自评总分高于划界分时,则表示儿童抑郁症状严重, 达到抑郁症状检出的水平。但划界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不同的样本群体或者不 同的研究目的,其儿童抑郁量表测量的划界分也不同,如对于学校样本群体的划 界分通常为1 9 【3 7 ,3 8 】;而对于临床样本,一些研究者则使用1 2 或1 3 作为划界分【3 9 删。对于儿童抑郁量表的家长评定版,有研究使用1 9 作为其划界分【4 1 1 ,而儿童 抑郁量表的教师评定版则还未见有关划界分的文献报告。( 2 ) 儿童抑郁评价量表 修订版( c l l i l d r e n sd 印r e s s i o nr 纰i n gs c a l e k v i s e d ,c d r s r ) 【4 2 ,4 3 1 ,该量表适 用于6 岁1 2 岁的儿童,采用半结构化的访谈结构,共由1 7 个条目组成,每个 条目都描述了一个特定的儿童抑郁症状,如社会退缩症状等。p o 盟趾幽等人【4 2 l 报告该量表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和评定者一致性信度,效标关联效度也较高。( 3 ) 雷诺兹儿童抑郁量表( r 凹n o l d sc l l i l dd 印r e s s i o ns c a l e ,r c d s ) m 该量表曾称 之为儿童抑郁量表( c l l i l dd e p r e s s i o ns c a l e ,c d s ) ,量表由3 0 个测评条目组成, 采用儿童自我报告的方式测评儿童抑郁症状,适用年龄为8 岁1 2 岁。量表3 0 个条目中的前2 9 个条目与临床定义的抑郁症状相关,采用4 点李克特评分,量 表的最后一个条目则由5 个从悲伤到快乐的简单面部表情组成。r e y n o l d s 和 s 的研究表明即】,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此外,还有由苏林雁等人修 订的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4 5 1 ,该量表由b i r l e s o n m 】根据成人抑郁症诊断标准制 定,量表由1 8 个条目组成,适用于8 岁1 3 岁儿童。苏林雁等人【4 5 l 的研究发现 该量表在国内儿童中使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 1 2 儿童抑郁症状的年龄与性别特征 鉴于目前对儿童抑郁症状的研究主要采用儿童抑郁量表( c d i ) 作为工具【4 刀, 为了便于对不同研究进行比较,我们在综述儿童抑郁症状的年龄与性别特点研究 文献时,主要是以使用了儿童抑郁量表作为测查工具的研究作为参考。f i n c h 等 人郴j 使用儿童抑郁量表对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公立学校1 4 6 3 名2 8 年级的学生 调查发现,儿童的抑郁症状存在显著的年级效应和性别效应,但差异量较小。该 项研究中由于抑郁症状随年级升高呈波动变化,因而研究者很难对其结果作出明 确解释,但总体上较小年龄儿童报告的抑郁症状低于较大年龄的儿童。而不同性 别的抑郁症状结果显示,男学生报告的抑郁症状高于女学生。e d e l s o l l i l 等人【啊】 对美国巴尔的摩市1 3 所公立小学一年级1 3 1 3 名学生的追踪调查发现,男女学生 的抑郁症状程度没有显著差异。间隔4 个月的两次抑郁症状测查结果显示,学生 的抑郁症状结果较为稳定,尤其是抑郁症状得分位于前4 分之1 的学生。c r a i 曲e a d 等人删j 使用儿童抑郁量表调查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 7 7 7 名8 岁1 2 岁的学生, 博士学位论文前言 在对c d i 量表的条目进行因素分析后,得到外化问题( e x t i 暑n l a l i z i n g ) 、烦躁不 安( d y s p h o r i a ) 、自我否定( s e l f d e p r e c a t i o n ) 、学校问题和社会问题五个维度。 对样本的性别比较发现,男生的c d i 总分显著高于女生,并且男生在外化问题、 学校问题以及社会问题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烦躁不安和自我否 定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抑郁症状在年龄的比较上则没有显著差异。f r i g e r i o 等人d u 对意大利北部地区2 8 3 名平均年龄8 岁的公立学校小学生调查发现,男 女小学生在c d i 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f m o v a 等人【5 2 】分四次共调查了捷克首都 布拉格市9 岁l l 岁小学生5 8 7 名,结果发现男女学生在c d i 总分上没有显著 差异。此外在k 0 v a c s 提出的c d i 量表的5 个维度( 快感缺乏、负性情绪、低自 尊、低效感、人际问题) 上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s 锄1 i i l 等人【s 3 】调查了爱沙尼 亚地区1 0 所小学1 6 年级的7 2 5 名小学生,结果显示c d i 测查的抑郁症状在性 别和年龄上均没有显著差异。g i 锄m k o p o l l l o s 等人【m 】对希腊8 岁1 2 岁的5 3 8 名 小学生的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抑郁量表测查的抑郁症状呈上升的趋 势,但抑郁症状在年龄上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此外,男生在较小年龄( 8 岁和9 岁) 段的抑郁症状高于女生,而在l o 岁到1 2 岁年龄段女生趋向于比男生 更多的报告抑郁症状。但这种差异同样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刘风瑜【5 5 】取样天 津市普通小学4 8 7 名学生的c d i 测查结果显示,男学生的抑郁症状程度显著高 于女学生。而在年龄方面,从小学到初中,男生的抑郁症状变化不明显,而女生 则明显增高。余大维和李旭1 5 6 】对北京市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的学生调查显示, c d i 测查的抑郁症状程度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不同的年龄段上差异显 著,其中1 0 岁以下组的抑郁症状程度最高,1 2 岁1 3 岁组的抑郁症状程度最低。 t 、e n g e 和n o l e n h 0 e l 【s e m a 的一项主要针对美国被试的元分析研究【w j 发现,从8 岁到1 6 岁,男生除了在1 2 岁时抑郁症状相对较高外,其它年龄阶段抑郁症状的 变化均不明显。总体上,男生的抑郁症状与年龄不相关;而女生从儿童到青少年 则显示出抑郁症状随年龄增加的显著升高。性别比较的结果显示,从8 岁到1 2 岁,男生的c d i 抑郁症状分略高于女生,但没有统计上的显著性,从1 3 岁开始, 女生报告的抑郁症状程度则显著高于男生。 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抑郁症状的特点,郭兰婷【3 4 】做了归纳:童年早期( 2 岁 4 岁) 主要表现为得不到父母赞同后的抑制、纠缠行为、压抑或克制自己的意愿 等;童年中期( 5 岁8 岁) 抑郁症状常表现为由于被父母拒绝、缺乏愉快活动 以及受挫折而导致的情感剥夺感,儿童表现出悲伤、哭泣等情绪;童年后期( 9 1 2 岁) 则常因认识错误或对环境的推论错误而产生抑郁,表现出自我评估过低、 自卑、孤独感、冷漠、激惹、快感缺失、焦虑、注意力集中困难、自残以及自杀 企图等情感问题。 博士学位论文 1 2 儿童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影响儿童抑郁症状的因素较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生物遗传因素、社会 家庭环境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三个方面。 1 2 1 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是指个体由于遗传基因而先天具有的生物性抑郁易感性,此方 面的证据主要来自双生子研究和生物基因方面的研究。s u l l i v a 玑n e a l e 和 k e r l d l e r 通过一项双生子与家庭因素的元分析研究唧】发现,重症抑郁具有家族的 聚集性,而遗传是这种聚集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砒c e ,h a r o l d 和n l a p a 一5 9 】对1 0 项以儿童和青少年为被试的双生子研究的综述结果表明,总体上而言,双生子研 究中遗传对父母评价的儿童或青少年抑郁症状有中等或高的作用估计值,其范围 为3 0 8 0 ;而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自评抑郁症状,遗传作用估计值总体上较低, 其范围介于1 5 8 0 。m i d d e l d o 印等人【即】对2 3 项双生子研究的综述也发现,遗 传的易感性能够解释焦虑和抑郁失调。最近一项对双生子的研究【6 1 】进一步证实, 父母的抑郁能够通过家庭环境和遗传对子女的抑郁症状产生影响。 生物基因的研究发现,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能够预测个体的抑郁症状。 c 唧i 等人【6 2 】通过对8 4 7 名新西兰但尼丁青年的研究发现,5 h t t l p r 基因型能够 调节压力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的作用,与l l 纯合型基因携带者相比,携带短等位 基因的个体( s l 和s s 携带者) 在经历压力性生活事件后,会出现更多的抑郁症状, 更多的达到临床诊断水平抑郁,以及更多的自杀倾向。王美萍和张文新【6 3 l 使用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在初中学生中施测,根据抑郁得分筛选出两端各1 0 的被试 构成抑郁症状得分的高分组和低分组,考察c 玎孙舵基因r s l 8 2 4 0 2 4 多态性与青 少年早期抑郁的关系。结果发现,c h 砌屺基因r s l 8 2 4 0 2 4 多态性与女学生的抑 郁边缘显著关联;在经历低水平负性生活事件的青少年中,g g 型基因携带者患 高抑郁的可能性边缘显著高于t 等位基因携带者。 1 2 2 家庭社会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父母患有抑郁是儿 童出现抑郁或其它精神障碍的最危险因素之一,抑郁症父母的子女患重性抑郁的 可能性是正常父母子女的4 倍,是具有其它精神障碍父母子女的2 倍【5 引。抑郁 症父母对子女抑郁的影响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抑郁的代际遗传;二是抑郁症 父母对子女不良的抚养方式。抑郁的社会心理理论假定对子女不良的养育方式可 以最好的解释母亲抑郁与子女抑郁之间的代际联系l 6 4 6 5 1 ,抑郁的母亲对其子女 较少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并且在与子女的交往中更多表现出行为矛盾、情感反应 迟钝、以及对子女疏忽等问题【鲍6 7 】。研究表明以敌对、易怒和纠结的家庭关系 为特征的抑郁质抚养方式是儿童抑郁的危险因素【醯刁o 】。 博士学位论文 不仅抑郁父母对子女抑郁症状有显著影响,正常父母由于教育和管理子女的 方式不当,也会成为儿童抑郁的危险因素。李小彩等人【7 l j 的研究就发现,儿童 与父母关系紧张或相互之间抵触,父母的教养方式以拒绝或放任、过分干涉或保 护、惩罚严厉等为主,母亲脾气暴烈、急躁的儿童抑郁检出率较高。喻淑香等人 m 】贝0 发现不同家庭互动类型对儿童的自评抑郁症状有显著不同的影响,在不同 的家庭互动类型中,纪律组与冲突组的儿童抑郁症状较多,养育组则较少。徐勇 和杨鲁静使用家庭环境量表对1 0 0 例抑郁症状组儿童和1 0 0 例控制组儿童的家庭 环境进行对比发现,女性儿童中有抑郁症状组的儿童家庭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对 照组儿童;而在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维度上,抑郁症 状组的得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组;在男性儿童中,有抑郁症状组的儿童家庭 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在家庭环境因素中,父母的婚姻状况也对儿童 的抑郁有较大影响【7 3 1 ,父母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以及离异家庭的孩子更可 能出现抑郁问题【7 1 7 4 j 。 社会环境对儿童抑郁的影响往往是通过家庭与学校间接发生作用。如研究发 现,贫穷、父母的文化程度偏低等与家庭有关的社会因素会加大儿童出现抑郁等 情绪问题的可能性r 7 5 】。此外,由于户籍制度等社会原因,父母外出打工而形成 的留守儿童,其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7 6 1 。 在家庭社会环境中,儿童在生活中遭遇的负性生活事件是其抑郁形成和发展 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遗传因素易感性和认知因素易感性应激理 论中,均把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应激作为抑郁产生和进一步恶化的导火索【7 7 7 8 1 。 1 2 3 个体心理因素 个体心理因素对儿童抑郁症状的影响主要包括人格与认知因素等。c o y n e 的 交互作用理论【7 9 】认为,轻度抑郁的个体通过从他人那里寻求安慰,以此来缓解 自己的内疚感和低价值感。最初,人们会提供帮助来缓解他们的内心感受,但由 于抑郁个体对自己的怀疑,使得他们会不断寻求安慰,直到人们感到厌烦并拒绝 继续提供帮助。这种不断向他人寻求安慰的个体往往具有高依恋或他人取向 ( s o c i o 仃o p i c ) 的人格特征,他们对他人与自己的关系尤为关注,需要得到他人 的认同来保持自己的舒心感。当知觉到与他人关系的不良变化,其抑郁产生和加 重的风险性就会增加。a b e l a 等人哺o 】对父母有情感障碍儿童的研究表明,在应激 水平升高或父母抑郁症状加重的情况下,具有高水平过度安慰寻求的儿童较之低 水平的儿童其抑郁症状水平增加的更大。 已有大量的研究探讨了认知因素对儿童抑郁症状的影响r 7 8 1 ,这些认知因素 主要包括:不良态度认知、归因方式、自我知觉等。b e c k 【8 l 眩】通过一系列研究 后认为个体的不良态度是其抑郁病因的核心。a b e l a 和s b c h 【8 3 】对1 4 0 名6 1 4 博士学位论文 前言 岁父母患有或患过抑郁症的儿童研究发现,随着应激水平升高,具有高水平不良 态度和低水平自尊的儿童其抑郁症状较之其他儿童有更大程度的增加。 灿e s s 趾d r 0 和b u 哟n 【州对3 8 年级学生的研究也发现,不良态度在应激对抑郁 症状变化( 抑郁的两次测量间隔5 天) 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高不良态度的儿 童较之低不良态度的儿童在经历应激后显示出更大的抑郁症状增加。 归因方式对儿童抑郁症状的影响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认知因素【7 1 。a b 姗s o n 等人【8 5 】认为抑郁个体会将负性事件归因为内部、全局性和稳定的原因;与抑郁 个体相对应,将负性事件视为外部、特殊和不稳定原因的结果则代表了一种积极 或适应的归因方式,其可以缓冲或保护个体免于抑郁。随着研究的深入, a 1 ) r 锄s o 玛m 削姆和灿l o y 【跖】进一步提出了三种促成抑郁的相对独立的认知因 素,即对负性事件发生后的原因、结果以及自我的不当归因和推理,具体表现为: 将负性事件的发生归因为全局性和稳定性的原因;推断负性事件将引发其它不好 的结果;将负性事件解释为个体自身的无能或缺陷。n o l e n - h o e l 【s e m a 等人蝉7 j 一 项以3 8 年级学生为样本,为期5 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在5 8 年级学生中,负 性生活事件的不良归因方式能显著预测抑郁症状的增加,而在3 年级和4 年级学 生中没有这种显著性。b r o z i r m 和a b e l a 【髓】对3 6 年级4 18 名小学生的追踪研究 发现,在初测抑郁症状水平较低的儿童中,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归因,以及关于事 件结果和关于自我的推理这三种认知方式与应激水平的交互作用均能显著预测 抑郁症状的增加。但a b e l a 和s a r i i l 【黔】对7 9 名7 年级学生的研究也发现,负性生 活事件的归因,关于事件结果和自我的推理这三种认知方式与应激水平的交互作 用不能显著预测抑郁症状的变化。 抑郁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各种影响抑郁症状的因素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互 不影响的,在对抑郁的影响上各种因素之间具有相互的关联性。以上我们将抑郁 症状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三个方面来分析,只是为了论述的方便,而绝不是说影响 抑郁症状的因素仅来自以上相互独立的三个方面。除了上述提到的内容外,影响 抑郁症状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同伴关系,疾病,大脑结构的变化等等。 1 3 儿童抑郁症状的应激一认知易感模型 自从上世纪6 0 年代后期抑郁病因的认知易感理论提出以来,该理论激发了 大量研究的关注,并在研究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7 1 。在研究者提出的各种抑郁认 知易感理论中,b e c k 的抑郁认知理论删,a b 黜s o n 的绝望理论【8 6 】以及 n o l 吼h o e l 【s e m a 的反应方式理论最为引人关注【虬j 。 1 3 1b e c k 抑郁认知理论 b e c k 基于对梦和其它意念材料的研究于1 9 6 1 年首次明确阐述了抑郁的认知 理论【引 叼,1 9 8 7 年b e c k 又在其抑郁认知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抑郁的认 博士学位论文前言 知模型f 9 3 1 ,该模型的核心是适应不良的自我图式( s e l g s c h e m a t a ) ,图式中的失败 感,无价值感,功能失调的态度等构成了抑郁的认知易感性,这些图式内容作为 人们储存的知识体的一部分,影响人们对信息的编码,理解和提取。当负性事件 发生时,适应不良的自我图示被激活,产生明确的负性认知,如对自己、周围世 界和未来的负性思维,从而导致抑郁症状程度的加重。 对成人的纵向追踪研究显示,大部分的研究结果支持b e c k 的抑郁认知理论, 即功能失调的态度与应激事件的交互作用能够显著预测抑郁的发生和抑郁的维 持阱,蚓。功能失调的态度对儿童抑郁的影响直到最近才开始进行研究【7 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