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专业论文)粉螨生态学研究.pdf_第1页
(病原生物学专业论文)粉螨生态学研究.pdf_第2页
(病原生物学专业论文)粉螨生态学研究.pdf_第3页
(病原生物学专业论文)粉螨生态学研究.pdf_第4页
(病原生物学专业论文)粉螨生态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病原生物学专业论文)粉螨生态学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中粉螨的群落组成、多样性和相似性,并调查仓储害螨优势 种腐食酪螨( t y r o p h a g u sp u t r e s c e n t i a e ) 的种群数量消长情况及在仓储小麦中的空问分 布型,探讨其种群消长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方法在仓储、人居、工作、野外四类生境中采集粉螨样本,采用直接镜检法和 电热集螨法进行粉螨的分离、鉴定及计数,并通过m a r g a l o f 指数、s h a n n o n - w i e n e r 指 数、p i e l o u 指数、s i m p s o n 指数及j a c c a r d 指数计算其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 优势度及群落相似性。自2 0 0 5 年3 月至1 1 月每月5 ,1 5 、2 5 日于淮南三和粮站定点 采集样本,测定并记录仓温及相对湿度,进行腐食酪螨及天敌的鉴定及计数。采用扩 散指标、t a y l o r 幂法则及1 w a o m * - x 回归分析法研究腐食酪螨在仓储小麦中的空问分布 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其种群消长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结果从4 类生境的1 0 0 个采样点中共检获粉螨3 6 5 0 只,隶属于7 科2 0 属,共 3 2 种。4 类生境的粉螨物种数s 在1 0 - - 2 6 之间,丰富度指数r 在1 4 6 6 - , 3 3 1 3 之间,多 样性指数日在1 9 0 5 2 7 7 3 之间,均匀度指数,在0 8 2 8 - 4 ) 8 6 4 之间,优势度指数d 在 0 0 8 0 - , 0 1 8 4 之间,其中仓储环境的物种数、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最高,野外环境 的均匀度指数最高,工作环境的优势度指数最高。工作和野外环境的群落相似性指数 最低,达到极度不相似水平。腐食酪螨种群数量高峰期出现在6 月下旬和9 月中旬, 各扩散型指标值为i o c a o , i n * i l ;t a y l o r 幂法则回归方程为:l gs 2 = o 1 2 4 5 + 1 4 2 2 0l g 葡1 w a om 彳的回归式为:m = 3 5 0 3 6 + 1 0 4 7 8 _ 3 种生态因子与腐食酪 螨幼螨量消长的关联序为仓温 天敌数量 相对湿度;与若成螨量消长的关联序为相 对湿度 天敌数量 仓温;与整个种群数量消长的关联序为相对湿度 仓温 天敌数 量。 结论粉螨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与其生境条件直接相关,而人类活动也是较为重 要的影响因素。腐食酪螨在仓储小麦中空间格局是以个体群为基本成份呈聚集分布, 且密度越高,聚集度越大相对湿度、仓温、天敌数量为影响腐食酪螨种群消长的重 要生态因子,该螨种群消长曲线呈双峰型,可于6 月至9 月发生高峰期对其进行集中 防治。 图e 1 8 表 6 参 7 7 关键词粉螨;群落结构;多样性;腐食酪螨:季节消长;空间分布型;灰色关 联度; 安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分类号r 3 8 4 4 ;q 1 4 5 + 2 摘要 a b s t r a c t o b j 悖”t os t u d yt h ec o m p o s i t i o n , d i v e r s i t ya n ds i m i l a r i t yo fa c a r o i dm i t e si nt h e d i f f e r e n th a b i t a t s , a n ds u r v e yt h es e a s o n a ld y n a m i c sa n dt h es p a t i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p a t t e r no f t y r o p h a g u s p u t r e s c e n t i a ei nt h ew h e a tw a r e h o u s e ,a n de x p l o r e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t h r e e e c o l o g i c a lf a c t o r sa n ds e a s o n a ld y n a m i c so ft y r o p h a g u s p u t r e s c e n t i a e m e t h o d s s a m p l e sf r o mw a r e h o u s o , h u m a nh a b i t a t , w o r k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e x t e r n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w c i ec o l l e c t e d a c a r o i dm i t e sw e 他i s o l a t e db yd i r e c t i c o p ya n dt u l l g r e n , i d e n t i f i e da n dc o u n t e du n d e rm i c r o s c o p e t h es p e c i e sr i c h n e s s , d i v e r s i t y , e v 锄e 锚 d o m i n a t i o na n dc o m m u n i t ys i m i l a r i t yw c 玎 0c a l c u l a t e db ym a r g a l e fi n d e x ,s h a n n o n - w i e n e r i n d e x ,p i e l o ui n d e x ,s i m p s o ni n d e xa n dj a c c a r di n d e x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s a m p l e sf r o ms a n h e w a r e h o u s ew e r ec o l l e c t e d , e x a m i n e da n dc o u n t e df o rzp u t r e s c e n t i a ea n di t sn a t u r a le n e m y i ne v e r yt e nd a y s ,r e l a t i v eh u m i d i t ya n dt e m p e r a t u r ew e r ed e t e c t e d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 d i s p e r s i o n p a t t e r nt a r g e t , t a y l o rp o w e rm e t h o da n d1 w a om + 二i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w e 他u s e df o r a n a l y z i n gt h es p a t i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p a t t e r no fzp w r e a c e n t i a ei nt h ew h e a tw a r e h o u s e a tt h e s a m et i m e ,g r a yt h e o r ya n a l y s i sw e r es e r v e df o ra n a l y z i n g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r e e e c o l o g i c a lf a c t o r sa n ds e a s o n a ld y n a m i c so ftp u t r e a c e n t i a e r e s u l t sat o t a lo f3 6 5 0a c a r o i dm i t e sw e r ed e t e c t e di nf o u rd i f f e r e n th a b i t a t s , b e l o n g i n gt o7f a m i l i e s , 2 0g e n e r aa n d3 2s p e c i e s d i v e r s i t ya n a l y s i ss h o w e d t h a tt h es p e c i e s n u m b e rsr a n g e df r o m1 0t o2 6 ,t h es p e c i e sr i c h n e s si n d e xrr a g e df r o m1 4 6 6t o3 3 1 3 ,t h e s p e c i e sd i v e r s i t yi n d e x 日r a n g e df r o m1 9 0 5t o2 7 7 3 t h e $ p e c i e s 删e 鹞i n d e x ,r a n g e d f r o m0 8 2 8t o0 8 6 4a n dt h es p e c i e sd o m i n a t i o ni n d e xd r a n g e df r o m0 0 8 0t o0 1 8 4 t h e s p e c i e sn u m b e rs t h es p e c i e sr i c h n e s si n d e xra n dt h es p e c i e sd i v e r s i t yi n d e xh 1o fa c a r o i d m i t ec o m m u n i t yw e r et h eh i g h e s ti nw a r e h o u s e t h es p e c i e se v a 即叫瑚i n d e xy w a st h eh i g h e s t i na 【t e n l a le n v i r o n r a e n t , w h i l et h eh i g h e s tv a l u eo fs p e c i e sd o m i n a t i o ni n d e xdw a $ o b s e r v e d i nw o r k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a c a r o i dm i t ec o m m u n i t yi nw o r ke n v i r o n m e n tw a sm o s td i f f e r e n t f r o mt h a ti ne x t e r n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 r ew e r et w op e a k i n gp e r i o d si nj u n ea n ds e p t e m b e r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d i s p e r s i o np a t t e r nt a r g e tv a l u e sw e r ea sf o l l o w :i o ,c o m ,i 1 t a y l o r p o w e rr e g r e s s i o ne q u a t i o nw a si gs 。= 0 1 2 4 5 + 1 4 2 2 0l gx a n d1 w a om ir e g r e s s i o n e q u a t i o nw a sn l = 3 5 0 3 6 + 1 0 4 7 8 - t h eg r a ys e q u e n c eo f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a c t o r st ol a r v a e o fz p u t r 已s c e n t i a ew a st e m p e r a t u r e n a t u r a le n e m y r e l a t i v eh u m i d i t y , t on y m p h sa n da d u l t s m 安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w 勰r e l a t i v eh u m i d i t y n a m r a le n e m y t e m p e r a t u r e , a n dt ot h ep o p u l a t i o nw 勰r e l a t i v e h u m i d i t y m e m p e r a t u r e n a m r a le n e m y c o n c l u s i o n st h er e s u l t ss u g g e s t e dt h a th a b i t a tc o n d i t i o n d i r e c t l yi n f l u e n c e d t h e c o m m u n i t ys t r u c t u r ea n dd i v e r s i t yo fa c a r o i dm i t e , , a n dh u m a nd i s t u r b a n c ew a sa l s oa l l i m p o r t a n ta f f e c t i n gf a c t o r t h es p a t i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p a t t e r no ft p u t r e s c e n t i a ew a ga g g r e g a t i o n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t h eb a s i cc o m p o n e n tw a sc l u m p sa n dt h ea g g r e g a t i o nw a si n c r e a s e dw i t h p o p u l a t i o nd e n s i t y r e l a t i v eh u m i d i t y , 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n a t u r a le n e m yw o l fi m p o r t a n t e c o l o g i c a lf a c t o r se f f e c t i n gt h ep o p u l a t i o nd y n a m i co fzp u t r e s c e n t i a e t h ep r e v a l e n c ec :i i i v o o fz p u t r e s c e n t i a ew a sb i m o d a lp a r e r n , a n d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c o n t r o lm e t h o d sc o u l db ec a r r i e d o u tf r o mj u n et os e p t e m b e r f i g u r e 1 8 t a b l ee 6 3 r e f e r e n c e e 7 7 3 k e yw o r d sa c a r o i dm i t e ;c o m m u n i t ys t r u c t u r e ;d i v e r s i t y ;, t y r o p h a g u sp u t r e a c e n t i a e ; s e a s o n a ld y n a m i c s ;s p a t i a ld i s t r i b u f i o np a r e m ;g r a y s e q u e n c e c h i n e s eb o o k sc a t a l o g r 3 8 4 4 :q 1 4 5 + 2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以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 得塞堂理王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陶莉签字日期:萨5 月玛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塞筮堡王太堂有保留,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 于安徽理工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 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塞煎堡王太堂可 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同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 再撰写的文章一律注明作者单位为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陶莉 导师签名:李朝品 签字日期:加7 年j 月日签字日期:2 呻7 年胡巧日 附图 - v 一 安徽理r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v 一 附图 一一 安徽理r 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一x 一 附图 一 安徽理i = 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一x 一 附图 一x 一 引言 引言 粉螨是一类小型节肢动物,隶属于节肢动物门( a r t h o p o d a ) 、蛛形纲 ( a i h n i d a ) 、蜱螨亚纲( a c a r i ) 、真螨目( a c a r i f o r m c s ) 、粉螨亚目( a c a r d i d a ) 我们采用了 h u g h e 爆( 1 9 7 6 ) 的分类意见,将无气门目( a s t i g m a t a ) 中与房舍和储藏物有关的各科 及其种类列为粉螨亚目( a c a r i d i d a ) 。此亚目中包括7 科,即粉螨科( a c a r i d a e ) 、脂 螨科( l a r d o g l y p h i d a o ) 、食甜螨科( g l y c y p h a g i d a c ) 、嗜渣螨科 ( c h o r t o g l y p h i d a e ) 、果螨科( c a r p o g l y p h i d a e ) 、薄口螨科( h i s t i o s t o m i d a e ) 和麦食 螨科( p y r o g l y p h i d a e ) 粉螨的孳生场所非常广泛,在粮食仓库、中药材库、食品储藏库、纺织厂、以及 家畜家禽养殖场等许多地方均可发现。因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可在仓储和 人居环境中大量孳生,不仅污染和破坏粮食和食品,降低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而 且有些生存能力强的种类还可在人体内生存,引起肺螨病( p u l m o n a r ya c a r i a s i s ) 、肠 螨病( i n t e s t i n a la c a r i a s i s ) 、尿螨病( u r i n a r ya c a r i a s i s ) 等人体内螨病【l ,同时粉螨的 排泄物、代谢产物及死亡螨体还是强烈的变应原,可引起螨变态反应性疾病酗l 。 鉴于粉螨对储藏物和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了解粉螨的生态习性、生活史、季节 消长及不同生境的分布等对于粉螨防制是十分必要的。国内外学者已对粉螨生态学进 行了部分研究工作,于晓等 7 1 ( 2 0 0 2 ) 对腐食酪螨有效积温做了研究,发现腐食酪螨各 发育阶段( 除卵和产卵前期外) 的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表明温度对腐食酪螨的发 育历期影响较大。另有研究发现温度对粉尘螨和屋尘螨的影响也较大,当周围环境温 度上升至4 0 - 5 0 之间,螨的存活时间曲线急转直下。当温度高于5 0 时,螨存活时 间极短【射a r l i a nl g 等( 2 0 0 3 ) 在对尘螨的生物学、生态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发现 尘螨已较好的适应了室内微环境,并得出周围环境湿度是影响尘螨孳生的关键因素 9 1 。 k a i p a k l i o g l ua f 等【1 0 1 ( 2 0 0 4 ) 对土耳其七个不同地理区域的尘螨分布特点研究结果显 示:在温湿度较高的地中海和黑海地区,尘螨的孳生率最高,分别达到4 8 畅和 4 6 ;而温湿度较低的安那托利亚地区,尘螨孳生率却很低。其孳生率随着温度( 1 5 ) 、湿度( 4 0 ) 的升高和海拔高度( 天敌 降雨 气温;与幼、若、成螨数量关联序 为湿度 降雨 气温 天敌;与整个种群数量关联序为湿度 降雨 天敌 气温。 2 2 2 种群空间格局 5 安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种群空间格局包括种群的水平、垂直分布状况以及利用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种群 的内分布格局的判定。从土壤革螨水平分布特征看,不同生境土壤革螨的水平结构特征 不同,各生境中获得土壤革螨的个体数和种数在不同天然林生境的变化趋势为:兴安 落叶松林( 3 3 0 9 物 赤杨林( 2 0 4 5 ) 阔叶红松林( 1 9 3 3 ) 白桦林( 1 6 3 6 ) 云冷杉 林( 1o 7 8 ) ,其垂直分布总体上也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在减少,表现为表聚性【1 7 1 在对种群空间分布型的判别上由于频次分布法计算繁琐,且有时结果判定困难,目前 大多生态学者更倾向于采用分布型指数法郭宪国等( 1 9 9 6 ) 哪墚用扩散系数c 、i 指 数( i ) 、c a s s i e 指数c a 及聚块指数m * m 等4 种分布型指数,测定各种革螨在其对应宿 主的空间分布型。4 种分布型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l o 种革螨在其对应宿主体表的空间 分布均表现为聚集分布,这意味着1 0 种革螨在其对应宿主体表的分布不均匀,同一种 群的不同个体之间并不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影响,存在集聚性刘长仲等( 2 0 0 2 ) 1 1 3 用4 种聚集度指标和1 w a o 法分别考查了二斑叶螨( t e t r a n y c h u su r t i c a e ) 在苹果树内的空 间格局及动态规律,结果表明,该螨在树内不同方向和高度上均以个体群的形式存 在,个体群的分布为聚集分布。 2 3 种群动力学研究 2 3 1 种群生命表 种群生命表是种群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研究螨的各项生命参数,旨 在了解其发育状况、增殖潜力及对特定害虫的防治能力,这对螨的释放时间、释放数 量、释放次数以及生物防治过程中温室条件的协调配合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艳漩 等( 2 0 0 3 ) 1 2 9 1 从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评价胡瓜钝绥螨( a m b l y s e i u sc u c u m e r i s ) 控制毛竹 害螨的能力。当胡瓜钝绥螨以竹裂爪螨( s c h i z o t e t r a n y c h u s 加m 舰一) 为猎物时,其净增殖 率r 0 、内禀增长率r t ,汲周限增长率瑚低于竹裂爪螨,而世代周期t 和种群倍增时间t 均 高于竹裂爪螨,必须在竹裂爪螨处于低密度时释放胡瓜钝绥螨才能有效地控制其种群 密度的增长。因此可依据种群生命表判断释放捕食螨的时问李佳敏等( 2 0 0 3 ) t a o l 硼:究 以茶黄螨( p o l y p h a g o t a r s o n e m u sl a t u s ) 为食的黄瓜钝绥螨( a m b l y s e i u sc u c u m e r 捃) 在 不同温度下的年龄动态生命表及各项生命参数,结果表明,无论从产卵多少还是从产 卵时间长短来说,2 5 为黄瓜钝绥螨最适宜的产卵温度。 2 3 2 种间关系 不同螨种种群间可相互作用,形成竞争、捕食等多种种间关系,部分螨种还可与 其它动物之间出现寄生关系。近年来,对种间捕食关系的研究较为活跃,有关研究成 果已被应用于生物防制实践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肉食螨能捕食螨类及其他昆虫。张艳 6 我国螨类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璇等( 1 9 9 7 ) 3 q 对马六甲肉食螨( c h e y l e t u s m a l a c c e n s i s ) 捕食害嗜鳞螨 ( l e p i d o g l y p h u s d e s t r u c t o r ) 相互关系作了研究,结果显示一定范围内马六甲肉食螨捕 食量与温度呈正比,其控制害嗜鳞螨的能力为雌螨 雄螨 前若螨 后若螨。相对肉食螨 而言,长须螨( s t i g m a e u s ) 对果园害螨的捕食量更大【3 2 】,控制害螨发生的能力强,且 对猎物有强选择性此外,陈传盈( 1 9 8 8 ) 1 3 3 1 分别对镰螯螨、具瘤神蕊螨( a g i s t e m u s e x s e r t u s ) 的捕食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对桔锈壁虱( p h y l l o c o p t r u t ao l e i v o r a ) 和朱砂叶 螨( t e t r a n y c h u s c i n n a b a r i n u s ) 卵的日捕食量分别高达1 7 3 7 头和1 7 6 粒。同类相残的捕 食者和被食者是同一物种,是螨类为保持种群繁衍而对艰难环境的一种适应。当食料 缺乏时,福建嗜木螨的雌螨一般会吃掉雄螨,幼、若螨也会吃掉雌螨 z 4 1 肉食螨也有 同类相残现象,如马六甲肉食螨产卵前每天至少要摄入l 头猎物,否则雌螨将吞食自己 的卵咖 寄生现象在螨类也普遍存在福建嗜木螨是一种外寄生螨,已知寄生活体蛴螬的 有2 科7 种。此螨寄生时,附着于蛴螬颈体上,大多数的螨固定在胸腹部的褶皱处及胸 足上,以颚体插入蛴螬体内取食寄主,轻者影响蛴螬的个体发育,重者使蛴螬体躯瓦 解,直至死亡 2 4 1 。亚须纤恙螨( l e p t o t r o m b i d i u ms u b p a l p a l e ) 幼虫宿主范围广泛,无特 异宿主,已发现的宿主有黑线姬鼠、大仓鼠、长尾仓鼠、东方田鼠、巢鼠、褐家鼠、 小家鼠、黄胸鼠等。幼虫在宿主体外寄生,在鼠体耳壳、肛门,乳头等处叮刺吸取宿 主体液,主要附着在耳壳内,往往同一宿主两耳寄生数量相型”1 3 螨类群落生态学 群落系指在一定生境或区域内多种种群的集合,是高于种群的生态层次。其研究 内容包括螨类群落多样性、生态位、种多度分布、群落相似性和群落数量分类研究 等。螨类群落生态研究是一个新的生态领域,目前主要局限于革螨群落的研究。 3 1 螨类群落多样性 群落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能够反映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用物种丰富度指 数r ( r m m l c f ) 、多样性指数h ( s h a n n o n - w i e n e r ) 、均匀度指数j ( p i e l o u ) 以及优势度指数 d ( s i m p s o n ) 来描述群落的多样性。郭天宇等( 2 0 0 1 ) 【3 6 l 研究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体外 寄生革螨群落结构,发现主要鼠种体外寄生革螨群落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指数较 高;但其在研究该地区鼠类体外寄生恙螨群落结构时的情况却与之相反,恙螨群落结 构简单,多样性较低1 3 7 1 。刘高峰等( 2 0 0 3 ) 【3 8 1 研究了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甲螨群落 的多样性,发现其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且各个生境的优势种也不同。一般来 说,生境异质性越高,群落的多样性也越高。 7 安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2 螨类生态位研究 生态位研究是当代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螨类生态学研究领域,近年国内 已在革螨及粉螨群落方面开始涉及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等方面的研究。郭宪国等 ( 1 9 9 4 ) 3 9 1 对云南西部1 1 种主要革螨在2 5 种小兽宿主资源上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 叠进行研究时发现,当以宿主为资源序列时,革螨等体外寄生虫的生态位宽窄与其宿 主特异性呈相反关系,即生态位越宽,宿主特异性越低,生态位越窄,宿主特异性越 高。生态位重叠值代表了任意两种螨之间对宿主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即在宿主选择 上的近似程度,重叠值越大则在宿主选择上越接近孙善才,李朝品( 2 0 0 2 ) 4 0 i 对仓 储粮食中粉螨生态位的逻辑质进行研究,发现粉螨属( a c a r u s ) 与食酪螨属 ( t y r o p h a g u s ) 在稻米类、玉米类和麦子类三种粮食中分布有逻辑差异性即生态位宽差 异,同时位重叠也有显著差异,倾向独立型孳生。郭天字,许荣满( 2 0 0 3 ) 4 1 l 研究了 北京东灵山地区鼠类体外寄生虫时间生态位,结果显示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的寄 生螨类在宿主动物体表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 3 3 其它相关研究 螨类群落生态学还包括种多度分布、群落相似性和群落数量分类等研究,但这些 研究在螨类生态学领域仅有少量报道,且多局限于对革螨群落生态学的研究。种多度 分布用于描述群落内各物种个体数量的分布规律。如云南西部小兽体表革螨群落种多 度趋近对数正态分布,即个体数很大的优势种类及仅有1 个个体的稀有种类在群落中只 是少数,而绝大多数种类的个体数量居中【4 2 】。群落相似性是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群落 间相似程度的指标对云南西部小兽体表革螨群落研究表明,在生境选择相近的前提 下,小兽宿主在动物分类上的关系越近,其体表革螨群落相似性程度越高嗍。群落数 量分类通常包括聚类和排序两方面,其目的是在群落相似性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揭示多 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郭宪国等( 1 9 9 4 ) 】应用极点排序分析方法,对革螨群落进行 分析,从二维捧序图中可以看出,革螨群落在室内外农耕地中的差异比在不同海拔及地 理区域中的差异更明显,表明生境的不同对革螨群落类型的影响较大。次年,该研究 组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云南西部l o 个不同生境区域小兽体表革螨群落进行分析,可将 其归并为4 种群落类型,这一结果反映了因生境不同或动物区系不同可导致革螨群落类 型的差异【4 5 l 。 4 展望 螨类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已由螨类与环境的关系描述向多学科渗透发展,一些新兴 的生态学分支如进化生态学、行为生态学、化学生态学、分子生态学、遗传生态学、 8 我国螨类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等相继出现,使研究的范围向微观和宏观两极展开,形成分 子一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个体一种群一群落一生态系统等多个层次。随着更精密的化 学分析技术、稳定的同位素分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生态模型的应用,螨类生 态学研究将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相信我国螨类生态学研究领域将会取得更大的进 展。 9 安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粉螨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粉螨为世界性分布的小型节肢动物,其种类、数量极为丰富,是一类主要以植物 或动物有机残屑为食的植食、菌食、腐食性螨类1 4 6 4 7 1 。它不仅可降低种子的发芽率, 影响储藏物质量,还可对农作物的球茎、根、果等造成严重危害,是生产、生活中的 重要害螨1 2 4 s 】。此外,粉螨还可引起肺螨病、肠螨病、尿螨病等人类疾病1 4 , 4 9 - 5 2 】,同时 环境中的螨抗原也可导致螨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p ”l 。因 此,粉螨孳生不但有损于储藏物的经济价值,而且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 生态学是研究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宏观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美国著名生态学家e p o d u m ( 1 9 7 1 ,1 9 8 3 ) 认为群落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 划分中较个体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更高一级的组织层次,是连接种群生态学和生态系 统之间的桥梁1 5 6 - 5 7 1 。群落( c o m m u n i t y ) 是指在特定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或生境中所有 生物种群的集合,各种生物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 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物种是构成群落的基础,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是群落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群落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5 q 。近年来,国内螨类 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革螨、恙螨和甲螨,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粉 螨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影响粉螨孳生的因素很多,如环境气候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干扰因素等其中 外界环境因素对粉螨孳生的影响较大,粉螨对其生存环境中的温湿度较为敏感,温湿 度可直接影响粉螨的生长发育,甚至影响到粉螨的存活 4 7 1 ;同时不同环境中的食物性 质会对粉螨孳生种类产生影响;另外天敌的存在及多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粉螨的 孳生【5 9 1 。除温度、湿度、食物及天敌等直接因素外,人类干扰也是极为重要的间接影 响因素。淮南地区位于江淮流域,气候宜人,尤其是夏秋两季温湿度适宜粉螨大量孳 生,由于不同生境中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了粉螨群落的多样性。研究粉螨群落 结构与多样性,对于控制环境中粉螨孳生数量及预防人体螨病有重要意义。我们于 2 0 0 5 年的5 8 月对淮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4 类生境进行粉螨调查研究。 2 1 材料和方法 2 1 1 生境选取 根据淮南地区粉螨孳生环境的不同,选取4 类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仓储环 境、人居环境、工作环境、野外环境。仓储环境选取粮库、中药材库、食品储藏库为 - 1 0 粉螨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调查场所;人居环境选取普通家庭和学生宿舍;工作环境选取纺织厂、食品加工厂和 制药厂厂区及办公室:野外环境则确定以田野、丘陵、村落为调查场所。 2 1 2 样本采集 在4 类生境中分别设2 5 个调查采样点,共1 0 0 个采样点。对仓储环境中每个采样 点的储藏物及地尘、人居环境中各采样点的床尘及地尘、工作环境中的地尘、野外环 境中的腐生物及表层土壤等样本各收集2 份,每份1 0g 。 2 1 2 仓储环境的样本采集 用一次性洁净塑料袋从粮库、中药材库、食品储藏库收集储藏物和或地尘,用6 0 目时的分样筛过筛所有储藏物储藏时闻均超过6 个月。 2 1 2 2 人居环境的样本采集 由同一名专业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标本采集采集时使用带有过滤装置的真空吸 尘器采集地尘和床尘地尘采集按吸尘器吸l m 2 的地面灰尘2 m i n 为标准;床尘采集按 每张床铺吸尘器抽吸o 2 5 m 2 的床单2 m i n 为标准。将所采集的灰尘用6 0 目时的分样筛 过筛1 6 2 1 2 3 工作环境的样本采集 用一次性洁净塑料袋收集纺织厂、食品加工厂和制药厂厂区及办公室中的地尘, 用6 0 目时的分样筛过筛,留取尘渣。 2 1 2 4 野外环境的样本采集 用一次性洁净塑料袋收集野外环境中的腐生物及表层土壤、农村草垛及林场的枯 枝、落叶、树根、树皮等。用6 0 目时的分样筛过筛,留取尘渣。 2 1 3 分离 直接镜检法:把灰尘放在平皿中置于n i k o ns m z 8 0 0 体视显微镜下,检获粉螨, 并制成临时标本进行螨种的分类鉴定和计数。 电热集螨法:选取孔径适宜的标准分样筛,将采集的样本放入筛内,并均匀平铺 在筛网上,厚不超过2 0 n ;再将分样筛放在置入t u l l g r c n 电热集螨器的铁丝网上,用 2 5 w 灯泡做光源,烘烤1 2 h ,收集瓶中获得的所有粉螨,将获取的粉螨置显微镜下鉴 定、计数。 2 1 4 保存 将采集的粉螨放入保存液中备用。常用的保存液为奥氏保存液和乙醇( 7 0 一8 0 ) 。保存前,用零号毛笔( 较小的粉螨可用毛发针,毛发针是由解剖针的针尖上粘 1 2 根毛发制作而成) 挑取粉螨,放入浓度为5 0 - 7 0 的热酒精( 7 0 - - 8 0 ( 2 ) 中固 安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定,使其肢体伸展,姿势正常;再放入盛有奥氏保存液的指形管中,用脱酯棉塞塞口 后,放入盛有同样保存液的广口瓶中,软木塞塞口对于少量粉螨标本。可用青霉素 针剂瓶盛放标本,盖子盖紧后用胶布封严。应用铅笔记录采集地点、时间、采集人姓 名、采集地温湿度等,并随粉螨标本一起放入盛有保存液的指形管中或小瓶中,此法 也称为双重溶液浸渍法 2 1 5 标本制作 2 1 5 1 临时标本 将粉螨直接封入5 0 * , 一1 0 0 乳酸中,放在约6 0 的板上加热,冷却后即可。用乳 酸苯酚易使体软的螨类皱缩;乳酸木桃红常用于骨化不明显的粉螨,可使表皮被木桃 红染色。 2 1 5 2 永久标本 直接用活螨制作标本,也可把保存液中保存的粉螨,用吸管吸出并置滤纸上吸干 后制作标本。用玻棒蘸取2 - 3 滴封固剂滴在载玻片中央,将粉螨标本2 旬只或更多置 于封固剂中,用毛发针搅动,以清除粉螨躯体及足上的杂质;另取一块同样滴加有封 固剂的载玻片,将洗浴后的粉螨用毛发针移至封固剂中,加盖玻片。封固荆的量要适 当,以盖玻片盖上后正好铺满但不外溢为宜。对背面隆起的粉螨,可在封固剂中放入 3 4 块碎盖片再加盖玻片,以免标本被压碎或交形常用电吹风法、酒精灯法和烘箱法 对上述标本进行加热处理,其中以电吹风法处理最为理想。电吹风法是利用电吹风的 热风加热玻片标本,当封固剂出现气泡或开始沸腾时,停止加热,冷却后即可。酒精 灯法是用酒精灯加热处理,将玻片标本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其余步骤基本同电吹 风法,但此法与电吹风法相比,加热程度不易掌握。烘箱法是将玻片标本平放在烘箱 中( 6 0 - 8 0 ) ,每日观察多次,至玻片标本完全透明为止。在8 0 ( 2 烘箱中约需6 d , 在3 7 c 温箱中可放置一个月。玻片标本完全干燥后在盖玻片四周涂封一层无色指甲 油,以防封固剂回潮变质。最后在玻片的右方粘贴标签,标签上写明粉螨的中英( 拉 丁) 文学名、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姓名、生境等。 2 1 6 试剂 2 1 6 1 奥氏保存液( o u d e m a n sf l u i d ) :7 0 乙醇8 7 i n l 冰醋酸8 r i d 甘油 5 m l 将纯酒精用蒸馏水稀释到浓度7 0 后,加入冰醋酸和甘油,摇匀备用。 2 1 6 2 临时封固剂 1 2 粉螨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5 0 - - 1 0 0 乳酸 乳酸苯酚:酚 2 0 m l 乳酸 2 0 m l 甘油4 0 m l 蒸馏水 2 0 m l 乳酸木桃红:乳酸 6 0 m l 甘油4 0 m l 木桃红微量 2 1 6 3 永久封固剂 多乙烯乳酸酚封固剂:多乙烯醇母液 5 6 m l 酚2 2 m l 乳酸 2 2 m l 配制方法:先配多乙烯醇母液,用多乙烯醇粉7 5 9 ,加入纯酒精1 5 m l ,充分摇 匀,加入蒸馏水1 0 0 m l ,再摇匀即成多乙烯醇母液然后将酚及乳酸分别加入母液 中,摇匀后即成多乙烯乳酸酚封固剂。 2 1 7 仪器 o l y m p u s 显微镜: c i - 1 2 0 - b i m 型 n i k o n 体视显微镜:s m z 8 0 0 型 n i k o n 荧光显微镜:e 4 0 0 型 体视显微镜:x r b 七型 t u l l g e r 集螨器: 自制 电动振筛分离器:蓝天8 4 1 1 型 电子天平: p “加| 2 一s ,o o 电热恒温培养箱:h h - bi i 3 6 0 s 一 电子温湿度器:d w s5 0 8 c ,d 2 1 8 分类鉴定 采用李朝品( 1 9 9 6 ) 硒1 推荐的鉴定方法,详见检索表。 2 1 8 1 粉螨亚目分科检索表 ( 1 ) 须肢有一扁平端节。螯肢的一叶常有锯齿状的边躯体腹面有4 个明显的几丁质环 薄口螨科( i - i i s t i o s t o m i d a e ) 须肢无明显的扁平端节,螯肢钳状,躯体腹面无明显的几丁质环( 2 ) 1 3 安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 足跗节具爪且分叉或足跗节末端有2 个突起脂螨科( l a r d o g l y p h i d a e ) 足m 跗节单爪或缺如 ( 3 ) 雌、雄均无顶毛。在跗节i ,第一感棒 1 ) 移位到该节的顶端 麦食螨科( p y r o g l y p h i d a e ) 雌、雄至少有1 对顶毛。在跗节i ,铆位于该节的基部( 4 ) ( 4 ) 有1 条背沟把前足体和后半体分开。由l 对短而呈垫状的、被前跗节包围的骨片 把爪连在跗节末端。若前跗节延长的话,则雌螨的爪为二叉型。 粉螨科( a c a r i d a e ) 没有背沟把前足体和后半体分开爪连在跗节的末端,有时有2 条细小的腱把爪 连在跗节的末端 ( 5 ) 足i 和足i i 的表皮内突,愈合成x 形的胸板 足的表皮内突分离 ( 6 ) 雌螨的生殖孔大,并为2 块骨化的板所蔽盖,位于基节i i 、之间雄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