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在梳理学术界有关汪曾祺小说文学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运用西方现代与中国传统的语言学、修辞学、阐释学的理论观点,跨 学科的研究方法,着重从语义学的角度,论述汪曾祺小说“写话”语 言的内部生成机制、独特的形态特征及审美文化价值。文章以“写话” 提摄汪曾祺小说文学语言的总体特征,首次比较全面系统地考察、探 究汪曾祺小说“写话”语言的审美生成、形态特征及美学价值。其二, 论文虽以字、词、句的微观分析和个案研究为重心,然注重立足于句 际、段群、语篇的整体的综合考察,力求在江氏小说文本语言的宏观 研究的视界下,探究其字、语词、句式的审美生成,独特的形态特征 及审美文化价值。第三,将语言学、语义学、修辞学与汪曾祺的文学 语言观的理论阐释与汪氏小说文学语言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 为印证、相互发明,力求做到“写话”语言与生活形式、主体的情思 想象与文本语境的双向互动削释。 关键词:汪曾祺写话小说文学语言 a b s t r a c t t h ea r t i c l ec o m b e do u tw a n gz e n g q i sn o v e ll i t e r a r y l a n g u a g e 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 u s e dw e s t e r nm o d e r na n d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l i n g u i s t i c s , r h e t o r i c ,e x p l a n a t i o ns t u d yt h e o r yv i e w p o i n t ,a n dc r o s s -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r e s e a r c ht e c h n i q u e e m p h a t i c a l l yf r o ms e m a n t i c sa n g l e ,e l a b o r a t e dt h e l a n g u a g ei n t e r n a lp r o d u c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 ,t h eu n i q u es h a p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n dt h ee s t h e t i c c u l t u r a lv a l u eo fw a n gz e n g q i sn o v e l ”t ow r i t et h e s p e e c h ”t h ea r t i c l er a i s e d ”w r o t et h es p e e c h ”a st h eo v e r a l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w a n gz e n g q i sn o v e ll i t e r a r yl a n g u a g e f o rt h ef i r s tt i m e ,q u i t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i n q u i r e di n t ot h ee s t h e t i cp r o d u c t i o n ,t h e s h a p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e s t h e t i c sv a l u ei n w a n gz e n g q i s n o v e l l a n g u a g e s e c o n d l y , a l t h o u g ht a k i n gt h ec h a r a c t e r ,t h ew o r d ,t h es e n t e n c e m i c r o s c o p i ca n a l y s i sa n dac a s es t u d ya sac e n t e ro fg r a v i t y , t h ep a p e r t h r o u g h o u tb a s e do n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s u r v e yo ns e n t e n c e ,p a r a g r a p h a n dt h ew h o l ea r t i c l e u n d e r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r e s e a r c ho nw a n g sn o v e l tl a n g u a g e ,i n q u i r e si n t oi t sc h a r a c t e lt h ew o r d ,t h es e n t e n c e l i k ee s t h e t i c p r o d u c t i o n ,u n i q u es h a p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e s t h e t i cc u l t u r a lv a l u e t h i r d l y , t h el i n g u i s t i c s ,s e m a n t i c s ,t h er h e t o r i ca n dt h ew a n gz e n g q i l i t e r a r yl a n g u a g ev i e wt h e o r ye x p l a n a t i o na n dt h ew a n g sn o v e ll i t e r a r y l a n g u a g ep r a c t i c eo r g a n i cs y n t h e s i s ,c a u s e dt h et w om u t u a l l yf o rt ov e r i f y , m u t u a l l yt oi n v e n t ,m a k e se v e r ye f f o r tt oa c h i e v e ”w r i t e st h es p e e c h ”t h e l a n g u a g ea n dt h el i f ef o r m ,t h em a i nb o d ye m o t i o n si m a g i n a t i o na n dt h e t e x tl i n g u i s t i ce n v i r o n m e n tb i d i r e c t i o n a li n t e r a c t i o ne x p l a n a t i o n k e yw o r d :w a n gz e n g q i w r i t et h es p e e c hn o v e l l i t e r a r yl a n g u a g e 中文摘要 本文在梳理学术界有关汪曾祺小说文学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运用西方现代与中国传统的语言学、修辞学、阐释学的理论观点,跨 学科的研究方法,着重从语义学的角度,试图论述汪曾祺小说“写话” 语言的内部生成机制、独特的形态特征及审美文化价值。 绪论部分,介绍有关汪曾祺小说文学语言的已有研究成果及其存 在的不足,提出全文中心论题,论述的三个要点,申明文章的创新意 义。同时,以“写话”这一总体特征为中心,探究汪曾祺小说的文学 语言与日常语言和生活形式的互制关系。 第一章,论述汪曾祺的“汉字思维”与“字象中心”的审美特征。 汪曾祺提出“汉字思维”的概念与内涵,这是他对自身创作经验的理 论总结,也是他创造“写话”语言形态的思维方式。本章从“字象的 并置、空白与变形”、“字音与生活体验”及“字象中心”三个层面论 述汪曾祺小说中字( 词) 的审美生成与形态特征。 第二章,论述汪曾祺小说语词的形态特征与民间生活、主体想象 的关系。汪曾祺善于运用民间生活语词,使小说语言蕴含丰富的历史 文化蕴含与审美价值。“语词中心”往往积淀着某种生活形式、集体 意识及审美体验,是汪氏小说“写话”的又一审美特征。他往往采择 民俗语词来描写一种生活方式和集体心理情感。在这里,语词的意义 与功能,不再局囿于语词或某句子,而是在句际、段群乃至语篇中凸 现。换言之,语篇以特定的语词为中心而展开,而语词在文本结构中 则呈现出聚合与延展意义的核心功能,汪氏还创造性的运用传统的 “骨法用笔”、以少总多的白描手法,它是汪氏诗化生活世界的一种 审美感知方式,也进一步促成他的小说语言的冲淡清隽的风格。 第三章,论述汪曾祺小说句法的形态特征及其与生活世界的审美 关系。汪曾祺不仅注重句子表述的准确性、独特性,而且注重句际之 间、段群之间的顾盼生成,文气在句际、段群、语篇中的流通贯注。 他善于在线性语句中呈现空间布列,藉以展示立体的生活图象,或描 写环境气氛、人物动作与生命感。其次,擅长使用短句,凭借长短句 的有机组合与声律的平仄交错,形成了疏密有致、韵律和谐的独特的 语体风貌,藉以表现诗意的生活世界。第三,通过意象与句式、物象 与语义的同构关系与有机融合,既勾勒出日常生活的客观物象,也贴 切微妙的表述了人物的复杂的情感心绪。 结语部分,本文对汪曾祺小说“写话”语言的研究,以字、词、 句的微观分析为重心,虽注重立足于句际、段群乃至语篇的整体考察, 但总体观之,对段群、语篇的研究未能创设专章予以集中深入的论述, 毕竟是个明显的缺憾,更谈不上钱钟书所说的,研究文本语言必须达 到“阐释之循环”的学术高度。 引言 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作为一个有着高度语言修养和自觉的新时期作家,汪曾祺的小说语言与语言 观具有极大的诗学价值硅e 曾祺注重吸收和借鉴中国古代笔记小说、桐城派散文、 古代戏曲、民间语言、现代派文学语言等诸多语言资源,形成了“以清淡的文笔 写平常的人事”的语言风格,显示出现代汉语口语化写作的潜在可能性。其为 文有时朴拙,惜墨如金却形神毕肖;有时淡雅飘逸,如水墨山水,行云流淌;有 时却清俊奇崛,于平淡中不乏拗句。其文言神韵熔铸于现代白话之中,叙家常的 闲谈语言创建出汉语写作的新格,成为新时期小说语言的一座高峰,这既得益于 汪曾祺丰富的语言储备和驾驭多种语体的才能,也与他独特的语言观分不开。 汪曾祺认为“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语言是文化积淀的产物,选择语言意味 着对文化传统的选择、吸收与消化。“语言不仅是形式,也是内容。”语言是作 家思想、性情的直接表现。语言与作者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语言的韵律、视觉 形象、萦绕整篇小说的情绪气韵,不仅仅构成小说语言的审美倾向,同时也是作 家思想、情感的本体存在。作家的个性气质、思维特征、审美向度等本体性因素 与作家的语言风格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作家在独特的生命体验基础上,将全体的 感觉、情绪、思想通过个体语言表达出来,并不断地加以熔铸、提炼、淘洗,形 成了作家的语言风格。囚此,可以说,语言风格即是作家的生命体验。语言中的 字、词、句的选择、组合都有作者潜在的文化心理结构在起规范作用。对于汪曾 祺来讲,其小说语言中的声调、韵律、叙述语言以及文白杂糅形成的韵味悠长、 清新朴拙的现代汉语形象,无疑都是经过作家精心淬砺的。正是这种语言的本体 自觉,汪曾祺小说的文学语言成为中国抒情小说语言的一座丰碑。不仅如此,在 2 0 世纪中国抒情小说语言传承上,汪曾祺既上承鲁迅、废名、沈从文,又下启 何立伟、阿城、贾平凹,其散淡清新、朴拙的小说语言成为探究整个二十世纪 中国文学语言古与今、中与外的价值选择和审美建构的范本之一。本文旨在考察 汪曾祺小说的文学语言,研究其语言的审美形态和意义含蕴,探究汪曾祺所言的 “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的语言本体价值。 学术界对于汪曾祺的文学语言,已经作了多方面的探讨,然仍有待进一步深 汪曾棋 汗曾棋 打曾棋 茧子、r 汪曾棋 谈风格,晚翠文谈新编,三联书店2 0 0 2 年7 月版第6 5 页 思想语言结构,晚翠文谈新编,三联书j 占2 0 0 2 年7 月版,第8 2 8 3 页 思您语言结构,晚翠文谈新编,二联书店2 0 0 2 年7 月版,第8 2 - 8 3 页 汪曾棋的馥义北京文学,1 9 8 9 年第l 期 汪曾棋自选生自序,晚翠文谈新编,三联书店2 0 0 2 年7 月版,第3 0 2 页 入。首先着重考察汪氏小说文学语言的整体审美特征,其中有王一川的汉语形 象美学引论:2 0 世纪8 0 一9 0 年代中国文学新潮语言阐释、周志强的作为文人 镜像的现代韵白汪曾棋小说汉语形象分析、李陀的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 作等。王一川指认汪曾祺小说语言为“白描式语言”,周志强名之曰“韵白”, 二者一致认为韵律、节奏、文白杂糅是汪曾祺小说语言的独创之处。而李陀提出 了“写话”概念,认为汪曾祺的口语化写作为现代汉语写作开辟了新空间。杜悦 则从语音形象角度,深入考察汪曾祺小说语音形象的独特美感,其次,探讨汪曾 祺的文学语言的文化内涵。廖述毅考察了汪曾祺小说语言的日常生活写作蕴含。 刘明、夏元明、杨红莉等人的文章进一步探讨汪曾祺文学语言的文化方位,民间、 民俗文化意味。但他们对汪氏语言的考察,均未能深入到字、语词、句法之间的 碰撞与语义生成。在这方面陈南先的文体家的风采汪曾祺小说的语言艺术 一文,描述了汪曾祺小说的用字、遣词、古汉语句式的特点。杨学民的汪曾祺 小说的理论意义从叙述语式角度指出汪曾祺小说“留白”的理论内涵,陆成的 “时态”与叙事汪曾祺( 异秉) 的两个不同文本通过个案分析,研究汪 氏小说现在进行时态与回忆的过去时态叙事语言的异同。谢锡文的汪曾祺小说 语境分析一文,则较为深入地研究汪曾祺小说语言的气氛构形、语境制约等内 部问题。上述大多数论文都对汪曾祺小说语言进行了审美描述,但对文本的语义 生成、叙述语式及其与生命本体意识的关系,较少深入分析较少。因此,深入研 究的可能性之一在于语义层面,即汪曾祺小说语言是如何从一个个字、词、句的 组合,结构出富有形象性的语言空间,藉以构犁人物、环境、情节以至一个个独 特的语义空间? 进而从整体上分析汪曾祺小说语言的形态特征和审美价值。 在此,笔者借用李陀的“写话”概念来命名汪曾祺小说的语言形态。“写话” 是针对汪曾祺运用口语化写作提出的一个诗学概念,其主要内涵是日常语言即口 语,经过提炼、变形、雅化呈现出独特的形态。它既可用日常语言书写社会生活 的人情物态,又可将文言神韵融入日常语言之中,表达作家对世俗人生的诗意情 怀。“写话”首先是意义生成问题。任何语篇都是由字、词、句、段共同构成。 本文主要探究汪曾祺小说“写话”语言的内部生成机制,形态特征及审美价值。 其一,日常语言中的单音节“字”、“词”所表达的民间生活经验和审美形态, 是汪曾祺“写话”语言构成的基本原素;字与字的并立、组合的意义生成及其所 形成的空白想象,则是汪曾祺对日常语言中的陌生化修辞,它发挥了日常语言极 大的想象性功能。其二,民间语词在人们的集体心理意识中,是表述结构民间生 活经验和审美价值的语言形态,在汪曾祺小说的“写话”语言中,参与营构文本 形态和生活形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文本的意象中心,与小说的整体规范性 因素。而名词性语词的并立也凭借白描技法,创造了以少总多的审美形态与审美 效应。从而使汪曾祺小说的“写话”语言产生了近似文言意味悠长的神韵。 其三,线性句式表达了日常生活的时空关系,长短句和声律共同构成了汪曾 祺小说的“写话”语言的美学空间。在他的文本中,句式的跌宕跳跃与心境图式 构成了对应关系,而叙述语言的口语化则在整体上影响着小说的语言风貌和生活 世界图景。第四,汪曾祺小说的“写话”不仅仅是语言表达问题,同时也是语体 交流、组成、冲突的话语空间。民间的日常语言、政治语言、叙述者的叙述语体 构成一个意义交流、冲突的语义场,各种语言形态携带背后各自不同的价值观、 生存经验及社会生活,共同组成一个文学语言共同体的文本。因此,从文本语言 层分析语义生成的内部机制,探讨“写话”如何表达日常生活与作家的生命体验 是本篇论文的关键。 二日常语言、“写话”与生活形式 日常语言即口语,原本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方面人们通过日常性的语言 对话达到交际的目的。另一方面,日常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组构自身的同时,也在 组构着日常生活。社会群体在共同生活中使用一种约定俗成的日常语言。个人就 在这种语言系统中表达着既定的名物指称、习俗、观念也传达了自己的情感、欲 望与生命状态。但在个人话语背后起规约作用的是日常语言的内在逻辑和文化心 理。个人话语只能在这种巨大的语言场中被理解和认同。对于个人而言,日常语 言的习得,是一种世界观和生活方式的养成,个人在言语之流中延续并共同构成 群体的日常语言。从这种意义上说语言是此在的家园。这不同于海德格尔对诗性 语言形而上的追求,但恰恰是对日常语言的一种价值肯定。海德格尔在存在与 时间中认为:“日常语言”如“闲谈”、“好奇”、“两可”,“这些就是此在日常 藉以在此,藉以开展出在此的方式的特性”。但他为“日常语言”与“逻辑 语言”是对存在”的一种蒙蔽,只有原初语言和诗意语言才是存在”的家园。 其实如果我们从形而下的日常生活角度出发思考日常语言,那么日常语言就是对 自然人性生存的一种同构和召唤。 维特根斯坦说:“想象语言就意味着想像一种生活形式。”又说:“语言乃 是活动的一部分,或生活形式的一部分。”人们阐释为“语言本身就是生活方 式”、“语言是共有的生活形式”、“语言被认为是社会性的制度和生活形式。” 但是,什么是“生活形式”? 所谓生活就是实际的社会生活或社会存在 如德格尔:存存与时间,陈嘉映,千庆节合译,三联书店1 9 8 7 年版,第2 1 3 页 维 袱斯坦:哲学研究,维特根斯士扫午集第八卷,涂纪亮讦,第1 4 页 维特根斯士臼:哲中研究,绗特般斯坤伞集第八卷,滁纪兜详,第2 3 贞 供0 i 白舒炜光维特根斯坦哲学进汁,二联l s 店1 9 8 2 年版第3 6 i 贞 3 过程,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与其中的社会权力关系、权力结构等。而生活形式 就是实际社会生活的那些可以( 如海德格尔所谓) 形诸语言的方面。形诸语 言也就是在语言中被理解和呈现,或者说通过语言而构形( 卡西尔) 。”显 然,日常语言与生活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是同构的。日常生活生成日常语言,规定 了语言内部的字词指称、声调韵律、句法结构、修辞习惯、叙述基调以及整个语 言系统。而日常生活只有在日常语言中才能得以表达和呈现。从这种意义上说, 文学艺术与语言相似,也是一种生活形式,这不仅在于文学是以语言为存在,也 在于文学艺术也是对社会生活的种话语呈现。或者,在话语系统中呈现的社 会生活。”但这并不是说,“社会生活总是绝对确定的,而只是说它充满各种可能 性,既有确定的又有不确定的:这也不是说,社会生活形式本身已经完备,或者 己在主观领域达到完备,艺术只要忠实地表现出来就是,而是表明,艺术才 是社会生活作为社会生活呈现的东西,即是让社会生活形诸语言或构形 的东西。”语言与文学艺术对社会生活的话语呈现,表现出共同的特性即为日 常生活建构一种秩序。 汪曾祺小说凭借日常语言为主体,而营造盼写话”的文学语言,乃是一种 理想性与个体达到高度整合的语言。文学语言及其所重建的生活秩序,无疑具有 理想性和个体性。由于作家对生活世界的认知及其语言的修养,他在用文学语言 进行生活世界的想象性重建时,总是表现了鲜明的个性色彩。但在文学语言中, 作家可以用文言、旧白话、现代标准白话、甚至是纯熟的口语进行写作。个作 家对诸种语言的感知,是对语言背后的感觉经验、深层逻辑与共同心理的感知与 浸润。而不同的语言体式以及作家的语言风格所重构的社会生活也是异彩纷呈 的。对于汪曾祺来讲,他不仅能够运用文言、白话以及文白杂糅的语言写作,也 能够运用活生生的口语进行叙述,而后者正是汪曾祺小说语言的主体,他在这方 面的创造性的艺术生产,使他的小说文学语言成了口语写作的典范。李陀在汪 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一文中,将汪曾祺的口语化写作与老舍、赵树理相比, 认为汪曾祺盼写话”艺术不仅表现在语汇、句式的口语表达,更为彻底的是对 整个叙述框架的口语化尝试,“如果只从语言层面讨论,我想这或许和他把某些 口语功能,不是作为语言特色,而是作为某种控制因素引入小说的总体叙述框架 有关。”这很有见地的道出江曾祺小说“写话”的独特之处。然这种手法特性是 如何运行的,其内部机制怎样? 它与汪曾祺的语言意识和美学观念内存着什么关 系? 无疑值得进一步探究。 事实上,口语作为一种原生态的语言进入文学作品内部,必然发生形变”, r 一川:语言乌托辨一2 0 世纪两方语言论美学探究,三南人民出版杜,1 9 9 4 年版,第1 2 9 一i 3 0 页 f 一川:语古q 托,k 2 0 廿纪曲方培言论芙学探咒,厶南人民出版杜,1 9 9 4 年版,第1 2 9 1 3 0 贝 中陀:汁曾棋与现代涪写仵,当代作家订论1 9 9 8 年第6 期 以表达作者独特的审美体验。即使是原生态的语言模拟,也是在整体语境的控制 之下的。正如巴赫金所说:“它们( 指文学语体等) 在自身的构成过程中,把在 直接言语交际的条件下形成的各种第一类体裁进入复杂体裁,在那里发生了形 变,获得了特殊的性质:同真正的现实和真实的他人表述失去了直接的关系。” “文学不简单是对语言的运用,而是对语言的一种艺术认识( 如同语言学对它的 科学认识一样) ,是语言形象,是语言在艺术中的自我意识。”因此,简单的称 道汪曾祺口语写作的审美特征是不足取的,应该进一步探究口语在经过主体情感 醇化以后如何变形,又是如何结构文学作品并表达出独特的审美体验。笔者所以 将汪曾祺小说语言称为“写话”,其用意在于区别汪曾祺小说的文学语言与原生 态的口语质的不同。它是在原生态口语基础上的文学变形,有其独特的文学性与 个体性。 汪曾祺小说的“写话”,一方面表现了汪曾祺文学语言创造的自觉意识。 汪曾祺一直执著追求照生活那样去写生活”,“以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事”他 称赞晚期归有光的文章“真是做到无意为文,写得像谈家常话似的。他的结 构随事曲折,若无结构。他的语言更接近口语,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衔接处 若无痕迹。”用口语写作,随事曲折,若无结构;叙述者的语言口语化与人物 语言的衔接若无痕迹,使整篇小说呈现出“谈家常话似的”风貌,这也是汪曾祺 所持守的文学语言生产的美学观念。所不同的是,汪曾祺的小说语言并不是原生 态的口语,而是对日常语言经过必要的变形醇化,从而形成写话”的独特风格。 诚如江曾祺所言,文学语言总得要把文言与口语糅合起米,浓淡适度,不留痕迹, 才有嚼头,不水。当代散文是当代人写,写给当代人看的,口语不妨稍多, 但是过多的使用口语,甚至大量地搀入市井语言,就会显得油嘴滑舌,如北京人 所说的:贫。我以为语言最好是俗不伤雅,既不掉书袋,也有文化气息。又 说语言的美要看它传递了多少信息,暗示出文字以外的多少东西,平庸的语言 一句话只是一句话,艺术的语言一句话说了好多句话。即所谓言外之意,弦 外之音。”一篇小说要留有余地,留出大量的空白,让读者可以自由地思索认 同、判断、首肯。“要使小说语言有更多的暗示性,惟一的办法是尽量少写,能 不写的就不写。不写的,让读者去写。”将文言与口语糅合,在总体上呈现口 语的特征,而不显粗糙与油滑,使语言有韵味、富于暗示性与想象空间,这是汪 曾祺从长期创作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文学语言的审美原则,它不仅赋予汪曾祺的 “写话”丰富的理论内涵,也为读者理解汪曾祺小说语言的审美独特性和超越性 巴赫金 巴赫金 什曾棋 曾棋 l f 曾 其 巴赫金伞集第4 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1 4 3 页 巴赫金伞集第4 卷n - i t 教白川l 反社1 9 9 8 年版第2 7 3 页 谈风格,晚翠文谈新编,二联节j 占2 0 0 2 , 版第6 6 、6 5 页 谈敞文,晚翠空战新编,三联书店2 0 0 2 ,r 版第7 6 页 思想语吉结构,晚带上碳新编二三联忙佶2 0 0 2 年版第8 6 、8 7 页 提供了路径。 另一方面,“写话”语言也是与汪曾祺对日常生活语言的深切体悟息息相关。 一种语言的自觉意识,它既建立在日常语言基础之上,又表现出方体语言的审美 自足性与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性。“每个人都有一种特殊的语言。”日常生活中的 个体语言是一个人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作家的文学语言是在自发的 个体语言之上的提炼与升华,他可以对众多个性化口语、书面语言资源进行体察, 感觉其背后的感觉、情感、经验以及生命观,并对这些语言进行创造性的熔铸、 醇化,形成自己的语言写作风格。这种独特的语言写作是作者对日常生活的一种 表现与重建,它可以相对客观地描绘日常生活世界以及个体生存,但也创造性地 融入了作者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语言艺术世界。有人认为汪 曾祺的语言为“韵白”,认为“作家总是通过语言修辞来实现对世界的想象的。 由此,一种语言形象的想象,也就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想象。汪曾棋小说的现代 韵白语言,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凝结着现代文人认同情结的现代白话文形象。在这 里,现代韵白,既可以看作是现代文人审美趣味的体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文人 自我想象的一种方式。简而言之,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生成的汉语形象,现代韵 白,成为现代文人的一个镜像。” 汪曾祺的“写话”不仅是对自我的想象,也是对社会日常生活的一种想象。 现实生活中的日常语言也是多种意识形态冲突、对话、相互渗透的综合体。因此, 不同的作者对日常生活的想象都是不同的。其运用语言进行写作的姿态也体现出 不同的价值观。在鹿井丹泉按中,江曾祺如此叙述其对日常语言形态的一 种认识:“此故事在高邮流传甚广,故事本极美丽,但理解者不多。传述故事者 用语多鄙俗,屠夫下流秽语尤为高邮人之奇耻。凶为改写。”可见,汪曾祺对 原生态的民间语言表达、审美情感与思想观念并未简单地认同,而多有剔抉改造。 他用人道的温情观照民间故事、人物生活,并运用精心淘洗过盼写话”语言加 以审美化表达,体现了作者的情思意蕴。这是汪曾祺作为世俗生活的抒情诗人” 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运用方式。这种独特的语言写作是作者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表现 与重建,它可以相对客观地描绘日常生活世界与个体生存状态,同时创造性地融 入作者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语言艺术世界。 汪曾祺小说文学语言的“写话”形态,作为日常语言的艺术书写与生活形式 的审美映现,其美学价值在于,通过小说叙述模式与语言的变革,从日常生活散 淡的故事线索与生动的人物语言着手,将它改造、提升为文人化精英化的小说艺 t e l 戚廉冯j :j c 举特:论人类涪吉结构的若异及其队人类精干申发展的影响译序,姚小甲译,商务 印节馆1 9 9 9 年版,第6 i 页 用志强:作为立人镜像的现代韵白f f 曾棋小说汉语形象分析,文艺争鸣2 0 0 4 年2 期 吐曾 其:鹿片卅泶按,迁曾供个熊第一卷,北京帅抱人学j | 版杜1 9 9 4 年版,第4 l3 贞 6 术创作模式;同时,在于在对民间价值形态进行仔细审辩的基础上,重建一种诗 意化的日常生活,这是对原生态日常生活的诗意改造,也是作者的情感寄予与自 我想象的产物,从中彰显了汪曾祺小说的文学语言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与丰厚的 文化价值。具言之,一方面汪曾祺同情民间生活,对民间粗朴、健康、纯厚的生 活形态持基本的认同态度,他往往直接运用日常语言、民俗语言对生活形态进行 原生态的描述,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生存经验和审美价值观。这使小说从人物、环 境、民俗氛围的描写到整篇小说的叙述基调、情节线索呈现出与真实的日常生活 形态基本一致的特点。他的“写话”语言俨然就是写一种生活形式。这种语言写 作使他的小说既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又蕴含着文体创新的价值,与用启蒙思 想以精英姿态来写作民间日常生活的小说迥然不同。 另一方面,汪曾祺是个“世俗的抒情诗人”,他对艰辛的民间生活、人物的 无常命运的同情,对逝去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统的淡淡哀愁,驱使他在运用日常 语言写小说时将日常生活诗化。这种诗化首先表现在,汪曾祺用人道主义的价值 观与现代审美观对民间日常生活中的畸形现象与民众心态进行审视,剔除民间语 言与生活形态的恶劣粗鄙,书写出其中的人道情怀与本真的生命形态;用“最后 一个士大夫”的眼光返观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表达出对一个逝去的时代淡淡的 留恋与温情:而对于政治权力对民间日常生活的扭曲与侵犯,汪曾祺大多采取嘲 讽的态度。其次,在语言上表现为对民间粗朴的话语的提炼和雅化。汪曾祺从人 道立场出发,通过健康的民间日常语言对革命化、政治化、非人道化的政治话语 和变态生活的颠覆、改造,取得了民间日常生活形态与话语的合法性生存。作者 以话语冲突和意义荒诞化的修辞效果,凸现出日常生活的常态与价值观。可以说, 这种语言的抗争,也是生活形态的抗争。 从总体上说,汪曾祺小说的“写话”语言,不仅构成一种潜在的价值立场, 而且释放出巨大的审美效果。在汪曾祺笔下,日常生活的叙述,注重人伦日用, 讲求合情合理,不为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而扭曲日常性的物欲与生存之道,执着 表现一般性的自然人性。作者描写的“日常生活”,蓄意取消民间和正统、下层 和上层在生活需求上的差别;当民间与政治形成对抗时,主体的感情倾向仍是偏 向于民间,于是,民间常常成为对抗主流意识形态的力量,而充当日常生活的言 说者。在这里,任何违反人道、扭曲人性的政治教义与言说,都陷入了无形的语 义场中,呈现出荒谬的意义形态。 第一章“汉字思维”的审美生成 第一节“汉字思维”的理论资源 汪曾祺提出“汉子思维”的概念,这既是他对自身创作经验的理论总结,也 是他的小说创造“写话”语言形态的思维方式,学术界对“汉子思维”的深入研 究,为考察、探究汪曾祺的“写话”语言的审美生成进一步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 源。 汪曾祺曾说:“一个民族文化的最基本点是语言,汉语和汉字不是回事。 中国识字的人,与其说是用汉语思维不如说是用汉字思维”。“汉字思维”既 是汪曾祺对自身写作经验的一种理论总结,也为我们开启了一重窥视其语言堂奥 的诗性空间。在揉面谈语言中,汪曾祺具体阐述了汉字思维的内涵:“中 国字原来是象形文字,它包括形、音、义三个部分。形、音,是会对义产生影响 的。“说小说的语言是视觉语言,不是说它没有声音声音美是语言美的很 重要的因素。一个有文学素养的人,对文字训练有素的人,是会直接从字上看 出它的声音的。中国语言因为有调,即四声,所以特别富于音乐性 中国语言里还有对仗这个东西。”从字形、字音包括四声、对仗等来考察汉字 思维,这是汪曾祺的独创之处,也是他赖以创造“写话”语言形态的思维方式。 有趣的是,近年来学界也逐渐瞩目汉字思维的独特性与诗学价值。1 9 9 6 年, 画家石虎先生在诗探索上发表论字思维、字象篇两篇论汉字思维的文 章,引起巨大反响。他认为:“每个汉字是宇宙灵界的范畴图式概念。汉字以小 寓大,以字寓道,是宇宙的内在本质之本元形式。每一个汉字的内涵,远远不是 字典所能容纳的。因此汉字不听命语法。它甚至可自由并列成辞。个字甚至可 大于一篇文章。所以汉字的单字不仅仅构成语言,单字也支配语言,甚至支配思 想。”单个汉字的义项是多层的,它们共一构成一个语义场,表达特定物象与 属性的意义。这些汉字作为符号,起到表象客观物象的作用。单就字象思维过程 来看,石虎先生的分析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诚如他说: 当一个字打入眼眸,人首先感知的便是字象。这是一重字象的思维。它是由线条 的抽象框架形象所激发的字象思维。它一定会去复合字所应对的物象。字象在音意幻 化中与物象复合,这里便发生了又一重物象的思维,构成了汉字的两象思维特质。两 象相互作用复合,字象便具有了意的延绵。这种字象意延绵具有非言说性,它决定了 汉诗诗意本质的不可言说性,当两个字自由并置在一起,就意味着宇宙中类与类 之间发生相撞与相姻,潜合出无限妙悟玄机由汉字自由并置所造成的两山相撞两水 相融般的象象比隔和融化所产生的义象升华,是字思维的并置美学原则。 汪曾横:认识到的和没自认识的自己,北京文学1 9 8 9 年第1 期 汗曾棋:揉向谈请 ,晚耀土谈新编,二三联书店2 0 0 2 年版第1 0 3 1 0 4 页 lj 虎论字思维,i 寺探,亲1 9 9 6 第2 期 n 虎:论7 思络,1 抓索1 9 9 64 第2 期 字象思维的多重性与汉字的“并置”原则给汉字思维开拓了理论空间。石虎 先生论述的字其实就是一个词,而且是表象客观物象的名词。在汉语中,单个汉 字如能独立运用,表达意义,就可以独立成词。因此,字思维其实也是单音节 词的思维。石虎先生最后归绪字思维”为:“汉字有道,以道生象,象生音义, 象象并置,万物寓于其间。这就是字思维的全部含义。”王岳川的汉字 文化与汉语思想一一兼论“字思维”理论、洪迪的字思维是基于字象的诗性 思维、邹建军的意象与汉语的诗性特质一一我看石虎“字思维”说等文, 都对字思维”这个诗学命题作出有建构性的努力。西渡的字思维、传统与现 代性一文,与其说对字思维”持否定的意见,不如说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创 见。他对字象的理解是建立在对句子及语篇整体理解基础上。这是对石虎的字 思维”说的重要补充与完善。 应该说,“汉字思维”的命题是十分新警的,但是对我们来讲,关键在于如 何运用“汉字思维”的理论资源来考察汪曾祺的写话”语言审美生成。汪曾祺 在小说的思想和语言中认为:“我觉得研究语言首先应从字句入手,遣词造 句,更重要的是研究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好的语言是不能拆开的,拆开了它就没有生命了。好的书法家写字,不是一个一 个的写出来的,不是像小学生临帖,也不像一般不高明的书法家写字,一个一个 地写出来。他是一行一行地写出来,一篇一篇地写出来。”钱钟书在谈艺录 中也表达了类似看法:“夫日安排,日安,日稳,则难不尽在于字 面之选择新警,而复在于句中之位置贴适,俾此一字与句中乃至篇中他字相处无 问,相得益彰。倘用某字,固足以见巧出奇,而入句不能适馆如归,却似生客闯 座,或金屑入眼,于是乎虽爱必捐,别求朋合。盖非就字以选字,乃就章句而选 字。儒贝尔有妙语日:欲用一佳字,须先为之妥觅位置处。正斯之谓。”因 此,从文本的整体形态上考察字、词、旬的审美形态和意义生成,这是我们研究 的基本立足点。这里,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汉字思维”的研究限制在单音节 词上,而将词的研究界定在双音节乃至多音节词领域。 江曾祺“以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事”,其小说语言平淡朴素,有时体现出 清淡如画的深远韵味,有时又凸显明白如话的语言风貌,尤其是8 0 年代后期至 9 0 年代,汪曾祺小说语言更显示出质朴无华、明白晓畅的特点。在平淡清隽风 格之下作品语言之间的细微差异,是汪曾祺匠心独运的结果,此中滋味正如他所 言的,“言到平淡处甚难也”。用读者所熟悉的日常语言写出“平淡之境”,乃是 邵敬敏l 编:现代以语通论,1 4 海教育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1 1 5 页 自虎:论字思维,许探索1 9 9 6q - 第2 期 曲应:字思维,传统现代忭,l 寺探嚷2 0 0 3 年第卜2 辑 7 曾棋:小l 兑的思想年语言,晚耀文灰新编,三联忙店2 0 0 2 年版第4 5 页 钱钟柏:c 吹艺求 吐小,周报南二牟编,上廊教疗版付1 9 9 2 年版,第3 2 6 贞 汪曾祺小说语言的独特魅力所在。如何于平淡的语言中寻绎出汉字思维的审美生 成构因,这是本章所试图探究的问题。 第二节字象并置、空白与变形 名词表达客观事物,并在字与字的并置中规定客观事物的秩序。文学语言的 创造性在于它不仅是对客观物象的模仿,也在于在主体的思绪与情感飞扬中重构 的一个世界。而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并置、连缀、结合,共 同构成主体的艺术想象世界的物质性载体。每个作家由于创造文学语言的观念、 方式迥然有别,故其建构想象世界的图景与方式也各呈风貌。汪曾祺的文学语言 一面注重充分吸收古代文言的神韵,同时融汇了各地民间语言、戏曲语言等多种 语言质素,因而他赖以建构的想象世界的语言丰富多彩,游刃有余。汪曾祺说: “生活的样子,就是作品的样子。一种生活,只能有一种写法。”又说,“我的 以这些不同地方为背景的小说,大都受了一些这些地方的影响,风土人情;语言 包括叙述语言,都有一点这些地方的特点。但我不专用这一地方的语言写这 一地方的人事。”“作家要对语言有特殊的兴趣,对各地方言都有兴趣,能感 觉、欣赏方言之美,方言的妙处。”上述语言观念,构成了汪曾祺“写话”语 言中关于文白杂糅、文学书面语言与民间日常语言有机融合的理论资源。 研究汪曾祺小说的“汉字思维”,必须把主要视角确定在文白杂糅的语言风 致上。他的同忆高邮故乡生活的作品,如鸡鸭名家、受戒、大淖记事、 七里茶坊、故里杂记等,语言淡雅清丽,韵味深远,充分表现了一种诗意 的生活世界,其中有着鲜活的生活世界的生命形态与主体的审美判断。在这里, 作者盼汉字思维”主要表征在字象并置所产生的意象,以及意象之间的距离和 断裂呈现出的空白”美学,这是石虎所说的字象的二重思维与象象并置的美学。 这些作品能在文白杂糅的语言风致中体现诗性,正端赖于作者对字词的审美意象 的有效操控。受戒一文之所以能引起巨大反响,很大程度上是小说语言脱离 了政治话语与意识形态表达的轨迹,而进入了语言审美的创造和民间生活世界的 营构。 两个女儿,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子里托出来的。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青, 黑眼睛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 溜的,衣服格挣挣的 受戒 i f 曾棋:榆行严而代序,晚翠文谈新编,三联书店2 0 0 2 辞版第2 8 6 页 汪曾棋:n 曾供r | 选臻一膊,晚掣艾谈新编,三联件肫2 0 0 2 年版,第3 0 0 页 ,l 曾棋:学1 5 符灰,晚翠文谈斩缃,二。联书店2 0 0 2 钎版,第9 4 页 “头是头,脚是脚”历来为人称道。这既是字象的并置,又是字象与经验之间的 断裂。“头是头,脚是脚”,头、脚的形象并非个象,但在字象的模糊地带,却是 想象与经验驰骋的疆域,读者可以在审美想象中不断地填入自己的视觉经验,使 字象的所指无限丰富,并在小说无形规约的语境中将人物形象具体化,从而在视 觉中凸现出清丽动人的人物形象。这种汉字思维表达出东邻处子“增之一分则太 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人物神貌,而在语言文字上 却又“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是字象思维简到极处, 而又多到极处的审美效果。 在汪曾祺小说语言中,这种汉字思维用的相当普遍而纯熟。例如,“过了一 个湖。好大一个湖! ”( 受戒) “放了之后,地下一片红,真像是一地的桃花瓣 子。如果是过年,下过雪,花瓣落了在雪地上,红是红,白是白,好看极了。” ( 岁寒三友) “詹大胖子用一把大竹扫帚扫,把枯叶子堆在一起,烧掉。黑的 烟,红的火。”( 桥边小说三篇儋大胖子) 作者只是树立起文字意象,并未对 文字意象有多少形容修饰之词,但正是这种不加修饰的字象凋动起读者的想象和 审美经验,从而开掘出字思维的无限空间。上述例举大多用以描写客观物象,是 一种静态的塑形,字象的采择与并置构成一个完整的客观物质世界,这是名词性 字象的表达功能。 形容词性的字象也在汉字思维中具有审美表意功能,它主要用以对物象属性 的修饰、扩张、强化、变形,在物象具体化的过程中赋予物象陌生化的特征,从 而使字词释放出独特的审美内涵。 多少人仰起头来看天,一天看多少次。然而天蓝得要命。天的颜色把人的眼睛都 映蓝了。雨呀,你怎么还不下呀! 雨呀,雨呀l 望儿也抬头望天。望儿看看爸爸和妈妈,他看见他们的眼睛是蓝的。望儿的眼睛 也是蓝的。求雨 “天的颜色把人的眼睛都映蓝了。”这个表述是一种客观陈述,它渲染了天旱无 雨时天的形态,还只是一般的表达法。而“眼睛是蓝的”,“蓝”字却改变了眼睛 的生理特征,实际上是对上句“把人的眼睛都映蓝了”的一种诗化。这种独特的 表达,描述出人们渴求下雨时内心极度焦灼与近乎疯狂的精神状态。在这里,形 容词性字象在对客观物象的变形描摹中表达了一种深层次的审美意义。威廉燕 h 荪曾论述这种溢出语言表达规范的词汇诗化现象,指明它所具有的审美震惊力 量:“在语言中,如果有一个词超出了大家预料的词汇范围,除了对于睡得很香 的人以外,就会引起一阵不安的骚动。”实际上,一个字背后是几组义项,每 一组义项所表达的语义都有着固定的生成法则,在具体的语境中,作家选择性地 成腋燕h 弥:台7 昆七掣,新批什文啦,赵毅新编选百花文艺出版付2 0 0 1 年版,第3 4 8 页 1 l 写出或一字句;来表达独特的审美经验,这字句就成为语境的不可或缺的有机部 分。当作家有意违反正常字词之间的语义组合规范时,义项的纵向联系就发生断 裂,而在全新的义项纵向连缀之中,读者体会到的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意义。这是 陌生化语言的内在生成法则。在汪曾祺小说语言中,这种凭借字象变形来表征物 象的例子屡屡出现。但更为常见的是,运用民间口语中的单音词来表达民间生活 空间。 第三节单音词与生活体验 汪曾祺说,“避开一般书面语言的双音节。采择口语里的单音词,此是从众, 亦是脱俗之一法。”他自觉地运用民间口语中的单音词,在很大程度上是建基 于民间感觉、思维和审美情感的生命体认。这种独特的表达能够原生性地表现民 间的生活世界,一面实现语言与生活形式的同构功能,同时在“写话”中创造出 独特的诗性景观。这是汪曾横汉字思维”诗学特征的突出表现,它获益于沈从 文的深刻影响。诚如汪曾祺所言,“沈先生所用的字有好些是直接从生活中来, 书上没有的。比如:我一个人坐在灌满冷气的小小船舱中的灌字( 箱子 岩) ? 把鞋脱了还不即睡,便镶到水手身旁去看牌的镶字( 鸭案围的夜) 。 这就同鲁迅在高老夫子里我辈正经人犯不上酱在一起的酱字一样, 是用得非常准确的。这样的字,在生活里,群众是用得着的,但在知识分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纳迪克酸酐行业应用动态及投资盈利预测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电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纳米比亚市场拓展前景分析报告
- 工业互联网平台微服务架构性能测试报告:2025年技术演进与市场前景
- 新能源二手车市场2025年流通渠道创新与评估模型研究报告
- 音乐产业2025年版权运营技术突破与音乐科技创新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空白印刷电路板标签(PCB 标签)发展趋势及投资动态预测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汽车驾驶与维修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放射技术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4版医用外科口罩购销合同
- 2025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科目高考真题+(答案解析版)
- 2025年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企业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各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国税编制管理办法
- 特种畜禽管理办法
- 消防员心理健康教育课件教学
- 医院学术委员会组织职责
- 重庆临时摊点管理办法
- 藏族课件模板
-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 【生物 四川卷】2025年四川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真题生物试卷(真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