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20002003年杭州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空间分布研究.pdf_第1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20002003年杭州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空间分布研究.pdf_第2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20002003年杭州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空间分布研究.pdf_第3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20002003年杭州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空间分布研究.pdf_第4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20002003年杭州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空间分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火学顺卜学位论文 2 0 0 0 2 0 0 3 年杭州城市建垃地窀问分布研究 2 0 0 0 2 0 0 3 年杭州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空间分布研究 摘要 几乎没有什么人能不为大城市的迷人魅力所吸引,但是只有那些居住在城市 中心附近的幸运儿才能饱览她的丰采,而其他人只能望“城”兴叹。自古以来, 城市一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的健康、永续发展是我们每个城市人 必须考虑的问题。研究城市的用地发展,就像给城市做“体检”,对于医治各种 “城市病”应有良好的正面效果。 本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从当前做规划设计时碰到的一个问题切入,对现在杭州 城市用地发展存在的l 鎏匏和粒两个范畴相互之间缺乏反馈机制这个现象进行 分析,采用了2 0 0 0 2 0 0 3 年鬻黧缝锲国瀚鹾羹藤的研究数据,提出对城市建设用 地的发展进行羹题蠢煮迸的模型和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这种方 案的可行性和将会给城市规划提供参考依据的意义。 第二章为综述部分;重点对国内外城市发展如何进行城市发展结构优化方面 进行综述,并回顾杭州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演进过程,分析其演变过程中的特点。 第三章至第五章沦述建立区块单元分析的模型的原理和方法,重点展开对原 杭州市区范围各个分块的城市1 l = j 地平衡表数据分析以及相应产生的城市问题解 剖和因应措施。 第三章介绍区块单元分析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以及对2 0 0 0 2 0 0 3 年 共3 3 3 7 个项目的统计归纳。 第四章是问题分析部分,基于区块单元分析模型之上对杭州市城市发展用地 增量的空间分布分析和增量功能结构分析。 第五章由分析部分引发的对杭卅i2 0 0 0 2 0 0 3 年城市用地发展的驱动机制探 讨对两个“现象问题”的探讨。 第六章小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理论方面和实证层面两个角度提 出需继续深化研究的内容。 金文旨在为杭州大都市建设提供比较详尽的基础资料以及初步探索研究。 关键词:2 0 0 02 0 0 3 年杭州城市建设用地增量宅间分伟 浙江人学坝l 学位论义 2 0 0 0 2 0 0 3 年杭i - i l 城市螳畿用地守问分布f 】宄 r e s e a r c ho nt h es p a t i a ll a y o u to fc i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c r e m e n ti n2 0 0 0 2 0 0 3 ,h a n g z h o u a b s t r a c t n oo n ec a nr e s i s tt h ec h a r mo fg r e a tc i t y b u tu r b a ns p r a w lt a k e si t a w a yf r o m e v e r y o n ee x c e p tt h ef e ww h o a r el u c k ye n o u g h ,o rr i c he n o u g h ,t ol i v ec l o s et ot h e l a r g e s tc e n t e r s f r o mt i m ei m m e m o r i a l ,c i t i e sa r e a l w a y s t h eb a n n e r o ft h em a n k i n d s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t h eh e a l t h i l yp e r p e t u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i t i e si st h ei s s u et h a tw es h o u l d t a k ei n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o nt h es t r u c t u r a ll a y o u to fc i t yi s a p h y s i c a l c h e c k u p f o rt h ec i t yi tb e n e f i t so nh e a l i n gt h e c i t yi l l n e s s ” t h et h e s i si sd i v i d e di n t os i xc h a p t e r s c h a p t e ro n eb e g i nw i t hap r o b l e mt h a tc i t yp l a n n e r sw o u l de n c o u n t e rw h e n c o m p i l i n gt h em a s t e rp l a n n i n go fc i t y , a n a l y s i st h ep h e n o m e n o no fl a c kr e l a t i o n s b e t w e e n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p l a n n i n g ,a d o p t t h ed a t a o f “p e r m i t 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 np r e s e n tt h ec o n c e p to f “u n i tb l o c ka n a l y s i s ”,a n db r i n go u tt h e “r e a l t i m et r a c k i n g ”t ot h ec i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t h e n ,d e m o n s t r a t et h ef e a s i b i l i t yo f t h i sa p p r o a c h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r e v i e w e das u m m a r yo fr e l a t e dr e s e a r c h e sa n dp r a c t i c e si n t h i sf i e l dd o m e s t i ca n da b r o a da n dt h e n ,t h e r ef o l l o wt h eh i s t o r yo fe v o l u t i o no ft h e c i t ys t r u c t u r a ll a y o u ti nh a n g z h o u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p r e s e n t st h et h e o r ya n dm e t h o do f u n i tb l o c ka n a l y s i s ” m o d e l i nt h ef o u r t hc h a p t e r , w ew i l ld ot h es t a t i s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t oa l l3 3 3 7p r o j e c t si n p a s tf o u ry e a r s w i t ht h em o d e lo f “u n i tb l o c ka n a l y s i s ”,w et r yt oe x p l o r et h el o g i c o fc i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f r o mt w oa s p e c t s :s p a t i a ll a y o u to fc i t y - l a n di n c r e m e n ta n dt h e s t r u c t u r eo f e a c ht y p eo f c i t y - l a n di n u n i tb l o c k ” i nc h a p t e rf i v e ,w ee x p l o r et h ei m p u l s i v es y s t e mt ot h ei n c r e m e n to fc i t y - l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i n2 0 0 0 2 0 0 3 ,h a n g z h o ua n dp r e s e n ts o m ep r o b l e m sw h i c ho c c u r si n t h ep h a s eo fc i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 , 2 0 0 0 2 0 0 3 年杭- 1 1 3 , 2 市址i 5 用地中间分布刊宄 l a s t l y , w eh a v es o m ec o n c l u s i o n so fa l la n a l y s i s a n db r i n gf o n l lt h ea d v a n c e d r e s e a r c ht o p i ct h e o f i l ya n dp r a c t i c a l l y t h i st h e s i si si n t e n tt op r o v i d et h ep r i m a r yd a t a - m a t e r i a l sa n dt r yt oh a v ea e x p l o r a t i o nf u n d a m e n t a l l y k e y w o r d s :2 0 0 0 - 2 0 0 3 ;h a n g z h o mc i t y - d e v e l o p m e n tl a n d ;l a y o u to f i n c r e m e n t 浙江人学坝卜学位论殳2 0 0 0 2 0 0 3 年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量卒间分布研究 “我认为为7 科帚地土地应当曩于一个大家蠹的全体或员;其中诲多入b 经琵 去少数人还活着无数人尚未降旗人世,”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一、一个规划设计中碰到的问题 1 问题的产生 当前,我国很多大城市都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进程中丌始碰到城市“摊大饼” 式发展的很多弊病:城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地价昂贵、城市管理 难度加大、治安环境日趋恶化等等。有些人将这些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城市的规模 过大,不易控制,还有些人将其归结为社会制度的问题。显然,这些判断都过于 简单化,因为城市问题往往涉及多方原因,诸如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等等。 从一个城市设计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关心的是如何通过以下两条途径来改善 城市的物质环境,从而促进城市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囊蠢鞭嘲瓣黼蠛嘲灏嗣鹣躐嘲蘸夔蘸 鬻纛鹚麟麟麟麟鼹纛搋嗽携麟豢剿踺蓬鹣淤鬓麟囊 但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具体操作却是:在给定的城市地域内,根据城市功 能定位的需求,对城市地块进行调研,做出评估,并分别赋予其城市功能。可一 般大城市建成的实际过程却是:由一个建成区的中心开始,先向四周成“指状” 扩张,继而充满“指间”,以同样的方式最后形成一个“单中心”+ “环”的城 市结构。因此,在每个城市扩张阶段,各类功能用地都将在一段时间内共同参杂, 浙江人学硕 学位论文2 0 0 0 - 2 0 0 3 年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量卒蚓分布研究 彼此交错,而不是单一、均质的分布在某个区域内。应该说直线型的设计方法考 虑到了城市远期的发展要求和理想状态,但是就在规 划设计师用功能分区的原则,规划出一块块的居住 区,商业区,工业区的同时,问题也接踵而来, 很明显,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城市生活 也是一种复杂的,多元的事物,而这种直线型的城市 规划设计方法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据笔者看来) 将会 出现很多大尺度的城市外围功能集中区域,如杭州市 的下沙高教园,滨江工业园,滨江高教园,小和山高 教园,九堡居住区,三墩工业园等等,而这些大尺度 图1 1 、直线型的规划设计 的城市空间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方面造成城市生活的人为割裂,使城市形态易偏 向畸形发展,另一方面也给旧城区内的公共功能增加更多的集聚压力,造成城市 中心区和城市外围的隔离。由此,我们认为:期巍豢懑獭瀚灞渤鹾黧霹嗣麟黼 澎闻壤戮赣糍斓躐壤塑麟藤醚嘲黉黼曦确瑚戮螬懒鞠鳞黉繁 2 问题的解剖 功能分区的概念始于工业革命时代,以勒柯布西耶( l ec o r b u s i e r ) 为代表的 改革者将建筑领域内的“新建筑运动”渗透到城市规划领域,在当时,新观念改 变学院式的将规划作为建筑设计的扩大的做法,摒弃形式主义的手法,注重功能 布局的合理,强调功能分区的概念,把空间结构布局工作作为一门技术工作,把 功能和秩序作为解决城市发展建设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主要手段。 很多城市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分别设置了大尺度的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 等等但是在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应该把它作为我们的“准绳”和“标 尺”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分化和各种活动所造成土地利用差异而构成 的一种不同地域结构。城市存在不同的功能分区,它们互相组合共同构成整个城 市的结构。杭州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从2 0 世纪7 0 年代末 开始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已经导致了城市“爆炸型”的后果, 包括“城市人口”,“城市交通”,“城市近郊区”以及“城市景观”等方面的城市 浙江人学坝i + 学位论文2 0 0 0 2 0 0 3 年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量卒问分布研究 面貌的根本改变,而城市建设用地作为所有要素的空f 刚载体,也呈一种无秩序、 无计划的随机性空间扩展方式向城市四个空间维度“蔓延”态势。 造成这一问题的历史原因是:1 、城市发展速度过快,导致与城市建设相关 的城市土地利用立法薄弱,对城市土地市场机制的反映过缓;2 、历史上曾长期 实行土地无偿使用政策,使城市建设发展丧失了土地价值规律的自然调控;3 、 缺少有序、规范的城市规划管理控制,造成城市发展各个阶段中的“城市边缘区” 生长混乱,建设布局随意。 第二节研究意义 现代城市内部一般可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办公区、文教区和 旅游区等,按城市的性质、规模不同,其空间结构也有所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 工业区、居住区和商业区,它们的组合关系基本决定了城市的空间结构,这三部 分的关系也正是本论文的主要讲述的内容。 杭州城市空问的增长和发展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自改革开放以 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政府思想观念的转变,杭州 的城市空间也从较长一段时期、甚至是近年来仍存在的不太合理、比较混乱的状 态,走向开始得以修正、调整和优化,但仍值得认真分析和总结。 杭州市的城市结构存在着各种问题: ( 1 ) 城市发展方向不清晰,一些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失误。 2 0 0 0 年的杭州市总体规划中陈述:杭州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必须实现“东 进、南扩”的目标,呈现出向南、向东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点,城市空间发展方 向开始逐渐明确。但是,另一方面,进入20 世纪9o 年代以来,随着宏观经济 过热,特别是房地产开发热的兴起,紧靠城市中心区的城西的居住用地迅猛发展, 同时下沙新城和滨江新城的建设导致城市东部和城市南部的建设用地也快速发 展,城市北部的工业转居住的改造也如火如荼的展开,这就导致了事实上,只要 是城市边缘的可建设用地都成为了城市优先发展的地区,其实城市2 0 0 0 - - 2 0 0 3 年的建设并没有主导方向,城市还是呈“摊大饼”方式扩展。 ( 2 ) 城市空间发展密度过高,空间发展格局不舒展。 浙江人学预 学位论文2 0 0 0 2 0 0 3 年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量卒间分布f l j f 究 旧城区的空问发展密度过高。杭州是一座千年古城和商业都市,土地资源十 分宝贵。目前,在以中心区武林广场为中心约方圆4 平方公里的地域内,集中了 全市大部分的商业经济和社会活动,饱和程度己远远越过“土地混合使用”的效 益峰值,从而开始不断走向效率的低下。旧城区不堪重负的饱和程度的一个突出 表现,就是城市建筑太多、太密,而且不断提高,这不仅严重破坏了历史文化名 城的历史环境,也使原来的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为了满 足交通的需求,高架路、立交桥和桥梁在城市建成区也开始大量出现,增多,越 加导致城市空间发展恶性循环,城市空间密度更高、更大。其次,新城区的建设 仍在重复旧城区的老路,建筑过密,空间格局不舒展。 ( 3 ) 一些城市空间构成要素发展失当,城市空间功能混杂。 近年来,杭州建成了一批道路、桥梁、地铁等城市基础设施,兴建了滨江新 城、下沙新城等新城区,改造了旧城区的某些区域,基本具备了城市空间结构的 构成要素节点、通道、区域、网络等,但仍存在一些城市空间构成要素规划、 建设失当的问题。杭州旧城区东部和北部的居住区、工厂区、商业区、办公区等 混杂在一起,城市空间功能复杂已是不争的事实,很难改变。 因此,研究、形成完整的城市功能结构布局理论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 通过实际例子研究城市增量的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 1 ) 调查杭州城市发展转型期城市建设数据,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第一 爨竭獭豢糕i ( 2 ) 联系城市问题分析杭州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的空间分布、功能结构及演 变特征,鹱嘲;麟麟戮瀚瀚溺渗鹾鬟彗壤 ( 3 ) 为整合杭州大都市区,如何鬃麴鬻i 磁的利用土地提供科学依据。 浙江人学顺卜学位论文2 0 0 0 2 0 0 3 年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量宅间分布研究 第三节研究框架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国内外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研究成果和研究学者对城 市功能分区的相关研究中得到启发,回顾杭州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演变过程,从中 归纳城市发展布局的驱动机制,借助近3 年的建设数据和区块分析的方法对杭州 城市建设用地分布进行评价,总结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城市建设发展研究提供资 料和提出建议。 研究框架如下图所示: 浙江人学硕1 学位论文 2 0 0 0 2 0 0 3 年杭州l f 城市建设用地增量卒问分布研究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杭州市建设用地发展演进过程 回顾 第一节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 国内背景 我国正处于一个城市高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很多城市都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一 一城市空间的紧张,城市结构日趋不合理,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也都意识到当今 城市转型期的种种困难和疑惑。 在城市发展问题解决上比较成功的例子有上海、武汉等。 上海城市的布局发展是建 立在现有的布局以及对现有布 局进行优化组合的基础上的。 上海目前的城市形态和空间布 局现状是以中心城区为主,其 主要特征表现在: 一是中心城区形成了“圈 与点”组合的形态结构。有内 环、中环、外环三个“圈”: 有中央商务区、外高桥、金桥、 张江、虹桥、漕河泾等点,同 时,虹桥机场虹桥开发区 南路陆家嘴世纪 大道连线初步形成了第三产业 带。 图2 - 1 、上海市总体规划图 二是外环线以内开始出现第三产业和都市工业集群,形成具有世界城市特征 浙江人学顾【j 学位论义2 0 0 0 2 0 0 3 年杭卅i 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鼙卒问分布研究 的中心城区产业体系,并预示着仍将有一部分存量或增量的制造业产能以及相应 的人口溢出中心城区。 三是已经在2 0 世纪9 0 年代的六大支柱工业的基础上,建成四大工业基地, 并且呈现点状增强增大以及“东西以吸纳增量为主,南北以吸纳存量和增量并 举”的发展格局。 四是全市郊区散布着1 3 0 多个城镇、约3 0 0 个各类经济开发区,以及具有一 定区域分工,但生产规模较小、生产组织高度分散的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体系。 同时,郊区与江苏、浙江省毗邻的一些乡镇以及海岛乡镇,因经济比较薄弱而长 期成为“经济盲区”。 应该说上海在城市功能布局和工业扩散方面起步很早,且很有成效,而交通 问题并没有因为城市内部的“点环”结构布置而缓解,依然是城市主要矛盾。 武汉城市总体布局 为满足规划期内人口、 社会、经济和产业可持 续发展的需要,突出建 设现代化生态城市和高 效能城市的目标,严格 控制主城人口规模,适 度扩展主城用地范围, 积极促进小城镇的发展, 图2 - 2 、武汉市总体规划图 强化建设以主城为核心,由阳逻、北湖、宋家岗、蔡甸、常福、纸坊、金口等7 个重点镇为支撑的武汉城镇地区,主城按照三镇均衡发展战略,采取“多中心组 团式”的布局结构,以江河湖山等生态走廊为主的分隔带为界,从内到外分别布 局了武昌、武口2 个核心区、1 0 个中心区片和l o 个综合组团,突出建设环状一 一放射型生念框架,以长江构成生态纵轴,汉水及横贯主城的东西向山系为生态 横轴,围绕汉口五湖、墨水湖、东湖和南湖四大湖泊构成城市四大绿心,并通过 放射状生态走廊,连通市域的后宫湖、梁子湖等大型生态用地,构成与城市发展 空间相匹配的环状放射型生态框架,建立一个开放型、充分体现滨水城市特 点的城市总体空间构架和相适应的自然生态构架。 浙江人学坝l + 学位论义2 0 0 0 2 0 0 3 年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量守问分布研究 当前我国的城市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及城镇群体空间都j f 处于急剧的变化、 重组过程之中,并且这种过程往往是互为因果、互相制约的,城市实体性空间的 大规模外延拓展是其主要的特征。总体而言,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背景的差 异及城镇发展水平所处层次的不同,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与空间压力要远比西 方国家为甚。上海和武汉都是我国人口超过7 0 0 万的特大城市,她们在城市扩张 过程中已经出现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正是杭州今后几年发展中将要碰到的问题。 在具体分析方法上,国内使用较多的是用网络拓朴法及分形法等数学手段, 将复杂的空间现象与运行机制用一些数学公式加以推导,虽然可以揭示一定的问 题,但研究结论与实际过程之间往往有较大的距离。张字星运用生态学的一些原 理,对城镇空间的运作进行了较为抽象的研究( 1 9 9 5 ) ;在主要理论上,国内目前 较多使用空间扩散学说阐释城市空间发展机理。在研究的要素上,国内研究近年 来多侧重信息要素及企业组织要素的影响。亦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世界城市体系对 中国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是和城市化的进程与方式密切相应的,是与经 济增长方式、阶段,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人们对此的具体价值判断、规划控制理念 密切相关的,而从这些复合角度研究城市空间的演变、组合的成果尚不多见。 2 国外相关研究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速度增加时,用地功能竞争剧烈,城 市内部出现了工业、商业、交通和居住区前所未有的布局结构。城市地理学者, 尤其在美国,对城市结构提出各种理论,解释其发展过程和形成方式,归纳起来 主要有几种: ( 1 ) 同心圆式的发展: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伯吉斯( e w b u r g e s s ) 在研究芝加哥城市内部 结构时提出了“同心圆学说”,他认为城市以不同功能的用地围绕单一的核心, 并有规则地向外扩展形成同心圆结构。在该模式中,核心地带是中央商务区 ( c b d ) ,分布着城市主要的商业,事务所、银行、股票市场,高级购物中心和零 售商店,形成了城市的中心;围绕中央商务区通常是过渡带,主要分布批发商业、 运输、铁路客货站、零售商业等,是过去的高收入阶层居住区,后因城市扩大而 迁出,后来海外移民和贫民在此居住,这里随着市郊的发展已r 益衰败;环绕过 浙江 学硕l 学位论文2 0 0 0 2 0 0 3 年杭州i 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量中间分布研究 渡带之外是低收人工人居住区;第四环带为中产阶级居住区,这罩居住环境较好, 离开市中心商业区有一定距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分布有大量郊区商业购物 中心:第五环带是高收入居住区,这里是比较富裕和居住环境良好的郊区,分布 着各种高层住宅和各种娱乐设施;再向外就是我们称为。城市边缘的通勤地带, 该地带是城市与乡村互相渗透的地域,是城市发展的前沿。 ( 2 ) 扇形理论: 经济学家霍伊特( h h o y t ,1 9 3 9 年) 通过对1 4 2 个北美城市的内部结构研究, 得出同样的结论,认为城市的发展总是从市中心向外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沿阻碍最 小的路线向外延伸。自中心向外延伸的扇形结构更为常见,从形态上看,城市是 被交通线支撑起来的扇面组合。按照霍伊特的观点,高房租区位于一个或多个城 市一方的扇面上,处于城市周边位置,呈楔状自市中心向市郊延伸;中等租金区 趋向高租金区的内侧,在高租金区和低租金区之帕j ;低租金区常常位于高租金区 对方,且由市中心向四周延伸。 ( 3 ) 多中心理论: 哈旱斯和乌尔曼教授在研究同心圆和扇形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核心学 说。认为城市是中若干不连续的地域所组成,这些地域分别围绕不同的核心或以 桥梁为中心,或以车站为中心,或以教堂为中心,或以工厂为中心而形成和发展, 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并不是围绕一个中心,而是围绕多个核心成长发展的) 。多核 心理论虽然较准确地反映了美国城市职能分散化趋势和郊区中心的核心作用,但 它仍没有阐明现代美国城市空间结构上的复杂性。 上述的三种模式都是在研究美国城市内部结构的基础上提出的,有一定的局 限性,对其它国家的城市并不一定适用。现在,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区域、城 市发展正处在不同的阶段,西方国家已经经历了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大规模集聚发 展阶段,大多数城市个体剧烈的外延性扩展现在基本己经停止或稳定,城市内部 空间正在渐进性的更新改造即城市内部空间演化表现为以内涵调整为主,而城镇 发展的区域化过程正在加速。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及新经 济生产方式的变革,这种区域化过程一方面表现为具象空间上的要素流动及景观 变化,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抽象空间上相互作用的强化及联系的网络化。 9 浙江人学顺1 j 学位论义2 0 0 0 2 0 0 3 年杭卅i 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量卞问分布 i j j = 究 第二节杭州市建设用地发展演进过程 1 1 9 0 0 年以前的杭州城市建设 杭州最早的建城史可以上溯至春秋时代周敬王十年至二十八年( 公元前 5 l o 前4 9 2 ) 间,越国大夫范蠡在钱塘江南岸西兴附近筑固陵城,为钱塘江上最 早的港口和水军基地。 图2 3 、1 9 0 0 年前杭州各时期城市边界 南宋绍兴二十八年( 公元1 1 5 8 年) 七月,将吴越子城改建为皇城,城垣向东 扩展约十三丈,南跨吴山,北至武林门,西临西湖,东依钱塘江。城市建设格局 及规划主轴线仍沿前代,将原主街道改建成御街( 即现今中山中路) ,城内居住 区按坊、巷制规划,市、坊结合。元、明、清三代,城垣时毁时建,但杭州f 的城 市建设格局,未有重大改变。 此时的杭州城市结构形态是建立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农业型经济基础上 的。尽管在唐宋以后,城市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社会分工也得到逐步加强, 商业手工业业日趋繁荣,城乡经济功能得到扩大,但它始终没有摆脱以自然经济 为基本特征的小农经济的影响。因此,从表面上看经济十分繁荣,但却几乎没有 浙江大学颂r ,+ 位论史2 0 0 0 2 0 0 3 年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量守阃分布研究 什么重要的生产部门,城市主要的生产活动是家庭手工业,商业、贸易等经济活 动也以分散、小型化、缺乏社会分工和组织、生产、销售一体化为特征。因此这 些经济活动对城市内部功能分化并未产生多少有意义的影响。 2 19 0 0 - 19 5 3 的杭州城市建设 民国5 年( 1 9 1 6 ) 8 月孙中山先生到杭,在浙江都督兼省长吕公望召开的欢迎 会上作题为道路为建设着手的第一开端演讲,勉励浙江努力修筑道路。这是 一个标志杭州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 9 2 7 年,杭州市工务局规划了市区道路,拟定干道支路宽度,设鼍干支路 网,城垣一带加筑环城线。1 9 4 5 年,杭州市政府拟定建设杭州新都市计划 及实施方案。1 9 4 8 年,市政府成立杭州都市计划委员会,确定杭州为文化城, 制定杭州市重点与干线计划。 解放以前5 0 年内,杭州城区初步形成现代雏形,包括城市功能定位、城市 道路网络、城区四界等。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的建设全盘呈 散点式分布,处于半自发状态。城市内部功能开始分化,一些城市公用设施纷纷 成立:1 9 2 2 年1 1 月大有利电灯公司艮山门发电厂建成发电,装机容量8 0 0 千瓦; 是年永华汽车公司首次开通湖滨至灵隐公交线,沿途设昭庆寺、中山公园、岳坟、 玉泉、洪春桥等停靠站,长7 4 公里;民国1 3 年( 1 9 2 4 ) 1 月2 3 日浙江长途电话 局杭州分局成立,首先在杭、嘉( 兴) 、湖( 州) 一带开始通话,为省长途电话之始。 3 19 5 3 - 现在的杭州城市建设 从i 9 5 3 年开始到现在,杭州共做 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影 响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每轮规划 都对城市的内部结构布局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并且留下了痕迹。 第一轮规划,以西湖为中心,划市 区为4 个分区,即风景区、文教区、工 业区和住宅区;弥陀山以南、面临西湖 图2 4 、杭州市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浙江人学顺l 学位论文 2 0 0 0 2 0 0 3 年杭州市城市建i 5 用地增量审问分布研究 的昭庆寺旧址为省、市行政中心:铁路南星桥、艮山门附近和拱宸桥运河东岸规 划为仓库码头用地。虽然这次规划很简单,但是基本上奠定了以后城市的发展格 局。 第二轮规划,重点规划工业区, 市区连同萧山、富阳两县共划定1 0 个工业区,分别是:a 、半山重工业区; b 、拱宸桥轻工业区;c 、江干轻工业 区:d 、闲林埠采矿冶炼工业区;e 、 上泗建筑材料工业区;f 、瓶窑特种工 业区;g 、萧山工业区;h 、回龙山化 学工业区:i 、富阳工业区;j 、上下 城工业区。此外,对交通设施规划也 安排较多。总体上来说,这轮规划是 时代的产物,虽然有很多不合理的方 面,但是也为城市的配套工业布局铺 下了基础。 图2 6 、杭州市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 图2 5 、杭州市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 第三轮规划,按照“保护西湖风景, 开辟钱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配套生活 设施,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卫星城镇”的 原则,规划布局渐进合理。对西湖风景名 胜区做了明确的限定,对居民区的布局结 构做了规划;公共用地则分多个中心分 布,兼顾城市各个方向的居民区:城市工 业用地开始转向轻型,少污染发展,并为 就近居民区服务:并提出城市应该开辟钱 江新区( 现二堡一闸口一带) ,城市向东 发展。 浙江人学硕i j 学位论文2 0 0 0 2 0 0 3 年杭州i 仃城n 睡e 设用地增量空间分布州究 第四轮规划,发展方向调整为以 主城为基础,沿跨江、沿江两条轴 线,向东、向南发展,严格控制向 西发展。布局形态,从现状的旧城 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 塘江为轴心,跨江、沿江多核组团 式布局,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 空间,形成“一个主城、两个副城、 六个旅游区”的布局形态。第四轮 总体规划应该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 一次,它在原有三轮的基础上对城 市发展方向做出了名确的认定:城 图2 7 、杭州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 市向东向南发展,逐渐融合余杭、萧山,组建杭州大都市区。 杭州城市空间的演变,具有明显的两个特点: ( 1 ) 陌药两司 图2 8 、杭州城市形态演变图 具体应为指状轴线发展,从元代到1 9 6 0 年呈自发发展状态,城市格局以运 浙江大学坝f j 学位论文2 0 0 0 - 2 0 0 3 年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窄问分布研究 河、贴沙河为主要发展轴线,以西湖、钱塘江为主要界限发展。从1 9 6 0 年始, 城市又沿西湖、钱塘江做更大范围的线形扩张,并且逐渐呈手状,最后直到“指 问空间”完全被填充,形成现在的格局。 ( 2 ) l 各向不均等性:j 由于杭州城市三面环山,一面邻水的特定地理条件,到1 9 8 0 年以前,城市 基本上是向北向东发展,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杭州西部的道路条件改善,大 量的发展又集中到了西部,现在钱塘江的屏障作用正在逐渐的淡化,城市的开发 量又开始向钱江南岸集中。 ( 3 ) e 个周期:| 同时,杭州市空间形态与结构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带有周期性和脉动性的特 点。杭州城市从最初在灵隐山下定点发展以来,共经历了三个发展周期。 第一个发展周期:秦朝至隋朝。杭州城市主要沿着西湖和内河两侧及对外道 路呈放射状粗放式地拓展空间。唐朝至清末,杭州城市在防御城墙建成同时,环 形交通也建成了。在此期间,水运决定了杭州城市空间结构单调,且分化频率缓 慢。居民多以步行为主,活动半径小,城市的平面形状和建设布局都比较紧凑集 中。 第二个发展周期:清末至民国,沪杭和浙赣铁路和几条对外公路相继通车, 杭州城市开始沿铁路、公路线向外呈放射状扩展,同时在城市内部的不同部位开 始聚集生长出不同的职能区域。至解放初,城市空间基本在由湖滨路、南山路、 庆春路、河坊街和对外公路组成的框架之内。 第三个发展周期,随着5 0 年代末环城西路、环城北路和环城东路的建设, 进入了城市的成环阶段。在这个环的范围之内交通干线之间的农用地被迅速的填 充起来。在这个发展周期里,杭州城市中心区原本混杂的功能区渐渐分离而独立 存在。8 0 年代以来,特别是第二轮的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将沿主要对外交通线分 布的临平、瓶窑、余杭、闲林埠、乔司、城厢、富阳7 个城镇作为杭州市的卫星 城镇,担负疏散市区人口和工业项目扩散作用。这样就展开了杭州城市空间向远 郊城镇放射状发展。一方面,5 0 年代始建的位于近郊区的五个各具特色的工业 区,随着中心区的空间离心扩散和近郊工业区的向心集聚建设,大多数工业区已 浙江人学顾l 。学位论义2 0 0 0 2 0 0 3 年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空问分布研究 与中心区粘连在一起,并且从工作一居住平衡出发,杭州新建和完善了十多个居 住小区,使中心区的空间范围大为扩展。另一方面,为配合下沙开发区的建设而 新建的杭海路和跨钱塘江第二大桥,杭州至富阳一级公路的建造,邻接的余杭、 萧山市明显地出现了沿着与杭州行政区域相接或穿插地带进行房地产开发、工业 小区建设和休闲度假基地的建设,揭开了杭州沿江、跨江发展,从单一中一t l , 向多 核发展的序幕。 浙江人学倾f 。学位论文2 0 0 0 2 0 0 3 年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量宅间分布研究 第三章区块单元分析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方法 第一节相关基本概念 1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早在1 9 1 6 年杭州建设管理事项由浙江省会警察厅内附设工务处办理时,就 开始对建筑工程发放建筑许可证。这应该可以说是杭州历史上最早的建设用地 证管理。 1 9 9 0 年4 月,城市规划法施行后,实行“一书两证”制度,即选址意 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以下简称用地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任何建 设单位( 或个人) 需要申请用地的,必须持国家批准该建设项目的有关文件,向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定点,核定用地位置界限,在取得建设用地证后, 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因此用地证的取得是开 始一个工程项目的起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记录了城市建设的真实情况,因此从建设用地规划许 可证发放的数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根据时间的演进序列来剖析各种由于城 市建设实施与城市规划相互问缺乏反馈而造成的城市问题深层原因。本论文就 是基于这个出发点,想整理一下这些拍下城市建设的“照片”,继而对问题的发 现和解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杭州城市用地增量公式 在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时候,我们发现城市用地建设基本包括以下三种类 型: 1 、预留用地( 和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为黼灏霸i 薹霸; 2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的为璃舞麴骥, 3 、其他各种城市原建设用地的结构变化为城灞瓣蕊缝; 由此从这次从所有项目的汇总和分析得到现在杭州市用地结构变化的一个 模式公式: 浙江大学坝i 学位论文 2 0 0 0 2 0 0 3 年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量审问分布硼f 究 j 兰! ! ! 三兰生二! ! ! ! ! ! ! ! j 墓生: x ( a ) 第a 年城市七地利用现状情况; x ( a 1 ) 第a 1 年城市土地利用现:状情况: o - 两年之间城市新增刚地量; 0 。两年之间城市政制用地量; 0s 两年之间城市改造用地量; ( 注意:此处的“+ ”是指矢量加成,并非数量喾加) 由于城市改制用地( o 。) 和城市内城改造用地( 0 。) 实际上并没有在总量上对 现有的城市用地总量进行加成,因而本次研究主要是对城市新增用地的量和空间 分布进行研究。 第二节模型理论依据 1 “亚文化区边界” 城市内部及其边缘其实有着各种亚文化区域的存在,表现为不同的文化和生 活方式差异( 即使是很微小量的) ,这些! 匝文化区域相互镶嵌形成了城市的有机、 活力的“马赛克”图案。通常这些亚文化区的分离带和阻隔区是一些长而阔的天 然边界如城市快速路、水域、公园或者山脉等等。 在本文的“区块单元”划分中严格按照了这一个定则,从这个意义上说,其 实1 5 个城市“区块单元”每一个都是“亚文化区域”。 2 理想的城市用地结构模式 建筑模式语言认为理想的生活模式应该是符合下列几组功能关系: ( 1 ) 居住和商业的关系: 人们可以居住在商店和服务机构附近,以便于获得寻求刺激和方便的准入, 同时又为了人有宁静和亲近自然的需要,人们又要远离上述机构而要寻找绿地, 因此人们可以找到一种平衡,兼顾两者。 ( 2 ) 居住和工业的关系: 工业不应该和居住对立,工作点不应该太集中,而应该分散在居住区四周呈 团组分布;各种工种也应该混合:在工作社区内应该有一片公共用地( 而非公共 走道) ,成为各个工间和办公室的纽带。工业应该分布在工业带中,工业带的宽 浙江大学硕i j 学位论文2 0 0 0 2 0 0 3 年杭卅l 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量中间分布研究 度大约在6 0 一1 5 0 米左右,成为社区之间的边界,并且直接通往城市环路,以避 免途径其他任何区。 ( 3 ) 道路交通系统: 人们用各种低速的廉价的交通工具( 比如自行车、三轮车、马等) 进行城市 出行,它们占据的城市空间仅有汽车的1 1 0 ,并且可以保持来往行人之间以及 和周围环境的亲密接触。人们同时仍然占有和使用轿车,但是主要用于城市之间 的长途旅行。 和以上“理想的生活模式”相对应的城市用地结构模式应该是这样的: 城市由若干个“城市综合单元”组成,在每个“城市综合单元”内,城市功 能包括居住,商业,工业,办公,绿地且都有相宜的比例和相互区位: a 、城市综合单元居住用地由若干社区组成; b 、城市综合单元的商业中心应该是为生活社区所围绕,并且要足够大以满足人 们的各种需要; c 、城市综合单元内部的工业应该发展规模小,无污染,满足城市生活需要的轻 工业,而且布置在位于各个生活社区之间的缓冲“工业带”中,并且直接通往城 市环路。 d 、城市综合单元内部交通应该鼓励用小型出行工具和公交系统,若城市规模太 大,则适宜在“亚文化区边界”设置转乘站。城市对外交通由城市高速环路和对 外铁路组成,它们永远应该放在“亚文化区边界”而不应该分割之。 当然这只是理想模式,但是考虑到现代城市的集聚发展功能,很多都不能得到实 施,但是本论文试图在优化建议上尽量向此目标靠近。 第三节数据来源、处理方法 1 数据来源 每年规划部门在核发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对建设项目的建设地址、 使用功能、用地规模等都有比较详尽的统计,利用这些项目统计数据,不仅可以 分析城市建设用地数量的增长情况,而且可以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的即时 变化进行及时的跟踪研究。 浙江人学硕卜学位论文 2 0 0 0 2 0 0 3 年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鞋窄问分布研究 2 数据处理方法 a 、用地属性分类 对所有2 5 4 0 条用地证项目记录进行用地属性分类,分类依据是国标城市 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 ”1 3 7 9 0 ) ,共分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公共用地、城市绿地、基础设施用地、水域、仓储用地、对外交 通用地、特殊用地共十大类。 b 、各区分块分类方法 由于行政区的划分很大程度上采用历史沿革的方法,而历史的划分又基本 上是按照各个地区相对的天然屏障原则,比如河流、道路或是山体。因此很多行 政区都是横贯南北,比如西湖区和江干区就是如此,本论文尝试采用“亚文化边 界”模式的方法给各个行政区分块,在征询若干杭州城市规划专家后,做出了如 下基于行政区的各区分块分类。 图3 1 、区块单元划分图 ( 1 ) 西湖区:分为四部分,以字母h 作为标志,北部h ( 1 ) 和h ( 2 ) ,h ( 3 ) 以余杭 浙江人学硕l 学位论文 2 0 0 0 2 0 0 3 年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增量审问分布研究 塘河为界,h ( 2 ) 和h ( 3 ) 以紫金港河为界,t l ( 4 ) 和h ( 2 ) ,h ( 3 ) 以老和山下沿 山河为界。h ( 1 ) 区块为三墩镇地区;h ( 2 ) 区块为蒋村乡地区,是西溪风景 规划保护区的一部分;h ( 3 ) 区块为西部文教区和蒋村商住区板块:h ( 4 ) 区块为西湖风景区以及包括转塘、周浦、袁浦、龙坞、留下等镇区在内的 环西湖山林带。 ( 2 ) 拱墅区:分为两部分,以留祥路石祥路为界,g ( 1 ) 为以康桥工业园区 和半山重工业区为主的重工业区,g ( 2 ) 本来为湖墅居住区和拱宸桥轻工业 区,现在随着拱北地区的改造,工业基本撤出该区。 ( 3 ) 江干区:分为四部分,东部以九堡镇和下沙镇的镇界为界分为j ( 2 ) ,j ( 3 ) ; 西面以艮山西路为界,北部丁桥镇和笕桥镇及杭州铁路东站地区为j ( 1 ) ; 南部西到贴沙河,东到杭甬高速公路地区为j ( 4 ) 。 ( 4 ) 下城区:分为两部分,x ( 1 ) 和x ( 2 ) 以德胜路为界,北部石桥地区属最新 行政区调整划入下城区,其城市化水平和x ( 2 ) 有很大差距。 ( 5 ) 上城区:分为两部分,主要以铁路为界,考虑到铁路对城市强烈的分割性, 把铁路以西老城区定为s ( 1 ) ,s ( 2 ) 包括铁路以东的复兴地区和钱江新城 北岸。 ( 6 ) 滨江区:依铁路为界,分为二个区。 我们可以看到,基于这种分区块方法,可以很明确的把城北( 包括h ( 1 ) 、 g ( 1 ) 、x ( 1 ) ) ,城西( 包括h (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