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窒息濒死儿复苏.ppt_第1页
重度窒息濒死儿复苏.ppt_第2页
重度窒息濒死儿复苏.ppt_第3页
重度窒息濒死儿复苏.ppt_第4页
重度窒息濒死儿复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重度窒息濒死儿复苏方法的建议,科室:儿科姓名:黄秋妹,指出生时因窒息处于死亡边缘即“正在死亡”的初生儿,国际上亦称“近死产儿”这部分患儿在出生时可能完全无心跳或仅有几次心跳,但经过有效的新生儿复苏后,至1分钟甚至5分钟能恢复缓慢心跳此时进行Apgar评分可能得分,即通常所说的Apgar评分0-1分儿真正“死产”儿则对复苏完全无反应,国外报道濒死儿在现场死亡率为33.3%,目前高水平复苏可降至11.1%濒死儿复苏成功后,有超过60%的患儿可以完全无神经系统并发症进行快速和高质量的复苏-高质量的通气和迅速恢复循环是复苏的关键,胎盘早剥、产前大出血、子痫或重度子痫前期、严重胎儿窘迫、多胎妊娠、双胎输血综合征、严重围产儿感染意外如:外伤、昏迷、过量使用镇静剂、麻醉剂产程中突发的高危因素如脐带脱垂、打结、扭转,以及各种难产、急产、产时大出血产前已明确母儿严重疾病等,定点放置:每一间分娩室和手术室准备定时消毒、处于功能状态定人管理,复苏后补充,培训:建立新生儿复苏培训室,同时执行多项复苏技术的能力训练协作:濒死儿复苏现场最好3-4名分工明确、配合密切、技术娴熟的复苏人员在场,即刻断脐(用止血钳在近胎盘端钳夹断脐,保留大部分脐带)迅速将患儿放在预热的辐射台上头部一次性放置朝向主复苏者,此时喉镜已打开、灯亮,复苏者已左手持镜,右手拿好气管插管,站好位置,等患儿一放下即行气管插管,复苏顺序:即刻应由技术熟练的复苏者完成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同时配合进行胸外按压迅速行脐静脉穿刺或置管给药:紧急情况可6,8号胃管代替脐静脉置管给氧方法:100%(流量10-15L/min);一旦循环恢复,根据血氧饱和度值适当调整吸入氧浓度使血氧饱和度达到目标值。一般出生60%,5min达到85%。先降氧流量,再降氧浓度,先高后低,口咽部吸引可暂缓,除非咽喉部有较多分泌物影响插管,用比平时略高的吸引负压,快速吸净约1-2s气管插管进入后如果有大量胎粪涌出,马上气管插管接负压吸胎粪1-2次。不多或不影响气管插管通气就不需要接负压吸引,直接接呼吸囊正压通气,目的快速建立有效通气,气管插管内使用肾上腺素更快速、方便,越早使用自主心跳恢复的机会就越大,开始用量足够1:10000肾上腺素1.0ml/kg脐静脉置管或穿刺成功,应改为脐静脉内用药,剂量为1:10000肾上腺素0.3ml/kg每次,快速推注后用生理盐水2-3ml冲管,保证药物能充分进入血循环而发挥作用指南未推荐外周静脉用肾上腺素,产前失血指征可考虑使用生理盐水扩容处理可使用5%碳酸氢钠,每次3ml/kg,用等量注射用水稀释,脐静脉推注,2min。(平时使用需稀释2.5倍成1.4%等渗使用)2016版分娩现场新生儿复苏时一般不推荐使用碳酸氢钠,如有效复苏超过10min以上仍监测不到心率时,其死亡率达83%,即使存活,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达77%如果判断存活可能性小,且致残风险非常高,则继续复苏没有意义2016版新生儿复苏指南建议:如果持续10min监测不到新生儿心率,考虑停止复苏,生后5minApgar评分仍5分,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存活的濒死儿中近1/3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治疗初始和长期目标:转入有治疗能力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恢复有效循环后优化心肺功能和保证重要器官灌注加强呼吸、循环和脑功能的监测适当控制体温(包括亚低温),避免高温,以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预测、治疗和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包括避免过度通气和用氧过多,强调2分钟无中断的心肺复苏新生儿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的压力设置约20-40cmH2O,有效后逐渐下调压力,维持适当的氧合正压通气时也需注意避免发生气漏和过度通气逐渐提高压力的方法进行复苏可能会延误抢救时机,1.濒死儿复苏的胸外按压按120-140次/分,而不是通常的90次/分,更接近正常新生儿心率2.人工通气按照60-80次/分,以增加每分钟通气,之后根据复苏情况按3:1的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的比例进行复苏,以足够深度进行胸外按压,为胸廓前后径的1/3,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避免按压中断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胸外按压次数对于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