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北京CBD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pdf_第1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北京CBD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pdf_第2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北京CBD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pdf_第3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北京CBD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pdf_第4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北京CBD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 ii 提提 要要 cbd 即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是 1923 年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在研究芝加哥市 城市空间结构时提出的概念。它早就出现在国外许多大型商业城市,现已逐渐成为现 代都市经济最眩目的景观,代表着城市经济发展的新高度。随着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 规划建设 cbd 热潮的涌入,对于 cbd 规划实施程度的研究也被提到日程上来。 现在有关 cbd 的研究有很多,有关城市功能研究的也不少,但是,对 cbd 城市功 能直接评价的却比较少,也大都偏重理论研究,缺少有说服力的论据基础。本论文根 据北京 cbd 有关规划及国际大城市 cbd 发展经验, 制定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 反映 cbd 城市规划实现程度的指标体系, 并对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进行综合 评价研究,找出北京 cbd 建设过程中与实际城市规划的谋和度。希望通过本文对北京 商务中心区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的评价,为政府相关部门相应政策、决策的制订及区域 经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 cbd 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也为国内其他地区 cbd 发 展建设状况的评价提供些许借鉴。 根据以上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在导言中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内容与 创新,并对研究的著名理论流派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 第二部分,介绍了城市经济学方面的同心圆理论、多中心理论、中心地理论及产 业经济学方面的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并分析了一般阶段情况下国内外 cbd 功能演变过程。 第三部分, 对北京 cbd 城市规划的全面阐述, 为后面的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 程度的评价提供客观依据,为分析其功能实现程度作铺垫。 第四部分,结合第三部分构建了北京 cbd 城市功能评价框架。 第五部分,根据第四部分中的北京 cbd 城市功能评价表对其城市功能实施程度 进行评价。 第六部分, 对第五部分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汇总与总结, 并提出研究的进一步展望。 关键词:中央商务区,功能,规划,产业,实现程度关键词:中央商务区,功能,规划,产业,实现程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 iii abstract cbd, abbreviation for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was developed by burgess, an american sociologist, when he was studying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t chicago in 1923. cbd had been long in commercial cities at large-scale at abroad. now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ost dazzling landscape of modern urban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cept of the cbd introduction and boom of cbd in majority cities in china mainland, research on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has also been put forward at agenda. research on cbd and city function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however, either method of city functions direct evaluation, or quantitative research have expressly developed. basing on experience from development of cbd in international cities, this thesis generally establishes an operational quota system to reflect the level of implementation of cbd planning. this thesis may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regional economy management, policy-making and decision-making by government departments.and it may als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we expect that cbd in other regions in our country can learn from this paper in order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bd rapidly and healthily.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part, we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content and innovation of this thesis in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topic. and we also list theoretical schools and related researches well-know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second part, we introduce concentric circle theory and multi-centers theory and central place theory about city economics, and we also introduce growth pole theory and industrial cluster theory about industrial economics. at last we analyze the processes about functional evolution of cbd in the general phase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third part, we elaborate city planning of beijing totally, and we provide the objective basis for the following parts and for bedding to analyze the extent of implementation of its functions. in the fourth part, we build a framework for assessment of city functions of beijing cbd combined with the third part. in the fifth part, we evaluate the level of implementation of city func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rm about the level of implementation of beijing cbd in the fourth part. in the sixth part, we summariz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in the fifth part, and we also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 iv propose prospects about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function, planning, industry, the degree of implementation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 i 独 创 性 声 明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 论文是我个人在 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 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 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 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日期: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 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 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 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日期: 年 年 月 月 日 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 第 1 页 共 50 页 第第 1 章章 导言导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1 选题背景 自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于 1923 年提出 cbd(中心商务区)的概念以来,国外关 于 cbd 的研究已经发展了八十多年,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与完善,已经形成 了经典的 cbd 理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际中心城市 在区域和国家经济上的战略意义日益突出, 各种功能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国际中心城市 遍地开花, 呈现出蓬勃发展之态势。 很多跨国公司将在国际中心城市实施全球化战略、 布置地区总部作为战略制高点。 许多国家把在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发展中央商务区作为 提高城市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之一。 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率先创建有中 国特色的 cbd 的战略构思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尝试提出的。商务中心区的建 设与发展、 功能的完善, 对于实施国家和城市的产业政策、 吸引资本、 调整经济结构、 提高城市和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北京 cbd 的发展既要体现首都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瞄准世界发达国家产业结 构调整和新经济蓬勃发展所带来的机遇。21 世纪后,北京商务中心区已逐渐形成具 有很强国际性的商务主导功能。研究北京商务中心区功能实现程度,并提出完善其功 能的建议,对于其健康、高效、持续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其适应北京现代 化国际大都市发展以及进一步改善北京投资环境的需要。本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 下,总结经验而确定的。 1.1.21.1.2 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 跨入新的世纪,以信息技术为尖端的高新技术产业突飞猛进,新经济的浪潮席卷 全球。其多样的概念、丰富的内涵和持续的创新冲击着种种传统的经济模式和功能载 体,处于国际经济发展枢纽地位的 cbd 就是其中之一。目前,许多著名跨国公司、国 际银行及金融财团在国际中心城市的 cbd 设立各类总部及代表机构,cbd 成为一个城 市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象征与标志。北京 cbd 能否更好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提升 朝阳区乃至北京市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和区域辐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 cbd 的建设和发展既要靠硬件设施的支撑,又要靠良好的人文软环境的提 供,更重要的是要靠其内部商务功能的实现与发展。根据北京 cbd 有关规划及国际 大城市 cbd 发展的经验, 制定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反映 cbd 城市规划实现程 度的指标体系,并对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可以找出北京 cbd 建设过程中与实际城市规划的谋和度,有助于正确评价北京 cbd 的现状和潜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 第 2 页 共 50 页 及时了解其发展动向及发展趋势,以制定更加完善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战略;有助 于更好的建设北京 cbd 的软硬件环境,有助于实现北京 cbd 经济整体健康发展,有助 于提升北京 cbd 乃至北京市的国际化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同时,也能更好的为国内城 市 cbd 规划建设及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 1.2.1 国外相关理论 1.2.1 国外相关理论 cbd 即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是 1923 年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在研究芝加哥 市城市空间结构时提出的概念,他在分析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同心圆模式”时,认 为“城市的中心是商业会聚之处,主要以零售业和服务业为主” 。他同时指出城市空 间结构分为 5 个圈层,中心为城市地理核心及功能核心区域,cbd 最早的概念就由 此产生了。1954 年,美国学者 murphy 和 vance 通过地价峰值区考查研究,用用定 量方法界定 cbd 内涵,提出 cbd 的两个界定指标即中心商务高度指数(cbhi) 和中心商务强度指数 (cbii) , 将 cbhi1, cbii50%的地区定为 cbd。 随后, darvis 进一步提出了“硬核” (hard core)的概念:cbhi4,cbii80%的地区为“硬 核” , 即指真正具有实力的 cbd 区域; 其余地区则称为 “核缘”(core fringe) 。 在 1950 年前,国外己经完成了对 cbd 从启蒙到发展、从发展到理论构建的阶段。1955 年, murphy,vance 和 epstein 通过对美国 8 个大中城市的研究,分析了 cbd 内部结构 中的功能比例: 商务办公占 40%, 零售百货业占 16%, 住宅占 22%, 工业仓储占 12%, 公共 建 筑 占 10%,认为零售和办公是 cbd 的主要功能。樊绯在20 世纪城市发 展与 cbd 功能的演变一文中将西方大城市 cbd 功能大致归纳为三个阶段:20 世纪 初,cbd 雏形出现,商业为主混合功能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 cbd 专业分区的综合 功能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cbd 功能升级,综合化、生态化成为今后规划趋势 阶段。 在国外专家学者对 cbd 的研究中,cbd 的特征主要突出在以下几点:高度集聚 性、产业特征明显、基础设施完善、人文环境充满关怀。在 cbd 的动态演变过程中, 西方学者主要从 cbd 的界定及空间区位、cbd 的内部结构、cbd 功能与结构的演 变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但是,国外 cbd 功能与结构的研究,大多是将研究视角放 在城市尺度,从实证的角度,进行个案研究,从中得出 cbd 功能与结构的特征、规 律,缺乏对于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的具体研究。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解放初期,我国明确提出工业化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果。但毕竟是从农 业大国开始建设的,长期以来经济低速增长,没有产生的 cbd 的客观条件。改革开 放后,cbd 的概念被引入我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 90 年代初期一些大城市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 第 3 页 共 50 页 始建设 cbd 并摸索建设发展的经验。同时,cbd 也引起了专家学者乃至政府部门的 广泛重视,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孙一飞分析了功能、地价、环境、技术、 行为五个因素对于 cbd 空间结构的影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商务中心区研究中 心则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对北京商务中心区的发展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陈志松、杨 莲芬、王慧敏对中心城市 cbd 现代服务业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建立了现代服务业 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实力的子指标体系, 并对 cbd 的现代服务业进行模糊评价;胡兆 量、王储伟、冀光恒思考了北京市的 cbd 规划问题;丰东升、杨松筠、刘彦随、万 向东则分别论述了上海市、武汉市、西安市、湛江市的 cbd 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张弘、赵燕霞用总部经济理论阐述了城市 cbd 与总部经济的相互关系;郑伯红等对 重庆市 cbd 发展中存在的定界和功能组织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调整对策; 王铁鹏等通过剖析北京 cbd 面临的突出问题探讨了 cbd 的定位、 功能设计和发展目 标等问题; 阎小培等对广州 cbd 的功能特征与空间结构的研究中, 认为 cbd 可以通 过行业从业人数、区位商、写字楼的存量及空置率来反映 cbd 功能的集聚性。北京 市哲学社会科学 cbd 发展研究基地完成了 “cbd 发展国际比较研究” 基地科研项目, 对国外 cbd 发展管理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国内有关 cbd 功能与结构的研究大致沿两条主线展开:注重分析 cbd 土地利用、 功能与结构的特征及演变,揭示其内在规律及演变机制;侧重于制定具体城市 cbd 功能、结构调整的目标、思路、方案,对 cbd 发展作出规划。对于 cbd 规划的实现状 况研究不多,也大都从定性的角度进行研究;对于 cbd 产业规划、配套设施规划、人 文软环境规划的具体实现程度还没有涉足。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1 研究思路 本文在阅读和总结关于商务中心区的有关理论基础上, 理顺北京商务中心区的规 划建设过程,构建北京商务中心区城市功能评价框架并对北京 cbd 功能实现程度进 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本文分为六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1、前言,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内容与创新, 并对研究的著名理论流派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 2、中央商务区相关理论认识,包括关于商务中心区的城市经济学理论、产业经 济学理论,商务中心区及城市功能的概念,并分析了一般阶段情况下国内外 cbd 功 能演变过程。 3、北京商务中心区规划建设过程,对北京 cbd 城市规划进行全面阐述。首先简 述了北京 cbd 的功能定位; 其次在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 从土地利用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 第 4 页 共 50 页 划、北京商务中心区商业规划两个方面介绍了北京 cbd 规划方案;最后归纳总结了 北京 cbd 建设过程。 本章内容为后面的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的评价提供客观 依据,为分析其功能实现程度分析作铺垫。 4、北京 cbd 城市功能评价框架。从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评价的设计思 路和原则出发,构建了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并对 其具体指标进行赋值。这部分是本文创新点之一。 5、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施情况分析。将北京 cbd 城市功能评价分为总体层、 系统层、状态层,运用第四章的评价指标及赋值对北京商务中心区城市功能从各个单 项指标进行了评价。本章是该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本文的重要创新点。 6、结论与展望。本章对第五章中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汇总与总结,并提出研究的 进一步展望。 1.3.2 本文研究方法 1.3.2 本文研究方法 1、 实证分析方法。 基于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研究角度和研究范围, 分析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因此,采用的是实证分析方法。在本论文具体分析中,有时会将 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结合运用。 2、文献资料法。它是利用各种渠道对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的搜集与应用以获的 间接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是各种类型的研究课题都需要采用的方法,并且大多数 情况下出现在每个课题的选题阶段。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是在参阅大量的书籍和文 献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所以,运用了文献资料法。 3、比较分析方法。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归纳、总结、分析前人成果的 前提下, 研究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与规划及国际大城市 cbd 的差距, 因此运 用了比较分析法。 4、问卷调查法。在广泛阅读研究大量关于国内外 cbd(包括北京 cbd)的资料 后,本人没有找到关于 cbd 人文软环境的具体数据。故本文中第五章关于人文软环 境的评价,本人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得到了第一手资料。 5、实地调研法。在对北京 cbd 关于绿化方面的具体评价中,本人运用 google earth 对北京 cbd 区域内的绿地面积进行了测量、计算,为了纠正误差,本人对其进 行了实地调研。 6、 专家讨论法。 本文关于第四章关于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评价指标的具 体选取中,经过相关专家(包括我的导师刘欣葵教授)的多次咨询和指点。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研究内容和创新 最初 cbd 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 比较著名的有纽约的曼哈顿、 伦敦的伦敦城、 法国的拉德芳斯等;二战后以日本、亚洲“四小龙”为中心,又出现了一批新兴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 第 5 页 共 50 页 cbd,如东京新宿、新加坡中心区及中国香港中环等。cbd 的出现是从工业化到现代 化过程中,因追求聚集经济效益而自然形成的。作为北京市六大功能区之一,北京 cbd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从城市经济学和 产业经济学较多对 cbd 的理论进行简单阐述、 对一般阶段 cbd 的功能演变过程进行 追溯,理顺北京 cbd 的城市功能定位、规划建设过程,构建北京 cbd 城市功能评 价体系框架,分析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施程度并得出结论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具体体现在:根据国际大城市 cbd 发展情况及经验, 并结合北京市中心商务区规划,分析北京 cbd 的设计思路和原则,构建其评价指标 体系的框架并对具体的指标进行赋值。通过实地调研,本文获得了北京 cbd 绿地规 划实现程度的最新数据,并获取了区域内衡量人文软环境的几个指标的具体数据。本 文从 cbd 研究范围的广度、 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深度来评价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 度,具有较大的创新意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 第 6 页 共 50 页 第 2 章 中央商务区相关理论认识 2.1 城市经济学理论 第 2 章 中央商务区相关理论认识 2.1 城市经济学理论 2.1.1 同心圆理论 2.1.1 同心圆理论 1923 年,美国社会学家 ew伯吉斯试图创立一个城市发展和土地使用空间组织 方式的模型, 在对芝加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后, 提出了著名的 “同心圆模式” 。 根据他的理论,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用途的土地功能围绕单一核心有规则地向外扩 展、形成圈层结构,并可以划分成 5 个同心圆区域:居中的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区为 cbd,它集中了大量的办公大楼、商业中心、百货公司、星级酒店、公司总部等,是 城市商业活动、社会活动、市民活动和城市交通的中心;第二环是过渡区,是中心商 务区的外围地区, 也是过去比较富裕的居住区向较低档的商业服务设施基地过度的地 带;第三、四、五环是依次是工人住宅区、中产阶级的良好住宅区和高收入阶级的高 质量居住区。 这一理论特别关键的一点是,这些环并不是固定的和静止的,在正常的城市的人 口增长和经济增长导致城市区域扩展时, 每一个环通过向外面一个环的侵入而扩展自 己的范围,产生土地性质的更替,从而揭示了城市扩张的内在机制和过程,但不改变 圈层分别的顺序。 总体上说,同心圆模式基本符合了当时美国单中心城市的模式,较好地解释了城 市空间的形成规律,为后来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但是,由于其 忽略了道路交通、地理历史、土地利用的社会因素和区位偏好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故 与实际有一定的偏差。同心圆模式被许多学者认为过于概念化和单一化,但这种理论 或多或少不同程度上适用于不同的地区1。 2.1.2 多中心理论 2.1.2 多中心理论 多中心理论最先由麦肯齐于 1933 年提出,1945 年经过哈里斯和厄尔曼进一步发 展而成。它认为大城市不是围绕单一核心发展起来的,而是围绕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 业区等各种功能中心,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城市中心的多元化和城市地域机 构的分异是由四个过程的作用组成的: (1)各种行业以自身的利益为目标的区位过程; (2)产生聚集经济的过程; (3)各行业利益对比而发生的分离; (4)地价和房租对行业区位的作用。 与目前的城市增长理论不同,它不认为城市的增长是从一个商业中心区开始的, 而认为城市增长是同时围绕几个不同的商业中心区展开的, 其中一个主要商业区为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 第 7 页 共 50 页 市核心,其余为次核心。这些核心的形成和地域分化有以下几个原因: (1)某些活动需要专门性的便利,如工业区要有环境工程设施、广阔的土地和 便利的交通,中心商业区要有零售商业设施,零售业地区在通达性最好的地方; (2)由于同类活动因素集聚效果而集中,相互妨碍的功能区应隔开,相关的功 能区就近建设可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益; (3)不同类活动之间也可能产生利益冲突,如工厂和高级住宅区,存在租金梯 度与土地使用强度需求的多样化;有些占地面积大的家具、汽车等销售点为避免在中 心商业区支付高地租,需聚集在边缘地区。 多中心理论为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3 个基本理论之一,它认为:在城市功能复杂的 情况下,需保持居住小区成份的均质性,使社区和谐;城市规模越大、核心越大,越 专业化。行业区位、地价房租、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导致城市地域结构分异的主要 因素。多核心模式涉及到城市地域发展的多元结构及地域分化中各种职能的结合作 用,反映了按功能区组织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向郊区发展的趋势,这对城市规划方案 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它不足以解释城市内部的结构形态。 2.1.3 中心地理论 2.1.3 中心地理论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格是最早研究城市体系的经济学家之一,他于 1933 年出 版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理原理一书中创立了中心地理论:假设有一块理想化的均 质平地,土地上的肥沃度、资源一样,而且人口分布均匀,所以相应的收入分布、对 货物需求、消费方式及消费者偏好均相同。厂商的定位原则需要考虑需求界限和市场 范围,会力求扩大市场,以谋取最大利润,这样就会形成若干大小不同的商品市场地 理分布范围的“中心地” 。克里斯塔格认为,作为乡村中心的城镇附有为乡村提供商 品和服务的中心地职能,就整个地区而言,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围绕中心地呈正 六边形分布的趋势,中心地位于六边形服务范围的正中间,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如同 一个金字塔,塔顶是最高级的中心地,个数最少,而构成塔基的是数量巨大的最低级 中心地。高级中心提供大量的、高级的商品和服务,而低级中心则只能提供少量和低 级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当他们购买所需时,通常会选择最近的 地方购物,如是一些低档货品基本上绝大多数在低级中心地都会出售。而一些高档层 次货品,则人们通常都不会计较走远一些去位于金字塔塔顶的最高级中心地购物。因 此,城市中高级中心地往往成为发展成 cbd 或城市中心区,低级中心地发展为商业 网点或副中心。 中心地理论排除了其他因素诸如历史发展、消费者个人偏好、市场竞争、技术改 进等因素影响,揭示了商业服务业的空间分布规律,提供了一个了解 cbd 商业及服 务业的优势和优越地理位置的理论框架。中心地理论主要限制了可能因素,而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中心地的性质,它被认为是一个静态的新古典构框,完全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 第 8 页 共 50 页 略了中心地与相邻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很难出现的。 2.2 cbd 的产业经济学理论 2.2 cbd 的产业经济学理论 2.2.1 增长极理论2.2.1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后经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美国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补充、丰富、 发展而成的。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 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 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从而对周边地区产生着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强大辐射作 用。相对于周边地区,这一特定区域就形成了所谓的增长极。增长极理论提出以来, 被许多国家用来解决不同的区域发展和规划问题。目前,人们一般把增长极概念 理解为那些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中心。 这个增长中心是集中了区域主导产业 和创新企业的中心城市,它鼓励技术革新,符合社会进步的动态趋势。从产业发 展的角度看,增长极就是产业增长点,在区域经济运行中,增长极具有极化效应和扩 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推动产业的迅速增长引起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于增长的过程。 扩散效应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增长极的推动力将通过企业、人口、资金和技术等经济 因素有增长极向周围地区扩散并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然而,增长极理论 也有其明显的缺陷:它的发展会导致外围地区资本筹集困难,也会使外围地区 人才缺乏,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总的来说,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往往是以牺 牲外围地区的发展为代价的。 2.2.2 产业集群理论 2.2.2 产业集群理论 早在 1890 年英国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就比较关注“产业集群现象” , 他指出: “当一个行业为自己选定一个地方以后,它就可能长久地呆在那里,因为从 事同一技术行业的人们从彼此的邻近所获得的好处是如此之大” 。继马歇尔之后,区 域经济学家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也对产业的集聚现象作出过较深入的研究, 他认为认为 区域的经济增长源于区域的增长极, 区域增长极是位于某些区域或地区的一组扩张中 的、诱导其区域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一组产业,并通过产业的集聚效应促进区域经 济的增长。波特(michael 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1990)一书中提到的“产业集群” 这一概念被广泛引用。在 1998 年,波特又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 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他认为,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 司或机构集聚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通常发生在特定的地理区域,产业的 地理集中的发生,原因是地理因素,集群由于地理接近,可以使生产率提高、交易费 用降低。一个国家在国际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企业在地理上呈现集中的趋势,通 常集聚在某些城市或者某些地区。 波特认为, 集群的规模, 可以从单一城市、 一个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 第 9 页 共 50 页 一个国家,甚至到一些邻国联结成网络,集群所具有的不同形式,要视其纵深程度和 复杂性而定。 2.3 cbd 功能演变过程 2.3 cbd 功能演变过程 城市功能是指城市这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对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及发 挥的作用。城市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城市就是市场的集合,城市存在的最大功能是服务 于交易的实现。在商务中心区中,城市功能主要表现在它的商务功能方面,其完善的 配套设施、良好的人文软环境都是为更好发挥其商务功能提供支撑。从世界发展史来 看,商务中心区的功能演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商业为主的混合阶段、商务功能强化 阶段、商务功能升级综合过程。商业是 cbd 的初始职能,金融、办公、管理等商务功 能则是商业功能的延伸与升级,两者共同构成 cbd 的基本职能,并在不同发展阶段占 据不同的地位。 概括地讲,西方大城市 cbd 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商业为主混合功能阶段 (1)商业为主混合功能阶段 在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cbd 的概念还没有出现。自 1923 年美国社会学家伯吉 斯提出 cbd 的概念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随着集聚效益的作用的显现,在 19 世纪 50 年代,cbd 正式产生,其标志是城市中心形成了一个包括机械化交通、大百 货商店、商业贸易、工业生产等在内的各种城市功能的集中区域。这一阶段,cbd 区 域是以商业为主的混合功能区。 (2)商务功能强化阶段 (2)商务功能强化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后,工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集中、国际间贸易水平提高,便捷 的交通网络使 cbd 人流、车流量最大。cbd 区域集中了一些大的金融、保险、证券、 中介、会计等跨国公司,从而使 cbd 成为经济枢纽机构;由于用地紧张,cbd 的楼价、 地价、 建筑密度在城市的内部或者区域内是最高的。 这个时期, cbd 区域由于高地价、 拥挤、缺少人情味、以及环境质量的低劣,一些中产阶级在拥有了汽车之后,他们纷 纷向近郊区迁移;一些大公司总部也开始在郊外选址,一些 cbd 趋于相对萎缩、零售 业向郊区蔓延、商务活动呈分散布局。这就是所谓“郊区化”过程。 1955 年,murphy,vance 和 epstein 通过对美国 8 个大中城市的研究,分析了 cbd 内部结构中的功能比例: 银行、 保险公司、 专业服务、 管理机构等商务办公占 40%, 零售商店、百货店占 16%,住宅占 22%,工业仓储占 12%,博物馆、大学、娱乐机构 等公共建筑占 10%。认为零售和办公是 cbd 的主要功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 代之间,大部分城市中心区的 cbd 开始出现功能分化,走向多功能综合发展阶段。 (3)cbd 商务功能升级阶段 (3)cbd 商务功能升级阶段 cbd 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是中心城市 cbd 具有良好的可达性、频繁的人际接触 机会、特殊的地域形象价值是其它地区无法代替的。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世界经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 第 10 页 共 50 页 进入空前发展时期、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使 cbd 成为城市乃至国际的经济管理服 务和信息中心;若干重大变化重新塑造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实质性地改变了 cbd 的功能。 随着高空发展的 cbd 建筑与急需拓展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cbd 区域内地价 和其它费用也越来越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网络上的联系代替了实际空 间上的接近,使一些跨国公司可以选择在一个集中的区位调控管理整个公司企业。同 时,随着各种动力的共同冲击和作用,西方一些城市提出在原城市中心区以外建设若 干个副都心, 以分散都心的某些功能。 由于 cbd 区域内的企业是地方政府的税收大户, 地方政府虽然寻求了一些阻止公司外迁及 cbd 衰退的方法,诸如兴建办公大楼、增加 绿地面积、建设大型商城、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与人文软环境等,上述措施起到了一 定的作用,大城市 cbd 在衰退后开始复苏。 在中心地理论中,位于城市中心的区位可以达到最大程度地接近消费者,国际性 城市的办公或金融服务部门要想最大程度接近客户,cbd 仍然是最优区位。 coffey.w.j 等人对加拿大蒙特利尔都市区 19811991 年间的分析研究表明 2,cbd 的功能升级,一般的低等级(low-order)服务行业、办公机构和一般零售业外迁至 副都心或郊区,高等级(high-order)的办公商务单位和生产性服务业均保留在了 cbd。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地域分工的加深,大城市 cbd 也同时出现了一个 功能筛选过程,结果形成 cbd 商务功能升级与高度专业化、也同时向综合化、生态化 方向发展。 从 cbd 功能演变过程可以看出,cbd 的功能演变过程是:商业为主的混合功能 专业功能分区的综合功能商务办公功能升级、向综合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由于集聚与分散两种动力并存,cbd 的演化中出现了中心性分散性更高层次的中 心化的过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 第 11 页 共 50 页 第第 3 章章 北京北京 cbd 规划建设情况规划建设情况 3.1 北京 cbd 的功能定位 3.1 北京 cbd 的功能定位 3.1.1 规划背景 3.1.1 规划背景 现代意义上的商务中心区是指集金融、贸易、展销、购物、文化、服务等功能及 商务写字楼、公寓为一体的区域。商务中心区活动的辐射范围不仅限于本市,而且涉 及全国乃至全世界,国际上著名的商务中心区包括东京的新宿、巴黎的德方斯、纽约 的曼哈顿、中国香港的中环、上海的陆家嘴等。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又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也是 国际交往中心。北京今后的发展,应按照首都特点来调整产业结构,集中力量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金融、贸易、信息、咨询、旅游、房地产和商业服务等第三产 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经济、科技实力的增强, 北京的国际交往和经济活动更加频繁,建设一个相当规模的、现代化的商务中心区, 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建设北京商务中心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3.1.2 功能定位 3.1.2 功能定位 1993 年,经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在北京建立具有 金融、保险、贸易、信息、商业、文化娱乐和商务办公等现代化多功能的商务中心区。 2005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提到北京商务中心区的城市功能定 位是:立足北京,服务全国,辐射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以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和地区 总部为重点,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培育国际金融产业为龙头,抓住中国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和北京举办第 29 届奥运会两大机遇,把商务中心区建设成为北京重要 的国际金融功能区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地。 3.2 北京 cbd 规划方案 3.2 北京 cbd 规划方案 3.2.1 土地利用规划 3.2.1 土地利用规划 北京商务中心区北起朝阳北路及朝阳路,南抵通惠河,东起西大望路,西至东大 桥路,占地面积约 4 平方公里。东三环路和建国门外大街垂直交汇于用地中部,将整 个用地分为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四个区域。西北区 160.9 公顷、西南区 45.7 公 顷、东北区 1315 公顷、东南区 61.5 公顷。交汇点距东二环路约 2.3 公里,距天安 门约 5.8 公里,距北部的首都机场高速路出入口约 5.8 公里,距南部京津塘高速路出 入口约 5.3 公里,距东部的东四环路约 2.4 公里,对内对外交通便利。 在约 400 公顷的规划用地内,有工业企业用地 149 公顷、居住用地 84 公顷、公 建用地 55 公顷、市政用地 13 公顷、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14 公顷、道路及其他用地 8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cbd 城市功能实现程度研究 第 12 页 共 50 页 公顷。参阅北京 cbd 管委会网站及其他涉及 cbd 土地利用规划的资料,将北京 cbd 的土地利用规划具体方案整理如下: 1、道路及交通规划、道路及交通规划 北京 cbd 交通规划,是在研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cbd 发展规划及整体城市交通 规划基础上制定的区域交通规划。在兼顾现状条件、各用地单位之间利益平衡和地块 开发的前提下,采用方格网道路将用地基本均衡划分。cbd 交通规划中道路用地约为 155 公顷,占 cbd 总面积的 39。 为分析解决社会车流与 cbd 车流的矛盾, 专家们根据商务中心区的功能和有关资 料,建立了 cbd 的区域交通模型,对交通量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反复测算,完善了商务 中心区周边及内部路网, 建议: 至 2010 年, 市区公交出行比例最少应占 36, 而 cbd 公交出行应在 50左右;严格控制每个建设地块的建筑规模,尽快研究南北向地铁 实施的可能性,并在 cbd 及邻近地区建设 4 个公交首末站(换乘站)。 2、用地功能布局规划 2、用地功能布局规划 公司总部、银行和金融服务以及专业化生产服务业,是商务中心区起步区的三大 主要职能。但是,为避免办公建筑过度集中,使 cbd 到夜间成为空城,以及由于开发 强度过高缺乏绿地而给人以钢筋混凝土森林的感觉,在满足重要功能的基础上,致力 于创造一个 24 小时都能够活动的充满活力、充满情趣,文化氛围浓厚的人性化社区。 因此,北京商务中心区的前期规划在综合比较国内外已形成的 cbd 的基础上,提出建 筑规模控制在 1000 万平方米之内,其中写字楼约 50%左右,公寓 25%左右,其它 25% 左右为商业、服务、文化及娱乐设施等。主要的商务设施将沿东三环路、建国门外大 街(即“金十字”)两侧布置,确定位于“金十字”东北角面积约 30 公顷的地区为 cbd 的核心区。 居住区布置在 cbd 的外围区域,在西北、西南、东北、东南 4 个区域均保证一定 面积的居住用地。为满足居住区内必要的教育配套设施,共规划了 4 所学校,其中 1 所中学,3 所小学,分别位于 4 个区域内。将现状日坛中学用地扩大至 2.9 公顷,建 成高标准的高中示范校。 混合功能区布置在商务办公区与居住区之间。可在商务中心区的发展过程中,随 市场的变化适当做灵活的调整,建设内容包括办公、酒店、公寓、商业娱乐、市政设 施等,服务类及文化类建筑比重较大,各部分比例应视其所处不同位置各有侧重,人 行系统两侧应多布置商业服务设施,主要城市街道两侧则以公共建筑为主。 为了满足 cbd 未来发展的需求,远期考虑将中央工艺美院搬迁后,连同其东侧和 南侧约 30 公顷的用地,建设商务中心区的核心区。 在国贸桥和京广桥附近、地铁线路的交汇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