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城郊低密度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以上海地区为例.pdf_第1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城郊低密度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以上海地区为例.pdf_第2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城郊低密度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以上海地区为例.pdf_第3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城郊低密度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以上海地区为例.pdf_第4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城郊低密度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以上海地区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城郊低密度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以上海地区为例 硕士研究生姓名:赵洁梅导师姓名:杜顺宝学校名称:东南大学 中文摘要: 本文以目前我国城市住宅郊区化的现状及对上海城郊低密度居住区的发展概况、环境特色的分析为 前提,对当前的城郊低密度住宅及城郊低密度居住区进行定义和分类。详细地介绍了城郊低密度居住区 的环境特色和空间组成类型,突出指明街道空间对于居住区整体环境的重要作用。文章结合上海具有典 型特色的实例,分析和概括城郊低密度居住区街道空间环境的构成元素以及构成方式,并从街道空间的 交通,社会交往、人文精神体现三方面功能出发重点论证如何营造城郊低密度居住区的街道生活环境。 本文希望通过对现状的介绍,理论的阐述、传统的借鉴和优秀实例的分析,对我国目前城郊低密度居住 区街道空间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和谐统一的方法进行总结和概括。同时也为城郊地区居住群的整体环境 构建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的具体内容,旨在为全文的展开提供 一个前提和现实环境:第一章结合部分典型实例详尽介绍了城郊低密度住宅和城郊低密度居住区的内涵、 特征,并重点总结了城郊低密度居住区的空间类型、特色,最后阐明街道空间环境对于居住区的核心作 用和重要意义;第二章详尽的介绍了城郊低密度居住区街道空间环境的构成元素,指出各部分元素在街 道空间物质环境营造中所起的作用;第三章分别从自然和人文的角度出发,不仅总结了街道空间物质元 素的构成方式,更结合上海各具特色的实例,论述了城郊低密度居住区街道生活氛围的营造手段:文章 最后的附录详细介绍了上海城镇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及文中涉及的居住区实饲概况,旨在使读者对我国 目前城郊低密度居住区( 尤其是上海) 的现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全文5 1 ,o o o 余字,图片1 3 7 副,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其他均为作者自己绘制或拍摄。 关键词: 城郊低密度居住区,街道空间环境,街道生活氛围,交通空间,交往空间,人文空间 奎堕盔兰塑主兰堡丝苎 a b s t r a c t : 1 1 l i sp a p 口i sb a s e do ns u b u r b a n i z a f i o no f c h i n au r b a nr e s i d e n c ea n dl o w - d e n s i t yd e v e l o p i n gs i t u a t i o ni n s h a n g h a is u b u r b i t & f i n e sa n dc l a s s i f i e sc u r r e n ts u b u r b a nl o w - d e n s i t yh o u s e sa n dl i v i n ga r e a s ,a n d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c 蝴t l ca n ds p a t i a lc o m b i n a t i o np a “m - ni ns u b u r b a nl o w - d e n s i t ya r e a sa r ea l s od e t a i l e d e x p l a i n i n g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s t r e e ta p a c ee n v i r o n m e n to no v e r a l lu v m g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t h e s i sg e n e r a l i z e st h e c o m t i m e n te l e m e n t sa n dc o 蜘p i n gl 唿t t e m si n c o r p o m 廿n gw i t hm a n y 鲥c a ls 卸叩l 铭i ns h a e 蛔r e g i o n , f o c u s i n go l lh o wt oc r e a t es u c tl i v i n ga t m o a p h 口ef r o mt h r e es p a t i a lf u n c t i o n si n c l u d i n g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 s o c i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n dh u m a n i s t i cs p i r i te x p r e s s i o n b ya n a l y z i n gt h ee x i s t i n gc o n d i t i o n s ,i n t e r p r e t i n gt h e o r i e s , & a w i n gl e s s o n sf r o mt r a d i t i o n a la n dc l “= n td o m e s t i cr e s i d e n t i a lg r o u p si ns h a n g h a i 踯l h b t h ep a p e r p r o p o s e s t os u m m a r i z et h ea p p r o a c h e so nh o wt oi n 唧础w i t hp h y s l e a n ds p i r i t u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o f $ f f e 2 ts p a c ei n 双畦m f b a nl o w - d e n s i t yr e s i d e n t i a la r e a s a sw e l la sp r o v i d e sp e r t i n e n tc o m m e n t sa n d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so nt h e t r e a t o no f o v e r a l le n v i r o n m e n ti ns u b u r b a nr e s i d e n t i a lg r o u p s t h ep a p e rc o n s i s t so ff i v ep a r t s t h eh 3 t r o d l i c t i o l lf o c u s e so i lm e n t i o no fs t u d yb a c k g r o u n d ,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a n dc o n c e p t i o n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p r e s e n t st h ed e f i n i t i o na n dc o n t e n to f l o w - d e n s i t yh o u s e sa n dl i v i n ga r e a si n s u b u r bi n c o r p o r a t i n gw i t hs o m es u c c e s s f u lc a s t u d i e s ,m a i n l ya d d r e s s i n go ns p a t i a lt y l $ a n dc h a r a c t e r s ,a n d c l a r i f i e st h ec m ef u n c t i o n s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s u x * ts p a c ei nr e s i d e n t i a la a sw e l l c h a p t e r2d e t a i l st h e c o m p o s i t i o no f “t c e ts p a c ei nl o w - d e n s i t yr e s i d e n t i a la r e a s i n d i c a t e st h ek e yr o l e so f e a c he l e m e n tp l a y i n go n p h y s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c r e a t i o n ;c h a p t e r3s u m m a r i e s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a p a t i a lp h y s i c a le l e m e n t sf r o mb o t h n a t u r a la n dh u m a np e r s p e c t i v e s ,m e a n w h i l e , i ta l s oi n u o d u c t h ea p p r o a c h e so fc r e a t i n gs t r e e tl i v i n g a t m o s p h e r et h r o u g hc o m b i n i n gw i t hs t u d i e so f s e v e r a ls h a n g h a it m i q u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i no r d e rt op r e s e tt h e a l l - s i d e ds t a t u so fl o w - d e n s i t yc o m m u n i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 ( e a p c c i a li ns h a n g h a i ) t or e a d e r s ,t h e 印p d i 】【 m f f o d u c e st h ec o r r e l a t i v ep o l i c ya b o u ts h a n g h a il o w - d e n s i t yd i s t r i c t sa n dt h eg e n e r a l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 r e s i d e n t i a ld i s u i c t sn 蒯e di nt h i sp a p e r k e yw o r d s : s u b u r b a n l o w - d e n s i t y r e s i d e n t i a l d i s t r i c t s , s t r e e t s p a c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t r e e t l i v i n g a u n o a p h e r e , t l i 叩删s p a c e ,i n t e r c o u r s es p a c e ,h u m a ns p a c e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 意。 研究生签名:_ 主睦圭纽日期:丝墨:! 兰:丝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 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 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 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办理。 研究生签名也墨硷导师签名:薯亟巫:耋e l 绪论 0 1 研究的背景 o 1 1 城市住宅郊区化的现状 住宅郊区化现象起源于美国,由于城区生活环境恶化等原因,美国一些特大城市中心区的居民纷纷离 开城区迁居到郊外,住宅郊区化现象因此成为2 0 世纪5 0 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目前城 郊社区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主导生活方式之一 o 1 2 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呈现城市住宅郊区化趋势 1 ,内在影响因素 城市住宅向郊区拓展在我国现阶段还并非主流,但是近年来,无数个面积不等、风格各异的别墅区以 燎原之势散布于发达城市周边。这种发展趋势源于城市发展、开发商经营和消费者居住的不同需求,这三 方面也构成了城郊低密度住宅发展的内在因素: 1 ) 城市化就是农村的人口不断聚集到城市,城市尺度越来越大,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城市经济所占的 比例越来越重的一个过程。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压迫大、中城市不断向周边扩张。渴望再获生 机; 2 ) 大量的人流涌入造成城市居住人口的饱和、居住用地明显匮乏,城市土地渐渐变得寸土寸金。开 发成本的提高促使开发商将目光投向具有价格优势的城郊地带; 3 ) 城市日益拥挤的居住空间和不断恶化的环境污染,迫使消费者开始渴望郊区宽松的居住空间和清 新的自然环境。 2 、外部影响因素 诸多外在因素也使城郊低密度住宅的发展成为可能: 1 ) 城市交通条件的改善给郊区低密度住宅发展以巨大的支持,城市周边公路系统的完善,公共交通 网络、轨道交通系统的延展都为城市人口的郊区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家用汽车的普及更扩展了人 们出行和居住的范围; 2 ) 郊区土地的价格优势为今后房产销售的价格创造一种竞争力,不断吸引着城市高层次清费人群的 投资; 3 ) 城郊低密度居住区近人的尺度和体量充分体现了建筑以人为本的特征,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自然 环境不仅保证了居住者的身体健康,而且缓解了人们紧张的情绪。据统计,2 0 0 3 年非典期问,城郊低密度 住宅的需求出现了大幅的上升,人们更加关注高绿化率、低容积率的郊区居住环境,渴望远离城市中令人 窒息的高密度居住区; 4 ) 城郊风景地段的资源优势和高水准的开发经营模式造就了一批高端住宅,吸引着大量经济实力强 又具有较高欣赏品位的消费者,这些或白住或投资的消费需求反之也不断推动着高档次住宅和社区的开发 与建设。 5 ) 随着发达地区城市群即都市圈的形成和不断拓展,有些城市的郊区已逐渐接近周边若干相邻城市 的郊区,这种若干城市周边区位的渐进融合的趋势也为居住者提供了择业的灵活性,因而也将成为各相邻 城市消费人群喜爱的居住地点和居住方式。 0 1 3 上海城郊低密度居住区发展的可能性 上海作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条件,成为 中国现代城郊低密度居住区发展主体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位置优势 上海位于北纬3 l 度1 4 分,东经1 2 1 度2 9 分,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 两省,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陆路、水路交通都十分发达,是长江三角溯经济、文化的重要核心。在上海 地区内部与周边地区形成的四通八达的道路、公路、轨道交通网络为低密度居住区的形成提供了便利的条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件。( 图o - 1 - 1 ) 上海周边腹地丰饶。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 展,上海市的核心辐射势力正向周边郊县及城市不断 延展,现辖黄浦、卢湾、静安、徐汇、长宁、普陀、 闸北、虹口、杨浦,闵行、宝山、嘉定、浦东新区、 松江、金山、南汇、奉贤、青浦1 8 个市辖区,及崇 明一个岛全市东西宽约1 0 0 公里,南北长约1 2 0 公里,土地面积为6 3 4 0 5 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 的0 ,0 6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上海。多层次、 复合性的土地使用性质及强度为城郊低密度居住区 i 霸o - 1 1 ,上海区位圈 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0 - 1 - 2 ) 而且,上海市 在2 0 0 1 年初推出了“一城九镇”的发展政策,即重 点建设松江新城和安亭、浦江、高桥、朱家角、奉城、 罗店、枫泾、周浦、堡镇九个中心镇。这一政策也为 上海地区城郊低密度居住区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理论 依据。( 图o - 卜3 ,详细内容见附录1 ) 2 、自然环境优势 上海市大部分地区位于坦荡低平的长江三角洲 平原,水网密布,西南部散见小山丘,平均海拔高度 约4 米。境内辖有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以及长兴, 横沙等岛屿。平缓的地势为低密度居住区的景观环境 提供了建设的良好基础,同时,交织的水系也为营造 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居住区内部空间体系创造了有 利的条件。 另外,上海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 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秋较短,冬夏较 长全年平均气温1 7 4 ,日照1 6 9 9 8 小时,降雨 量9 3 1 2 毫米。全年5 0 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 至9 月 的汛期,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这些为 低密度居住区软质景观环境的四时变化提供了充分 的自然条件,而且也为低密度住宅本身保温,隔热、 防潮设计提供了创新的机遇与动力。 3 、经济、杜会、文化发展优势 如前所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高速的经济发展吸 引着众多有识之士前来投资,这些具有高素质、拥有 高收入、追求高品位生活的人( 高薪白领、商人、外 籍人士等) 必将成为城郊低密度住宅的消费主体。同 时,房地产作为投资的一种重要手段也为上海的经济 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上海作为具有浓厚历史、文化色彩的国际性大都 市也以其强大的包容力接纳着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 世界各地的文化,从而形成了上海独特的多元、丰富 多彩的社会、文化环境。因此在这种环境熏陶下的城 郊低密度居住区必然具有多样的空间结构和缤纷的 建筑形式 2 围0 - 1 - 2 :上海辖区图 重o - l - & 上海。一城九镇”示意田 0 1 4 上海城郊低密度居住区发展的历程 近十年来上海的城郊低密度住宅建设经历了三次热潮:第一次热潮是2 0 世纪9 0 年代初的开发热;第 二次热潮是2 0 世纪9 0 年代中后期少量低密度住宅成功开发形成的;第三次热潮是在世纪之交时开始的, 这次热潮从开发规模、持续时间等方面都比前两次大得多,从中,高档独立式住宅、联体( 双拼、联捧) 式 住宅到经济型的t o w n h o u s c 种类齐全。虽然2 0 0 5 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颁布,使得城郊低密度住宅项目 的开发受到大规模的控制,上海城郊低密度住宅市场进入休眠期静候再度崛起。2 0 0 6 年年初,国家对低密 度住宅产业开发政策有所放松,蓄势勃发的新兴居住区以破竹之势迅速恢复了过去的生机和活力。2 0 0 6 年 6 月,国六条的出台,不得不说是对上海乃至全国房地产市场的一次冲击,上海近郊的低密度住宅市场同 样受到了不小的影响,7 月至9 月销售总量明显下降,开发商和预购房者都持观望状态。但是,相信随着 未来国家政策的逐步调整,城郊低密度住宅市场将会再获生机。无论政策的导向如何,对于设计者而言, 关于如何缔造住区和谐优美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探索是永远不会停滞的。 o 1 5 目前上海城郊低密度居住区的分布 目前上海市城郊的低密度居住区按照所处地理位置和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分为六大区域:( 图0 1 - 4 ) 田o - 1 - 4 ;上海城郏低密度居住区分布示意田 1 、颈轿区域 颐桥区域是由于t o l l h o u s e 住宅的成功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后期基础房型开始向独立式住宅转型,该 3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区域范围也逐渐向南扩展,尤其在闵行区政府牵头开发的鑫都新干线被规划为上海最大的低密度居住区 后,出现很多以独立式住宅为主的低密度居住区,文中提到的“复地北桥城”一期就位于该区域。 2 ,沪青平徐泾区域 作为离市中心最近的低密度居住区域之一,徐泾地段可理解为上海高尚居住区域之老虹桥区域 的延伸。上海沪青平沿线地区及徐泾镇已形成了一个高档居住区密集地区,加上周边原有的大都会、草原、 银涛等3 个高尔夫球场和跑马场的资源优势,使其逐步形成一个以生活为主的辐射型高级生活圈。 沪青平徐泾区本身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距市中心( 徐家汇、虹桥) 约3 0 分钟车程, 环境较好,沪青平公路及3 1 8 国道使其与城市中心沟通紧密,依托虹桥机场、外环线以及老虹桥、古北的 鼎沸人气,机场东移并没有对虹桥区域的繁盛造成很大影响。该区域周边配套设施相对齐备,银行、超市, 跑马场、高尔夫球场众多,尤其是周边的一些著名学校更是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另外,该区域的住宅形 态丰富多样,从最初的联排式,到后来的双拼、叠加式,直至独立式住宅,同时该区域别墅发展时期较长, 大多分布在沪青平公路沿线,并随时间向西和公路沿线纵深发展。 3 ,余山赵巷国际别墅区域 豪宅,从来都是与山、水、湖、树、林、草等息息相关的,是以环境和生活为主题的一种生活方式或 生活理念。余山度假区核心区总面积1 0 8 8 k 2 ,西余山、东余山、薛山、风凰山将月湖烘托其中,山体林 地、水体、绿化占区域总面积的6 2 。该区域是上海近郊低密度居住区发展最引以为豪的灵秀之地,与月 湖水相结合,又有r4 线轻轨和方松公路,沈砖公路、泗陈公路连接市区,形成离尘不离世的生态环境 这种难以复制的稀缺自然环境及地理优势,使得该区域出现了。月湖山庄”这样的生态型住区。这些顶级 豪宅依山傍水,利用自然景观结合人工造景和大面积绿化,兼顾了每套住宅的景观视野,使这里成为真正 上海豪宅的荟萃之地。另外,位于余山和淀山湖之间的朱家角镇也出现了以回归江南现代水乡生活为宗旨 的“康桥水乡”,体现了人文住区的新时代理念。 余山外围的赵巷国际别墅区依托余山风景资源的辐射和老赵巷区域周边丰富的配套设施和文化氛围, 逐步发展成为以中、低档低密度住宅为主的大型综合生活区 4 、九亭莘闵区域 九亭一莘闵是上海西郊经济型低密度住宅最为集中的区域,九亭区域近年来发展趋向成熟并向泗泾延 伸,该区块别墅前期多以联排、叠加等中低档为主,后期则主要为中档独立式住宅莘闵也是经过了十几 年大面积住宅开发及配套建设的区域,目前已算是上海为数不多的成熟居住区之一,不仅与城市中心近, 交通条件好,风景及绿化也不错,空气质量较好,因此得到较高的青睐,该区块内住宅档次各异,以中档 住宅为主。它面对的客户是以原上海籍或早已在上海落户的内地人为主。 5 、浦东区域 浦东地区近几年的发展迅速,四个功能开发区的建设、世博会场址的短划、国琢枧场的东移以及日臻 完善的市政配套设施、发达的交通体系伴随着良好的生态环境,都使其成为上海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因 此也成为低密度居住区发展的宝地目前主要分布在龙阳路、龙东大道沿线、往浦东机场一线及靠近南汇 的区域,将形成以张江、金桥出口加工区及华夏文化旅游区为核心的低密度住宅区域。张江高科技园区和 金桥出口加工区由于有大批高科技企业、三资企业入驻,提升了居住层次,因而区域内住宅的定位相对较 高,而申博成功进一步拔高了浦东的国际地位。随着地铁二号线、轻轨四号线的开通,以及大连路隧道和 复兴东路隧道等众多大型交通设施的完工,使浦东与浦西的联系更加方便。汤臣高尔夫别墅”、“城市经 典”、。九间堂”、“万科蓝山”等都位于该区域,这些居住区的定位以高档消费阶层为主,兼顾投资、居住、 租赁、休闻、度假多种功能。 6 、大东郊南汇区域 随着上海经济中心的战略转移,浦东成为新上海经济的领头羊和拉动者,南汇作为浦东经济发展的纵 深腹地,逐步形成以南汇为主体的“大东郊”。大东郊从地理位置上可理解为上海的门户,是上海城市扩 展的重心,伴随城市交通网络及城市干道对外的迅速延伸,加上大东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南汇康桥、 航头等成为别墅发展的热土,目前南汇别墅主要集中于康桥地区以及南六公路一带。 4 0 2 研究的意义 o 2 1 城郊低密度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具有特殊性 城郊低密度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 间、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表现在: 1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城郊低密度居住区大多选择城市周边景观资源较好的地块进行开发和建设,居住区的景观多以天然环 境或天然形态的环境为主,良好的居住区自然景观环境不但可以愉悦居住者的身心,而且可以使城市腹地 的生态资源得到维护和延续,从而促进整个城市生命系统的健康有序发展; 2 、社区氛围的和谐创造 城郊低密度居住区是由低层住宅建筑形成的院落组群扩展而成的。低密度住宅的层数低,体量小巧, 人们处于这种小尺度的空间里感到舒适自在。低密度居住组群也给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提供了多样的领域空 间和交往空间,因此在保证一定居住密度的情况下( 上世纪8o 年代晚期在美国兴起的新都市主义理论主张 维持一定的居住密度以确保居住区设施的有效利用和社区氛围的和谐创造b 城郊低密度居住区的环境无疑 会加强居民之间的联系,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3 、环境资源的均质分配 由于城郊低密度居住区具有较低的建筑密度和层数,使得居住区内部的空间呈现二维状态,环境资源 对于每户都是均等的,居住区的公共环境将会相对平均的分配给每一户居民,并提供每户相应面积的私家 庭院,而且用绿化将公共领域( 公共绿地、道路) 与住宅私人领域相融合,用若= f - 4 面积适中、设计精巧 的住宅组群绿化中心将居住区整体景观统一起来,保证每户居民在相对均等的步行距离和视野范围内可以 享受到社区的自然资源。 o 2 2 街道空间在城郊低密度居住区中的重要作用 城郊低密度居住区内部空间所具有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人文性使其街道空间不仅具有相对动态的疏导 车流和人流的功能,更具有相对静态的营造不同生活场景和氛围的作用。因此,街道空间作为低密度居住 区的骨架,能够在多维的空间中,将人以外的物质世界和人的心理感受相融合,从而创造安定、和谐、充 满生活气息的居住区整体环境。 0 3 研究的内容 o 3 。1 基本思路 本文以资料整理和实地调研为基础。以上海地区为主要代表,研究城郊低密度居住区中的街道空间, 分析低密度居住区的景观特色及居住主体的活动对街道空间的需求,尝试从规划和景观环境设计两个层面 诠释街道空间的交通和生活两种特质,最终为城郊地区低密度居住区的街道空间设计提供理论和现实的依 据。 o 3 2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目前建设在城市中心区边缘、近郊、远郊自然环境较好的地段上的低层低密度 住宅群落中的街道空间,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 b5 0 1 8 0 - 9 3 规定,我国城市居住区按居住户 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居住区的配建设施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 但是目前还没有规范对城郊低密度住宅群体的规模进行划分,因此本文所论述的居住区仅指由低密度住宅 组成的、具有一定建筑规模和优质景观环境的居住群体。同样, 规范根据使用性质和规模的不同将城 市居住区的道路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和宅前道路四级,本文所论述的低密度居住区的街道空 间不仅包含了这一系列道路形式,更涵盖所有具有流动性的生活场所,是低密度居住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 核心部分。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以其周边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发达的交通网络、海派多元的 5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化积淀及无以伦比的经济购买力成为中国城郊低密度居住区发展最具活力的几个地区之一,其存在的时 间长,积累的经验多,因此选择上海地区的城郊低密度居住区中的街道空间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0 4 研究的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归纳、分析、收集、调研等研究方法,力求客观而合理的论述街道空间在城郊低密度居 住区景观环境的主导地位。通过对低密度居住区街道空间涵义、特征和组成元素的理解,概括不同物质实 体对街道空问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借鉴西方低密度居住区街道空间发展模式来丰富我国的经验,学习传统 民居内部的街道空间的形成经验,从自然环境和人的心理、行为角度出发,结合我国低密度居住区的规划 特色,为营造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凝聚场所精神和人文观念的街道物质、精神空间提供方法 和原则;广泛搜集资料并实地调研分析上海多个城郊低密度居住区街道空间的布局和特色,为理论的研究 提供现实的依据。 注释: 1 1 刘嘉峰低密度住宅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佣百年建筑,2 0 0 2 ( 3 ) 7 6 第一章城郊低密度居住区及其街道空间环境 第一章城郊低密度居住区及其街道空间环境 1 1 城郊低密度住宅及低密度居住区的内涵 1 1 1 低密度住宅的概念 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住宅产业商会于2 0 0 2 年春季主持编制的中国低密度住宅规划设计要点 中明 确限定了低密度住宅所指的范围,低密度住宅是指建筑容积率不大于0 9 ,或者套密度不大于3 5 套 1 0 0 0 m 2 ,且层数在4 层以下的住宅。目前我国的城郊低密度住宅就是以这种低层、低密度的住宅形式为主 的。 1 1 2 城郊低密度住宅的类型 在我国,城郊低密度住宅依据其建筑形式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图表卜1 ) : 代号住宅类型 建筑面积栋容积率空地率套密度建筑层数 ( 2 套) ( f 从) ( 惦r )( 套1 0 0 0 廿)( 层) r 1 高档独立式住宅 3 5 00 3 52 o1 03 r 2 独立式住宅2 0 0 - 3 5 0o 5 01 51 53 r 3 双拼式住宅1 8 0 - 2 6 00 5 51 22 03 r 4 联排式住宅 1 5 0 2 0 0 0 7 50 7 53 54 注l1 ,套密度是指每1 0 0 0 一住栋总占地面积所拥有的住宅套数 2 、栋客积率( f 从) ;住栋建筑面积住栋占地面积( 住栋占地面积是指本栋住宅所占基地以内的面积) 3 、空地率c o s r ) = ( 住栋占地面积住栋建筑基底面积) 6 栋建筑面积 4 、设置空地率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住栋占地面积内有足够的空地住栋建筑面积乘以空地率即为必须留下的空地 注21 、规模大于5 0 00 套的住宅不在本要点范围内 2 、建筑层数指地面以上的自然层 3 ,如有公寓式住宅,其总建筑面积不得大于低密住宅总建筑面积的2 0 层数不大于4 层 独立式住宅一般指独户居住的单栋住宅,房屋四周临空,有 围墙圈出固定范围的庭院和明确的归本户使用的周围用地。住户 有自己的庭院、停车位和与住宅配套的车库,住宅的四面都可以 享受到很好的景观。( 图1 - 1 - 1 ) 双拼式住宅指的是由两栋独立式住宅拼联组成的单栋住宅, 介于联捧式住宅与独立式住宅之间。双拼式住宅每户有独立的前 后庭院和车库,两户共享中间的墙体。此种住宅满足了消费者拥 有私有化环境的需求,又在邻里沟通与社会交往上优于独立式住 宅( 图卜1 2 ) 联排式住宅一般由几幢小于三层的单户别墅并联组成,有一 定面积的私家庭院( 面积5 0 一1 0 0 m 2 ) ,还设有专用车位、车库, 有的还有地下室或半地下室。联排式住宅在同等的用地上为更多田1 - 1 1 :独立式住宅 的人提供了具有独院住宅条件的环境和住房。( 图卜1 - 3 )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从2 0 0 1 年在我国流行至今的“t o w n h o u s e ”与其本意有一定的差距:“1t o w n h o u s e 在欧洲已经有8 0 0 年的历史,是一种传统的住宅形式,也称“r o wh o u s e ”、“t e r r a c e dh o u s e ”或 “b r o w n s t o n e ”一般为二三层或更高,通常建造在用地紧张的住宅区,主要作为中产阶层的住宅。 t o w a h o u s e 与h o u s e 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相互连接、共用隔墙的。一排t o w n h o u s e 可以有相同的立面, 7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也可以完全不同。在欧洲几乎每座城市均有不同形式和风格的 t o - n h o u s e ,它们或构成沿街或沿河景观,或围合成广场。 t o n h o u s e 的形成与城镇商业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早期是商 业居住综合体,底层是货栈、作坊或商店。地下室为仓库,上层 为住宅几个世纪以来,这种建筑由于其节约土地及空间,同时 又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得到广泛的发展。 我国所谓的“t o w n h o u s e ”一般位于城乡结合部,既属于城 市范畴又不在市中心,既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实现别墅梦想的 愿望,又有比较方便的交通、市政条件及各种生活配套服务设旖, 可以说是城郊低密度住宅中的经济适用房。建筑类型包括双拼式, 叠拼式、联捧式三种,一般3 - 4 层,独门独户、前后都有一定面 积的私家花园及车库,住宅外部有观景、休闲的阳台或露台。( 图 1 1 - 4 ) 1 1 3 城郊低密度住宅的居住模式 我们目前所说的“别墅”实际上对应着国外的两种物业 类型;一种是h o u s e ,一种是v i l l a 。如果直译过来,h o u s e 应该 是。房子、住宅”,而v i l l a 才应当是“别墅”可事实上,我 们国内目前房地产市场中所销售的大部分别墅。并不是指v i l l a , 而是指h o u s e 。 v i l l a 和h o u s e 的区别,并不是体现在物业类型、地点分布 和户型的差异化上,而主要在于住户对其使用状态的不同:v i l l a 是第二居所,或者叫s e c o n dh o m e ,而h o u s e 则是第一居所,是 一个家。当人们的生活进入了后小康时代,居所也会发生第一居 所和第二居所的分工。住宅要满足生活与度假、现实与浪漫的不 同需要,于是就有了别墅。 所以,与h o u s e 对比,v i l l a 属于理想,而h o u s e 则属于现 实设计h o u s e 时,我们想到的更多是布局合理,分区明确。而 设计v i l l a 时,最重要的是看它符不符合主人的理想:例如布置 在水边或者山间。所以v i l l a 和h o u s e 在分布地点上也有明显的 不同,h o u s e 在城里或者靠近城里,面v i l l a 则多在山野之间。( 圈 l l - s )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以国内数量繁多的h o u s e 为主要对象来 进行分析研究,并将其定义为城郊低密度住宅和城郊低密度居住 区,而非别墅和别墅区,因此在下文论述中出现的“别墅”一词 仅指物业名称( 如“汤臣高尔夫别墅”,“天马高尔夫别墅”等) , 并不具有真正的别墅含义。 1 1 4 城郊低密度住宅的特征 城郊低密度住宅在层数上有其特殊之处,因此在外部造型, 建筑平面、庭院布置及内部空间设计上具有许多不同于多,高层 住宅之处: 1 、容易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 低密度住宅本身体量小巧,在不同用地上布置和组合比较灵 活,容易与周边环境形成和谐的关系,对居住区周边的整体环境 破坏相对较小。 8 田1 - 1 - 2 ;双拼式住宅 圈卜1 - 3 :联排式住宅 田1 - 卜如上海。城市经典4t o w n h o u “ 田1 - 1 - 5 :建于山间的v 1i a ,阿卡亚巴住 宅( 1 l a r c o sa c a y a b eh o e s e ) c i t yo fs i o p s u | q 第一章城郊低密度居住区及其街道空间环境 2 、容易与传统居住模式产生共鸣 我国传统的居住建筑多为低层单体住宅或院落式住宅群 体,现代城郊低密度住宅以其较低的层数和组群布局方式与传 统居住模式形成共鸣,并通过对建筑的空间及外观的模仿或某 种形式的创新,令居住者产生对于历史和文化的认同和回归。 ( 图卜l - 6 ) 3 ,具有多功能、多层次的庭院空间 城郊低密度住宅一般都组织有院落,可以综合服务于各种 家庭活动,包括家务劳动和休闲娱乐。而且城郊低密度住宅较 容易形成开阔的室外空间和室内外交流灵活的居住环境,实际 上扩大了每户的实际起居空间。( 图i - i - 7 ) 4 、建筑面积利用率高,空间层次丰富,结构简单且适用 范围广 1 ) 在每户建筑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城郊低密度住宅可比 多层住宅获得更多的使用面积; 2 ) 由于住宅属于同一个家庭,因此可以创造出不同层次 和性质的室内、外空河; 3 ) 建筑结构较简单,对地基的要求不高,可以采用大量 地方材料和工业废料,施工技术简单。 4 ) 结构适应性强,既适用于商标准又适用于低标准。目 前,随着建筑结构、材料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木结构、钢 结构等形式的结构体系,极大地促进了低密度住宅的发展。 l t1 5 城郊低密度居住区的概念 图i - i - 6 , 传统文化与生活的现代演绎( 深知l “万科第五团”) 田卜1 - 7 :多层次的雇院空问( 广州。万科蓝 山”) 目前我国的城郊低密度居住区是指位于城市中心区边缘、近郊、远郊自然环境较好的地段上,由低密 度住宅组成的、具有一定建筑规模和优质空间环境的居住群体。这些居住区单体通过城市外部的公路与城 市中心联系,并形成相互的联系,与区域性的服务设施共同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郊低密度居住区域。 1 1 6 城郊低密度居住区的分类 根据城郊低密度居住区所处的自然、社会、人文条件的影响及其所营造出的主要环境特征不同,可以 将城郊低密度居住区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生态型 对于地处风景地段的居住区,采用在原有山体、原生植被环境中开辟基地,住宅散布在山林之中。使 居住者充分享受山问密林的清幽环境,同时还可以确保其私密性和防卫性;将原有的水体保留并引流入居 住区,维持原生的水岸环境,保证每户都能有开阔的视野欣赏水体景色。这种类型的居住区注重整体天然 环境氛围的营造和维护,供公众活动的人工景观空间不多。此类居住区的居住密度较低,每户都有很大面 积的私家花园,户与户之间都会有大面积的植被分隔。 上海余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中的余山“月湖山庄”,仅距月湖5 0 0 ,可以远眺余山风光,居住区附近设 有一个十八洞的森林高尔夫球场,规划容积率仅为0 2 ,绿化率达到9 0 麟。山庄把绿化、路网、水系环 境作为景观建设的主体,在社区中补栽上千株成年大树,引灌了两条活水河,并营造出大岛、小岛、半岛、 水湾结合的布局模式,同时也形成了近万米的天然水岸线,使水、自然,建筑和谐统一,创造出了自然森 林水系的生态型居住区。( 图卜l - 8 ) 2 、体用型 对于以居住区内的配套设施为中心建设的城郊低密度居住区,如高尔夫型居住区,度假型居住区。在 满足每户相应档次的私家庭院面积的前提下,会有大面积豹土地作为公共绿地及公共设施服务范围,以满 足居住区住户体闲活动的需求。这类居住区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和社会交往的场所,也是古代皇家苑囿的 9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现代体现。 位于浦东新区的“汤臣高尔夫别墅”是上海市唯 一最邻近市中心的都会型高尔夫别墅社区。区内拥有 一座7 4 公顷、1 8 洞的国际锦标级高尔夫球场,5 0 0 余栋独立式别墅,2 0 栋联捧式别墅,以及6 栋景观型 公寓。活动区提供各种温馨舒适的生活娱乐设施:一 座占地1 0 公顷专属于会员及住户的多功能俱乐部。 这里经常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聚会、社区活动,以及 众多外籍家庭参加的慈善义卖会等。来自世界各地崇 尚高尔夫文化的顶级商务人士,文化、艺术、体育界 名人,在这里可以充分享受完备的设施和服务。与此 同时,他们将自己独到而高雅的生活方式及家庭文化, 与地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上海东岸颇具影响力的都 会社交圈。( 图卜l - 9 ) 3 、园林型 大多数城郊低密度居住区不具备天然山水和繁 茂植被资源的优势,但是会采用引流或者人工开挖河 道的方式营造水体景观,运用土方的平衡原理堆砌土 坡改变地势特征,丰富居住区的景观轮廓线,并栽植 大量的植物美化居住区环境。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万科蓝山”,占地面积2 5 8 公顷,规划容积率0 5 7 。居住区保留了9 0 0 0 平方米的 生态水系,将原有的主河道庙巷河合理利用,并开挖 了8 0 0 0 平方米的人工河流,从而形成东南西北贯穿的 水景体系,结合河道走势规划一条中央绿化带及两条 景观轴带,以七个景观节点联系建筑,将自然环境充 分地融入到生活之中。基地的自然条件形成一个。口” 字,结合内部道路将用地划分为五个组团。东、南、 北与城市道路衔接,步行系统由河边步道及组团之间 的步行路组成南北贯穿的景观带,天然河道形成了三 纵一竖的景观轴线,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居住区空间环 境。( 图1 - 1 - 1 0 ) 4 、人文型 在部分以营造独特社区整体风格为特点的居住 区中,住宅建筑外观及布局方式也成为造景的元素, 传统的中式风格、丰富多样的异域风情以及简约明快 的现代风格,配合其它造景元素共同营造了居住区具 有人文氛围的空间环境 位于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的。康桥水乡”模拟传 统水乡的空间脉络,保留了原有的天然河道,并将其 发挥成纵横交错的传统模式,永街、旱巷交锗布置, 联排式、叠加式、独立式住宅布局疏密有致,用一种 现代建筑形式和传统村镇布局肌理共同营造了独特的 江南水乡风貌。( 圈卜l 一1 1 ) 浦东中心区的4 九间堂”以。中式建筑复兴”的 l o 圈| - i - b t 上海余山。月湖山庄总平面围 田卜1 9 t 上海“汤臣高尔夫别墅”总平面瞳 田1 - 1 1 0 z 上海。万科蓝山。鸟瞰图 第一章城郊低密度居住区及其街道空间环境 设计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建筑形式相结 合,通过院落围合、园林布局、植物配置和建筑造型 创新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居住区景观环境。( 圈卜卜1 2 ) 1 2 城郊低密度居住区空间及其街道空 间 1 2 1 城郊低密度居住区的空间特征 城郊低密度居住区的空间环境具有区别于多、高 层居住区的明显特征,即空间的二维性、空间的层次 性和空间的宜人性。 1 、空问的二维性 城郊低密度住宅层数少、体量小巧,居住区是由 低层住宅建筑形成的院落组群扩展而成的,人们在这 种小尺度的二维空间内部活动,感到舒适自在。( 图 1 - 2 - 1 ) 2 ,空间的层次性 人的心理、情感要求空闻环境具有层次性的过渡。 城郊低密度住宅群由于私密性院落空间的介入而形成 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 间多个层次、不同性质的空间体系,给人以不同的空 间感受,从而满足居住者的多种心理需求 3 、空间的宜人性 1 ) 低密度住宅具有很好的接地性,其住宅上下联 通方便,居住者可以便利的出入住宅,住宅室内外空 间形成了很好的流动性: 幽 1 - 1 - 1 1 t 上海“康桥水乡”鸟瞰图 圈1 - 1 - 1 2 :上海“九间堂”总平面圈 z ) 城郊低密度居住区具有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