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筑技·筑道——解读荣巷地区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筑技·筑道——解读荣巷地区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筑技·筑道——解读荣巷地区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筑技·筑道——解读荣巷地区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筑技·筑道——解读荣巷地区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无锡位于祖国的东部,地居长江下游,是中国轻工业产业最为发达的城市 之一。而在其中有着突出贡献的荣氏家族的人民,正是本文的研究对象荣巷 的拥有者、居住者和建造者。以家族为单位的聚居使得荣巷产生了自己独特的 人文特征和地域风格,而家族经济实力的雄厚也是推动荣巷传统建筑多样性和 个性化产生的源动力。在这片区域中,传统民居建筑成为传承荣巷历史文化的 载体被保留下来,它们在平面、立面、结构、装饰及建筑性格中所体现出来的 建造方式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正是代表了晚清和民国时期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建 筑及其自身的特色。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政治、经济、文化和当地风俗的影响, 也使得荣巷传统建筑建造方式与一般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相比产生了一定的 可识别性。 本文的意义,即是从建造方式的角度,以荣巷地区的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 将筑技即建筑技术和筑道即建筑道理这两个方面作为出发点,分别用 理性和感性的角度分析荣巷地区传统建筑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文化的特色所在, 解读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荣巷地区传统建筑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实质。 关键词:荣巷建造方式建筑技术建筑道理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w u x ii sl o c a t e di nt h ee a s t e r np a r to ft h em o t h e r l a n d ,t ot h el o w e rr e a c h e so ft h e y a n g t z er i v e rh a b i t a t ;i so n eo ft h em o s td e v e l o p e dc i t i e so fc h i n a sl i g h ti n d u s t r i a l i n d u s t r i e s a n dt h ef a m i l yo fr o n g ,w h om a k eap r o m i n e n tc o n t r i b u t i o n ,i st h eo b j e c t o fs t u d yi nt h i sa r t i c l e r o n gl a n e so w n e r s ,r e s i d e n t sa n db u i l d e r s f a m i l ya sa u n i tt om a k et h es e t t l e m e n tl a n er o n gh a di t so w n u n i q u eg e o g r a p h i c a lf e a t u r e sa n d s t y l eo ft h eh u m a n i t i e s ,a n dt h es t r o n ge c o n o m i cs t r e n g t hi sa l s ot h es o b r c eo fp o w e r g e n e r a t e dt op r o m o t e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c h i t e c t u r e s d i v e r s i t ya n d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i nl a n e r o n g i nt h i sa r e a ,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r e s i d e n t i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sa h i s t o r i c a lo ft h ec a r r i e r o f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i nl a n er o n gh a sb e e nr e t a i n e d ,a n dt h e yr e f l e c t e dt h er i c h n e s s a n dc o m p l e x i t yi nt h em a n n e ro f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np l a n e ,e l e v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 d e c o r a t i o na n d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c h a r a c t e r ,ju s tr e p r e s e n t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h o u s e si nt h e j i a n g n a nr e g i o nd u r i n gt h el a t eq i n gd y n a s t ya n dt h er e p u b l i co fc h i n aa n d i t so w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t h es o c i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i m p a c to fp o l i t i c a l ,e c o n o m i c ,c u l t u r a l , a n dl o c a lc u s t o m s ,m a k et h el a n er o n gh a v eac e r t a i ni d e n t i f i a b i l i t yc o m p a r e dt o g e n e r a lt r a d i t i o n a lh o u s e so fs o u t h e r nr e g i o ni n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w a y o fb u i l d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h i sa r t i c l e ,t h a ti s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m e t h o d s ,a s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c h i t e c t u r ei nl a n er o n ga r e aa st h eo b j e c to fs t u d y ,a s t w oa s p e c t sw h i c ha r et h eb u i l d i n gs k i l l s - t h a ti s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m a n n e r t h a ti s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c u l t u r ea sas t a r t i n gp o i n t ,f r o m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so fr a t i o n a la n de m o t i o n a lt oa n a l y s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e c h n o l o g ya n d c u l t u r eo f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c h i t e c t u r ei nl a n er o n ga r e a ,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t h ec u l t u r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s p i r i t u a le s s e n c eo f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c h i t e c t u r ei nl a n er o n g a r e a u n d e rt h ec u r r e n ts o c i a lb a c k g r o u n d k e y w o r d s :r o n gl a n e t h em a n n e ro fc o n s t r u c t i o n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c u l t u r e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拳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江南 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时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签名: 卫攀,_ 日 期:一9 弘,一,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 江南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 签 名:赃手采- 一导师签名: 日期: 绪论 绪论 城市化,是现代都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鳞次栉比的高楼,现代化的交通系统,大面积 的人工绿化已经占领了我们生活的空间。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城市化的背景下, 生活质量的提高让我们对这种实则非人性化的发展态势采取了顺从的态度。然而代表着城 市历史的传统建筑这种物化的城市记忆形式在城市化愈演愈烈的进程中,却无法完 整而彻底的保留下来。中国现存的传统建筑,尤其是零星散布在城市角落中的传统民居建 筑,正在逐渐地消亡,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却又无力抵抗的事实。城市如果没有了记忆, 就像树木失去了根,纵使发展再迅猛,也没有生命可言。 中国的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殊的包容性极强的形式,它高超的技术和独 特的建筑风格,蕴含了大量的儒家和佛家文化神韵,见证了中国几千年来社会、文化、科 学技术、思想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可以这么说,传统建筑的历史发展轨迹和中国的历史发 展轨迹是密不可分的。不仅仅是气势恢宏的大型官式建筑,就连各个地区风格迥异的传统 民居建筑,也在建筑风格和建造方式上相对含蓄而全面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和文 化形态以及科学技术上的新成就。现存的中国传统建筑就像凝固而可触的历史,违背常理 地将“时间”留住并浓缩在一个或是一群建筑中,供今人欣赏和研究。 可是如此珍贵的实体历史资料,却在一点点消逝。各个城市盛行的“旧城改造”之风, 将大量的传统建筑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现代住宅楼和商业大厦。推土机推倒的 不是一叠叠没有生命的砖块,而是曾经的那个时代。我们无法阻止城市的发展,也完全赞 同城市的成长需要更新,但是试问,可以合理些、理智些么? 当然,值得庆幸的是,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和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建筑学方面一个被赋 予相当多关注的课题,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保护这个关乎到城市乃至国家文脉的行 动中去。除了对现存传统建筑的保护,无论是修旧如旧还是留旧更新,都体现出对于传统 建筑和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的尊重和重视之外,越来越多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学术著作也 在此期间应运而生。随着研究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对于传统建筑 文化的研究,并不只是对其堆砌方式或是风格造型的研究,而是对于其中的文化生命和精 神实质的探索和挖掘,从而作为创造现代建筑文化的良好借鉴,这才是深入研究传统建筑 文化的最终目的。 0 1 研究动机及意义 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在地域上有很大的差异,相较于北方大量官式作法的宫殿建筑, 南方的传统建筑以形式精巧而丰富的民居建筑为主,尤其是江浙一带以苏州民居建筑为主 要模式。它的结构和建造方式虽然不及宫殿建筑复杂严谨,但是正是由于其随意性和自主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性而发展出的多样性是宫殿建筑所不及的。 构成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元素有很多,而其中的建造方式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由 于其多样性的存在,无法完全参照宫殿建筑的作法实施。所以将传统民居的建造方式理论 系统化、完整化,是我们研究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根基,同时也为今后的修缮和复原工作 提供大量的参考依据。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建造方式也是古代匠人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参考其制作方法和过 程,运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实施于现代建筑之中,也是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发扬和继承。 除此之外,江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建造文化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甚至与北方地区传统建筑 的建造文化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性,这种独特的建造方式其本身成为了一种建构文化, 也建构了彰显其气质与韵味的文化现象。 0 2 研究现状 一方面,有关传统建筑建造方式的研究很多,也有现存古人所著的建造工艺书籍,如 营造法式、工程作法则例等,但多是适用于宫殿建筑,而民居的建造方式由于受到 当时的劳动人民文化程度的限制,一直采用“口传身授”的形式,很少有留下文字总结或 著作,所以有“人亡艺绝”的现象。 另一方面,今人对于传统民居的研究书籍也很多,但是对其建造方式的研究缺乏系统 性和完整性。一般只注重于其结构方面,尽管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可缺少了对 于装饰、门、窗、门头、墙面、屋面、地基等各个元素的建造方式的研究,也无法称之为 是一个完整的研究系统。 总的来说,对于传统民居建筑的建造方式,从设计选址到门窗的安装制作等各个方面, 以及对其文化层面信息广度的搜集和深度的探究都缺少一个科学性系统性的总结,缺少一 个具有工具意义的理论系统。这也是现今大量仿古建筑街区生搬硬套、不尊重传统建筑文 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0 3 研究方法 资料搜集部分: 数据资料搜集: 书面资料搜集: 口头资料搜集: 资料分析部分: 对于荣巷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进行外立面以及重点建筑内部空间平面与立 面的测绘,得到相关数据。 查阅大量与建造方式相关的书籍与杂志,寻找传统民居建筑建造方式的部 分。同时也通过对于风水学、社会学以及技术发展史的学习,了解到建造 方式形成的各个层面的原因。 走访熟悉荣巷历史的人以及对民居修建有大量经验的匠人师傅。 2 绪论 推理:针对荣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将已有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合 搜集整理的书面资料和口头搜集资料,推理出这些传统民居或者公共建筑的建造方 式。 归纳:将以上推理出的建造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荣巷地区的传统民居与公共建筑的建 造方式的类型及文化特征。 0 4 研究主要内容及论文框架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荣巷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为出发点,通过以测绘 和计算机技术复原、查阅书籍杂志资料、走访求教为手段,再结合其他同类型同时期建筑, 从平面、立面、结构、装饰等部分进行细致的分析,归纳出荣巷地区传统建筑建造方式的 基本类型及特征,并且深入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及在纵向与横向上带来的影响。 以下为论文框架: 0 5 后续研究的可能性 1 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同属苏州民居门类里的浙江晚清以及民国时期民居建造方式进 行调查测绘和实例分析,进一步保证其完整性。 3 江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其他时期的江南民居建筑的建造方式进行系统性的总结 3 参考本研究的结论,对于其他地区的传统民居建造方式进行系统性的总结 4 对于明清时期建筑施工工具或者材料的跨学科研究 5 研究社会发展新技术的产生对于民居建造方式的影响 6 研究堪舆理论对于民居建筑建造方式的影响 4 - 第一章有关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 第一章有关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 1 1 中国传统建筑建造方式的发展 当位于湿热地带的原始人在靠近水源的天然洞穴里居住,或是“构木为巢”时,当位 于干冷地带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在用赤铁矿染红的石珠装饰的山顶洞穴中居住时,中国 最早的两种居住形式一“巢居”和“穴居”便出现了。这两种居住形式都以天然的洞穴为 主要居住条件,虽然毫无建造方式可言,但正是由于它们的出现,才发展出之后精彩而多 样的中国传统建筑样式。而“下为台基,中为柱身,上为屋顶”的中国传统建筑建造方式 的基本形制,在原始社会的后期就已经形成了,譬如山东东海峪遗址,“就是在人工的夯土 台上很整齐地建造的东西成行、南北成排的有规则的村落”。之后的中国传统建筑虽然 经历了发展、融合、繁盛和停滞期,但从宏观上看,它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变是十 分缓慢的,以至于现今也没有人能系统的对其的发展轨迹提出详细的划分根据。李允稣在 华夏意匠中曾根据“建筑本身就是文化中的一部分”的概念,通过对于中国文化史或 者美术史发展的研究,将中国传统建筑建造方式的发展归纳了几个阶段,本人结合一些建 筑遗址的考古研究,将其重新总结如下: 一、雏形时期: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时代 二、确立时期:周代至春秋战国时代 三、成熟时期:秦汉时代 四、融合时期:魏晋南北朝时代 五、鼎盛时期:隋唐时代 六、延续时期:宋、辽、金、元时代 七、微调时期:明清时代 当然,这种基于文化背景下的推断还不能作为盖棺定论的归纳,它缺乏了对于整个中 国建筑史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尽管如此,我们也是可以从这样的划分中找寻到一些 中国传统建筑建造方式的演化规律,发现其中的不变因子和有变因子。 首先是关于木结构的使用这一发展中的固定化。当然,中国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木头 这种材料作为主要的建造材料,期间也经历过以泥、石为主体的建造方式。但是在建筑的 发展过程中,古代的人们依靠聪明才智解决了木结构建筑不足以构成重大建筑物要求的局 限,从而认定了木结构是最完美最合理的建造方式,并且在经济和技术上不比西方的砖石 结构低劣的设计思想。事实上,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除了无法长期保存的这个缺点之外, 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木结构建筑无论从美学或者耗能方面都与砖石结构依然具有相抗衡的 。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0 年9 月第二版p 3 5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能力,甚至还略胜一筹。从另一个方面说,木结构建筑经历了几千年历史而不衰亡,在很 大程度上也证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在木结构为主的大背景下,从纵向上来看,由于文化环境差异,各个时期的传统建筑 也体现出相对变化的因素。诸如曲面屋顶的作法,宋朝的举折和清朝的举折在作法上有异 曲同工的效果,但是其在建筑实体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我们可以用来 区分建筑朝代的根据之一。再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文化的渗入带来琉璃瓦这种新的材质, 使得中国传统建筑的表现方式比其前期更加丰富多样。从横向上来看,地域文化和气候环 境的不同也导致了可变因子的产生。带有防御性质的福建土楼与枕河而建的江南民居,即 使同为传统民居建筑,并且以木料为主要建造材料,却在形式、造型和气质上显示出相当 大的差异,这归根究底还是建造方式的不同。再将江南民居与北京的四合院相比,常被形 容为“一个是小家碧玉,一个是大家闺秀”,仅从字面上的意思便可以看出两种宅院式的民 居建筑在建筑整体印象上的区别。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前进和发展, 其中有固定不变的元素,即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原则,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也有随 着社会文化的改变或是因地制宜而产生的可变元素,但正是呈现表象不同的它们体现了中 国传统建筑的多样性和合理性。 1 2 中国传统建筑建造方式的影响因素 1 2 1 建造方式与社会 建筑是社会大环境的一个静态组成部分,却也依附社会而存在,自然也受到其各方面 的影响。当社会对于建筑的影响力渗入到深层时,不仅是建筑风格和表象的能够使人一目 了然的了解当时社会的主流,甚至是建筑的建造方式和精神气质,都像是一本历史教科书 般的将整个社会的形态描绘出来。 1 思想 提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毫无异议是为主流。在中国历史走过夏、商、 周三个朝代近1 7 0 0 年之后,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将这三个朝代的传统文化进行了 系统的整理、总结和概况,创立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这就是儒家思想的诞生。春秋时 期的儒家思想以“德治”和“人治”为主体,强调教化的过程以及德化者的本身,还是以 改造人的思想为主体从而衍生到对于建筑的影响上。直到周代“礼”( 第四章中有详细介绍) 的出现,“礼治”才以另一个核心内容的形式出现在儒家思想之中,这也是与建筑关系最为 密切的儒家思想的一部分。“礼”当时是作为一种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而制定出来的,建筑 的制度在当时同时就是一种政治上的制度,也就是“礼”之中的一个内容,为政治服务的, 6 第一章有关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 作为完成政治目的的一种工具。“礼”将屋主的身份等级与建筑形制相联系,并且进行了详 细的划分和规定,正是有了这样的政策制度,古代的建筑设计似乎就有了一种理论上的依 据,建造方式也因为“礼”的要求产生了多样性和合理性的变化,以达到其所要求的标准, 凸显出社会地位等级的差异。 除却“礼”以外,儒家思想所强调的“中庸”精神,也对中国传统建筑甚至是中国古 典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庸”是儒家思想“人治”中的精华,倡导人应该自我监督、 自我完善、自我修养、自我教育,以达到圣人的境界。“天人合一”是这个思想的理论基础, 它所强调的天性和人性的合一,理性和感性的合一,内外的合一等内容,正是中国古典艺 术的精髓,它直接指导了中国传统建筑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北京的天坛正是其中的典范 之一。而这也不仅仅表现在大型的礼制建筑中,对于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来说,“天人合一” 的实现,是将室内外的分界线虚化,也就有了院落的产生;是在建筑中用体现其意义美好 的图案形式来描绘,也就有了建筑各个部位不同的装饰;是在建筑中采用天然易得的材料, 也就有了木结构的主流。“中庸”所要表现的中和之美,正是中国传统建筑所追求的目的。 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来说,儒家思想是具有深刻悠远的影响力的。不仅是对建筑,对于 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的发展,儒家文化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其中有些思想已经 在历史的进步中被淘汰而不再奉为“圣旨”,可是儒家思想作为一个完整并且具有相当长延 续性的思想系统,其影响力还是不可小觑的。 2 技术 人从最初的居住形态一攀枝筑巢、寻穴而居,到后期的石砌木构,再到今日多样而复 杂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均显示出对于技术的依赖。可以说,建筑之美,依技术而成, 每次技术革命的发生都推动了建筑的发展:古罗马人的火山灰水泥,使得建造巨大的斗兽 场成为可能;飞券结构,使古哥特建筑高耸而上;钢和玻璃的应用,产生了钢骨架的现代 建筑,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来说,技术与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在父系氏族社会,人 们已经懂得“刨槽筑基,普遍用石灰类屋主涂抹居住面一地面及墙的根部”圆。到了商代, 青铜器的产生和大量使用,也为当时建筑的建造带来了新的技术:模拟浇注青铜器的过程, 用木板和木棍作为边框,将黄土倒入填满后,用木杵夯实,再将木板拆除,夯过后的土块 可做墙做基,使用年限极长。这被称为“版筑”的技术因为经济方便并且制作的边框可以 反复使用,一直到今天还被人们所运用着。东周时,铁的使用开始出现,大量铁制工具的 产生,使得建筑细部的装饰更为精美细腻。人们开始学会烧制砖瓦,建筑铺地和屋顶的形 式开始丰富起来。秦朝虽然短暂,但是长城和阿房宫的建造让后人了解到当时建筑的建造 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高度。西汉时,公孙述曾“在成都造十层赤楼,是汉代最高的楼房” ,东汉另有一种建筑形式出现,虽然现今已经没有实体存在,但是在汉代的墓中常有其 陶制品出土:它既是望楼也是谯楼,楼顶上可以嘹望,遇到危险情况还可以大声呼喊通知 圆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0 年9 月第二版p 3 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0 年9 月第二版p 1 7 - 7 -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乡亲,这两种相对高层的建筑的出现,意味着汉代建造技术长足的进步。之后的三国、南 北朝以及隋朝时期,虽然城市规划中有下水道设施的出现,京杭大运河也在隋朝建成,但 是由于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建筑的建造技术整体并没有大的发展,直 到大唐盛世的出现,社会的稳定,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佛教思想的盛行,使得建造技术愈 发的趋于成熟,大明宫、长安城、洛阳城的建造,唐代的建筑在当时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气 魄。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代结束以后,中国的政局在宋代又得n t 暂时的稳定,营造法式 的颁行,证明了当时对于传统建筑尤其是官式建筑的建造技术已经有了一个系统化的总结, 这本工具书本身也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建造方式的一个里程碑。到了元朝,由于非汉族人当 权,传统建筑的建造技术处于退步的状态,基本与汉代看齐,而少数民居建筑却得n t 发 展。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发展的最后阶段,明代建筑较退步的元代大为发展,一 切规模制度都远胜于前人,烧砖的技术及其使用空前发达,如长城、城廓、佛塔、无梁殿 以及宫殿宅第院墙都大量用砖。而明代计成所写的同冶,是对于园林及其建筑建造技术 的一个全方位的总结资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以来唯一有关造园技术的书籍。十八世 纪工商业的空前繁荣,使得全国尤其是以江浙一带为代表的商人富裕起来,一些考究的私 人宅第也在这些地方出现。而清工部工程作法则例一书的颁行,则是对于官式建筑的 建造技术又一次系统性的总结,相较于宋代的营造法式,更为标准和严谨。康乾两帝的 热衷于南巡,让园林建筑成为清朝在建筑上最大的成就,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等园林建筑的出现,尤其是圆明园中西洋式景观的出现,显示出清朝建造技术的高超程度, 这些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建造技术发展上最后的乐章。 从以上整个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来看,技术是带领其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传统 建筑的基本形制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基本形成,在唐宋时期已经非常成熟,但是技术的不断 更新指导其在后来的时期里向更为合理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 2 2 建造方式与环境 建筑仰赖环境而存在,正是环境赋予了建筑活力,如果没有了环境,建筑只能是一堆 用砖瓦堆砌的无生命体。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的建造方式,有时 候还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 材料 懂得以木结构为主节约耗能的古代中国人民,自然也懂得因地制宜的道理。从别处运 来优质木材,必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尽管历史上一些帝王在新建宫殿时采用了这样 劳师动众的方式,大部分的建筑还是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当地易运好用的材料进行 建造。 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最早巢居和穴居开始便是利用当地最盛产的材料来进行建造,南 方木材众多,使得原始人学会了如何用木料或枝条来建造一个窝,而北方干燥石料多,山 - 8 - 第一章有关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 顶洞人便会因地制宜的利用已有的山洞作为最初的家,这些都是因为材料的易得性而决定 了建造方式。将时间再往后推移,旧时的江南地区传统建筑,墙体一般为黄泥筑成,而云 南、四川地区的传统建筑,墙体都是以碎石为主,填塞填充物填补空隙,有些还是以石料 作为主材去填补空隙,这正是因为云川地区处于中国的地震带上,石料的自然存量比南方 要高很多,也是材料的普遍性所决定的建造方式。 2 地理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情况也极为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建造方式的也需要随着地理 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山西的浑源县的悬空寺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也是一个相对极端 的例子。就以南方和北方为例,江南地区处于长三角平原上,河流众多,传统建筑的建造 方式也以依河、枕河为主,体现其亲水性,往往建立成群。而北方就极少有这种沿河生长 的传统建筑群,多是陆地衍生尺度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建筑,整体呈现出大气的状态。其实 就是少了水元素在建筑中的软化作用。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建造方式的发展方 向以及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由于地理因素而产生的建造方式的变异更加具有地域性和 独特性的特征。 3 气候 气候是直接影响到中国传统建筑建造方式的一个因素,建筑提供给人生活的空间,人 要在这个空间中生活下去,除了必要的进食以外,利用建筑来抵抗气候的恶劣也是几千年 来建筑的主要且根本的作用之一。由于中国跨纬度较大,南北气候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 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南北地区的传统建筑在建造方式上有所不同。 从巢居和穴居开始,气候就直接影响到南北方建筑的建造方式了。南方天气潮湿炎热, 所以巢要建在靠水缺远水的地方,比方说邻近水源的大树或是高地,而北方天气干燥寒冷, 石穴因为其材料的厚度足以抵挡北方恶劣的天气,也自然首在北方出现。 另外,北方建筑将墙的厚度加大,甚至用砖砌的荷载墙取代柱,为了抵御冬季干燥的 寒冷,南方建筑则要考虑雨水对建筑中木结构的侵蚀等方面更多一些,这样一来,建造方 式的差异必然产生了风格迥异的传统建筑模式。 1 2 3 建造方式与文化 建筑作为文化主体中的一员,受到文化趋同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建筑的建造执行者 是人,而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也都是人,这就迫使建筑要跟随文化的发展而 同步前进,将文化的内容体现在建筑上,直接的物化表现就是建筑各个构件的变化,构件 的变化必然带动建造方式的变化,也就是说,文化是通过建造方式的表现力而体现在建筑 上的。 9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社会文化 上节提到的外来文化初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式木结构建筑首次尝试与西方文化 融合,体现出两种文化碰撞的新鲜感与尝试性,但是当到了发展最为鼎盛的隋唐时期,中 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已经炉火纯青,这样的融合也带有相当的中式特色。琉璃在窗上的运 用,石材台基的制作等等,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和吸收,也必然使中国传统建筑向更为多 元化的方向发展。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表现形式,也使得建造方式更 为多样化而复杂化。譬如2 0 世纪初西方文化尤其是欧洲文化与中国文化在上海这个闹市中 得到了交融,创造出了石库门这种中西方文化合璧的传统建筑形式,并且在江浙一代广泛 传播,也遗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建筑遗迹。 文化的交汇在一种程度上是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审美疲劳和新晋文化的新鲜感所促成 的,在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传统文化向更为完美的方向发展,在交汇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以完善自身。 2 堪舆理论 五行之说到后期运用在建筑上,逐渐发展成为玄学的一种,即是“堪舆”,也就是我 们常说的风水。李约瑟在谈及“中国建筑的精神”的时候,一开始就说:“再没有其他地方 表现得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于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这个人 并不是社会上的可以分割出来的人。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物自然不在话下,城乡中不论 集中的,或者散布于田庄中的住宅也都经常地出现一种对宇宙的图案的感觉,以及作 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这些话显然就是希望用科学的观点解释“风水” 之说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但是堪舆对于旧时乃至现今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单纯的科学或 是迷信理论,它实际上还表达了人们心灵上的慰藉,将人们对于最为理想的生活状态的描 述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在历史上,因为风水影响建造方式的例子非常的多,在北京城中就有很多。譬如著名 的代表天圆地方的天坛,而风水与建筑的关系较为中大的例子就是明代建都北京时,为了 镇压元代的“王气”,根据风水之说在元代的宫殿位置上筑了一座“景山”。明十三陵的陵 址选择和基本布局都是由术家,也就是著名的风水师“卜帝陵于此”的。这两个重大的建 筑构图为现代中外的建筑学家所赞美,可以用现代的建筑理论为它们做出很多合理的解释。 但是它们无可否认是首先由风水理论而得出来的。可以相信,在做出这些工程计划的时候, 肯定不会是持有我们今日对之解释的相同利用来做出决定的。 3 民众认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一直是不, - - - j $ 得的传统美德。可是每每新 的朝代建立起来的时候,焚毁前朝的宫殿,在原地重新建造新的宫殿或是另起炉灶仿佛成 了例行公事,皇室对于皇宫极尽奢靡的建造方式,往往引起淳朴善良的中国百姓的不满。 1 0 第一章有关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 秦始皇建造了阿房宫,将近一千年后的唐朝还有个诗人杜牧写了篇阿房宫赋来议论它, 我们也可以将其看做是中国人存在的一种对建筑的态度和思想,显然,反对奢华浪费从来 都是中国人民的一种浓厚的意识。 一味的从认同感的角度去满足民众对于节俭地追求,其实也是不正确的。这种认同感 应该作为一种使建造方式进化或是完善的动力,努力去研究如何用最少的木料最快的时间 建造出结构最为合理的建筑。其实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在这一点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相信在这不断探索的期间,这种民众对于节俭的认同感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 3 现存江南地区传统建筑建造方式概况 现存的江南地区传统建筑以晚清和民国时期为主,明代的已经非常少见。传统的木结 构建筑不高于三层,而民国时期的石库门建筑由于本身砖石结构的原因并没有受到层高的 限制。这两种建筑形式,尤其是传统木结构建筑粉墙黛瓦的形象,已经成为江南地区标志 性的符号,其影响力也到达了福建广州一带,只是在细节上略有差异。 江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大致上是一致的,平面上,单户小开间大进深,多户并 n 贝1 l 呈现出有序的重复,采用门与院落作为空间序列的开始和结尾的建造方式,以一院一 房的形式在进深方向上将建筑整体推进,靠山墙的部分一般设置过廊或是厢房。室内铺地 方面一般采用细墁铺地,室外院落则用小砖通过不同的垒砌方式体现不同的纹样和肌理效 果,达到装饰的目的。 在立面上,为了保持围墙尤其是山墙对外面的完整性,尽少的开窗设门,突出建筑的 气势,建筑内部的房与院交接的立面则采用隔扇、槛窗和槛墙的方式进行分隔,必要时全 部开启,满足室内采光通风的需要,室内外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通透关联的目的。 二层建筑的二层立面则由窗和裙板组成,裙板的形式多样,除了起到围合和保护的作用之 外,也带有一定的装饰功能。室内立面由可拆卸的隔扇和不可拆卸的板壁作为分隔空间的 方式,必要的时候拆下隔扇,可满足室内大空间的需求。 结构上,木结构民居建筑以穿斗式为主,也有在需要大空间的时候搭配抬梁这种建造 方式。进深方向上的架数不受奇数的限制,而是为了满足功能需要而设。砖石结构的民居 建筑则用砖砌墙代替木结构承重,为了实现坡屋顶的效果在顶部架设桁架。屋顶的举折则 基本完全按照工程作法则例中的标准完成。 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多有精致细腻的门头装饰。另外在梁头、额枋的部分也会有精 美的雕刻纹样出现。大户人家还会有挂落、门楣、牛腿、雀替以及月梁等各种带有装饰性 意味的构件出现。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1 荣巷历史 第二章荣巷传统建筑 明朝初期,荣氏始迁祖荣清( 字逸泉,号水濂) ,带领荣氏全族近百人从金陵迁锡,按 当时朝廷垦荒令领恳了近千亩田地于此,开始了垦荒生活。荣氏定居后,筚路蓝缕,始迁 祖荣清,为了“后继有人”的大计,设立荣氏家塾,聘请宿儒课教子弟,同时又立了“耕 读传家”的家训,他要后代躬耕陇田,以体验稼穑之艰,使他们不致好逸恶劳而堕落。总 之,这一个时期,荣氏家族的经济是“以农为本”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过着极为俭朴 勤劳的生活,属于当时的寒门素族,荣巷也是默默无闻的穷乡僻壤。 明朝中叶起,荣巷附近一带已有诸多外姓陆续迁来垦荒,人口不断增加,荣氏人均耕 田不增反少,荣氏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很大制约。不过,这时的江南商业在全国已有相当 大的影响,布码头、米码头等繁荣昌盛,运河船只繁多,运输繁忙,使荣氏眼界开阔,他 们开始摆脱原有单一生产模式,着力开辟家族多种生产经营的路子。 荣巷南滨梁溪,西南通太湖,地处水网地带。荣氏族人从中看到养鱼、捕鱼的有利条 件。在明末清初,便开始挖泥筑塘,进行人工养鱼,每亩鱼池的收入差不多可抵1 0 亩农田 的收入。一时间群起效仿,在荣巷附近围筑了近5 0 0 亩鱼池进行养殖,养鱼收入颇丰。建 国后,荣巷所在的原河埒镇,以内塘养鱼而名闻全国,各地前来学习养鱼经验的人络绎不 绝,这同荣氏及其邻近养鱼诸姓多代从事内塘养鱼积累了丰富经验不无关系。 栽桑养蚕是荣氏选择的又一个多种生产经营项目。由于荣巷周边挖了大批鱼池,荣氏 人家广泛栽种桑苗和杨柳,一来为鱼池防洪抗涝。为鱼遮阳并作饲料;二来为妇孺老弱采 桑养蚕创造条件,为砍柳打椿、制作农具等提供原料。所以,荣巷养蚕人家日益增多。 养鱼捕捞又带动了荣氏的航运业发展。内河航运主要是班船和信船( 即载客运货,又 代递信件和钱款) :海运工具主要是沙船。航运的发展不仅壮大了荣氏的经济,而且扩大了 荣氏的眼界,培养了荣氏家族的人们敢于冒险、顽强奋斗、随机应变的素质和能力。 在发展多种生产经营中,荣氏妇女也是功不可没的。当时荣氏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纺 纱的摇车和织机,妇女家务劳动之余,就纺纱织布。纺织品除少量供自家衣着外,还出售 或换棉花。妇女辛劳操作情形是“手足皴裂”、“机杼声常与暮鼓晨钟相应和”,辛勤纺 织所得可以解决家庭部分生计甚或全家以之为生。荣德生发家致富后,在其梅园建造的一 座“念劬塔”,就是为了纪念母亲石氏“昼操井臼,夜篝灯织”的劬劳瘁苦的历史。 从明朝中叶起,荣氏逐渐发展的农、渔、航、商等多种生产经营,使荣氏逐步富裕起 来。到清初,原分散居住的上荣、中荣、下荣3 个自然村落已连成一片,合成荣巷,并逐 渐成为无锡西郊的重要集镇。当时有荣舜生、荣瑞气等牵头发起修建荣宗祠和追修迁锡3 0 0 1 2 第二章荣巷传统建筑 多年的荣氏宗谱,至清康熙二十四年( 1 6 8 5 年) 建造了荣氏祠堂,修成了荣氏宗谱, 这标志着荣氏家族在荣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清咸丰十年( 1 8 6 0 年) ,荣巷历经太平军长达4 年的战争破坏,荣巷的建筑基本被全 部毁坏,一片萧条没落。但是,否极泰来,于战乱中去上海逃避战火并合作经商的荣胜溢 和荣剑舟开设了“荣广大花号”,由于沟通了原棉供需渠道,贱进贵出,盈余颇丰,花号 在上海一跃发展了3 家,并另在汉口开设“籽花号”,由此成为清末民初我国“四大花号” 之一,荣胜溢、荣剑舟亦成为荣氏家族中的巨富,成为荣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由于 荣氏由农耕的自然经济开始跨入了发展工商业的商品经济,迅速带来了荣氏的富裕和荣巷 的繁荣。 在经商中先富起来的荣巷人,纷纷在荣巷投资造宅修祠。如荣端馨花厅建造5 楹5 进 的巨宅,画栋雕楼,屋宇恢宏,庭园中种植不少名花异卉,用以接待来往宾客;如荣显庭 建造了一座“居易堂”楼房和花园;荣月槎建造了中西合璧的楼房;“商人世家”的荣汝 宁、荣阳春,感到荣宗祠“卑且鄙”,于是拆除重建五楹三进的荣宗祠,等等。 荣巷街更是空前的繁荣。商铺摊位林立,短短几百米的街道两侧,排满了店铺、作坊、 摊位,在店摊之外的街面上还摆满了临时摊头、担头,剩下狭窄的行人道,真是比肩接踵、 行人如潮。市场上供应衣食住行所需的各种商品,应有尽有,品种繁多,价钱也不比城里 贵多少。所以,荣巷很快成为了周围数十里的中心集镇。据当时荣巷街冯大成热酒店后人 冯素贞介绍:“每天光顾我家酒店有五六百人,多时达千余人,每天仅供应冷盆菜就要用 掉1 0 个熟猪头。”商业的发达带动了交通、通信等行业的发展,当时荣巷每天有两艘往返 城区的班船,每船都要载回一两百担货物,以补充销售的商品,另外建有电灯公司、邮政 局、汽车站以及黄包车歇脚处等,为荣巷通商和生活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可见,荣巷 当时已是十分繁荣兴盛了。 在荣巷的发展过程中,尤其要提到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及其辉煌事业。荣宗敬 ( 1 8 7 3 - 1 9 3 8 年) ,字宗锦,荣德生( 1 8 7 5 1 9 5 2 年) ,字宗铨,中国近代的工商业巨子,以 创办茂福、申新等面粉、纺织企业集团著称于世,有中国“面粉大王”和“纺织大王”的 美称,对荣巷、无锡乃至中国工商业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创办和发展面粉、纺织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在农业、金 融、交通、文化、教育、城市建设等方面有很大投入,以造福桑梓,回报社会,发展自己, 立志当好事业家。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文化教育和城市建设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文 化教育方面,于1 9 0 5 年在荣巷创办荣氏公益小学,1 9 1 9 年创办公益工商中学,1 9 2 7 年创 办无锡地区当时最大最早的大公图书馆,1 9 4 7 年创办江南大学等等。在城市建设方面,1 9 2 4 年在荣巷创办开源电灯公司,被荣巷老百姓喻为“光明使者”;1 9 2 9 年成立百桥公司,共 计建桥8 8 座,其中无锡5 7 座,常州2 7 座,宜兴、丹阳各两座,特别是1 9 3 2 年耗资6 万 元建造的横跨五里湖的宝界桥,时为江南第一大桥:1 9 3 3 年发起修筑锡沪公路、通惠路、 通德路、开原路和环湖路等;1 9 3 3 年开办的锡沪长途汽车公司和开原汽车公司,使荣巷到 1 3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市区以及其他城市有了快捷的运输工具。此外,还于1 9 1 2 年起历时2 0 年,建成了奇花异 卉、花木扶疏、曲径通幽、小桥流水、台阁林立的风景胜地梅园,以及其他各具特色 的园林景观,以供老百姓游玩观赏。 到了抗战前夕,由于荣氏兄弟事业的飞黄腾达,以及其他荣氏族人在本埠和外地创业 中取得成功,荣巷得到了飞速发展。于民国初年正式建镇的荣巷,因一批创办实业而富裕 起来的荣氏族人先后大兴土木建造豪宅,改造集镇基础设施;因企业发展极大地带动了人 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聚,加快推动了荣巷的商业繁荣、社会事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 进步。这时的荣巷已是名闻遐迩、盛极一时的江南名镇。但是,历时8 年的抗日战争以及 尔后的内战爆发,荣家企业除上海租界少数工厂仍继续生产外,其余地区的企业不是被毁、 即被强占,使得荣家企业难以喘息。纷纷开始南迁到广东、香港、台湾,甚至到东南亚诸 国谋求发展。这是荣巷开埠以来,继遭受太平天国战争破坏后又一次遭受的战火劫难。 建国后,荣德生先生以及其他氏族成员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参加工商企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从此,荣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荣德生先生之子荣毅仁积极投身社会 主义改造和建设,曾历任地方和国家许多重要领导职务,直至2 0 世纪9 0 年代担任国家副 主席。于建国前后到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及走出国门到东南亚、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 国发展的荣氏后代,继承前辈实业图强的优良传统,创业兴办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有 的还在国家改革开放后回来投资办厂,积极参与祖国的建设事业,续写了荣氏近代史上发 展民族工商业的辉煌,这充分说明荣氏代代相传,后继有人。 2 2 荣巷现状 现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