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龙图形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s t u d yo ft h ea p p l i e do f “l o n g g r a p h i ci nm o d e r n d es i g n i n ga r r t at h e s i ss u b m i t t e dt o s h a a n x i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i np a r t i a lf u l f i l l m e n to f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f o rt h ed e g r e eo f m a s t e r o fa r t s b y g u o z h i o i a n a t h e s i s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e s s o ro i ns u i m i n a 一一i - m a y , 2 0 1 0 龙图形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中国的龙图形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对现代各个设计领域的 影响是巨大的,正确的理解和应用这一赋予中国特色的传统图形,满足现在 人们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的设计文化需求,使之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应用 更广泛、更贴切,在世界设计之林中独树一帜,体现出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 色的设计精粹。 本文主要目的是以龙图形为代表的传统图形作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从图 形再设计的角度论述传统龙图形设计文化对自身设计的影响。以“龙图形 为毕业设计创作主题,并将这种元素应用到现代商业设计中,为茶馆“鸿渐 轩”创作系列文化设计推广。进一步探索梳理合理性的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 的设计方向。在梳理归纳龙图形的起源以及各时期的构成特征和造型特点 后,在学习知名前辈们关于龙图形的设计作品后,文中从形和意两方面对其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及设计美学特点作了分析研究,由此归纳出龙图形设计 的特点:元素的融入与重组;局部元素的应用与延伸;图形的简化与夸张手 法;和谐美好的主旋律;改变传统色彩。 把龙图形的设计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必定会使现代图形设更具民族 文化性。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优秀设计作品,是把实用、功利的制约转换成 为新颖、独特的契机,其作者良好的休养、扎实的功底、宽广的思维、深入 浅出的喻义,从而很好地体现设计所要表达的视觉含义,使其成为一个区别 于其他符号的现代图形。现代设计站在应用中国传统视觉元素这个起点,将 更具有民族特色。 中国的龙图形历史久远,将传统龙图形与现代招贴设计进行结合,从图 形设计的角度去探寻它的独特价值,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高度进行诠 释,需要更多的设计精英不懈的努力与奋斗。 关键词:现代设计,龙图形,民族,应用,文化 as t u d yo ft h ea p p l i e do f “l o n g g r a p h i ci nm o d e r n d es i g n i n ga r t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e s e l o n g g r a p h i c sa r ea ni n t e g r a lp a r t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 t h ei m p a c to fm o d e mv a r i o u sd e s i g n i n gi sg r e a t ,b u tt oac o r r e c t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o ft h eg i v e nc u l t u r ew i t h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om e e tt h e m u l t i l e v e l ,d i v e r s i f i e d ,m u l t i c u l t u r a ln e e d so ft h em o d e md e s i g n i n gc u l t u r e a n dm a k ei tm o r ee x t e n s i v ea n da p p r o p r i a t ei nt h ef i e l do fm o d e ml o g o d e s i g n i n g ,t ob eu n i q u ei nt h ef o r e s to ft h ew o r l dd e s i g n i n g ,r e f l e c t i n gt h et o t e m d e s i g n i n go ft h ee s s e n c eo f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t h ep u r p o s eo ft h i sp a p e ri st h el o n gr e p r e s e n t e d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g r a p h i c st o m a k eac a s ea n a l y s i s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g r a p h i cd e s i g na n dt h e nd i s c u s s e s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l o n gd e s i g ng r a p h i cd e s i g ni m p a c to fc u l t u r eo nt h e i ro w n t h e l o n gg r a p h i c a st h eg r a d u a t ed e s i g nc r e a t i v et h e m e ,a n dt h i se l e m e n ti sa p p l i e d t om o d e mc o m m e r c i a ld e s i g n ,t h et e a h o u s e ,”h o n gj i a nx u a n c r e a t i v ed e s i g n a n dp r o m o t i o no ff a m i l yc u l t u r e r e a s o n a b l et of u r t h e re x p l o r ec o m b i n gw i t ht h e c u l t u r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d e s i g nd i r e c t i o n l o n gg r a p h i ci nt h es u m m e d p e r i o do f t h eo r i g i na n dc o m p o s i t i o no ft h ev a r i o u sf e a t u r e sa n ds t y l i n gf e a t u r e s , t h ew e l l k n o w np r e d e c e s s o r si nt h es t u d yg r a p h i cd e s i g nw o r ko nt h el o n g ,t h e p a p e rf o r ma n dm e a n i n gf r o mt w od i f f e r e n th i s t o r i c a lp e r i o d so f t h e i rc u l t u r ea n d a e s t h e t i cd e s i g nf e a t u r e sf o rt h ea n a l y s i s ,t h u ss u m m a r i z e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l o n gg r a p h i cd e s i g n :e l e m e n t so fi n t e g r a t i o na n dr e s t r u c t u r i n g ;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e x t e n s i o no fl o c a l e l e m e n t s ;g r a p h i cs i m p l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h y p e r b o l e ; h a r m o n i o u sa n db e a u t i f u lm a i nt h e m e ;c h a n g e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o l o r s t h es p i r i to ft h el o n g sa n dg r a p h i ce l e m e n t si n t om o d e m l o g od e s i g n i n gt h a tw i l l m a k et h ed e s i g n i n gm o r ec u l t u r a la n ds o c i a l t h ee x c e l l e n td e s i g n i n gw i t h 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m a k et h ep r a c t i c a la n du t i l i t a r i a nc o n s t r a i n t sc o n v e r t e di n t o n e w , u n i q u eo p p o r t u n i t y , t om u l t i p l el i t e r a c y s k i l l ss t r o n ga c c u m u l a t i o no f k n o w l e d g e ,ab r o a da r e ao ft h i n k i n g ,e v e r y d a yw i s d o m ,c l e v e ri d e a s c o n f o r mt o c o n s t r a i n t s ,e m b o d i e st h ep r i n c i p l e so fv i s u a ld e s i g nt oe x p r e s st h em e a n i n g , m a k i n gi ta ni n d e p e n d e n tl i f e ,d i s t i n c t i v ef r o m o t h e rs y m b o l s m o d e md e s i g n i n g o nc m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v i s u a le l e m e n t so ft h i sh i g h e rs t a r t i n gp o i n t ,w o u l dg o f u r t h e r 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h a st h el o n g ,l o n gh i s t o r ya n dw a n tt os o r to u t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l o n g g r a p h i c sa n dac o m b i n a t i o no fm o d e m c o m m e r c i a ld e s i g n , a n dr o s et op o w e rw i t h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i s ah u g ep r o je c tt ot h ep r o f e s s i o n a l g r a p h i cd e s i g n i n gt oe x p l o r ei t su n i q u ep o i n to fv i e wv a l u e ,b u ta l s or e q u i r e s m o r ee 筋r ta n di n v e s t m e n t ,a n df o ri n t e g r a t i o ni n t ot h ed e s i g n i n g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i sap e r f e c tt i m e c o n s u m i n gp r o c e s s k e yw o r d s :m o d e md e s i g n i n g , l o n g ”g r a p h i c s ,n a t i o n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c u l t u r a l 目录 2 2 龙图形源于蚕7 2 3 龙图形源于虹7 3 龙图形的历史演变8 3 1 商周时期的龙图形8 3 2 春秋时期的龙图形9 3 3 秦汉时期的龙图形。1 0 3 4 南北朝时期的龙图形1 0 3 5 隋唐时期的龙图形1 1 3 6 宋元时期的龙图形一1 1 3 7 明清时期的龙图形1 2 4 龙图形的设计特点1 6 4 1 民族化的设计风格1 7 4 2 对和谐美好的向往1 7 5 龙图形在设计中的应用1 9 5 1 龙图形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1 9 5 1 1 龙图形在元、明、清朝服中的应用1 9 5 1 2 龙图形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21 5 2 龙图形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一2 4 5 - 2 1 龙图形在屋顶上的应用2 4 5 2 2 龙图形在影壁中的应用2 4 j v 1 l 3 4 5 4 6 6 , , 5 2 3 龙图形在斗棋中的应用2 6 5 3 龙图形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2 4 5 4 龙图形在器皿和家具设计中的应用2 6 5 4 1 龙图形在古代陶器中的应用2 6 5 4 2 龙图形在古代地动仪中的应用2 6 5 4 2 龙图形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3 0 5 5 龙图形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3 3 5 6 龙图形在影视和动漫作品中的应用3 7 6 对龙图形的设计借鉴4 l 6 1 关于设计主题3 6 6 2 关于图形设计4 2 6 2 1 民族元素的融入与重组4 3 6 2 2 局部元素的应用与延伸4 5 6 2 3 图形简化与夸张手法一4 7 6 2 4 和谐美好的象征手法4 9 6 2 5 改变传统色彩5 2 7 成果与展望5 5 7 1 研究成果5 7 7 2 创新点5 7 7 3 未来工作展望5 7 翌贮谢5 9 参考文献6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 3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6 5 龙图形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1 绪论 1 1 引言 中国远古文化中的龙图形文化丰富多彩,在考古学、历史学、文学、民族学资料中 都有龙图形的记载和痕迹。通过对龙图形元素的挖掘,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继而找到一 条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相结合的途径。研究龙图形的民族性设计风格,增强本民族的设 计文化内涵,可消除来自艺术设计全球化趋势的危机感。视觉文化离不开其特定的环境 和土壤。建立新的具有民族现代性的设计秩序显得十分重要、迫切。 本文探索作为图形的龙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探索建立民族化的设计,寻找源 头也就成为相对重要的工作。有关龙图形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上古伏羲时代,闻一多先 生在他所著伏羲考中最早提出了这个观点。伏羲是有史记载的中华民族最早的老祖 先,生活于炎帝、黄帝之前,活动于黄淮平原,是当时氏族和部落的首领,为“百王先,三 皇之首。关于他的事迹,周易系辞下、管子、庄子、楚辞、苟子、 战国策、世本等先秦典籍均有记述。据说他织网罟、养牲畜、画八卦、造甲历、 制嫁娶、正姓氏、正人伦、创礼仪、作琴瑟等,为后世“开物成务”、“肇启文明 作出 了极大贡献。【1 1 图1 - 1 蚌塑龙石器时代 f i g 1 1p l a s t i cc l a ml o n gs t o n ea g e 迄今所见各种“原龙 真迹图像,可以说是“蚌塑龙 为最早的较为完善的“原龙 图像代表,为后世定型龙图像奠定了基础,也是龙图形设计的起源点,它的主要特点是: 有明显的角,身体呈扭动奔跑的姿态,有和恐龙相似之处,眼睛圆睁,头部较大,嘴是 呈大张的姿态,有双足,有了比较明显的爪,身体呈飞舞前进的动感十足的奔跑状的姿 态,在古朴简单的感觉中,我们也可看到厚重的历史感。这个就是日后被世人传诵和万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分敬仰的龙的最原始的起源。从图形设计的角度来看,它充满动感和古朴的感觉。 图腾”( t o t e m ) 一词来源于北美印第安人阿尔衮琴部落奥及布瓦方言的音译,意思 是“他的亲戚 。其他民族也有与“图腾 意义相同的名称;如在澳大利亚,有的部落 称之为“科邦,有的称之为“恩盖蒂 【2 j 。 中国图腾符号的出现存在着必然性。原始社会中,人们以某种生物或动物的图形作 为本民族的保护神和氏族标志,也有部落将其作为本部落的象征,也有国家将其作为一 国的象征,这个图形,就成了这个民族的图腾符号。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国当然也 拥有这古老而又神秘的图腾文化。礼记礼运中说:龙是四灵之一。是中国先人的 崇拜之物。 3 1 图1 2 四灵中的龙图形( 拍摄于上海博物馆) f i g 1 - 2f o u rs a c r e da n i m a l ( t a k e na tt h es h a n g h a im u s e u m ) 我国传统图形的数量和形式都很庞大,但是龙图形是最为广泛和应用最多的,从古 代帝王宫殿和龙袍直到现代动漫作品和新媒体中对龙图形的沿用,他在各个时期所承载 和代表的意义有所不同,但是作为图形的龙却有着持久而鲜活的生命力,经过数千年的 演化和发展,它仍然被人们所喜欢,也成为现代设计中宝贵的设计元素。探索建立具有 本国民族化的设计,对于龙图形的研究学习是不可少的,将传统图形应用于现代设计的 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浓郁的中国民族味设计,澳门商业银行于1 9 9 8 年推出的全新标志, 如图l 一3 所示。保留了以往“龙 的元素,并注入更鲜明及现代感的图形设计,强烈地 展示出银行“稳固 和“积极 及“权威”等多方面的生命力,进一步奠定了银行的稳 固基础、多元化和实力雄厚的形象,以及为市民服务的承诺,在这个不断求变的市场环 境作出了更佳的定位,展现了银行贯彻服务宗旨的决心。银行重要的一点就为储户、为 客户做一个保障,有一个非常稳固的坚强承诺。 2 g n d u 钳r y 业的应用 化后的龙 图l - 4 誉龙酒业有限公司标志 f i g 1 - 4y u - l o n g w i n ei n d u s t r y , c o m p a n yl o g o “传统与现代结合”传统的龙图形和现代中英文字体的恰当组合使得设计浑然一体, 充满现代感,使传统图案国际化,符号化。更多的设计师应拓展思路,对龙图形进行真 正涵义上的深入与挖掘,在传统文化基石的基础上,注入本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设计创 作,一个具有内涵文化的现代设计才是一个国际化的好设计。 1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水平 我国对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之间关系的探索有一定的基础,目前对这方面的建构梳 理较多的地区是港台设计界,比如有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他的原型源于马家窑文化 中的变形凤凰,然后借鉴了传统文化中“喜相逢”的图形元素,标志的构图形式是 阴阳结合的太极构图,整体感觉有一种厚实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如华夏银行 用“玉龙 的造型作为标识的原型,如图1 5 所示。华夏银行用“玉龙”的造型作为标 识的原型,既美观精巧,又有文化内涵,还体现民族精神别具一格。我们在应用传统图 3 陕西科技大学硕+ 学位论文 形时要领略“化繁为简、推陈出新”的要旨。 在图腾理论的研究中,国外一些人类学家,比较早注意到图腾中视觉图像的意义。 法国人类学家雷纳克( s r e i n a c h ) 在1 9 0 0 年出版的图腾崇拜的规则中,对图腾崇 拜的内涵作过几点归纳,其中就有:“许多民族在他们的旗帜和武器上用动物的形象作 标志;而人则把图腾动物的图形或描绘在或用鲸墨( t a t t o o e d ) 的方法画在自己身上。 【4 】 弗洛伊德在谈到图腾的起源时,把有关图腾起源的观点分为三大类:唯名论的、社会学 的、心理学的。宏观上,国外的学术理论体系建立的早,研究的程度深;技术水平上, 国外设计水平也基本领先于国内。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现在的研究人员水平低,只是因 为国外对于这些领域,尤其是有关人文关怀学科的探索比较早,坚持时间也较长。具体 的设计作品例如美国的国鸟白头鹰作为美国的国徽的主要图像。在英国狮子曾被作为英 国皇家武力威严的象征,至今,英国国家足球队的标志是借鉴狮子图形而设计。可见国 外的传统图腾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是比较广泛。 图l - 5 华夏银行的龙图形标志 f i g 1 5h u a x i ab a n kl o n gg r a p h i cs i g n s 1 3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3 1 研究背景 ( 1 ) 中国的龙图形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现代各个设计领域的影 响是巨大的,正确的理解和应用这一富于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满足现代人们多层次、 多元化、全方位的设计文化需求,使之在现代设计艺术领域的应用更广泛、更贴切,在 世界设计之林中独树一帜,体现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精粹。 ( 2 ) 以“龙图形 为毕业设计创作主题,并将这种元素应用到现代商业设计中,为茶 馆“鸿渐轩 创作整套系列文化推广。尝试学习融入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梳 4 龙图形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理合理性的具有本民族文化能量的设计作品。 1 3 2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 ) 龙图形是我国现代设计的重要元素,通过对龙图形文化元素的挖掘,正确理解传 统文化,继而梳理归纳出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规律和技巧。 ( 2 ) 研究龙图形文化的民族性设计风格,增强本民族的设计文化内涵,可消除来自艺 术设计全球化趋势的危机感。视觉文化离不开其特定的环境和土壤。建立新的具有民族 现代性的设计风格显得十分重要、迫切。 ( 3 ) 中国古代图形不仅在现代设计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未来的设计中也将是不可 缺少的重要元素,在艺术设计的美学领域中具有极高的借鉴、赏析价值。我们只有在了 解民族传统图形的基础上,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民族设计风格的探索。如何将中国宝贵的 文化遗产龙图形融入现代设计艺术中也是值得探讨和思考的。 ( 4 ) 在梳理归纳龙图形的起源以及各时期的图形特征和造型特点后,将其应用到具体 的商业设计中,在学习观察知名前辈们的关于龙图形的设计作品的基础上,在自己设计 的过程中归纳出龙图形应用到现代设计的几种方法和技巧,寻得一些规律:元素的融入 与重组;局部元素的应用与延伸;图形简化和重组;和谐美好的主旋律;改变传统色彩。 ( 5 ) 以“龙图形”为毕业设计创作主题,为企业设计了整体的商业形象推广,其目的 在于学习、借鉴民族性的设计方法、技巧,在探索中找到民族化设计表达的针对性,合 理性。 5 陕西科技大学硕: :学位论文 2 关于龙图形的起源 千古神州,有谁曾看到腾云驾雾,上天入海的龙? 没有,但是人们却都知道龙这个 神奇的动物,是谁创造的龙? 龙受到历代人民普遍而持久的爱戴? 它留给我们神秘的传 奇色彩,并且世代相传,龙崇拜与祖先崇拜是结合在一起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是一 个“融合的过程,龙参与、伴随、见证了这个过程。龙文化的精髓是合力,而龙之九 子的出现反映了龙文化的融合性、多样性、实用性和工具性。龙的精神即“融合、福生、 谐天、奋进”,与中华始祖精神是统一的。 数千年来,各民族将它视为神灵,虔诚的崇拜。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龙图形 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阶级社会之前由劳动人民创造,对龙的崇拜之所以能 够长期延续,一是因为历代帝王利用龙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二是龙崇 拜中包含有自然崇拜的因素,即人们把龙当作主宰风调雨顺之神来崇拜。中国数千年以 来以农立国,而雨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为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世世代代十分 执着的崇拜龙,于是对龙的崇拜经久不衰,代代相传。这种对于龙精神的崇拜,荣格曾 经说过:“原型的影响激动着我们( 无论它采取直接经验的形式,还是通过所说的那个 词得到表现) ,因为它唤起一种比我们自己的声音更强的声音。一个用原始意象说话的 人,是在同时用千万个人的声音说话。他吸引、压倒并且与此同时提升了他正在寻找表 现的观念,使这些观念超出了偶然的暂时的意义,进入永恒的王国。 4 1 那么,龙图形是如何形成的昵? 我们知道龙是存在于虚拟世界中的,在现实中 我们无法找到这样一种生物,它是先人们将多种图形崇拜融合到一起的一个综合 体,对于龙图形的进一步探索研究,首先我们从龙图形的起源说起。 4 1 2 1 龙图形源于蛇 山海经中记载的有许多神灵都是蛇身、蛇首或操蛇、珥蛇、践蛇。据海外四 经( 夏代人文地理文献) 的记述,人们对蛇有着特殊的重视,而且普遍相信蛇具有某种 神奇的力量,戴蛇、珥蛇、操蛇、践蛇者也就同时拥有了蛇的神奇力量,它是能免除一 切灾难的灵物。这种心理使得一切神秘又不可知的事物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根据钟山烛龙“蛇身 的记述,表明在夏朝初期人们开始把“蛇身 逐渐演变为“龙身 。 闻一多在本世纪4 0 年代便探讨了龙的原形,古代文献中说法不一,各种关于龙的起 源和认识也有所不同,从书里归纳文献中可以归纳出这样的一个观点:龙图形是原始初 民“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 的结合物。 6 龙图形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2 2 龙图形源于蚕 我国著名作家、学者骆宾基,对龙图形的传说和演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从文字 学、金石学和考古学的角度,从大量的古史典籍中,进行详细的考据和辨析,认为龙最 早的形象是蚕,蚕在山谷传说中被视为圣虫,它遍体的环节就是龙的雏形。蚕出于娥, 五帝时期,女称为蚕蛾,男称蚕,蚕的变音为“龙 夏王朝正式把蚕称为龙。而其后世 子孙又加以神化,在蚕的头部生出两角,后来又添上爪,加上鳞增加须,脱离了客观存 在的本形,而形成了传说中龙的形象。他的这个观点在美国的中文报刊中报发表后, 引起了海峡两岸华夏后裔的极大兴趣,为龙的起源和演变增添了新的论说。 2 3 龙图形源于虹 ( 山海经疏) 。文物资料也为“虹为龙 提供了印证。汉代画像石上的“雷公 雨师龙形虹图 ,将双首垂地的龙形虹,同雷公、雨师刻画在一起,寓示着龙、虹、雷雨 之间的密切关系。雨后的天空中会出现彩虹,古人们无法解释这种景象,便将彩虹看作 是神龙在普降甘霖之后,低头到江河里吸水去了,这种色彩缤纷却又远在天边的彩虹, 古人便推测这是龙的化身,或者至少是与龙有很大关系。或许龙只是在这个特定时刻以 这样的一种形态展现出来,平时他们翻卷与云彩之中,腾云驾雾来去自如,闪电时会发 出耀眼的光芒,胡昌健先生的“龙源于虹说”将龙的原型也提到过龙关于彩虹的说法。t s , 2 - 1 雷公雨师图山东嘉样汉代 f i g 2 1t h u n d e rr a i nd i v i s i o nm a pj i a y a n gs h a n d o n g h a nd y n a s t y 7 陕西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龙图形的历史演变 龙图形使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断演变的图形,是一种来自于人们想象中的创造性的 并结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创新性设计表现。 龙图形是中华民族的标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象,千百年来受到各 代人民普遍持久的推崇。它代代相传,又不断演变不断向前发展,在历代文学家、艺术 家的耕耘下逐步完善,龙图形形成了形式多样化,风格多样化的创新设计态势。其不同 时期的丰富文化内容陶冶着人们的情操,龙图形的形态也是千姿百态的,从远古时期到 现代新媒体技术中所应用的龙图形是一个逐渐演化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龙的身上凝聚着威武尊贵的美,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精神,龙的演变从商代开始至 清代止,大致上划分为六个阶段。当然这个划分也不是完全绝对的,因为龙的演变在整 个历史发展中是无法割裂的,他们是相互关联的,后一个阶段中龙的造型会多少保留前 一个阶段的风格和造型,并与当代的精神面貌、文化背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龙的演 变正是不断地吸取着不同时代的文化营养而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的。龙图形从新石器时 代起经历数千年的演变,各个历史时期既有变化又相互联系,是一脉相承的血脉相连的 图形演变体系,本章的主旨是从图形的设计角度出发梳理归纳龙图形在各个历史时期的 变化: 3 1 商周时期的龙图形 商周时期,商周两代是中国龙图形的基础期,它沿袭着原始社会龙纹的脉络,由直 线到曲线、由严谨到奔放、由古拙到自由、由厚重到轻快的过程演变着,但这仅仅是相 对而言,商周时期龙图形从整个发展趋势来看,仍然是原始的,古朴的。从商周时期的 玉器和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上来看,我们可发现龙的显著特征是有了象征雄性标志和象 征力量的“角”开始出现,有的为弯曲有的是直角形状。身体有三角形的图案和线条出 现,有了背鳍和四肢,爪数呈三,腹尾的衔接也协调了许多,这个时期龙图形大量出现 于青铜器和玉器,最能体现商代晚期玉龙特点的是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圆雕玉龙,造 型雄浑庄重,精劲华美,呈蹲卧姿态,龙头较大,浮雕圆眼,菱形眼眶。玉器和青铜器 是商周两代文化艺术的精髓,作为当时神灵和权威象征的龙,便在这两种器具的造型和 纹饰上得到具体的反映。商代的玉雕龙厚实古朴,线条简拙粗犷,一般龙的造型作环状 造型,头部和尾部靠的很近,有时甚至相连。没有四肢,头部的额角微微隆起,圆形环 耳,尾端呈尖形,浮雕圆眼,下巴前伸。早期的玉龙无角,到商代的中期和晚期才出现 蘑菇形状的角。有的玉龙身上刻有简单的云纹雷纹,图纹虽然古拙,但包含有一定的寓 意,这和龙能飞跃腾空、呼风唤雨有关,龙身上的云纹和雷纹与古代人们祈雨联系起来, 8 龙图形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可将其认为是古人期望龙能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商代早期青铜器上的主要纹饰 是兽面纹理,这种纹饰的形象较为怪诞,它有首无身,双目圆睁,额上有两个弯曲的角, 宛若牛头形象 3 2 春秋战国时期的龙图形 春秋战国时期是龙图形辉煌光芒的开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我国奴隶社会崩溃、 封建社会开始萌芽的交替时期,社会的动荡和变革,新兴力量的崛起,促使了农业和手 工业的发展。作为手工业发展标志之一的工艺美术,也出现繁荣的局面。在这个时期的 楚国尤为突出,其文化绘画艺术的发展令人瞩目,从楚墓出土的漆器工艺和其他工艺上 的图形看,出现的很大的变化,开始变得有清新奔放的感觉,也增添了很多神秘感。具 体的图形变化为:“龙图形符号的装饰味道很浓,头部出现了鸟冠状的角,像花瓣,又像 阳光四射;颈部婉转扬起,龙口平张;龙区多作波浪状舒展,常饰以云纹和环状的纹理; 大多为一足,多呈刀形,有三爪或四爪。此时期的龙图形较之商代狰狞严肃的图形而言,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相对柔美的。 图3 1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 f i g 3 - 1g r a p h i ci nb r o n z e o fs h a n ga n dz h o ud y n a s t i e s 在战国时期出土的青铜器和织绣品上,出现了两种龙纹代表图案,一种是龙和云纹 组合,一种是龙和花草纹结合。龙和云纹的结合称为“云龙纹 ,这种图案是在波涛汹涌 的云纹翻卷中,而龙的形象便溶于其中,整体感觉浑然一体,在呈s 形的云纹弧上或添 上龙爪和龙身,或添上龙尾。看上去似乎是成群的龙飞奔于云雾缭绕之中,但细看又什 么也不太像。整体给人活泼灵动的感觉,从现代构图角度来看,云龙纹是“打散构成 技法的前身,由此可得知这种技法,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并应用于当时的图案中。 龙和花草结合,称为“花草龙纹“。主要表现是将植物的枝蔓和龙体融合缠绕到一 起,从而成为一个整体。整体感觉飘逸美好,装饰的感觉也很强。云龙纹和花草龙纹表 达了人们某种意愿和向往,它既给人一种美感,有象征了一种意愿,希望生前喜庆吉祥, 死后升天。这种云龙纹和花草龙纹为商周时期的龙图形带来活泼美好的元素。 9 陕西科技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3 3 秦汉时期的龙图形 秦汉时期,青铜器逐渐被新兴的生活用品取代,如漆器、铜镜、玉石雕刻等,龙的 纹样也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演变,应用面不断扩大,并向写实方面发展。从规模宏伟壮丽 的秦汉石料建筑中的砖瓦石刻画像到日常生活中的器皿装饰,龙的形象得到了大量的多 样化的表现。 龙图形符号趋于成熟,其形态由繁糅复杂逐渐走向相对的规范和定性,头部角多呈 飘动状态,身躯饱满,眼珠突出,口张大吐舌,有疏松的鳞出现,似鱼鳞,身躯也明显 长了许多,有鳞、鳍、四足、三爪,抓甲尖利。在这个时期出现在瓦当上的龙纹,是走 兽形龙纹的代表。由于瓦当图纹与观看者距离较远,因此这些龙图像往往以单相的面貌 出现,瓦当中走龙的图形看起来生态安详而悠闲自如。这个时期的龙图形整体多以圆 出现,碎边的瓦当有古朴,豪迈之感,龙纹瓦当中的画像石形体洗练、单纯,但又有飘 逸、淳朴和矫健的感觉,蕴含着神秘的气势和力量。 3 4 南北朝时期的龙图形 南北朝时期,龙图形符号在汉代龙图形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和发展, 时期的鹿和风有相似之处,在东晋时期出现了胡须,长出了发,顺龙体向后披散, 头部略有缩短,角的上部向上弯曲挑起,角的生长部位多在在眼上方隆起的额部, 仍似禽类。 与同 龙的 四肢 图3 - 2 秦汉时期的瓦当龙纹图形 f i g 3 - 2v a t a nl o n gd e s i g n i n gg r a p h i ci nq i na n dh a nd y n a s t y 1 9 6 8 年发现于江苏丹阳胡桥公社宝山南朝砖画墓中的羽人戏龙图可以说是南朝时 期龙纹的代表作。羽人戏龙图中,龙的头部扁长,弯卷的双角突起于眉骨之上,巨口利 齿,长舌伸出,一双圆睛盯住面前的羽人,龙躯硕长矫健,遍布鳞甲,四肢矫健有力, 如兽行走,一前肢抬起欲攫羽人,龙的头发和胡须皆向后飞扬,使得整个画面动感十足, 龙图形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鲜活有力。 3 5 隋唐时期的龙图形 隋、唐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随着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艺术同样 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唐代的陶瓷进一步发展,陶录称:“陶至唐盛,始有窑名”,吉 祥图案和龙图形在这个时期较多出现在了陶瓷工艺品和实用的器皿上面。 国风开明的唐朝促进了艺术的进一步繁荣,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安定的空间, 这个时期的龙图形在造型上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尾腿缠绕”,的新形式,这个时期, 龙珠就较多的出现了。有了“独龙吐珠”、“二龙戏珠”、“群龙献珠 等吉祥图案。唐代 龙图像具有丰满富丽、强劲健壮的特点,和当时繁荣开明的盛唐社会风气也是有着很大 关系的。 3 6 宋元时期的龙图形 宋元时期,龙头有明显的演进,开始向着艺术化和更加的规范化发展,具体为分叉 较多。宋代出现了四爪龙和五爪龙,并且指尖的长、弯适度,显得很有力且飘逸。宋代 龙的图形身形更加修长婉转,整体造型在矫健中透露出清秀之美。元代人很注意对龙图 形环境的描绘和渲染,借以烘托龙的神韵,强化其感染力。故宫博物馆藏元代青玉镂雕 花草龙图像带饰是元代龙图像玉雕中的精品,图3 3 ,带饰长1 3 厘米,宽7 厘米。镂雕 一条五爪蟠龙穿戏于盛开的牡丹花丛之中,正在寻找飘落花丛中的龙珠。象征吉祥的龙 与象征富贵的牡丹浑然一体,轻松的龙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科医学科胸痛病因诊断要点
- 乳腺的科普知识
- 产后子宫出血处理流程
- 2025深圳市水质监测技术服务合同书
- 2025年外墙清洗的合同范本
- 2021年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试题汇编:动能和动能定理
- 2025房产抵押担保合同范本
- 2025商业秘密合同范本
-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方案培训流程
- 物业管家述职报告
- GA/T 947.3-2015单警执法视音频记录系统第3部分:管理平台
- 餐饮企业风险告知牌
- 材料分析方法课件 20 扫描电镜之EBSD
- 体育心理学考试复习内容
- (WORD版可修改)JGJ59-202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约客》教学设计
- 大学《通用英语1》 期中测试卷试题
-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音版)
- 高血压护理查房ppt
- 2022人力资源经理竞聘笔试题和面试题
- DB11∕T 1971-2022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