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 题目题目: 某铜矿年产 1000 万吨矿石 露天开采设计 全套图纸加扣 3012250582 学学 院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II 专专 业业:采矿专业 学学 号号: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日日 期期:二一二年六月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I 摘 要 本次的的设计的对象是西藏某铜矿。设计的基础资料有区域地质和矿床的地质, 水文地质,气候等。设计的年产量为 1000 万吨,开采方法为露天开采。 和同类矿山德兴铜矿比较确定经济合理剥采比为 8 m3/m3。利用经济合理剥采比确定 开采的境界,境界内最低标高为 4111m,岩石量为 22.2 亿吨,矿石量为 8.7 亿吨,境界内的剥 采比为 2.55 m3/m3。经过比较确定开拓方法为公路移动坑线开拓。公路的坡度为 8%.根据 年产量,选用牙轮钻直径为 250mm,挖掘机斗容为 10m3,汽车载重为 108t,台阶高度 为 13m。根据地质资料选取台阶坡面角为 65,跟据地质资料和设备选取安全平台为 4m,清扫平台为 12m,公路的宽度为 26m,最小工作平盘宽度为 35.5m,最小底部周 界的宽度为 32.5m,最小工作线的长度为 400m。 在境界的设计中,根据矿体的形态在底部设置四个底部周界,但是每个底部周界 不在同一标高。爆破设计中,起爆方式采用 V 型逐排孔底起爆,在临近边坡时采用预 裂爆破;装药方式采用空气间隔装药。装载方式采用平装车。 关键字: 露天开采; 铜矿; 汽车公路运输开拓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II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object is a copper mine of Tibet.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sign data has regional geological and deposit geology, hydrogeology, climate etc. The designed annual capacity of 10 million tons. Mining method is open-pit mining. Comparing with dexing copper determine economic stripping ratio for 8 m3 / m3. Using economic stripping ratio determine the mining boundary. In the mining boundary, the lowest elevation is 4111m, rock weight is 2.22 billion tons, ore weight is 870 million tons, the stripping ratio is 2.55 m3 / m3.after compared, temporary road determined as the development methods. The slope of the road is 8%. According to the annual output,the teeth wheel drill diameter choose 250mm,the excavator bucket capacity choose 10m3,the rating load of the car is 108t,the bench height is 13m. According to geological data, the angle of bench slope choose 65. According to the annual output and geological data, the security platform choose 4m,the width of cleaning berm for 12m, the width of the road for 26 m,the minimum work platform width is 35.5 m,the minimum bottom perimeter width is 32.5 m,The minimum work line length is 400m. In the design of the mining boundary, according to the ore form set 4 bottom perimeter, but each bottom perimeter elevation is different. In the design of blast, the ways of initiation is V-type one by one exhaust initiation, near the slope use presplitting blasting. The charges mode is air-deck charge. Loading patterns is flat loading. Key words: Open pit mining; Copper ore; Road transport development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III 目 录 1 总论 .1 1.1 地理交通位置与隶属关系 .1 1.2 设计基础资料.1 1.2.1 设计对象 .1 1.2.2 设计依据 .2 1.2.3 设计原则 .2 1.3 设计内容 .2 1.3.1 开采范围 .2 1.3.2 开拓系统 .2 1.3.3 矿岩采剥 .2 1.3.4 其他工程 .3 1.4 建设条件 .3 1.4.1 地形地貌 .3 1.4.2 气候 .3 1.4.3 供水 .4 1.4.4 供电 .4 1.4.5 交通运输 .5 1.4.6 辅助材料 .5 1.5 工程概况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 1.5.1 矿区地质 .5 1.5.2 矿床地质 .6 1.5.2 区域经济状况 .6 1.5.3 矿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7 1.6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9 2 技术经济 .10 2.1 劳动定员和劳动生产率 .10 2.2 基本建设投资.11 2.2.1 投资及利率.11 2.2.2 各种税率的确定 .12 2.2.3 矿山成本 .12 2.2.4 矿产品价格 .12 2.3 经济效益计算及不确定性分析 .13 2.3.1 投入产出计算 .13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IV 2.3.2 矿山成本 .13 2.2.3 矿床财务评价 .14 2.4 经济效益.14 2.5 社会效益.15 2.5.1 增加地方税收.16 2.5.2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16 2.5.3 促进跨越式发展 .16 3 地质 .17 3.1 矿床区域地质 .17 3.2 矿石地质特征 .21 3.2.1 矿床主矿体特征 .21 3.2.2 矿床伴生矿产评价.24 3.3 水文地质 .28 3.3.1 区域水文地质 .28 3.3.2 矿床水文地质.30 3.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0 3.5 环境地质.31 3.5.1 地震 .31 3.5.2 冻土 .32 3.5.3 泥石流 .32 3.5.4 崩塌 .32 3.6 矿石储量计算 .32 3.6.1 矿石储量计算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32 3.6.1.1 矿石储量计算的任务 .32 3.6.1.2 矿量计算的基本要求 .33 3.6.2 常用储量计算方法的分类 .33 3.6.3 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33 3.6.4 矿石量的计算.34 4 矿山生产能力的确定 .36 4.1 露天矿的生产能力 .36 4.2 露天矿的生产能力的验证 .36 5 露天开采境界 .37 5.1 露天开采境界设计的主要原则.37 5.2 经济合理剥采比的确定.37 5.3 确定露天采场的底平面宽度和长度.37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V 5.4 确定露天采场的边坡.38 5.4.1 露天开采最终边帮稳定的因素.38 5.4.2 最终帮坡角 .38 5.5 确定露天采场的开采深度.39 5.5.1 露天矿开采深度的初步确定 .39 5.5.2 露天矿底部标高的调整 .42 5.6 露天开采境界的参数 .43 5.6.1 露天矿的底部周界.43 5.6.2 露天采场的构成要素.43 5.6.3 境界内的矿岩量及开采年限.43 6 矿床开拓 .48 6.1 开拓方式的选择 .48 6.1.1 开拓方法选择的原则:.48 6.1.2 影响本矿开拓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 .48 6.1.3 开拓方案的选择 .48 6.1.4 公路开拓坑线布置的要求及选择.49 6.2 露天矿自卸矿车的选择和所需数量 .49 6.2.1 露天矿自卸矿车的选择.49 6.2.2 所需矿车的数量计算.50 6.3 运输线路的技术条件.52 6.3.1 线路条件 .52 6.3.2 线路的设置 .52 6.4 道路的设计.53 6.4.1 道路的等级 .53 6.4.2 道路的通过能力 .54 6.4.3 路基的设计 .55 6.5 工作平台宽度 .55 7 穿孔爆破与装载工作 .56 7.1 穿孔工作 .56 7.1.1 穿孔设备的选择.56 7.1.2 设备生产能力的确定.57 7.1.3 设备数量的计算.57 7.1.4 二次破碎方法和所需的设备数量 .58 7.2 爆破工作.58 7.2.1 爆破方法及起爆顺序的选择.58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VI 7.2.2 爆破器材及起爆方法.60 7.2.3 爆破参数的确定 .60 7.2.3 装药结构以及起爆药包位置 .63 7.2.5 爆破参数的优选 .65 7.3 装载 .68 7.3.1 挖掘机的选择 .68 7.3.2 挖掘机台班生产能力 .68 7.3.3 单斗挖掘机的台年生产能力 .69 7.3.4 单斗挖掘机的台数.69 8 掘沟及新水平准备.70 8.1 掘沟工程.70 8.1.1 沟道的类型,断面形状及其规格.70 8.1.2 掘沟方法选择.72 8.1.3 计算掘沟工程量和掘沟速度.72 8.2 新水平准备工作 .74 8.2.1 确定新水平准备工程量和各项工程所需时间.74 8.2.2 各项工程所需的时间 .74 8.2.3 计算最大可能的矿山工程延深速度 .75 9 采剥进度计划 .76 9.1 编制采剥进度计划所需资料.76 9.2 绘制采剥进度计划表.76 10 排土工作 .77 10.1 排土场位置的选择及排土容积的计算 .77 10.1.1 排土场位置的选择的原则.77 10.1.2 排土场位置的选择.77 10.1.3 排土场的容积 .78 10.2 排土方法的选择及堆置要素的确定 .78 10.2.1 选择排土场方法 .78 10.2.2 排土工序 .79 10.3 推土机的选择和数量 .80 10.4 确定排土场参数 .80 10.4.1 排土段高 .80 10.4.2 岩堆边帮角 .80 10.4.3 最小平台宽度 .80 10.4.4 排土线长度 .81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VII 10.5 排土场的安全管理 .81 10.5.1 排土场的安全工作要求 .81 10.5.2 排土场常见事故及其原因 .82 10.5.3 预防措施.83 11 矿山机械.85 12 露天采场的防排水 .86 12.1 矿场涌水量的预测 .86 12.2 矿区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88 12.3 采场防排水 .90 12.3.1 露天矿涌水对开采工作的影响和危害 .90 12.3.2 露天矿涌水的影响因素 .90 12.3.3 防排水 .91 13 土建 .92 13.1 概述 .92 13.2 厂区自然条件 .92 13.3 地方建筑材料及施工条件 .92 13.4 建筑设计 .93 13.5 结构设计 .93 14 总图运输 .94 14.1 基础资料 .94 14.2 总体布置 .94 14.3 生产运输 .95 14.4 外部运输 .96 15 安全与工业卫生.97 15.1 露天矿开采的一般安全规定与要求:.97 15.2 矿山常见安全事故和卫生事故及产生原因 .98 15.3 常见矿山危害的预防 .99 15.4 矿山安全管理 .102 15.4.1 矿山安全管理内容 .102 15.4.1 矿山安全管理制度 .102 16 环境保护 .105 16.1 环境保护的意义 .105 16.1.1 粉尘治理 .105 16.1.2 废水排放 .105 16.4 固体废物 .105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VIII 16.5 水土保持 .106 参考文献 .107 致谢 .109 附表 1 采剥进度计划表 附图 01 某铜矿区地质地形图 附图 02 某铜矿区 6 号勘探线剖面图 附图 03 某铜矿山坡开拓图 附图 04 基建第一年末采场综合平面图 附图 05 横剖面图基建第二年末采场综合平面图 附图 06 纵剖面图基建第四年末(终了)采场综合平面图 附图 07 某铜矿开采最终境界图 附图 08 某铜矿开采最终境界 A-A 横剖面图 附图 09 某铜矿开采最终境界 B-B 纵剖面图 附图 10 4553m(封闭圈)典型分层平面图 附图 11 4215 m 典型分层平面图 附图 12 4163 m 典型分层平面图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1 1 总论 1.1 地理交通位置与隶属关系 该矿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江达县 230方向平距约 160 千米处,行政区划属江 达县青泥洞乡,地理坐标:东经:654112451207;北纬 36 2145364525。本铜矿区向南有约 9 千米的简易公路与 317 国道(川藏公路 北线)相接。其交接处为矿区的办公和生活区,西距昌都 150 千米(表 1-1) ,邦达机场 230 千米,拉萨 1070 千米,东至江达县城 103 千米,成都 1100 千米(表 1-1) 。矿区 沿 317 国道往东经四川的甘孜、沪定至汉源接成昆铁路乌斯河货站,全长 1130 千米。 表 1.1 该铜钼矿区至主要城镇里程表 往南 位置往西往东 经昌都左贡 昌都 邦达 机场 拉萨江达成都 乌斯河 火车站 芒康大理 里程 (km ) 1502301070103110011307781288 1.2 设计基础资料 1.2.1 设计对象 本次设计针对西藏某铜矿进行露天开采设计。其设计的年产量为 1000 万吨。 该矿山属于世界级 50 座特大型矿山之一,铜矿床为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由 、三个矿体组成,矿体为主矿体,呈筒状,平面长轴约 1.6 千米,短轴约 0.9 千米,面积约 0.85 平方千米。占本次勘探所获铜总资源量的 83.78%.矿体长约 1.8 千米,平均厚度为 31.49 米。矿体延长约 2 千米,勘探线平均延伸为 302 米,平 均厚度为 38.78 米。主矿种铜,矿床平均品位 0.62%;共生矿产为钼、铁、硫,其中钼 平均品位为 0.042%,铁平均品位 41.07%,硫平均品位 17.92%;伴生有益元素为镓、 硫、金、银等 4 种。矿石类型分为:斑岩型铜矿、角岩型铜矿、氧化铜矿、铜硫矿、 铁矿,其中斑岩型铜矿(原生矿) 、铜硫矿为易选矿石。该公司实行“全面规划、分步 实施、滚动发展”的开发原则,故生产规模确定的原则是:由于该铜矿资源量大,尽 可能发挥规模效益,降低矿山单位矿石成本;建设规模与现有的建设条件相适应。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2 1.2.2 设计依据 根据由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三地质队和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 大队共同完成的关于某铜矿普查报告。 1.2.3 设计原则 (1)执行国家矿山安全法 、 采矿安全规程 、 爆破安全规程等有关规程、 规范; (2)结合矿区现状条件,在满足安全生产前提下,充分利用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 司和该铜业有限公司的综合管理资源,采矿生产系统尽量衔接配套; (3)采矿方法既要符合采矿基本规律,又要满足矿山生产需要,尽量与矿山经营 单位现有生产组织模式相适应; (4)尽量减少新增工程量,完善采矿生产系统; (5)对已探明储量,尽可能回采,提高资源回收率。 1.3 设计内容 1.3.1 开采范围 设计坐标范围为X:357560035784400 Y:3347793033480400 1.3.2 开拓系统 为了尽快达产,减少基建时间和基建投资,本设计选用汽车公路开拓系统。山坡 部分运输线路在采场外采用树枝直进式进入采场,在采场内采用每5 10个台阶共用就 近的公路。线路直线部分坡度不大于8%,在拐弯处设缓坡段,缓坡段长度不小于 80m,根据汽车和矿山的实际需求公路的宽度为26m。考虑到采场上中部尺寸长,深部 尺寸短及多底的情况,深凹部分运输线路布线采用折返螺旋式,山坡部分采用折返 式布线。 1.3.3 矿岩采剥 根据本矿的实际情况,采用纵向的剥采方法,利用平装车回返式采装。深凹部分 垂直矿体走向开沟,垂直降深,垂直走向双侧布置工作线,沿走向双侧推进。对本矿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3 的山坡露天矿部分,工作线沿等高线布置,单壁沟沿等高线开挖,向最终边坡推进。 本设计确定采剥台阶高度为13m,台阶坡面角为65,最小底部周界宽度为 32.5m,最小工作平盘宽度为35.5m。由于本矿生产能力较大,一次爆破量大,因此生 产爆破采用多排孔微差爆破,临近边坡时,采用预裂爆破,可以有效地保护边坡稳定。 1.3.4 其他工程 本设计还包括矿山建设的其他方面,比如排岩场及尾矿库的建设、排水工程、工 业场地布置等。由于该矿地处高山缺氧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对人员及设备有诸多特 殊要求,应加强现场人员的安全健康措施,采用先进手段保证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 应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保证矿山正常高效生产。 1.4 建设条件 1.4.1 地形地貌 矿区处在青藏高原东南角的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的宁静山脉北段分水岭地带,山 脉、山系多呈北北西南南东方向排列,地形切割中等至强烈,海拔高程 45605124 米,相对高差在 700 米以内。工作区西部为金沙江与澜沧江一级地表分水岭,北部为 觉拥曲与诺玛弄二级分水岭,南部为觉高曲与昂青二级分水岭,中部觉高曲为当地侵 蚀基准面,整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特点决定了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特征, 即从西面、北面、南面向中间汇聚后,向东东南注入觉拥曲(河)。 目前矿区工业用水水源地以该沟口该沟泉群附近为首选,以区域地下水集中 排泄区觉高曲泉群附近为保证;生活用水水源地选择在觉垌沟中下游麦弄沟口 觉垌沟泉群附近。 矿区地貌上属“青南藏东川西高原区” ,地貌类型以高山构造剥蚀地貌类型为主, 构造侵蚀溶蚀地貌、侵蚀堆积地貌及冰川地貌次之,此外,沟谷地带还分布着一定 面积的湿地。 矿区为牧区,植被主要为高山草甸和灌木,具有一定的垂直分带性,山顶多为岩 石裸露无植被覆盖,山坡多为苔藓和小灌木,河谷漫滩及阶地草类茂盛,部分地段沟 谷谷底及以上斜坡地带生长有较大灌木。 1.4.2 气候 矿区地处青藏高原高山峡谷区,属大陆性的温带半干旱高寒山地气候,具有四季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4 不分,气象多变,日照时间长,紫外线辐射强,气压低,缺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等 高原山地气候特点。 据昌都县气象站(海拔 3300 米)1984 年2005 年气象资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513.6mm,最大年降水量 704.3 mm(1998 年) ,最小年降水量 287.7mm(1994 年) ,每 年降水多集中在 6 月至 9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75%以上。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1519.0mm。年温差小而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 7.5。年最高气温 25,最低气温- 19.3,月平均气温 6 至 8 月最高,11 月至次年 4 月较低,气温日变幅最大达 18.5。 10 月至次年 4 月为冻土期,多降雪,最大冻土深度 32。11 月至次年 4 月有 34 级 西风,其余月份多为静风或 2 级左右东风。 1995 年西藏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详查时设简易气象观测站(海拔 4800 米) 。年降 雨量 960.7,其中,6 至 9 月降雨量 777.4,以混合态阵性降雨为特征,占年降雨量 的 80%以上,年蒸发量 1210.4。同年,昌都县气象站年降水量 527.9mm,年蒸发量 1659.9mm。 2004 年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设简易气象观测站(海拔 4170 米) 。2004 年 7 月 17 日至 2005 年 7 月 17 日,降水量 475.4,蒸发量 1265.3。同期,昌都气象站降水 量 499.5,蒸发量 1264.9。2006 年 6 月 10 日至 8 月 31 日,降水量 189.9, 蒸发量 283.8。同期,昌都气象站降水量 169.7,蒸发量 394.3。区内年平均气压 为 58.23MPa,最高 58.52MPa,最低 57.82MPa。 据 20072008 年在矿区(海拔 4680 米)建立的简易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分析: 年降水量 830.15,每年的 59 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80%以上,月平均气温较 低的月份主要集中在 11 月份至昱年的 4 月份,极低气温毎年的 12 月份,年极低气 温-24(2008 年 2 月 2 日) ,月平均极高气温均小于 10,冬季月平均气温-6.06。 冬季期间,地表积雪在矿区未完全覆盖,积雪主要分布在矿区分水岭附近,风向主要 为北东向与南西向,最大风速为 10.00m/s,每年的 11 月份至昱年的 3 月份为风季期, 风级一般分、级,部分为级,最大为级。 区内无地震记录。但其东、西两侧分布有金沙江和澜沧江地震带,据历史记载, 昌都附近最大震级为 6 级(1951 年 3 月 17 日)。 1.4.3 供水 矿区给水水源为尾矿库和觉拥河地下水。尾矿库汇水面积大,因此作为一调节水 库,供水作为工艺用水;觉拥河地下水作为循环水的补充水、设备冷却水及部分工艺 用水。尾矿库的水和觉拥河地下水通过泵扬送至各高位水池,然后自流给入各用水点。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5 1.4.4 供电 目前供电电源为昌都小水电电网,其中金河水电站装机容量为 6 万千瓦,已于 2004 年建成投产,目前仅一台机组发电,就基本满足昌都地区目前的用电需要。西藏 电力公司拟建的至该铜矿 110KV 输电线路的供电负荷为:丰水季(511 月)3.54 万千瓦;平水季(4 月,12 月)2.53 万千瓦;枯水季(13 月)1.52 万千瓦;矿 区一期工程(前 9 年)设计电铜年产量为 3 万吨/年,其估算负荷约 2.7 万千瓦。目前 供电负荷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内可满足用电要求。 为配合该铜矿未来发展,西藏目前已启动澜沧江上游扎曲水电站建设,总装机规 模达 10 万千瓦。 区内水利资源十分丰富,以澜沧江、金沙江为主干,水系稠密、落差大,常年平 均流量达 4000m3s,大中小型水电站均可建设,可利用的天然水能蕴藏量达 4040 万 千瓦,可满足二期工程甚至三期工程的用电需求。 1.4.5 交通运输 铜矿离最近的成昆铁路约 1030 千米,距矿区 270 千米的邦达机场因海拔高而无货 运业务,因此公路运输是该铜矿目前唯一的外部运输方式。 1996 年,西藏某铜矿开发联合筹备组有关人员对川藏公路(成都昌都段)进行 了实地考察,认为:该铜矿外部公路运输的最佳路线是川藏北线(317 国道) ,该公路 当时的交通运输条件能满足该铜矿生期工程建设和生产的需要。 近年来 317 国道的大规模改造,成都至昌都全部建成“黑色”路面,使该铜矿的 外部公路运输条件大大改善。 1.4.6 辅助材料 生产中年耗量最大的燃料及辅助材料有:煤、石灰石粉(细度 200 目 90%) 、石灰。 昌都地区的马查拉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的妥坝矿区离该铜矿约 50 千米,可以满足所需煤 的供应;当地有石灰石资源,可通过招商引资建厂,提供石灰石粉和石灰;生产所需 的钢球、药剂、各类润滑油、备品备件及其它辅助材料需从成都或其他地方采购。 1.5 工程概况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1 矿区地质 矿区及近外围出露的地层除第四系外,还有下奥陶统、泥盆石炭系和上三叠统,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6 前两者仅分布于工作区东部边缘,后者广泛出露于整个矿区。上三叠统由甲丕拉组、 波里拉组和阿堵拉组组成,波里拉组在矿区大片分布,其余两者出露不多。上三叠统 是该铜矿床的直接围岩,因该含矿斑岩体的侵入,矿区内岩石发生强烈蚀变,其面貌 与矿区近外围有较大差异。 该矿区及近外围,所出露的岩浆岩全为成群分布的中酸性浅成、超浅成小型斑状 侵入岩类,主要有该含矿斑岩体、东山岩体和 Y1至 Y10岩体等。 岩性以二长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为主,属花岗岩类中的二长 花岗岩亚类。此外,还发现 40 余个更小的岩体,一般均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出露宽 度多数在 0.55m 间。长数米到数十米,少数达百余米,岩性为石英钠长斑岩、石英 二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和长英岩。它们是同源异相之产物,含矿斑岩体形成较早, 其侵入演化顺序为:二长花岗斑岩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钠长斑岩长英岩。 其成岩年龄为 40.057.9Ma,属喜玛拉雅早期。 1.5.2 矿床地质 该矿区 I 号斑岩型矿和角岩型矿石中的金属矿物组成比较简单,但、号矿体 矿物组成较为复杂,主要见硫化物、硫盐矿物和碳酸盐矿物,非金属矿物亦较复杂。 目前矿区已发现矿物 70 余种,其中金属矿物 40 余种,非金属矿物 30 余种。 I 号矿体斑岩型、角岩型、隐爆角砾岩型的细脉浸染状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 铜矿、黄铁矿和辉铜矿,其次为辉钼矿、黝铜矿、铜蓝、磁铁矿、赤铁矿、白钨矿、 针铁矿、闪锌矿、斑铜矿、磁黄铁矿、菱铁矿等,另含其他微量金属矿物见表;所含 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埃洛石、高岭石、多水高岭石、绢云母、 白云母,其次为黑云母、水云母、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绿帘石、绿泥石、电气石、 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钠长石、萤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铁方解石、磷 灰石、石膏、硬石膏、水铝英石、伊利石、蒙脱石等。 矽卡岩-次生氧化富集型矿体(、号矿体)中矿石的组成较复杂,矿物种类较 多其中,金属矿物主要有:辉铜矿、蓝辉铜矿、孔雀石、蓝铜矿、黄铜矿、铜蓝、铜 铁矿、赤铜矿、自然铜、黄铁矿、胶黄铁矿、褐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伤出院协议书
- 速腾总线协议书
- 胸痛患者护理健康宣教
- 2025版风湿病症状分析与护理指南
- 提高员工工作管理制度大纲
- 护理模拟产房建设与应用
- 视觉调节不足训练方法
- 酒店员工消防安全
- 2025版前列腺炎典型症状及保健护理建议
- 品牌设计视觉形象系统市场调研
- 英语FCE语用词汇-必备词缀
- 写字楼物业服务投标方案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 组团儿上春晚《八戒返乡》小品台词
- 河津市兴耿福利煤化有限公司煤焦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湖北省荆州市《公共基础知识》国考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
- 腰椎退行性疾病课件
- 幼儿园小班社会:《红绿灯》 课件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 六年级班会 我的理想职业课件
- JJF1208-2008沥青针入度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