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梳理,巩固练习,文言常见句式总汇,2,文言文常见句式总汇,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即倒装句),固定句式,结束,练习,3,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判断句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关系。要作出判断。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常用判断句形式1、用“者”或“也”表判断。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直接用“是”的很少)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5、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4,1、用“者”或“也”表判断,“.者,.也。”例:“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也。”例:“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者,.。”例:“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者也。”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此亡秦之续耳。,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4、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无标志,直接判断例:“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秦,虎狼之国。,2,结束,练习,5,二、疑问句,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用疑问代词(谁、何、曷、安、焉、孰等)的有:谁为哀者?(张溥五人墓碑记)独五人之曒曒,何也?(同上)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同上)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且焉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用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的:壮士,能复饮乎?(司马迁鸿门宴)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用疑问副词(岂、独、其等)的:盛衰之理,虽非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2,练习,6,三、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动词后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用“见”、“于”,“见.于.。”表被动。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用“为”、“为所”表被动“(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被”表被动。“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无标志的被动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2,结束,练习,7,四、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省略宾语。4省略介词。5.省略量词:寒暑易节,始一(次)返焉。,8,省略主语,“()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村民)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民)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注意:不同的主语要翻译出来。,9,省略谓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气鼓气,(吾)“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省略宾语:,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活板)“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宾语的省略。例:“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动词宾语的省略。介词宾语的省略。,剑,印,印,相如之,之,11,省略介词,“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赐之()彘肩。”(鸿门宴),于,以,2,结束,练习,12,五、变式句(即倒装句),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包括有:1、主语后置(主谓倒装)2、宾语前置3、定语后置4、介词结构后置(即状语后置),13,1、主语后置,也称主谓倒装。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汝之不惠甚矣!,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在安!,14,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时人莫之许也。”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用“之”或“是”作标志把宾语提到前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唯利是图”、“唯命是从”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时人莫许之也。,沛公在安?,不知句读,不解惑。,“唯图利”、“唯从命”,亚父向南坐。,15,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16,定语后置例解,“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求可使报秦之人者,未得。,铿然有声者之石,所在皆是也。,17,4、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正常语序应为:青,于蓝中取,而于蓝青。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项羽本记中:“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此时为状语后置,即:“乎(在)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比)吾先。”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2,结束,练习,18,五、固定结构句式1、如(若)何(对怎么办、对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2、奈何(为什么):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有以(有可以拿来的)例:项王未有以应,曰:“坐。”4、无以(没有可以拿来的)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5、5、有所(有什么)例: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6、无所(没有什么)例: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同上)7、何所(所的是什么)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8、无乃乎(与、与)(恐怕吧?难道吗?)例: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9、不亦乎(岂不是吗)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0、得无乎(耶)(莫非吗)例:得无教我猎虫耶?12、何(以)为(干什么呢)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13、何如(怎么样,怎么办)例:今日之事如何?(鸿)14、有者(有个的人)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15、孰与(跟比较,哪个更)例: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16、岂(况)乎(哪里呢、何况呢)例:岂足托乎!(赤壁之战)17、安能乎(怎么能够呢)例:安能抗此难乎?(赤,2,结束,练习,19,1、下列各句中“是”表判断的一句是A.是吾剑之所从坠B.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巩固练习,答案说明B项的“是”表判断,与现代汉语同。A项的“是”是代词,这,这个地方。C项的“是”是代词,这,这样。D项的“是”是个形容词,正确的,对的。,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类的一句是A.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B.是时以在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C.刘备,天下枭雄D.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答案说明D句是陈述句。其他三句是判断句。,2,20,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类的一句是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即: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答案说明:B项非被动句,而其他三句是被动句。,4、指出下边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夜则以兵围所寓舍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4、指出下边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夜则以兵围所寓舍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答案说明:A项不是被动句,其余三句都是被动,C句虽无表被动的词,但在意念上仍是被动句。,2,21,6、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B、秦王购之千金,邑万家C、又试之鸡,果如成言D、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答案说明都是省略句。但A句“水中”前省略“于”,“鸣”后省略“之”。其他三句省略了介词“以”。B句的“以”在“千金,邑万家”前,C句的“以”在“鸡”前,D句的“以”在“五百金”前。,5、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今以钟罄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B、秦王购之(以)千金,邑万家C、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D、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7、下列省略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郑穆公使视客馆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扬州城下,进退不由,答案说明C句在“逼”的后面省略介词“于”。其他三句都是省略了宾语。A句“使”后省略了宾语“使者”“官员”“人”之类的名词,B句“追”后省略了“之”(指孙权),D句“不由”后省略了“自己”之类的词。,6、下列省略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郑穆公使(“使者”“官员”“人”之类的名词)视客馆权起更衣,肃追(之指孙权)于宇下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扬州城下,进退不由(自己),22,8、下列省略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竖子不足与谋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答案说明C句省略的是谓语和介词,“朝夕”后省略了“候于”。其他三句都是省略了介词后面的“之”。,7、下列省略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缶竖子不足与(之)谋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候于)狱门外以(之)攻则取,以(之)守则固,以(之)战则胜,2,23,5、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B.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验之以事,合契若神D.掭以尖草,不出,答案说明:A句介宾结构没有后置,其他三句介宾结构都后置了。,8、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B.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形似酒尊,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C.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以事验之,合契若神D.掭以尖草,不出-以尖草掭,不出,24,9、下列句式不与其他三项相同的一项是时人莫之许也微斯人,吾谁与归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答案说明D句不是宾语前置句,其他三句都是宾主前置。A句是“莫许之”,B句是“吾与谁归”,C句是“不知句读,不解惑”。,9、下列句式不与其他三项相同的一项是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许之也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斯人,吾与谁归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知句读,不解惑,或师焉,或不焉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25,10、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答案说明:B句不是定语后置句。,10、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者之石,所在皆是也B.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烧溺死之人马者甚众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知其事之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送之,26,11、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甚矣,汝之不惠B、谁为哀者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D、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答案说明D句非主谓倒置句,其他的都是主谓倒置。,11、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B、甚矣哉为欺也。-为欺也甚矣哉(干这种骗人的勾当)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D、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忌不信自,而复问其妾(宾语前置),2,27,下列各句中句式表明句式特征的标志词:天地有法乎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上胡不法先王之法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则将焉用彼相矣?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2,28,巩固练习: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贤哉,回也!()2、君何以知燕王?()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豫州今欲何至?()5、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6、会于西河外渑池(),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定后,状后,29,颢弟凯,尝得危疾,上遣使视之,还,问:“公主何在?”曰:“在慈恩寺观戏场。”上怒,叹曰:“我怪士大夫家不欲与我家为婚,良有以也。”亟命召公主入宫,立之阶下,不之视。公主惧,涕泣谢罪。上责之曰:“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视戏乎?”(资治通鉴),读下列文段,看能找出哪些句式,30,再见,31,乃: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良乃入具告沛公.3.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5无伤也,是乃仁术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7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8尔其无忘乃父之志.9是乃仁术也,见牛而未见羊也.10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1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1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3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14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为:1如姬为公子泣.2庖丁为文惠君解牛.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4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5不足为外人道也.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7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10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1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1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13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14臣请为王言乐.15为之奈何?16吾社之行为士先者,32,焉:1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2不然者,吾何辞焉?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4犹且从师而问焉.5微波入焉6且焉置土石7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33,且:1若属皆且为所虏.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3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5且放白廘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6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7吾攻赵旦暮且下.8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9且焉置土石?10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34,以:1作师说以贻之。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皆以美于徐公。6秦亦不以城予赵。7百姓皆以王为爱也。8是以君子远庖厨也。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10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11常以身翼蔽沛公。12不賂者以賂者丧。13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4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15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16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17斧斤以时入山林。18然后以六合为家。19以乱易整,不武。20敛赀财以送其行。21久之,能以足音辨人。22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23固以怪之矣。24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25余是以记之。26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27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35,而: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蟹六跪而二螯。3徐而察之。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5吾尝终日而思矣6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7问其所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8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9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10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物11吾尝跂而望矣。1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13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14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15小学而大遗,36,因:1蒙故业,因遗策。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3我欲因之梦吴越。4因击沛公于坐。5相如因持璧却立。6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7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8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37,何:1泣下沾襟,何其衰也2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3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5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则: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3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6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38,若:1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也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5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望洋向若而叹。7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8闻道百,以为莫己若也。9徐公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鞍山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昌都地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培优)
- 淮南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衡水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劳务派遣合同(二)
- 枣庄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巩固)
- 焦作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日照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乐山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3年工商管理毕业大作业答案解析
- 2025年10月自考13887经济学原理中级押题
- 2019-2023年北京市中考真题数学试题汇编:圆解答题(第24题)
-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大纲
- 11 第十一章 不停航施工方案与措施
-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各种制度、流程汇编
- 1.1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组成课件讲解
- DB46-T 610-2023 浮式深水养殖网箱锚泊系统及安装技术规范
- JTJ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 福建游神介绍英文
- 《禁骑电动自行车》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