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46.doc_第1页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46.doc_第2页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46.doc_第3页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46.doc_第4页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_4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 )起实施。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2.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 )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A、预防 B、遏制 C、消除 D、控制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 )的原则。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D、处置与预防并重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国家建立有效的( )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 C、社会动员 D、以人为本5国务院和(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A、省级 B、地市级 C、县级 D、乡镇级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 )制度。A、经济管理员 B、信息报告员C、信息咨询员 D、社会监督员7.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 )。A、征用单位财产 B、征用个人财产C、征用个人某些财产 D、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9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的甘肃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自( )起实施。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10.( )是全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A、省委 B、省人大 C、省政府 D、省政协11.( )是全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领导、议事和协调机构。A、省信访局 B、省政府 C、省军区 D、省应急委员会12.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 )制定。A、人大常委会 B、省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确定的部门 D、公安部13.“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 )。A、法律 B、法制 C、体系 D、创新14.省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依据( ),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A、有关法律 B、行政法规 C、各自职责 D、以上全是15.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 )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A、信息报告 B、预测预警 C、信息发布 D、评估16.( )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A、县级人民政府 B、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公安部门17各级人民政府( )是本辖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A、应急办主任 B、分管领导 C、主要领导 D、相关部门18.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A、分类管理 B、分步实施 C、分别组织 D、集中管理1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级( )规划,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A、国民经济 B、社会发展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D、财政预算20.级及以上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市州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及时、准确地向省政府报告,最迟不得超过( )小时。A、1 B、2 C、3 D、4 21.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经济责任 D、刑事责任22.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 )。A、保留 B、撤销 C、升级 D、解散23.级交通事故是指造成( )的事故。A、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B、2人以上、8人以下死亡C、3人以上、15人以下死亡D、1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24.( )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A、政府 B、专业指挥机构 C、专业救援队伍 D、基层25.日最高气温达( )以上,就是高温天气。A、30 B、32 C、35 D、4026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雨量( )为暴雨。A、45mm或以上 B、50mm或以上C、55mm或以上 D、60mm或以上27.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到医疗门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抓)伤后的( )小时内。 A、6 B、12 C、24 D、4828.发生手指切断事故后,应将断指( ),与伤者一同送往医院。 A、用水清洗B、用纱布包好,放入清洁的塑料袋中,并将其放入低温环境中C、放入盐水中D、放入其它的液体中 29.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采取( )方法。A、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C、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D、不时用软布擦拭出血处30.发现人员触电时,应采取( ),使之脱离电源。A、立即用手拉开触电人员B、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C、用铁棍拨开电源线D、大声呼救31.燃气使用过程中的错误行为是( )。 A、不在管道上悬挂杂物B、在高层建筑内使用瓶装气C、安装减压阀不可用器械强力旋拧D、经常更换老化或损坏胶管32.发现燃气漏气时,错误的应急措施是( )。A、用明火检查漏气点B、迅速关闭气源阀门 C、迅速打开门窗散发泄漏气体D、撤离现场,到户外打电话报警33.在燃气泄漏场所的错误行为是( )。 A、严禁开、关任何电器B、不得使用电话 C、熄灭一切火种D、发现邻居家燃气泄漏,按门铃通知对方34.以下哪个属于不安全用电行为( )。A、不超负荷用电B、接电情况下移动电冰箱 C、电视连续开机不超过4-5个小时D、不在电线上晾晒衣物35.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在场人员要( )。A、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 B、争先恐后逃跑C、围观看热闹 D、聚集在一处36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 )造成。A、建筑物倒塌 B、地震的余波C、地震引起的火灾 D、地震引起的传染病37家庭装配的应急箱中,食品和饮用水至少够每个人用( )天。A、1 B、2 C、3 D、438高楼失火,当通道被火封住,无法出逃时,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手巾、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淋透房门,迅速跑到临街的窗户或( )发出求救信号。A、阳台 B、房间 C、卫生间 D、客厅39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应保护好现场,并在故障车来车方向( )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A、50 B、100 C、150 D、20040发生核事故,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尽量留在室内,关闭门窗和所有通风系统。B、如在室外,用湿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沿下风方向就近躲到人防工程内。C、衣服或皮肤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时,小心地脱去衣服,仔细洗手、洗脸、洗头发。D、身体受到污染,大量饮水,使放射性物质尽快排出体外,并尽快就医。41发现家禽或候鸟不明原因死亡,应立即向( )部门报告。 A、卫生 B、动物防疫 C、农业 D、检验检疫42禽流感病毒可通过( )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都可以被感染。A、消化道和呼吸道 B、空气C、食用煮熟的禽肉 D、食用禽类的蛋43给儿童做人工呼吸时,每分钟( )次。A、30 B、20 C、15 D、1044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 )”,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A、绿色通道 B、快速通道 C、特殊通道 D、直线通道45. 甘肃省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中规定:火灾事故造成( )人死亡,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属于较大火灾事故。A、1-5 B、3-10 C、2-6 D、3-8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注:多选、少选均不得分)。46.突发公共事件可以分为(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47.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依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 )。A、级(特别重大) B、级(重大)C、级(较大) D、级(一般)48.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承担省政府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履行( )职能。A、值守应急 B、信息汇总 C、综合协调 D、其他49.预警级别与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相一致,一般分为四级:级、级、级和级,依次用( )表示。A、红色 B、橙色 C、黄色 D、蓝色50.相关部门发布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内容应包括( )。A、类别、预警级别B、起始时间、可能影响的范围、警示事项C、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D、其他51以下( )属于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A、水旱灾害 B、气象灾害 C、地震灾害 D、安全事故5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联合培训、联合演习,提高( )的能力。A、合成应急 B、明确职责 C、相互指挥 D、协同应急53.某公民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享有( )等权利。A、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不变B、可以获得政府的表彰C、可以获得政府的奖励 D、可以对其他公民发布命令5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突发事件隐患和预警信息,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认为可能发生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 )通报。A、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B、当地驻军C、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D、友好城市5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单位应当为单位内部的专业应急救援人员( )。A、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B、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C、配备必要的器材 D、解决子女就业和生活问题56.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 )等。 A、电视直播 B、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C、组织报道 D、举行新闻发布会57.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区群众( )、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A、有饭吃 B、有水喝 C、有钱花 D、有住处58.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等。 A、时间 B、地点 C、信息来源 D、事件发展趋势59.某企业因劳动合同而发生群体性纠纷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有权采取( )等应急措施。 A、封锁有关场所和道路B、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的当事人C、加强对易受冲击的国家重要机关和部门的警卫D、直接拘留参与冲突的当事人60.以下( )为紧急呼救电话。A、110 B、119 C、120 D、12261洪水到来时,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有( )。A、转移时先人后财物,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B、尽量向屋顶、大树、高墙等高处转移C、设法发出求救信号D、利用船只、木板、木床等漂浮物转移62( )为泥石流的征兆。A、地面突然下沉,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动B、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夹有树枝等C、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D、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有轻微震动感63家庭常备火灾逃生“四件宝”是指:家用灭火器、( )。A、应急逃生绳 B、简易防烟面具 C、望远镜 D、手电筒64.加强应急管理,是政府履行( )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65.手足口病个人正确防护措施是( )。A、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B、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C、避免接触患病儿童D、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三、判断题(A代表正确;B代表错误)(每小题0.5分,共10分)。6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A)67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A)68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A)69.基层应急管理应以“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五个早”是: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A)70.突发事件的关联性、偶合性以及不确定性,要求各项应急预案之间一定要有机衔接。(A)71.基层组织和单位要在省政府应急办的直接领导下,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抚恤补偿、心理引导、环境整治、保险理赔、事件调查和制订重建规划等各项工作。(A)72.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各应急管理机构建立各类专业人才库,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咨询和建议,必要时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A)73.甘肃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依据宪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A)74.雷雨天气时,在室外躲雨时,要在大树下躲避。(B)75.炒菜油锅起火,可用水浇灭。(B)76.电视机起火,要从正面靠近电视机灭火。(B)77.高楼失火时,应迅速乘坐电梯下楼逃生。(B)78.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不用担心国际恐怖分子流入我国进行恐怖活动。(B)79.发现被遗弃的化学品,要用箔纸包裹后扔到远离人群的地方。(B)80.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