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52K进给系统经济型数控改造设计
17页 58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6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X52K进给系统经济型数控改造设计说明书.doc
任务书.doc
典型零件加工.dwg
圆锥齿轮.dwg
总装配图.dwg
目录.doc
蜗杆工作图.dwg
蜗轮.dwg
铣床数控总图.dwg






X52K进给系统经济型数控改造设计
目录
1.概述1
1.1技术要求1
1.2总体设计方案2
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型和计算2
2.1主切削力及其切削分力计算2
2.2导轨摩擦力的计算3
2.3计算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负载力3
2.4滚珠丝杠的动载荷计算与直径估算3
3.工作台部件的装配图设计7
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承载能力校验8
4.1滚珠丝杆螺母副临界压缩载荷的校验8
4.2滚珠丝杆螺母副临界转速的校验8
4.3滚珠丝杆螺母副额定寿命的校验8
5.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9
5.1机械传动系统的刚度计算9
5.2滚珠丝杠螺母副扭转刚度的计算10
6.驱动电动机的选型与计算10
6.1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惯量。10
6.2计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力矩11
6.3 计算坐标轴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各种所需力矩12
6.4选择驱动电动机的型号13
7.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和规格型号13
7.1确定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等级13
7.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规格型号14
8. 设计总结14
9.参考文献14
概述
由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如今对现有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设计重点则是对X52K铣床纵向传动机构的数控化改造,该X52K型普通铣床主要用于加工中小型零件的平面、成型表面及具有一定斜度的平面。经改造后与原来机床加工相比可实现其自动化铣削,且具有高精、高效及加工产品范围广等特点。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对普通铣床X52K的基本机械传动结构进行了解分析;
(2)对数控机床的基本机械传动结构及电气控制系统结构进行详细分析;
(3)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研究其各个部分的设计原理,拟定设计方案;
(4)系统的详细设计,对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设计等;
(5)总结自己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思路,得出本课题的设计流程。
1.1技术要求
数控铣床的切削状况
切削方式进给速度时间比例(%)备注
强力切削0.610主电动机满功率条件下切削
一般切削0.830粗加工
精加工切削150精加工
快速进给2010空载条件下工作台快速进给
1.2总体设计方案
为了满足以上技术要求,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工作台工作面尺寸(宽度×长度)确定为400mm×1200mm。
工作台导轨采用矩形导轨,在与之相配的动导轨滑动画面上贴聚四氟乙烯导轨板。同时采用斜镶条消除导轨导向面的间隙,在背板上通过设计偏心轮结构来消除导轨背面与背板的间隙,并在与工作台导轨相接触的斜镶条接触面上和背板接触面上贴膜。
对滚珠丝杠螺母副采用预紧,并对滚珠丝杠进行拉伸预。
采用伺服电动机驱动。
采用膜片弹性联轴器将伺服电动机与滚珠丝杠连接。
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型和计算
2.1主切削力及其切削分力计算
(1)计算主切削力Fz。
根据已知条件,采用端面铣刀在主轴计算转速下进行强力切削(铣刀直径D=125mm),主轴具有最大扭矩,并能传递主电动机的全部功率,此时铣刀的切削速度为:(已知机床主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5.5kw,主轴计算转速n=310r/min。)
根据公式得刀具的切削速度为:
取机床的机械效率为:,则由式得主切削力:
(2)计算各切削分力
工作台的纵向切削力、横向切削力和垂向切削力分别为
2.2导轨摩擦力的计算
在切削状态下坐标轴导轨摩擦力的计算可以查课程设计指导书:
(1)根据式(2-8a)计算在切削状态下的导轨摩擦力。此时导轨动摩擦系数,查表2-3得镶条紧固力,则
(2)按式(2-9a)计算在不切削状态下的导轨摩擦力和
2.3计算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负载力
(1)按式(2-10a)计算最大轴向负载力
(2)按式(2-11a)计算最小轴向负载力
2.4滚珠丝杠的动载荷计算与直径估算
9.参考文献
[1] 范超毅.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 王爱玲.机床数控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吴敏镜. 现代数控机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 新技术新工艺,1997.
[4] 伊志强.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 孙恒,陈作模主编. 机械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2007.
[6] 徐衡. 数控铣工实用技术[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7] 王少怀,徐东安,等.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8] 曹巨江, 刘向红. 加工弧面凸轮专用数控铣床的方案设计[A]. 制造技术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4.
[9] 陈宏钧. 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生产实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0] 吴宗泽,罗圣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1] 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2] 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 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3] 荣维芝. 数控原理与维修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4] 蔡春源.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
[15] 姜家吉, 周学才.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