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从对汉诗的“现代诗体”和“现代诗质”的考察着眼,根 据朱湘诗歌创作的几个时期展开论文,主要论述朱湘在自由诗和欧 化诗之外开辟的另条创造汉诗的“现代诗体”的试验之路。 朱湘的试验之路,就是在学习模仿中国古典诗词曲的基础上, 试验着从建节、建行、音节、用字、用韵等方面入手,去建设一种 适应“现代诗质”的汉诗的“现代诗体”。 在试验过程中,朱湘的诗歌在模仿“古典诗体”的同时,也不 自觉地模仿了“古典诗质”,他试验的诗歌因为缺乏“现代诗质”而 无法成就代表时代的汉诗的“现代诗体”。到后期,朱湘极其无奈放 弃了这种创造汉诗的“现代诗体”的试验,而转向引进西方诗体去 表现“现代诗质”。 朱湘走的这条创造汉诗的“现代诗体”的试验之路没有取得创 造性成果,但这条道路的方向是正确的,朱湘的经验和教训也值得 有志于创造汉诗“现代诗体”的人们借鉴。 关键词:朱湘艺术创造“现代诗质”“现代诗体” a b s t r a c t a l lo ft h ep o e m sf r o mt h e ”m o d e r np o e t r yi s ”a n d ”m o d e r np o e t r y q u a l i t a t i v e ”s t u d ya i m e d ,a c c o r d i n gt oz h ux i a n gp o e t r ys e v e r a lt i m e sa c r e a t i v ep a p e r , t h em a i ne x p o s i t i o nz h u x i a n gi n ”f r e ev e r s e ”a n d ”w e s t e r n i z e p o e t r y ”,o p e n e da n o t h e rm o d e r nw r i t i n gp o e t r yp i l o t r o a d b u i l d i n gb o d y z b u x i a n gt h e ”t h i r dw a y ”i sr e p l i c a t e di nt h es t u d yo fc h i n e s ec l a s s i c a l p o e t r ys o n gb a s i s ,f r o m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at e s ts e c t i o n ,b u i l ts y l l a b l e , c h a r a c t e r s ,a n du s em u s i ci nab i dt ob u i l dt h e ”q u a l i t ym o d e mp o e t r y ” w r i t i n g ”m o d e r np o e t r yb o d y i i i nt h ec o u r s eo f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z h u x i a n gp o e m si nc l a s s i c a lp o e t r yi s c o p i e d ,w h i l en o tc o n s c i o u s l yc o p i e dt h eq u a l i t yc l a s s i c a lp o e t r y , t h ep o e t r y h ei sb e c a u s eo ft h el a c ko ft e s t i n g ”m o d e mp o e t r y q u a l i t y a n dn o t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o f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ft h ec l a s s i c a le r ao f ”m o d e mp o e t r y b o d y ”t ot h el a t e ,b u ta b a n d o n e dt h i se x t r e m e l yz h u x i a n gc r e a t el o v e dt h e ”m o d e mp o e t r yb o d y , ”t e s t i n g ,a n dt o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w e s t e r np o e t r yt o b u i l d ”q u a l i t ym o d e mp o e t r y ” z h u x i a n gf o l l o wt h e ”“r dw a y ”h a sn o tb e e nc r e a t i v er e s u l t s b u tt h i s r o a di si nt h er i g h td i r e c t i o n ,t h ee x p e r i e n c e sa n dl e s s o n sz h u x i a n gd e s e r v e i n t e r e s t e di nt h ec r e a t i o no f p o e m s ”m o d e mp o e t r yb o d i e s ”p e o p l ec a nl e a m k e y w o r d s :z h u x i a n g a r tc r e a t em o d e m p o e t r y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确群 日凝:d 6 年民6 日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 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 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 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列奄群 日期:。f 年加日 “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的博弈 导言“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的博弈 朱湘( 1 9 0 4 - - 1 9 3 3 ) ,现代诗人。字子沅。祖籍原为湖北,后迁入安徽太湖县,出生 于湖南省沅陵县。1 9 1 8 年入清华学校,参加清华文学社活动。1 9 2 2 年开始在小说月报 上发表新诗,并加入文学研究会。此后专心于诗歌创作和翻译。朱湘在清华末毕业就退学 了,退学后在大学甚至中学里代过课,后又在清华复学,1 9 2 7 年9 月赴美国留学,在留学 期间换了三所大学,先后在威斯康辛州劳伦斯大学、芝加哥大学、俄亥俄大学学习英国文 学等课程。那里的民族歧视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他幻想回国后开“作者书 店”,使一班文人可以“更丰富更快乐的创作”。为家庭生活计,他学业未完,便于1 9 2 9 年8 月回国,应聘到安庆安徽大学任英国文学系主任。1 9 3 2 年夏天去职,飘泊辗转于北平、 上海、长沙等地,以写诗卖文为生。终因生活窘困,愤懑失望,于1 9 3 3 年1 2 月5 日晨在 上海开往南京的船上投江自杀。1 朱湘生年虽短,主要是在象牙塔里生活,但他的学习、教 书生活是十分丰富两独特的。朱湘的文学活动也是十分丰富的,有创作,有批评,也有翻 译。在创作方面,有诗歌,有散文,书信也被人结集出版。在诗歌方面,有抒情诗,有叙 事诗,有散文诗,有诗剧。本文主要是讨论朱湘的抒情诗。他的叙事诗,则不在本文的讨 论范围之内。 朱湘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个重要的新诗人,与闻一多、徐志摩、郭沫若并称为2 0 世 纪2 0 年代的“四大诗人”。朱湘诗歌在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关于新诗, 王光明提出了“现代汉诗”的概念。“现代汉诗”从本质上说,应该是汉诗的“现代诗体” 与“现代诗质”的统一体,这两者缺一不可。王光明对现代汉诗是这样界定的: “现代汉语诗歌”( 简称“现代汉诗”) 也认同“新诗”指陈的与中国古典诗歌的不 同,但与我们说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一样,所强调的是“代际”l 生的丈 类秩序、语言策略和象征体系的差异,而不是诗歌本质上的对立。这种差异当然首先 反映在经验与意识形态方面,现戕融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交流手段和传播媒介,在很 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观物立场、价值观念和想像世界的方式,但这种改变不仅仅是 “内容”( 题材、主题) 与诗歌趣味的改变,也同时表现为书写语言及其想像方式的变 化。2 1 摘自孙玉石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写的“朱湘”条目,有部分补充。 2 王光明著: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 0 0 3 ,第7 页。 “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的博弈 本文的论述是在“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对这两个 概念,本文作出如下界定:诗的形式,包括建节、建行、音节等。本文不提“现代诗形” 的概念,是因为任何一种分行的书写都有形可言,而且似乎越自由的越“现代”,这样就 失去了基本的立场。为了拨开现代汉诗的这种形式迷雾,从中发现“现代汉诗”诗体建设 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现代诗体”这一概念。本文所说的“现代诗体”应该是一种定型 的诗体。“现代诗体”的定型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成熟的、经过诗人们纯熟的练习 已经成形的不同于中国古典诗体的新诗体,二是这种新诗体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能 够适于表现“现代诗质”。 “现代诗质”,是现代汉诗所要表现的情感,这种感情应该是真实的,要“出于自然”。 1 本文指称的“现代诗质”用王光明的话来说,就是:“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交流手 段和传播媒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观物立场、价值观念和想像世界的方式”所形 成的一种不同于中国古典诗质的新的诗歌“内容( 题材、主题) 与诗歌趣味”,是一种“现 代题材”“现代主题”与“现代的诗歌趣味”。“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是现代汉诗有 机统一的组成部分,这二者不能分割。现代汉诗要在“诗”的意义上成立,这两个条件, 缺一不可。 朱湘的诗歌创作既有抒情诗,也有叙事诗。严格来说,抒情诗和叙事诗的划分是不科 学的,抒情诗里有描写,而叙事诗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有诗人的价值判断,这两者的 界限很难分。现在为了叙述的便利起见,姑且作出这种划分。本文主要梳理朱湘抒情诗创 作的流变,以“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这两个概念来论述朱湘抒情诗的诗体实验。试 图呈现出2 0 世纪二三十年代,朱湘等人为创造汉诗的“现代诗体”所做的各种实验和努 力。本文将根据朱湘诗歌的分集,论述朱湘在创造“现代诗体”的道路上的成败得失,中 心论点就是“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的博奕。“现代诗质”与“现代诗体”的脱节是 朱湘抒情诗在实验过程中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从“现代诗体”的角度看,朱湘一直秉持的是一种诗体代兴的观念。对新诗的认同, 就精神上而言,朱湘和胡适们是一致的,都强调新诗诞生的合法性: 至于诗的形体则我们常看见它们在那里新陈代谢。拿中国的诗来讲,赋体在楚汉发 展到了极点,便有“诗体”代之而兴。“诗”体的合性最大,它的时代也最长;自汉代 饶孟侃在感伤主义与“创造社”一文中对这个问题作了论述,本文第二章第四节有引述。 2 “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的博弈 上溯战国下达唐代,都是它的时代到了五代两宋,便有词体代“诗”体而兴, 到了元明与清,词体又一衍而成曲体我们的新诗不过说是一种代曲体而兴的诗体,将 来它的内舍一齐发展出来了的时候,自然会另有一种别的更新的诗体来代替它但是 如今正是新诗的时代1 但新诗在汉诗诗体代兴的过程中却陷入了一种“有破无立”的尴尬境地。朱湘等人一 直努力在“立”汉诗的“现代诗体”,但始终没有“立”起来。 新诗诞生之后,如何找寻适当的形式是每个严肃的新诗人面临的课题与压力。长期以 来,梁实秋关于“新诗实际就是中文写的外国诗”和“新诗注重的是白话,不是诗” 的指责代表了相当普遍的一种看法。这两种指责在某种程度上道出了新诗的身份危机。粱 实秋是这样说的: 我一向以为新文学运动的最大的戍因,便是外国文学的影响;新诗,实际就是中 文写的外国诗新诗与中国传统的旧诗之不同处,不仅在文字方面,诗的艺术整 个的变了新诗运动最早的几年,大家注重的是“白话”,不是“诗”,大家努 力的是如何摆脱旧诗的藩篱,不是如何建设新诗的根基这时代最流行的“诗”是“自 由诗”和所谓的“小诗”,这是两种最像白话的诗2 新诗最早的几年,重在“破”,而真正自觉地“立”汉诗的“现代诗体”,还是从晨报 诗镌开始。梁实秋对于诗镌如何注重“诗”的格律有进一步的申述,梁实秋说: 在北京 晨报上办的 ( 诗刊( 注:即诗镌) 应该是新诗运动里一个可纪 念的刊物。我以为这是第一次一伙人聚集起来诚心诚意的试验作新诗办诗刊的 时候,白话老早成为无疑的文学的工具,所以诗刊上所载的诗大半是诗的试验, 而不是白话的试验, 诗刊最明显的特色便是诗的格律的讲究。 “自由诗”宜于白 话,不一定永远的宜于诗诗刊诸作者皆讲究结构节奏音韵,而其结构节奏音韵 又显然的是模仿外国诗。3 1 孙玉石编: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5 ,第1 7 8 页。 2 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诗刊创刊号,上海,上海新月书店,1 9 3 1 ,第8 1 - - 8 2 页。 3 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诗刊创刊号,上海,上海新月书店,1 9 3 1 ,第8 3 页。 3 “现代诗体”与! 现代诗质”的博弈 梁实秋说徐志摩等人“对于英国诗是都有研究的”,他们的“诗的观念是外国式的”, 他们“在诗刊上要实验的是用中文来创造外国诗的格律来装进外国式的诗意。”梁实 秋也提到了创造汉诗“现代诗体”的想法; 现在新诗的音节不好,因为新诗没有固定格调在这点上我不主张模仿外国诗的 格调,因为中文和外国文的构造太不同,用中文写s o n n e t 永远写不像唯一的希望就 是你们写诗的人自己创造格调,创造出来还要继续的练习纯熟,使成为新诗的一个体 裁在模仿外国诗的艺术的时候,我们还要创造新的合于中文的诗的格调1 梁实秋其实讲到了在新诗的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主要的风气,一个是用大白话写诗,一 个是学习西方的格律。从“现代诗体”的角度讲,用大白话写的诗没有“现代诗体”可言, 学西方格律的诗是模仿甚至直接套用西方的诗体。而朱湘所走的道路,是不同于这两种风 气的另一条实验之路,说它不同于前者,是因为它有韵,说它不同于后者,是因为它学习 借鉴的是中国古典诗词曲,而非模仿西洋诗的格律。用沈扶文评论采莲馥的话来说, 就是:“以一个东方民族的感情,对自然所感到的音乐与图画意味,由文字结合,成为一 首诗,这文字,也是采取自己一个民族文学中所遗留的文字,用东方的声音,唱东方的歌 曲,使诗歌从歌曲意义中显出完美”。2 朱湘试图在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曲的基础上创造出汉 诗的“现代诗体”,这条道路,是创造汉诗的“现代诗体”的一条正确道路,但他没有取 得创造的成果,一直在实验的过程中。他的草莽集缺乏“现代诗质”,只是一种“现 代诗体”的实验,没有在“现代汉诗”的意义上成立。缺乏“现代诗质”,也是朱湘诗歌 被人遗忘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汉诗一直试图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模仿古典,模仿西方,就像饶孟侃在再论 新诗的音节里说的那样: 我们现在新诗里的音节还纯粹是模仿的:有的是模仿旧诗词里的音节,偏于这方 面的还在少数;此外差不多有一大半是模仿外国诗的音节。固然模仿不是剽窃,不过 模仿还是模仿,她在艺术上终究不能脱离附庸的位置。3 t 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诗刊创刊号,上海,上海新月书店,1 9 3 1 ,第8 6 页。 2 孙玉石编: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5 ,第2 5 8 页。 3 晨报副镌合订1 6 开影印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8 1 ,第五十六期第1 4 页。 4 “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的博奔 饶孟侃指出了新诗“模仿”而缺乏创造的问题,朱湘走的是饶说的第一条路,丙他 也只是停留在实验层面。朱湘诗歌的形式实验的过程,就是“现代诗质”与“现代诗体” 的博奕过程,在草莽集时期,朱湘学习古典的格律、音节,实验着创造汉诗的“现代 诗体”,但草莽集诗歌在学习古典诗体的同时,古典诗质似乎也同时给诗人一种巨大 的拉力,把草莽集诗歌的诗质拉到了古典这一边,使我们在整本草莽集中,所见 的都是一种古典的格调,古典的美,而“现代诗质”呢? 我们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既 没有“现代诗质”,也没有创造出汉诗的“现代诗体”,一切都还在实验中,但这种实验的 方向是难能可贵的。可惜的是到了石门集时期,朱湘虽然坚持格律的道路,但他并没 有坚持走学习中国古典格律的道路,而转向引进十四行诗等西方诗体,转向“欧化诗”。 于是,“现代诗质”有了,但诗体却完全用的是西方诗体,没有属于汉诗自己的“现代诗 体”。石门集只在”现代诗质”的意义上存在着,也可以说是作为引进西方诗体的一个 实验诗集存在着。 在学习古典诗体的同时,古典诗质也同时给诗人一种巨大的拉力,这个问题一直困扰 着朱湘,使得他这一类的诗歌在缺乏“现代诗质”的问题上饱受诟病,甚至被忽略和埋没。 达到“现代诗质”与“现代诗体”的统一,创造汉诗的“现代诗体”,实际上一直是朱湘 等人的努力方向,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历史并没有给朱湘等人“上下求索”的时间和 环境,也没有给现代汉诗找到自己的“现代诗体”的机会,直到今天都无“体”可言,现 代汉诗在只求“现代诗质”,没有“现代诗体”的道路上裸“体”奔跑着。但“现代诗质” 与“现代诗体”能截然分割吗? 没有“现代诗体”的汉诗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汉诗”吗? 甚至更严肃一点地说,能在“诗”的意义上成立吗? 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里那位皇 帝的荒谬真可以看作当今诗坛的写照。正如钱理群所说的:“新诗至今仍然是一个尚未 成型、尚在实验中的文体。钱理群在同一篇文章中还指出:“旧体诗的定型化的形式与 特定的情感方式之间已经建立了相对的密切联系”,而朱湘所实验的诗歌的问题就在于没 有在“定型化的形式”也就是其试图创造的“现代诗体”与“特定的情感方式”也就是要 表现的“现代诗质”之间建立“相对的密切联系”。他的草莽集和石门集的诗歌 这两个方面都是脱节的。 朱湘诗歌的形式实验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创造汉诗的“现代诗体”的实验,他在创 作和批评两方面进行着努力,朱湘及“新诗形式运动”同人一直在实验,但时至今曰,汉 1 钱理群著:论现代新诗与现代旧体诗的关系,诗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2 期 第1 0 1 页第1 0 2 页。 “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的博弈 诗的“现代诗体”还未成型,而现代汉诗还是作为一种文类,一种没有“形式秩序”的文 类存在着,而诗本身却是最注重形式的,这就构成了现代汉诗最大的悖论。没有“现代诗 体”的诗歌写作是很难被现代大众认同的,这也是今天诗坛处于困境的重要原因,诗人要 想突围,必须从建设汉诗的“现代诗体”做起,尽管这很难。 而朱湘诗歌在“现代诗质”上的缺陷更是它的致命伤。从他的人生可以看出,朱湘是 一个教授气质的诗人,从小读书、留学、回国教书。中间虽有几年浪游的生活,但基本上 就是在象牙塔里度过,从书本文学到书本文学,使他脱离了群众生活,在编织着自己的诗 歌美梦。这种学习和研究,作一个好的研究者、教授,可以,但要成为一个好的诗人,要 喊出时代的最强音,还欠缺对社会的投入和激情,在追寻诗神的道路上,朱湘似乎远离了 时代。爱国与革命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两大主题,朱湘认为的“现代诗质”似乎就只是“爱 国”。在1 9 2 9 年给罗皑岚的一封信中,朱湘曾这样说过: 我作诗不说现在,就是从前也不是想造一座象牙塔,即如哭孙中山、 猫诰、 还乡、王娇,都是例子我一贯的习的大体上仍旧同瑶北海纪游里所谎的 一样,我是要用叙事诗( 现在改成史事诗一名字) 的体裁来称述华族民性的备相,我在 草莽集中不过是开辟了草莽,种五谷的这件正事还在后面呢1 这种对“现代诗质”的理解显然太狭隘了。诗歌可以折射时代的主题,比如爱国。但 更重要的是这种主题要通过个体的情感,个体所感受到的时代情绪去表达。“用叙事诗( 现 在改成史事诗一名字) 的体裁来称述华族民性的各相”这个想法,朱湘在北海纪游里 就表达过: 现在的新诗,在抒情方面,近两年来已经略具雏形;但叙事诗与诗尉则仍在胚胎之 中。据我的推测,叙事诗将在未来的新诗上占最重要的位置因为叙事体的弹性极大, 孔雀东南飞与何默尔的两部史诗( 叙事诗之一种) 便是强有力的证据。所以我推想 新诗将以叙事体来作人性的综合描写2 朱湘的想法只是“用叙事诗( 现在改成史事诗一名字) 的体裁来称述华族民性的各相”。 1 罗念生编:朱湘书信集( 影印) ,上海,上海书店,1 9 8 6 ,第1 3 6 页。 2 孙玉石编: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5 ,第1 7 9 页。 6 “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的博弈 仍然沉浸在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无法自拔。在朱湘书信集里给赵景深的第二封信中, 朱湘写道:“我回国后决计复活起古代的理想,人格,文化,与美丽,要极端的自由,极 端的寻根究底。”1 而未能做到鲁迅所说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 淋漓的鲜血。”未能面对现实,未能用诗歌去表现“现代诗质”,而只是在编织他的诗歌 形式美梦。 我们发现,“五四”刚好是朱湘生命的中线。对“五四”退潮后,青年的心理及其在 文学上的表现,鲁迅曾有过一段论述: 但那时觉醒起来的智识青年的,心情,是大抵热烈,然而悲凉的即使寻到一点光 明,“径一周三”,却更分明的看见了周围的无涯际的黑暗摄取来的异域的营养又是 “世纪未”的果汁:王尔德,尼采,波特莱尔,安特菜夫们所安排的。“沉自己的船”, 还要在鲍处求生,此外的许多作品,就往往“春非我春,秋非我秋”,玄发朱颜,却唱 着饱经忧患的不欲明言的断肠之曲。2 本文的研究要从朱湘考入清华开始,清华的生活对朱湘影响很大,朱湘是在清华期间 开始学诗、写诗,最终朱湘又不计后果的对清华生活说“不”,创作还是源于生活。文学 研究会是朱湘在清华期间一个重要的文学活动社团。朱湘第一首在文学研究会的小说月 报上发表的诗歌废园,就是写清华园给他的感受。 废园就表达了鲁迅所说的那样一种情绪,但朱湘有意识地注重“诗”,自觉地进 行形式实验,而不是走只管表达情绪不管“诗”的路线。 废园 有风时白杨萧萧着, 无风时白杨萧萧着; 萧萧外更不听到什么: 野花悄悄的发了, 野花悄悄的谢了; 1 罗念生编:朱湘书信集( 影印) ,上海, 2 鲁迅编:中国新文学大系( 小说二集) , 上海书店,1 9 8 6 ,第4 6 页。 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 9 3 5 ,导言第5 - - 6 页。 7 “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的博弈 悄悄外因里更没什么 从废园可以看出,从一开始写诗,朱湘走的就是一条与当时的“白话诗”不同的 道路。废园虽然还略显稚嫩,还用虚字凑韵,但朱湘注重形式的倾向已初现端倪。此 后,在该刊陆续发表荷叶死地丁春等诗作。这一时期的诗作,主要收入在 朱湘的第一本诗集夏天中。在初学诗的这一时期,朱湘已有了一种“形式”的意识, 但朱湘的诗歌主要是模仿早期新诗人,如康白情、沈尹默等人,而这些人的诗是没有诗体 追求的,当然朱湘也就学不到如何“形式”。正像钱光培所指出的: 朱湘这一时期的诗歌,已经透露出了他艺术想象的才华、驾驭语言的本领,咀及 熔炼古诗的能力但是,在当时,他毕竟还处在学步的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诗的风 格所以,他这一时期的诗作,无论在风格上,形式上都不统一读他的南归,很 容易让人想到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读他的寄思潜又容易想到屈原的氍离骚和 天问;读迟耕,会联想裂康白情的草儿;读废霹又会联想到沈尹默的月 夜;至于夏天中的那些以三五行为一首的小诗,虽然单篇看来,也不乏佳品 但就总体而论,也容易让人想到1 9 2 0 年前后在中国新诗坛上所出现的“小诗热”,想 到宗白华的流云,想到郑振铎、郭绍虞、俞平伯、徐玉诺等人的小诗。朱湘这 一时期的新诗创作,在艺术上,还处在一个学习与模仿的阶段。他所直接承受的是中 国古典诗歌的精神乖“五四”初期自由诗形式的影响他还没有为中国新诗提供出任 何新鲜的、属于他个人所创造的东西来2 刚开始学诗的时候,模仿前辈诗人是难免的,朱湘后来在反思这段时间的模仿时,专 门写了文章,批评他早期所学的这些诗人,也是调整自己诗歌实验的方向。而此时,朱湘 也已开始在学习古典诗歌,夏天) 中的小河寄思潜南归等诗已经呈现出与他 所模仿的早期新诗人的诗歌不同的形式特点。但这种学习,是不自觉的,没有一种明确的 思想和理论主张。 清华文学社是这一时期朱湘一个重要的文学活动社团,其中闻一多对朱湘的影响最大, 极大地改变了此后朱湘的创作思路。清华文学社有自觉学习中国传统诗词曲的习惯,并想 1 周良沛编:朱湘诗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 9 8 7 ,第8 页。 2 钱光培著:现代诗人朱湘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8 7 ,第1 6 5 1 6 6 页。 8 “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的博弈 古为今用,创造新诗的“格律”。1 9 2 2 年,文学社出版闻一多冬夜评论和梁实秋草 儿评论。早在这篇冬夜评论里,闻一多就提出了“音节”的问题,谈到新诗里的旧 词曲音节的成分。闻一多这篇文章,对文学社影响很大,当然也影响了朱湘。一个很浅显 的道理是,只有在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创造。要创造汉诗的“现代诗体”,必须学习中 国古典诗体和西方诗体,朱湘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坚持走的就是第一条道路。朱湘诗歌 之所以从夏天转变到草莽集,这种思想对他是有很大启发的。 这篇文章对“音节”讨论得很精细:“旧词曲的音节并不全是词曲自身的音节,音节 之可能性寓于一种方言中,有一种方言,自有一种天赋的音节。”“声与音的本体是 文字里内含的质素;这个质素发之于诗歌的艺术,则为节奏,平仄,韵,双声,叠韵等表 象。”1 闻一多从“现代诗体”和“现代诗质”两方面谈了他对冬夜这个诗集的看法,他 的见解是有启发性的。闻一多说:“象冬夜里词曲音节底成分这样多,是他的优点, 也便是他的劣点。优点是他音节上的赢获,劣点是他意境上的亏损。”闻一多在这里其 实就敏感地指出了一个“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的闻题,也就是说“现代诗体”与“现 代诗质”是很难分割的:“太拘泥于词曲底音节,便不得不承认词蓝的音节之两大条件: 中国式的词调及中国式的意象。”在学习旧词曲等“古典诗体”的同时,也就不自觉地会 用上旧词曲的词调和意象等“古典诗质”,而闻一多引用傅斯年的怎样作自话文的观 点认为中国式的词调同意象是“粗率简单”“不敷新文学的用”。认为这种“古典诗质” 和当时时代所要求的“现代诗质”是脱节的。 闻一多还批评了俞平伯写诗的态度和方法:“冬夜自序里讲道:我只愿随随便 便的活活泼泼的借当代的言语去表现出自我,在人类中间的我,为爱而活着的我。至于表 现的是诗不是诗,这都和我的本意无关俞君把做诗看作这样容易,这样随便,难怪 他做不出好诗来。”俞平伯的观点是强调表现而不强调“诗”。而闻一多对作诗是抱着一 个严肃的态度。闻一多反复强调的就是要注意诗的形式,譬如音节,不能把做诗当作一件 随便的事情,不能随便地为表现情感而忽视了“诗”的本质,不能完全“自由”。闻一多 后来在诗的格律里就用一个“镣铐”的比喻,来讲格律与自由的关系。 1 孙党伯、袁謇正主编:闻一多全集( 第二卷)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 9 9 3 ,第6 4 页。 9 “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的博弈 第一章创造口现代诗体”的实验:草莽集 夏天是朱湘的第一本诗集。在1 9 3 1 年给罗皑岚的信中,朱湘说:“我现在以学徒 自视,草莽集是正式的第一步,近作( 注:主要指石门集的诗歌) 是第二步,将来到 了三十五或是四十,总可以有作主人的希望了。”1 可见朱湘自己是把夏天当作一种 非正式的尝试的。或许朱湘认为夏天形式的粗糙不能代表自己的诗歌追求。草莽集 才是朱湘创造“现代诗体”实验的“正式的第一步”。 清华文学社注重“音节”等诗歌形式的传统,在朱湘的第二本诗集草莽集中得到 了极为突出的体现,但他似乎并没有在意闻一多在冬夜评论里提到的观点,在学习旧 词曲的音节等“古典诗体”的同时,会不自觉地用上旧词曲的词调和意象等“古典诗质”, 雨旧词曲的词调和意象是“粗率简单”“不敷新文学的用”。朱湘草莽集的“诗体” 学古典和“诗质”古典化的特征是很明显的,而这种古典“诗质”显然是和时代的要求脱 节的。 革莽集的意义在于朱湘在当时“欧化”浪潮中有意识地追求现代汉诗的“民族化”, 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曲的格律,尝试建立汉诗的“现代诗体”,但遗憾的是他作成了中国古 典诗歌的“现代转化”,一味的古典意境和古典美,而没有表现出“现代诗质”。正如沈从 文在评价革莽集时所指出的的: 作者所习惯的,是中国韵文所有的辞藻的处置在诗中,支配文言文所有优美的, 具弹性的,具女性的复词,由于朱湘的实验,皆见出死去了的辞藻,有一种机会复活 于国语文学的诗歌中。这尸骸的复活,是必然的,却仍是由于作者一种较高手段选择 而来的这完全弃去死文字的勇敢处,多为由于五四运动对诗要求的一种条件所 拘束,朱湘的诗稍稍离开这拘束,承受了词曲的文字,也同时还承受了词曲的风格, 写成他的草莽集。2 沈从文说朱湘草莽集的成就“只像是在修正旧诗,用一个新时代所有的感情, 使中国的诗在他手中成为现在的诗。”3 也就是说是一种古典诗歌的现代转化。 1 罗念生编;朱湘1 j 信集( 影印) ,上海,上海托宙,1 9 8 3 ,第1 4 5 页。 2 孙玉石编: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5 ,第2 5 9 页。 5 孙玉石编: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5 ,第2 6 1 页。 i o “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的博弈 关于朱湘怎样学习古诗词,苏雪林的论朱湘的诗一文分析得很具体,苏雪林说朱 湘诗有几个特点:“善于融化旧诗词,旧诗词的文词、格调、意思他都能随意取用而且安 排得非常之好。”“音节的调协,诗刊派的诗人对于音节和体制一样的注意。朱湘也 是极力主张新诗是可以歌唱的一个,所以他的诗,音节方面大都有异常的成功。”1 沈从 文对草莽集在创造“现代诗体”实验上所取得的成就评价也很高:“草莽集才能 代表作者在新诗一方面的成就,于外形的完整与音调的柔和上,达到一个为一般诗人所不 及的高点。诗的最高力,若果是不能完全疏忽了那形式同音节,则朱湘在草莽集各诗 上,所有的实验,是已经得到了非常成功的。”2 钱光培则概括了这一时期朱湘实验的两 种新诗行:一种是“每节行数和每行字数都整齐划一,韵脚的部位也固定不变”3 ,另一 种是“诗行长短不齐,排列有高有低,但各节的行数,排列的格式,以及用韵的部位,又 完全一致”。本文的重点不是讨论这种诗行的优劣,本文要揭示的是一种“现代诗体”与 “现代诗质”的博奕关系。朱湘这一时期诗歌的诗质与“现代诗质”的脱节是其被时代埋 没的重要原因。而对于革莽集,朱湘自己也有清醒的认识:“草莽集想必这两 天也就可以接到。这本诗终于出来了。在现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想必已有许多人在那里 对它流泪太息,对它捧腹拊掌,自然也有许多人看了它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对于革莽集缺乏“现代诗质”这一毛病,沈从文的评论是非常到位的: 不过在这本诗上,那些值得提及的成就,却使作者同时便陷入一个失败的情形里 去了作者运用辞蕴与典故,作者的诗,成为“工稳美丽”的诗,缺少一种由于忧郁, 病弱,颓废,而形成的犷悍兴奋气息,与时代所要求异途,诗所完成的高点,却只在 “形式的完整”,以及“文学的典则”两件事上了。离去焦燥,离去情欲,离去略带 夸张的炫目光彩,在创作方面,叶圣陶先生,近年来所有的创作,皆在时代的估价下 显然很寂寞的,朱湘的诗,也以同一意义而寂寞下去了。5 草莽集诗歌只在诗的形式的意义上存在,沈从文所说的“在时代的估价下显然很 寂寞的”指的就是其“诗质”得不到时代的认同,时代需要的不是草莽集诗歌中的那 1 孙玉石编: 2 孙玉石编: 3 钱光培著: 4 罗念生编: 5 孙玉石编: 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5 ,第2 6 3 页。 中i 蓍现代作家选集朱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5 ,第2 5 5 页。 现代诗人朱湘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 9 8 7 ,第1 8 9 - - 1 9 1 页。 朱湘书信集( 影印本) ,上海,上海书店,1 9 8 6 ,第6 6 页。 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5 ,第2 6 0 页。 l l “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的博弈 种古典的诗质。时代所要求的就是“现代诗质”。那么沈从文所说的“时代的估价”是怎 样一种估价呢? 在同一篇文章中他也给出了见解精辟的分析: 作者在生活一方面,所显出的焦燥,是中国诗人中所没有的焦燥,然而由诗歌认 识这人,却平静到使人吃惊把生活欲望,冲突,意识于作品中,由作品显示一个人 的灵魂的苦闷与纠纷,是中国十年来文学其所以为青年人热烈欢迎的理由。只要作者 所表现的是自己那一面,总可以得到若干青年读者最衷心的接受。创作者中如郁达夫, 丁玲,诗人中如徐志摩,郭沫若,是在那自白的诚实上成立各样友谊的。在另外一些 作者作品中,如继海派刊物兴味方向而写作的若干作品,即或作品以一个非常平凡非 常低级的风格与趣味而问世,也仍然可以不十分冷落的但草莽集中却缺少那种 灵魂与官能的苦恼,没有昏瞀,没有粗暴生活使作者性情乖僻,却并不使诗人在作 品上显示纷乱作者那种安详与细腻,使作者的诗,在一个带着古典与奢华而成就的 地位上存在,去整个的文学兴味离远了1 沈从文所阐释的“现代诗质”是要“显示一个人的灵魂的苦闷与纠纷”,而草莽集的 诗蕴含的却是宁静平和的“古典诗质”,恰恰没有去表现这种“苦闷与纠纷”,这是草 莽集诗质在与时代对话时的一个大问题。 一、晨报副镌诗镌的诗体创造宣言 草莽集中的诗歌主要作于1 9 2 5 、1 9 2 6 两年。研究这一时期朱湘的诗歌思想和创 作,就不能不提晨报副镌诗镌( 以下简称诗镌) 。而诗镌是“新诗形式运动” 的一个重要环节,后来在美国留学期间,朱湘写了一篇刘梦苇与新诗形式运动,对“新 诗形式运动”作了一个小结: 这个运动的来源很久音韵从胡适起就一直采用的。诗行方面,陆志韦的渡河 当中就有许多字数划一的诗& - t - 诗章,郭沫若很早的已经努力了。不过综合这三方 面而能一贯的作出最初的成绩来的,那却要推梦苇。我还记得当时梦苇在报纸上发表 孙玉石编: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5 ,第2 6 0 页。 1 2 “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的博弈 的氍宝剑之悲歌,立刻告诉闻一多,引起他对此诗形式上的注意后来我又向闻一多 极力称赞梦苇孤鸿集中“序诗”的形式音节以后闻一多同我很雀这一方面下了 点工夫。诗刊( 注:指诗镌) 办了以后,大家都这样作了。1 1 9 2 5 年1 2 月1 2 日,刘梦苇在晨报副镌上发表中国诗底昨今明,刘梦苇的这 篇文章虽然不是发在诗镌上,但却是诗镌恩想的一个重要起源,这篇文章和徐志 摩的诗刊弁畜是诗镌欲创造汉诗的“现代诗体”的两篇宣言式的文献。 在新文学初期。“当对大家都觉得旧的文学已经攻击得体无完肤了,应该创造许多新 的作品给他们看。于是小说,戏剧,或模仿,或抄袭,或翻译,或尝试,其质虽然不佳, 其量也就不算少了。”2 新文学初期,人们是在“破”的基础上,开始在尝试着“立”,但 “立”的质量是不佳的。而“新诗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渐渐地到了光明的路上来了。凡留 心诗坛的人,大概都读到了徐志摩,闻一多,于赓虞,蹇先艾,朱湘诸先生底近作罢;他 们彼此或者认识或者还是陌生,但他们无形中走上了很近似的路。闻一多先生说中国诗似 乎已经上了正轨”弼一多所说的“正轨”就是指“徐志摩,闻一多,予赓虞,蹇先艾,朱 湘”等一群诗人有意识地实验创造汉诗的“现代诗体”,大部分人是学习西方的格律,而 朱湘走的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曲的道路是比较独特的一条。 刘梦苇呼吁“苦加努力今后之建设,建设一种诗底原理和批评。”他提出的“诗底原理”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真实的情感,深富的想象,美丽的形式和音节,词句”“至于创作 方面”,刘梦苇则提出两个重要观点:“创造新诗”和“创造中国之新诗”,“创造新诗”是 针对模仿古典讲的: 所谓创造新诗,应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歌谣里面蜕蝉出来的新诗,没有作者底个性 形式,都不配认为新诗。 词化的新诗,和曲子一样的新诗,从旧 不是新的风格,新的音韵,新的意境和 也就是说没有新的“现代诗体”特别是没有“现代诗质”,而单纯模仿古典诗词曲,是 不能成为“新诗”。而“创造中国之新诗”则是针对模仿西方讲的: 1 蒲花塘、晓非编:朱湘散文( 上集)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 9 9 4 ,第1 9 9 页。 2 晨报副镌合订1 6 开影印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8 1 ,第1 4 0 9 号,第1 5 页。 3 晨报副镌合订1 6 开影印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8 1 ,第1 4 0 9 号第1 6 页。 1 3 “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的博弈 新诗人多是研究西洋文学的,直截闻接受了不少西洋诗底影响,大家本不是存心 模仿,无形中却犯了模仿的毛病志摩先生底志摩底诗里面这样的东西不少,这 只能说是欧化的新诗,不是中国的新诗啦我们摆脱了古人底束缚,重新入了洋人底 圈套,终没有走上创造的道路。而且学西洋诗而不能超过西洋诗和学前人的诗而无以 胜之是一样的道理1 单纯模仿西方而“没有走上创造的道路”也不是“中国之新诗”。刘梦苇提出要创造 汉诗的“现代诗体”: 我希望大家多从创造方面努力:创造新的音韵,新的形式与格调我们诗底意境 与技术不是取法古人,也不是模仿西洋;我们底诗是新诗,是创造的中国之新诗我 希望大家不仅从事旧的破坏,赶紧从事新的建设1 2 1 9 2 6 年4 月1 日,闻一多、徐志摩、刘梦苇主办的诗镌问世,用梁实秋的话来说, 就是“第一次一伙人聚集起来诚心诚意的实验作新诗”3 ,而朱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参与者。 徐志摩对朱湘在诗镌的表现是评价很高的:“朱湘君,凭他的能耐与热心,应分是我 们这团体里的大将兼先行,但不幸( 我们与读者们的不幸) 他中途误了卯,始终没有赶上, 这是我们觉得最可致憾的;但我们还希冀将来重整旗鼓时。他依旧会来告奋勇帮助我们 作战。”4 诗镌的创刊就是一批注重诗体的诗人开始携手创造汉诗的“现代诗体”。 刘梦苇提出“创造中国之新诗”,徐志摩则将这种“创造”提升到艺术的高度,明确 提出了“诗是艺术”的观点。这就是诗镌的创刊词:诗刊弁言。徐志摩在诗刊 弁言里对诗镌的抱负作了一番描绘,给诗镌定了一个基调:“要把刨格的新 诗当一件认真事情做。”并且强调:“诗是表现人类创造力的一个工具,与音乐与美术是 同等同性质的”,这就等于说明诗镌的立场就是确认诗是一种艺术门类,是“表现人 类创造力的一个工具”,而不仅仅是简单随便地抒发个人的情绪和情感。并且提出:“完 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唯一的表现”,返个观点按本文的逻辑,就是说“完美的现代诗体 是完美的现代诗质唯一的表现”。而且,徐志摩认为“现代诗质”需要有“现代诗体”去 ,晨报副镌合订1 6 开影印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8 1 ,第1 4 0 9 号,第1 6 页。 2 晨报副镌合订1 6 开影印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8 1 ,第1 4 0 9 号,第1 6 页。 3 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诗刊刨硼号,上海,上海新月书店,1 9 3 1 。 4 晨报副镌合订1 6 开影印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8 1 ,第五十七期,第2 l 页。 1 4 “现代诗体”与“现代诗质”的博弈 表现:“我们这民族这时期的精神解放或精神革命没有一部象样的诗式的表现是不完全 的”;而诗人的责任就是替“现代诗质”去创造适当的“现代诗体”:“我们自身灵性 里以及周遭空气里多的是要求投胎的思想的灵魂,我们的责任是替它们构造适当的躯壳, 这就是诗文与各种美术的新格式与新音节的发见”“文艺的生命是无形的灵感加上有意识 的耐心与勤力的成绩”;徐志摩对这种创造的前途是十分自信的:“我们的新文艺,正 如我们的民族本体,是有一个伟大美丽的将来的。”1 徐志摩讲的“创格的新诗”和刘梦苇讲的“创造中国之新诗”是同一个意思,也就是 创造不同于古典诗体和西方诗体的汉诗的“现代诗体”。朱湘没有这样领袖式的理论文章, 但他直在进行着这方面的创作实践。按刘梦苇描绘的“创造中国之新诗”绝对是一项开 天辟地的工作,提出“创造新的音韵,新的形式与格调”,但是“创造”谈何容易。诗镌 及此后诗刊同人都在努力,不少人付出了生命,刘梦苇、杨世恩、徐志摩、朱湘的先 后离世,闻一多不再作诗,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那是一个新诗发展的黄金时代,同时 也意味着朱湘所说的“可能”和“希望”的丧失,时至今日,诗人们不会再像他们这批人 那样自觉地学习,自觉地实验,努力地去创造。从新诗发展的角度讲,没有后人接棒,朱 湘他们的努力也就付之东流了,只是在历史现象的意义上存在着,这是新诗发展上的一个 大不幸。 二、音节与格律:“现代诗体”技术层面的讨论 关于“现代诗体”,诗镌讨论最多的就是“格律”和“音节”,闻一多所说的“格 律”是指“f o r m ”,这个单词,常用的翻译就是“形式”,闻一多在写涛的格律之前, 也是用的“形式”。闻一多在1 9 2 6 年给梁实秋、熊佛西的一封信中写道:“诗刊谅 已见到。北京之为诗者多矣! 而余独有取于此数子者,皆以其注意形式,渐纳诗于艺术之 轨。余之所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2346-2025海水声速仪校准规范
- 2025年超声刀清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阅读理解强化试卷
- 2025年农业发展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肺结核宣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商业务试题及答案
- 高中二年级生物2025年下学期专项训练试卷
- 2025年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学期实验操作测试卷
- 2025美容院股份合同协议书
- 2025大连市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乡村会计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哈三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和答案
- 2025江苏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招聘便民服务中心人员2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档案样本模板
- 国开(四川)2025年《农村基层党建实务》形成性考核1-2终考答案
- 国开2025年《分析化学(本)》形考任务1-3答案
- 2025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考试题库及答案(5份)
- 2025年银行数据中心笔试题库及答案
- 直播诈骗课件
- 连咖啡和加油站合作方案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