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学课件(精编)_第1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学课件(精编)_第2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学课件(精编)_第3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学课件(精编)_第4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学课件(精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学课件,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学习目标1.了解元谋人生活的年代、发现的地点以及发现的意义。2.知道北京人的发现地点、发现过程、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3.了解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理解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关于人类的起源你知道什么?,中国:女娲造人西方:上帝造人说(亚当和夏娃的故事),由猿进化而来,上帝造人说:传说上帝用泥土创造出世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后又取其肋骨创造女人夏娃,让二人配为夫妇,成为人类的始祖。他们住在神圣的伊甸园,生活美满和谐。但后来他们受蛇的引诱,偷吃了树上的禁果,懂得了爱情、羞耻,心明眼亮,聪明起来,因而受到上帝惩罚,被逐出伊甸园,到人间受难。从此世上有了劳苦、灾难。,女娲造人说: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达尔文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进化论,从猿到人的演化示意图,元谋,周口店,元谋人,马家窑,丁村,仰韶村,大汶口,龙山镇,蓝田,半坡,良渚,河姆渡,巫山,大溪,屈家岭,史前遗址分布图,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看图说一说,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县,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当考古界发现重要的遗迹、遗物时,大都由其发现地命名。,历史小常识,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天然火,元谋人,主要遗存:两枚门齿化石粗糙的石器炭屑和烧骨,知道用火,会制造工具,人类特征,1.体质特征:,元谋人牙齿化石,有较多猿的特征,元谋人的发掘情况,2、工具制造和使用:会制造工具、打制石器,元谋人的牙齿化石,元谋人使用的刮削器,元谋人的遗物,3、火的使用:知道用火,元谋人遗址发现的炭屑、烧过的骨头,你怎么知道元谋人已经是人了呢?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北京人,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龙骨山全景,北京人头骨复原像,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北京人的发现过程,1.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们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2.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3.1936年,在同一个地点发掘出土3个猿人头盖骨。此后,这一遗迹进行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1、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2、距今年代:7020万年前。,3、体质特征:外形上具备人类的基本特征。4、生产和生活:生产:能够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石器,使用天然火,以采集和狩猎为主,生产力低,防御能力弱。生活:过着群居生活,二、北京人,依照现代人的审美观点来看,她算美女吗?,哪些地方最需要“整容”?,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前额低平,嘴巴前伸,眉骨突出,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前额低平,眉骨粗壮,颧骨突起,嘴部前伸,没有下巴。,北京人同现代人长得有啥不一样?,与现代人极为相似,与现代人无多大区别,古猿,北京人,现代人,说一说,北京人使用火的意义,照明,烧烤食物,取暖,驱吓野兽,用火烧过的遗物,1、距今年代:2、发现地点:,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二、北京人,3、遗址特点:,世界上出土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4、体质特征:,(1)还保留着猿的一些特征(2)直立行走,5、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6、火的使用:,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7、社会组织:,原始人群、群居生活,?,动脑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想象也可按一天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去想象,三、山顶洞人,1、时间:2、地点:,距今约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里,山顶洞人的遗物,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头盖骨,山顶洞人复原像,山顶洞人的头部特征,北京人,山顶洞人,现代人,北京人是猿人,山顶洞人身上已经没有猿类的特征,模样同现代人一样,是真正的“人”,结论:,外形,磨制和钻孔,会人工取火,爱美意识,想一想:,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体质进步:工具制作技术:生活进步:,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会捕鱼,用骨针缝制衣服,制作装饰品,懂得爱美。生活的集体氏族,氏族:,定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起来的群体特点:血缘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起来的群体公有没有私有财产平等共同劳动和分配食物,北京人与山顶洞人比较表,约70到20万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保留猿的某些特征,约三万年,氏族公社,原始人群,懂得爱美,采集和狩猎,采集和渔猎,用天然火,人工取火,打制石器,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巩固小结,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讲到了三种代表。其中,被称为“我国最早的人类”,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生活痕迹最丰富的遗址,的模样已经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了。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年代分别是、。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约3万年,约70万到20万年,约170万年,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1、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生活?()A、用火烧烤食物B、使用打制石器C、过群居生活D、会使用骨针,D,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A、会不会制造工具B、是否使用打制石器C、能否使用天然火D懂不懂磨制石器,A,练习,3.元谋人生活距今大约有A200万年B190万年C180万年D170万年,D,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B,5.已经懂得人工取火远古人类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A,6.会制造骨针的远古人类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A,7.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A,8、我们已发现的人类,请你按时间的先后排列(A)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山顶洞人AB.CD,1.元谋人距今年代为_年,2.会不会_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170万,制造工具,3在北京西南_龙骨山山洞里,发现了北京人。他们生活在距今约_年前。,周口店,70万20万,4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_年以前。从兽牙、石珠等饰品来看,山顶洞人有了_观念。,3万,审美,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二、命题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激励、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三、命题原则: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出“偏”、“怪”题,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谢,谢,观看,亲身体验感受历史,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考古探究碰触历史,河姆渡出土水稻及碳化稻粒,稻粒对比,二重证据法,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遗址:人类活动遗存的地理范围。,河姆渡出土骨耜(s),河姆渡水牛头骨,河姆渡出土稻穗纹敛口钵,河姆渡出土猪纹黑陶盆,文物告诉我们说,考古图片识读方法:1.整体辨认,包括遗存遗物外观、名称、所属遗址位置、地理环境、时期等。2.观察材、用,包括材质、位置、高低大小等判断用途;3.局部细节,包括结构组成、纹饰含义等,探究历史遗存价值;4.合理推论。,观察思考:这是什么设施?,步骤一整体观察辨认,注: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杨鸿勋河姆渡遗址木构水井鉴定建筑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步骤二判断用途,步骤三判断结构组成和价值,水井的景观复原图,井架的木头是怎样固定的?,神奇的榫卯结构,河姆渡榫卯(snmo)结构的木条,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干栏式房屋景观,氏族:以相同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群体。,半坡半地穴房屋装粟和菜籽的陶罐磨制石农具,陶纺轮半坡彩陶鱼纹钵,骨制箭头、渔叉和渔钩,自然环境生存经验,原始农业家庭饲养,定居村落,北粟南稻,适应,原始农耕生活,改变,半坡村落遗址示意图,墓葬区,居住区,陶窑,壕沟,半坡村落遗址空间布局图,半坡村落的房屋布局有什么特点?,据你推测它有什么功用?,体现权力地位的村落房屋,半坡二层台墓葬,半坡姐妹、兄弟的合葬墓,而绝没有成年男女合葬在一起的现象。半坡的氏族组织,体现母系氏族制度的墓葬,半坡村落遗址中的瓮棺葬,体现精神世界的瓮棺葬,体现军事功能的壕沟,半坡村落遗址示意图,个人,村落,村落间,黄河流域,山东泰安大汶口,距今约63004500年,大汶口文化晚期35号墓葬照片、考古绘图。,父系氏族私有财产,女子,男主人,彩陶、黑陶随葬品,幼童,感悟文明创造历史,半坡绘符,墓葬仪制,陶器,榫卯结构,河姆渡骨笛,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农业文明,适应,原始农耕生活,改变,自然环境生存经验,原始农业家庭饲养,定居村落,北粟南稻,浙江杭州彩色水稻技术让人惊叹,至今仍有原始部落靠采集为生不发展农耕,拓展作业对比思考,结合所学谈谈人与自然的关系、农耕的产生与多元文明的发展。,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二、命题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激励、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三、命题原则: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出“偏”、“怪”题,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谢,谢,观看,第三课远古的传说,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1,了解炎黄联盟的形成、逐鹿之战,知道炎帝和黄帝碧落联盟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2,掌握黄帝、炎帝的发明,了解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3,理解、掌握“禅让”的含义,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学习目标导航,一、炎黄联盟,1.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注释: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2.基本情况: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他们和东方的蚩尤是当时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三位杰出首领之一,黄帝部落,炎帝部落,神农尝百草图,三位杰出首领之一,九黎部落,三位杰出首领之一,3.炎黄联盟: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4.炎黄战蚩尤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逐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涿鹿之战场面,黄帝战蚩尤(画像砖),中国人为什么自称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炎黄部落联盟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黄帝和炎帝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尤其是黄帝更为著名,被后人誉为“人文初祖”。,仓颉造字,黄帝,养蚕织布,造船,尝百草创医术,制造指南车,观察出天文星座,建造宫室,二、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1、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2、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3、他的属下仓颉发明文字;,4、伶伦编出了乐谱,等等。,1、黄帝“人文初祖”,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1、黄炎结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2、发明创造,为日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2、炎帝的贡献,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尧,舜,禹,三、尧舜禹的禅让,尧舜禅位图,“禅让”是怎么回事?读教材进行说明。,“禅让”的含义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禅让”制的特点:1、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2、首领没有特权,“禅让”,传位,传位,大禹治水,方法: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手,精神: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尊称: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成为“大禹”,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二、命题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激励、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三、命题原则: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出“偏”、“怪”题,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谢,谢,观看,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学习目标:一、夏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西周分封制(重点)二、对分封制的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原因(难点),学习方式:探讨、合作等方法,评价方法:表扬、加分等,夏朝,1、夏朝建立:,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3、国家统治机构:,4、末代暴君:,禹,公元前2070年,启,军队、刑法、监狱、夏历等。,桀,公天下,家天下,(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5、中心地区:,6、社会形态:,7、生产力发展状况:,金石并用时代,以农业为主。,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奴隶社会,建立者:,都城:,禹,阳城,统治中心:,今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约公元前2070年禹,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复原图,铜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青铜礼器,镶嵌绿松石的铜牌,夏朝建立者禹,夏代开国的君主。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而开君主世袭之制。亦称为夏后氏。禹是中国人所知的一位治水英雄,他为治水三过家门不入。贵为天子,保持本色,亲近百姓,为民谋利。是帝国君主制度下的君主典范。,夏朝第二代君主启,传说为夏朝的第二代君王。姒姓,禹之子。传说禹死后,他杀死禹选定的继承人东夷族首领伯益,夺取王位,废禅让制而确立了世袭制度。有扈氏不服,也被其攻灭。另一说禹死后,因伯益推让而被拥戴继位。,夏朝末代君主桀,夏桀把人当坐骑,桀,夏朝最后一个国君。他为政残暴,破坏农业生产,对外滥施征伐。桀宠爱妹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供他俩享乐。他还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日益失去人心,弄得众叛亲离。这个时候,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日益兴旺了起来。最后汤攻灭夏都,桀逃到南巢,饿死卧牛山。,二、商汤灭夏,1、商朝建立:,2、盘庚迁殷:,3、末代暴君:,汤:公元前1600年,纣,疆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4、经济发展状况:,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发展,商汤,商朝开国之王。原为商部落首领,灭夏后又称成汤。都于毫(今商丘)。商汤灭夏,建立了商王朝。,商朝开国贤臣伊尹,夏末商初政治家,军事谋略家。被商汤委以辅政重任。辅佐商汤以“修德”为首务,使方国、部落归心于商。又采取由近及远、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方略,剪除夏朝羽翼。在鸣条之战中,乘夏桀孤立无援之时,佐商汤率军与夏桀决战,一举灭夏。,盘庚,盘庚迁都由于水患和战乱,商朝多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因此,后人也称商朝为殷朝。,商朝末代君主纣王,商朝亡国之君。在位时,奢侈暴敛,严刑峻法,并连年征战,引起奴隶、平民反抗,致使阶级矛盾激化。曾征服东夷,获大批战俘。又杀反对他的大臣比干等,囚西伯昌(即周文王)。后与周武王会战于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兵败自焚。,商代铜爵,戴枷奴隶陶俑想一想,他们的生活如何?,奴隶的悲惨生活,说明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三、武王伐纣,1、武王伐纣:,2、西周的分封制:,3、西周衰落:,公元前1046年伐,商朝灭亡,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国人暴动,牧野之战,4、西周的灭亡:,公元前771年,(周厉王),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文王,周朝开国君主周武王,周武王名发,周王朝的建立者。武王发继位后,以吕尚为师(尊称为师尚父),周公旦为辅,召公等人为主要助手,继续文王未尽的事业。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取得牧野之战的胜利。纣王兵败自焚,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周朝开国贤臣姜尚,吕尚就是姜子牙,东海海滨人。因为在周初做过太师,尊称“师尚父”,因而得名“吕尚”。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因此,武王封他到齐地作诸侯,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西周,牧野决战,利簋及铭文,这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武王牧野伐纣的过程,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四、分封制,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对象:,宗亲、功臣,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纳贡守土,战时带兵随天子打仗。,作用:,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西周的分封制,天子,西周等级示意图,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奴隶,平民,周厉王,国人暴动,国人暴动周厉王统治暴虐无道,为了防止民众议论。他派人严密监视百姓的言论,稍有不满,就将其处死。平民百姓彼此不敢交谈,路上只能交换眼色,史称“道路以目”。长期的压迫终于引发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赶走了周厉王。,烽火戏诸侯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为博得宠妃褒姒一笑,竟命人点起烽火,诸侯以为外敌入侵,迅速带兵来援,结果竟是一场游戏。此后,犬戎攻入京城诸侯以为又是玩笑,不救。幽王被杀,褒姒也被掠走。西周遂亡。,镐京,洛邑,西周,犬戎,东周,公元前771年,平王东迁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迁往洛邑,史称东周。周王室的势力日渐衰微,再也无力控制诸侯了。,阳城,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禹,桀,殷,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纣,镐京,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武王,幽王,西周的分封制,归纳总结,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请说出下列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请点击数字查看答案,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1,2,3,4,请说出下列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夏朝建立禹,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1,2,3,4,请说出下列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汤灭夏,商朝建立商汤,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1,2,3,4,请说出下列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牧野之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周武王,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1,2,3,4,请说出下列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犬戎灭西周,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1,2,3,4,课堂练习,1下列各项制度中,不属于西周的制度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等级制2西周末代君主是A周厉王B周文王C周幽王D周武王,A,C,课堂练习,3西周时的“国人”是指()A所有周朝人B农民C平民D奴隶4下面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有扈氏,C,B,课堂练习,5、把商的都城迁到殷的王是:()A、汤B、盘庚C、商纣D、伊尹6我国奴隶制文明开始于()A黄帝时期B禹时期C启时期D汤时期,B,B,阳城,殷,镐京,公元前771年,幽王,检测一,1、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和作用各是什么?,2、你认为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检测二,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作用: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统治者实行暴政,失去民心。,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二、命题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激励、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三、命题原则: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出“偏”、“怪”题,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谢,谢,观看,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总第六课时,学习目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重点)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难点),学习方式:探讨、合作等方法,评价方法:表扬、加分等,温故而知新,夏、商、西周大事年表,禹,汤,周武王,夏,商,西周,阳城,殷(盘庚),桀,纣,镐(镐京),周幽王,世袭制,分封制,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打制石器,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磨制石器,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青铜器,青铜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出现:种类增多:灿烂时期:种类更加丰富:,原始社会末期夏朝商朝西周,青铜器概况(导入),我们把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称作“青铜时代”,并将在这个时代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称作“青铜文明”。,何为“青铜文明”?,“青铜”是青色的铜么?,六分其金(铜)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周礼考工记,我国古代青铜配方,认真读课文第23、24页,请回答:1、青铜铸造业开始于何时?2、青铜铸造业鼎盛于何时?3、青铜铸造中的精品有哪些?4、青铜铸造业的特点是什么?5、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原始社会后期,如铜镜,商朝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种类丰富,规模宏大,工艺高超,饮食、祭祀及军事等,4000年前的铜镜,1、青铜器在夏、商、西周三代发展的状况,夏朝:出现中国最早青铜礼器鼎,酒器青铜爵、盉等。夏朝是属新石器时代末期转向青铜时代的过渡期。夏的主要工具还是新石器。,商朝:数量众多,种类丰富,规模宏大,工艺高超,以青铜酒器为主。商是青铜的发展与灿烂时期,已经可以熟练铸造精美的青铜器。由于当时青铜铸造造价昂贵,所以青铜器主要用于军队和贵族。农民大部分仍使用石器。,西周:以礼器为主,大量用于祭祠。西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和农业使用率比商使用的更加广泛。,2、青铜器的用途,夏朝:商朝:西周:,出现礼器、酒器,饮食、饮酒,以酒器为主,祭祀,以礼器为主,3、青铜礼器的象征意义?见书23页,2006年7月13日是北京申奥成功5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立陶宛首都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河南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新闻报道,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832.84千克每个熔化罐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70多个熔化罐。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这说明了什么?,因鼎宽大得形似马槽,人们又称它为马槽鼎。,c王者之器,特点一:规模宏大,3、青铜器的特点,炊煮器:鼎用于煮肉,有方圆两种,圆鼎为双耳三足,方鼎双耳四足,大小不一,成组的鼎称列鼎。在商周时期,它作为等级和政权的标志与象征,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列鼎在周朝时是代表着身份等级的。列鼎通常为单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32.84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酒器,盥(gun)水器,乐器,铜镜,食器,兵器,农具,特点二:种类丰富,炊煮器、盛食器、水器、乐器、酒器、礼器、兵器、农具等,蕉叶形纹理清晰,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腿,特点三、工艺高超,四羊方尊,酒器,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学者们认为三星堆文化距今约三千多年,是商周时期我国西南成都平原上古蜀人的文化。,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三星堆文化,青铜立人像,身材修长,面部方正,大眼睛,可能是古蜀人掌握祭祀大权的巫师。,三星堆金面铜人头像,独特,商代青铜鼎盛食器或炊食器。,酗亚方尊商代晚期,酒器。,利簋及铭文,这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武王牧野伐纣的过程,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金童鸡,青铜人头像,青铜立人像,“三星堆”文化”,青铜神树,特点四:分布地区广泛,戈矛剑刀,一种仪仗兵器,特点五:数量众多,4、青铜器是如何制造出来的?,阅读后请回答:,课本24页商周青铜器的制造,采用什么铸造法?经过哪些工序?,1.制模;2、雕刻纹饰;3、翻制泥范;4、高温焙烧(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5、熔化后的浇注金属液体。,6、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泥范铸造法,我国发达的手工业并非青铜铸造业“一枝独秀”,而是全面发展。这一时期除了青铜器制造外,还有其它的手工业,陶瓷业,玉器业,漆器制造业,酿酒业,二、填空: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已很先进,因此奴隶社会又被称为_时代。著名的青铜器代表作品有_和_。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_末期,_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与商周同时,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有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_”文化。除青铜铸造外,夏、商、西周的_业也很发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_的国家。,青铜,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原始社会,商,三星堆,陶瓷,瓷器,陶瓷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玉戈(礼器),玉立人柄形器(商代),玉器业,兽面玄纹玉圭(西周),玉蝉,商朝玉凤,西周玉鹿,当时手工业规模庞大,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这些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直接可以吃的、穿的。因此,要维持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首先必须解决人们吃、穿等问题,这就必须使农业、畜牧业、商业发展起来。手工业的繁荣要以农业等发展为基础。,五谷丰登,你知道“五谷”指什么?,五谷,稻,黍(ji),麦,豆,黍(黄米),粟,农业,品种:技术:工具:,“五谷”已经齐备,已掌握选种、施肥和治虫害,已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人类进入奴隶社会是历史的巨大进步,青铜农具与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相比有哪些优点?,二、甲骨文记事,商代甲骨文中的农具,有关商代畜牧业的甲骨文字,与丝织业和衣服有关的甲骨文字,商代玉蚕,商代甲骨文中反映的交通工具,商业:交通发达、都城繁荣、做买卖的人很多,商代货币(海贝;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相传仓颉造字“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王懿荣,二、甲骨文记事1、发现甲骨文(王懿荣与“龙骨”书25页)2、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及被发现的意义(书25页),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方法,利簋及其铭文这是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的西周时期的利簋及其腹内壁底部的铭文拓片。簋内的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的事迹。这种铸刻在铜器上的金文,叫铭文,也叫钟鼎文。,金文,毛公鼎上的铭文西周,西周晚期,人们对各地的铭文进行了初步的统一,形成了大篆,文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简体,文字的演变,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金文:,也称铭文,比甲骨文规范。,大篆: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商朝人,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西周,商朝,甲骨,青铜器,竹木简,帛,书写材料的演变,纸,电脑,草书,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楷书,行书,书体的演变,隶书,农业:,“五谷”已经齐备(品种),已掌握选种、施肥和治虫害(技术),已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工具),畜牧业:,已有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品种),建有牲畜圈栏(方式),商业:都城繁荣,交通发达,沿途设有旅店,农业和畜牧业、商业的发展,二、甲骨文记事,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小结: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什么是甲骨文?2、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有哪些?甲骨文被发现有什么意义?(书25页),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方法,1、青铜器发展状况、用途及象征意义?,2、青铜器的特点、铸造方法及工序?,1、夏、商、西周时期,除了青铜器制造外,还有()业、()业、酿酒业也很发达,说明当时手工业全面发展。2、夏商西周时期的()业、()业、()业和()业的繁荣,形成灿烂的青铜文明。,陶瓷,玉器,农,手工,畜牧,商,检测-我能行,3、思考:既然在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农业和畜牧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文明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生产工具的发展来解释:,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文化发展阶段。当时的青铜器已经渗透到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形成于夏、商、西周。,4、我国的“青铜文明”形成于哪些朝代?,包含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5、“青铜文明”包含哪些方面的繁荣?,6、()时,我国已出现青铜器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末期C.夏朝D.商朝7、西周青铜器种类丰富,大量用于A.农业生产B.炊具C.祭祀D.装饰品8、商周时期手工业繁荣具体表现为:青铜铸造陶瓷业冶铁业玉器制造业A.B.C.D.,B,C,C,9、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10、_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文明。,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二、命题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激励、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三、命题原则: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出“偏”、“怪”题,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谢,谢,观看,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重点)2、王室衰微的原因.(重点)3、诸侯争霸有何影响?(难点),友情提示:先自己阅读课文,之后师友之间互相交流,疑难问题标记清楚,我们共同探讨。,学习目标:,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已很先进,因此奴隶社会又被称为_时代。著名的青铜器代表作品有_和_。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_末期,_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与商周同时,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有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_”文化。除青铜铸造外,夏、商、西周的_、_、_、_等也很发达,形成我国灿烂的青铜文明。,温故知新,周幽王,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1、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2、强大的诸侯通过争夺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历史特征:,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春秋后期战国,铁农具牛耕,出现使用范围扩大出现进一步推广,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A、北京人的石器,B、河姆渡人的骨耜,C、商周时期的青铜器,E、战国时期的铁农具,D、春秋后期的铁农具和牛耕出现,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小结),1、农业2、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漆器制作3、商业(城市,金属货币),二、王室衰微周王室衰微的表现:西周制度遭破坏,分封制瓦解。周王统治势力大减,经济贫弱。诸侯崛起。,诸侯强的表现:1、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强化对地方的控制。2、诸侯崛起,各自为政,也不定期纳贡,三、诸侯争霸,春秋护头铜冑,山东临淄春秋殉马坑,反映当时齐国强盛。,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齐桓公,“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你知道管仲和齐桓公之间的故事吗?,老马识途: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迷了路,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狗离家很远也能回家,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活动:看图说史,4.晋文公终成霸主,3.晋军“退避三舍”,2.楚成王的礼遇,1.重耳流亡,晋(晋秦齐联军)楚城濮决战,分别列举齐桓公、晋文公之所以称霸的原因、称霸方式及相关成语.,齐桓公争霸,条件:,环境资源:,靠海,盛产鱼盐,管仲改革:,1、改革内政,发展生产,2、训练军队,“尊王攘夷”,扩充疆界。,召集诸侯会盟,晋文公争霸,条件:,国富兵强,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一大强国,城濮大战,称霸方式:,称霸方式:,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动脑筋,改革,楚庄王继承王位后最初几年,不问国事,终日于宫中饮酒嬉戏,并下令:有敢劝谏者斩。一天,大夫申无畏请他猜谜:楚国京城有只大鸟,一连三年不飞不叫,这是一只什么鸟呢?楚庄王答曰:“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王子午鼎,后来,楚庄王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都洛邑附近,阅兵示威。周天子慌恐,派王孙满劳师,楚庄王乘机询问象征王权的九鼎的大小轻重!,楚庄王称霸:晋楚邲之战(公元前597),经此一战,楚代晋取得中原霸权。,问鼎中原,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嬴姓,名任好。被史家之绝唱的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继位后非常重视人才,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人为良将;还曾协助晋文公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秦穆公本欲东进,到中原完成霸业。后分别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战两次被晋军击败,秦东进的路自此被晋牢牢地扼住。秦穆公于是向西发展。根据由余的计划,逐渐灭掉西戎国家12个。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周襄王时,秦穆公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称霸的著名战役.1、齐桓公称霸没有标志性的战争,多是零零碎碎的一些战争。称霸的标志性事件是葵丘会盟。2、宋楚泓水之战(公元前638年),宋襄公称霸未遂。齐桓公死后,中原失去霸主,弱小的宋国不自量力欲代齐称霸。宋襄公联合卫、许、滕三国出兵进攻臣服于楚的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援,楚成王发兵攻宋以救郑。宋襄公急忙从郑撤军迎战楚军。两军到达泓水(今河南拓城北)两岸。楚军半渡时襄公未攻,楚军渡河后列好阵势,襄公才下令攻击,结果宋军大败,襄公受重伤不久死去。3、晋楚城濮之战(公元前634年),晋文公称霸。城濮之战,是晋、楚争霸中原的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居于劣势的晋国采取政治外交联盟,造成对楚优势。此战的“退避三舍”方针,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发展。标志性事件是践土会盟。4、秦穆公称霸西戎。在部分史料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5、晋楚邲之战(公元前597),楚庄王代晋取得中原霸权。,吴王阖闾(?前496),姓姬,名光,吴王诸樊之子,故又称“公子光”。公元前514至前496年在位,著名军事家,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515年,“专诸刺王僚”夺得吴国王位,史称“吴王阖闾”。阖闾上台后实施强国富民振兴计划。重用伍子胥、孙武(孙武献出了孙子兵法13篇)等人,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吴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逐渐得到加强。阖闾九年(前506),吴王阖闾率师伐楚,柏举之战,五战五捷,大败楚军,仅10天即进入楚国国都郢,创造了春秋时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翌年,越国君主元常率师进攻吴国,阖闾亲自出征,大败越军。阖闾十一年(前504),吴师再次伐楚,迫使楚国迁都。从此,吴国威震中华。公元前496,吴王阖闾兴师伐越,受伤而死,太子夫差继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称霸一时,春秋近300多年的争霸结果和影响有哪些?(书29页),1、强大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为“大一统”奠定了基础。2、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大规模的民族交融。,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促进各民族间的民族交融;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探究释疑各抒己见,小贴士:,1、评价历史事件,要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思考。2、把历史事件或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思考。,学会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分为_和_两个阶段。2、春秋时期第一位称霸的是_,他称霸的主要原因和方式分别是什么?3、城濮大战使_成为霸主,后来_打败晋军问鼎中原。4、春秋近300多年的争霸结果和影响有哪些?,理解巩固,成语连线题,管鲍之交老马识途退避三舍问鼎中原一鸣惊人卧薪尝胆,楚庄王越王勾践管仲晋文公鲍叔牙,1、顺藤摸瓜藤:春秋霸主任用管仲为相召集诸侯会盟瓜:A秦穆公B楚庄王C晋文公D齐桓公2、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部的是A秦B燕C楚D齐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桂陵之战B城濮大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练一练,A,D,B,4、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国家是A齐国B楚国C秦国D晋国5、下列各项中,搭配不当的是A孙膑围魏救赵B赵括纸上谈兵C重耳退避三舍D晋文公尊王攘夷6、齐桓公任用谁改革内政和军制A伊尹B管仲C姜尚D伍子胥,D,D,B,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二、命题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激励、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三、命题原则: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出“偏”、“怪”题,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谢,谢,观看,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化,变,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1、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重点)2、都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