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研究.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研究.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研究.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研究.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尽管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了2 0 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然而对外贸易与环境恶 化、资源耗竭以及污染排放的两难冲突已经引起人们对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 展的重新思考,尤其是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环境资源约束对我国长期的外贸增 长影响的相关问题更是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正是基于此,借助现有的研 究成果以及统计学和模糊数学的分析方法,从理论、模型及经验研究多角度, 探讨了我国贸易增长和循环经济的关系、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 现状和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来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 措施。 首先,本文从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向环境底线赛跑”假说、“环境成本 转移”假说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线索进行了文献回顾,并进一步对 贸易与环境、贸易与循环经济关系的国内外新近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综述,以 期为本文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背景和分析基点。 本文对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研究包括四方面内容。首先是分析循环 经济与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异同点,为文章更好分析对外贸易与循 环经济的协同发展作好铺垫。其次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对外贸 易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现状及重要性,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为我们正 确处理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避免绿色壁垒等贸易保护主 义的限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次是从贸易与循环经济的一般关系出发,建立贸 易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指标体系与模型,然后运用统计学和模糊数学的方法 进行定量分析,证明了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还有很大差距,应 给予重视。最后根据前面的分析,从国际上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入手,提 出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对外贸易;绿色壁垒;环保标准;可持续发展 a b s t r a c t t h ec h i n e s ef o r e i g nt r a d eh a v ee x p e r i e n c e dc o n t i n u i n gh i g hs p e e dg r o 、) l r t hf o r m o r et h a n2 0y e a r s ,h o w e v e rt h ec o n f l i c tb e t w e e nt h ef b r e i g nt r a d ea n d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w o r s e n e d ,t h er e s o u r c e se x h a u s ta sw e l la st h ep o l l u t i o ne m i s s i o n s h a v e c a u s e dt h e p e o p l e t 0 r e - p o n d e r o u rc o u n t r yf o r e i g nt r a d e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e s p e c i a l l yu n d e rt h ec i r c u l a t i o ne c o n o m i c a lb a c k g f o u n d ,t h es c h o l a r l y r e s e a r c hf o c u s e so nt h er e l a t e d q u e s t i o nt h a th o w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s o u r c e s f e s t r a i n e da f c t so u rc o u n t r yl o n g - t e mf o r e i g nt r a d eg r o 、玑h b a s i n go ni t ,f r o mt h e t h e o r y ,t h em o d e la n dt h ee x p e r i e n c ea n g l e s ,t h ep a p e rd i s c u s s e st h er e l a t i o n so fo u f c o u n t f yt r a d eg r o w t ha n dt h ec i r c u l a t i o ne c o n o m y 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姐dt h e i m p o r t a n c eo fo u rc o u m r yf o r e i g nt r a d e 锄dt h ec i r c u l a t i o ne c o n o m yc o o r d i n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w i t ht h ea i do ft h ee x i s t i n g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a sw e l la ss t a t i s t i c sa n dt h e f u z z ym a t h e m a t i c s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 ,柚da n a l y z e sp o l i c ym e a s u r e so fc o o r d i n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o u rc o u n t r yf o r e i g nt r a d ea n dt h ec i r c u l a t i o ne c o n o m y f i r s t ,t h ep a p e rr e v i e w st h er e f 色r e n c e so n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q u a i i t ya n dt h e e c o n o m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h y p o t h e s i so f “m c et ot h eb o t t o m ,t h eh y p o t h e s i so f “n a n s f e ro fe n v i f o n m e n t a lc o s t ”锄d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f o r e i g nt r a d e , t h e nr e v i e w st h ep r e s e n ts t u d yo ft r a d e 孤de n v i r o n m e mr c l a t i o n s ,t r a d ea n dr e c y c l e e c o n o m yf e l a t i o n si nd o m e s t i ca n da b r o a d ,w h i c hi se x p e c t e dt op r o v i d et h e o r y b a c k g r o u n da n dt h ea n a l y s i sb a s i cp o i n tf b rm yp a p e r _ t h ep a p e rw h i c hs t u d i e st h e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f b r e i g nt r a d ea n d c i r c u l a t i o ne c o n o m yi sd i v i d e di n t 0f b u rp a r t s f i r s t l y ,i ta n a l y s e st h ed i f f c r e n t i n n u e n c et h a tc i r c u l a t i o ne c o n o m ya n dt h eg r e e nb a r r i e rb r i n gt ot h ef o r e i g nt r a d ei n o u rc o u n t r y ,w h i c hm a k ei te a s i e rt os t u d yt h e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r a d ea n d c i r c u l a t i o ne c o n o m y s e c o n d l y ,i ti sq u a l i t a t i v e l yd e s c r i b e d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a n d i m p o r t 锄c ea b o u tt h ec o o f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f a d e 勰dc i r c u l a t i o ne c o n o m yi n o u rc o u n t r y ,w h i c hp r o v i d e sn e wt h o u g h ta b o u th o wt od e a lw i t h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f o r e i g nt r a d ea n de n v i r o 砌e n t , i m p r o v e st h es t m c t u r eo fi m p o r t sa n d e x p o f t s ,a n da v o i d st h er c s t r i c t s ( e g g r e e nb a r r i e r ) f r o mt n d ep r o t e c t i o n i s m s t h i r d , 仃o mt h eg e n e r i c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t r a d e 锄dc i r c u l a t i o ne c o n o m y ,w eq u a n t i t a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t h e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f o r e i g nt r a d e 锄dc i r c u l a t i o ne c o n o m yw i t h t h em e t h o d so fs t a t i s t i c sa n df i l z z ym a t h e m a t i c s 强de s t a b l i s ht h ei n d i c a t o rs y s t e m 如dt h ee c o n o m i cm o d e l t h e s u l t sh a v es u p p o r t e dt h ef a c tt h a tt h e r ca r eg r e a t g a p si nt h e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r a d ea n dc i r c u l a t i o ne c o n o m y ,w h i c h s h o u l d b et a k e ns e r i o u s l y f i n a l l y , b a s e do np r e c e d i n ga n a l y s i s ,a sw e l la s c o m p a r i n gt h ea d v a n c ee x p e r i e n c e si nd e v e l o p e dc o u n t r i e s ,p o l i c y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s a b o u tt h e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f o r e i g nt f a d ea n dc i r c u l a t i o ne c o n o m y 盯ep u t f b r w a r d k e y w o r d s :r e c y c l ee c o n o m y ; f o r e i g n i r a d e ; e v i r o n m e n t a ip r o t e c t i o n s t a n d a r d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i o p m e n t 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撩显老 日期:川年歹月,垆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长沙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团。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旅显茜 日期:弘叼年夕月垆日 导师签名:萤f 醴;砂日期刎年r 月岬 1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 1 现实背景 第一章导论 为应对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资源消耗日益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 重、生态压力不断增大等等,循环经济的理念与实践首先在发达国家形成。作 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对经济系统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种影响迅速传播,并形成了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新理念与 新规则,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盛行。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来说,产生的 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l 】。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一方面,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2 0 0 5 与2 0 0 6 年,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1 4 2 、1 7 6 万亿美元,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 7 9 8 7 、6 5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每年吸引的f d i 都居世界前列,2 0 0 2 2 0 0 6 年我国分别吸引f d l 5 2 7 4 3 亿美元、5 3 5 0 5 亿美元( 世界第一) 、6 0 6 3 0 亿美 元、6 0 3 亿美元、6 1 3 亿美元。 图1 11 9 9 5 2 0 0 6 中国吸引的f d i 与进出口总额 数据来源:1 9 9 5 - 2 0 0 5 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 0 0 6 年来自国民经济统计公报 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却相对低迷,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市场矛盾 日益突出,这些国家内部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他们必然要采取贸易壁垒来 保护国内市场。由于g a t t 组织下的多边贸易谈判使各国关税率大大降低,从 g a t t w t o 的有关八轮多边会谈的结果看来,这一原则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遵守, 成员国的平均关税大幅度降低,传统关税壁垒的保护作用日益减小。于是发达 国家开始采取各种非关税措施来限制贸易进口,新兴的贸易保护主义者将循环 经济作为实施贸易保护的最佳选择。循环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一系列的较高环境 标准和生产标准,从而构筑起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他们的理由是:国际贸 易应优先考虑环境、人类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应减少和消除污染及破坏环境的 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鼓励环保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推动环保市场的扩大:在遵 循非歧视性原则、市场开放原则和公平原则的基础上,为了维护环境和居民的 身体健康,任何国家都有权采取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控制甚至禁止污染环境的 产品进口,但很多国家以此为借口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使许多发展中国 家的出口贸易遭受很大的损失。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达国家通过倡导发展循环经济而形成绿色壁垒,这 已成为国际贸易之中最重要的壁垒之一。然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很多都 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国内的许多环境标 准相对较低,很少采用国际环保标准,许多产品都不符合循环经济的高要求。 因此我国的外贸出口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已 迫在眉睫。 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将增大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从产品的 生产、存储、运输、销售到整个国际贸易过程,生产商为达到较高的环境标准, 将支出额外的费用和成本。对于技术资金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要达到发达 国家的环境要求,获取“绿色通行证”,就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这在无 形中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从而削弱了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1 2 j 。 另一方面,我国的环境法规、标准过低,未能起到应有的保护生态环境、 公众健康和保护本国产品、市场的作用。我国已有的近两万项国家标准中,采 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不到一半,高新技术标准严重缺乏。正因为这样, 据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的g d p 中,至少1 8 是依靠资源和 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2 】;同时,过低的标准也无法有效阻止国外污染产品 的进口。国际食品法典己对1 7 6 种农药在3 7 5 种食品中规定了2 4 3 9 条药物最高 残留限量标准,而目前我国仅有6 个蜂产品标准。由于我国的食品标准落后于 国际标准,造成国外一些不符合国际标准的食品进口,给我国生态环境和公众 健康带来威胁。 2 1 1 2 理论背景 循环经济( r e c y c l ee c o n o m y ) 为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 基础。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 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思路。循环经济理论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 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 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其内涵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 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 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追求的是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知识文化 等基础资源整体的良性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 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依据的 是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通过将不同的工业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 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产业生态链,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 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实现经 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配置 效率,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3 1 。 1 1 3 研究意义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同 时,研究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可以了解发达国家在处理对外贸易 与循环经济关系的先进经验,以及发达国家以此来限制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 发展,特别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贸易设置了很多贸易壁垒,所以对这一问 题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我国在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 可以避免一些弯路,使我国的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 1 2 相关概念界定 本文涉及的三个重要的概念是循环经济、绿色壁垒与可持续发展,首先必 须界定三个概念的差别,特别是循环经济与绿色壁垒,只有很好的界定两者的 关系,才不使文章的分析再次走入分析绿色壁垒对贸易的影响。循环经济与绿 色壁垒的概念在文章的第二章将详细论述,因此在这里只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概 念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 可持续发展(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 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 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 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 3 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 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 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 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 4 】。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首先,循环经济与可持续 发展的本质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后 提出的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的可持续性保持是 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而循环经济是人们在可持续 发展思维的引导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 的战略思想。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实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 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其次,两者的内涵是一致的。循环 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都要求经济的发展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可持续发 展要求经济发展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改善和 提高资源生产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使资源利 用控制在自然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污染控制在自然可吸纳的能力之内,在环境 保护与贸易发展之间取得平衡。而循环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是保护环境,节约资 源。循环经济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和消费目的, 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产生较少污染。这也就是要求经济和贸易 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最后,两者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循 环经济追求的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它强调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 利用。循环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减轻了经济系 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压力,使得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废弃 物的排放量,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对自然资 源和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 境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为目标。具体讲就是,既要使经济保持稳步发展。社会成员的生活得到改善。 又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可见,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强调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4 表1 1 循环经济与绿色壁垒的关系1 5 】 循环经济 企业( 产品层面)行业层面社会层面 影响 按照3 r 要求进有利于提高相关循环经济通过废旧物质 行清洁生产,提行业环境标准,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 高了产品生产的缩小与绿色壁垒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的 效率、质量和绿国家的环境标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减 绿色壁垒 色程度,从产品之间的差距,从少了污染,提高了本国 的角度提高了自行业角度提高应的环境标准,缩小与绿 身跨越绿色壁垒对绿色壁垒的能色壁垒国家的环境标准 的能力力之间的差距 1 3 研究现状述评 1 3 1 国外文献回顾 随着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的大量消耗,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 态蜕变日益严重,环境与发展二者的冲突与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与经济发展之 间平衡与否,成为判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健康发展程度的基本标志。2 0 世纪6 0 年代以后,西方环境经济学家在考察工业化国家环境质量变化过程中,发现环 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 形关系,由此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 k c 曲线) 假说( 见图1 2 ) ,认为在一国工业化过程中环境质量存在先恶化后改善 的情况( m a c o l e ,a j r a y n e r ,1 9 9 7 ) 【6 】,由此引出了环境和发展的两难问题。 2 0 世纪7 0 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潮还停留在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上。西方国家早 期的循环经济实践就是此时开始的,德国和日本是典型。2 0 世纪8 0 年代一些发 达国家认识到要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但仍缺少远见和政策上的有力 措施。只有到9 0 年代,特别是1 9 9 2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首次确立 了可持续发展新战略,循环经济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实 现方式。德、日、美和其他欧洲大陆国家以法律的形式从国家和经济发展战略 的高度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并取得很大的成绩。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 发展中国家也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发展循环经济则成为实 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环 境 污 染 经济增长 图1 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1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则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 社会公正和人们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 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 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 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摈弃。因此,循环 经济的发展显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保证和途径。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发展循环经济意味着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 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发达国家在这 方面已走在前列,德国和日本成为全球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国家,美国和其他 欧洲大陆国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它们均以法律的形式从国家和经济发展战 略的高度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些发达国家在努力保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之 间的平衡。但同时。他们也把环境保护门槛低的发展中国家当作污染产业转移 的“避难所”。例如,自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日本将6 0 以上的高污染产业 转移到了东南亚和拉美;美国则将3 9 的“肮脏产业”转往发展中国家生产。 而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时,往往在追求前者时 却未顾及后者,特别在对外开放时为了引进外资或增加原材料的供应,不惜以 资源的衰竭和环境恶化为代价。 学者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向环境底线赛跑”假说。b a r r e t t ( 1 9 9 4 ) 提出, 环境质量标准降低时,会出现生态倾销( e c o l o g i c a ld u m p i n g ) ,从而一些国家可 能会面l 临贸易壁垒【s 1 。d u a & e s t y ( 1 9 9 7 ) 却提出,由于各国争相扩大出口,会促使 国家纷纷降低各自的环境质量标准以维持或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从而会出现 “向底线赛跑”( r a c et ot h eb o t t o m ) 的现象1 9 l 。r o p k e ( 1 9 9 4 ) 指出,如果考虑到环 境问题,贸易可能会带来福利的净损失,尤其是就发展中国家而言【l0 1 。r o p k e 指出各国为发展贸易可能会低估自然资源,从而导致了不惜以牺牲环境来换取 6 经济增长,无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然而e l i s t e & f r e d r i k s s o n ( 1 9 9 8 ) 对农业部 门的经验分析中发现,农业部门并没有出现“向底线赛跑”的现象i l “。p o r t e r ( 2 0 0 6 ) 也认为,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可以激发被规制企业创新,这样贸易并不会导致 国家竞相降低环境标准,相反相对于管制标准较低的国外竞争者而言,环境管 制还可以刺激本国企业的创新,从而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绿色生产【l2 1 。 w h e e l e r ( 2 0 0 1 ) 发现,巴西、中国、墨西哥这些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和主要的f d i 流入国的浮悬颗粒排放急剧下降,贸易结果是环境质量的“底线”上升了,没 有出现“向底线赛跑”的现象l l “。 国外一些学者还提出了“环境成本转移说”。如果将廉价初级产品的国际 间流动看作“生态流动”,由于环境成本从进口国转移到出口国,那么更自由 贸易可能促使更多的环境负担从进口国向出口国转移。发展中国家生产并出口 初级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则通过进口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密集型产品,从而把污染物以“合理”买卖的形式留在发展中国家,结果是改 善本国环境质量,而恶化了国外环境l l ”。 m 粕i & w h e e l e r ( 2 0 0 6 ) 论证了美国污染控制计划已引起美国贸易模式的变 化,美国进口更多污染消除成本高的商品,从而减少对国内自然资源的消费【l ”。 发达国家对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消费通过进口逐渐被满足。因此资源密集型产品 的“生态流动”造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转移”。a k i n s ( 2 0 0 4 ) 也指出了发达国家对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消费通过进口逐渐被满足【i “。因此,资 源密集型产品的“生态流动”造成发达国家的“环境成本转移”。a n d e r s o n ( 2 0 0 3 ) 用局部均衡分析自由贸易对大国和小国环境质量的影响【1 7 】。当进口或出口产生 污染时,如果小国采取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战略,那么适宜的环境政策将改善福 利与环境质量。但是,为了减少污染而采取的任何贸易干预措施将产生福利损 失;对于大国而言,进口污染密集型产品将提高福利水平。对此,如果大国采 取最优环境政策会提高福利水平,而小国采取自由贸易将会改进福利水平。 b i r d s a l l w h e e l e r ( 2 0 0 5 ) 指出,如果自由贸易导致“环境成本转移”,那么更开 放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有相对更高的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发展【l 引。m a r k u s e n , m o ”y & o l e w i l e r ( 1 9 9 3 ) 指出企业可以根据所在国的环境政策进入或退出该国,并 能改变其所在国工厂的数量及布局i l 卿。在征收排污费的条件下,如果一国单边 征收污染税,当税率高于某一水平,工厂的数量就会下降,同时企业就会转移, 从而将环境成本转移到其他国家。m e 玎i f i e l d ( 2 0 0 5 ) 研究了单边行动的影响,他 认为单边行动在减少排放物水平上会取得成功,但是商品和资本的自由化会使 外国的排放量增加【2 0 1 。c o p e l 蚰d t a y l o r ( 2 0 0 6 ) 研究发现,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 生产较多污染的国家在污染性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为该国在非污 7 染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生产力2 1 1 。存在贸易的情况下,如果继续维持多样化生 产,该国增加污染品的生产会遭受福利的净损失。 1 3 2 国内文献回顾 循环经济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1 9 9 6 年我国政府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以来,学术界开始重视“环境与贸易”关系的 研究,为研究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关系提供了不少经验。 从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来看,由于外向型部门和外资企业长期享受优惠的 鼓励政策,它们一方面拼资源式的大出口,另一方面又成为发达国家向我国输 送高污染、高消耗产业的主要通道,而且往往在鼓励政策的偏袒下受到保护。 郭印( 2 0 0 4 ) 认为,这导致了我国对外开放与资源、环境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 如吸引外资滥用优惠政策,重规模、轻质量,外商投资的产业和行业并不利于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2 ”。对外贸易方面,由于我国许多资源的人均拥有 量在世界上偏低,拼资源式的出口导致许多资源和物资供应紧张,不得不依赖 进口( 傅京燕,2 0 0 4 ) 【2 3 1 。联合国贸发会2 0 0 5 年贸易与发展报告指出,中 国生产活动中的石油消耗密度比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高出一倍,资源性、能 源性产品进口激增,多种战略资源如石油、铁矿石、氧化铝的对外依存度高达 4 0 以上,镍和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5 5 以上。进口产品的结构呈现 出资源性产品品种数量不断增大,战略资源物资、关键产品和重要技术的进口 比重不断上升态势。战略资源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过高将对中国经济构成难以预 测的冲击和威胁。从本质上来看,这其实反映了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和对外 开放过程忽忽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忽视以循环经济理念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有学者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一门集经济、 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不能仅靠先进的技术,还要靠科学和严格地管 理。要达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应对;二要实 施环保战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和政策体系,实现经济发展、 出口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共赢;三要主动适应,树立清洁生产观念,积极推行绿 色管理,实施绿色营销策略;四要积极进行国际检测认定,全面推行i s o l 4 0 0 0 环境管理新体系;五要加强国内环保标准和认证机构的建设,提高认证工作的 权威性;六要大力推行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环境友善产品”,提高我国在国 际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顾昭明,2 0 0 6 ) 【2 4 1 。何炳光( 2 0 0 3 ) 1 2 5 l 、彭琴( 2 0 0 3 ) 【2 6 j 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国外先进经验,对外贸易 与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政府和企业以及消费者公共来努力,政府要加强 理发和执法,依法规范和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以市场机制调动企业 积极性是实现循环经济和对外贸易良性发展的保障;消费者应以自己的消费倾 向来迫使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发展环保产业,保证我国的对外外贸与环境的可 持续发展。 不少学者指出,从参与国际竞争角度来看,中国如果不抓紧以循环经济发 展原则指导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本身既无技术优势,又无经济优势,如再丧 失资源优势( 包括环境资源) ,则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是有可能出现的。 因此,中国必须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消耗及再利用上与国际接轨,借鉴发达 国家的经验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 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对外开放部门是我国 经济发展的前沿和先锋,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对 外开放必然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对外开放部门不仅要有力 抵制国外向我国输送污染产业,堵住我国成为“污染避难所”的通道,而且应 在实践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尽快与国际接轨,并成为带动国内整个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的先锋。发展循环经济围绕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基 础,而且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决定了国际贸易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协调贸易与 环境的共同发展。此外,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倡导环境保护,这也要求我国对 外贸易发展循环经济( 易露霞,2 0 0 5 ) 【2 7 】。 国家环保总局政改中心副主任任勇在“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考”的 报告中指出在目前循环经济的探索实践中,应把以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建 设为内容的工业发展模式改造摆到重要位置,首先对其进行试验探索。报告提 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应同时抓好以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工业废物资源利 用与处置产业、生态农业等为内容的生产体系内的循环经济和以一般废弃物再 利用与处置为内容的消费体系的循环经济两个体系,二者并举,相互促进,改 造整个社会和经济体系,并建议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实施( 徐 高田,2 0 0 6 ) 【2 引。 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循环经济理念,在外贸领域我国有较多方面处于不 利境地,与发达国家差距加大,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此,我国必须统筹考虑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制定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政 策法规;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入手,努力改变资源型出口导向战略;合理利 用w t o 规则和绿色壁垒来保护本国的对外贸易( 刘建江等,2 0 0 5 ) i l l 。 总体来讲,从对外开放与循环经济的互动关系来探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 究方法还较为欠缺,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更多地还停留在概念层次上,也较少 有学者去探讨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问题。要全面推动我国对外贸易 与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使循环经济理念真正融入对外贸易之中,还需要政府、 9 企业、科技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在理论思维、实现途径、操作方式等问 题上的借鉴与创新,推进我国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协同发展,确保中国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 1 3 3 研究现状述评 贸易与环境的问题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的热点问题,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 整理,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贸易与循环经济关系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 在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来研究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 国际上的研究得出很多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但似乎并没有得到一个十分明 确的结论,得出的结论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首先, 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自由贸易不是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采用贸易手段会造 成市场扭曲;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环境政策通常比贸易政策更为有效,而贸易 政策有些不确定性;其次,环境政策对贸易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还存在很多争议; 再次,就跨国污染或全球环境问题而言,大多国家采取贸易工具来治理污染, 如何解决关税或制裁这些非合作政策的贸易工具带来的国家间贸易扭曲和冲突 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国际研究多以发达国家为背景,这不适应发展中国家 的国情,而且还可能得出对发展中国家有失公允的结论。国内学者对环境与贸 易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1 9 9 3 年才开始涉足该问题的研究,涉及贸易与循环经 济的研究屈指可数,这些研究为我国及时应对绿色壁垒,正确履行w t o 承诺, 寻找环保时代下贸易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多可行性的政策和建议,但对在实际 中可操作性、有效的运行机制方面研究较少,完整系统的发展战略也有待于进 一步深入、具体。 另一方面,就现有的文献看来,大多数都在研究贸易与环境、绿色壁垒对 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很少有学者将贸易与循环 经济结合起来研究,探讨我国对外贸易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是以往 学者研究的一个不足。但就目前我国贸易的现状看来,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协同 发展是重要而迫切的。 现有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我国理解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同时对于如 何制定政策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0 0 6 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已达1 7 6 万亿美元,不可否认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所 起的作用,然而在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环境恶化。因此,对外贸易 与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可以很好的处理贸易与环境问题,使我国很好的实现可 持续发展。 1 0 1 4 研究方法 l 、比较分析方法( 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a p p r o a c h ) 比较分析法主要体现在文章的第二章和第五章,比较分析绿色壁垒与循环 经济内涵的不同及由此而导致的对贸易影响的异同,不同国家对外贸易与循环 经济协同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从中探讨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一 般性规律,提出适合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政策措施。 2 、定性分析方法( q u a l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a p p f o a c h ) 定性分析是对研究结果的“质”的分析。定性分析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专 指作为研究方法的定性研究,如观察法和访谈法就是两种定性研究方法;另一 种是作为研究结果的分析手段的定性分析和研究。我们采用第二种定性分析方 法,对绿色壁垒、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壁垒的相关定义进行了阐述,明确其包含 的内容,为文章进一步分析打下基础。 3 、定量分析方法( q u a n t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a p p r o a c h ) 定量分析法主要是第四章的第三节,首先建立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同发 展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其协同发展的模型,利用多种统计方法进行分 析,分析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对外贸易与循 环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4 、动态分析方法( d y n a m i ca n a l y s i sa p p r o a c h ) 这是贯穿全问的一种分析方法,本文站在历史与发展相结合的角度研究我 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问题。 1 5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 5 1 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主体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分析绿色壁垒和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区别,绿色壁垒是 一些国家以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利益和保护国内生态环境为由,限制国际贸易自 由化、保护本国市场的一些制度,包括各类用于限制自由贸易的技术规范、标 准等措施。而循环经济以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及经济发展理念来使世界经 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对绿色壁垒的跨越。其次,分析两者对 贸易影响的区别。从短期的静态效应看,绿色壁垒主要是以保护国内环境为由 限制贸易自由化,从长期的动态效应看,绿色壁垒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还是积 极意义的。而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可以看出,是为了解决贸易增长乃至经济增长 l l 与环境的矛盾而产生的,所以是实现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保障。 第二部分,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中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重要性。与发达国 家相比,我国对外贸易中循环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国 的出口产品经常遭受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限制,发达国家利用我国环保标准低 的空子向我国转移污染产品,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给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和 脆弱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是我国实现可 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并且也有利于防止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污染产品以及污 染企业,可以很好的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提升产品的 国际竞争力,也可以缓解我国对进口资源的过度依赖;同时,也可以阻止一些 高污染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首先,我们分析了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一般关系。循环经济 可以影响进口产品的价格和数量,从某种意义上看,它可以理解为一种关税与 配额结合在一起的特殊壁垒;对外贸易也可以对环境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其成 因有利益驱使、连锁效应、不平等贸易等。其次,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同发 展的指标体系选择。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它包括经济发展 的持续性、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和生态环境发展的持续性,要求最终达到经济一 社会一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在寻求我国对外贸易的长期 发展的同时,应兼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