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的研究.pdf_第1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的研究.pdf_第2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的研究.pdf_第3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的研究.pdf_第4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嚣提要 中文文接 随着我翻豳企改革的进步深化,许多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米,其中国裔 公蠢法天治壤结构霜蘧己液淹建立蕊代企篷裁度熬装镶,孳l 起了龛潼赛帮理论磷 究者的极大关注。本文首先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产生、内涵以及当代公司法人 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阐述,并立足于委托代理理论,引用实践过程中 蒸型素铡,实涯分掇了嚣兹我国嚣骞公落法大渍理绩穆孛存在懿潮题。这些超鼷 主要表现在公司内部治理和公司外部治避两方面。从内部治理来餐,主要有国谢 企业产权结构不合理、萱潦会独立性不够、监事会监督作用不到饿、内部人控制 闷题严重等汹个闽题:从外部治理来看,主要育资零市场不发达、经理市场尚来 建立、产品帮场约束不力簿三今游题。矮慧获国有产粳所有者缺使、多缀委撬代 理关系两方两对产生上述问题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浅 圈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合璎的产权结构;二是建立权爨 麓确、骞效镑l 簿静蠹部运露雾毛毒l ;三愚建立完善莺露众避治理缝秘中豹舞帮釜餐 体系。 关键词:国商公司治理始掏委托代理理论内部运行机制外部监督机制 中图分类号;f 2 7 6 1 a b 虬r a c t a b s t r a c t w i 也t h er e f o r mo f o u rc o u n t r y ss t a t e o w n e de n t e r p r i s e si m p l e m e n t e di n t ot h e s t a g eo fs t o r mf o r t i f i c a t i o n ,m a n yi n s i d e rp r o b l e m sw e r eb r o u g h ti n t ol i g h t a m o n g t h e m ,t ob et h en o m i n a lc o r p o r a t eg o v e r na n c es t r u c t u r ei st h ek e yt oe s t a b l i s ht h e m o d e me m e r p f i s es y s t e m 孙i si s s u eh a sc a u g h ta t t e n t i o no fe n t e r p r i s ea n da c a d e m i c c i r c l e s f i r s t ,搬逸p a p e rg i v 。sar e l a t i v e l yd e t a i l e de x p l a n a t i o no f t h ee m e r g e n c e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o r p o r a t eg o v e r n a n c ef r o m 饿ea n g l eo f h i s t o r i c a le v o l u t i o n ,a n dt h e n b a s e do nt h ee n t r u s t a g e n tt h e o r y ,t h i sp a p e ra n a l y s e st h em a i np r o b l e m se m e r g i n gi n t h es t a t e o w n e de n t e r p r i s e s c o r p o r a t eg o v e r n a n c ei nc h i n as u c ha si n s i d e rc o n t r 0 1 t h eb o a r d so fs t o c k h o l d e r se n ds u p e r v i s o r s i u s tb e i n gn o m i n a lt h eb o a r do fd i r e c t o r s u n a b l et oe x e r c i s et h es t r a t e g i cr i e 密t ,t h ei n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s u p e r v i s o r ym e c h a n i s m 。 o ns u c hb a s i s ,t h el a s tp a r to f t h i sp a p e rg i v e st h ew a yt os o l v et h ea b o v ep mb l e m so f t h ec o r p o r a t eg o v e r n a n c e t h em a l na s p e c t sa r e :b u i l d i n gu pt h er c a s o n a b l e s t o c k h o l d c r s s t r u c t u r e ;i r e p r o v i n gi n t e r i o ro p e r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 ;p e r f e c t i n g s u p e r v i s o r ya n d i n c e n t i v em e c h a n i s m k e yw o r d s :s t a t e - o w n e dc o m p a n yg o v e r n a n c es t r u c t u r ee n t r u s t a g e n tt h e o r y i n t e r i o ro p e r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 s u p e r v i s o r ya n di n c e n t i v em e c h a n i s m c a t e g o r yn u m b e r :f 2 7 6 1 l l 前言 前言 一、选题背景 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自1 9 7 8 年以来至今,我国 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特征的放权让利改革。但它只是在管理层面 上赋予企业更多的管理手段,并没有触及到行政型治理模式的实质,企业只在原 有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加强经济核算、放权让利和增强物质刺激的办法来调动积 极性,结果不但没有找到根本的出路,反而由于制度安排的不合理和激励的不兼 容,陷入了放权不足则企业仍然缺乏能够充分行使优化配置资源的自主权,放权 太多又导致内部人控制使所有者失去最终控制权的困境。 第二阶段,以赋予企业剩余索取权为特征的企业承包制改革。尽管在推行承 包制的最初阶段,提高了企业一定的积极性和生产率,但由于承包制本身存在的 制度缺陷,以及在转轨经济中制度体系的不健全,使得承包制这种改革又带来了 新的问题,承包制成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内部人控制的最高形式。 第三阶段,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的优势在于:一方面, 政府与企业的谈判关系转变为市场和法律关系,公司法人财产权的确立使公司可 以作为一个人格化的永续实体运行下去,政府作为国有资本的代表行使“用脚投 票”权和“用手投票”权:另一方面,企业内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 四大权力机关分工协作,相互制衡,责权利关系明确。 经过三大改革阶段的层层推进,国有企业已从原来完全依附政府的行政附属 物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改革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理论界也围绕着这一课 题,在多方面展开了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形成 了众多的理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 益相关者理论”,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产权理论是研究法人治理结构的基 础,在产权权利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通过掌握所有权控制公司,而公司资产运 作和日常的控制权则分别授予董事会和经理层,即所有者不直接经营,将企业委 托给经营者经营,这就出现了企业中的委托代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假设在所有权 与经营分离的情况下,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及利益差异,经营者 可能产生偏离所有者要求,侵害所有者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该理论的目标 在于设计一系列契约给代理人以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使其行为与委托人的期望相 一致,从而降低代理成本。也就是说委托代理理论探讨构建什么样的法人治理结 构以利于确保投资者在企业中的资产得到应有的保护和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利 益相关者理论论述了委托代理理论中关于委托人主体的资格。提出了拥有物资资 前言 本的主体和拥有人力资本的主体“到底谁是公司的所有者”这一法人治理结构的 深层次问题。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委托代理理论的补充和发展。这些理论的形成 和发展,对建立和完善我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无疑起到了借鉴和催化作用。 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与西方的公司制企业存在本质的 区别,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国有产权属公共产权,归全体居民所有,它 也不同于西方国家建立在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委托代理关系,使得我国国有公司的 法人治理结构有效运行还面临着复杂的现实困境,无论是内部运行机制,还是外 部监控机制,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唯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解 决国有企业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才能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战胜挑战。 二、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本文研究方法:从基本概念入手,以委托代理理论为主要依据,采取实证研 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比较、分类、归纳等方式,对我国国有公司法 人治理结构进行梳理、探讨和阐述。 本文创新之处:重点分析了委托代理理论的发展、委托代理关系、代理人问 题及国有企业委托代理的有关理论。并以此为基础,用典型案例从内部治理和外 部治理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要进一步完 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必须:一是完善产权结构;二是建立完善相互制衡的 内部运行机制;三是完善外部监控体系,特别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三、研究内容和框架 本文共分四章。 前言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以及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一章是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述。主要包括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产生、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涵义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典型模式及其发展变化。 第二章对委托代理理论进行重点阐述,主要包括委托代理的一般理论、代理 人理论的分析和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章运用委托代理论分析我国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演变及现状,主要 包括我国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历史沿革、用典型案例实证分析我国国有公司 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 第四章分析完善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途径,主要包括建立合理的产权结 构、建立权责明确和有效制衡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外部 监督体系等三方面。 2 第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述 第一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述 第一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产生 从企业制度的发展历史来看,它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古典企业制度时期和 现代企业制度时期。古典企业制度的企业形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业主制企业, 另一种是合伙制企业,统称为“古典企业”:现代企业制的企业形态主要是股份公 司,是企业制度为适应经济社会和技术的进步,不断自我完善的结果。 一、古典企业的特点 业主制企业是企业制度的早期存在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 1 ) 企业归业主所 有,企业剩余归业主所有,业主自己控制企业,有完全的自主权:( 2 ) 业主对企业负 债承担无限责任,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不存在绝对的界限:( 3 ) 企业存续受制于业 主的生命期,在法律上是自然人企业。 合伙制企业是由两个或多个出资人联合组成的企业,基本特征与业主制企业 没有质的区别。在合伙制企业中,企业归各出资人共同所有,共同管理,并共同分 享企业剩余或亏损,对企业债务承担完全责任。 从上述企业特点可看出,所谓古典企业,就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1 9 世纪 中叶以前的商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所有者与控制者二合为一、所有者既要从 事经营管理,又要独自承担经营风险,规模之大小取决于有控制权的个人所拥有 的私人财产多寡的初级形态企业”。“古典企业中的业主制企业,业主拥有完全 的产权,企业的财产与业主的财产互不分离,企业没有自己独立的财产和独立的 人格:对合伙制企业而言,虽然合伙企业的财产作为全体合伙人的共有财产,已具 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但尚未完全脱离合伙人的人格,这体现为合伙人通过直接经 营来控制企业,合伙人之间存在连带关系,合伙人对企业债务仍负无限责任。因 此与这类企业的产权结构和责任形式相适应,古典企业中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谈不上代理人侵害委托人利益问题,所以不需用一组契约来规范不同权利主体 ( 所有者、管理者和生产者) 之间的相互权利,以解决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监督、 激励和风险分配等问题。 二、现代企业的特点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财产商品化、信用制度的发展,古典企业已不 能顺应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要求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达不到规模经济。 个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有雄厚的资本,而单个或少数几个资本所有者很难以 拥有,这就要求大量的资本所有者联合,这就使得一种新的企业形态即现代公司 第一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述 应运而生。现代公司以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形式,它一般由三类 利益主体构成:股东、公司管理者( 或经营者) 和雇员。与古典企业相比,现代 公司有三个特点:一是公司制企业是一个独立于出资者的自然人形式的经济、法 律实体,从理论上讲,它有永续的生命:二是股份可以自由转让;三是出资人承 担有限责任。 现代公司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十四五世纪,当时在欧洲国家开始出现 一些将自己的财产或资金委托给别人经营的组织形式,经营收入按事先的约定分 配,经营失败时,委托人只承担有限责任。i 5 世纪末,随着航海事业的繁荣和 地理大发现,欧中迎来了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1 6 0 0 年,英国成立了由政府特 许的、专司海外贸易的东印度公司,这被认为是典型的股份公司。到1 7 世纪, 英国已经确立了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公司成为一种特定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种 企业形态到1 9 世纪下半叶占据了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投资者 数量的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每个投资者不可能亲自参与企业的经营,即使 他们付出极高的成本,也难以保证迅速有效的决策,进而又反过来限制了投资者 范围,使企业规模的扩大受到了限制。这就迫使物资资本所有者( 投资者) 放弃 对企业的直接占有和控制,将经营权委托给具有经营能力的经理,于是便出现了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也就是说, 股东制定成文的章程,选举管理者,将经营权委托给“非股东”的管理者,要求 其依照章程和其他规章制度经营管理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既保证让那些 具有经营才干的高层经理人员认真经营,又不至于让股东失去对公司的最终控制 权,则是早期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仍然是古典企业,其出资者自己直接监督、支 配和管理自己的资产,同时直接承担剩余风险,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公司治理结 构问题。现代公司法人产权制度是一种典型的关于资产权利的委托代理制,于是 便有了权利的分离和相应的权利主体多元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则成为现代公司 治理的核心问题。、 第二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涵义 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多种定义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也称“公司治理结构”,是从美国公司法中的 “c o r p o r a t eg o v e r n a n c es t r u c t u r e ”翻译过来的,日本称为“统治结构”, 香港称为“督导结构”,在我国经济学和法学界都使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 一概念。 第一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述 关于公司治理的内涵,理论界有多种解释,概括起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从 狭义来看,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四个权力机关的组成方式及相互之间的制衡关系。 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柯林梅耶把公司治理结构定义为“公司赖以代表和 服务于它的投资者利益的一种组织安排。它包括从公司董事会到执行人员激励计 划的一切东西公司治理的需求随市场经济中现代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 相分离丽产生。”“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一文中 将这一概念阐述得更加具体:“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由所有 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 之间形成一定的制度制衡,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 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聘用、奖惩以及 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 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这一概念是针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功能,从组 织机构方面提出的,其要旨在于明确划分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各自的权 利、责任和利益,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 从广义来说,公司治理结构不仅仅是指公司内部各权力机关之间的责权利分 配与协调的关系,还应包括与公司相关的社会各方的关系( 利益相关者) 。1 9 8 1 年4 月美国公司董事协会( n a t i o n a a s s o c i a t i 0 1 o f c o r p o r a t e d i r e c t o r s ) 提出:公司治理结构是确保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和计划得以确立,确 保整个管理结构能够按部就班地实现这些目标和计划的一种组织制度安排,这种 安排要确保整个管理机构能履行下列职能:维护企业的向心力和完整、保持和提 高企业的声誉、对于企业发生各种社会经济联系的单位和个人承担相应的义务和 责任。“国内学者梁能在其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书的 前言中指出: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是各国经济中的企业制度安排问题。这种制度 安排从广义上讲可理解为关于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 机构、文化和制度安排,其界定的不仅是企业与企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包括 企业与所有相关利益集团( 雇员、顾客、供货商、所在社区等) 之间的关系。” 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涵义 上述观点均从定的角度和层面阐述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集中或代 表着未来解释的新趋势。本文着重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产生的原因、本质和功能 三方面进行阐述。 l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产生的原因是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现代公司是以 大规模生产和销售、复杂的工艺创新和层级管理为技术基础的,以两权分离为特 征的公司制企业,在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保证了这种技术基础作用的发 挥和提高。方面,受财富约束的企业家兼经营者为扩大企业规模,不得不寻找 第一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述 各种投资者提供资金:另一方面,进行风险分散投资的资金拥有者,又不得不寻 找各种经营者来管理企业。因此两权分离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众多的小股 东来说,还有一个搭便车的问题,这就会出现内部人控制及代理问题,而公司治 理结构就是为解决代理或内部人控制问题而设计的,它是所有权的实现。 2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一种契约关系。从合约论、交易费用论或产 权理论的观点看,公司是一组合约的联结体。”由于世界和未来实践的复杂性和 不确定性及其交易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合同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遗漏 和缺陷的,需要不断加以协商和修正。因此不完全合同常常采取关系合同的形式, 即合同各方不求对行为的详细内容达成协议,只给出关系框架,对目标、总的原 则、遇到情况时的决策规则,谁享有决策权以及解决可能出现争议的机制等达成 协议。公司治理是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为依据,在本质上就是这种关系合同,它 以契约的形式,来规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治理它们之间的交易。 3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功能是配置、控制和协调权。因为企业的合同是不 完全的,才出现了什么是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问题,即: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配置给谁效率最优。同时要把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让决策 者承担全部的财务后果,让最有能力作出决策的人去作决策,这就是所有权激励。 否则,就会出现产权残缺。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就是在股东、董事和经 理之间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从而解决代理问题,实现效率最大化。 第三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典型模式及其发展变化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理想模式,实质上旨在寻求公司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制衡与协调,从而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问题。在这宗旨下,各国公司法 人治理结构经过长期发展历程和企业制度的演变,适应不同历史、文化和社会制 度,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模式,其有效性也各具差异。 一般认为,世界各国公司法法系可分为英美法系( 英国、美国、加拿大、澳 大利亚、利比里亚、菲律宾等国及我国香港地区) 、德国法系( 德国、匈牙利、 保加利亚、瑞士、瑞典、挪威、丹麦、波兰、列支敦士登登国以及法国、西班牙、 卢森堡、埃及、叙利亚、伊朗及南美诸国) 、折衷法系( 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 。 以此世界各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大致也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英美模式, 以美国为代表,英美法系国家普遍采用;另一种类型是大陆模式,以德国为代表, 为许多大陆法系国家采用:再一种类型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模式,这一模式在 大陆法的基础上吸纳了英美法中的某些规定,具有自身的特点。“1 一、美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其特点 第一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述 美国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上实行单一委员会制,其最大特点是股东大会之下 只设董事会,不设监事会。根据各州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设立股东会,由公司全 体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行使州法授予的权利。由股东会选任的董 事组成董事会。公司战略决策权归董事会,董事会聘用并负责监督高级职员,高 级职员负责具体经营。美国和联邦各州的成文法及普通法中,都有许多条款和原 则专门规范董事在管理公司过程中的行为,以加强董事的责任,防止董事擅用职 权和懈怠职守。董事在管理公司过程中必须基于诚信,小心谨慎并且忠实地履行 职责。其公司机关权力构造图如下:” 在美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是参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利 益相关者,美国的有关法律限制了银行在公司参股和控股中的作用。与此相对应, 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就成为公司治理效率的衡量标准,形成股东相对主导型的一 种企业治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发达的资本市场给股东的有效监督提供了场 所与手段,同时由于监督和市场交易的需要,又要求公司对管理事务公开并提高 其财务透明度,从而促使经理人员关心公司的管理和财务状况。因此公司经理阶 层虽然有较大的独立性,但是仍然要受到来自股东的强有力且持续性的制约。 二、德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其特点 德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分权原则。德国公司仿效政治上 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做法,将公司的决策、执行、监督三种权力分开, 设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督会,分别作为公司的意思决定机关、业务执行机 关和监督机关。由监事会和董事会双层制共同经营公司。具体地说,由股东会选 任监事,监事构成监事会,监事会再选任董事,由董事组成的董事会负责指挥公 司经营;监事会除选任、解任董事外,还负责对公司业务的持续监督,并就一定 事项享有同意权。其公司机关权力构造图如下: 甲 丽篙一 塑一一 第一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述 在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银行是参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利益相关者,银 行在德国的公司决策中起着主要作用。股权集中、公司之间交叉持股是德国公司 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德国的资本市场规模较小,因而大多数公司是以银行作为 主要的财务支持,政府也持有一部分股份。德国的银行之所以成为公司治理结构 中的参与者,一是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与决策权并非统一,尤其是自1 9 8 8 年以来, 为了限制大股东对公司经营权的过多干预而采取了限制大股东表决权的做法:二 是大银行作为大量分散股票的“保管银行”代行表决权但又不受限制,“2 1 这在客 观上有利于银行对股东大会的决策施加影响。银行的参与创造了较稳定的公司治 理结构,从而使得管理人员追求中期和长期的公司目标,所以追求人力资本最大 化成为这种公司治理效率的衡量标准。 三、日本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其特点 日本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在仿效德国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二战后,又吸 收了美国法的一些规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日本的公司法人 治理结构因公司规模大小而有所区别,即大公司的法定机关除了股东大会、董事 会、监事会( 中小公司为监事) 和代表董事,还包括会计监察人。董事会由股东 大会选任和罢免,代表董事由董事会集体选举产生,监察人由股东大会选任和解 聘。其监督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来自于董事会的对董事执行职务的监督; 二是由监察人对董事职务执行情况的监督以及会计监督。监察人的职权不限于会 计监察,还包括对公司业务的监察。当公司董事发生诉讼时,有监察人代表公司 起诉或应诉。具体公司机关权力构造图如下:“” 军嚣 墨= 童竺里鲨丝堡熊塑些塑垄 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在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并通过广泛的公司之间的 交叉持有股份来实现的,这是能够保证所有者和公司高层经营管理者之间维系长 期互利关系的一种体制。它最大的特征是:公司股权集中持有,集团成员起重要 作用,银行在融资和公司监控方面有实质性的参与。与此相适应,社会资本回报 最大化成了公司治理效率的衡量标准。在这种公司治理模式下,通过长期关系中 的信息共享和达成的默契关系有助于迎合所有者目标并减少代理问题,而且银行 系统的参股使金融的懿督更为有效,从而降低了资本风险成本。 我们可以对美、德、日三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主要利 益相关者、文化特征、激励方式、决策方式及其监控方式等进行比较,详见下表: 美、德、日三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比较表 美国公司治理结德国公司治理结日本公司治理结 构构构 股权结构相对分散,个人与相对集中,银行与相对集中,银行与 机构投资者持股非金融公司持股公司法人交叉持 比例较高比例较高股比例较高 资本结构股票市场是公司银行是公司资本银行是公司资本 资本的主要来源,的主要来源,负债的主要来源,负债 负债率较低 率较高率较高 主要利益相关者个人、机构投资者银行、非金融机 银行、集团公司、 构、员工政府 文化特征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集体主义 9 第一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述 决策方式偏向个人决策偏向集体决策偏向集体决策 对经理的激励是主要问题不是主要问题不是主要问题 监控方式主要来自公司外主要来自公司内主要来自公司内 部的各市场体系部的各相关利益部的各相关利益 主体主体 治理效率衡量标财务资本回报最人力资本回报最社会资本回报最 准 大化大化大化 注:( 资料来源:吴淑琨等基于监控主体的公司治理模式探讨,中国工 业经济1 9 9 8 年第g 期6 4 页) 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当代的发展变化 由于公司治理本来就是企业个性化的选择,企业形形色色,公司治理自然是 各式各样,所谓公司治理模式只不过是对个性化的企业治理的抽象概括,只能近 似地反映公司治理的某些特征,不可能代表公司治理的全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学术界对德日体制比较推崇,认为银行和企业集团控股方式有利于鼓励公司着眼 于长远发展,而英美以股市为主的资本市场则易导致公司的短期行为,为追求眼 前投资回报而损害长远利益。但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其对德曰经济的相对优势地位上升,主张美国体制更优越的观点逐渐占了上风, 认为美国的体制强调保护投资者,股市发达,融资方便,有利于公司新陈代谢, 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不同的治理模式具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 己的不足,为了适应企业的竞争与发展需要,不同治理模式问可以相互进行了取 长补短a 日德等国在某些方面的改革汲取了集中模式的优点,而美国的公司法人 治理结构从9 0 年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两 种模式呈彼此借鉴、相互靠拢,甚至融合的趋势。“” l 、美英模式为了克服短期行为和缺乏内部直接监督约束等缺陷,开始借鉴 德日模式,注重“用手投票”的监控作用。作为这一转化的突出特征就是股权结 构的变化。一方面是机构投资比重进一步扩大,机构投资者在美国企业资产中所 占比重已经从1 9 5 0 年的6 1 上升到1 9 9 7 年的4 8 :另一方面是美国放宽银行持 股,从而对股权结构产生影响。1 9 9 6 年1 2 月2 0 同,美国政府宣布放宽对商业 银行经营业务范围的限制,允许商业银行从1 9 9 7 年1 月1 目起申请经营股票、 债券、保险、房地产以及过去从未经营过的一些业务。1 9 9 9 年1 1 月通过的新银 行法取消了商业银行直接持有工商企业股票的限制。“”这些变化对美国公司股权 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控股比重的上升,一种新模式正在逐步形成,鼓励投资 者在一家公司成为拥有长期利益的投资者,而不县曦t 钱就击的犄朔挝剥者由 0 第一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述 此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因此,美国的机构投资者一改过去“消极”、“被 动”的态度,开始向积极参与企业战略管理的方向发展。2 0 世纪9 0 年代,美国 先后发生了5 家大公司董事会( i b m 、通用汽车、康柏、a t & t 和美国捷运) 在机 构投资者的压力下解雇了首席执行官,迫使公司经营层从根本上改变经营策略。 2 、德日模式为了克服自身的缺陷,寻求对美英模式的借鉴。在德国由于市 场力量和面临跨国竞争压力推动下的大陆法和普通法的融合,使之在公司治理方 面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趋同。这在日本模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二十世纪九十年 代以来,日本公司治理一直处于演变之中,特别是由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企业 经营状况不佳和全球市场竞争加剧,迫使日本公司中改变原有的公司治理结构。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 减少法人之间交叉持股数额,注重发挥机构投资者股 东的作用;( 2 ) 增加个人股东的利益,加速证券市场的发展,股东和资本市场对 公司治理的作用逐渐加大;( 3 ) 主银行对公司的控制削弱,公司负债率呈下降趋 势;( 4 ) 公司治理结构内部的改革,把董事分为执行董事和“行政官员”,引入 外部董事制度,引入股票期权制度。”7 总之,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越来越呈现趋同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股权日 益分散化。机构持股的比重不断上升,个人持股的数量不断增加;第二,股东中 心主义、董事会中心主义逐步走向利益相关者中心主义。大股东、法人股东的控 制权受到限制,“内部人控制”得到抑制,小股东、个人股东、职工利益受到关 注:第三,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健全。随着法人治理结构的自由化倾向不断加大, 市场包括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市场等的激励、约束程度不断增加,股权、 期权等长期激励手段不断涌现,股票市场、银行、股东、职工等多样化的约束机 制正在形成。所有的这些变化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法人治理结构提供了非常重要的 借鉴意义。 第二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 第二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学者贝利和米恩斯提出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以 柬,众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公 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其中对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最具有指导意义的是委托代 理理论。本章将从委托代理一般理论、代理人理论的分析和国有企业委托代理理 论等三个方面对委托代理理论进行重点阐述。 第一节委托代理的一般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的发展 最早讨论两权分离的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的前身) 是从贝利和米恩斯开始进 行的实证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后继者鲍莫尔、马里斯等人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发 展。这个理论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描述成无私的、忠诚的信托交换关系: 一方面,作为所有者的风险投资人将企业的资产委托给他们信得过又具备经营能 力的代理人管理,不要抵押,不要担保,完全承担授权不当的全部损失和授权得 当的全部收益;另一方面,经营者顺从、忠诚地履行它们的信托责任,在竞争性 的机器和原料市场上,买入当前和未来的投入,卖出当前和未来的产出,按照使 企业利润或价值实现最大化的要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此来为所有者谋利。如果他 们做得不好,那么他们就会被解除信托责任,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这种理论建 立在无外部性、无个人利益冲突、无信息不对称、无交易成本的假定之上,是一 种理想状态。 委托代理理论在过去2 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成熟,对此作出重要贡献 的人有威尔森、威廉姆斯、罗斯、马里斯、霍姆斯特姆、格罗斯曼和哈特等人。 这一理论的特点是首先放弃了经营者无私的假设,认为他们不仅有自己的利益 ( 个人效用函数) ,而且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利益,如在职消费、经理权威等;其 次,这一理论放弃了完全信息的假定,认为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因此,即使在最佳的风险和激励安排下,经营者也仍然能更多地偏向自己的追求,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哈特( h a r t ) 认为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 委托代理理论的前提条件,即:( 1 ) 契约建立在自由选择和产权明晰的基础 之上,维持契约的条件是代理成本小于代理收益;( 2 ) 拥有剩余索取权的委托人 是风险中性者,从而不存在偷赖动机,即具有监督代理人行为的积极性;( 3 ) 由 于剩余索取权具有可转让性,委托人通过行使退出权( 用“脚”投票) 惩罚代理 第二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娄托代理理论 入违约行为的威胁是可信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委托代磺理论重点研究如何设置一 种能给代理人足够刺激和动力的机制或黧约,是代理人在追求个人效用的同时宓 观委托人预期效用的最大化。“” 二、委褥代理关系 从法律上说,委托代瑕关系是代理关系的一种。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代 理关系包括蚕托代理、法蹴代理和指定代理三种。委托代理关系的法律特征是; 弋灌入在委李毫入酌授权蕊溅蠹行使 弋瑗掇,实藏 弋璎行鸯;委托入瓣巅蓝佼簸予 代理入的行为;代理久戬羹托久的名义寅施行力,但港行为的法律髓莱要由委托 人承担。对公铷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而言,以上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法 律特征都是邋念的。首先,经营者作为公司所有者的代理入,其代蠼行为是在传 为委托天熬公蠲嚣鸯者授较范霾凌行嫠瓣;萁次,终为公司委强入,掰套者豹髑 益依赖于作为代理人的代瑕行为;最后,作为代理人的经理以公司名义实施其行 为,但经营风险却由所有者承担。所以公圊法人治理缡构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阀 粒关系可泼翔绪为委托我骥关系。“勋 委托代磷蕉系有广义秘狭义之分,广义的委手毛代壤关系泛指承掇风险的委托 人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并与之订立躐明或暗的契约。狭义的委托代理关系专 指公司的治理结构,即作为豢托人的出谈人授予代理人在契约( 如公司章程) 中 麓确藩定蕊投穰,冠在突终中未经裁订的投稳,归震豢 毛天。裁衾索取投稻控髑 权分离后,尽管会产生代理收益,但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效用函数的不一致性及 信息的不对称性,就可能形成代理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采取旨在谋求自身效 簇最大纯却霹糍臻害委托入列盏熬规会主义行为。 销= 节代理人理论的分年斤 一、代瑗入淹蘧 所有权岛经营权的分离必然会产生众业资产的委托代理关系。依企业委托代 理理论,法人治理结构的产生就是解决公司制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的代理问 熬熬一秘露l 发安蓑 。 代理问联楚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基本问题,即;如僻使自身具有独立利益的代 避人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委托人利益的问题。它包括代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 除。 逆定选耩楚稽在签订合霹之蘸,彳弋矮人事先藏掌攒了些委托入不知遂酌私 人信息,并利用这一信息优势诱使委托人签订对自已有利的契约。阿克劳夫 ( a k e r l o f ,1 9 7 0 ) 的旧车市场模型对逆向选择理论作了解释。在旧牮市场上,逆 第二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 向选择问题来自买者和卖者有关车的质量信息不对称。卖者知道车的质量,而买 主却无法拥有准确的信息。在同一价格下,质量好的车要么拒绝交易,要么退出 交易市场,从而导致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劣质品充斥的市场”出现,其实质就 是卖者( 代理人) 拥有比卖者( 委托人) 更多的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信息。逆向选 择问题的实质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合同来获得代理人的私人信息? ” 道德风险是指代理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的侵害委托人利益 的行为的可能性。它是发生在合同签订之后。由于资产所有者( 委托人) 和公司 经理人员( 代理人) 都是追求各自利益的“经济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代理人会通过隐蔽信息或隐藏行动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些行为都会损害资产 所有者的利益,使其承受过度风险。例如代理人私下改变资金用途,不将资金投 入计划的项目,而用于投机性交易或者高风险项目;经理人员为了侵吞投资收益, 谎称投资亏损,让委托人承担“亏损风险”;雇主不能知道雇员是否偷赖,只能 观测到雇员的任务完成情况,等等。委托人无法戳穿代理人的谎言,也不能观测 到代理人的行动本身,而它只能得到代理人行动的最后结果。因此,道德风险的 问题是设计一个激励机制诱使代理人“在给定自然状态下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 行动”。“” 之所以存在代理人问题,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代理人是一个具有独立利益和行为目标的“经济人”。他的行为目标 与委托人的利益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 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变得越来越普遍。 代理人在经营过程中要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他可能通过搞好企业管理、 提高企业效益( 即正当手段) 来谋取效用最大化,也可能通过瓜分企业资产、牺 牲企业利益( 即不正当手段) 来谋取私利,获得最大效用。如代理人凭借的是正 当手段,那么,这里就不存在机会主义的问题。但是,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性,他 还有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获益,这时就出现了机会主义的问题。 一般来说,企业代理人相对于委托人,所掌握的企业信息往往更全面、更准 确,他们可以凭借这些信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成本收益比较。企业管理人员的机 会主义行为成本主要是被上级发现的惩罚损失( 免职、处分等) ,以及为减少惩 罚所支付的寻租支出( 贿赂等) ;收益是指比按照正常行为( 以正当手段行事) 所取得的收益多出的该部分收入和其他物质利益。企业代理人进行成本收益比较 后,做一番“审时度势”的分析,以决定是否要采取机会主义行为。 第二,市场环境存在不确定性,难以准确判定代理人行为的努力与否。 所谓不确定性,就是未来的环境是未知的、不确定的,经营者是在一个不确 定性的环境中实施代理行为的,经营业绩受未来多种环境的影响。“” 1 4 第二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 对委托人来说,代理人的行为不是直接可观察的,而产出结果受代理人行为 影响又并不完全由此决定。用技术分析语言来说,就是产出结果是一个随机变量, 该变量之分布依赖于代理人采取的行为。 第三,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由此委托人难以准确 判断代理人努力程度的大小,有无机会主义行为。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代理关系中,委托人能了解的有关代理人的信息( 如代 理人的才能、努力程度) 是有限的,而代理人则掌握着信息优势。因此,代理人 为了自己的利盏会想方设法在达成契约前利用信息优势诱使委托人签订对自己 有利的合约,或者在达成契约以后利用信息优势不履约或者不努力工作,从而损 害委托人的利益。在股份公司中,由于“私有信息”和“不可观投入”,就产生 了作为委托人的股东与作为代理人的经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信息不对 称,经营者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谋取私利甚至损害股东的利益。” 当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同时存在时,代理问题就出现了。首先,由于不确 定性,利润产出受多种不能人为控制的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能明确指明经营者实 际的努力水平;其次,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经营者的努力水平只有经营者自己 清楚,所有者无法直接观察。这时,代理人就有可能利用环境为自己的经营不善 找借口或者利用信息不对称来隐瞒自己的偷懒行为,等等。 二、代理成本 代理成本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相分离而形成一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后产生的, 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代理人对个人效用的追求,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 称。委托人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对代理人的条件 禀赋进行识别,并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监督,由此产生了识别和监督的费用;此 外,委托人为了满足代理人的个人效用,并使之尽可能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需 要设计整套激励机制,由此产生了激励费用和职务消费的费用。 广义地讲,代理成本包括那些利益相互冲突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在构造、 监督及保证一系列契约履行时发生的费用总和。代理成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吧钔: 1 、委托人监督成本 委托人监督成本是指委托人为了激励和控制代理人,使后者为前者的利益尽 力的成本。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监事会的运作,聘请外部的会计事务所 对公司进行审计,给代理人一定的奖励和分红,赋予代理人相应的职务消费,等 等。委托人与代理人在监督与反监督方面存在这样的博奕关系:如果委托人有规 则地( 如一天n 次) 检查代理人工作,代理人可能利用“窥探孔”,只有当委托 人走近时,他才开始工作。这样当检查次数n 增加时,代理人偷懒的时间将减少。 即当委托人加强监督时,则代理人偷懒的机会将下降。实际上,要做到如此细致 第二章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 的监督是很困难的,而且监督成本也会大得惊人。因此,委托人除了设计必要的 监督机制外,更侧重于制定一系列激励机制及代理人( 经营者) 选择机制。 2 、担保成本 担保成本是代理成本的一部分,是指代理人用来保证其不采取损害委托人行 为所付出的费用,以及如果采取了那种行为将支付的赔偿。担保成本实际上是代 理人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成本。在承包责任制下,某种形式的承包保证金就 是一种担保,它是由承包个人( 或承包者集体) 承担的成本。投资机构代客户理 财时,经常采用以客户委托代理金额的1 0 作为担保金,以确保客户委托资产的 安全性。而在国有企业的运作中,实际上无人进行这种担保;也就是说,担保成 本完全由国家承担,代理人一旦采取了损害委托人的行动,将不负( 或者无力支 付) 经营赔偿责任。 3 、剩余损失 剩余损失也是代理成本的一个部分,是指委托人因代理人代行决策而产生的 一种价值损失。剩余损失的大小等于由代理人决策与委托人在假定具有代理人相 同信息和才能的情况下实现效用最大化决策之间的差额。剩余损失实际上是因为 代理人不尽力而产生的损失,其原因比较复杂,也较难以计量。例如,经营者的 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个人效用及偏好等。 第三节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理论 张维迎通过对委托代理理论的进一步分析拓展,得出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 的典型特征,即两大等级体系“”:第一等级体系是通过从剩余索取人( 全体公 民) 到政府的授权链而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