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开题报告(单面打印).doc_第1页
3开题报告(单面打印).doc_第2页
3开题报告(单面打印).doc_第3页
3开题报告(单面打印).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山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 绩效考核 学 院 管理学院 年 级 二一级 专 业 行政管理 姓 名 苏东好 学 号 2009020033 指导教师签字 学生签字 年 月 日题目来源指导教师推荐 自选 其它 题目类别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其它 开题报告包括调研资料的准备,选题依据、目的、主要研究内容;进度安排;完成任务所需条件、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情况等,字数15002500字。本文的写作方向是分析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生态环境,探究环境生态因子对公民参与的推动及阻碍作用,并提出了推动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生态平衡的路径选择。具体题目为“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生态分析”。1.调研资料准备第一,本人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对公民参与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有针对性地阅读了关于公民参与,公共事业管理,公民社会等方面的研究论著和期刊,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对当前我国社会的时事进行积极的思考,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和自己的想法。这成为了写作本文的动力。第二,我校图书馆和阅览室之中有大量的书籍资料,可供随时查阅。电子阅览室中也有近两万册的电子书籍,这是论文写作的必备条件。第三,在文章的选题方面得到了刘萍老师详细的指导。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又参考了一些相关意见建议,这是本文得以完成的重要条件。2.选题依据首先,转型中的中国进入了历史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使我国的公民参与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我国的政府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构建符合国情的公共政策过程公民参与制度是我选该题的客观依据和现实基础。其次,西方行政学者积极关注公民参与的发展问题,发表一系列论文著作,并由政府对此作了深入而全面的实践,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公民参与理论。在中国,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我国近十年来公民参与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为我的选题和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和借鉴。最后,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公共政策过程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网络及新闻媒体对于公民参与事件的报道更引起了我对公民参与问题的关注和反思,这成为我进行论文写作的主观因素。3选题目的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各国政府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公民参与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公众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参与作用日趋加强。在当代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社会的逐步建立,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实践日渐增多。如何让发源于西方民主社会的新公民参与模式与我国的公共行政环境相融共生,建构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制度,促进我国政府角色的转变及公民权利的实现,加快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进程,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对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进行生态分析是很有必要的。4.本课题的研究现状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和公民社会的成长,世界范围内的公民参与运动不断高涨,“强势民主”、“公民治理”、“第三条道路”等要求和呼声与日俱增。许多学者将公民参与引入公共政策领域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如美国辛辛那提市社区公民参与,英国的公民陪审团等积极的实践,这些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在中国,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技术逐渐普及,以及中国公民社会的不断成长和成熟,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实践不断增多。我国学者在研究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开始了进行公民参与的研究。但在关于公民参与的生态分析仍属新兴领域,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篇学术论文提及。5.主要研究内容文章采用生态分析的方法,针对我国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对于影响公民参与的各个生态因子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参照行政生态系统建构起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生态系统。结合我国实际,在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从公民参与的内部生命系统公民,及外在环境系统社会环境出发,分析了各生态因子对公民参与的促进与阻碍作用。继而提出如何在“公民政治经济文化”层面上,推进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生态平衡。6.研究工作具体安排和进度计划2013.01.04-2013.03.08搜集相关资料信息,丰富论文素材,深入研究论文立意点及可开发点,列出详细纲要,并提交开题报告。2013.03.08-2013.04.30根据指导教师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论文的撰写,完成初稿并按时交给指导教师。2013.04.30-2013.05.21 根据指导教师的修改意见,进行二稿,三稿的修改并按时交给指导教师。2013.05.21-2012.05.28 完成定稿并按规范打印装订成册,做好答辩准备。7.参考文献1 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17.2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张成福,王学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6-61.3 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24-40.4 刘光斌.公民道德建设的生态分析J.桂海论丛,2009:25(2):85-87.5 阳彦华.中国城市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7:1-2,30-32. 6 夏晓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68-70.7 向俊宇.论弱势群体的公民参与问题J. 成都:公共管理求索,2006:34-40.8 金太军,赵军锋.群体性事件发生机理的生态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11(5):82-87.9 王猛.如何管社会,中共需创新N.美国侨报,2012-10-27(A07).10 杜峰.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76-80.11 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101.12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耶鲁大学出版社,1996:74.13 Cleveland ,H .The twilight of hierarchy: Speculations on the 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J. Public Management, 1975(57):185-195.14 陆之迅.手机促公民社会提前到来N.美国侨报,2013-02-10(B07).15 曹映来.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研究基于利益分析的视角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9:46-50.16 吕少青.大众传媒与公民社会的意识形态J. 成都:公共管理求索,2006:120-125.评委评语及其建议: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公民社会不断成长和成熟,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实践不断增多,选择这个专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且运用生态分析的方法切入,具有创新的视角。该生查阅了比较全面广泛的理论和文献资料,搜集了一定数量的案列,并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加工,为撰写论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内容设计完整、适当、合理,思路清晰且具一定深度。结构紧凑,逻辑严谨,主题突出。研究思路与方法恰当,有利本研究的展开和论证。研究计划既符合本院总体安排,又切实可行。总体看来,开题报告设计合理、符合泰山学院规范要求,前期研究准备工作充分有效,具备完成本论文的能力和条件。同意开题。建议:1进一步搜集最新数据,整理消化文献资料,用准用活搜集的各种资料。2.撰写论文前,必须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拟定详细的写作提纲,提高写作效率。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最新的事实和案例论证自己的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