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创业板与中国新经济成分的培育.pdf_第1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创业板与中国新经济成分的培育.pdf_第2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创业板与中国新经济成分的培育.pdf_第3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创业板与中国新经济成分的培育.pdf_第4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创业板与中国新经济成分的培育.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 本文沿着“新经济新经济的基础:风险投资企业与信息化产业风 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与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创业板”这样一条线索展开写作, 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来探讨创业板的设立与培育中国新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 论文具体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阐述新经济的特征及其对一国经济发展 的影响;二是在新经济对发展高科技企业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出新要求的背 景下,探讨风险投资对实现这一要求的促动作用;三是论述创业板的设立对风 险投资顺利开展与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推动效果。 ( 以上三方面的内容构成本论文的主体部分。此外,作者在第一章“导言” 中回答了选题方面与内容安排方面的问题:在第五章“创业板与中国新经济的 再思考”中对论文主题作了深入思考,主要从“发展新经济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资本市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经济与风险投资需要市场创新” 等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将新经济与创业板两大热点问题结合起来研究,并进而探讨创业板的设立 对中国培育新经济成分的推动作用是本文的创新所在。这一研究突破了目前有 关研究主题分散、平行推进的局限,在世界经济发展主流与中国资本市场建设 热点之间寻找到契合点,因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一 关键词:新经济风险投资创业板 一、 分类号:( ! ! ! ! :! 丫 a b s t r a c t t h eo r d e ro fw r i t i n gt h i sp a p e ri s “n e we c o n o m y 一一t h eb a s e :v e n t u r ec a p i t a l c o m p a n i e s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 ,t h ee x i t i n gm e c h a n i s mo f v e n t u r ec a p i t a l sa n d t h ec h a n n e l sf o rh i g h t e c he n t e r p r i s e sf i n a n c i n g :t h eg r o w t he n t e r p r i s e sm a r k e t ”t h e p a p e r i s d e s i g n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t h e g r o w t h e n t e r p t s e sm a r k e ta n dp r o m o t i n g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n e we c o n o m y i nc h i n a t h e p a p e rm a i n l y c o n s i s t so f t h r e e 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i sa b o u t c h a r a c t e r so f n e w e c o n o m ya n di t se f f e c t so n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t h es e c o n dp a r t ,id i s c u s st h e f u n c t i o no fv e n t u r e c a p i t a l s i n d e v e l o p i n gh i g h t e c he n t e r p r i s e s a n d u p g r a d i n g 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 i nt h ef i n a lp a r t ,ie x p o u n dh o w v e n t u r ec a p i t a l sa n dh i g h t e c h e n t e r p r i s e sa r ed e v e l o p e d w i t ht h es e t t i n go f g r o w t he n t e r p r i s e sm a r k e t i na d d i t i o n ,ie x p l a i nw h yic h o o s et h et o p i ct or e s e a r c ha n dh o w i a r r a n g et h e s t r u c t u r eo ft h i s p a p e r i n c h a p t e ro n e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i nc h a p t e rf i v e ,n a m e d “r e t h i n k i n g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g r o w t he n t e r p r i s e sm a r k e t a n dn e w e c o n o m y i n c h i n a ”,is u m m a r i z ea l lm a i nv i e w p o i n t so f t h i sp a p e r , i n c l u d i n g :( 1 ) i ti sn e c e s s a r y f o rc h i n at o d e v e l o pn e we c o n o m y ;( 2 ) c a p i t a lm a r k e ti s t h ei m p o r t a n tf o r c et o p r o m o t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 3 ) t h ei n n o v a t i o no fc a p i t a lm a r k e ti sr e q u i r e df o r n e w e c o n o m y a n dv e n t u r e c a p i t a l s i nt h ep a p e r , ir e s e a r c hn e w e c o n o m yc o m b i n i n gw i t hg r o w t he n t e r p r i s e sm a r k e t a n dd i s c u s sh o w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g r o w t he n t e r p r i s e sm a r k e ta c c e l e r a t e sn e w e c o n o m y i nc h i n a im a n a g et of i n do u ta c o u p l i n gp o i n tb e t w e e n t h em a i ns t r e a mo f w o r l de c o n o m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c h i n e s e c a p i t a lm a r k e t ,ib e l i e v e , w h i c hi so f i m p o r t a n c ea n d p r a c t i c a lm e a n i n g k e y w o r d s :n e we c o n o m y , v e n t u r e c a p i t a l s ,g r o w t he n t e r p r i s e sm a r k e t c l a s s i f y i n gn u m b e r :f 8 3 0 9 1 笙二童曼兰 _ - 一一 第一章导言 1 - 1 _ 1 选题由来 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极为动荡的局面,全球性或地区 性的经济危机事件频繁发生,从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到墨西哥金融危机、俄罗 斯及东欧地区经济衰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亚洲金融危机,直至世纪更迭 之际的石油危机,几乎没有一个地区能够幸免于难。但是,在危机四伏的状况 下,美国经济却保持了持续的繁荣,1 这无疑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对中国而 言,世纪之交是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完成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随着 加入w t o 步伐的加快,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趋密切。在 此背景下,研究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把握正确的、符合国 际主流的经济发展方向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也是我选择论 文题目时的主要考虑。 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纷繁复杂,短短一篇毕业论文无法全部涵盖,也没有必 要全部涵盖。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我最终确定以“创业板 与中国新经济成分的培育”为题成文。作出这种选择,一是因为以全球化、信 息化为特点,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已经成为崭新的2 l 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 流,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要顺应这一潮流;二是因为在新经济的大命题下, 由“创业板与中国新经济成分培育之间的关联性”这一相对较小的子题目入手 写作,更容易驾驭,也可以使问题的分析相对更为深入、细致一些;三是因为 目前创业板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一个引起较多关注的问题,将它与新经济 内容结合起来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1 1 2 研究现状 1 堪管,在2 0 0 1 年头几个月,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股票市场步入熊市的动荡阶段,但人们对美 国经济未来的预期依然向好,美元也继续保持坚挺的态势。 l 兰里! i一 - _ _ _ _ _ _ _ _ _ - - _ - - _ _ _ _ _ _ _ _ _ _ - - “新经济,是一个相对新鲜的名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散见于1 9 9 9 年 以来的各类国内外经济类学术刊物中,近来也出现一些专著,如日本学者水野 隆德所著的美国经济为什么持续强劲? 等,但是总的来说,研究还不够系 统。这一缺陷可以通过国内外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研究来弥补, 这两部分内容是新经济的重要特征,而且其成果相对来说比较全面和系统。 风险投资是2 0 世纪4 0 年代末期起源于美国的,国外的研究成果已达到比 较成熟的阶段;在中国,对此展开的研究是自2 0 世纪9 0 年代末才开始的,虽 然在时间上远远落后于国外,但研究热度的持续升高也催生出一批有价值的成 果。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有关研究还基本停留在就风险投资而研究风险投资 的状态。 创业板,即二板市场,同样也起源于美国。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一种创新运 作模式,国外就此进行的理论研究不多,更多的文献来自对其实践操作方面的 经验总结以及对具体操作问题的探讨。1 9 9 9 年以来,随着香港创业板市场的出 台与大陆创业板市场的酝酿,关于创业板市场的中文研究资料日渐增多,这些 文献的内容以现实操作、制度建设等为主。 1 2 1 研究思路 本文是沿着“新经济新经济的基础:风险投资企业与信息化产业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与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创业板”这样一条线索展开写 作的。具体而言,我主要是沿着由新经济到风险投资再到创业板的顺序展开论 述的,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来探讨创业板的设立与培育中国新经济成分之间的 关系。 1 2 2 写作方法 一是努力做到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有机统一。一方面要运用历史的方法, 从实际出发,反映论文主题的现实发展轨迹,透过纷繁的客观现象揭示出它的 本质及一般规律,完成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里二至! ! 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要运用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以及归纳和演绎等一套 逻辑思维方法,对论文主题涉及的客观现实进行概括性反映。 二是在分析过程中注意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结合,从而使价值判断与案 例分析形成有益的相互补充,以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在分析“新 经济”和创业板”问题时,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作为新生事物,它们本身 还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阶段,每个人对此的价值判断存在很大的差 异。为此,在进行规范分析时,尽量辅之以实证分析,以减弱主观片面性可能 造成的不良影响。 1 3 1内容安排 本文以创业板与中国新经济成分的培育之间的关系为主题展开研究,具体 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阐述新经济的特征及其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是 在新经济对发展高科技企业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探讨风 险投资对实现这一要求的促动作用;三是论述创业板的设立对风险投资顺利开 展与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推动效果。 以上三方面的内容构成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即论文的第二、第三和第四章。 此外的两章分别为第一章“导言”和第五章“创业板与中国新经济的再思考”。 “导言”主要回答了选题方面与内容安排方面的问题,从而确立了论文的写作 方向。“创业板与中国新经济的再思考”一章,则是在之前三章系统分析的基础 上对论文主题的深入再思考,主要从“发展新经济是中国的必然选择”、“资本 市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经济与风险投资需要市场创新”等三 个方面展开进一步的分析,从而达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的效果。 1 3 2 创新与难点 将新经济与创业板两大热点问题结合起来研究,并进而探讨创业板的设立 对中国培育新经济成分的推动作用是本文的创新所在。这一研究突破了目前有 关研究主题分散、平行推进的局限,在世界经济发展主流与中国资本市场建设 笫一章导言 热点之问寻找到契合点,因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过,从搜集资料到论文写作的全过程中,我也时刻感受到完成这一研究 课题的难度。概言之,论文的难点之一是新经济的研究在国内外还处在进行的 过程中,资料搜集工作难度较大;难点之二是在论文开始写作时,中国创业板 的制度建设尚未完成,有关规章也在拟定的过程中,给论文内容的深化及其对 现实问题的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美国经济以及纳斯达克市场在2 0 0 1 年 初的负面表现,也给我对论文主题的把握造成一定的障碍。 笙三童竺墨丝堕垄垦塑堑堕壁:塑兰望l 一 第二章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经济 至:! 差王堑经迸的二筮褪鲨 2 1 1 新经济的定义 “新经济”一词发端于美国,这一名词是由美国新闻媒体于2 0 世纪9 0 年 代中期率先提出来的。1 自2 0 世纪9 0 年代开始,美国经济步入一个快速、稳定 增长的时期,一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出现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 业率并存的局面。这一经济发展趋势在2 0 0 1 年以前已经持续1 0 年左右的时问, 它使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用于解释经济运行状态的菲利浦斯曲线的定律被打 破,从而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开启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路径。 对一种经济现象与事实的研究,总是从界定它的内涵开始的。由于新经济 还是处在不断发展与变化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因此,关于“新经济”的定义仍 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争议颇多。 1 9 9 7 年,美国的w i r e d 杂志撰文认为,美国的长期经济繁荣是由计算机、 电信、生物技术、超微技术和可替代资源这5 方面的技术革新推动的,因此,“新 经济”一词不仅仅指一种经济现象,也体现了诸多技术革命的内容。 同年1 1 月,美国商业周干0 的一篇文章也指出:“新经济并不意味着通 货膨胀已经死亡;不意味着我们将不会有另一次经济衰退,或经济周期业已消 失;不意味着股票市场必将摆脱自我调整而永远上升;它也不意味着亚洲金融 风波不会影响美国。谈新经济时我们的意思是指这几年已经出现的两种趋 势,第一种趋势是经济的全球化,第二种趋势是信息技术革命。”2 此外,许多国内外学者也纷纷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对“新经济”的定义: “所谓新经济周期,指的是信息时代的经济周期波动,信息技术成为经济 周期运行的基本支持力量,因而是区别于以往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周期。”( 宋 玉华、杨莉莉,1 9 9 8 ) 1 “新经济”一词最早j i j 现于1 9 9 6 年1 2 月份的( 美) 商业周刊。 2 ( 美) 商业周刊1 9 9 7 年1 1 月1 7 日,第4 8 5 0 页。 5 第_ 二章i ! j = 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新经济 “新经济,通俗地理解就是不同于传统经济的一种经济形态。”在这一经济 形态下,经济增长“与政府的运作目标协调一致,形成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失 业率的新形态。”( 金德环,2 0 0 0 ) 新经济“是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以规模收益递增为特征、以享受互联 网和信息技术的外部性为条件、以电子商务为主要手段而存在的业态。”3 “新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念。它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 和使用为基础,以具有创造力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业为支柱 的经济形态。”( 李健、姜少敏,2 0 0 1 ) “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美国政府产业政策的带动下,以新一代的高新 技术如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一 一革命为基础,并由此改造和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并且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经济稳定增长一三低一稳一的 特点。”( 尹萃,2 0 0 1 ) 美国一些学者认为,“新经济是以新一代的高新技术革命为基础并由此引致 的国民经济新格局。”甚至还有人认为,“新经济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并引致经济 格局的新变化,即网络经济。”4 上述定义有一些共通之处,例如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新经济中信息 技术等高新技术含量的增加,新经济下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 存的特征等;但是,在文字表述上又有很大的差异。对于这些见仁见智的阐述, 很难说它们孰优孰劣,不过,出于分析方便的考虑,我在此还是要提出自己对 新经济的定义。 在下定义以前,事先需要声明几点内容:第一,我不认为新经济就是网络 经济的代名词,而倾向于新经济是以更宽泛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体现出信 息化特征的产业升级;第二,我不主张以某些尚不定型的或并非具备独有特质 的经济现象5 来定义新经济,而倾向于将这些内容归入对新经济特征的分析中; 第三,我不赞成将美国的具体情况纳入到新经济定义的文字表述中,而倾向于 在更广泛的开放经济条件下来认识新经济,把国别内容作为案例分析、实证分 3 ( 港) 大公报2 0 0 0 年9 月2 0u 。 4 尹萃,新经济与资本市场透视,中国经济出版社,2 0 0 1 年,第2 页。 5 如持续的经济增长和低失业率等。 6 兰:主些墨丝堕茎壁坚堑堕垦:堕竺鲨一 析的一部分。 因此,我对“新经济”定义如下:新经济是在高新技术革新引致产业升级 的基础上,以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为突出特征,区别于以制造业为主之传统 经济的经济形态。 2 1 2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如果说定义是对经济现象的高度抽象与概括,那么,特征分析则是对经济 现象的具体分解与描述。在界定了新经济的内涵以后,也有必要通过特征分析 使对新经济的认识更加具象。 归纳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对新经济的认识,我认为新经济具 有以下特征:6 ( 1 ) 创新是新经济的核心特征 新经济之所以“新”,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对传统经济进行创新的结果,是高 新技术革新带动产业升级的产物。可以说,没有创新,也就没有扬弃传统经济 形态的更新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说创新是新经济的灵魂所在毫不为过。 此处的创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知识创新、科学技术( 包括生产工 艺、管理等) 创新、制度( 包括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企业等) 创新、资源与 产品创新,更包括观念创新。如果把前几项内容分别看作经济运行过程中不可 缺少的理论要素、技术要素、环境要素和对象要素的话,那么,观念就是将所 有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使之发挥综合作用的“粘合剂”。只有观念正确,经济 运行的方向才对。 在认识创新时还应注意:创新并不一定是对传统的完全更新,它可能会是 含有传统成分的发展;创新不一定是有形的,由于产业中高新技术的含量大幅 度提高,所以很多的创新会是无形的: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制度创新与观念创 新在发展新经济的过程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7 ( 2 ) 全球化是新经济的前提条件 6 此处不对新经济的各特征展开论述,详尽分析见本章以后各节内容。 7 江泽民主席在为2 0 0 0 年6 月3 0 月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中强调,“中国将致力于建设国 家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国家 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 7 塑三童些墨丝堕茎壁塑堑堕壁:二望! 丝塑一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越国家边境各类流动程度的扩大与深化。”8 具体而 占,这一起始于2 0 世纪8 0 年代的经济发展趋势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生产和 经营跨国化以及金融一体化。 全球化既是现实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革新 催生的结果。随着各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贸易发展带动的产品、资源、 人才乃至资金的跨国界流动变得日益普遍与频繁,一国经济中的国际成分也日 趋增多。新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形态,而高新技术成果往 往要借助国际性的合作与优势互补才能取得,因此就需要外部环境为这种国际 交流提供可能与方便,顺应这一要求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便自然成为新经济得以 顺利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高新技术革新在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发展,又反 过来进一步突破了地域对经济发展的限制,使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更为密切,从 而形成经济全球化与新经济互动发展的局面。 ( 3 ) 信息化是新经济的基本内涵 如果说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传统经济是资本密集型经济形态的话,那么,新 经济就是知识密集型或“知本”密集型的经济形态。在新经济的构成要素中, 知识含量、技术含量乃至源自人力资源的智力含量,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突 出程度。可以说,高新技术革新浪潮正在使全球经济加速从以物质生产为主, 向以信息、知识生产为主转变。 相对于将新经济称为“网络经济”的观点,我更赞同把它称之为“知识经 济”,前一个概念注重的是表面化的技术手段要素,后一个定义则关注更深层次 的本质性内容。9 目前,知识及其载体信息,已成为新经济下社会发展和科 技进步的支柱,其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方面的作用,已逐步超过 传统经济下资本和劳动所发挥的作用。 ( 4 ) 高新技术是新经济的发展动力 新经济下,产业结构所具备的信息化内涵是依靠高新技术革新实现的,从 这个意义上讲,高新技术就是新经济的“孵化器”与“助推器”。 在新经济时代,各国政府和民间用于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投资大幅度增加, 8 尹萃,新经济与资本市场透视,中国经济出版社,2 0 0 1 年,第6 7 页。 92 0 0 0 年下半年必来,美国及中国资本市场七网络股热潮的退热也说明,网络经济只是新经济的个组成 部分,怖1 f 它的全部。这次退热是新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消除经济泡沫成分的行动,也是向新经济的本质 知识经济的回归。 兰三童竺墨丝塑垄堡堕塑堕! ! 二望 丝塑一 相应地,科技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综 合国力的竞争就直接表现为知识总量和科技实力的竞争,其竞争力的高低则取 决于在知识和信息占有方面量的多少与质的高低。 至于经济的稳定增长、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是否构成新经济的特征, 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2 0 0 1 年初美国经济的趋缓以及股票市场的波动也表明, 所谓的两低一稳”( 或加上低财政赤字的“三低一稳”) 尚不具备成为新经济 特征的成熟条件。 2 1 3 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失灵 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命题出发不难认识到,面对客观世界中的新生事物, 理论的发展总是滞后的,因此,传统经济学理论对于新经济现象的失灵就变得 自然而容易理解了。 ( 1 ) 对传统经济周期理论的质疑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工商业经济活动一般总是出现繁荣和衰退周而复 始的运动。从1 9 世纪7 0 年代开始,尤格拉、基钦、康德拉捷夫和熊彼特等经 济学家陆续提出自己对于经济周期理论的解释,并将经济周期界定为长、中、 短等多种类型。根据这些解释,在货币冲击、技术冲击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冲击 下,宏观经济必然会呈现周期性波动,而不会始终处于繁荣或萧条的状态。但 是以上理论解释,至少是短周期理论,却无法适用于美国的新经济发展。随着 知识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影响的增强,经济周期的扩张期被大大延长,而衰退期 相应缩短或变得不再显著。因此,有学者甚至认为,经济周期在新经济下已不 复存在。” ( 2 ) 菲利普斯曲线的失效 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会导致工资提高,工资的提高又会进一步引起 物价的上涨,从而造成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因此,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 间反相关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也即失业率与通 货膨胀率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据此,一个国家要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就 必须接受较低的经济增长率;相反,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就必须付出高 ”当然,美国股市在2 0 0 1 年初的暴跌及经济增长的放缓证明,这种极端的观点并不成立。 9 塑= ! 坐墅丝堕茎堡堕堑堕壁:塑望_ _ 一 通货膨胀的代价。2 0 世纪7 0 年代,西方国家出现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并 存的- 滞胀”现象,这是菲利普斯曲线的第一次失灵。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货 膨胀率与低失业率在新经济下的兼容,使得菲利普斯曲线出现第二次失灵。 ( 3 )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反动 边际收益递减是传统经济学的一条著名定律。根据该定律,在技术水平不 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 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最初会引致产量的增加;可是,在这一增加超过某一限度 以后,产量的增速就会递减,甚至出现绝对的减少。但是,在新经济部门,却 出现了有别于传统产业部门的“边际收益递增”的情况。 与此相类似,根据西方经济学微观理论,企业规模的扩张与交易费用的增 加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企业规模的扩张会导致交易费用的整体上升,因此,交 易费用直接决定着企业规模的边界。但是在新经济中,却出现规模经济与交易 费用降低并存的现象。 ( 4 ) 信息经济学理论假定的破除 信息经济学理论有两个基本假定:一是买卖双方的信息在时间和内容方面 存在不对称;二是人们对信息的获得是不完全的。因此,能否全面、准确地获 得信息就成为人们可否作出正确决策的关键。但是在新经济中,信息的专有性 和垄断性均受到挑战。随着信息的产业化与商品化以及网络技术的普遍运用, 信息传递的时问限制与空间限制被打破,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信息不对称性和信息不完全性则相应地被大大弱化。 ( 5 ) 经济增长模型的修正 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中,资本积累、投资、资本一产出比和收入分配等 被认为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尽管技术进步因素也被纳入到模型中,但 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信息和知识资产的价值及其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中 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因此,导致出现诸如“零增长”理论、经济增 长极限论、经济增长怀疑论等对世界发展前景十分悲观的经济增长模型。但是 在新经济中,经济增长不再是掠夺式的和资源依赖型的,由于信息和知识资产 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独立变量和经济增长新动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便成为可能。 ( 6 ) 货币政策作用的弱化 l o 垫= 兰些墨丝堕茎壁塑堑堕壁= 堑丝塑一 根据凯恩斯理论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共同决定投资水平”的观点,西方 国家学者普遍认为,宏观经济的运行无条件服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主 要是利率的间接调控。因此,利率下降,经济扩张,股市上扬;利率提高,经 济扩张受抑制,股市走弱。但是在新经济中,经济变量对利率变动不再敏感, 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力也受到削弱。 2 1 4 新经济理论概览 上述滞后现象并不意味着理论研究面对新经济是无能为力的,相反,它更 激发了相关研究的开展。尽管理论体系的成熟还要假以时日,但各种各样的尝 试性理论解释已经陆续出现。 ( 1 ) 新经济理论 “新经济”理论是由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正式提出的, 目前已成为解释所谓“非理性的繁荣”的理论基础。该理论对新经济的解释主 要有:投资于高科技产业,其边际报酬率不会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限制, 也即,由于在技术或产品研发上的突破性创新,高科技产业可以带动消费需求 不断涌现的正面循环;传统的资本、劳动力与技术都不足以支撑高科技产业的 蓬勃发展,企业家精神才是高科技产业得以无限增长的原动力;高科技产业工 资上涨的压力可以被高科技产品的低廉价格抵消掉,非高科技产业因无明显的 需求上涨而不会驱动通货膨胀压力;高科技产业在整体上构成一个生态圈,其 中,企业的多元性和信息的快速流动所形成的竞争架构成为促使企业自我增长 的动力。” ( 2 ) 新经济周期理论 芝加哥大学教授扎诺威茨认为,复苏期趋于延长、衰退期趋于缩短是美国 商业周期的特点,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就业和生 产逐渐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而后者受商业周期的影响较小;各级政府开支 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联邦存款保险制度避免了因 银行破产而触发的经济衰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企业可以根据销售的变 化及时调整生产与库存,减少发生衰退的动因;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趋势 美国的保罗克鲁格曼教授和英国的经济学家杂志对该理论提出质疑。有关内容详见陶德言编著 知识经济浪潮,中国城市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2 1 9 页。 l l 塑二! 些墨丝堕丝垦竺堑堕坠:堑兰生l 一 有利于借助外界力量减少经济波动。1 2 尽管,存在“经济周期在新经济下已不复 存在”的极端论点,但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因素对经 济周期的实际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还没有理由得出经济周期规律已经不起 作用的结论。 ( 3 ) 新增长理论 以保罗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认为,好的想法和技术发明是经济发展 的推动力量,知识的传播以及其变化和提炼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与传统经济增 长理论相比,新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中加入了两个新的重要因素, 即信息和知识资产。这两个因素的特征是,具有较高的开发成本和较低的复制 成本,具有较高的固定成本和较低的边际成本。因此,新经济下的交易成本得 到降低,产业秩序得以重新构筑,边际收益递减的法则不再成立,经济呈现可 持续发展的前景。 ( 4 ) 数字经济理论 唐塔普斯科特在其所著的数字经济时代一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革 新掀起新时代的数字革命,将彻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带领 企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他认为,数字经济时代将呈现1 2 个发展趋势:以知识 为基础;一切信息数字化;一切都可以虚拟化;网络的诞生将企业组织分子化; 企业可建立网际化组织;消费者和生产者可通过网络直接接触,促使中间商消 失;产业间相互结合发展新产业成为趋势;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超过原料与厂 房: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意志坚决、行动迅速成为成功的新 关键;经济全球化;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彻底改变。 ( 5 ) 新通货膨胀理论 一种观点认为,失业率下降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上升。这一方面是因为,随 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市场上的产品流通与竞争制约了工人工资的上升与商品价 格的提高;由于高科技和新技术的迅速运用,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减少,制约 了工人及工会组织提高工资的意愿,从而减轻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另一种观点认为,适当的通货膨胀率有利于经济的运行。美国经济研究机 构布鲁金斯学会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适度的低通胀对经济可以起到润滑 ”此外,f n 克利人学教授史蒂文韦伯认为,经济周期的不明显源白就业结构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采用和 贸易自由对经济所起到的调节和稳定作用;迈克尔曼德尔也认为新的经济周期与高技术部门的发展有关。 1 2 笙= 皇些墨丝塑垄生塑堑堕壁:堑丝堡一 作用,而追求零通胀率将使经济付出太大的代价。 ( 63 知识管理理论 所谓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实现有效的知 识管理所要求的不仅仅是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人员培训,它还要求公 司领导层把集体知识的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一个知识管理型 公司为了抓住机遇和充分发挥公司人才的潜能,需要不断地对自身进行改造。 这类公司积累的知识分两种,一是反映公司的竞争意识、规章制度和市场趋势, 以及预测市场能力的外部知识;二是包括公司对其核心能力、专门技术、优缺 点以及过去的教训的了解。 至1 2 经遗的全蔓丝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 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融合成统一的整体,形成 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的经济行为规则和运行规 则。冷战以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为经济全球化创造 了条件,使之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动力;而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 经济全球化,为新经济全球化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2 2 1 何谓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 自由活动和合理配置,消除国家间的壁垒,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一种趋势。 经济全球化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 0 世纪8 0 年代时已经显露雏形, 自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更呈现加速发展之势,遂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从长远 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在2 1 世纪将在以下方面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 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 】) 金融业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首先,证券市场对全球资 源配置所起的支配作用将得到迸一步的加强;其次,金融业的全球化正在导致 财富在全球的重新分配;最后,国际货币体系将走向多级化。 笙三! 些墅丝塑垄壁堕堑坠壁:堑丝塑 ( 2 ) 国际贸易将有力地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首先,近5 0 年来,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比世界g d p 年均增长速度高一倍以上,这一趋 势在2 1 世纪将继续延续下去;其次,贸易和投资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国际分工 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最后,国际贸易在2 1 世纪将推动地区经济一体 化组织的发展。 ( 3 ) 跨国公司将持续推动企业的跨国兼并浪潮。首先,企业的跨国兼并是 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规模经济的需要:其次,企业的跨国 兼并打破了民族国家的壁垒,模糊了民族国家的经济界线。 ( 4 ) 国际互联网络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首先,国际互联 网络的普及为各国加强经济联系提供了新纽带;其次,国际互联网络将不断提 高金融、贸易、企业实行全球经营的效率和质量。 ( 5 ) 知识将成为2 l 世纪生产要素中的一个独立成分。首先,哪个国家能 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就能在2 1 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其次,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公民来实施, 同时也需要一个能使其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环境。 ( 6 ) 在经济风险全球化的背景下,风险防范成为2 1 世纪国际合作的一大 主题。 ( 7 ) 经济全球化在2 1 世纪的不断深化,将持续加深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 相互渗透,使各国问的共同利益日益增加,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 界经济的发展,并有利于在国际关系方面形成民主与合作的气氛:但是,经济 的全球化也会对民族文化形成冲击。 2 2 2 开放经济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交通与通讯费用降低和商品、服务、资本、劳动力自由流动 障碍被消除这两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全球经济开放度不断增加,但由 于种种原因,经济一体化并没有真正得到发展。在过去的5 0 年间,全球贸易增 长速度有惊人的提高,但许多国家当今的贸易开放度还不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的开放程度高。”这让我们意识到:开放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和条件,而经 1 3 据国际金融报2 0 叭年2 月1 2 日发表的由吴吴编译的全球化是机遇不是威胁文报道:在1 9 5 0 1 9 9 8 年期间,全球产出增长了6 倍,而同期全球商品出口增长了1 9 倍。自1 9 5 0 年起国际贸易每年的增长率远 1 4 兰二翌些墨丝堕茎壁塑堑堕垦:塑丝塑一 济全球化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开放;同时也说明开放经济不仅为经济全球化 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且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问。 当前,在资本流动日益自由化、国际化以及各国金融政策趋于一体化的形 势下,世界金融市场已经f 1 趋一体。这一趋势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急 速增长的亚洲国家提供了机会,同时,对资本市场尚未开放的中国来说,无疑 也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可以预见,在今后的2 0 年,经济全球化将给各 国带来更加剧烈的竞争,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变化。“ 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根本性的。面对外部全球化潮流的冲击,发展 中国家需要考虑怎样才能在开放中既争取主动,又适应环境。同样,从制度因 素考虑,各国也必须思考怎样才能既从本国的实际出发选择经济制度,又符合 参与和融入全球化进程的经济制度要求。 客观地讲,一国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只能因产业而异,因发展阶段而异,但 全球化却要求其迅速地开放市场,这就使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面临两难选择: 继续根据渐进式战略逐步开放市场,就不能参与进一步全球化的制度决策,从 而在全球化的发展中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完全根据全球化的需要改变发展战 略,相当一批幼稚工业将面临生存危机,难以应付急剧形成的企业破产与失业 的巨大压力。 2 2 3 机遇与挑战一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 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不可抗拒的客观现实。对此, w t o 首任总于事鲁杰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 转。”既然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那么,每一个国家都必须以积极的 姿态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并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兴利除弊,以能够在分享经济 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又可以尽量避免经济全球化造成的负面影响。 远高于产出的增长率。况且,超过一半的商品贸易是在各地区间进行的,而不是在全球间进行的。1 9 9 8 年,伞球贸易的3 】是在西欧国家之间发生的,1 1 在亚洲开展的,7 在北美进行的。西欧各国的贸易 量占其伞部贸易量的7 0 ,在亚洲该比例是4 5 ,北美地区则为3 8 。 “根据高增长蓝图( 发达国家或者区域外国家在为经济自由化、市场经济化、民营化、放宽限制和产业结 构高级化而作出能够实现的高指标的蓝图) 的描述,到2 0 2 0 年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年均增长28 ,地区 外围家年均增长65 ,特别是中国( 含香港) 可望实现8 2 的增长。另一方面,低增长蓝图( 不特别地 进行上述高增长蓝图中的各种努力,而只是实施与过去一样的经济政策) 所作的预测是,前者年均增长 23 ,后者增长4 4 ,中国增长6 ,亚洲其他国家( 非经合组织成员国) 平均增长约5 。李健、 姜少敏主编新经济,新富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 0 0 1 年1 月版,第2 0 5 ,2 0 6 页。 ”路透社1 9 9 7 年2 月1 8 日消息。 笙二主些墅丝鲨茎壁塑堑! ! 壁:! ! 丝塑 发达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利用其在国际贸易、国际生产、 国际投资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优势和垄断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逐步 建立起对其有利的国际经济秩序,从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与发展 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很小,由于其产业结 构中非劳动密集型的新经济成分所占比例很高,经济全球化给这些国家在就业 与工资收入等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显得并不严重。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特征十分显著: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世 界经济中所处的弱势地位,它们也必须正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并对可能遭遇的 问题加以严格的防范。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会组织的研究都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 与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密切相关,“。具体而言,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 机遇表现为: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为资本外投创造了外部环境和条件; 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 济区的发展:获得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捷径;拉动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等。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冲击则包括:对发达国家 的依附性不断增大,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国内经济较易因外部 冲击而发生波动;在推动金融自由化的同时,忽视防范金融风险和稳定金融秩 序的重要性,政府宏观金融调控能力被削弱;接受发达国家资源密集型产业和 污染环境企业的转移,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 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遭受挑战等。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同样面临上述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 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中国必须积极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努力 增强国家综合国力,降低对外依赖程度,积极参与国际性经济组织的活动,制 定国家经济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加 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驾驭经济的能力;借助经济全球化契机,大力推进经 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郭连成,经济全球化正负效应论 世界经济与政治2 0 0 0 年第8 期,第4 3 页。 1 6 笙三至坐墨竺堕垄垦塑堑堕壁:堑竺堕一 至! 圣经渣笪篮星丝 2 3 1 经济信息化的定义与特征 目前,经济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简单说,它是指信息和知识在经济 领域中得到大规模地生产和使用,从而使包含信息技术内容的产业和知识密集 型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经济发展步入信息化阶段,需要具备以下五个条件,换言之,经济和社会 的信息化应该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 ) 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从事信息 工作的人员超过总在业人数的5 0 ;( 2 ) 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的份 额约占或超过5 0 ;( 3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