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现代性语境下跨文化作家的创伤书写.pdf_第1页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现代性语境下跨文化作家的创伤书写.pdf_第2页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现代性语境下跨文化作家的创伤书写.pdf_第3页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现代性语境下跨文化作家的创伤书写.pdf_第4页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现代性语境下跨文化作家的创伤书写.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 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蛰丝日期: o 口、6 。支。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 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燃 日 期2 2 2 2 :笸: 学位论文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指导教师签名:享觑 日期: 电话:咝! 丝艺够 邮编:z 芝! 兰型 现代 技文化等 度影响着 思考暴力,体验伤害和反思文化伦理的有效工具。文学由于自身的特点和 功能,一开始就与创伤结下了不解之缘。现代社会又为书写创伤提供了广 阔的空间,书写浸透着现代性的当代创伤感悟就成了作家们当仁不让的选 择。 跨文化作家指的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背景的作家。他们有更多的 机会体验现代性语境下的多重创伤,这决定了他们作品的深刻性和现代意 识。他们既是多元文化的携带者,又是多元文化的传播者,他们身上的文 化特征归结起来说是文化的杂交。他们被多元文化塑造,又以自己的艺术 进一步塑造多元文化的时代品味。 。本文以四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跨文化作家为研究对象:英国作家多丽 斯莱辛,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南非作家j m 库切,英国作家vs 奈保尔,通过分析他们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文本,研究跨文化作家是如何在 现代性语境下书写创伤、诠释创伤并超越创伤的。 跨文化作家是因其各自的多元文化背景走进创伤世界的。他们走进创 伤世界的方式决定了创伤内涵的文学构成。莱辛的非洲经历让她的作品始 终贯穿着对自我的追问:怀特的创伤主要源于他在去魅的世界里不知何去 何从;库切的创伤与南非的历史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奈保尔的创伤经 历是与他的空间转移分不开的。 创伤书写主要涉及对信仰的探问、对文明的反思、对权力话语的质疑、 对人生存的这个灾难性世界的关注、对异化问题与身份困惑问题的思考, 这些构成了创伤书写的基本类型。 提出对创伤的治疗方 这是悲剧性的选择, 的启示;消解主体也 世界;爱的力量永远 生命的真谛,在现实 良方,通过赎罪,人 对死亡主题的探索, 身份困惑等随现代社 一面多棱镜,从不同 t on a r r a t e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t r a u m ai m m e r s e di nt h ec o n t e x to fm o d e r n i t y b e c o m e st h ei n e v i t a b l ec h o i c eo fw r i t e r s c r o s s c u l t u r a lw r i t e r sr e f e rt ot h o s ew i t ht w oo rm o r et h a nt w oc u l t u r a l b a c k g r o u n d s t h e ya r em o r el i k e l y t oc o m ei n t oc o n t a c tw i t hm u l t i p l i e d t r a u m a t i ce x p e r i e n c e ,w h i c hd e t e r m i n e st h ed e p t ha n dm o d e ms e n s e so ft h e i r w o r k t h e ya r e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c a r r i e r sa n dd i s s e m i n a t o r so fm u l t i p l i e dc u l t u r e s i no n ew o r d ,t h ec u l t u r a lf e a t u r ei nt h e mi sc u l t u r a lh y b r i d t h e ya r es h a p e db y m u l t i c u l t u r e sa n da l s os h a p et h em o d e mt a s t eo fm u l t i c u l t u r e sb yt h e i ra r t m y r e s e a r c hi sf o c u s e do nf o u rc r o s s - c u l t u r a lw r i t e r s :e n g l i s hw r i t e rd o r i s l e s s i n g ,a u s t r a l i a nw r i t e rp a t r i c kw h i t e ,s o u t ha f r i c a nw r i t e rj m c o e t z e ea n d e n g l i s hw r i t e rv s n a i p a u l b ya n a l y z i n gt h e i r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n o v e l s ,ie l u c i d a t e h o wc r o s s - c u l t u r a lw r i t e r sn a r r a t e ,i n t e r p r e ta n dr e f l e c tt r a u m a c r o s s c u l t u r a lw r i t e r sw a l ki n t ot h ew o r l do ft r a u m ab e c a u s eo ft h e i ro w n m u l t i p l i e dc u l t u r a lb a c k g r o u n d s t h ew a y st h e ya p p r o a c ht r a u m ad e t e r m i n e s t h e i rl i t e r a r yc r e a t i o n so ft r a u m a t i cc o n t e n t s l e s s i n g sa f r i c a nb a c k g r o u n d m a k e sh e rw o r k se c h ot h es o u n do fs e l f - s e a r c h i n g ;w h i t e st r a u m aa r i s e sf r o m h i sp u z z l e m e n ti nt h ed i s e n c h a n t e dw o r l d ;c o e t z e e st r a u m ai sc l o s e l yr e l a t e dt o i i i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 r e a l i t yo fs o u t ha f r i c a ;n a i p a u l st r a u m a t i ce x p e r i e n c ei s c o n n e c t e dw i t hh i si m m i g r a t i o ne x p e r i e n c e s t r a u m aw r i t i n gi sc o n c e m e dw i t l lt h ef o l l o w i n gc a t e g o r i e s :s e a r c h i n gf o r b e l i e f ;r e f l e c t i n go nc i v i l i z a t i o n ;d o u b t i n gp o w e rd i s c o u r s e ;g i v i n ga t t e n t i o nt o t h ed i s a s t r o u sw o r l d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i n t ot h ep r o b l e mo fa l i e n a t i o na n dt h el o s so f i d e n t i t y c r o s s c u l t u r a lw r i t e r sd e s c r i b et r a u m a ,a n a l y z ei ta n dt r yt of i n do u tw a y s t oc u r ei t t h eh a r d e s tw a yo f e n d i n gt h ep a i no ft r a u m ai st os a c r i f i c eo n e sl i f e , w h i c hi sa t r a g i cc h o i c e a l t h o u g ht r a g e d yt a k e sa w a yt h em o s tv a l u a b l et h i n g s f r o ml i f e ,i ta l s og i v e su st h em o s ts i g n i f i c a n ti n s p i r a t i o n s q u i t t i n gs u b j e c ti s a l s oaw a yt oo v e r c o m et h ei m p a c to ft r a u m a ,f o rg i v i n gu po n e se g om e a n s m a nc a ng e tb a c kh i sl o s tw o r l d a n dt h ep o w e ro fl o v ei sa l w a y st h eb e s t m e d i c i n ef o rt r a u m a i nm o d e m s o c i e t y , m a nc a na l s of i n dt h et r u t ho fl i f ea n d 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b e l i e fi nh i sd a i l yl i f e a n o t h e rw a yo f 仃e a t i n gt r a u m ai st os e e k d e l i v e r a n c ef r o ms i n ,b yw h i c h ,m a nc a ng e th i sh e a r tp u r i f i e da n dp r o b l e m s s o l v e d c r o s s - c u l t u r a lw r i t e r sa l s oc o m et ot e r m sw i t ht h ew o r l da n dg a i naf u l l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o u rl i f eb yp r o b i n gi n t ot h et h e m eo fd e a t h w r i t e r sp a y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p r o b l e m st h a ta c c o m p a n yt h em o d e m s o c i e t y , s u c ha sb e l i e f , m a n sm e n t a lh e a l t hp r o b l e m s ,a l i e n a t i o n ,l o s so fi d e n t i t ye t c u n d e rt h ep e no ft h ec r o s s - c u l t u r a lw r i t e r s ,t r a u m ai sl i k eam u l t i - e d g e dm i r r o r , w h i c hr e f l e c t so u ra g ea n di t se s s e n c ef r o md i f f e r e n ta n g l e s k e yw o r d s :m o d e r n i t y , t r a u m a ,c r o s s c u l t u r a lw r i t e r s i v 中文摘 英文摘 引 第一章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二章创伤内涵的文学构成2 7 第一节跨文化情结与自我追问o o oo oo oo ooee 2 7 第二节去魅世界的心灵流浪3 5 。 第三节双重漂泊的无奈4 1 第四节空间转移中的困惑4 6 。 第三章创伤书写的基本类型5 2 第一节信仰迷失后的彷徨5 2 第二节文明双刃剑下的挣扎6 2 第三节权力话语与人性的枷锁7 1 第四节分裂的世界与裂变的人格8 1 第五节异化的创伤之谷8 9 第六节徒劳的回归之梦9 6 第四章跨越创伤的探索之旅1 0 2 第一节信念坚守的胜利1 0 2 第二节主体消解中的反思1 0 5 第三节超越死亡的力量1 1 3 v 节天堂路上的精神历程1 1 7 节赎罪中的觉醒1 2 6 节抵达后的历史诠释1 3 3 语“”“”“”1 4 0 献“”一”1 4 2 记”“”1 5 1 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1 5 3 v i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引言 现代性( m o d e r n i t y ) 是一个涉及诸多领域的话题,其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一 个热点问题。现代性指的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状态,它体现于社会思想、政治经济、 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就文化方面来讲,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人们开始对宗教有了 新的理解,新的态度,强调个性解放、性自由、男女平等、同性恋权利等等。这 些变化说明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悖论:现代性为人们带来了无数的好处,也带来 了诸多负面结果,如人类精神与道德的危机、价值的丧失、异化感、无根感等等, 这些都是现代性的不可逃避的效应。 人类自从生存在地球上,就开始了与大自然的斗争,人类社会也在与自然的 斗争中形成并发展,创伤( t r a u m a ) 也就接踵而来。创伤是一个医学用语,原指身体 上的伤害,也可以引申为精神上的伤害。当身体的创伤用来类比人精神上的创伤 时,创伤的概念就走出了医学领域,获得了文化的意义。文化意义上的创伤是本 选题研究的切入点。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创伤以其前所未有的强度和广度影 响着人的生存。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艺术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创伤进 行着思考。文学一开始就与创伤结下了不解之缘,现代性的社会又为书写创伤提 供了广阔的空间,书写浸透着现代性的当代创伤感就成了作家们当仁不让的选择。 文学所关注的现代性与创伤的联系主要在于文化方面。文化是文学的温床,是文 学之树生根的土壤,要想理解文学,我们首先要溯本求源,这个源就是文化,更 具体地说,本选题中的这个文化指的是跨文化作家的“跨文化 和“现代性”这 个语境。 跨文化作家指的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背景的作家。之所以选取跨文化作 家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有三:第一,对作家来说,流亡或迁徙是一种极其有价值 的经历。跨文化作家有机会接触到现代性语境下的多重创伤体验,这决定了他们 作品的深刻性和现代意识。第二,跨文化作家是多元文化的携带者,更是多元文 化的传播者,他们身上的文化特征归结起来说是文化的杂交。他们被多元文化所 塑造,又以自己的艺术进一步塑造多元文化的时代品味。第三,跨文化作家的视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角既有民族文化性,又有世界性。作为跨文化作家,可以从另类文化的角度观察 问题、思索问题。他既是某种文化的参加者,又是旁观者,同时,他又可以充当 一个文化的中介,将各种文化在作品中结合起来理解世界,这样,跨文化作家的 视角就具有了世界性。跨文化作家关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是针对人类的,而不 是将自己局限在某一主题或者某一局部上。总之,跨文化作家是现代性社会的文 化语境的产物,同时又是现代性文化语境下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者。跨文化作家 自身的跨文化经历本身就是一个自觉的视角。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将 自己的文化杂交性在文本上留下痕迹,我们姑且称之为文化印痕。这种文化印痕 可能是各个方面的,如题材、主题、人物、叙事视角等。就国外研究现状来看, 将现代性与创伤及跨文化作家的作品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尚无先例,但有关跨文化 作家及其具体文本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在批评实践中,既有新批评、结构主义之 类的内部研究,也有精神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原型批评、后殖民 理论之类的外部研究,但缺乏有深度的宏观视角的研究。国内的状况基本类似, 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或局限在具体文本的解读申,缺乏宏观意识;或走向另一 极端,泛泛地谈某位作家的跨文化情结、或者反殖民主义倾向,忽略作品文本本 身的丰富内涵和多元意绪。 创伤问题的研究也由来已久。没有一部有关现代性的文化史会不谈及创伤。 创伤是思考暴力,体验伤害和反思文化伦理的有效工具。创伤由外在的暴力引起, 受到创伤后,它会变成人的内在体验,这必然使人思考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应 对创伤这一问题,而所有思考的起点都是从创伤开始,思考的过程围绕创伤,思 考的结论涉及创伤。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书写创伤、思考创伤。 现代性语境下的创伤问题研究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哲学领域的研究最为深入,其它领域的探索业已形成系统,唯有文学领域的思考 尚且零零落落,与时代的要求相距甚远。可以说,文学领域系统地探索创伤问题 已成为急需填补的空白。 选题以现当代跨文化作家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文中体现的现代性语 境下的创伤问题。跨文化小说文本浩如烟海,为使研究有代表性,本选题将研究 对象锁定为有跨文化背景且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四位作家:澳大利亚作家帕特 2 里克怀特( p a t r i c k v i c t o r m a r t i n d a l e w h i t e ,1 9 1 2 1 9 9 0 ) ( 英国背景、中东背景) , 英国作家多丽斯莱辛( d o r i sl e s s i n g ,1 9 1 9 一) ( 非洲背景) ,英籍印裔作家奈保 尔( vs n a i p a u l ,1 9 3 2 一) ( 印度背景) ,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j o h n m a x w e l lc o e t z e e ,1 9 4 卜) (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背景) 。这四位作家的背景囊 括亚、非、欧、美、大洋五大洲。 现代性的语境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遭受创伤。跨文化作家自身特殊 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在书写创伤和寻找治疗创伤的手段时得天独厚。本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主要解释文中涉及的一些概念,如现代性、创伤与跨文化作家,并概 述现代性文化语境与创伤的关系,跨文化作家书写创伤的独特优势以及他们在思 考和书写创伤中对创伤的超越。 第二章主要论述创伤内涵的文学构成。跨文化作家毫无例外地是因其各自的多 元文化背景走进创伤世界,感受创伤、思考创伤并解释创伤的。他们走进创伤的方式 决定了创伤内涵的文学构成。英国作家莱辛的非洲经历让她从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开始 就关注种族问题。创伤性的历史事件已成为了莱辛生活的一部分,并变成了她个人的 创伤经历。莱辛的作品始终回荡着自我追问的声音。她的跨文化印痕表现在她对自己 的非洲背景的利用上,在莱辛的小说中,最常见的就是非洲的影子。莱辛在对人生、 自由、幸福、人类未来这些问题的追问中书写她的创伤。澳大利亚作家怀特的作品中, 有关自然狂暴一面的壮观描写得益于澳大利亚这片土地的恩赐,它让我们感受到土著 文化的壮美情调。古老欧洲文化也浸透在怀特主人公的思想意识中。怀特受到多元文 化的影响,但他对文化问题没有兴趣,他一生所关心的是人的信仰问题。怀特的创伤 主要源于他在去魅的世界里不知何去何从。南非作家库切对南非社会的感觉是敏锐 的,对南非社会现实的思考是严肃的,库切作品中的创伤与南非的历史现实紧密地联 系在一起。生于南非,在那里度过童年,又在青年时期回到英国的库切是一个双重的 漂泊者。作为双重的漂泊者,他的创伤不仅来自于殖民地国家,也来自于自由的西方, 这培养了他的怀疑精神,也使他的作品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绪。英国作家奈保尔的创 伤经历是与他的空间转移紧密相连的。由于空间转移,奈保尔不得不仔细审问自己当 作家的理想,面对陌生环境以及陌生人群,体验着一个漂泊者的无助与孤独。空间转 移也形成了奈保尔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困惑,这构成了奈保尔创伤的动因。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主要阐释并分析现代性语境下的创伤书写的基本类型。现代思想家都 谈及创伤,作家也通过自己的艺术,探讨创伤问题。他们将创伤诉诸形象的语言, 讲述他们个自独特的故事,在故事中传达现代社会的信息,带我们走入现代性的 文化语境,并在这样的语境中感受创伤。在怀特的人树中,创伤主要来自于 信仰的丧失。由于没有信仰,主人公在生活中没有方向,找不到目标,他们被暴 露于纷繁复杂的大干世界,如被暴风雨拍打的小舟,虽然他们是恩爱的夫妻,子 女,然而,他们却各自生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在现代性环境下生存,人时刻 与这种创伤的噪音为伴。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中,作家思考了文明的发展对人 类未来的影响。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它改善了人类的生存境遇,也破坏了自然生 态的平衡,从而让人遭受文明带来的创伤之痛。野草在歌唱中伤痛是权力话语 造成的。权力话语束缚了人的天性,扭曲了人生。金色笔记的女主人公安娜 的痛苦是由于她生活在一个破裂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她的人格也是分裂的。 在库切的耻中,主人公卢里的创伤之根在于异化。异化使卢里与群体分离, 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异化让卢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卢 里的异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价值异化、习惯性行为异化、社会和家庭角色异 化。奈保尔抵达之谜中的创伤是无法实现回归之梦的创伤。小说是自传式的, 主人公奈保尔认为英国并不是他想象中的天堂,只是一个暂时的逃避之所。这里 让他成为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文人,而这个文人的特殊背景又让他成为一个流浪 者、无根者,一个被抛到多元文化土壤上的受创伤者。 第四章主要论述跨文化作家是如何解决创伤问题的。创伤是需要治疗的。跨 文化作家述说创伤,分析创伤产生的原因,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问题的另一 部分,也是关键部分,实是对创伤的治疗。通过思考如何治疗创伤,跨文化作家 探索现代性语境中人的生存问题。所有的创伤治疗中最无奈的办法就是用生命的 代价结束创痛,这是悲剧性的选择。然而,悲剧中并非只有泪水,还有笑容。悲 剧夺走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也给予人生最宝贵的启示。凤凰涅巢,并不是为死 而死,而是为生而死。但是凤凰涅粲也仍然是一种悲剧、一种创伤,因为在这个 过程中,必须要经历死亡的惨淡与战栗。野草在歌唱的结局就是这种超越方式 的典型。金色笔记中的主人公安娜及其他人物通过对生活的自由选择重新找回 4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了失去的世界,让创伤得到痊愈。现代性的文化语境下,人的选择自由空前扩大 了。人有了更多的机会经受创伤,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治疗创伤。只要从自己的经 历出发,结合自己的人生需要,就可以在反思与探索中走出创伤的泥沼。人类可 以在各种艰难困苦中生活下去是因为有爱。爱的力量是玛拉与丹恩历险记中 治疗创伤的良药。在现代社会中,人可能迷失自己的信仰,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但只要脚踏实地,人就可以在朴素的生活中找到生命的意义,让心灵得到救赎。 小说人树通过斯坦及其家人的一生,表现了主人公斯坦探索“现实之核”的艰 辛历程。“现实之核”是怀特的提法,它的内涵在于生活的真谛。在创伤的救赎中, 还有另一种救赎赎罪。这种救赎在库切的小说耻中表现得最为集中。奈 保尔是通过思考死亡而治愈了自己的创伤的。奈保尔将死亡与历史意识相联。死 亡让奈保尔重新审视历史,使他打破时间的禁锢,将记忆与知识的积淀演绎成新 的历史叙事。在这样的历史叙事中,他找到了自己的文化之根。死亡主题又将奈 保尔与世界和生命达成妥协,以宽容、平和的心态完成了创伤的治愈。这是一个 跨文化作家超越文化之上的思考。这种思考建基于多元文化的土壤,又超越各种 文化直达人生的本质。 跨文化作家具有很强的时代责任感,他们用自己的作品诠释现代性语境下的 创伤之痛并从人性的角度探索创伤救赎的问题。其思想深刻、意识超前,对人类 探索具有共通性的价值观念、促进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以及维护世界和平 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些隐匿于文本内部,如宝藏埋在地下,有待从事文学批评 的人去挖掘,而他们的思想一旦被领会、被揭示并系统地展示出来,将有助于我 们找到更适合当今时代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现代性文化语境与跨文化作家的创伤书写 第一节现代性、创伤与跨文化作家 现代性是一个涉及诸多领域的话题,其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问题。给现代性下一个定义是困难的,而这种困难几乎也是不可克服的。我们采 用视角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从时间的角度理解现代性。理解现代性必须要从理解“现代” ( m o d e m ) 开始,只有在现代的语境下才有可能理解现代性。一般来说,欧洲的 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古代( a n c i e n tt i m e s ) 、中世纪( m i d d l ea g e s ) 以及现代 ( m o d e mt i m e s ) ,那么,广义上讲,现代指的是中世纪以后的历史时期。狭义上, 现代有时也特指1 8 7 0 1 9 1 0 年这段时间,甚至专指2 0 世纪。中世纪后的现代是一 段漫长的人类历史。这一时期可以进一步分为: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革 命与反宗教革命、理性时代、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维多利亚时代、现代及后现 代。重大历史事件有:印刷术的发明、清教徒革命、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1 8 4 8 年欧洲革命、俄国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和世界的多极 化。其主要社会状况表现为:民族国家的兴起、工业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 科学技术重要性的增加、城市化、大众媒体的激增等等。 现代性的特征是通过将现代社会和前现代社会及后现代社会的比较得以展现 的。对前现代社会,即古代之后到现代之前的那一阶段,即欧洲中世纪,应该是 没有争议的。前现代性对世界的基本形态是:真理来自权威,普通人必须通过宗 教人士才能触及神圣的事物,传统被认为是神圣不可动摇的。事物被看成是静止 视角主义慨呷e 甜讥锄) 是由尼采提出的,指的是一切定义都是从某一个视角来确立的, 也就是说,可以存在多种定义模式。视角主义意味着对世界的看法本没有绝对性真理。 6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社会秩序被强化,这样人们没有可能真正了解世界。科学方法发展起来后, 人们逐渐相信通过科学可以了解所有知识,这样就揭去了前现代性的面纱。人们 可以通过经验获得真理,世界上的问题亦可以通过科学得以解决,前现代性就逐 渐被现代性取而代之了。 后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又有所不同,后现代社会的特征即为后现代性。因为 后现代社会的某些特征其实一直都包含在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所以将当前社 会的某些特征看成是现代性的发展和变异会更加合理。本文不采用后现代或后现 代性这样的提法,而是将现代性看成是一个含有内在矛盾,同时又不断增加新内 容,不断修正自己的社会状态,用现代性指中世纪以后直至今天的社会形态。 现代性虽然难以定义,但几百年来,学者们,尤其是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从 没有停止过他们的努力。为了更好地理解现代性,我们可以列举一些有关它的著 名观点。黑格尔( h e g e l ,1 7 7 卜1 8 3 1 ) 开创了现代性话语,他认为现代性就是新 时代精神,就是理性精神。萨缪尔亨廷顿( h u n t i n g t o n s a m u e l p ,1 9 2 7 - - 2 0 0 8 ) 认为, 现代性是现代化的完成,完成现代化是社会获得现代性的基础。英国的安东尼吉 登斯( a n t h o n yg i d d e n s ,1 9 3 8 一) 则把构成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归纳为:对世界 的态度;复杂的经济制度,特别是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一系列的政治制度。于 尔根哈贝马斯( j i i r g e nh a b e r m a s ,1 9 2 旺) 却把现代性看作是一种时代精神,是 靠理性建立起来的一系列规范的认识。麦科斯韦博( m a xw e b e r ,1 8 6 4 - - 1 9 2 0 ) 坚定 地认为,现代性的历史就是理性不断进步的历史。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詹姆逊 ( f r e d e r i cj a m e s o n ,1 9 3 仁) 则从社会发展阶段的角度晃定现代性。对迪尔凯姆 ( e m i l ed u r k h e i m ,1 8 5 8 一1 9 1 7 ) 来说,现代性首先是一种秩序,在现代性的社会 中,社会价值崩溃,传统的社会秩序也已成为昨日黄花。 这些表述看起来似乎可以说明什么是现代性了,其实不然,每一种表达都代 表了一种对现代性的研究方向,而任何一种说法又都意味着顾此失彼。复杂的现 代性无法被全面地把握,正如不可能把整个世界放进一只有形体的盒子中一样。 无论多么伟大的哲学家,当他想尽办法给现代性下定义的时候,最终都发现自己 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正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情形一样,原本指向另一个目标, 结果却发现了一块新的土地。这种发现绝对不是无益的,而是和原有的目标同样 个术语在文学艺术领域影响巨大,它普遍引起的联想就是有关现代文学与艺术的思想与活 动,就是说,“现代主义”主要是一个美学话语。德国哲学家于尔根。哈贝马斯则划分了现代 性的哲学话语和美学话语。现代性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而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在概括现代 性的美学话语方面会提供一个比较实用的框架。从词源上讲,j 锄后缀表示一系列的想 法信念,而i 哆后缀表明具有某种性质的状态或者具有某种特性的事物。这样m o d e r n i s m 在描述文化思想运动方面得天独厚,而m o d e r n i t y 在从哲学层面探索一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的性质时则略胜一筹。 8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会都是从野蛮走向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向更高层面和更文明阶段发展。说一 个国家更加现代化指的是这个国家更加富强,其公民享有更多的自由,有更高的 生活标准。广义的现代主义指的是现代思想及实践。狭义的现代主义是指十九世 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一系列文化倾向和文化运动。 文学的现代性可表现在两个方面:作家对现代社会中人类生存价值的叩问及 其在文学作品主题中的表现;艺术创作手段中渗透的现代性因素。一个时代的文 化特征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保留在文学作品里。 创伤原是一个医学用语,指伤痛。创伤通常指对生命和身体的完整性的伤害, 或者是个人遭受暴力或者与死亡擦肩而过。这种情形使人面临绝望和恐惧,迫使 人们在灾难面前做出反应。创伤体验的核心是强烈的恐惧、绝望、失控及面临毁 灭的危险。 创伤感与现代性是密切相关的。创伤既是理解现代性的视角,也是贯穿在现 代性社会中的重要元素。创伤是身体上的伤害,也可引申为精神上的伤害。“今天 人们通常这样理解,在精神学和神经生物学中,创伤性的反映是指某种不可避免 的可怕的事件或无法控制的事件占据并萦绕于思想中。这样,它被理解成一种最 真实,又最具有毁灭性的心理伤害。”人类在学习适应世界的过程中,心理上就 会产生创伤感。 当身体的创伤用来类比人们精神上的创伤时,创伤的概念就走出了医学领域, 进入了文化领域。文化意思上的创伤是本文的切入点。文化意义的创伤,“作为一 种比喻,已用来塑造个人和民族的经验。在这样的塑造中,它使个人或群体减少 痛苦并使正义的天平趋于平衡,但它也可以为依赖和攻击性行为文过饰非。可能 终有一天,神经科学能够弄清楚是什么控制了每种创伤的表现过程,但是,即使 到那个时候,因为创伤事件不是在真空里发生的,我们依然需要评论来衡量那些 c a r u t h ,c a t h y v i o l e n c ea n dt i m e :t r a u m a t i cs u r v i v a l s 【j o n a s s e m b l a g e ,n o2 0 , v i o l e n c e , s p a c e ( a p r , 19 9 3 ) , 2 4 - 2 5 s t a b l eu r l : h t t p l i n k s j s t o r o r g s i c i ? s i c i = 0 8 8 9 3 0 1 2 2 8 1 9 9 3 0 4 2 9 0 3 a 2 0 3 c 2 4 3 a v a t 3 e 2 0 c o 3 8 2 f ,p 2 4 9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塑造我们的故事。 文化是文学之树生根的土壤。文学中所描写和分析的创伤是文化意义上的。 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创伤书写时,我们必须溯本求源,找到创伤的文化之源,即现 代性这一文化语境。创伤由外在的伤害转成了文化意义上的伤害,这不仅意味着 词语由一个知识领域向另一个知识领域的入侵,或者叫做被借用,它还暗示了创 伤由外力变成内感的过程。医学上的创伤,是由外力引起的,获得了文化意义后, 指的就是一种内在的感受。单从文化意义的创伤看也是如此。文化意义的创伤也 是由外力引起,这种外力就是本文所说的现代性语境中存在的制造创伤的机制。 而内感是作家体验创伤时发生的一种精神上的变化,如同肌体受到病毒侵害时会 发生变化,会感到痛苦一样。“当创伤的思想从精神病学者的办公室搬出来,进入 周围环境中的时候,它的临床意义就消失了,而对其的解释力就变得更重要了。 当群体遭受创伤时,比如欧洲犹太人在大屠杀中的遭遇,幸存者就会创造一种新 的文化形式来修补现实的结构。囝 遭受创伤,就必然要解释创伤。解释创伤就是将过去所受的创伤通过反思、 重构,达到对创伤事件的把握。肉体上受到痛苦就必然在精神上产生影响,精神 上的创伤需要被解释、被理解。正如肉体的创伤被治愈后仍会留下痕迹,精神上 的创伤,也将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并最终融入人的性格中。身体的创伤通过治疗会 痊愈,生命得以继续,精神创伤也必须经过治疗才能够痊愈。无论是治疗身体的 创伤,还是精神的创伤,都是人的生存本能需要的。解释创伤是治疗创伤的第一 步。这像是医生诊病,找出了病因,才可对症下药。了解创伤并解释创伤,这意 味着创伤不再是个迷。只有当一个事物完全是个谜的时候,它才最让人恐惧,因 为它的伤害是不可预知的。如果我们可以解释创伤,并形成一种习惯,融入性格 中,这就如同打了预防针,身体上有了抗体,在下次创伤到来的时候,便可以更 好地应对。创伤不仅仅让人类的身心经历挫折,也给人提供了走向成熟的契机, 因为痛苦使人成长。泰戈尔在飞鸟集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医治你所以伤害你, 爱你所以惩罚你。”创伤对现代世界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反思创伤,人类可以拯救自 f a r r e l l ,k i r b y p o s t - t r a u m a t i cc u l t u r e m t h ej o h n sh o p k i n s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19 9 8 ,p 3 4 9 圆同上,p 7 1 0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身。 其实,人类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在以神话的形式解释创伤了。尤其在西方文化 中,对创伤的关切更为明显和突出。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两希文化都有大量的创 伤故事。圣经和希腊神话都表现了西方人对人类的创伤处境的思考。 亚当与夏娃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天堂,由于撒旦的引诱,被逐出伊甸园。从此, 作为男人的亚当必须辛苦地劳作,作为女人的夏娃要忍受生儿育女的痛苦。人类 的祖先就是在被从天堂的伊甸园赶出去之后,开始了漫长痛苦的人生历程的。在 这个堕落的过程中,人类的肉体和精神就开始了创伤的经历。亚当和夏娃虽然身 受苦难,但是他们没有回避痛苦,而是在大地上辛勤劳作繁衍,世世不息。 古希腊神话有浓浓的悲剧色彩。它的主题大都是英雄创举和所经受的折磨, 讲述人的命运及遭遇。这些神话篇章波澜壮阔、扣人心弦。惨烈,撼人心魄;凄 美,千古绝唱。希腊神话这种对悲剧的偏爱,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西方文化中对创 伤的感悟。没有什么比悲剧更善于暴露创伤的了,而勇敢地面对人生的痛苦是人 类表现出的英雄主义。正是这种英雄主义的精神成为人们战胜创伤,走向新生的 动力。 选题将研究范围锁定跨文化作家。跨文化作家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背 景的作家。跨文化是跨文化作家生存的语境。在走近跨文化这个概念之前,我们j 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文化这一概念。文化的概念首先是在人类学领域发展起来的。 文化主要被看作一个民族的属性。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是将文 化的定义建立在民族和种族的基础上。这种看似准确的分类,就个人而言其实是 很含糊的。例如,两个作家都是美国作家,一个是犹太裔美国人,一个是华裔美 国人,如果将他们都归属于美国文化,那么是不准确的,因为这将事实简化了, 忽略了影响他们成长的异质文化因素。而如果按种族来分类的话,则又忽略了他 们接受美国文化的事实。这说明在这类问题上我们面临着困境,由此,批评家认 。 为文化所指的就是“主体文化”( s u b j e c t i v ec u l t u r e ) ,因为是以其主体成分作为划分 的依据的。 主体文化框架将个人看成是基础建筑群,文化群体建基于此。每个人都将 过去的经验摆到台面上。这些过去经验的基础是社会化,以及那些被重要的他者, g o t o ,s h a r o nga n dc h a n ,d a r i u si c s a r ew et h es a m eo ra l ew ed i f f e r e n t ? a s o c i a l -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p e r s p e c t i v eo fc u l t u r e c r o s s i n gc u l t u r e s :i n s i g h t sf r o mm a s t e r t e a c h e r s e b o l e d i t e db yn a k i y ea v d a nb o y a c i g i l l e r , r i c h a r da l a ng o o d m a n ,a n d m a r g a r e te p 1 1 i u i p s r o u t l e d g e ,2 0 0 3 ,p 1 3 - 1 4 h t t p :l l w w w m y i l i b r a r y c o m m y a c c e s s 1 i b r a r y u t o r o n t o c a b r o w s e o p e n a s p ? i d = 7 9 5 4 圆同上,p 1 4 囝s o n j aa s a c k m a n na n dm a r g a r e te p h i l l i p s o n e sm a n yc u l t u r e s :am u l t i p l ec u l t u r e s p e r s p e c t i v e c r o s s i n gc u l t u r e s :i n s i g h t sf r o mm a s t e rt e a c h e r s e b o l e d i t e db yn a k i y ea v d a n b o y a c i g i l l e r ,r i c h a r da l a ng o o d m a n ,a n dm a r g a r e te p h i l l i p s r o u f l e d g e , h t t p :w w w m y i l i b r a r y c o r r l m y a c c e s s 1 i b r a r y u t o m n t o c a b r o w s e o p e n a s p ? i d = 7 9 5 4 2 0 0 3 ,p 4 0 f e r d m a n 。b e r n a r d om l e a r n i n ga b o u to u ra n do t h e r s s e l v e s :m u l t i p l ei d e n t i f i e sa n dt h e i r 1 2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信仰、健康、教育、生活体验、民族、性别、家庭、性取向等等。人是在与他所 属的文化的对话中不断寻找自我,并渐渐确立起生活的位置的。 跨文化作家是多元文化因素的携带者,作为作家,他们更是多元文化的传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