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学习机和遗传算法在暂态稳定评估特征选择中的应用.pdf_第1页
极限学习机和遗传算法在暂态稳定评估特征选择中的应用.pdf_第2页
极限学习机和遗传算法在暂态稳定评估特征选择中的应用.pdf_第3页
极限学习机和遗传算法在暂态稳定评估特征选择中的应用.pdf_第4页
极限学习机和遗传算法在暂态稳定评估特征选择中的应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8 卷 第 1 2 期 2 0 1 6年 1 2月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动 化 学 报 P r o ce e d in g s o f t h e CS U EP S A Vo l| 2 8 No 1 2 D e e 2 01 6 极限学习机和遗传算法在暂态稳定评估特征选择中的应用 卢锦玲, 於慧敏 (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保定 0 7 1 0 0 3) 摘要: 特征选择和空间降维是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 中的关键步骤。针对国内外现有文献所提方法中存在的 效率低、 分解子集操作结果不理想等问题 , 提出了基于极限学习机和遗传算法的输入特征选择方法。首先运用 遗传算法实现特征选择, 再输入优选后的子集, 利用极限学习机构造分类器加以稳定性评判。其中, 适应度函数 考虑了两个要素 : 一是所选特征子集应对分类结果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 二是用作输入的特征项尽可能精简。 在英格兰 l0机 3 9节点系统中进行仿真计算, 结果表明, 进行特征选择后分类效果优于未进行特征选择情况, 与 其他文献所选的特征子集相比, 该方法所选特征子集的分类准确率更高, 证明了其有效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评估 ; 特征选择; 遗传算法; 极限学习机 中图分类号: T M7 1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8 9 3 0 ( 2 0 1 6 ) 1 2 - 0 1 0 3 0 6 D O I : 1 0 3 9 6 9 is s n 1 0 0 3 8 9 3 0 2 0 1 6 1 2 0 1 7 Ap p lica t io n o f Ex t r e me Le a r n in g M a ch in e a n d Ge n e t ic Alg o r it h m t o F e a t u r e S e le ct io n o f Tr a ns ie n t St a b ilit y As s e s s me nt L U J in lin g YU Hu imin ( S ch o o l o f E le ct r ica l a n d E le ct r o n ic E n g in e e r in g , N o r t h C h in a E l e ct r ic P o w e r U n iv e r s it y , B a o d in g 0 7 1 0 0 3 , C h i n a) Ab s t r a ct : F e a t u r e s e le c t i o n a n d in p u t d ime n s i o n r e d u ct io n a r e i mp o r t a n t f o r t h e t r a n s i e n t s t a b il it y a s s e s s me n t o f p o we r s y s t e m T o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e ms i n t h e e x is t i n g f e a t u r e s e l e ct i o n me t h o d s ,s u ch a s lo w e ffi ci e n cy a n d u n s a t is f a ct o r y d e - co m p o s i n g s u b s e t r e s u lt ,a me t h o d is p r o p o s e d b a s e d o n e x t r e me l e a r n i n g ma ch i n e( E L M)a n d g e n e t i c a lg o rit h m F i r s t ,g e n e t i c a l g o ri t h m is u s e d t o r e a li z e f e a t u r e s e l e ct i o n T h e n t h e s e le ct e d f e a t u r e i s in p u t i n t o E L M cla s s i fi e r f o r t r a n s ie n t s t a b i li t y a s s e s s me n t T h e r e a r e t wo f a ct o r s i n co n s t r u ct i n g t h e fi t n e s s f u n ct i o n:o n e i s t h a t t h e s e l e ct e d f e a t u r e s u b s e t s h o u ld h a v e a g r e a t e r co n t ri b u t io n t o t h e cla s s ifi ca t io n;t h e o t h e r i s t h a t t h e a d o p t e d in p u t f e a t u r e s s h o u l d b e a s le s s a s p o s s i b l e T h e a p p l ica t io n t o a 1 0 - Ma ch i n e 3 9 - Bu s Ne w E n g l a n d p o we r s y s t e m in d i ca t e s t h a t t h e e f f e ct i s o b v i o u s ly b e t t e r a f t e r f e a t u r e s e l e ct i o n Co mp e d wi t h o t h e r me t h o d s in t h e li t e r a t u r et h e cla s s i fi ca t io n a ccu r a cy o f t h e p r o p o s e d a p p r o a ch is h i g h e r , wh i ch d e mo n s t r a t e s i t s v a li d i t y a n d a d v a n t a g e Ke y W o r d s : p o we r s y s t e m ; t r a n s ie n t s t a b ilit y a s s e s s me n t ;f e a t u r e s e le ct io n;g e n e t ic a lg o ri t h m ;e x t r e me le a r n in g ma ch i n e ( E L M) 特征选择1-2 1作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13 评估工作 的重要环节, 可以从冗杂、 无效的海量数据中提取 出有效信息, 是保证暂态评估结果的基础。国内外已 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 使用不同的人工智能算法 试图解决此问题 , 例如模拟退火算法、 支持向量机 S V M ( s u p p o rt v e ct o r ma ch in e ) 、 蚁群优 化 A C O ( a n t co lo n y o p t imiz a t i o n ) 、 粒子群优化 P S O( p a r t icle s w a r m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 、 交叠概率理论 、 T a b u 搜索技术等 。 这些方法虽然通过不同特征选择处理手段使暂态稳 定评估的准确率得以提高, 但均存在不同的缺陷。 文献【 l1 】 筛选 出具有代表性 的特征集 , 包含 3 4 收稿 日 期: 2 0 1 5 0 5 2 7 ; 修回1 3 期: 2 0 1 6 0 5 1 0 个待选特征, 用T a b u 搜索技术进行搜索 , 但是因为 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离散化 , 特征包含的信息量被削 减,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的分类结果。文献 1 2 1 中提出利用 S V M进行特征选择 , 先用主成分分析法 和遗传算法G A( g e n e t i c a l g o r i t h m) 降低原始数据的 维度 , 再运用因子负荷实现特征选择。这种方法针 对的是数据量大、 各特征之间有较高相关度的选择 问题 , 对小规模的问题 , 传统特征选择方法反而更 为有效。文献【 1 3 】 为解决人工神经网络A N N( a r t i fi ci a l n e u r a l n e t w o r k ) 在暂态稳定评估时遇到的瓶颈 问题 , 基于决策表化简方法, 尝试一种降低A N N输 l0 4 电 力 系统 及 其 自动 化 学 报 第 1 2期 人维度新思路 , 但该方法的规则会随着特征量属性 值维度的增加而变得复杂化, 而且对于连续属性的 处理较为困难。文献 1 4 】 探讨基于 P S O的特征选择 方案, 以提高评估精度作为目标函数 , P S O算法对 优化值域连续问题的求解比较擅长, 在涉及组合优 化时, 也可以用P S O算法 , 但相 比之下效率较低。 文献 1 5 将A C O 算法应用于特征选择 , 其编码方式 为二进制型 , 该方法 以特征子集维度尽可能少和误 分类率低为目标 , 以最 b -乘S V M为分类器 , 但是 此算法存在的问题是计算效率低 , 耗时多, 在更为 复杂的系统上应用结果不够理想 。文献 1 6 】 利用遗 传算法和主成分分析结合实现输人空间降维, 其缺 点是主成分变换的特征成分含义不清楚 , 采用类内 类间距离作为评估指标, 未充分考虑分类器性能对 特征量的相关约束。这些缺陷的存在制约了电力 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效果 , 因此, 亟需探索出一种更 加完善、 稳定的特征选择算法, 以简化分类器的设 计, 提高稳定评估精度。 极 限学 习机 E L M( e x t r e m e le a r n in g ma ch in e ) 作 为一类新兴神经网络模型, 相比早期反向传播 B P ( b a ck p r o p a g a t io n ) 、 径 向基核 函数 R B F ( r a d ia l b a s is f u n ct io n ) 模型 , 其具有训练高速度 、 高泛化特性等突 出特点。遗传算法发展已久, 算法较为成熟, 可用 于全局寻优。本文将遗传算法和E L M相结合, 进行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首先, 遗传算法用来进行 特征子集选取和评估 , E L M用来进行学 习和预测 , 计算在所选特征集合下的分类准确程度 。其次 , 对 具体的操作流程予以详细叙述 , 在此基础上设计仿 真算例加以讨论。最后 , 对该方法特征选择 的结果 与未进行特征选择, 以及其他文献中采用不同方法 所取得的结果进行对 比, 验证 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 1 E L M 和遗传算法在特征选择中的应用 1 1 基于 E L M 和遗传算法特征选择的基本原理 1 1 1 ELM E L M为了继 承前馈 型神经 网络 F N N( f e e d f o r w a r d n e u r a l n e t w o r k ) 的结构优势 , 以及弥补其他 网 络类型存在的迭代次数多、 效率低 、 对相关参数设 置较为敏感等缺陷而提 出。其输入层的权 重和隐 藏层阈度是 随机设定的 , 学习时的任务 目标是求解 输入加权系数的最小范数 。此特性使得极 限学习 机具有F N N 结构优势, 同时算法简单易行、 训练时 间短 、 泛化性极高。 假设有 组训练数据, 隐藏层单元个数为 , 输入 向量 = , , , 输出向量t j = , ,2 , , f , =l, 2 , , N , 日= i 是隐藏层输 出矩阵 , 激 活 函数用g ( ) 表示 , 为权重 向量 , 6 , 代表中问层节点 的限值, 则 h = g ( + b ) 。单隐藏层网络结构可通 过变换隐藏层节点数量完全精确逼近输入数据, 即 卫 g ( w + 6 ) 卢 =t j , J =1 , 2 , , ( 1 ) i= l 若用 矩阵表示式 ( 1 ) , 则可写成 邵 :T, 其 中 = , 】 为连接 隐藏层第 i个单元与输 出 单元的权向量 , = f l, t , , 为最终的输出矩阵。 假设先随机定义单隐藏层神经网络输人权值 w j 和隐藏层阈值6 , 然后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式( 1 ) 从 而得到输出层的权值, 其解为 = ( 2 ) 式中 是矩阵 的 M o o r e P e n r o s e 广义逆。 1 1 2 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解决优化问题时 , 需要先对原始形态 的数据进行编码 , 编码后 的形态为染色体 , 不 同的 染色体代表着所求问题存在的可能解, 全部染色体 构成一个种群。为 了分辨每个个体性能的优劣 , 针 对不同问题构造不 同的适应度 函数指标进行评判 , 适应度估计结束便可施以相应遗传算子运算。重 复 以上步骤 , 不断优化种群 , 最终寻找到所求 问题 在可行域内的最佳求解方案。遗传算法在操作上 是并行的, 优胜虐汰, 逐步优化种群性能, 最终解决 问题 , 具体流程步骤如图 1 所示 。 ( 1 ) 位串解码的参数 ( 2 ) 计算目标函数值 ( 3 ) 函数值想像适应 度值 映射 ( 4 ) 适应度值调整 3 个基本遗传算子 选择 、 交叉 、 变异 确定实际问题参数集 对参数集进行编码 初始化群体l 评价群体 l 满足停止规 否l l 一一 遗传操作 是 结束 图 1 遗传算法流程 F ig 1 Flo w ch a r t o f g e n e t ic a lg o r it h m 1 2 特征选择的实现 特征选择实质上属于组合寻优研究范畴, 其解 空间是全部可能解的并集 。本文 的解空间包括所有 待选特征中选择出维度为 d ( d D ) 的全体可能特征 第 2 8 卷 卢锦玲 : 极限学习机和遗传算法在暂态稳定评估特征选择中的应用 。 1 0 5。 组合。由于能够代表初始特征子集的最少特征量个 数无法预先确定, 所以可从维度高的子集开始, 逐步 优化, 减少特征量个数, 直到满足结束条件为止。 将所选子集的评价工作总结为3 步。 步骤1 从大量特征项中划分出初始特征量 , 组成最初的群体。该特征量的不同取值集合构成 不同个体, 一定数量的个体即为种群。个体代表相 应的可能解, 全部个体则构成解空间。 步骤2 按照所选特征子集, 从原始的训练样 本集中提取与之对应特征的数据, 未在特征子集中 的特征不进行数据提取 , 这些训练样本均是 已知分 类的, 如此即得到简化后的训练集。 步骤3 对于筛选后的简化训练样本 , 利用分 类器进行分类, 与事先已知的正确分类结果进行比 较, 观察分类正确的样本占总体样本的比例。如果 所有训练集都没有获得正确的分类 , 显然所选的特 征项灵 敏度极差 , 对 分类 的贡献度很低 , 故将适应 度值定 为 0 ; 否则再进行适应度定义。图 2 为基于 E L M和遗传算法的特征选择方案流程。 图 2 基于 E L M 和遗传算法的特征选择方案流程 Fig 2 F lo w ch a r t o f f e a t u r e s e le ct io n b a s e d o n ELM a n d g e n e t ic a lg o r it h m 基于E L M和遗传算法的步骤可概括为 ( 1 ) 对样本加以编码 , 随机构造原始解 ; ( 2 ) 对于编码后的样本, 用E L M进行模式识别, 得到识别判断准确度; ( 3 ) 根据识别的准确度和特征子集的大小计算 出每个样本的适应度函数值; ( 4 ) 对种群进行选择, 再对所选个体应用交叉、 变异算子进行相应遗传步骤, 产生后代种群, 经过 多次实验 , 本文设置种群规模 =1 0 0, 进化代数 = 3 0, 交叉概率 P : 0 8 5, 变异概率 P = 0 1 ; ( 5 ) 反复进化, 到满足结束条件为止。 经过上述特征提取和选择 , 暂态稳定评估输人 特征 维 度 被 降低 , 由原 来 的 2 3个 变 至 d个 ( d 2 3) , 这样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问题就变成 低维空间的分类识别问题。 1 3 算法实现相关设定 1 ) 编码形式 编码选用二进制形式, 将特征选择向量用一个 0 1 位串代 表 。编码 基因位置上的数字 为“ 1 ” 表示 该特征将人围当前子集, “ O ” 则代表未入围。 2 ) 适应度函数 适应度值是反映所选子集优劣程度的指标 , 由 构造的适应度函数计算得到。对某个相对优秀的 特征子集而言, 应该满足两个关键因素 : 一是所选 特征子集应对分类具有较大 的贡献 , 也就是说根据 所选特征子集进行的分类识别应当有较高的成功 率; 二是随着特征向量维度的增加 , 整个程序任务 量将大为提高, 所以优秀子集中的特征量个数不能 太多, 应越少越好。 根据 以上两个要素 , 针对特征选择问题提 出下 述适应度求取方案 : F= min W1 E+ ( n N ) ) ( 3 ) 式中: 表示模式识别错误率; n 表示特征子集所含 元素数; N为总特征数 目; 和 分别为保证较高 的识别成功率和尽量减少特征项个数两种要素的 权值 , 可以根据具体问题进行适当的选择 , 本文将 其比例设为1 : 1 。 3 ) 遗传操作算子 对于遗传操作算子的选择, 分别采用轮盘赌选 择算子、 单点交叉算子、 基本位变异算子。 4 ) 结束条件 当整体种群的适应度趋于稳定, 变动范围小于 规定值, 那么认为种群已经完成了进化, 算法结束。 2 初始待选特征构造和样本集形成 2 1 初始特征量的选取 电力系统暂态是否处于稳定状态与其所受扰 动的模式密切相关 , 明确所受扰动模式是暂态评估 工作的基础。针对 目前电力系统情况和现有的研 究策略, 暂态受扰模式的建立需两个步骤, 包括初 始输入特征求取和特征选择。在系统受扰模式构 造阶段, 本文将以下3 项基本原则作为参照 : 主流 1 0 6 电力 系 统 及 其 自动 化 学 报 第 1 2 期 性原则 、 O 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目前 , 输入特征 的类别一般有两种 : 一是单机 特征 , 包括 可以表征单个发电机运行状况的特征 , 单机特征用作初始特征存在的不足是数据量受系 统规模的影响很大 , 当遇到大规模系统时, 容易发 生维度灾难 ; 二是系统特征, 经随机选择 、 集成可表 征整个系统状态的变量而构成 , 系统特征的优点是 初始特征总量与系统规模无关 , 对大 电力 系统的相 关分析效果更好 。本文在综合考 虑现有文献 中所 采纳的初始特征量基础上 , 通过进行大量仿真计 算 , 选取2 3 个系统特征构造初始特征集 , 其具体含 义描述如表 l所示。 表 1 初始输入特征 T a b 1 F e a t u r e s o f in it ia l in p u t 特征量 物理描述 , O 时刻 , 所有系统中发电机最大转子加速度 扰动停止时 , 系统中发电机的最大转子动能 拍 系统中加速度最大的发电机在O 时刻角度 扰动停止时, 转子动能最大的发电机所对应的转角 弘 扰动停止时, 转子角度最大的发电机所对应的动能 整个 系统 的能量变 动 新 所有发电机转子在扰动发生时刻对应最小加速度 系统 中所有发 电机在扰动发生 时刻 , 加速度 的误差 , 以均 托 方根形式表示 扰动停止时, 所有发电机的平均转子动能 扰动停止时, 最大的功角差 发电机扰动停止时最大动能之差 扰动停止时 , 最大角速度之差 扰动发生时 , 系统内发电机平均加速度 扰动尚未发生时总的机械功率 扰动发生时 , 系统发电机承受最大有功冲击 扰动发生时, 系统发电机承受最小有功冲击 扰动发生时 , 系统发电机承受最大无功冲击 扰动发生 时 , 系统发 电机承受 无功冲击最 小值 扰动发生时, 系统中发电机承受的最大有功冲击归一值 孙 扰动发生时, 系统中发电机承受的最小有功冲击归一值 扰动停止时刻与结束之后稳定平衡点距离的量度 受扰最重发电机的失稳情况及结构变化程度的量度 扰动对系统冲击程度( 减速功率) 的量度 2 2 单个特征分类能力 为 了确定每个特征对分类结果的贡献 , 评估其 分类能力, 本文通过P S A S P 仿真建立了含 1 2 0 0 个 样本的样本集。使用灰色关联度对待选的2 3 个特 征量分别与最终类属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类属性 表示某一故障状态下系统是否稳定, l表示稳定, 0 表示不稳定。类属性为特征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所选特征子集经过训练后得出的类属性值与仿真 结果一致性越高 , 表明所选子集效果越好, 越具有 代表能力, 能够作为系统稳定评判依据的基础。 按照关联系数的数值从高到低排序, 各特征数 据如表 2 所示 。 表 2 输入特征灰色关联系数排序 Ta b 2 Or d e r in g o f t h e in p u t f e a t u r e s b y t h e ir g r e y co r r e la t io n f a ct o r s 3 仿真算例 3 1 系统仿真设定 本文选择新英格兰 l0 机3 9 节点系统作为测试 系统 , 利用P S A S P 进行故障仿真模拟, 仿真模型如 图3 所示。故障及相关分布、 参数设置如下 : 采用 经典发 电机模型 , 模拟三相短路故障 , 0 2 S 时恢复 正常工作 , 相应系统结构在故障前后保持一致。系 统 中故 障分别 分布在 6 O 个 相异位 置 , 考虑 8 0 、 9 0 、 1 0 0 、 1 1 0 、 1 2 0 共5 种比例的基准负荷, 对 每种基准负荷都设定4 种发电机出力, 总共采集到 1 2 0 0 组样本数据。调用其中9 0 0 组数据加以训练, 其余3 0 0 组供后续检验步骤使用。 3 7 I25 藜 图 3 新英格兰 1 O机 3 9节点系统 F ig 3 1 0 - M a ch i n e 3 9 - B us Ne w Eng l a n d p o we r s y s t e m 3 2 特征选择结果 在使用分类器进行稳定性评估之前, 对数据进 行离散化处理 , 分别采用等频、 等距两种离散化方 式, 分析在不同离散数时误分类率情况, 结果如图4 撒 一孵 钾 一 叭 叫 叫 吣 咖 奖 序 一 3 4 5 6 7 8 9 O 1 2 3 排 一 1 l 2 2 2 2 欷 一 孔 盯 弭 驺 n 嘶 关 一 一 0 4 0 m u 一 第 2 8 卷 卢锦玲: 极限学习机和遗传算法在暂态稳定评估特征选择中的应用 1 0 7 所示。依据图4 中离散化处理结果, 本文最终选用 等频离散化 , 离散数为 1 0 。 经过选择 , 最终选取协 , , , 作为最优特征子集。这几个特征量分别反映了受 扰动影响最大发电机的稳定情况、 受扰动影响最大 的发电机运行状态、 转子速度最快的发电机在扰动 停止后的性能恢复能力、 发电机转子加速运动的分 散程度 、 整个系统的动能变化情况 、 运行领先发 电 机与运行滞后发电机的角度差、 系统整体受到的扰 动影响、 在稳定运行阶段系统的整体发电量。 离散数 图4 不同离散数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F ig 4 I nfl u e n ce o f d iffe r e n t d is cr e t e n u mbe r s o n e v a lua t io n r e s u lt s 3 3 结果分析 所选的最优特征子集包含8 个特征量 , 与未优 化时相 比特征空间压缩 为原来的 3 4 7 8 。将所选 取 的8 个特征量和未进行特征选择时 的2 3 个初始 特征量分别用E L M进行稳定性分类, 结果如表3 所 示 。从表 3中可以发现 , 经过特征选择之后 的正确 归类比率比未优化之前明显提高, 但特征数减少为 原来的 1 3 。 表3 优化操作前后分类正确率 Ta b 3 Cl a s s i f ica t io n a ccu r a c i e s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o p t i mi z a t i o n 特征 正确 率 未优化 2 3 个特征量 9 6 7 3 经过优化后 8 个代表性特征量 9 8 3 9 由最终所选的用作输人的特征集可见, 人选的 8 个特征量并非相关 系数最大的前 8 个 特征量。因 此, 分类性能的优劣是由特征子集构成输入空间的 可分性决定的, 类属性单个相关性从大到小排序前 8 位 的特征量并不一定组成最优特征子集。 将本文和文献 1 7 1 8 所选的相同维度的特征 子集分别作为E L M输入, 评判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 不同子集对应的误分类率如表4 所示。从表4 中发 现在相同特征子集维度下, 本文所选的特征子集误 分类率明显低于其他两子集的误分类率, 验证了所 提出的将E L M和遗传算法结合进行特征选择方法 的可行性 , 且相 比其他方法更具有优越性 , 所选子 集可以表征系统稳定水平。 表 4 误分类结果 Ta b 4 Re s u l t o f mi s cl a s s i fl ca t io n 特 征 误分类率 本文所选 8 个特征 文献【 1 7 所选 8 个 特征 文献 1 8 】 所 选 8 个特征 1 61 3 1 1 3 4 6 4 结语 本文对暂态稳定评估中的特征选择问题进行 了探讨。针对国内外现有特征选择方法的缺陷, 创 新采用将 E L M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遗传算 法用来进行最优特征子集选择 , 在对数据进行稳定 分类时, 以E L M作为分类器。挑选 2 3 个特征量构 造待选特征集, 用P S A S P 进行仿真 , 获得这些特征 量相关故障数据。相对传统B P 神经网络和其他算 法而言, 该方法不存在陷入局部最小点的缺陷, 降 维效果好 , 速度快 , 时间优势明显 。最终 , 本文选 出 了含8 个特征量的优化特征集, 这 8 个特征量能很 好地表征系统稳定情况 。通过依 次与优化之前 的 特征子集以及其他文献所选最优子集比较发现, 本 文所选特征子集分类准确度明显提高, 说明了该方 法的科学性、 优越性 , 为大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的特 征选取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 潘学萍 , 刘 良, 杜春雷, 等( P a n X u e p i n g , L i u L ia n g , D u C h u n le i, e t a 1 ) 选择合适的观测量提取电力系统的振 荡特征 ( Me a s u r e me n t s e l e ct io n f o r e s t im a t i n g o s cil la t io n ch a r a ct e r is t i cs in p o w e r s y s t e ms ) J 电力系统及其 自动 化学报 ( P r o ce e d i n g s o f t h e C S U E P S A) , 2 0 1 5 , 2 7 ( 2 ) : 5 l- 5 6 2 1 K e z u n o v i c Mla d e n , X ie L e , G n j a lv a S a n t i a g o T h e r o le o f b ig d a t a i n i mp r o v in g p o w e r s y s t e m o p e r a t io n a n d p r o t e c t io n C I R E P S y m p o s iu m, R e t h y m n o , G r e e ce , 2 0 1 3 3 】 罗远翔, 杨仁刚, 蔡国伟 , 等( L u o Y u a n x ia n g , Y a n g R e n g a n g , C a i G u o w e i, e t a 1 ) 大容量风电接入系统对网络暂 态能 量 的影 响 ( I mp a ct o n n e t w o r k t r a n s i e n t e n e r g y o f p o w e r s y s t e m i n t e g r a t e d w i t h l a r g e s ca le w i n d f a r m) J 电 力系统及其 自动化学报 ( P r o ce e d i n g s o f t h e C S U - E P S A) , 2 0 1 4 , 2 6 ( 1 ) : 7 6 8 0 4 】 张翌晖 , 王贺, 胡 志坚 , 等 ( Z h a n g Yi h u i, Wa n g He , H u Z h i j i a n , e t a 1 ) 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改进极限学习 1 0 8 电 力 系 统 及 其 自动 化 学 报 第 1 2期 机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研究( A h y b ri d s h o r t t e r m w i n d s p e e d f o r e ca s t in g mo d e l b a s e d o n e n s e mb le e mp iri ca l mo d e d e co mp o s it io n a n d imp r o v e d e x t r e me le a r n in g ma ch in e ) 【 J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P o w e r S y s t e m P r o t e c t io n a n d C o n t r o 1 ) , 2 0 1 4 , 4 2 ( 1 0 ) : 2 9 3 4 5 】 何川 , 舒勤 , 贺含峰( H e C h u a n , S h u Q i n , He H a n fon g ) I C A特征提取与 B P神经网络在负荷 预测中的应用 ( A p p li ca t i o n o f B P n e u r a l n e t w o r k a n d I C A f e a t u r e e x t r a c- t io n i n p o w e r lo a df o r e ca s t in g ) 【 J 电力系统及其 自动化 学报 ( P r o ce e d in g s o f t h e C S U E P S A) , 2 0 1 4 , 2 6 ( 8 ) : 4 0 46 【 6 】 齐郑 , 张惠 汐 , 饶志 , 等 ( Q i Z h e n g , Z h a n g Hu i x i, R a o Z h i, e t a 1 )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多信息融合区段定位方 法 ( Mu lt i in f o r m a t i o n f u s io n f a u lt lo ca t io n b a s e d o n e x t r e me le a r n in g m a ch i n e ) 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P o w e r S y s t e m P r o t e ct io n a n d C o n t r o 1 ) 。 2 0 1 4 , 4 2 ( 1 9 ) : 7 4 8 0 7 】 T s o S K, G u X P F e a t u r e s e l e ct i o n b y s e p a r a b il it y a s s e s s me n t o f in p u t s p a ce s f o r t r a n s i e n t s t a b i li t y c l a s s i fi ca t i o n b a s e d o n n e u r a l n e t w o r k s J I n t e r n a t i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E le c t r i ca l P o w e r &E n e r g y S y s t e m s , 2 0 0 4 , 2 6 ( 3 ) : 1 5 3 1 6 2 【 8 S a w h n e y H a r in d e r , J e y a s u r y a B A f e e d - f o r w a r d a r t i f i cia l n e u r a l n e t wo r k wi t h e n h a n ce d f e a t u r e s e le ct io n for p o we r s y s t e m t r a n s ie n t s t a b il it y a s s e s s me n t J E l e ct ric P o w e r S y s t e ms R e s e a r ch , 2 0 0 6 , 7 6 ( 1 2 ) : 1 0 4 7 1 0 5 4 9 19 马骞, 杨以涵, 刘文颖, 等( M a Q i a n , Y a n g Y ih a n , L i u We n y i n g , e t a Z ) 多输入特征融合的组合支持向量机电力系 统暂态稳定评估( P o w e r s y s t e m t r a n s ie n t s t a b i li t y a s s e s s me n t wit h co mb in e d S VM me t h o d mix in g mu lt ip le in p u t f e a t u r e s ) J 】 中国 电机 工 程 学报 ( P r o ce e d in g s o f t h e C S E E) , 2 0 0 5 , 2 5 ( 6 ) : 1 7 2 3 【 1 0 】叶 圣永 , 王 晓茹 , 刘 志 刚 , 等 ( Y e S h e n g y o n g , Wa n g X i a o r u , L iu Z h ig a n g , e t a 1 )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电力系 统暂态稳定性评估( T r a n s i e n t s t a b il it y a s s e s s m e n t b a s e d o n r a n d o m f o r e s t a lg o r i t h m) J 西南交通大学学 报 ( 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w e s t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 2 0 0 8 , 4 3 ( 5 ) : 5 7 3 5 7 7 1 1 】顾雪平, 张文朝( G u X u e p i n g , Z h a n gWe n ch a o ) 基于T a - b u搜索技术的暂态稳定分类神经网络的输人特征选 择 ( F e a t u r e s e l e ct i o n b y T a b u s e a r ch for n e u r a l n e t w o r k b a s e d t r a n s ie n t s t a b i li t y cl a s s i fi ca t i o n ) 中国电机工程 学报( P r o ce e d i n g s o f t h e C S E E) , 2 0 0 2 , 2 2 ( 7 ) : 6 6 - 7 0 1 2 】向丽萍 , 王晓红 , 王建 , 等( X ia n g L i p in g , Wa n g X i a o - h o n g , Wa n g J i a n , e t a 1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暂态稳定分 类 中的特征选择( F e a t u r e s e l e ct i o n f o r S V M b a s e d t r a n s i e n t s t a b il it y cl a s s i fica t i o n ) J 继 电器 ( R e l a y ) , 2 0 0 7 , 3 5 ( 9 ) : 1 7 2 1 1 3 陈磊, 刘天琪, 文俊( C h e n L e i, L iu T i a n q i, We n J u n ) 基 于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暂态稳定评估特征选择 ( F e a t u r e s e l e ct i o n b a s e d o n b in a r y p a r t i cle s w a r m o p t i m i z a t io n for t r a n s i e n t s t a b i li t y a s s e s s me n t ) J 】 继 电器 ( R e la y ) , 2 0 0 7 , 3 5 ( 1 ) : 3 1 3 6 , 5 O 1 4 】张琦 , 韩祯祥, 曹绍杰, 等( Z h a n g Q i, H a n Z h e n x i a n g , T s o s K, e t a 1 ) 用于暂态稳定评估的人工神经网络输入空 间压缩 方法 ( I n p u t d i m e n s io n r e d u ct io n in n e u r a l n e t w o r k t r a i n i n g f o r t r a n s ie n t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