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乙脑流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1页
麻疹乙脑流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2页
麻疹乙脑流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3页
麻疹乙脑流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4页
麻疹乙脑流感预防与控制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麻疹、乙脑、流感预防与控制,2,一、麻疹预防与控制,麻疹应该怎样预防?,3,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是造成幼儿死亡的主要病因。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4,2、全球麻疹发病形势怎样?经过几十年的预防,麻疹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但是就全球而言,各地的发病情况不同,基本上欧洲区麻疹基本上得到的控制,但是非洲区的发病率比较高,大体上WHO有过统计,每年发生4000万例的病例,死亡儿童88万,主要是发生在非洲地区。,5,在60年代那个时代发病率比较高,几乎每家的孩子出生以后都要患麻疹,很多的孩子丧失了宝贵的有效的生命,6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行疫苗接种,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发病率逐渐降低,80年代之后,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最近两三年,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加,这个病出现了反弹,去年(12年)麻疹的发病达到了控制麻疹这些年来的高峰,发病主要人群是流动人口,尤其是外来的务工人员的子女成为主要的发病人群之一。,6,3、麻疹的传染源是什么,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麻疹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传染性很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主要集中冬春季发生,麻疹病人是一个唯一的传染源,病人从接触感染麻疹病毒以后七天到出疹五天都有传染性,有并发症的时候会延长到出疹后10天,麻疹病毒传染性很强,再一个易感人群中,典型的麻疹病人会传染到17到20个人感染,其中易感者90会发病。,7,麻疹病毒主要存在鼻、咽喉部,平时是通过咳嗽、喷嚏分布到空气中,以飞沫存在,在有麻疹病毒的空气中,易感者呼吸到了含有麻疹病毒的飞沫就容易感染。另外麻疹还有一个明显的途径是幼儿,在集体生活中通过衣物、玩具上面的病毒可以引起。,8,4、麻疹容易发生在哪部分的人群中呢?,目前集中在小8月龄的增加,另外是成人的增加。,9,5、小龄儿童为什么会发病,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措施呢?,小孩发病是由于幼年的原因,没有免疫力,而且这种病毒的最大特点就是只要感染就会发病,不是其他的病毒存在隐性感染,我们看到的现象小孩子发病率高,每个人在小孩子的过程中发病以后就没有第二次发病,在成年当中在幼年时发病了,在青年就不会发病,感染以后就有免疫力了,形成小孩发病的特点。,10,另外小孩的年龄小,免疫功能不健全,他感染病毒以后出现症状不仅仅是麻疹本身的症状还有并发症出现,这些并发症往往会夺取孩子的生命。,11,6、麻疹可不可以控制?,麻疹是可以控制的一个传染病。大家知道通过预防接种消灭天花、脊髓灰质炎,下一步我们就要消灭麻疹,为什么能够消灭这种病毒呢,就是抗原性比较稳定,而且没有动物宿主,而且接种疫苗以后免疫力比较持久。,12,7、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预防麻疹呢?,麻疹的预防牵扯到各个环节,麻疹作为传染病从三个环节进行管理,一个是针对传染源,首先要对病人做好严格的隔离,一直到出疹后的五天,有并发症的适当延长到出疹后10天。另外对接触麻疹病人的密集接触者,最长观察21天,做好医学观察。,13,另一方面要切断传播途径,麻疹的传播途径是在空气中以飞沫的形式存在,在室中加强通风透气,降低麻疹病毒的浓度,减少传播。另外医护人员离开病室以后要更衣、洗手或者在空气流通的地方20分钟之后才能接触易感者,这样减少感染的机会,另外病人的衣物要进行阳光暴晒,病人的住房要开窗通风,另外在流行季节进行宣传教育,易感儿童少去公共场所,要做好个人的防护。,14,第三是保护易感人群,当不知道自身的健康状况,不知道是否有抗体的情况下,接触了麻疹病人尽快进行相关保护,对接触麻疹病人两天之内可以尽快接种麻疹活疫苗,超过两天到五天可以注射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里面含有使健康人体中含有大量的麻疹的抗体,通过被动的注射防止或者是减轻病情。,15,乙脑的预防和控制,.,16,乙脑概述,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B)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特点病人起病急,以高热、惊厥、昏迷、抽搐等神经症状为特征,病死率5%35%致残率(30%左右),17,传染源主要是猪传播途径蚊叮人吸血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26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流行特征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蚊虫分布密切相关,乙脑概述,18,乙脑流行情况,近年病例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2006-2011年全国乙脑呈低发状态乙脑发病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绝大数乙脑病例呈散发低年龄组人群乙脑发病率较高乙脑流行季节,各年龄均有发病乙脑主要发生在儿童、学生和农民,19,疑似病例蚊虫叮咬季节乙脑流行地区居住或于发病前25天内曾到过乙脑流行地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的病例,乙脑监测病例定义,20,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实验室脑脊液检测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颅内压增高脑脊液外观清亮,白细胞增高,多在(50500)106/L,早期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后期以单核细胞增高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乙脑监测病例定义,21,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结果符合下述任一项的病例:1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血或脑脊液中抗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恢复期血清中抗乙脑病毒IgG抗体或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乙脑病毒IgM/IgG抗体阴性,恢复期阳性者在组织、血液或其它体液中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到乙脑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脑脊液、脑组织及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乙脑监测病例定义,22,排除病例脑脊液呈非病毒性脑炎表现或血清学实验阴性或能够证实为其它疾病的疑似病例应排除乙脑诊断,乙脑监测病例定义,23,预防应采取灭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一、控制传染源。加强对易感家畜、家禽的管理,重点是未经夏季的幼年动物和来自非汉行区的动物,尤其是猪,搞好饲养棚(圈)的环境卫生,消灭蚊虫及其孳生地,流行季节前可给猪、马进行疫苗接种,对病人则应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时治疗,同时采用防蚊隔离措施。二、切断传播途径。灭蚊和防蚊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要坚持灭早、灭小、灭了的原则,彻底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虫孳生地,流行季节前,在住所及牲畜棚圈加强灭蚊工作,流行季节使用药物大量杀灭蚊虫,同时搞好人群防蚊,如挂蚊帐、用蚊香等。三、保护易感人群。采用乙脑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效果较好,重点接种对象是10岁以下儿童,从非疫区来的人员。,24,三、流感控制与预防,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属正粘病毒科,系RNA病毒,直径80120nm,呈球形或丝状。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25,发病原因,带有流感病毒颗粒的飞沫吸入呼吸道后,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破坏神经氨酸,使粘蛋白水解,糖蛋白受体暴露。甲、乙型流感病毒通过血凝素(HA)结合上皮细胞含有唾液酸受体的细胞表面启动感染。嗜人类流感病毒的2,6受体存在于上、下呼吸道,主要是在支气管上皮组织和肺泡型细胞,而嗜禽流感病毒的2,3受体存在于远端细支气管,肺泡型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丙型流感的受体为9-O-乙酰基-乙酰神经氨酸,26,中国是流感的高发国家。由于人口稠密、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流感的发病情况比较严重,必须严格加强防范,重点采取防治对策措施,切实抓好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27,1、加强流感监测尽早发现疫情,做好疫情预测和预报,制定防范措施。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有意义的新变种,尤其大流行株,提供疫苗生产和诊断试剂制备。,28,2、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是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免疫预防是减少流感危害的一种重要措施和手段,对高危人群、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29,实施流感免疫接种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流感流行造成的危害,减轻流感的疾病负担;保护接种者不患流感或是减轻流感症状、降低超额住院率和死亡率。,30,3、服用预防药物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流感病毒的针对性药物。,31,4、自我保护自我保护在预防流感中是不可忽视的环节。首先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流感流行季节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少去甚至不去,更不要带儿童去拥挤不卫生的公共场所和正在患类流感疾病者的家中。节假日娱乐要适度,不能暴饮暴食,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清洁。不接触病禽和病畜。,32,5、对公众和保健人员进行基本的流感防治知识教育6、患者、接触者和疫点处理及时报告:发现类流感疾病暴发时,应及时向相关科室报告。隔离:根据病员情况,一般隔离7天,体温恢复正常后,隔离方可解除。患者治疗:患者首先需要休息,必要时应卧床或住院治疗。多饮开水,对症治疗,要严防细菌继发性感染。接触者保护:可服用抗病毒类药物或服中草药进行预防。,33,疫点处理:患者住房可用0.5%漂白粉进行喷洒及擦摸进行消毒。也可用2-4ml乳酸/100m3乳酸溶于水中,加热蒸发,使乳酸细雾散于空气中来杀死飞扬的病毒。,34,四、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35,一、目的,(一)早期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二)规范病例发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密切接触者管理等疫情处置工作。(三)指导各地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36,三、病例的发现、报告,(一)病例定义。1.监测病例。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的病例:(1)发热(腋下体温38);(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4)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37,三、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一)发热门诊1、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38,2.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3.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4.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39,(二)急诊,1.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2.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3.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4.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40,(三)普通病区(房),1、备有应急隔离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2、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隔离和救治。,41,3.疑似或确诊患者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不探视;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压病房或及时转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专科医院。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42,(四)收治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的病区,1.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同类型感染患者可以同室安置。2.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等措施。,43,五、医务人员的防护,1.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2.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4.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