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烟气暨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技术.pdf_第1页
烧结烟气暨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技术.pdf_第2页
烧结烟气暨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技术.pdf_第3页
烧结烟气暨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技术.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锅炉 20 15 年第 5 期(总第 153 期 ) 文章编号: 1004 8774 (20 15 )05-0028-04 D OI: 10 16558 j c nki i ssnlO048774 2015 05 006 烧结烟气暨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技术 张政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040 ) T h e U ti li za ti on of S i n teri n g F lu e G as an d E x tra B la st F u rn ac e G a s f0 r P ow er G en erati on Z H A N G Z h en g (Shanghai SU S E nvi ronm ent CoLtd , Shanghai 200040 ,Chi na) 摘要: 对于钢厂烧结余热和高炉煤气,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是将二者各 自回收用于发 电; 介绍了一种将烧结余热和富裕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 电技术 , 并与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发电 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 体现了该余热回收综合利用发电技术的优越性,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 环保效益 。 关键词: 高炉煤气 ; 烧结余热; 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 : TK 229 92 9 文献标识码 : B O 前言 钢铁行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 , 同时也是高耗 能产业 。据统计 , 我国钢铁工业能耗 占全 国总能耗 的 15左右。高能耗的生产过程 中, 同时也产生了 大量的余热资源, 如高炉煤气、 烧结余热等, 具有极 高的回收利用价值 。 高炉煤气是在冶炼生铁过程 中产生 的副产品 , 每炼 1 t 生铁可产生 约 3 000 m (标 态 ) 的高炉煤 气 , 产量巨大。由于高炉煤气热值低 , 可燃成分含量 少 , 可利用价值低 , 除供给钢厂 内部生产 使用外 , 其 余部分以往则采用燃烧等方式排放掉 , 造成 了能源 极大的浪费。 烧结能耗约 占整个钢厂能耗的 10 20 , 是 仅次于高炉的又一大耗能工序 。经计算, 在烧结 总能耗 中冷却 机废气 带走显 热 占 20 一28E2。 可回收利用价值巨大。 如何有效且高效地回收这些余热 , 降低钢铁生 产工艺能耗, 是我国钢铁行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1 目前国内烧结余热和高炉煤气 回收利用 普遍采用的方案 1 1烧结余热回收常规技术方案 烧结烟气主要分高温段 、 中温段和低 温段。高 收稿 日期 : 20 15-0710 作 者 简 介 :张 政 (1985 一), 2012 年 毕业 于上海 理工大 学 , 热 能 工 程 专 业 , 硕 士。 目前 主 要 从 事垃圾焚烧余 热利 用 。 温段烟气温度在 300 450 , 是烧结余热回收的重 点 ; 低温段烟气温度在 200 左右 , 主要用在作为点 火炉的助燃风 、 作为烧结助燃空气和预热混合料等。 本文重点分析 300 oC 以上的烧结烟气 回收利用。 目 前 国内对高温段烧结烟气回收主要是将其引入余热 锅炉中生产蒸汽 , 然后将蒸汽通人汽轮机做功发 电。 将烟气余热转化为电能 , 最大限度地发挥烧结余热 的利用价值。 1 2 高炉煤气 回收利用常规技术方案 由于高炉煤气主要可燃成分是 C O , 约 占气体组 成成分 的 25左右 , 热值低 , 一般 为 3 000 3 700 kJ m 。 , 可利用价值低 J。 目前 国内对 钢铁企 业富 裕 的高炉煤气 回收利用主要是用来发电。将高炉煤 气通人燃气锅炉中 , 生产高温高压或中温中压蒸汽 , 然后将蒸汽通人汽轮机中做功发电。高炉煤气的化 学能转化为高品质的电能 , 用于企业 内部生产用 电, 经济效益显著。 对于既有高温烧结余热, 又有富裕高炉煤气的 钢铁企业 , 目前普遍做法就是将这两种余热分开回 收, 用于发电。但若将这两种余热综合回收利用, 与 常规方法相 比就会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2 烧结余热和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技术 2 1 高炉煤气和烧结烟气成分分析 高炉煤气为多种气体混合组成的气体, 其主要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节能与改造 烧结烟气 暨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技术 29 成分有 N 、 c O 、 c O 、 I-I 、 C I-t 等 , 高炉煤气 的成分和 量的灰尘 , 一般为 10 m g m (标态) 以下 。 热值如表 1 所示 , 同时高炉煤气经除尘后 , 仍含有少 表 1高炉煤气成分和热值 对于高温段的烧结烟气 , 由于温度比较高 , 流量 也 比较大 , 而且烟气 中大部分成分都为空气 , 很少含 有 SO 、 N O 等腐蚀性气体 , 所 以在利用 的过程 中不 用考虑防腐问题 。但 由于烟气 含尘量较 高, 在利用 时需考虑除尘问题。 2 2 烧结余热和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技术简介 烧结余热和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 电技术基本思 路如下 : _丰蒸 汽 (1)由于烧结 高温段 烟气 的主要成分是空气 , 可利用烧结高温段烟气作 为燃气锅炉助燃空气 , 提 高燃气锅炉入炉热量 。 (2)将剩余烧结高温段烟气在燃气锅炉空预器 后引入 , 加热省煤器 中的锅炉给水。 (3 )为进一步提升 能源利用效率 , 在燃气锅炉 省煤器后布置给水预加热器 , 可提高冷凝水的温度 。 系统主工艺流程如图 1。 图 1主工艺流程 图 3 烧结余热和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 电技术 统, 所发的电能作为厂内生产所用, 降低生产成本, 应用 实例 提高经济效益。该钢厂内部余热资源如表2 所示。 3 1 钢厂余热资源条件 表2某钢厂余热资源 某钢厂余热资源既有烧结烟气 (烧结有效面积 126 m ), 又有富裕 的高炉煤气 , 为 了使这些宝贵 的 余热资源不被白白浪费, 钢厂采用烧结余热和富裕 的高炉煤气综合利用技术新建一座高温高压发电系 该钢厂的高炉煤气成分和热值如表 3 所示。 表3 高炉煤气成分和热值 3 2关键参数计算 (1)高炉煤气燃气锅炉人炉热量计算 : 富裕 高炉煤气燃烧所需 的助燃烧结烟气量 计算 (按 = 1 2 ) : Vk = :59 400 m h (标态) 式中0【 过量空气系数 实际所需 助燃烧 结烟 气量 , m h (标 态) 理论所需助燃 烧结烟气 量 , m 。 h (标 态) 助燃烧结烟气带入燃气锅炉内的热量计算: Q = Vk = 2 64 10 kJ h 式中 Q 助燃烧结烟气带人燃气锅 炉内的热 量 , kJ h , 烧结烟气焓值 , kJ m 。 (标态 ) 高炉煤气燃烧放热量计算(低位发热量):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30 工业锅炉 2015 年第 5 期 (总第 153 期 ) 80 000 X 3 150 :25 2 10 kJ h 。 从以上计算中可得 出, 80 000 m h(标态 )的高 炉煤气燃烧所需的助燃烧结烟气量 占总烧结烟气量 (150 000 m h (标态) )的 40 , 燃气锅炉入炉热量 提高了 10。经锅炉热平衡计算 , 可生产高温高压 蒸汽 D = 88 4 t h。 (2 )剩余烧结烟气从燃气锅炉空气预热器后 引 入 , 和燃气锅炉燃烧后的烟气混合后 , 共同加热其后 受热面计算 : 省煤器锅炉给水温度计算 : a高炉煤气与助燃烧结烟气混合燃烧后 的烟 气量为 : = + 1 016 1( 一1)v0 = 13 10 m h (标态 ) 式中 燃烧后的实际烟气量 , m h(标态 ) 燃烧理论烟气量 , m h (标态 ) b省煤器出 口锅炉给水温度计算 : 将剩余烧结烟气在燃气锅炉空气预热器后引入 与锅 炉燃烧后 的烟气混合 后总 的烟气量 为 : 22 万 m h(标态 ), 通过热平衡计算 , 混合后的烟气温度 在 350 以上 。 除氧后的锅炉给水进入省煤器的温度按 133 计算 , 将锅炉给水加热到 250 所需的热量 : P = (, 。 , i ) D = (1 086 559 ) 88 4 1 000 = 46 597 07 1 l(J h 式 中Q 加 热省煤 器 中锅炉 给水所 需 热量 , kJ h , s。 省煤器出 口250 锅炉给水焓值 , kJ kg , 省煤器进15 133 oC锅炉给水焓值, kJ kg 空气预热器后 350 的混合烟气总热量为 : q kh = 220 000 , kh = 220 000 497 5 = 10 9 45 0 000 kJ h 式 中 q 空气预热器后 350 c C 的混 合烟气 总 热量 , kJ h , kh 空气预热 器后 350 的混合 烟气 的 焓值 , kJ m 由此可得 , 剩余烧结烟气在燃气锅炉空气预热 器后足 以将 省煤器锅 炉给水 加热 至饱 和温度 250 。因此, 可以取消汽轮机高加系统, 减少汽轮机中 间抽汽 , 降低汽轮机发 电汽耗 , 提高系统发电量 。 燃气锅炉省煤器后给水预加热器计算: 为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在燃气锅炉省煤 器后布置给水预加热器 。 a 省煤器出 口烟气温度计算 : 省煤器出 口烟气焓值 : , 。 = (q kh q ) 220 000 = (109 450 000 46 597 07 1 1 220 000 = 285 7 kJ m 。 查焓值表可得 , 对应烟气温度为 205 。 式中, 一省煤器出15 烟气焓值, kJ m b给水预加热器出 口给水温度计算 : 给水预加热器进 口水为冷凝水 , 温度为 40 qC ; 燃气锅炉排烟温度按 145 计算 , 则给水预加热器 出口给水焓值为 : , 。 = , i + (, 。 一, 。 ) 220 O00 D = 379 3 kJ kg 查焓值表可得对应饱 和水温度为 9O。 式 中, 。 给水预加热器出 口水焓值 , kJ kg , i 给水预加热器进 口水焓值 , kJ kg t 。 145 的锅炉排烟焓值 , kJ m 这样可以降低汽轮机低温加热器抽气量, 降低 汽轮机发电汽耗 , 进一步提高系统发 电量 。 3 3 综合效益分析 通过以上对某钢厂现有余热资源计算分析可得 出 : 采用烧结余热和富裕 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 电技 术 , 可 产 生 9 8 M Pa、 540 的 高 温 高 压 蒸 汽 88 4 t h , 汽轮机不需要高加抽气 , 额定发 电功率约 25 2 M W。 在相同的烧结余热资源前提下 , 常规高炉煤气 发电系统和烧结余 热发 电系统分开建设 , 额定发 电 功率如下 : (1)低位发热量为 3 150 kJ i n (标态 )、 80 000 m h(标态 )的高炉煤气燃气发电可生产 9 8 M Pa、 540 高温高压蒸汽 83 t h , 汽轮机需设 高加抽汽 , 额定发电功率约 21 8 M W ; (2 )330 oC 、 150 000 i n h (标态)的烧结烟气余 热发 电可采用单压或双压再循 环方式进行 回收 , 生 产的蒸汽通入汽轮机 中做功发 电 , 额定发电功率约 3 5 M W。 两者总的发 电功率约为 25 3 M W 。 虽然烧结余热和富裕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 电技 术与常规发电技术的额定发电功率差不多, 但烧结 余热和富裕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技术仍具有以下 优势 : (1)烧结烟气余热利用效率及系统可靠性大幅 提升 烧结烟气余热不太稳定 , 尤其是温度 , 受生产负 荷调整和烧结线料层厚度 、 运行速度的影响非常大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节能与改造 烧结 烟气暨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技术 31 烟温波幅经常性在 20 50 以上 , 再加上经常因故 障原 因短暂停运 。这就造成独立 的烧结余热发电系 统年正常运营小 时数很低 , 整体发 电效率 降低 。若 采用烧结余热和富裕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技术 , 烧结烟气余热将得到完全充分利用 , 并且可 自动平 衡烧结烟气温度 、 流量波动的影 响。其理论依据主 要为 : a、 余热综合利用方案中燃气锅炉设空气预热 器 , 正常运行工况下 , 锅炉燃烧用一 、 二次风全部取 自烧结烟气 , 此时烧结烟气通过空气预热器时因温 压小换热量小 。当烧结线停运或烧结烟气温度较低 时(低于 250 ) , 锅 炉燃 烧用一 、 二次风可 由空预 器加热至 250 以上 。剩余烧结环烟气在锅炉空预 器 出口和燃气锅炉尾气混合后 , 通过省煤器、 给水预 加热器换热加热锅 炉给水后 , 再经 由引风机排人烟 囱。因此 , 无论烧结烟温如何变化 , 余热综合利用方 案均能保证燃气系统 的助燃风温在 250 以上 , 这 样既保证了燃气锅炉燃烧的稳定又提高了烧结烟气 表 4 余热的利用率。 b、 当烧结烟气余热降至 300 oC 以下时, 烧结余 热发电效率会大大下降 , 降至 250 以下时汽机将 解列 , 每次汽机解列后重新运行是非常耗时的, 而在 优化方案中, 只要烧结烟气温度大于燃气锅炉的设 计排烟温度 (约 145 ), 其余 热 资源均可 有效利 用 , 并且最终被转化成为优质的高温高压蒸汽 , 烧结 烟气温度变化只影响发电系统 的产汽量和发 电量 , 对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无影响。 (2)投资费用降低 烧结余热和富裕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技术是 将烧结余热作为辅助热源利用在高炉煤气发电系统 中, 取消了烧结余热发 电系统内的余热锅炉、 汽轮发 电系统 ; 虽然高炉煤气发 电系统容量 、 尾 部烟道尺 寸 、 受热面、 辅机等部分会增加投入 , 但整体看 , 余热 综合利用方案 的投资费用明显低于常规方案。投资 费用对 比如表 4 所示。 (3 )运行费用降低 烧结余热和富裕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技术是 将原本两个发电系统合并为一 , 电厂班组运行事务 也减少了一半。同时余热综合利用技术的综合厂用 电率较常规技术相 比也有明显的降低 。 此外 , 很多钢铁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