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课件.pptx_第1页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课件.pptx_第2页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课件.pptx_第3页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课件.pptx_第4页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1,暴露方式和暴露源,暴露方式:针刺伤手术刀片暴露源:暴露源为乙肝病人;暴露源为HIV病人;暴露源不明;,2,我院职业暴露的特点,1、有创操作占绝大多数2、年龄小比年龄大的多3、工龄短的比工龄长的多4、针刺伤占绝大多数,3,预防血源性感染对病人,我们做了很多!,推行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医务人员输血前常规检测HBV,HCV,HIV血液透析器一次性使用软式内镜活检钳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便携式血糖仪使用一次性采血针针灸用具一次性使用或压力蒸汽灭菌,4,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人群中血源性传染疾病的流行率,目前这种流行趋势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发生感染的潜在危险。长期以来,医院内感染管理和研究关注的重点是血源性疾病在病人中的传播,而对医务人员自身因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关注甚少。,5,“为了关爱病人,更应关爱自己,6,主要内容,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防护措施,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报告处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况,7,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况,8,什么是职业暴露?,9,职业危害与职业暴露,职业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或职业相关疾病的各种原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职业暴露流行病学中将职业危害称作职业暴露,10,什么是医院感染职业暴露?,人员: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情景: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途径: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黏膜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11,职业暴露的类型,锐器伤: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血糖针、手术刀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12,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点,工作环境特殊(病原微生物集中)工作对象特殊遭受职业伤害的机会和频率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制度,13,职业防护的现状:盲目性,轻视缺少规范硬件配备不足医务人员普遍认识不足,14,医务人员特别需要防范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血源性感染AIDS/HIV:70多万(?)乙肝感染:1亿丙型肝炎:3800万,15,二、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全世界3.5亿至4亿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超过1/3的人在中国,乙肝总感染率高达,大约1.5亿都有慢性肝炎,中国每年约有50多万人死于肝衰竭或肝癌。医务工作者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比普通百姓高36倍丙肝90年代以后呈上升趋势,感染率约为。,16,三、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生物性因素: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感染性疾病HBV、HCV、HIV等通过空气、呼吸道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流感、TB、SARS等通过排泄物传播的感染性疾病肠道寄生虫、痢疾等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的感感染性疾病疱疹等,17,三、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物理性因素:锐器伤(最常见)、辐射损伤化学性因素:消毒剂针刺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18,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19,一、针刺伤的危害,据WHO1999年的报告,在你和你的同事中便会发生一次事故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扎伤每年将有近有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每30秒种,20,常见血源性病原体,21,医务人员在工作场所(接触)感染HBVHCVHIV等疾病的主要途径:,皮肤刺伤粘膜接触皮肤接触,22,二、针刺伤后感染的危险程度,血污染针头刺伤后,不同病原体感染危险度HBV感染率6%30%HCV感染率1.8%HIV感染率0.3%国外研究证实: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23,针刺伤后接触污染血液:0.3%眼、鼻、口腔暴露:0.1%皮肤接触污染血液:0.1%,不同暴露途径,每次暴露感染的机率,24,含病毒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含病毒低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尿液、粪便、汗液、泪液、母乳,不同体液病毒含量,25,传染源:病人及HIV病毒携带者,26,五、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针刺暴露发生于:注射抽血静脉穿刺或拔除锐器处理废弃物处理外科手术缝合,27,将血标本放入试管内,双手盖上针帽,28,整理用物,收拾手术污物,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注射,分离输液器时,29,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缝合中,30,锐器伤高发环节,紧急抢救时,个人防护意识薄弱,存在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医务人员在接触体液、分泌物等医疗操作技术时个人防护的意识淡薄,不使用相关防护用品;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在输液管用后处理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大,手术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被利器刺伤发生机率大。,31,六、针刺伤的相关因素,32,健康状态医务人员健康状态决定接触后造成感染的几率接触的频率接触频率高的人感染几率大安全措施采用安全措施和正确方式自我保护接触感染后的快速自我保护措施实施,医务人员相关因素,33,刺伤相关因素,刺伤深度深度刺伤引起感染几率大于浅度刺伤不同器械和被污染液体的量中空针头沾染的血量大引起感染几率大于缝针和刀接触路径针刺感染大于粘膜接触时间长短被与病人刚接触后的锐器刺伤引起的感染几率大于放置数小时后锐器,34,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防护措施,35,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保障医务人员安全是当务之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48号令2006年9月1日施行第一章第八条(六)对医护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36,安全教育标准预防安全操作,二、预防血源性病毒传播方法,37,(一)加强安全教育,案例1:某院一位实习护士,负责给一位病因不明的患者抽血化验时显得轻松干练面无惧色。几天后,化验报告出来了:艾滋病。实习生一下子紧张起来,再让抽血,完全不复神勇,38,:目前职业防护教育比较薄弱(90.6%认为教育不到位)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94%认为未能落实)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因“不知”而“无惧”,存在侥幸心理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又非常恐惧,问题分析,39,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全体医务人员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40,这是每一位医务人员的责任,要保护好每一病人!更要关心保护自己,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处于医院感染和社会感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下,如果他们发生了疾病,则又存在将疾病传播给病人其他医务人员以及家庭成员、社会接触人员的危险中。,41,(二)标准预防,要求所有的人体体液和分泌物均被视为有血源性病原体(如HIV,HBV,HCV)感染的医务人员在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防护措施,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工具,穿,戴,戴,42,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即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空气飞沫),43,标准预防措施,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戴口罩穿保护衣环境消毒废弃物处理,44,洗手,45,46,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第四步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六部洗手法,第七步:手腕在掌中转动,两手互换,47,手套,48,2019/12/10,如何正确佩戴手套?,暴露于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有破损的皮肤,及其污染的物品时严重污染时需要更换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可重复使用皮肤有破损时,建议戴2副手套脱去手套后要马上洗手或手消毒(新手套4%破损率)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不论洗手或擦手,49,除了在护理患者不得已,不得接触环境物表,50,口罩,51,戴口罩,口罩选择N95口罩:过滤95%颗粒,对病毒有阻隔作用用于结核、水痘、麻疹等。一次性外科医用口罩阻隔90%颗粒棉纱口罩防病毒过滤效果只有20-30%。,52,53,佩戴口罩注意事项,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如口罩包装上说明佩戴方法,应依照指示佩戴口罩戴上口罩時,要注意口罩须紧贴面部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或将口罩的橡皮带固定在耳朵上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以防止漏气一般情況下,口罩应每每4小时更换当呼吸困难、口罩有破损或扭曲、不能维持较好贴合脸部时,必須马上更换口罩,54,一次性外科口罩佩戴方法,55,穿隔离衣,56,穿隔离衣,防水,否则应在外面加穿防水围裙。应注意保证能遮盖全部的衣服和外露的皮肤。保持隔离衣里面及领部清洁,穿隔离衣时勿接触面部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使用后应放置在指定的容器内。不能重复使用一次性隔离衣。,57,环境安全,58,环境安全,日常清洁和卫生处理在清洁基础上,适当消毒,保证落实工作环境光线充足尽量集中清洗,清洗时工作人员尽可能离开工作区,减少噪声影响对于使用消毒剂浸泡器械时,一定随时盖好盖子防止消毒剂挥发刺激性气体,刺激呼吸道,59,安全处置废物,60,安全处置废弃物,减少对锐器的处理在诊疗区放置锐器处理装置不要携带锐器在工作区行走不要人工分捡锐器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61,标准预防措施,62,这些危险动作,您停止了吗?,63,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应用重新盖帽装置,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使用处,禁止双手重新盖帽,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64,安全操作方法,将输液导管与无针系统连接,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不要直接传递,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洗手戴手套,65,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报告处理程序,66,一、职业暴露处理原则,及时处理原则及时报告原则保密原则知情同意原则,67,二、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步骤1:局部紧急处理步骤2:报告与记录步骤3:暴露的评估步骤4:暴露后预防用药步骤5:暴露后随访,68,锐器刺伤处理1(重复强调),锐器伤后伤口紧急处理方法:捏住伤口近心端,以阻断静脉回流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向伤口部位方向持续推挤,挤出伤口部位的污血,注意不要一挤一松,避免将污血倒吸入血循环冲洗后用75%酒精、0.5%碘伏消毒伤口皮肤和粘膜污染时,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69,处理2,报告与记录:及时报告主管部门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和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填写针刺伤报告表,70,锐器刺伤处理3,暴露的评估:根据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和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进行暴露分级评估(三级)对暴露源进行评估,71,步骤4:暴露后的预防用药,针对HIV,虽然暴露后有些药物可以预防HIV感染,但并不是100%有效。有资料报道,服用药物后可以减少81%的危险,72,处理步骤5,暴露后随访HBV:3月、6月后检测抗-HBsAg、抗-HBs、ALT。HCV暴露后4-6月内复查抗-HCV和ALTHIV暴露后4周,8周,3月,6月查抗HIV梅毒停药后1个月、3个月进行血清检测RPR,73,案例分析某产科助产士接生,结束时发现手套破,手指有伤口,接触了大量的羊水和患者血液,患者为HBsAg阳性,该护士上岗前体检乙肝抗体抗原均为阴性。事件发生后助产士非常紧张和担心,打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