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区域开发区整合研究——以常州市开发区为例.pdf_第1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区域开发区整合研究——以常州市开发区为例.pdf_第2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区域开发区整合研究——以常州市开发区为例.pdf_第3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区域开发区整合研究——以常州市开发区为例.pdf_第4页
(人文地理学专业论文)区域开发区整合研究——以常州市开发区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开发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开发区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在开 发区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区域内开发区 数量多,产业同构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整合,促进 其优化组合、联动发展,最终提升竞争实力。 本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开发区整合的条件和动力机制,提出开发 区整合应遵循“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功能互补,梯度发展”的指导原则,并在 对常州市开发区发展现状进行s w o t 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常州开发区整合的 方案以及对策措施。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综 述以及研究具备的基础和条件;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开发区整合的相关概念,接 着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包括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合作理 台和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开发区整合要具备的条件,以及 开发区整合的动力机制和整合原则:第三部分首先阐述了常州市开发区发展的区 域背景,接着分析了常州开发区整合发展存在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以及挑战; 第四部分从功能组织整合、增长极培育、产业发展导向以及空间布局优化等几个 方面阐述了常州市开发区的整合方案;第五部分提出了常州开发区整合中需要采 取的对策措施,即创新管理体制、积极培育增长极和建立统一的宣传和招商平台 等。 关键词:开发区;整合;常州 a b s t r a c t o v e rt h el a s t d e c a d e s ,d e v e l o p m e n tz o n e si no u rc o u n t r yh a v em a d eg r e a t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t o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h o w e v e r , t h e r ew e r es o m ep r o b l e m s o c c u r r e dd u r i n gt h ep e r i o d ,f o re x a m p l e ,t h e r ew e r et o om a n yd e v e l o p m e n tz o n e si na r e g i o n ,w h i c hh a v ed e v e l o p e dt h es i m i l a r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a n dl a c k e dc o m p a r a b i l i t y s oi tw a sn e c e s s a r yt oi n t e g r a t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z o n e sa n dm a k et h e md e v e l o pi na w h o l e o nb a s i so fr e l a t e dt h e o r i e s ,t h i sp a p e ra n a l y z e dt h ec o n d i t i o n ,m o t i v ef o r c e m e c h a n i s ma n dp r i n c i p a l so fi n t e g r a t i o no fd e v e l o p m e n tz o n e si na na r e aa n dt h e n t o o kc h a n g z h o ud e v e l o p m e n tz o n e sa sa ne x a m p l e t h e r ew e r ef i v ep a r t si n t h i s p a p e r : i nt h ep a r to fi n t r o d u c t i o n ,ab r i e ff r a m e w o r kw a sg i v e no n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 , c o n t e n ta n dt h er e s e a r c hb a s e s e c o n d l y , t h ea u t h o rh a sd e f i n e dt h ec o n c e p to f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z o n e si nar e g i o na n dt h e nh a dar e v i e wo nr e l a t e dt h e o r i e s i n c l u d i n gl a b o u rd i s t r i c td i v i s i o no fl a b o rt h e o r y , t h et h e o r yo f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i c g r o w t hp o l ea n ds oo n b u i l d i n go nt h e s e ,t h ec o n d i t i o n s ,m o t i v ef o r c em e c h a n i s m a n dp r i n c i p a l so fi n t e g r a t i o no fd e v e l o p m e n tz o n e sw o r ep u tf o r w a r d e d t h i r d l y , t h e a u t h o ri n t r o d u c e dt h er e g i o n a ld e v e l o p i n gb a c k g r o u n da n dt h e na n a l y z e dt h es w o t o fc h a n g z h o ud e v e l o p m e n tz o n e s f o u r t h l y , t h ep l a no fi n t e g r a t i o no fc h a n g z h o u d e v e l o p m e n tz o n e sw a sg i v e n , i n c l u d i n gf u n c t i o no r g a n i z a t i o ni n t e g r a t i o n ,t h eg r o w t h p o l ef o s t e r i n g , t h ei n d u s t r yd e v e l o p m e n tg u i d i n ga n di n d u s t r yl a y o u to fs p a c e i nt h e e n d , t h ea u t h o rd i s c u s s e ds o m es t r a t e g i e so fd e v e l o p m e n tz o n e si n t e g r a t i o n , w h i c h i n c l u d e di n n o v a t i n g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f o s t e r i n gt h eg r o w t hp o l ea n db u i l d i n gu pa u n i f i e dp l a t f o r mf o rc o n d u c t i n gp r o p a g a n d aa n di n v i t i n gf o r e i 盟e n t e r p r i s e sa n d i n v e s t m e n t s k e y w o r d :d e v e l o l a m e n tz o n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c h a n g z h o u n 图表目录 圈1 1 长三角1 6 个城市经济总最比较及地理区位图 图3 1 常州市在艮三角的地理区位图l o 图3 - 2 常州开发区建设发腱历程1 l 图3 3 常州市主要开发区的现状分布图1 l 图3 - 41 9 9 2 2 0 0 2 年常州市累计省绒以上开发区批准叫税图1 3 图3 5 常州开发区财政收入变化曲线1 3 图3 - 6 常州市开发区空问分布的关联维数1 5 图3 7 常州再开发医主要产业空h j 分布圈。1 5 图3 82 0 0 4 年备开发区g i ) p 值分布图 图3 - 9 2 0 0 4 年符开发区堆位断积阎定资产投入 圈4 i 开发区整合方寨图2 l 图4 2 常州市开发转合空h j 分布图2 l 图4 32 0 0 4 年开发区实际累计利用外资( 亿美元) 2 3 图4 4 截至2 0 0 4 年累计全市各开发区同定资产投资2 4 图4 52 0 0 4 年各开发区产出密度2 5 表3 i2 0 0 4 年1 2 月常用各开发区在江苏省以上开发区巾的排位i 6 表3 22 0 0 5 年9 月江苏省主要开发区业务总收入排名1 8 i i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 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蝉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 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 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 定。 名:咖; 多 b 毫 立 铀啤 签 一 藿| 世学 1 绪论 1 1 研究综述与研究背景 1 。l - 1 研究综述 开发区的研究根据开发区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2 0 世纪8 0 年代中后期 n 9 0 年代初,我国开发区处于初创阶段,对了f 发区的研究多集中在国外的开发区 形成和发展经验的介绍以及对中国开发区发展的启示、国内开发区区位的选择、 分布特征、发展战略、发展机制等方面“。2 0 世纪9 0 年代中后期,属于开发 区的成长阶段,这一时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关注开发区发展中自 身出现的问题和发展状,奈,如二次创业、土地利用、产业同构与优化、管理体制 和机构的改革与创新、开发区发展评价等“。“。另一方面,人们开始关注开发区 与外部城市和区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如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在辐射和带动区 域发展方面的探讨,开发区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开发区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影响 及其模式等“”1 。第三阶段是自2 l 世纪以来,开发区竞争激烈,原有的以提供 低廉土地,优惠政策为特征的竞争方式己不具优势,开发区的发展面临着思路的 调整和转变。这一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丌发区本身的空间演变“”,丌发 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开发区与城市空阃结构上的演进渺2 ”等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对开发区的研究多是将开发区的个体或某一类型的开发区为 研究对象,探讨其发展的分布特征、发展规律、演化机制以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 作用等,以区域内多个开发区作为整体进行的研究不多,且现有的研究仅限于理 论探讨层面,从实证角度进行研究的很少。吕薇等学者认为开发区应该是区域间 的竞争,而不是区域内的竞争,区域内开发区应该统一规划和协调,在我国发达 地区以市一级为单位对市以下各个开发区进行统一规划,在欠发达地区实行省一 级统一规划“。陈梅,赵果庆等( 2 0 0 5 ) 在“云南开发区一体化:从增长极到新 兴产业带”文中认为云南的多个开发区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必须走一体 化发展道路,否则其发展必将受到制约”。 本研究从区域开发区整体发展角度出发,试图探讨开发区整合发展的条件、 动力机制和原则等,并以常州市开发区为例进行了实证探讨。 1 1 2 研究背景 1 9 7 9 年我国开始筹建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1 9 8 4 年大连、天 津、南通等1 1 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准成立。随后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 高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开发区开始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开发区对引进国 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大量资金,对带动和促进内地经济发展起了不可估量 的作用,成为我国改革丌放的助推器,城市化的加速器。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 展是与各类开发区的成长和发育分不开的1 。开发区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影响因 素,影响着所在城市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及母城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和2 7 】 o 近二十多年,在国家对开发区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开发区自身对经济发展的 巨大推动作用,我国开发区发展得如火如荼,形成了一大批不同类型和等级的开 发区。然而,在开发区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同时,我国丌发区面临的竞争形势也 同益严峻,8 0 年代初和9 0 年代初经历了两次丌发区过热浪潮,国内开发区在数 量和面积上的迅速增长,直接或臼j 接的导致了开发区重复建设、产业发展趋于低 水平同构等问题,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恶性竞争”,特别是在开发区分布比较密 集的地区,受局部利益驱动,开发区间相互作用的负面后果更为严重。这些问题 不但制约了开发区自身的发展,也影响到了相关区域的发展。所以整合区域内的 多个丌发区,促进其优化组合,联动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实力是十分必要和具有 现实意义的。同时通过对常州开发区整合的实证研究,为其他开发区的整合发展 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l2 问题的提出 常州是长三角地区传统的经济强市,2 0 世纪9 0 年代中后期以来,常州市经 济发展步伐相对滞后,市级综合经济实力排位已降至第二梯队,2 0 0 4 年的地区 增加值总量已降至长三角地区1 6 市的第1 0 位,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也 已降到第7 和第1 0 位。与第一梯队城市的差距在拉大,与第三梯队的距离则在 不断缩小。2 0 世纪9 0 年代中后期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和城市发展以招商引 资为主要驱动力,以制造业和外贸出口生产为主要发展目标,开发区则为主要载 体,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经济增长。开发区在常州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2 0 0 4 年底为止,常州市共建成了1 0 个主要的国家级和省级丌发区,产 业发展己初具规模,显现出了较强的集聚效应。2 0 0 4 年刀:发区实现增加值2 4 4 9 亿元,财政收入4 9 4 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 7 2 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2 2 、 3 4 2 和2 5 5 ,已逐渐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然而,在取得发展成就的 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业发展规模小,空间布局分散无序,缺乏强势增 长极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常州市开发区的整体竞争力。那么常州市刀二发区如 何分配有限的资源? 如何实现空间的布局优化? 如何实现开发区的联动发展,以 提升开发区的整体竞争力? 基于这些思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 ) 开发区整合发展的条 件、动力机制和原则;( 2 ) 评价常州市开发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 常州 市开发区整合与联动发展的方案以及发展对策。 图1 1 长三角1 6 个城市经济总鼙比较及地理区位图 1 3 研究基础和条件 本文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和良好的研究条件。笔者参加了由导师主持的常 州市开发区规划课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实地调研,通过参加政府工作会议, 开发区管理机构访谈,开发区实地考察,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论文的写 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保障。此外还采用了国家、部分地方统计年鉴以及各相关 开发区网站所公布的数据。 1 4 论文结构 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综述、研究背景、已具备的研究基础和条件。 第二部分阐述了区域开发区整合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 了区域开发区整合的条件、动力机制以及原则。 第三部分对常州市开发区发展现状进行了s w o t 分析。 第四部分结合常州市开发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整合发展的方案。 第五部分探讨了常州市开发区整合发展的对策措施。 2 开发区整合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 i 相关概念及分类 2 1 1 开发区概念 很多学者都探讨过开发区的概念,但目| ;i 还没有公认的统一定义。开发区是 由主权国家或个别地区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设置的许多实行特殊政策的经 济性区域( 运迎霞,严奉天,1 9 9 4 ) 洲;中国的开发区是世界上近3 0 年来迅速 发展的工业园区的部分,是指为吸引投资而规划建设的特殊目的区,区内主要 设施的基本活动是制造业及其相关的商业活动( 王缉慈,1 9 9 4 ) 1 ;一般足指一 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加快自身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划出一定范围,通过 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实施特殊的政策和管理手段等来吸引外部生产要素集聚的 特定区域( 陈益升,陈宏愚,湛学勇,2 0 0 2 ) 。“。 参照已有得研究成果,开发区可以这样定义概念:一个国家和地区为了寻求 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划定一个或若干个区域,在区域内实行特 殊的优惠政策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发展经济。 2 i 2 国内开发区的类型 开发区演绎至今,我国开发区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地域系统,具有多种类型。 常见的有以功能、级别为划分标准的两种类型。 ( 1 ) 功能分类 按照丌发区的性质和功能,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 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其他特色类型开发区。其中经济技术丌发 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最为显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 发展较早、目前数量最多的丌发区类型,其目标偏重于扩大对外丌放,参与圈际 分工和贸易,主要通过创建有利于外商投资的软硬环境,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资金和管理经验,扩大外贸出口和发展外向型经济。高新技术开发区出现稍晚于 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技术创新、成果孵化、吸引人才方面的成就具有明显的优势, 4 根据已有的调查研究,其在经济总量、开发效益总体上要高于经济技术开发区3 。 ( 2 ) 级别分类1 我国开发区按照审批级别可分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丌发区。但是1 9 9 2 年和2 0 0 2 年涌起的“开发区热”浪潮中,出现了许多市级丌发区、区县级开发 区、乡镇级开发区,甚至还有村级工业园区。 国家级丌发区是国家为经济发展战略推进实施的需要而设置的开发区,大都 不同程度地得到中央政府在资金与政策支持上的长期倾斜。 省级开发区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吸弓l # t - 资兴办工业、农业、国际旅游业 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项目,根据本区的资源情况,批准设立的开发区。 2 1 3 区域开发区整合的概念 区域开发区整合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区域内分散的丌发区重新组合,通 过资源合理配置,产业分工协调与空间布局优化,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 2 2 理论基础 2 2 1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区域间要素禀赋的不同,必然导致区际间经济活动方式和内容的不同以及区 际间商品的交换,这在空间上表现为区际间的劳动分工与经济联系。当区际间要 素察赋存差异不明显时,也存在以不同技术水平或不同技术为基础的分工,或以 不同舰模经济为基础的分工,这种分工也结成区际间密切的经济联系1 。在区域 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下,区际间的分工与联系的不断深化,始终推动着区域经 济的不断发展。要素赋存的空问不平衡是区际劳动分工的前提,区位优势的差异 性是形成区域分工的必要条件,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区域分工的直接动力。开发 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区域,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下,开发区之间以及开发 区与周围地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分工与联系关系。 开发区是生产要素的集聚体,生产要素察赋的绝对差异,为丌发区的产业i b j 分工提供了前提。资源条件好,劳动力成本低,但是缺乏资金和智力资源的开发 区,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强,接近知识创 新能力强的知名大学及科研院所,信息网络发达的开发区,适合发展知识、技术 附加值高的产业,这种分工属于产业问分工,在实践中,比较常见的就是不同类 型开发区之间的分工。 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开发区间也存在着产业内的分工,在实践中,表现为 同一类型开发区之间的分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中不同环 节的分工需要的要素组合是不同的,研究开发和孵化环节更多是需要创新能力强 的科技人才和创业家精神,制造环节更多的是需要大量的熟练劳动力,而这些要 素在不同高新科技同区之间的禀赋和成本是不同的。要素京赋的丰度和成本优势 的不同就决定了某个丌发区究竟适合从事产业链条的某个环节。如果某一园区的 劳动成本低,可能更适合从事制造加工环节;如果科技智力资源丰富、创新能力 强、创新环境好,可能更适合从事产业的研究开发环节。 2 2 2 区域合作理论 区域合作足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因为,在区域分工的深化过程中,各 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化倾向日益突出,伴随着区域之间竞争的加剧也出现了区域 之日j 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需要,区域之自j 在分工的基础上 就必然要开始寻求合作。区域合作有两种形式:一是区域之间存在产品、技术、 服务等方面的关联而形成互补关系和相互依赖,因而需要通过相互合作才能满足 各自的多方面需求,使经济发展获得一定的稳定性;二是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 相关区域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或扩大同种优势,形成竞争力的合力,追求各 自经济发展的稳定、规模扩大”1 。 区域内的开发区具有不同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随着竞争的趋势愈演愈 烈,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也需要寻求合作,形成一种合力,这种合作可以是多 方面的,包括产业基础设施合作,环境保护合作,对外招商合作等。通过优势互 补和优势叠加,开发区获得在分散发展状态下难以获得的竞争优势。 2 2 3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产生于2 0 世纪5 0 年代,是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经 济学季刊上发表的“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和略论发展极的概念等论著 中,阐述了增长极的思想,认为增长极足指在一个地区中,围绕推动性的主导工 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它不仅本身能迅速增长,而且能 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增长极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增长并非同时 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 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i j i 句。 投资环境是开发区的第一生产力。在各丌发区间招商引资竞争十分激烈的今 天,是否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已经成为各开发区企业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3 。影 6 响开发区投资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基础设施建设 等硬性投资环境,包括工业用地面积,供电能力、供水能力、交通条件等。这些 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会投入和充足的土地空间,而在特定的区域内,这 些资源都是有限的,要对区内所有丌发区都给予全方位的投入是不现实的。根据 增长极理论,一个区域中存在着发展状况不同的多个开发区,在区域资源有限的 条件下,政府应优先发展基础条件好的特定地理中心,即重点扶持发展潜力大、 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开发区,然后通过其辐射和扩散作用带动其他丌发区 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内资源配置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2 2 4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区域经济是开放的,所以任何一个区域都会与其它区域发生经济联系。从系 统的角度观察,区际经济联系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各区域的经济 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区域之间存在着商品、人口与 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它对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建立和 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能够使相关区域加强联系,互通有 无,拓展空| 日j ,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又会引起区域之 b j 对资源、要素、发展机会等的竞争,并有可能对有的区域造成损害。区域之问 发生空间相互作用首先要存在互补性,区域间可达性好,并且没有干扰机会的影 响。区域之间空间相互作用的程度可以通过实地对商品、人口、技术、信息等的 传输量进行调查而进行测算”。 在丌放的经济状态下,处于同一区域内的开发区,地理位置临近,具有相同 的地域文化背景,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相互联系,从性质上看,这种相互联系 有可能产生积极的经济影响,如通过有效竞争促进体制创新,改善基础设施水平, 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等。也有可能由于恶性竞争而产生负面消极影响,如近些年在 一些地方开发区出现的竞相压低土地出让成本,违规出台优惠政策等现象。从作 用的强度上来看,地理距离越近,产业联系和功能联系越强,相互作用力越大。 2 3 开发区整合的条件 2 3 1 区位关系 开发区整合发展过程中涉及到人员、货物、技术、资金、信息以及行政管理 等多方面的相互沟通。根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地理位置临近,相互问交通发达 的开发区,便于双方各种物流、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反之,空间距离较远, 7 或者交通不便利的开发区,其相互作用将大大减弱,不利于整合。良好的区位关 系是区域开发区整合成功的空间保障。 2 3 2 经济联系 经济联系是指地区之问、地区内部、城镇之间、农村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在原 料、材料及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活动和技术经济上的相互联系。劳动地域分工的存 在产生了区域经济联系,区域经济联系是普遍存在的3 。经济联系是开发区整合 的重要基础。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等多方面的差异,开 发区问的经济联系程度是不相同的,经济联系紧密的丌发区,利于在产业分工、 基础设施共享、资源集约利用等方面进行协调,从而有助于整合的进行。 2 3 3 政府可协调性 区域内的每个开发区都是一个相对独立主体,都在追求自身利益,都想扩大 自己的影响范围。这是整合的障碍,也是整合发展的意义所在。因此,开发区整 合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规划或计划手段必不可少。开发区阿的排斥、竞争和 摩擦需要整体的调控以及必要的约束和限制,所以很大程度上,整合是一种政府 行为。有效的政府协调足开发区整合得以实现的制度保障。 2 4 开发区整合的动力机制分析 区域内部处于一种分散无序的竞争状态时,各方的利益将受到损害。如果存 在一个相互沟通的途径,那么,采取合作是各方的最佳选择。在不断的“博弈” 过程中,各方相互影响、协调,只要各方都关心未来的收益,那么不整合所产生 的后果就足以说服各方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对待整合,开发 区各方都会取得最优效益。各方的着眼点应是整个过程中的总体利益而不是某一 阶段的局部利益”3 。 开发区是一个开放的区域系统,彼此之间存在空间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可能 是竞争,也可能是合作。在发展初期常表现为有效竞争,竞争促进相互发展,上 级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鼓励竞争,如放宽开发区的管理权限,给予优惠的财税 政策等。随着时脚的推移,区域内外的开发区数量逐渐增多,竞争日益激烈,地 价不断被降低到成本以下,优惠政策相互攀比,各开发区发展能力受到限制,区 域整体利益也受到严重损害,这时政府将倾向于对区内现有的分敖丌发区整合, 促进其联动发展,以避免无序竞争,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整合过程中获得的 效益,也将提高各开发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2 5 开发区整合原则 地域相邻原则。即优先考虑地理位置邻近开发区的整合。开发区间相互作用 涉及到货物、人员、信息等方面的大批量相互流通和交流,地理位置越近,流通 成本越小;同时文化、风俗习惯、语占等区域文化背景的相近,也大大降低了彼 此的沟通成本。 产业相近原则。主导产业相近,或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存在关联的开发 区相互之| 日j 经济联系比较紧密,易于在基础设施共享、产业联动发展、统一招商 政策等方面相互协调,同时也可以促进区内相关企业相互协作,使其在成本,知 识溢出,专业人才培训流通等方面获得明显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为产业集群 的发展创造环境。 功能互补原则。区域内存在多种类型的开发区和不同级别的开发区,类型和 级别的差异决定了其各自的特色服务功能定位是不同的,如出口加工区在出口加 工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保税区具有转口贸易、保税仓储等功能,这些是高新技 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具备的,在适当的条件下,将其进行整合,在功能 上取长补短,可以更好地促进相互之间的专业化分工。 梯度发展原则。即采取非均衡发展机制,重点培育具有区域带动作用、发 展潜力大的强势丌发区,同时积极扶持和功能引导区域内其他丌发区。区域的资 源是有限的,不能对所有开发区全面投入,所以有必要依据各开发区在区域经济 发展中的不同功能地位而进行梯度发展,实现重点突破,然后带动其它开发区一 起发展。 3 常州市开发区发展的s w o t 分析 3 1 区域背景 常州处于长江三角地区,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 袂成片,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常州现辖会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 天宁、钟楼、戚墅堰五个行政区,全市总面积4 3 7 5 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 5 1 6 万人。常州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水陆空交通条件,市区北临长江, 南濒太湖,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 1 2 国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 9 图3 1 常卅l 市在长三角的地理区位图 常州国民经济综合实力雄厚,对外经济发展活跃,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在“十 五”期间常州跻身全国综合实力5 0 强城市和全国投资环境5 0 优城市。2 0 0 5 年 常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 3 0 2 2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 5 0 0 美元;财政总收 入实现2 2 0 亿元,增长2 5 9 ;农业增加值5 6 5 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3 0 0 0 亿 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 0 0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 到3 2 3 ;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增加值达到4 5 0 4 亿元,增长1 6 6 。 3 2 常州开发区整合发展优势 3 2 1 常州开发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常州开发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发展水平、平均增 速、总量规模等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到2 0 0 4 年底,常州市共有包括:金 坛经济开发区、戚墅堰经济开发区、东南经济开发区、武进高新技术丌发区、溧 阳经济开发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钟楼经济开发区、常州农业综合开发区、武 进外向型农业、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和省级开发区1 0 个,已开发面积 的投资密度达1 9 亿元l 【l i l 2 。硬环境设施条件良好,同时,以机制、体制、政 府服务为抓手,不断改善和优化软环境条件,提升开发区的投资环境质量和招商 1 0 引资的竞争能力。开发区已累计批准外资项目1 2 9 5 个,协议外资7 4 4 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2 5 6 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7 1 和6 8 ,已成为全市对外开放和外 商投资的主阵地。并通过民营和国有骨干企业的集聚,中外企业共同构筑起全市 制造业高地。2 0 0 4 年丌发区实现增加值2 4 4 9 亿元,财政收入4 9 4 亿元,外贸 进出口总额1 7 2 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2 2 、3 4 2 和2 5 5 ,己逐渐成为全市 经济发展的主战场:2 0 0 4 年开发区工业销售收入达到8 2 9 1 亿元,占全市比重 已达到3 2 4 ,更足全市现代制造业的主要载体。 图3 2 常州开发区建设发展历程 趣精求筹寓g茵越柬随州鲁乏粒c-n匝 单位:早7 2 里 图3 - 41 9 9 2 2 0 0 2 年常州市累计省级以上开发区批准面积图 单位:亿元 , 图3 - 5 常州开发区财政收入变化曲线 3 2 2 开发区空间相互作用较强 空i 司相关性分形研冗一股采用关联维数来标厦,关联维数的地理惹义主萤反 映要素空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性,在这罩用来探讨开发区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关联 维数的计算公式为卅”1 : “r ) 2 寺荟肿一略) ,( f 钏“) h ( ,一略) = 端 ( :) ” 相 加 卸 ” o 在( 1 ) 和( 2 ) 中,r 为给定的距离标度,d i i 为区域内第i 个与第j 个开发 区之间的欧氏距离即乌鸦距离( c r o wd i s t a n c e ) ,h 为h e a v i s i d e 函数。 如果丌发区的空问分布是分形的,则应具有标度不变性,即 c ( 入r ) 一 ( r ) ( 3 ) 从而c ( r ) o c r 8 这罩a = d 即是关联维数。d 的取值范围一般介于o 一2 之间,d o ,则说明该 区域节点体系空间分布的集中度高,联系紧密,空间相互作用比较强;反之,d 一2 ,则说明该区域节点体系空间分布分散且接近均匀状态,空间相互作用较弱。 借助地图,测量常州丌发区两两之间的距离d i i ,列成表格,这实际上是一个对 称矩阵,表中只写半角,但计算时必须考虑满阵的数据( 总点数为n 2 = l o + 1 0 ) 。 以步跃r = 1 0 5 ,1 0 0 ,9 5 ,5 ( 显然步长ar = 5 ) ,求出相应的c ( r ) 值,于是 得到点列( r ,c ( r ) ) 来取距离标度r ,则距离在r 内的城镇之间的距离点数c ( r ) 随着r 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可以得到一系列点对 r ,c ( r ) 。在e x c e l 中对 r ,c ( r ) 做散点图,发现存在明显的无标度区,求出分形维数,结果见 表和图。得分维d = 0 4 8 1 ,测定系数r 2 = o 9 7 6 9 ,相关性显著,说明常州市开发 区体系具有分形特征,表现出自相似结构。9 = 0 4 8 1 位于0 和l 之间,更偏向o , 说明开发区的空间分布集中度较高,相互作用比较强烈,利于整合协调。 表3 - 1 常州筘1 0 个主要开发犀的弓鸦距离矩阵 注:表3 - 1 中距离单位为盘米 1 4 0 2 0 4 0 6 08 01 0 01 2 0 3 2 3 产业联系紧密 圈3 - 6 常州市开发区空间分布的关联维数 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的相似性、行政区经济等多因素的影响,常州市各 开发区之间产业相似性比较明显,如图所示,多数开发区的主要产业都集中在机 械、电子、化工等方面,在地理位置邻近,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产业相近一方面 容易为争夺发展资源而产生激烈的竞争,但同时也可以在配套服务设施共享、资 源集约利用等方面实现合作,从而为开发区整合提供较好的产业联系基础。 图3 7 常州各开发区士要产业空间分布图 1 5 酏 幻 o 3 3 常州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劣势 3 3 1 开发区规模偏小,经济指标增长偏后 纵向看,常州市开发区总体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从长三角地区1 3 3 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之间的横向比较来看,弱势状念十分明显,表现为产业规模总 量偏小,经济指标增长偏后。2 0 0 4 年常州开发区多数行业的规模排名处于7 至9 位,只有专用设备制造等少数行业排名稍前,产业规模处于1 6 市的中等水平。 在江苏省9 0 家有统计数字的开发区中的排位看,协议外资进入前3 0 位的只有常 州高新区( 1 2 位) 和金坛开发区( 2 5 位) ,到帐外资进入| j 3 0 位的只有常州高 新区( 1 6 位) 和钟楼开发区( 2 9 位) ,许多省级开发区的外资排位都超过了常州 高新区。财政收入进入3 0 名的只有常州高新区( 5 位) 和武进高新区( 1 9 位) 。 其余在业务总收入、自营出口方面进入l ;i 3 0 位的丌发区也只有1 2 家,多数开 发区的大部分指标的分布值在4 肚_ 6 0 位之间,有些指标排位更后,同时,与2 0 0 4 年同期相比,2 0 0 5 年部分省级开发区排位有后移的趋势,有的下降幅度还较大。 表3 - 12 0 0 4 年常州箨开发区在江苏省以上开发区中的排位 常州高新区 常朋农发区 东南开发区 钟楼开发区 戚区开发区 武进高新区 武进农发区 金坛开发区 漂阳开发区 天目湖旅游度假区 8 3 9 2 9 , t 4 5 7 2 l 7 9 3 6 4 9 旅游总收入 l l 4 7 4 0 7 9 7 l 2 4 7 0 3 4 5 3 接待人数 4 注;天i :1 湖旅游度假区的播位足枉全省8 个旅游度假区中的摊位 1 6 埔 8 ; 秘 凹 让 蚰 他 就 0 挖 跖 ;5 ; 伸 衢 l g 0 0 敛 “ 砧 跎 黔 晒 0 0 跗 昭 让 坩 m 勰 伯 坦 竹 盯 :;j 惦 船 札 辐 卵 3 3 2 低水平均衡发展,缺乏强势增长极 常州市共有1 0 个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对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而言各自的功能 作用和发展导向是不尽相同的,实践中并没有因此而给予必要的分类指导,战略 重心不明确,为照顾区域之间的利益平衡,全市可支配的公共资本和政策也没能 对重点开发区作出商度集聚和倾斜性的投入;各开发区在政、区合一的管理和运 作体制下,以其有限的资本集聚、融通和投入能力进行滚动开发,难以取得规模 和发展水平上的突破性进展;因此,全市没有形成具有区际竞争力的强势丌发区, 也没有一个强势的产业集群,丌发区整体发展缺乏制高点。如图3 8 和图3 9 , 2 0 0 4 年各开发区g d p 值和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入额,除常州国家高新区外,其 他省级开发区的产出和投入都处于一个低位水平均衡状态。常州高新开发区是常 州市范围内发展实力最强的开发区,其g d p 、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等方面都位于常 州市各丌发区中的首位,但与江苏省内其它丌发区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常州市 高新区在江苏省主要开发区中各项经济指标的排位多在5 位之后,2 0 0 5 年江苏 省国家级开发区中的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业务总收入分别是常州高新区的2 倍多。即使是省级开发区中的江阴歼发区业务总收入也超过了常州高新区。 影响开发区发展的因素足多方面的。资金投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常州 开发区都是以政府投入主导型开发区,大部分开发区没有建立有效的投融资平 台,资金主要的来源是上级财政拨款和地方政府自行筹款,而政府的有限财力不 足以扶持所有开发区一齐发展。在开发区实地调研中了解到,很多开发区都是负 债运行,以其有限的资本集聚采取滚动开发,影响了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因此, 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使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区域潜力、发展经济,是常州市歼 发区整合发展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天麓摩曩区_ 2 曩7 3 1 蓝避礁震医l 4 5 搴悄礁寰匹曩冒l 曩1 2 毒6 戚蠢囊并整区墨曩1 1 b 6 束麻辟麓匹露譬霉翟:2 墨2 5 艚 * 梭歼裳匹i 目1 3 t 0 1 6 并阳开发匹疆墨:l 曩4 7 8 盘坛开发区曩墨2 2 2 叠1 8 3 蓝避高籍匹鼍罂翟霉蚕翟蟹墨霉盈4 1 摩州矗新匹曙罂翟墨翟譬譬翟譬鍪翟翟翟譬警翟墨譬警露譬翟鍪譬翟翟鍪譬:盘曩1 3 0 5 擎能亿元 圈3 - 82 0 0 4 年备开发区g d p 值分布图 z 5 a o 2 d oo 1 5 0o 1 0 a a 5 0 a 0 o 图3 - 92 0 0 4 年各开发区单位面积硎定资产投入 表3 + 22 0 0 5 年江苏省主要开发区业务总收入排名 排名 开发区名称 苏州工业周区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尤锡岛新技术产业丌发区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扛阴经济开发区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张家港保税区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常熟纤济开发区 南京岛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 8 l 2 3 4 5 6 7 8 9 “ 3 4 常州开发区发展面临的机遇 3 4 1 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趋势加快,对国内开发区发展影 响f | 益明显。首先,亚太地区萨在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十一五”期 间中国仍是跨国投资首选地。据美国商会调查,8 7 的美国在华企业欲扩大投资; 1 0 0 0 家全球最大跨国公司中,3 3 的公司把中国作为下一个投资目标地。另据对 日本东京交易所1 1 4 3 家上市公司调查,有一半公司表示将在3 年内把生产基地 外迁,其中7 0 把中国作为目标选择地。其次,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规模扩大,配 套能力增强和基础技术水平提高,全球对华产业转移的结构层次不断向高端转 移。在产业上,从2 0 世纪8 0 年代的轻纺工业、9 0 年代的家用电器到9 0 年代后 期以来的微电子和信息产业、医药产业、汽车产业,未来一段时期重心将逐步移 向基础装备制造业;在产业链上,呈现从加工制造到制造、研发和服务一体化转 移的趋势。第三,有产业特色和产业配套基础的大型经济开发区成为国际产业转 移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更青睐于品牌工业区,采取生产加工、研发设计和管理 服务的联动转移。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沿和核心区,地处长 三角地区的常州开发区具有潜在良好机遇。 3 4 2 全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阶段机遇 “十五”期间国家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己经基本实现,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 不健康因素已经得到遏制,今后几年全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十一五” 时期是我国人均g d p 从1 0 0 0 美元到3 0 0 0 美元跨越的重要时期,城市化和工业化 进程加快,大量基础建设和大型项目工程对各种原材料、零部件和生产装备有着 巨大需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需求升级,鼓励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将 使国内市场需求增长强劲;全国宏观经济将在稳健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势。开发 区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