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文选取“布老虎丛书 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大量数据和资料,从政策背景、社会 背景、发展历程等三个方面对它进行了详细地梳理。这既是对这部2 0 世纪9 0 年代这一 畅销文学丛书本身的关注,也是对文学出版介入文学生产的一种探索。材布老虎丛书一 作为九十年代众多文学出版物的显著代表,用自身的发展变化向我们诠释着文学出版市 场化转型带来的文学审美观念、文学生产方式、文学阅读模式的全面变化。 本文所提出的“布老虎丛书 出版现象,主要选取了文学出版对文学生产影响最深 刻的三个方面,即出版理念、稿酬制度、媒体批评等,运用“布老虎丛书 发展过程中 的显著事件作为载体对此进行分析。这样的详细分析,更进一步说明,文学生产方式从 计划经济下的传统教化功能到市场经济下商品功能的转换,不仅重新调整了文学在文化 生活中的地位,还对文学本身的本体性提出了考验。当作为文学传播中介的图书出版业 以主宰者和组织者的身份控制着文学生产过程的时候,当文学图书的策划、宣传、炒作、 销量、获奖情况日益成为一部作品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的时候,当文学传播主体的行为 模式逐渐占据上风,控制了文学消费者的审美观念、进而控制了真正的文学生产者的创 作方向的时候,我们的文学势必会发生某种根本性的变化。如何应对出版原则变化所导 致的文学审美观念与文学图书商品性的矛盾,如何摆清文学作为艺术的长期“效益 和 作为商品的短期“利益 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营造良性文学生态环境, 这些问题的回答至关重要,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和新世 纪中国文学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布老虎丛书;文学出版;2 0 世纪9 0 年代畅销文学 a b s t r a c t 1 1 l ea o t h 面g c rs 耐e s ,弱t h eo b j e c to ft h i st h c s i s ,s t l l d i 髓也cp o l i c y 觚dt h es o c i a l b a c k 舢do fi t ,a n a l y s e st l l ep e r f b 衄觚0 f1 m y e a 瑙谢t l la1 0 t0 fd a t e 锄dm a t e r i a l 1 1 1 i s s n l d yn o to i l l yc o n c c m st h cb c s t s e i l e ru t e m t l l r co f1 9 9 0 sb u ta l r c s c 砌璐t h ep u b l i s h i n go f l i t e m r ym c t i o n a s 也ec r c d e n t i a l sc o m m i t t e eo ft h e1 9 9 0 sp u b h s h i n g n 锄t a t e st h e c :h 觚g e so ft h ch t c m r ) ,a 髓t h e t i ci d c 弱,t h ep r o d u c t i 佃p a n 锄a n dt h c 坞a d i n gm o d c0 f n t e m t u 陀 皿e 舭h i n gp h 咖e n 彻o f t h ea o t h 砸g c rs e r i e s 慨st h l 优p a n s0 f 她i n d u d i n g t h ep u b h s h i n gp 血d p l e ,t h ep a y m e n tf 0 rb o o kp u b l i s h e d 柚dt h em 吠i i z a t i o n ,w h a tw 觚晒t 0 e x p l 咖t h cc h 粗g eo f t h ep 刚u c i n gp a t t e mo fl i 触他i tn o to n l ya 由u s t s 也ep o s i t i o no f 也e h t e 唰c u 他i nc i v i l i z a t i o n ,b u ta l t 骼tt h ee 路e n o fu t c 豫t l l r e w h e nt h ep u b l i s h i n g 砌璐t 巧 咖a l l yb e g i n st 0c 0 毗r 0 i 也eh t e m 巧p r o d u c t i o 玛w h 姐t h ep u b l i s h p l 龇l n i n 舀t h es a l e ,t h c 船阮r d s0 fab ka 托t h ej u d g i 】呜s t 粗d a r d s ,t l 艟l i t 蹦咖鹏础l s tc h 粗g e 嚣s e 以a l l y h 0 wt o d e a lw i 也也e n 锄i 幽b c t 、) i r 湖m ea e s t h e 髓i d c 弱龃d 血ec 0 删娜i d i 哆谳c hi n d u d ei n t h cb i 的l 【s ,h o wt 0d e a lw i 也t h e n t m d i c t i o nb e t 、) l ,c e nt h ee 丘e 砥v e n e 豁o fa na n dt h eb e n 啦 o fc 咖o d i t y h o wt 0c a 咀s t m c te 0 0 l o g i c a lc i r c 哪s t 锄c c so fc o n t 锄p 叫a r y 丘n el i t c 随t t l 他 u n d 盯训i 曲璐0 f 虹0 w l e d g cc 咖y t h e 锄s 、j l ,e 塔0 f 也e m 淝v e r yi m p o f t a 乱n c y d c c i d ct 0a 髓a t 删o f t h ed i 】似= t i 锄df i l t l l 他0 f m cc h i n a sh t l n 鹏 k e yw o r d s :mc 1 0 也伍g e rs 砸伪,h 岫p u b l i s h i n 舀b 懿t 一n c rl i t c 】慨0 f1 9 9 0 s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二显型阻日期:乏些牡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 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必邀 之煎筮肛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焘! ! 里堡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8 0 、9 0 年代之交的中国文学,不管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表现出某种变革的味道, 如果说形式上的变革更多的体现在先锋文学、现代派文学对文学形式的探索上的话,内 容的变革则是体现在大量通俗文学作品占据文学市场了,可是今天,当我们面对琳琅满 目的图书制品时,更多的人感到的不是充实而是迷茫,不是神圣而是不屑,卖书的人多 了,文学图书的种类多了,可读书的人却少了。当我在某期刊杂志或报刊上看到某著名 评论家在讲述他是如何阅读并喜爱一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有眩晕的感觉,辨别不清那 些评论此书的名人是否真的读过了这部作品,那些感人肺腑的溢美之词究竟发自真心还 是出自金钱的诱惑,专学中文专业的我尚且如此,普通读者又能怎样? 当我游走在书店 浩如烟海的图书出版物中的时候,精美的文学图书以其华丽的外表跃入我的眼帘,无论 是书籍的封面、封底还是腰封,都会醒目地写着些撼人的数据或是奖项,我也会有眩晕 的感觉,我无法告诉自己,那些数字和奖项是出版家的炒作噱头,还是真实的数据统计。 专学中文专业的我尚且如此,普通读者又能怎样? 但是,固然犹豫,固然怀疑,选择一 本令人期待的好书,我还是会参考它们书评、广告语和导读。普通读者当然也是这 样。当图书的“好卖原则”俨然占据上风,成为“好书标准 的时候,我们真正选到了 我们想要的好书了吗? 当我们集体选择一部书并以此把它推向时代的高峰的时候,它真 的能代表这个时代的声音了吗? 我代表普通的大多数问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于是我决 定从这里入手,书写我的毕业论文。 每当想到文学,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文本,那些由语言文字组成的文本, 这当然没错,但不能忽视的是围绕在文本周围,或隐或现、若有若无的其它部分:比如 发表出版原则,比如价值评介体统,比如作家的身份和立场等,它们无时无刻不以某种 方式介入到文学生产的肌理内部,直接影响到文学的生成和样态,我们通常把这些环节 称之为文学生产机制。确切地说,文学生产机制,指的是文学生产过程各部分、各环节 的内在工作方式和相互关系,大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文学的生产机构( 期刊、出版社) 、 文学的评介机构( 评奖机构、批评研究机构) 、文学的生产者及其组织、团体( 文联、 作协) 等。【l 】本篇论文将选取文学生产机制众多因素中的一部分一文学图书的出版和 策划进行研究和分析。 随着文学市场的日渐成熟,图书出版逐渐成为文学生产的重要环节,它甚至在某种 程度上左右着当代文学发展的脚步。如果说文学评论界对大众文学保持着无奈的“集体 失语 ,那么出版机构对此却是不遗余力的推波助澜。改革开放后,国家出版政策进行 了一系列的调整,主要是将绝大多数出版社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管理,允许各种民间图 书发行机构分担图书出版过程中的许多职能,还有随着加入世贸组织,跨国出版公司的 分支机构也已各种方式逐渐的进入。这些因素的汇聚,无疑会引发一场由出版机制的变 1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革而带来的文学自身的变化。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策划人安波舜偶然尝试的“布老虎丛 书 才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初见端倪,并随着同类现象的纷纷出现而导致中国畅销 文学市场的逐步成熟。试想,中国当代文学为什么会那样决绝地中止先锋派的“形式游 戏,而降低身段面向平民大众? 如果没有萌芽杂志社的大胆改版,重磅推出“新 概念作文大赛 ,韩寒、郭敬明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在校学生还会一夜成名,成为各大出 版社炙手可热的“出版法宝”吗? 还会有随之而来的“青春写作热潮 冲击图书市场吗? 如果没有长江文艺出版社不惜重金炒作本无看点的狼图腾,还会有随后的“动物小 说热 、“生态小说热 吗? 这些“如果”只想说明,“文本 固然重要,但围绕“文本” 的外部因素同样不可忽视,那就是文学出版与策划的力量。有趣的是更多的评论家宁愿 把“布老虎丛书中的作品作为分别独立的个体来对待,把“新概念作文大赛”推出的 作家群体当作“8 0 后 一支文学新军来研究,至于它们是在怎样的一个背景下诞生 的,受到了怎样的环境影响和制约,则往往被排除在他们的研究之外。这是多么大的一 个缺失啊? 我愿意换一种思考方式,来探讨文学出版机制对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这种由外部 机制渗透到内部本质的反向解析,应该算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本篇论文选取布老虎丛书 作为研究对象,这个上世纪九十年代乃至今天都能称之为“出版策划典范 的丛书书系 的意义不仅在于给中国出版界带来了“品牌畅销书”的概念,而且还在于,正当出版界 政策转轨,却毫无经验借鉴的时候,它开先河性地签约了自己的纯文学作家,改变了以 往的稿酬模式,并率先以图书品牌这个非实物形式注册了商标。更为重要的是“布老虎 丛书从丛书的文学理念到作品的文字风格,都颠覆性地在创作前经过了精心的策划。 这一系列出入意料的举措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创造了十年不衰的神话,也为中国文学出 版史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对“布老虎丛书整个历程的梳理,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 文学出版领域的发展脉络,从而进步了解,在这样的出版策划之下,“游戏规则”的 变化究竟给文学创作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读者在这样的阅读中,究竟能形成什么样的 文学趣味? 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合理恰当地阐释,那么我的论文的目的就达到了。 本篇论文拟选取个案分析,层层深入的方法,欲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数据的列举,把 问题探讨清楚。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将会借鉴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的观念,皮埃尔 布迪厄的“文化生产的场域 的观念,并以文化研究的方法作为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 从而摒弃传统的“社会化大生产 理论对商品经济时代的文化工业性的简单排斥,修正 那种认为出版机构只要一追求利润就必然导致畸形发展的片面观点,探寻文学出版的变 化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布老虎丛书 的发展历程及评价 第一节“布老虎丛书”诞生的出版背景 应该说,以“布老虎丛书为代表的中国畅销书品牌的诞生,是被“逼 出来的, 而不是主动“探索 出来的。出版政策的调整、发行市场的放开,“二渠道”现象的出 现,跨国出版巨头的插足,无疑给中国的出版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一、出版政策的转轨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各项事业都纳入计划经济的范畴,出版发行行业自然也不例 外。公私合营,限制私营出版业的发展成为政府对出版行业改革的主要目标。对私营行 业图书纸张的限制,加大了私营出版业的出版成本,大大降低了私营出版业的行业竞争 力,“私营出版社和杂志社需用纸张,应自行采购,不得列入分配范围之内,【2 】,迫使出 版商不得不向政府主动提出公私合营的要求。到1 9 5 6 年初,整个出版行业实现完全国 有化,在此基础上,极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原则一“各专一类”也逐渐形成i 3 】, 政府将出版社按中央、地方行政划分归类,人民文学出版社主要出版经典性作品,中国 青年出版社主要出版与青年题材有关的作品,而各地方性省级出版社,不但在规模上受 到了限制,在图书种类和内容上,也失去了自主权,不能出版学术著作、不能出版长篇 小说,只能出版一些为本省服务的图书,在计划经济思路的指导下,这些措施固然能避 免出版社之间的盲目竞争和重复浪费,但存在于各个行业中的因计划经济而产生的思想 沉寂、毫无生趣的现象必然也成为困扰出版行业的发展桎梏。 在发行领域,政府采取强制手段将包括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开明书 店在内的五个单位的8 7 处发行机构合并成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并于1 9 5 4 年并入新华书 店,新华书店“统购包销 的格局便由此形成,出版社只管出书,却不用承担销售压力 的“单纯生产型”模式,完全阻断了出版行业和消费群体的沟通渠道,没有畅通的信息 反馈,使图书发行部门很难听到读者的声音,甚至也没有主动去“听 的必要,只是单 方面的唱着意识形态教化的“赞歌 ,消费对象不健全的文学生产,势必成为少数精英 控制的恶性循环的生产行为。 面临这样的行业困境,1 9 7 9 年1 2 月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这次 会议将地方出版社的工作方针从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转向“立足本省,面向全国 ( 4 】,大部分省份由一个综合出版社分化出几个专业社,大批文艺出版社由此诞生。人民 文学出版社等几个大社垄断的局面终于被打破。1 9 8 4 年的哈尔滨地方出版社工作会议, 进一步提出要由“单纯的生产型 逐渐转变为“生产经营型 ,同时提出要适当扩大出 版单位的自主权,实行岗位责任制。【5 】1 9 8 8 年,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文件,明 确要求:在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必须改革政企不分,统得过死, 出版单位缺乏自主权,缺乏活力的旧体制,建设政企分开,扩大出版单位自主权,加强 3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宏观管理,具有生枧和活力的新体制。嘲1 9 9 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促进了出版行 业改革的步伐,各出版单位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经营承包责任制,效益和利润已经成 为编辑们不褥不面对的硬指标。 图书发行的领域的改革也是大刀阔斧的。伴随出版行业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图书 发行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1 9 8 2 年6 胃,全国图书发行体制座谈会提出“一主三多一 少的改革嗣标,即以新华书店为主体的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成分、多种购销形式、 少流通环节,随后,1 9 8 8 年又提出了“三放一联”,即放权承包、放开批发、放开购销 形式和折扣、推动横向联合。新华书店“统购包销 的经营模式被彻底打破,销售形式、 销售渠道的开放,也为民营发行商扩大经营带来了更大的空间。由此,沉寂了多年的图 书市场迅速活跃起来。 二、搿= 渠道一书商的出现 1 9 8 4 年,有关部门为了缓解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闯题,出台了“协作出版”政策,出 版社可以在审定通过书稿后,由作者自行印制、发行图书。【7 】学术著作出版难是否被解 决谶待研究,但是这一新政策带来的一个胬生事物“二渠道书商,却在未来的十 年甚至几十年中,成为能与国营出版社分庭抗礼的“体制外循环如版力量,彻底改变 了中国出版业的现状,要想了解私营书商的发展轨迹,有两个词我们不褥不先做出解释, 那就是“书号和“二渠道。“书号 是指图书的统一编号,说自了就是图书的准许出 生证,它的总量是由新闻出版总署调控的。所谓“书号 是一种通俗说法,它概括了包 括书籍出版在内的一整套出版手续,后来增加了条形码,并配有c 臻数据。如果是没有 正式书号的图书,那就应该是有准印证的内部资料,内部资料是不允许定价( 只可标上 工本费) ,也不允许销售的。允许书号遥过自费的方式迸行协作出版,就等予将图繁这 种特殊垄断商品的部分权力进行了有条件的转让。尤其是在发行权上的放开,导致民间 书商的扩大使用,二渠道”就是这样衍生出来的。所谓“二渠道 是指新华书店主渠 道之外的又一条发行渠道,实质为民营资本介入图书发行。“二渠道 从业入员一般称 为个体书商,他们往往凭借自己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的功夫,逐渐建立了遍布城乡、灵活 畅通的发行掰络。与主渠道的“新华书店 相比,健们有更灵活、更快捷的一套出书程 序,他们有更广泛、更民间、更贴近市场的信息来源,他们的资金投入和回收都有更实 际的有效手段。筠世纪9 0 年代中期以藤,“二渠道殍书商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一种集选 题策划书稿组织、装帧设计、印制出版、营销发行为一体的“出版工作室应运而生, 二渠道的人员结构、经营理念也在这样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完成了一次质的转型,出 版竞争中的勃勃生机甚至对主渠道构成了的一种榜样式的影响。 三、跨霹资本进入孛匿出版市场 ,1 9 9 5 年,德国贝塔斯曼集团获准与中国科技图书公司合作成立了国内酋家中外合资 的隰书发行零售企业e 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并在中国推广“书友会 概 念。1 9 9 7 年贝塔斯曼书友会正式成立。到2 0 0 0 年,贝塔斯曼书友会的年销售额已高达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0 0 0 多万元。2 0 0 3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图书、报纸和期刊零售业向外国投资 者全面打开,蓄谋已久的贝塔斯曼公司又成功收购北京2 1 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 这一举措为其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由此拉开了外资介入图书市场 的大幕。代表国有出版力量的“新华书店 老大哥的地位由此遭受到更多的冲击。 此时,一面是十分活跃的“二渠道”书商,一面是经验丰富、深谙市场规则的跨国 巨头,在这样的压力下的中国出版业可谓步履维艰。所以,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也先后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探索我国出版发行行业的谋生之路,其中,较为重要的举措, 就是2 0 0 2 年“畅销书运作经验交流会”的召开。全国3 5 家文艺出版社的负责人参加了 这次交流会,以往大家心领神会却秘而不宣的畅销书运作经验第一次登上了大雅之堂, 谁动了我的奶酪、魔戒这样的畅销书,第一次成为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代表的正 统出版社关注的焦点,虽说顶着“为文学书出版开拓思路 【8 】的名头,出版社追求利益 的目的也第一次张开了他羞涩的面孔。事实上,早在1 9 9 2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就率先 出版了香港女作家梁风仪的系列“财经小说”。在其带动下,国内多家出版社大量出版 梁风仪的小说、散文,在一年多的时间内竞出版3 0 余种,形成了“梁风仪旋风 ,它的 意义在于,在别的出版社还在观望状态的时候,人民文学走出了关键的一步,并以“老 大哥的身份,代表政府宣布了通俗畅销读物出版的合理合法性,这无外乎一颗行业“定 心丸 ,如果说1 9 9 2 年的中国出版社还在小心咂摸这颗“定心丸 的味道,停留在模仿 试探阶段的话,1 9 9 3 年中国图书市场的异常繁荣,便是这颗药丸显现药效的表现了,春 风文艺出版社“布老虎丛书 的尝试,正是在这一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不能不承认, 人民文学起到了很好的抛砖引玉作用,它更像一声号令,让准备已久似乎已经按捺不住 的中国编辑们,全速冲向了尚未开发完全的中国图书市场。 第二节“布老虎丛书”诞生的社会背景 一、2 0 世纪9 0 年代中国文学现场一场悲壮的文学与商业之争 2 0 世纪8 0 年代是中国文学的黄金年代,文学经历了从复苏到振兴的过程,作家们 主动承担起了“舍我其谁”的社会启蒙者身份,“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 、 “先锋文学、“寻根文学”,一个个文学热点的更迭,显示出他们对社会的广泛关注和 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进入2 0 世纪9 0 年代,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物质生活极大改善,却也 带来了整个社会对价值体系的重新思考,1 9 9 3 年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讨论,决不仅仅是 一次精神层面的深刻思索,而是一次价值观的集体迷惑,文学与商业,第一次公然以一 对尖锐的矛盾体的身份,跃上历史的舞台,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那是一种艰难的抉 择,更是一场悲壮的较量。 一组关于作家收入的调查数据为我们解释了何为“艰难:1 9 9 2 至1 9 9 4 年之间,“上 海专业作家1 7 人,靠作协工资与稿费为生。一级作家4 0 0 多元,二级、三级作家分别 为3 0 0 多和2 0 0 多元,而上海1 9 9 2 年人均支出是2 7 0 元,当物价指数飞速上涨、工厂 5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的工资数倍于从前时,他们的工资未有较大提高 【9 】。过去,作家们有着不高不低 的工资,还有着令人羡慕的稿费,物质生活相对各阶层来说是比较高的,文学创作也被 视为一种神圣的职业褥得至l 尊豢。可如今,就大多数作家蔼言,工资没有隧物价褶应邀 上涨,来自文学创作方面的收入又大大萎缩。显然,物质生存的艰难自建国以来第一次 阕接地对文学的发展构成威胁。物质要求对每个入都是平等的,作家也不例外,然蕊, 在物质条件欠缺的背后,他们的“艰难 附加了太多的心理因素,身份的边缘化、理想 价僮的被质疑、拜金主义潮流的风行,让最单纯的文学创作掺杂了无数的矛盾心理:是 为审美丽写作,还是为市场丽写作? 王安忆的矛盾代表了大多数作家,一方面,她认为 “文学应该走入市场,认为市场不可能埋没好作品, 另一方面,她又说“我根本就不 把我的东嚣走入市场,我觉得我不是在市场上发震懿,这不是我的道路。弹斓 一组关于期刊小说发行量的数据又为我们解释了何谓“悲壮 :“上海现在仅存的4 家缝文学刊物:萌芽1 9 8 5 、1 9 繇年前的发行量3 5 万份,现在2 万份;收获量9 8 5 、 1 9 8 6 年前最高达百万份,现在1 0 万份左右;上海文学1 9 7 8 、1 9 7 9 年达4 0 多万册, 现在2 万左右;小说界现在发行量也只有3 万份。 丽与之相对的是:“原为萌芽 创办用来以富养文的刊物电影、电视文学的发行量是3 7 万份;和小说界同为 文艺出版社的期刊的故事会发行量3 0 0 多万份。 【l l 】这样的对比,用最客观的方式 自我们展示了纯文学的尴尬与悲哀。僵是,我们的作家并没有退缩,并没有湮没在商业 文化的滚滚洪流中,相反的,2 0 世纪o 年代的作品,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看,都 是值褥肯定酶,都是具有历史突破性的。面对纯文学的全面溃退,我们仍然看到了坚守, 纵使那是“悲壮 的坚守,我们听到了张承志“孤军去战,与整个文坛决斗”的挑战宣 言,我们看到了张炜“举起我得心应手的笔,让它变作中国文学的旗的战斗檄文,他 们企望在物欲膨胀、精神匮乏的显示中,用理想和信念照亮暗淡的人生,不过从整体来 看,我们不得不承认,“无形的市场之手,使纯文学寂寞地退守到了社会一隅。 【1 2 j 对中国豢代文学露言,这更像是一种历史性的转换。将文学艺术作品纳入市场经济 的过程是把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单纯存在形式向融有多种“意味”的商品形式的转 化过程。纵使有于般不是,市场经济来了,我们便无法选择逃避,我们无法让文学处在 “真空 状态,材文学接受了商业化作为文学生存的现实背景和条件,同时也容忍了商业 化部分地改变纯文学螅艺术品质。随着作家心态的逐步调整和成熟、对商业化规律的逐 步把握,他们的作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寻平衡点,而且充分利用了商业化给文学带来的 新的生存境况,使纯文学的生气绵绵不息。【1 3 】“布老虎丛书便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魏一次积极的尝试。 二、。布老虎丛书”次巧妙的拼贴 1 9 9 3 年,春风文艺出版裢推出了“布老虎丛书静,它以全新的出版模式,在那个文 学“市场化,之路走得似乎有些惨淡的年代,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前所 未有的成功,一时阂,它给中蕃文学市场注入了薪鲜酶力量,作为中墓文学的“加温荆? ,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给长篇小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据统计,当代文学史前1 7 年共出版发表长篇 小说3 2 0 部,而1 9 9 5 年一年就高达4 0 0 多部,1 9 9 6 年增加到6 0 0 部,1 9 9 7 年突破了7 0 0 部大关,1 9 9 8 年更是超过1 0 0 0 部。【1 4 】如果给要“布老虎丛书”找到锲合身份的标签, 以下这些相信一个都不能少:品牌丛书战略、纯文学作家写作、作家签约、高额稿酬, 把这些标签放到9 0 年代中国文学出版界的整体观上看,众多“似曾相识”的元素就会 告诉你,“布老虎丛书 那不是创举,而是一次巧妙的拼贴。 首先要追溯的就是与“布老虎丛书 同样享有盛誉的另一套丛书一“跨世纪文丛, 这套由陈骏涛先生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纯文学丛书,自1 9 9 2 年的文学淡季及 出版困境中开始第一次“漂亮的逆风起飞”【1 5 】之后,截止到今天,它已前后出版五辑, 共计五十多部作品集,这些作品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的代表作为选题,采取兼容性的作 家选择和排列方式,融合先锋、现代派、新写实等各种写作风格于一体,称得上是一次 纯文学作品市场化的积极尝试。“当时的出版行业正在为市场所困扰,还没有找到如何 为纯文学开拓市场的良策,因而对纯文学并没有投注太大的热情,大家都一窝蜂地向俗 文学倾斜。总得有人出来做一点探路的工作。我几乎是没有任何一点犹豫就出来扮演了 这样一个探路的角色。”【1 6 j 当问及“跨世纪文丛 的创作动机的时候,主编陈骏涛的一 席话让我们似乎有似曾相识之感,同样是因为这样一个问题而接受采访的安波舜 “布老虎丛书”的策划人是这样说得:“作为出版人,我觉得我不能光像作家一样哀叹, 我还具有改变这种局面的责任。当时并没有想做成畅销书品牌,而是想杀一条血路, 为文学留一点香火,还是很悲壮的。 【l 刀这似乎有些不谋而合的意味,两个文学精英, 以拯救文学的勇士的姿态,在那个文学动荡的年代,跳出了传统出版理念的藩篱,分别 创造了两个出版界的神话,从这点来看,“布老虎丛书”并不是个创举,而是一种理想 的延续,它从这个比自己早一年诞生的“跨世纪文丛身上,确实收获了不少可资借鉴 的成功经验,比如“品牌文丛”的形式,就把单行本的图书出版转化为一个品牌的规模 效应,这样的举措,带来的不仅仅是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还有成熟品牌自身蕴含的“口 碑价值,这将在图书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另外,“布老虎 从“跨世 纪”身上,也充分挖掘到了纯文学作家的市场潜力,9 0 年代初期的中国的文学市场,固 然需要一些无深度阅读的消闲性读物,但将这一需求推演到极端,势必影响到出版物重 要的也是主要的功能,即文化品格的建立,人文精神的传承。同时,当时的消闲读物, 已到了胡编滥造的地步,加上作者文笔的参差,连作品起码的娱乐功能也大打折扣了, 相反的,一些严肃作家的作品,其可读性和娱乐功能已大大超过所谓的通俗小说,它们 所记载的文化内涵则是前者所无法比拟的。【1 8 】基于这样的认识,“跨世纪文丛 选择了 条名作家中长篇小说的选书路线,“布老虎丛书 同样借鉴这一路线,并在此基础上 出其不意地打出了一张“名作家写通俗小说 的奇牌,实践证明,这样的出版方式确实 给“布老虎”注入了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不仅如此,它更为中国文学图书出版界,探 索出了一套理念完备的畅销书出版模式。 究竟如何让创作风格已经趋于固定的纯文学作家改写通俗文学,1 9 9 3 年发生的“周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洪签约出版社事件,似乎给了“布老虎丛书不小的启示。作家周洪其实是人民文学 出版社当代编辑部以周义禺为代表的一群作者的笔名,他们与中国青年出版社和香 港粱风仪的勤+ 缘出版社签订了三年戆溅版合圈,合同约定:作者三年蠹的创作计划必 须经过出版社批准,作者无权擅自做出决定,无权透露自己的写作计划。凡出版社不同 意的选题,周洪无权创作。这个如今看似平常无奇的创作合同,在当年弓| 起了轩然大波, 作家创作文学作品,一直被视为最神圣、最自由的行为,当出版社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 介入作者创作,左右创作作品的情节发展的时候,其向市场“谄媚 的嘴脸在当时就显 得过于明目张胆,而且,作为读者,阅读这种被策划过了的图书,心里也总会有一种上 当受骗、不被尊重的感觉。从当时关于这一事件的几篇报道中,我们就能窥视到当时对 这一现象的态度。南方周末在1 9 9 3 年9 胃2 4 冒的版蕊主刊发有伤文学的“卖身 一文,随后,又在当年1 0 月1 日的报纸上刊发“卖身 的作家,从此,这个事件甚 至普遗被人们称为“周洪卖身事件,媒体普遍的态度是作家因力金钱瑟毒卖了文学鲍 尊严。其实,在西方完备的畅销书体制下,签约作家并不奇怪,图书就像是其它商品一 样,同样需要了解消费者的需要,了解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情况,处在市场经济探索阶段 的中国图书市场,无论从出版观念还是从操作经验上来说,都还不具备这样相对“超前 的思想模式。可是,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布老虎丛书 利用了这个有用的信息,如何既 有名作家助阵,又有吸零| 人盼故事应对市场需求丽不是将名作家l 爨有的作l l i l 做篱单的拼 装,延续以往的合集模式呢,周洪签约的办法,为他们提供了一条宝贵的经验。 有了行之有效的撼旌,作为一个地方文艺出版社,又怎么能把大批的名作家凝聚在 其周围呢? 1 9 9 3 年1 0 月2 8 日发生在深圳的“中国文稿拍卖会”成了我们不得不介绍的 重要伏笔,此次拍卖会是由当时深圳青年的一名普通记者王星策划并最终促成的, 链第一次把知识分子的精神产物当作商i i i l ,并拿到了象征价值与竞争的拍卖台上,参与 此次拍卖会的有著名作家史铁生、张抗抗、霍达,拍卖会共拍出9 部作品,拍卖总额高 达3 万元,其中不仅有高价拍出的女作家霍达的秦王父子、顾城、谢绛的英子, 报告文学深圳传奇,甚至连刘晓庆的一个标题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也拍了1 7 万元。这与冷寂一时的文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竞价会上的第一声槌声,将声透五千 年,声动千万里,文入言义不言利的藩篱,被一槌洞开【1 9 】从此次拍卖活动悲壮的 宣畜中,我们似乎更能洞察出这次活动的意识形态意义,将远远大于其拍得的价值。“建 立起一个市场,一个公平地体现出知识分子价筐的市场,让文入凭着鸯己的智慧,富起 来,让智慧仗着文人的经济腰杆,流通起来 ,【2 0 】让文人转变创作观念,才是这次拍卖 会鳃蠢的所在。我想说的是,让文人的价值变成价码,给“布老虎丛书招揽作家提供 了可能,支付高额稿酬,也从某种意义上赋予了出版社权利,与销售量相关的稿酬把作 家和出版社维系到一体,改变了传统的作家写稿,出版社单方面接受的模式,实现了中 国图书出版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就这样,“跨世纪文丛 的丛书形式、周洪与出版社的签约方式、作家手稿的价值 。纯运作模式一齐孕育出一个萌芽中的“布老虎丛书”。 8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节“布老虎丛书”的发展历程 2 0 世纪9 0 年代的“布老虎丛书,从1 9 9 3 年:苦界高调出版,到1 9 9 6 年“金布 老虎爱情小说 繁盛一时,再到1 9 9 9 年“宝贝事件一蹶不振,它用7 年的时间为我 们诠释了一个图书出版范例的兴衰存亡史,更成为9 0 年代中国畅销书的一个发展缩影。 可以说,“布老虎 所经历的七年,正是中国畅销书从诞生到发展的七年,也可以说,“布 老虎”的探索之路,正是中国文学从精英走向市场、从意义追寻走向利益追求的道路。 虽然2 0 0 1 年,经过整顿的“布老虎丛书 再次面市,可是谨小慎微的出版态度和已然 成熟的出版市场仍然无情地把它击落于文学的潮头之下,其先锋探索的意义,注定止步 于一部“惊世骇俗 的上海宝贝之前。基于这样的原因,本文将选取9 9 年前的“布 老虎丛书 作为研究对象来探究图书出版发行对中国畅销文学发展的影响。这样的研究, 让我们从梳理它的发展脉络开始。 一、酝酿期 1 9 9 3 年前后发生在图书出版发行领域的变革,纵然是带有转机性的,纵然预示着文 学发展轨迹的某种转折,但是对于长时期墨守成规的出版社来说,还很难吹皱一潭死水。 布老虎丛书从酝酿到诞生,它的策划人安波舜的个人力量,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之一。安波舜是一个具有挑战姿态和丰富经验的资深编辑,同时,他也是一位有着2 0 0 万字创作经验的专业作家,这样的双重身份,使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市场经济袭来对于 一位专业作家的挑战意味着什么,站在作家的立场上,安波舜称,“1 9 9 2 年,也就是布 老虎出生的前一年,文学跌入了最低谷,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几乎就意味着赔钱。我 当时正在创作一部书写少年时期成长经历的长篇小说,每天晚上写得泪流满面。可是想 想,写完之后怎么样? 谁给出? 出了之后谁会看? 当时不光我,我周围的许多作家,包 括著名的先锋作家马原、洪峰他们都很沮丧。洪峰那时刚刚创作完东八时区,在文 学圈子内很有影响,但找了几家出版社都不给出,大家在一起聊天时感到很受打击,觉 得自己热爱的事业居然这么贬值,这么不获得承认”同时,站在编辑的立场上,安波舜 也清醒地认识到,“我觉得我不能光像作家一样哀叹,我还具有改变这种局面的责任, 他还特别强调,“当时并没有想做成畅销书品牌,而是想杀一条血路,为文学留一点 香火。【2 1 】这样的豪言壮语,无论是从自我拯救还是从行业探索的角度讲,都为“布老 虎丛书定下了一个似乎有些豪迈而又悲壮的基调,这样的基调,正好契合了当下大部 分纯文学作家的心声,一时间能招募到那么多纯文学作家,放下身架,加入其中,相信 大部分功劳便来源与此。 有了强大的作家队伍,还缺少一种创作的理念,安波舜的观点是:1 9 9 3 年的中国文 坛,先锋文学“只供旧体制下勉强维持的文人圈子使用,而与主流社会读者无关 ,而 那些“承载着新闻任务的内幕揭秘类”俗文学,又“无处不让人感到是无业游民要求再 一次均贫富的革命呼声,瞄】从这样的论断可以看出,这两者都不是他要寻找的文学出 路。中央电视台对北京中关村和深圳特区两地读者的读书调查促使安波舜的出版理念开 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始出现了明显的“市场倾向 :将以技术官员的身份参与社会各个领导层的理工知识分 子才是阅读的主体,他们需要热情、激情和希望,他们渴望机遇和梦想,他们沉醉于象 征着“超验 的童话,他们相信正直、善良和爱,他们相信经典的艺术形式和力量,( 安 所谓的“经典艺术形式”,就是指的传统的讲故事似的小说叙事方法) 任何先锋的探索, 对他们来说都毫无意义。在多年后总结“布老虎 创作理念与追求的一篇文章中,安波 舜毫不掩饰地用了“欣喜若狂这个字眼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情。他为“布老虎 选择了 这样一个主题:追求社会理想和世俗的平民英雄,维持家庭和事业的责任感,以及知识 分子的社会良知、诚实、正直与善良,“创造永恒、书写崇高,还大众一个梦想 。】 就这样,“布老虎”丛书以传统和经典相融合的方式、高扬着“真善美”、“人性的永恒 这面五四人文精神的大旗,呼喊着“拯救中国纯文学”的口号,高调现身了,顶着如此 “高帽 的“布老虎 ,似乎更给了中国纯文学作家以信心和激情,在赢得经济利益的 基础上,保有崇高的文学理想,并再次具有获得读者认可的可能,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二、发展期 严格的合约和相对较高的稿酬,给成立初期的“布老虎 以合理的约束和全新的商 品运营法则,合约赋予文学作品以商品的特征,它用明晰的条款,给尚未成形的作品一 一贴上了标签。“一、故事以9 0 年代的城市生活为背景,故事情节要逼近现实。二、要 写一个好读的故事。三、要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精神,有超越性。 【2 4 】这看似简单的 三条,其实对擅于站在社会、历史角度进行庞大叙事的中国作家来说并非易事,而且, 安波舜对签约作家的限制决不仅限于此,安波舜还谈到,“和每个作者签约,并不是在 他小说写完之后,在他小说创作之前,我必须和他谈,他把故事讲给我听,我把故事在 脑子里反复了好几遍,比较完之后,我觉得你故事里哪地方是最重要的支点,哪感情冲 击比较大,给人一种长久的回味,了解这些并讨论了这些写法之后才签合同 【2 5 1 。在这 样的出版理念的指导下,初期签约的十位作家,带着他们在出版商的“镣铐”下创作出 的十部作品,为“布老虎 丛书获得了品牌创建时期最宝贵的成功。1 9 9 3 一1 9 9 6 年间, “布老虎”先后推出的作品有十部长篇小说,包括洪峰的苦界、铁凝的无雨之城、 赵玫的朗园、崔京生的纸项链、梁晓声的泯灭、陆涛的造化、王蒙的暗 杀- 3 3 2 2 、叶兆言的走进夜晚、张抗抗的情爱画廊、潘茂群的猎鲨2 号, 和两部散文集,包括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和铁凝的河之女。其中,铁凝的无 雨之城、张抗抗的情爱画廊的销售量都达到3 0 万册以上,其它小说每册也能达到 1 0 万册的销售量,而凝聚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于一身的文明的碎片,更是 为“布老虎 赢得了文化和利益的双丰收。 1 9 9 6 年以后,初期签约的十名作家的作品已经陆续出版完毕,如何在保持“布老虎 风格不变的前提下,维持名作家的创作水准,获得充足的稿源和社会关注度。财大气粗 的“布老虎 选择了高额悬赏征稿的方式。他们在中华读书报的显要位置刊登了用 1 0 0 万元征寻“金布老虎爱情小说 的征稿启示:“一、小说将充分体现中国古典浪漫主 l o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义精神,具有梁祝化蝶式的超越生命、超越痛苦的艺术境界,给人以饱满充盈的激 情、希望、快乐和浪漫的审美享受。二、小说的故事背景应是九十年代的城市生活。故 事情节要逼近现实,但内在的意蕴走向要超越现实。能够在小说开辟的虚构境界上完美 地表达作家的审美意图和生命理想,并对人类普遍面临的爱情处境做出自己的回答。三、 小说的表现形式以经典小说的表现技巧、方法为范本,读者对象定位在城市知识分子阶 层。因而要求构思精巧独到,细节真实可信,语言生动口语化。情节动力和悬念制造淡 入浓出而又不露痕迹,切勿用落魄文人的变态心理作冲突依据。 闭从散文般句式的征 稿要求中,我们仍然能看出“布老虎”出版理念的转变,从“创造梦想”向“创造爱情 的转变,似乎更像是向市场迈进的宣言。这样的倾向还源自一次调查,通过这次调查, 安波舜进一步锁定了“布老虎 的读者群“受过大学教育、在公司、事务所等主 流社会工作,月收入在1 5 0 0 元以上、年龄在2 5 4 5 岁之间的女性。”从“崇尚梦想” 到“追逐情爱的转变,预示着“布老虎 在纯文学道路上的一次退却,“爱情、性、 跌宕起伏的情节 通俗小说的三大要素,“布老虎 首先占据了爱情,其实,好看 的爱情,又必不可少伴随着“性 和“故事 ,那么,可以说,行至此,中国文学畅销 书的轮廓已经在“金布老虎”征稿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了。这次征稿收到了近7 0 0 部 作品,却一直未有真正中标者,这期间,皮皮的比如女人、铁凝的大浴女先后 出版,可是,却在出版方“入围却未获奖、“逼近”之类的文字游戏中,不了了之。 三、转折期 1 9 9 9 年出版的上海女作家卫慧的 上海宝贝,是“布老虎 的一次转折。但这样 的转折并不是丛书发展过程中的自主行为,而是一次被迫的中断,一次因触犯政策而引 来的“灾难性的转折。国家新闻出版署以“作品夹杂色情、淫秽描写 之名查封了这 部作品,并要求销毁该书库存或给予退货,同时策划人安波舜、上海宝贝的责任编 辑白烨( 实际上是外聘的) 分别被春风文艺出版社撤职和除名,出版社也因此遭到停业 整顿的命运。这是文艺类出版社遭到的较为严厉的一次惩罚,对于发展势头正旺、销售 业绩正好的春风文艺出版社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尽管当时街边各种“地摊文学 书刊, 其色情、淫秽描写可能要比这部上海宝贝低俗得多,然而,新闻出版部门知道这不 过是些打游击的勾当,不可和正规出版社代表文化主流的声音相比,尤其是“布老虎丛 书 ,作为大众文化代表的身份不可小觑,其造成的恶劣影响也必然会得到更多的重视。 纵使这本书最初的销售量不大,可是卫慧在媒体上的口无遮拦( 甚至说出“让他们看看 上海宝贝的乳房”一类惊人之语) 引来了更多关注目光。“色情 成为了这本书的焦点, 而不是安波舜最初策划时意欲表达“7 0 年代人”的迷惘与残酷。网络和平面媒体的炒作, 最终导致其被封命运。但是,随着一声禁令的发出,反而勾起了更多人的猎奇心理,这 倒像是一种免费广告,上海宝贝随后掀起了“书店撤柜、盗版畅销 的奇怪景象。 对安波舜和白烨个人来说,处罚倒也无所谓。改投长江文艺的安波舜,仍然是图书策划 领域的一名干将,而白烨也转而关注青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护理信息化师职业资格《护理信息化系统应用与管理》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高级经济师《宏观经济学》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铺租赁合同协议2025年装修施工条款
- 商铺物业费代缴合同协议2025年定制版
- 软件开发合同协议2025年版本更新义务
- 全职员工薪资调整合同协议2025年
- 民宿转租责任协议2025年完整版
- 2025年薪酬保密制度与合规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HRBP业务伙伴角色与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36∕T 1087-2025 《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规范》
- 云南烟草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陕西寰宇正信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7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国际贸易新形态:市场采购模式的经济溢出效应研究
- 磷矿采矿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电气采购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传辅导
- 手术室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与管理
- 2025年供应链管理师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卡西欧手表5114机芯中文说明书
- 要素式民事起诉状(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