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县推进残疾人.doc_第1页
浅谈高县推进残疾人.doc_第2页
浅谈高县推进残疾人.doc_第3页
浅谈高县推进残疾人.doc_第4页
浅谈高县推进残疾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高县推进残疾人“量服”工作的做法及体会基本情况残疾人状况高县有总人口52万,幅员面积1323平方公里,辖12个镇7个乡,285个村委会,32个社区居委会。根据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公布的数据分析,高县有残疾人3.82万,占全县人口总数的7.57%。其中,视力残疾7800余人,占20.42 %;听力残疾8700余人,占22.77 %;言语残疾500余人,占1.31%;肢体残疾9000余人,占23.56%;智力残疾2600余人,占6.81%;精神残疾3300余人,占8.64%;多重残疾6300余人,占16.49%。从残疾人口分布情况看,农村残疾人口3.35万,占残疾人总数的87.7;城镇残疾人口仅0.4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2.3。从贫困状况看,约1900名残疾人处于贫困状态,占残疾人口的5,衣食住行都需要政府救济和社会帮助;约18000名残疾人处于低收入状态,占残疾人人口的50,基本需求自身能够解决。残疾人工作机构状况 高县残联建立了县肢残协会、盲人协会、聋哑人协会、精残及亲友协会、智残及亲友协会。19个乡镇均建立了残联,其中文江镇、庆符镇配备了残联专职干部,其余17个乡镇由民政办干部兼职残联工作,绝大多数乡镇残联和民政办合署办公,317个村(社区)建立了残协并开展工作。 主要做法 “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在全面掌握辖区内残疾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为每个残疾人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发展方案和扶持方案(以下简称:帮扶方案),在帮助残疾人充分挖掘自身潜能的基础上,将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为残疾人提供的各项保障、服务和帮扶与残疾人的需求实现有效对接,并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管理。它是一种科学方法和工作方式,称之为“量服”工作。 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要清楚残疾人的具体情况,以帮助残疾人充分挖掘自身潜能,解决“残疾人自身能做什么”的问题。要清楚残疾人到底有哪些需求,解决“残疾人需要什么”的问题。要清楚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对残疾人到底有哪些保障、服务和帮扶政策,解决“能为残疾人做什么”的问题。将残疾人的具体情况、个性化帮扶方案及落实情况等及时录入“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信息平台,实行信息化管理。召开会议 安排部署为确保2011年任务完成,高县残联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一是由乡镇分管领导和残联干部参加的工作部署会,贯彻精神,下达任务,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二是召开317个村(社区)的干部参加的业务培训会,专题讲解“量服”工作的业务知识,要求把握两个关键:第一个关键是入户调查,掌握准确信息。搞清楚残疾人家庭能做什么、需求什么、我们能帮什么三个问题。第二个关键是制定帮扶方案,填写“四表一卡”。填好“四表一卡”又要做好三个结合:帮扶方案要与残联的扶残助残项目紧密结合,将残联已经落实或即将开展的残疾人帮扶项目“装”进“四表一卡”;帮扶方案与相关部门的普惠政策紧密结合,将相关部门的各种保障项目“装”进“四表一卡”;与残疾人家庭最迫切的需求紧密结合,残疾人的需求很多,根据现有的项目和政策,切实为残疾人家庭能解决12项最迫切、最基本、最可能的需求。建立残协 落实专委“量服”工作的开展,最主要的就是要入户调查,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而开展入户调查的任务主要由村(社区)一级干部负责。在此前高县只建立了33个村(社区)残协,还有284个村(社区)没有正式建立。“量服”工作是系统工程,工作量大,业务要求高,又要常态化管理,必须确定专人集中时间开展调查。高县残联以开展“量服”工作为契机,乘势而上,要求乡镇残联把开展“量服”调查和建立村(社区)残协双推进。全县尚未建立残协的284个村(社区)以村(社区)两委班子和活动阵地为依托,推选残协主席,副主席和残疾人专职委员,落实办公场所,开展残协活动。村(社区)残协主席由村(社区)主任或副主任兼任,在本村(社区)范围内推选有意愿的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友作为残疾人专职委员并协助村残协工作,义务为残疾人服务。目前284个村(社区)已经建立残协,推选出了残协主席、副主席和残疾人委员。在残协的组建过程中同步推进“量服”调查,以召开残疾人代表会议、入户宣传等形式开展调查工作。加强办证 夯实基础2009年4月起,高县启动办理第二代残疾人证工作,到2011年初,共办、换证6300本,按照“量服”工作的要求,原则上是对持有二代证的残疾人开展调查,制定个性化服务帮扶方案。为提高办证率,为“量服”工作提供基础性数据,做到家底清,情况明,高县残联对各乡镇残联下达了办证任务,并列入县政府对乡镇政府的目标考核,要求县残联、乡镇残联和县人民医院三家共同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乡镇残联加强宣传,通过村(社区)残协干部通知残疾人办证,做好办证申请表的发放和指导填表工作;乡镇残联做好初审工作,对申请的对象做好目测把关,尽量减少明显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盲目到县人民医院检查;县残联实施特殊办理程序,对行动不便的重度肢体残疾人由乡镇残联、村(社区)出具证明,残疾人持证明直接到县残联办理,不需到县人民医院检查;智力、听力残疾人由乡镇残联引导到宜宾市相关专业机构检查,凭检查报告直接到县残联办理;县残联审核二级以上残疾人证的核发,由残联领导亲自审核签字发证,严格把关;县残联、县人民医院实行下乡办证,县残联组织办证人员、鉴定医生到边远乡镇集中受理残疾人办证。 效果和意义2011年6月,高县安排部署开展“量服”工作,各乡镇、各村(社区)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投入工作,开局良好,推进有力,效果明显。一是推动了村(社区)残协组织的全面建立。在此之前,高县每个乡镇只建立了12个村(社区)残协。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建立了314个村(社区)残协(其中有4个人口不足1000人的小村与相邻村合并建立),建成率达到100。二是残疾人办证率直线上升。从6月开始推行办证新措施,69三个月办证就达3000个,是前两年办证总和的一半。三是密切了干群关系。“量服”工作开展以来,上千人(次)的乡镇残联干部、村(社区)残协干部深入残疾人家中,与残疾人及其亲友面对面交谈,了解情况、征询需求、宣传政策,极大地加强了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了干群关系。入户调查工作正值火红的八月,残疾人工作者顶烈日、冒酷暑走村窜户,受到干部群众高度赞誉。 问题及对策 在实施“量服”工作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组织机构建设问题。乡镇残联只有牌子,没有专人,多由民政干部兼职,担负的工作职责繁多,开展工作的精力不够。村(社区)残协初步建立,缺设备,无办公经费,残疾人专职委员无误工报酬,专而不专。“量服”工作从调查到信息入网是一个相当繁琐的过程,基层普遍觉得人力不足,精力有限,反映非常强烈。二是政策掌握问题。“量服”工作要求基层残联干部不仅对残疾人政策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而且要对社会保障政策包括教育、住房、就业、医疗、卫生、法律维权等方方面面的优惠政策也要了解和掌握,这涉及到许多部门的多项政策,由于80的基层残联干部特别是村(社区)残协干部都不能全面熟悉政策,无法做到优惠政策与残疾人需求的有效对接,造成制定的帮扶方案单一、片面。三是残疾人的需求问题。由于“调查需求表”上列入了残疾人86项需求,而高县全年要对4700人实施个性化帮扶。如果每个残疾人解决一个需求,就有4700个需求,目前国家的项目无法全部覆盖,政府的财力无法全面支撑,造成残疾人的基本需求都可能无法落实,使许多残疾人有怨气和反感。以上三个问题,归纳起来是“人”的问题、“钱”的问题、“业务”的问题。笔者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解决“人”的问题。主要是落实乡镇残联残疾人专职委员(或残疾人专干,下同)、村(社区)残协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专职化和基本待遇问题。由上级残联、财政、组织人事部门统一下文,明确要求乡镇残联、村(社区)残协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并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下简称:保障金)中解决基本待遇,实行省市县三级保障金按2:3:5分担原则。乡镇残联残疾人专职委员每年按当地社区干部待遇标准执行,脱产工作。村(社区)残协残疾人专职委员每年补助误工费。第二,省、市残联统筹保障金,解决“钱”的问题。省、市残联执行省、市关于保障金征收令的精神,从县市上解5的保障金到市、省残联。省、市残联根据各市、县的经济状况和残疾人工作情况,统筹安排保障金,重点用于扶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