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论西方愚人文学.pdf_第1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论西方愚人文学.pdf_第2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论西方愚人文学.pdf_第3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论西方愚人文学.pdf_第4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论西方愚人文学.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愚人文学长期以来处于文学研究的边缘地位,其独特的研究价值往 往被学界所忽视,本文尝试对此进行研究。全文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 部分“引言”界定了愚人文学概念,同时对国内愚人文学的研究情况作 了综述,并简要介绍了本文主体部分的内容。第二部分即本文的主体部 分,分为三个层次:一、愚人文学理论建构及愚人文学溯源。分析介绍 有关愚人文学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的问题,构建了愚人文学基本的理论 框架,从古希腊罗马文学及中世纪文学中追溯愚人文学的起源。二、1 5 1 9 世纪的愚人文学。以1 5 一1 9 世纪的愚人文学作品为例,阐述这一时期愚 人文学的主题,分析其基本文化精神:颠覆神学信仰,弘扬理性价值。 三、二十世纪以来的愚人文学。主要以2 0 世纪以来的具体的愚人文学作 品为例,阐述这一时期愚人文学的主题的深化与拓展:质疑理性观念, 反思现代文明。第三部分“结论”,梳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析愚 人文学的价值,及愚人文学进入文学审美领域的意义。 文章的目的在于建构愚人文学的理论框架,梳理愚人文学的发展脉 落,概括总结愚人文学各个发展阶段的内涵,探讨愚人文学与西方文化 的发展关系。 其重要性或价值在于关注官方文化贬低的群体一愚人这一现象,以 及在文学史中不受重视的愚人文学,使他们进入文学审美领域,丰富、扩 大文学研究范围。反思传统的文学观念,质疑、挑战传统的文学史书写。 文章从愚人文学现象的研究入手,对这一现象作跨国家、跨时代的 纵横概括和全面梳理,在此过程中主要运用比较文学中的历史比较方法。 在具体分析作品中,主要运用平行研究方法。 本文对愚人文学的有关概念、问题作了阐释,构建了基本的理论框 架。同时,对愚人文学的发展作了清晰详细的梳理,指出愚人文学对于 传统文化的反思、颠覆等艺术功能。 关键词:愚人,愚人文学,双重性,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 a b s t r a c t 1 1 1 e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a l w a y sl i e si nf r o n t i e rp o s i t i o nf o rav e r yl o n gt i m e i t ss p e c i a ls t u d yw o r t hi so f t e no v e r l o o k e db ya c a d e m i cc i r c l e s ,t h i sa r t i c l e t r i e st os t u d yt h i st h e m e t h ew h o l ea r t i c l ei n c l u d e st h r e e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 i si n t r o d u c t i o n ,i ti n t r o d u c e sc o n c e p to f t h e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o f t h ei n t e m a l ,a n d s i m p l yi n t r o d u c e sc o n t e n to ft h ea r t i c l e sm a i np a r t t h es e c o n dp a r ti st h e m a i np a r to ft h i sa r t i c l e ,i ti n c l u d e st h r e ep a r t s f i r s t l y , t h e o r yb u i l d i n go f h e 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a n dt r a c i n gb a c kt os o u r c eo ft h e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 t h i sp a r t a n a l y z e sa n di n t r o d u c e sb a s i ct h e o r yf r a m eo ft h e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 i tt r a c e s b a c kt os o u r c eo ft h e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f r o ma n c i e n tg r e e ka n dr o m a n l i t e r a t u r e m i d - c e n t u r yl i t e r a t u r e s e c o n d l y , t h e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i n1 5 恤c e n t u r y t o - 19 “c e n t u r yl i t e r a t u r e 1 h sp a r tm a i n l yg i v e sa ne x a m p l eo fw o r k so ft h e 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i n1 5 山c e n t u r yt o19 mc e n t u r y , e x p o u n d st h et h e m eo ft h e 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i nt h i st i m e ,a n a l y z e si t sb a s i cc u l t u r es p i r i t :o v e r t u r n s t h e o l o g yb e l i e f , a p p r o v e sr e a s o nv a l u e t h i r d l y , t h e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i n2 0 m c e n t u r yu pt on o w 1 1 1 i sp a r tm a i n l yg i v e sa ne x a m p l eo fw o r k so ft h ef o o l s l i t e r a t u r ei n2 0 mc e n t u r yu pt on o w , e x p o u n d sd e e p e n i n g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 m eo ft h e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 :q u e r i e sr e a s o ni d e a ,i n t r o s p e c t sc i v i l i z a t i o no f m o d e mt i m e s t h et h i r dp a r ti sc o n c l u s i o n i ts u m m a r i z e st r a i no ft h o u g h to f s t u d y , a n a l y z e st h ev a l u eo ft h e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i t sm e a n i n gt h a tt h e f o o l s1 i t e r a t u r ee n t e ri n t ol i t e r a t u r ea e s t h e t i cf i e l d f t h ea r t i c l e sp u r p o s ei sb u i l d i n gt h e o r yf r a m eo ft h e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 s t r a i g h t e n so u td e v e l o p i n gt r a i no ft h o u g h t o ft h e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 ,s u m m a r i z e s t h et h e m eo ft h ee v e r yd e v e l o p i n gs t a g eo ft h e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 ,d i s c u s s e st h e r e l a t i o no f t h e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e t h ea r t i c l e s i m p o r t a n tp o i n to rv a l u el i e si np a y i n gc l o s ea t t e n t i o nt o f o o l t h a ti sd e l i b e r a t e l yu n d e r e s t i m a t e db yo f f i c i a lc u l t u r ea n dt h ew e s t e r n 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t h a ti sn o ta t t a c h e di m p o r t a n c et oi nt h el i t e r a t u r eh i s t o r y , m a k e st h e me n t e ri n t ol i t e r a t u r ea e s t h e t i c f i e l d ,e n r i c h e sa n de n l a r g e s l i t e r a t u r es t u d yr a n g e i ti n t r o s p e c t st r a d i t i o n a ll i t e r a t u r ei d e a , q u e r i e sa n d c h a l l e n g e sw r i t i n go ft r a d i t i o n a ll i t e r a t u r eh i s t o r y t h ea r t i c l es t a r t sw i t hs t u d y i n gt h ef o o l s l i t e r a t u r e ,v e r t i c a l l ya n d h o r i z o n t a l l ys u m m a r i z e sa n dt o t a l l ys t r a i g h t e n so u tt h i sp h e n o m e n o nl e a p i n g o v e rc o u n t r ya n dt i m e ,i tm a i n l ya p p l i e sh i s t o r yc o m p a r a t i v em e t h o do f c o m p a r 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 i nc o n c r e t ea n a l y z i n gw o r k s ,i tm a i n l ya p p l i e sp a r a l l e l s t u d ym e t h o d t h i sa r t i c l ee x p l a i n sc o n c e p ta n di n v o l v i n gp r o b l e ma b o u tt h ef o o l s l i t e r a t u r e ,b u i l d sb a s i ct h e o r yf r a m e a tt h es a m et i m e ,i tc l e a r l ya n d d e l i b e r a t e l ys t r a i g h t e n so u t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 ,p o i n t s o u t i t sa r t i s t i cf u n c t i o ns u c ha si n t r o s p e c t i n ga n do v e r t u m i n g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a n ds o o n k e yw o r d s :f o o l ,t h e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 ,t h ed u a lq u a l i t y ,r a t i o n a l i s m , n o n r a t i o n a l i s m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愚人文学”是上世纪后期以来,出现于西方文学研究中的新范畴。其实,愚人 文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绵延不衰。简言之,愚人文学就是表现愚人形象、愚 蠢题材的一种主题型文学,这里的愚人形象具体包括:天然愚人天生的精神或智 力有缺陷的傻瓜、笨蛋、白痴以及精神病人;人为愚人弄臣、小丑、职业傻瓜、 职业小丑、职业说笑人或职业娱乐人等;以及犯错误的智者。这一类型的作品充满讽 刺、谐谑意味,通过对愚人的刻画表现人类的愚蠢,揭露现实社会的丑恶,剖析人性 的弱点,是一种以幽默、讽刺的笑声来否定、摆脱、对抗丑恶的社会现实,揭露人类 文化的荒谬、悖理性的文学型式。翻开西方文学的史册,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作家都不 约而同地采用愚人文学这种形式,把文学话语的触角探入理性之下的人性深海,探入 本能、欲望、偶然性等非理性领域,描写内隐的灵魂,揭示生命的复杂性、矛盾性、深 邃性和丰富性,超越和突破有限的、相对的、暂时的理性世界,敞开被遮蔽的存在。 在发展过程中,愚人文学有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在这两个时期,集中出现了许多优 秀酌愚人文学作品。一是中世纪晚期到启蒙文学初期,主要批判封建文化,肯定理性 观念;一是十九世纪晚期二十世纪初期,主要揭露理性主义文化,倡导人们冲破文化 的壁垒,与自然和谐相处。 目前,国内对愚人文学的研究还不多见。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有关的外文资料没 有及时地译介到国内,使得人们对愚人文学这一领域知之甚少,也使得许多人即使对 愚人文学很感兴趣也由于资料的匮乏而望而却步。二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愚人文 学的误解。由于愚人文学以人性的非理性行为为审美对象,使人们往往望文生义,简 单化地认为它只是对愚人或愚昧的讽刺而己,视之为一种边缘化的文学主题,误认为 其浮浅的,内容根本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因此,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 在国内仅有的对愚人文学的研究中,目前大多还仅限于对某一国愚人文学的研 究,而且目前尚未出现这方面的研究专著,发表报端的只有不多几篇文章,如:田 俊武的略论英美愚人文学的源流,此文具体研究英国、美国愚人文学的发展,对 愚人文学作了初步的概念界定,从不同角度对愚人文学加以较详细的分类,并将愚人 文学和讽刺文学作了比较,指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文章以表现人类的愚昧本性 和由此引起的愚蠢行为这一主题为线,以分析有关作品为主,大体梳理了英国,美国 论西方愚人文学 愚人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轨迹。指出愚人文学是由最初的以塑造智力低下的傻瓜形象 为主的通俗的、狭义的愚人文学,发展到后来以表现人类的种种丑恶愚行为主的哲学 意义上的广义的愚人文学。田俊武、王庆勇的愚昧与死亡论美国愚人文学的 主题嬗变,具体研究美国愚人文学,通过对各个时期愚人文学作品的分析介绍,探 讨、总结愚人文学主题的变化:从愚昧到死亡,即由讽刺人类本性和行为的愚蠢到揭 示现、当代人类的无归属感和死亡结局。林笳的从愚人到疯癫的嬗变,以德语 文学为例,研究西方文学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从愚人文学走向疯癫文学。指出文艺 复兴以后,愚人文学将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恶习和非理性行为人格化为愚人,讽刺人类 愚蠢本性,揭露社会弊病。到了二十世纪,社会的发展使崇尚理性的现代文明社会日 益暴露出非理性的一面,世界变得疯狂。反映于作品中,旧式的愚人退出了舞台,取 而代之的是精神错乱的现代疯子,现代和后现代的疯癫文学由此形成。此外,还有为 数不多的从整体上研究西方愚人文学的论文,如田俊武、王艳玲的讽智还是讽愚一一 简论愚人文学的讽刺主题,主要从探求愚人文化的源流入手,认为愚人文学是在愚 人村的传说、圣经和福柯对中世纪欧洲疯癫史的考证这些愚人文化及有关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文章还简略分析了西方愚人文学主题的变化。由最初民间的、纯粹的 “讽愚文学”,发展到学者手中的以理性为靶子的“讽智文学”。但是受文章篇幅以及 研究切入点的限制,研究得还不够深入、不够充分。因此,在愚人文学研究这一领域, 由于其本身所蕴含的特殊的审美特质以及深刻的哲学内涵,还留有很多目前学术界尚 未涉足的空白,值得我们从比较文学这一角度去整体观照和深入探究。 本文意图将愚人文学置于西方文化史的大背景下,对愚人文学的基本概念,如“愚 人”“愚人文学”以及其他理论问题予以清晰的界定和说明,同时简明地梳理愚人文 学从古至今的发展脉落,并深入挖掘愚人文学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内涵;阐释自文艺 复兴以后,在西方近代文化理性观念的影响下,愚人文学主题的深化与演变。指出愚 人文学的主旨从1 5 1 9 世纪质疑、颠覆中世纪官方文化价值体系,肯定以理性为中心 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到2 0 世纪反思、质疑、颠覆理性主义文化,倡导人们去掉文 化的遮蔽,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变化,揭示愚人文学特有的审美价值和对西方文化 发展的深刻反思。以求对于西方愚人文学发展的研究,对于愚人文学理论的构建,对 于揭示愚人文学与其他文学、愚人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人性与文化关系的思 考,对于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探索,具有一定的意义。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愚人文学理论建构及愚人文学溯源 ( 一) 愚人文学理论建构 “愚人文学”是一个来关自于西方的文学研究术语,在英语中为“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 ”, “f o o ll i t e r a t u r e ”,o r “f o l l yl i t e r a t u r e ”。在西方文学史上,愚人形象是一种特殊而有 趣的现象,一类历史悠久的特异形象,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意味出现在各个时期。 但是在文学中,愚人文学现象最突出集中的涌现,是从中世纪晚期到启蒙文学初期, 以及十九世纪晚期二十世纪初以来。在展开进一步讨论之前,首先介绍一下“f o o l ” 即愚人。 愚人这一现象含义丰富,包蕴着独特的社会文化内涵。 在牛津袖珍英语词典中,f o o l 条的名词解释为:l 、粗鲁、不智慧、或愚蠢 的人:2 、弄臣、小丑;3 、易受骗的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文化中,形成了两种 关于愚人的重要传统理念,即:一、将愚人划分为n a t u r a lf o o l 即“天然愚人”t 和a r t i f i c i a l f o o l 即“人为愚人”:二、称犯错误的人为愚人。 根据这两种关于愚人的重要传统理念,本文将愚人划分为以下三类: 1 、天然愚人:指那些天生的精神或智力有缺陷的人( t h em e n t a l l yd e f e c t i v e ) ,通常 是与健康智慧的人相区别、对立的天生的傻瓜、笨蛋、白痴以及精神错乱的精神病人 等。在早期,这些心智有缺陷的人并没有被当作病人以医学方式对待,他们所表现的 蠢态、疯态也没有被当作疾病来看待。疯癫的主要特征是激情和谵妄。激情主要表现 为患者头脑错乱,由此导致行为上的迷狂和情感上的喜怒无常。谵妄更多地表现在病人 的心智方面,在谵妄状态下病人往往做出有悖理性和体统的、过分和错误的无意行为。 当这些精神错乱者的行为丌始妨碍或威胁到他人生活以及自身的安全时,他们只 是被驱逐远离正常的社会生活。在公元前2 世纪,希腊医生阿斯克莱皮亚德斯首次把 精神痛症看作是疾病,认为必须通过医疗手段治疗。但是,在他那个时代和在以后许 多世纪之中,由于对人体、人性的知识还很匮乏,医疗水准尚低,因此治疗的效果都 不佳。在古代漫长年代中,对精神病的治疗仅限于给予病人食物、住处和管理,而缺 乏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有许多收容疯人的地方,比 论西方愚人文学 如疯人拘留所、疯人塔等,这些地方同时也是各种其他病人、无家可归的穷人、老人、 孤儿、流浪者等其他被社会排斥的人的避难所。 中世纪,欧洲开始广泛流行麻疯病,各个国家纷纷建立麻疯病院将病人隔离。1 6 世纪,麻疯病开始慢慢消退,但是排斥麻疯病人的这种社会行为却保留了下来。此后, 贫苦流民、罪犯和“精神错乱者”接替了麻疯病人的角色。对麻疯病入的排斥,与对 天然愚人、生理愚人的排斥成为一致。因此,到了1 7 、1 8 世纪,疯人被囚禁在禁闭 所、教养院,也有的地方建立了医院,但是却没有被赋予医疗的意义。疯人没有被给 予应有的照顾,相反他们的居住条件极差,人们像对待可怕的动物一样对待他们,有 时甚至还遭到毒打,而且像稀有动物一样被隔着栅栏展示给人看。直到1 9 世纪专门 的精神病院诞生,人们才开始用各种医学方法治疗疯癫。 在疯癫与文明中,福柯还指出了另一种排斥疯人的方式:在中世纪末期,人 们将疯人囚禁在船上,从一个城镇航行到另一个城镇。这个关于“愚人船”的传说的 真实性颇有争议,有的史学家曾询问福柯:“本书中描述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愚人船, 究竟是当时文学艺术中的形象,还是确有史实依据? ”【1 】福柯本人对此也支支吾吾, 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它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许多学者试图找到一些历史文献资料以 确证愚人船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但他们都一无所获。在眼镜中的现实中,作者 安顿大胆地对愚人船存在的历史真实性提出质疑,推翻了愚人船存在的可能性。作者 认为:“关于福柯的论述即疯人被送到小船即愚人船漂泊在海上,从一个港口航行到 另一个港口,像麻疯病人一样被他们的同代人排斥,我没有找到任何历史证据。”口】 从他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他认为精神病人被船载着从一个港口航行到另一个港口,被 他们的同伴人类逐出社会生活的轨道,这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愚人船只是福柯幻想的 产物,它“是一个强有力的隐喻,牵引着中世纪晚期人们的幻想” 3 1 。目前我们所能 找到的关于愚人船的资料,全部都是有关文学艺术方面的,并没有确凿的史料证明愚 人船在历史上确实存在,因此,我也赞同眼镜中的现实的作者的观点,愚人船在 历史上并不存在,它只是一个隐喻。福柯所说的愚人船虽属幻想,但有关愚人船的传 说却由来已久。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中世纪晚期,出现了许多以“愚人船”为主 题的文学艺术作品。 提到愚人不得不提起俄国特有的圣愚现象。西方的愚人和俄国的圣愚是有区别 的,但是有的研究者还是把本来属于圣愚的形象划归到了愚人行列,因此有必要将愚 4 内蕈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和圣愚作一个严格的区分。 在欧洲传统中,依据精神病是“与意志行动无关的变态行为”【4 】的定义,把人区 分为两类:精神健全精神变态,或正常人一一精神病人,也就是天然愚人。与此 相反,俄罗斯确立的是精神健全精神变态一超感觉的三分体系。超感觉能力是 指能够与超自然相接触,具有预言或者占h 的能力。超感觉行为具有精神变态行为的 某些特征,但是这些行为在俄罗斯文化中被认为是意志行为。俄罗斯确立的这套分类 法,把具有超感觉的人从精神病患者中分离出来。 欧洲从古希腊医生阿斯克莱皮亚德斯开始,到中世纪基督教时期,再到理性主义 发展阶段,一直把超感觉行为纳入精神疾病范围,对其并不敬重。并且,随着理性主 义的增长,精神病人的地位每况愈下。中世纪时期还能得到关爱,文艺复兴时期则遭 受嘲笑,到了启蒙运动之后,则变成被敌视。疯癫者被看成了大自然的怪物,或者可 厌、可鄙的人,乃至像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被拉出来供正常人展览取乐。 在俄国,具有超感觉能力的人被称为圣愚,对精神特异和疯癫者予以某种肯定和 尊敬。简单的说,就是认为愚痴、癫狂中包含或显露所谓圣光,因而被人们崇拜为圣, 故日愚圣,或圣愚。但这不是简单的愚或狂,而是“为了基督的愚痴”,或简称为“狂 信苦行的圣者”【5 】,这就叫圣愚。这种人在俄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社会大众 广为崇拜。他们的行为虽有些疯癫,但却因其特立独行而被视为圣。圣愚的标准形象 是:裸体或衣着奇特、语焉不详、精神反常、预言占h 、强行予人告诫,到处流浪。 他们大多赤身露体,或穿引人注目的破衣烂衫,身戴铁链和金属环,手持棍棒或铁通 条,头上还戴一顶奇形怪状的帽子;他们四海为家,到处游荡,其家在何处,祖在哪 方,无人知晓。据说,他们能进入超感觉状态,与神相通,显现魔力,或能预言,或 能治病,或其行为中据说能创奇迹,比如能火中走、水上行,还能穿墙入室,等等。 因此,为社会大众所崇拜,形成一种特有的圣愚崇拜。有的圣愚还进入宫廷,同贵戚 大臣广为交往,成为帝后皇上的座上宾,发挥重大决策作用。在俄国,自1 1 世纪至 2 0 世纪初近千年的历史上,曾在各种史书纪年和圣徒传中留有圣愚姓氏或事迹 的达数十人之多。 俄国的圣愚现象受欧洲愚人文化的影响,同时吸收萨满教的一些传统风习,又有 东正教的介入,最后形成这种独特的圣愚崇拜。圣愚现象和圣愚崇拜产生于公元1 1 世纪,盛行于1 6 1 7 世纪,在旧俄时代一直长存不衰。甚至在苏联时代也没有绝迹过。 论西方愚人文学 据有关学者透露,5 0 年代和7 0 年代,在基辅和列宁格勒大街上还见到有圣愚游荡。 2 、人为愚人:主要是一些弄臣、小丑、职业傻瓜、职业小丑、职业说笑人或职 业娱乐人等。在易红霞的专著诱人的傻瓜莎剧中的职业小丑中对人为愚人进 行了详细的描述,作者认为这是“旧时代王公贵族豢养在身边专供其逗笑取乐的一种 特殊仆人”【6 】。人为愚人保留着许多天然愚人的基本特征,他们通常有某些怪癖或身 体、心智畸形,或者是一些善于说笑逗乐的正常人,他们通过或真或假、装疯卖傻的 话语动作取悦王公贵族。在历史和文学中,只有少数弄臣是真正的愚人,多数人为愚 人的智慧往往与天然愚人恰恰相反,他们通常绝顶聪明。从外表上看,除了有些身体 畸形外,他们通常身穿花花彩衣,头戴鸡冠帽,手执小丑棒。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在其早期都存在过宫廷弄臣这种特殊人物,许多历史上有名的 职业小丑在文献中都有记载。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从埃及法老时代一直到1 8 世纪,职业小丑一向得宠,从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的社会到欧洲中世纪的宫廷里均可 找到一席之地。”】,j 、丑常常是畸形的,或为侏儒,或为跛子,或为白痴,或为傻瓜。 人们收养小丑为了娱乐也为了运气,因为那时的人们相信“畸型可以挡开罪恶的目光, 而谩骂可以将恶运从挨骂者那罩转移到骂人者身上”【引。人们普遍认为具有某种畸形 的人受神保护,而且认为他们有预见未来的特殊能力。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习俗的演变, 西方文化逐渐去掉了小丑身上的神性,不象俄国的圣愚,神性一直伴随着他们。小丑 也渐渐超越了最初在心智和形体上的限制,不再局限于畸形和白痴了,许多善于晚笑 逗乐、滑稽模仿的正常人甚至中世纪早期的行吟诗人和旅行娱乐家也成为了小丑。有 史记载的历史上最早的弄臣,是公元前2 3 世纪古埃及第五王朝的法老豢养在身边的 俾格米人,他们身材矮小近似侏儒,作为滑稽舞蹈演员专供逗笑取乐。在欧洲,豢养 白痴、傻瓜、侏儒的习俗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古希腊罗马的有钱人也以 豢养畸形儿、低能儿为消遣。在古罗马更是专门设有一种畸形人市场,公丌拍卖畸形 的低能儿。越是丑陋愚蠢,售价就越高,王公贵族们竞相购买,以供逗笑取乐。从 1 2 到1 5 世纪,文献中提到的家用小丑越来越多,豢养者也不只王公贵族了,一些私 邸、旅店、妓院都供奉起了小丑,甚至某些教掌执事也豢养小丑。1 8 世纪西欧私蓄 小丑越来越少,随着封建时代的结束,家用小丑也不复存在。 不论是天然愚人还是人为愚人,他们都是被官方文化贬低的人物,其共同特征都 是呆、傻、痴、笨等。他们的作用除了娱乐、消遣,还发挥真占无忌的功能,也就是 6 内蕈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他们凭借着生理和身份的特殊性可以自由地说出真言真理,而不被惩罚。愚人是这样 一类特殊的群体,西方传统认为他们是“无性别的或是雌雄同体的” 9 1 ;他们与人 类相似,但是他们被剥夺了正确的理性而不能保持正常行为;他们似乎不完全是人类, 他们“存在于一种生物和另一种的划分线上” i o 】即“人类和动物的分界线上” 1 1 】, 他们总是处于一种很模糊的位置,在他们身上汇聚了诸多的矛盾。在西方文化和文学 中,愚人形象呈现为一个矛盾统一体: 被遗弃的亲近的 被排斥的迷人的 危险的安全的 被奴役的自由的 笨拙的灵活的 受虐待的被宠的 不完全是人类是人类 恶魔似的神圣的 不完全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被自然简单地容纳 愚蠢的智慧的 3 、犯错误的人:在欧洲的传统中人们往往“称违犯法律和理性的犯罪者为愚人”【1 2 】, 这里的法律在愚人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指道德法则。此种意义上的愚人既不同于天然 愚人,也不同于人为愚人,他们不是智商低下、愚昧无知的傻瓜、笨蛋,也不是装疯 卖傻的职业傻瓜、弄臣。在世俗人的眼中,他们反而往往是其反面即智慧、聪明的智 者,在生活中为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而不遗余力地抗争,不惜违背社会既定的法则。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完全被欲望所支配的非理性者。 总之,愚人代表着软弱、罪恶和当时社会中怪诞的事物,象征着人类在生理、本 性、教育、经历等方面的缺陷,也象征着人类非理性的一面。他们是犯错的、不负责 任的、社会边缘的、喜剧性的生物,他们违犯、无视社会存在的某些普遍法则。 在文学作品中,他们的艺术功能是不同的。人为愚人往往是讽刺者,犯错误的愚 人往往是被讽刺者,天然愚人则经历了从早期的被讽刺者到后来的讽刺者的变化。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评论界和翻译界对愚人文学这一文学术语存在着许多概念上 的混乱。就这一术语的名称而言,有多种不同的翻译:愚人文学、愚讽文学、荒唐文 论西方愚人文学 学、傻子文学。目前,愚人文学是最常见并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因此,本文也选用愚 人文学这一概念。就这一术语的解释而言,在英语和中文文学术语词典以及其他资料 中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文学百科全书f o o l sl i t e r a t u r e 条这样写道: 愚人文学:1 5 1 7 世纪流行于全欧洲的专写愚人或小丑的寓言式讽刺,这些人代 表软弱、罪恶和当时社会中怪诞的事物。 由林骧华编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辞典中f o l l y l i t e r a t u r e 条的定义: 愚讽文学:1 5 至1 7 世纪之间流行的一种文学。这一类型中的大多数是讽刺作品, 可以被看作是最早的“荒诞”作品。这些作品揉合幻想、胡诌和荒唐的成分,但都有 揭露、嘲讽人类可笑举止的严肃目的。它们像胡诌诗和荒诞派戏剧一样,在与社会的 虚伪和伪善作斗争的同时,避免了过份的严肃性。这是一种以笑来否定、摆脱社会虚 伪习俗的方法,又称为“愚人文学”。愚讽文学很可能有助于戏剧创作和传奇文学中 的人物塑造,可能对传奇小说也产生了影响。 讽刺文学百科全书f o l l yl i t e r a t u r e 条的定义: 愚人文学,愚蠢的一种夸张的,相当正规的研究,是关于人类本性的一种讽刺文, 异常流行。当被一位熟练的漫画家解释时最成功。也许作为支持胡说或荒诞的喜剧的 一支最著名,愚蠢集合在一起通过各种嘲笑、奇想或拉伯雷式幻想等各种例子作为嘲 笑无知的方式,以此获得力量。 田俊武、王艳玲的讽智还是讽愚一简论愚人文学的讽刺主题: “愚人文学”最初是一种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主题文学,它主要存在于1 4 世 纪至1 7 世纪,但在现、当代也仍有存在。它在表层上是作者对“愚人”荒唐可笑 行为的嘲弄和挖苦,在深层形式上是作者披着“愚人”的外衣,对于理性时代人类丑 态的反讽和批判。 田俊武的略论英美愚人文学的源流中引用了由佘江涛、张瑞德等编著的西 方文学术语词典关于“愚人文学”的解释: 愚人文学最初产生于1 5 世纪到1 7 世纪,源源流传于文学的各个时期乃至当代。 它以表现愚人和愚昧为主,把幻想、荒诞、小丑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但其严肃的意义 和目的在于揭露人类的愚昧和丑恶,并且把荒谬可笑和给人教诲结合在一起,更显示 内肇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出入物行为的愚昧特征。 此外,其他一些词典如世界文学术语大辞典西方文学术语词典大英百科 全书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文学术语和文学理论词典等对愚人文学的解释与上 面所列大同小异,在此不一一列举。 综合以上解释,再根据散见于各种文献资料和学术典籍中的有关论述,根据多方 面的分析、考察和理解,将愚人文学定义如下: 1 5 至1 7 世纪流行于全欧洲,表现愚人形象( 天然愚人,人为愚人、犯错误的人) 和愚蠢题材的寓言式讽刺文学。源源流传于文学的各个时期乃至当代,以多种体裁为 其载体。这一文学类型中的大多数是讽刺作品,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早期的“荒诞”文 学。这些作品往往揉合幻想、戏谑、胡诌和荒唐等多种成分,但都有揭露、嘲讽人类 可笑举止的严肃目的。它们像胡诌诗和荒诞派戏剧一样,在与社会的虚伪和伪善作斗 争的同时,避免了过份的严肃性。这是一种以幽默、讽刺的笑声来否定、摆脱社会虚 伪习俗,揭露人类文化荒谬性、悖理性的文学型式。 目前,关于愚人文学的分类有两种划分标准:一种是按题目中是否有愚人、白痴、 傻瓜、愚蠢、笨人等之类的字眼划分为两大类,即显性愚人文学和隐性愚人文学。凡 是题目中有上述这些字眼,而且又都表现愚人的上述愚昧特征这样的主题内容,叫做 显性愚人文学;凡是题目中没有上述字眼,但作品内容是表现犯错误的智者的愚蠢以 及由此引起的种种恶习的叫做隐性愚人文学。另一种是从作品反映生活的角度来划 分,可分为表层愚人文学和深层愚人文学两大类。表层愚人文学主要表现人类由于智 商低下、性格愚昧而导致行为上的愚蠢。深层愚人文学是指作家本着对社会的责任感、 使命感,站在上帝般的角度俯瞰、审视芸芸众生,讽刺人类由于愚昧而引发的虚荣、 傲慢、自私、贪婪、狡诈等种种恶习,以及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切的愚蠢行为,以通 过对人性丑恶的揭露。引发人们对社会弊病根源的深入思考,表达某种深刻的社会哲 理认知。 在讽智还是讽愚一文中,作者田俊武、王艳玲认为,衡量一部作品是否属于 j 愚人文学,一是要看作品的题目中有没有愚人或愚蠢这一字眼,二是要看作品中有没 有愚人的形象。我认为这一判断标准还不够严谨,题目中有没有愚人或愚蠢这一字眼 并不重要,只要作品中有愚人形象就可以,而且这一判断标准也未能体现愚人文学的 讽刺特色,这样就会导致读者把许多本来不属于愚人文学的作品也归入其中,或者把 9 论西方愚人文学 本属于愚人文学的作品漏掉。因此我认为,看一部作品是否属于愚人文学,首先要看 作品中是否有愚人形象即天然愚人、人为愚人、犯错的智者;其次要看作品是否充满 对愚人的讽刺意味。 从定义中我们知道,绝大多数愚人文学都是讽刺作品,讽刺是愚人文学的一大特 色,愚人文学主要运用讽刺、反讽手法,带着内在的愤怒和表面的幽默机智去反对现 实的丑恶。反讽也是讽刺,是讽刺手法的一种变体,反讽同样突出事物的荒诞性,引 起读者或观众的欢笑和惊异之情。但是与讽刺不同,最后却没有贬低它的价值,引起 的反而是思索或同情,甚至是肯定和张扬,达到一种初是终非的审美效果。英国学者 约翰生博士把讽刺说成是一种指责卑鄙和愚蠢的诗歌,最早揭示了讽刺与愚人文学的 联系。蒲柏认为讽刺是一种神圣武器,是真理的捍卫者,它使愚蠢、堕落和无知逃之 天天。讽刺“使物体变得荒诞,引起读者或观众欢乐、蔑视、愤怒或冷蔑之情,从而 贬低它的价值”。【l3 】席勒认为讽刺是对不完善的现实的否定。俄罗斯学者巴赫金根据 席勒的观点对讽刺的定义进行了新的补充,将讽刺界定为“对当代现实各个不同方面 的形象性否定”。巴赫金认为,“在讽刺中,形象性否定可以采用两种形式。第一种形 式笑谑的:把否定的现象描绘成可笑的东西加以嘲讽。第二种形式严肃的: 把否定的现象描绘成讨厌的、可恶的、令人反感和愤怒的东西。”他特别强调,“最基 本和最常见的讽刺形式是第一种,即笑谑式的讽刺。”【1 4 l 据此,我们也可以将讽刺文 学分为笑谑式讽刺文学和严肃式讽刺文学。愚人文学采用的是笑谑式的讽刺,因而属 于笑谑式讽刺文学。 在西方文学中,从1 5 世纪到1 8 世纪,对讽刺模式和方法的不断运用使得讽刺文 学迅速繁荣起来。讽刺文学作品嘲笑唯利是图和低劣、泛滥的坏作品,攻击虚伪、傲 慢、残酷的政治权术,责难愚昧、感伤和天真的乐观主义。同样,也是在这一时期, 愚人文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贫乏到丰富而初步繁荣起来。讽刺文学和愚人文学在时 代和内容上一直呈交叉状态,两种文学范畴之问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一定区别。愚人 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讽刺文学有一种水乳交融的天然联系。愚人文学的基本目的在 于讽刺人类本性上的愚昧和行为的愚蠢,以及其他各种虚伪、傲慢、贪婪、自私的丑 行。这也是讽刺文学的根本任务。愚人文学其实是一种讽刺文学,它是讽刺文学这一 大范畴中的一部分。愚人文学采用的是笑谑式讽刺形式,把否定的现象描绘成可笑的 东西加以嘲讽,因而愚人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讽刺文学,即笑谑式讽刺文学。但是,并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是说讽刺文学就是愚人文学,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区别,有的讽刺文学并不是愚人文 学。严肃式讽刺文学把否定的现象描绘成讨厌的、可恶的、令人反感和愤怒的东西, 很显然,愚人文学不是这样。而且,在愚人文学作品里,必须有愚人作为主角出现或 以愚昧作为讽刺的主题。作为主角的愚人可以是生性愚昧、尽干蠢事的人物,也可以 是那些智慧而犯错误的世俗人物,作品着重讽刺他们的愚蠢、愚昧。但是在讽刺文学 作品里则不必出现这样的人物。总之,可以这么说,所有的愚人文学都是讽刺文学, 但所有的讽刺文学不一定都是愚人文学。 巴赫金还试图将讽刺与民间笑文化或民间谐谑文化联系起来,将讽刺纳入民间笑 文化这一体系中。巴赫金认为看待世界和人类生活有诙谐的和严肃的两种观点,在早 期这两种看待世界的观点地位对等,同样都是神圣的、普遍的。但在阶级和国家社 会制度形成后,两种观点形成了相互对峙、对立、不对等的局面。严肃地看待世界的 观点独占了官方文化的地位,所有的诙谐的认识世界的观点都逐渐转化到了非官方角 度的地位上,后来经过一定的重新认识、复杂化和深入化,逐渐变成表现人民大众的 世界感受和民间文化的基本形式。因此,巴赫金将文化分为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占统 治地位的官方文化是以官方的价值标准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在官方文化体系中,非官 方文化即民间文化是被排斥的,湮没无闻,或经过官方文化的解释而扭曲、变形。因 而非官方文化处于边缘化地位,但是它始终存在,而且总是以其特有的形式去和官方 文化相抗衡、斗争。民间笑文化就属于非官方文化。 巴赫金指出讽刺产生的根源是民间笑文化中的讥笑与秽语形式。虽然这些讥笑与 秽语最初带有宗教仪式的性质,但是随着艺术的加工和思想的改造,这些讥笑和秽语 已经具有了讽刺所特有的形象性否定的形式,其中也包括着肯定性的因素。这与讽刺 是相致的。巴赫金认为,“这是讽刺所具有的民俗内核”【1 5 】。在巴赫金看来,讽刺 不仅是对当代现实不同方面的形象性否定,它同时又包含积极的方面,即对美好现实 的肯定。也就是说,讽刺既是否定的,又是肯定的,与巴赫金所分析的其他民间笑文 化形式的特点一样,都是“双重性”的。其实民间笑文化本身也具有双重性。它不仅 具有肯定、再生的意义,而且也具有否定、毁灭的意义,它总是体现着变化的两极, 即旧与新、垂死与新生、变形的始与末。 再者,讽刺所具有的巨大的批判力量也来源于民间笑文化。因为民间笑文化具有 反官方文化的特点。而讽刺正是反官方文化立场的民f 日】性的体现。经过上述努力,巴 论西方愚人文学 赫金将讽刺与民间笑文化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拉伯雷研究这本书中,巴赫金认为,小丑、傻瓜等诙谐形式都是统一而完 整的民间诙谐文化的一部分和一分子。这些愚人形象同样具有双重性,既有贬低和毁 灭这种否定性因素,又有更新和再生这种肯定性因素。而小丑、傻瓜等形象是愚人文 学中的主人公,此外,愚人文学主要运用讽刺手法,而讽刺也与民间笑文化有着深厚 的渊源关系,因此,愚人文学也属于民间笑文化这一体系,属于与严肃、官方的文化 体系相抗衡的谐谑、非官方的文化体系。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愚人文学、讽刺文学、民间笑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用下 图来表示: 根据民间笑文化的双重性、愚人形象的双重性及讽刺的双重性,同时结合愚人文 学作品的内容,来理解愚人文学,可以肯定,愚人文学同样也具有双重性,它否定、 颠覆旧的官方文化价值体系,肯定、再生新的文化价值体系。 西方文化自古希腊以来,形成了“崇尚人的智慧”与“崇尚神的智慧”两种传统 观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们呈现此消彼长即人智与神智互相角逐的发展态势,从 这一意义上讲,他们的相互斗争构成了西方文化史。崇尚人的智慧,即注重人对于理 性、知识、文明的追求,体现人对自然万物把握、驾驭之能力的自信。崇尚神的智慧, 即认为神代表宇宙自然法则,代表宇宙万物的秩序,是一种超越于人类秩序之上的本 体力量。遵奉神智的目的,使人“应该尽力避免人的有限性可能僭越的狂妄,【”】,承 认宇宙自然的无限性以及人的理性认知的有限性,以贬低人智,使人永远对上帝心怀 敬畏,谦恭地跟随上帝的引导。尽管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崇尚神智带有迷信、宗教成 分,是人类的一种消极、不自信的表现,但另方面又包含一定的理性智慧。崇尚人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智的思想,促进了西方理性观念的发展,使西方人以理性为标准去判断人类的行为, 发现人类身上非理性的愚蠢行为,并予以鞭挞,以警示世人,使人类充分发挥理性智 慧,进而成为宇宙自然的主宰。崇尚神智的思想,影响并体现为当代西方人承认并强 调人类智慧、理性的有限性的思想。 ( 二) 愚人文学溯源 1 、古希腊罗马文学中的愚人形象: 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描写愚人或以愚蠢为主题的作品。 在希腊神话中,提坦伊阿珀托斯的儿子,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厄庇墨透斯,被称为 “后觉者”,是诸英雄中最蠢笨者。普罗米修斯偷窃天火之后,宙斯对人类的敌意与 日俱增。一天,他令儿子赫菲斯托斯用泥塑美女像, 每位神灵赐予她一样对男人 有害的礼物,宙斯称她为潘多拉。之后,宙斯决定把她作为礼物送给世间的男子,于 是信使赫耳墨斯将她带给了厄庇墨透斯。她姿容绝美,见者无不为之倾心。厄庇墨透 斯兴高采烈地把她迎入屋内。普罗米修斯曾警告他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