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专业论文)从女权到女性——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与变.pdf_第1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从女权到女性——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与变.pdf_第2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从女权到女性——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与变.pdf_第3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从女权到女性——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与变.pdf_第4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从女权到女性——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与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女权到女性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与变 中文提要 中文提要 本文以女性主义理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流变及其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三代女性主义作家的创作。本论文主要采用了社会分析、 接受理论、文本分析等方法,梳理、阐述了中国女性主义的特质及其影响。 本文主要论述了女性主义在中国流变的原因并分析了中国的女性主义作品。 本文认为,中国的女性主义不同于西方女权主义,主要是由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不 同造成的。女性主体意识的成长,使女性写作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 过程。张洁,王安忆,陈染、林白便是其代表。 中国的女性主义理论和女性写作并不囿于西方女权主义的被动影响,而是在 努力地实现着本土化,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 关键词:女权主义女性主义女性写作女性意识 作者: 指导老师: 黄剑 刘锋杰 丛壅墼型壅丝二二堡查壅壑圭墨望笙垄生鱼箜堡皇壅垒! 壁! 竺 f r o mf e m i n i s m t ow o m a n i s m t h et r a n s l a t i o na n dc h a n g eo f f e m i n i s tt h e o r yi n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t h e s i sf o rg r a d u a t i o ni sd o i n gr e s e a r c ht of e m i n i s tt h e o r yi nc h i n a i td i s c u s s e s n o to n l yt h et r a n s l a t i o na n dc h a n g eo ff e m i n i s tt h e o r yi nc h i n ab u ta l s ot h ec a u s eo f t h e c h a n g e o nt h eb a s e ,i ta l s oa n a l y s e st h ec h i n e s e f e m a l ew r i t i n go ft h et h r e ep e r i o d s w i t ht h e h e l po f s o c i a lh i s t o r i c a lm e t h o d ,a c c e p t a n c et h e o r ya n d t e x t u a l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 , i tw a n t st os o r to u ta n ds e tf o r t ht h ec h a r a c t e ra n di n f l u e n c eo fc h i n e s ef e m i n i s m t h et h e s i sm a i n l yc o n c e n t r a t e so nt w os i d e s :t h ec a u s eo f t h ec h a n g eo f t h et h e o r y i nc h i n aa n dt h ec h i n e s ef e m a l ew r i t i n g i tt h i n k s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o fs o c i a la n dh i s t o r y a n dc u l t u r eb e t w e e nt h ew e s t e mc o u n t r i e sa n dc h i | l ar e s u l t si nt h ed i f f e r e n c eo ft h e f e m i n i s t t h e o r y t h eg r o w t ha n ds t r e n g t h o ff e m i n i s t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m a k e sf e m a l e w r i t i n gg ot h r o u g h t h ee x p e r i e n c e sf r o mc h i l d i s ht og r o w t h a n dz h a n g j i e ,w a n g a n y i , c h e n r a n ,l i n b a ia n d s oo n r e p r e s e n tt h ep r o g r e s s c h i n e s ef e m i n i s tt h e o r ya n dt h ef e m a l ew r i t i n ga r en o tc o n s t r a i n e db yt h ep a s s i v e i n f l u e n c eo fw e s t e mf e m i n i s tt h e o r ya n dt r yt ob r i n go u tl o c a lw o r d sa n de s t a b l i s ht h e s y s t e m o f o u ro w nw o r d s k e y w o r d s :f e m i n i s mw o m a n i s mf e m a l e w r i t i n g f e m i n i s t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w r i r e n b yh u a n g j i a n s u p e r v i s e db y p r o f e s s o rl i u f e n g j i e i l y 6 4 6 2 0 7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 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 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 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 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 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一 研究生签名:垄:钮j 日期:s ! 互 导师签名:翅丝日 期:! 二! 兰 丛窒丝到窒挂西友_ 鱼拯圭竖型i 金盔虫国鲍佳当变蓝蛊 刚蟊 伴随着1 9 7 8 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迎来的不光是政治、经济上的大开放与大发 展,中国的文化界也首次在此过程中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积极而开放的心态放眼全 球、审视自身。将自己置身于世界文化的大潮中,中国的文化界在惊异于自己是 如此落后的同时如饥似渴地学习、吸纳西方。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中便将人家近 百年的文化成果都“拿来”纵览了一遍。一时之间,新理论、新方法在中国的大 地上是遍地开花,女性主义便是此过程中的一个产物。 和其它文学理论在中国所受到的“热情接待”不同,女性主义在中国的这一 路走来应该说是比较“冷寂”的。1 9 8 1 年朱虹首次在世界文学上发表了介绍 性的文章,标志着女性主义在中国登陆。但它并没有立即就在文学界引起巨大轰 动。此后,理论界又陆陆续续的有介绍女性主义的文章,中国文学界对此有接受 也有拒斥,但更多的是认为其可有可无的漠然。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 9 9 5 年,世界 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由于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商业的炒作,世妇会在北京的召 开曾经让女性主义红极一时,但热闹过后便又走向低潮。虽然如此,不管怎么说, 世妇会之后女性主义毕竟在更多的人心目中留下了印象,提高了女性主义在中国 文学界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投入了女性主义研究,出现了李小江、戴锦华、张 京嫒等一大批女性主义研究专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们还将女性主义理论作了 许多中国化的改造,使之适用于中国文学。总之,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正日益成为 中国重要的文学理论之一。 在这种不断发展的理论的支持和影响下,中国的女性主义创作也正在一步步 走向成熟:从略带女性主义色彩,要求男女平等的张洁方舟,到极力书写人的 生命意识的王安忆等再到认为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和男人生为男人一样是不证自 明的陈染和林自,中国女性主义创作走过了三个不寻常的阶段。 综观中国的女性主义,应该说中国的文学理论界将这种产生于西方的理论运 用及发展得还是挺成功的。但我仍然觉得在将这种理论本土化方面我们还有许多 工作要做。虽然早在1 9 9 2 年张京媛就曾在其主编的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 1 丛窒丝到窒蛙酉左_ 童趄耋盥型监盔生国曲佳量变玉王益 提出“女权”和“女性”之分,给不树敌的中国女性提供了一个淡化政治色彩的 用语女性主义。此后,李小江等也为女性主义的本土化作了许多工作,但我 还是觉得这些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女性主义理论的传播与演变的这个本土化过 程中,我们对其原因探讨得太少了。中国作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和发达的西方国 家又实在有着太大的差距,所以本文将重点探讨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和演变 的过程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的新时期女性主义创作。本文同时还探 讨了中国女性的出路问题如何融入现代化。 丛垒趑到窒垃二= 西直立丛主竖型迨生主围曲焦! i 堑 塑二至 幺丛圭竖型迨盎:主回煎堂堂。佳趱 第一章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中国是一个曾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度,在2 0 世纪却经历了太多太 多的苦难,伴之而来的是经济的落后,视野的狭窄和文化的隔绝。我们一直在这 苦难与隔绝中苦苦跋涉了许久许久,直到1 9 7 8 年的改革开放。2 0 世纪的最后2 0 年,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是西方各种思潮和理论的大量涌入。中国的文化界在 经历了许久的封闭之后,如饥似渴,再一次以积极而开放的心态学习、吸纳西方。 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便将人家近百年的文化成果都“拿来”纵览了一遍。新理 论、新学说、新术语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中国的文论界一个个破土而出,女性 主义理论便是此过程中的一个产物。 第一节西方女权主义的发展史 西方的女权主义理论是伴随着西方的女权主义运动而产生的。从历史上看, 西方妇女运动的源头可追溯到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妇女以这两 次革命为契机要求男女平等。1 7 9 1 年9 月,法国妇女运动领袖奥伦比德古同以 人权宣言为蓝本,发表了女权宣言。女权宣言以人权宣言的精神 主旨“天赋人权”为契机展开论证说明妇女生来和男人一样是自由的,应该享有 各种各样的平等权利,如自由、安全、产业,尤其是反抗压迫。虽然古日的这种 平等要求由于时代的局限还仅仅局限于婚姻、家庭、生育等方面,但古日的要求 在唤醒被压追的而又沉睡的妇女方面却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紧接着1 7 9 2 年英国 女作家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写了女权辩护一书,强烈地要求改变传统的取 悦于男性的教育,要求给女性真正的和男性一样的教育权利,开发女子智力。使 女子和男子在社会、生活、职业等等方面达到真正的平等,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然而,我们现在所说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女权运动则主要指1 9 世纪下半叶以来的 两次大的妇女运动浪潮。 第一次妇女运动浪潮指的是1 9 世纪中叶到2 0 世纪初在法、英、美等国丌展 的妇女运动。这一时期的运动妇女旨在改变自己在就业、教育、政治和家庭中的 3 丛窒丛到窒世= = 四直童丝圭竖型地盘生圈曲焦生墅玺= 童尘趄圭塞型熊垂:主圈曲递12 焦塑 不利地位和无权状况,并逐渐集中于争取妇女的参政权。这次运动以1 9 2 0 年美国 妇女和1 9 2 8 年英国妇女选举权的获得而达到高潮并落下帷幕。 此后的一段时间,妇女运动一直处于沉寂状态。直到2 0 世纪6 0 年代,以美 国的废奴运动、反战运动和学生运动为契机而酝酿的妇女运动,是第二次高潮的 到来。而实际上,早在1 9 4 9 年,法国女作家西蒙德波伏娃发表的著作第二性, 就为这一运动奠定了基础。波伏娃本着“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 成的。”“这一宗旨,将第二性分成事实与神话和当代女性上、下两 卷,从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入手考察女性的特点,说明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 地位与角色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她们所生活的经济、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妇女 要摆脱依附地位,达到与男性的真正平等必须首先摆脱对男性的经济依附,获得 经济独立。美国女作家贝蒂弗里丹于1 9 6 3 年发表的女性的奥秘更是“女性 主义运动的里程碑”。“该书沿用波伏娃的“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 形成的”观点,通过对弗洛伊德的“生理就是命运”观点的批判,反观传统女性 角色,进而否定贤妻良母的“女性气质的奥秘”,揭示男性编造的希望女性温顺驯 良的谎言,鼓励女性自我提高,为妇女解放而奋斗,使妇女真正认识到“个人不 幸不只是个人的问题,而可能是社会问题,因而也是政治问题,因此,提高意识 实为女性主义者将批评直接挂钩于政治的表现。此书一经出版,便在社会上引起 强烈反响,第二次女性运动由此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 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是伴随着第二次妇女运动的浪潮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文 学批评样式。这种新兴的文学批评理论旨在猛烈地抨击传统的父权制下的话语模 式,从而建立一套独立的女性话语。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处于大发展时期,高速 发展的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这样就使资产阶级的白人女性可以 摆脱繁重的劳动,留在家中,成为“幸福的家庭主妇”。高度发达的经济同时也给 女性提供了许多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机会。她们有闲有钱,受过良好的教育, 这些都使她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深入地思考自身并提出各种权益和要求。但 也正是因为她们本身具有一些其它国度女性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由她们所创立的 这种女性文化当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贵族气息和精英味道。以至于当这 种理论在其它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传播时,人们在接受其精神实质的同时又 在诸多方面与其格格不入,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对它进行不少的改造。本文将主要 4 丛幺丝型童丝= 西直- 盆拯圭塞堡盈在主冒趁焦生变釜二童童趑圭基型熊查生国数递盒1 2 佳搔 介绍其在中国的流变情况。 第二节译介情况 2 0 世纪8 0 年代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学术界也呈现出了一种积极丌 放的景象,可和外界稍一接触,就发现我们的理论和创作与西方已经相距得太远 了。如何赶上? 大家都认为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莫过于直接吸收西方的文学理 论用于指导中国的文学创作,即“洋为中用”。于是中国的文学理论界出现了一个 译介和学习西方的热潮,精神分析学、现象学、叙事学都在此过程中被引进。 女性主义亦是此热潮中的一个分支。 中国几千年积淀起的文化中其实也不乏女性主义的创作,像诗经“国风” 晕的一些作品,南北朝时期的一些民歌( 如陌上桑) ,元代的一些戏曲创作( 如 西厢记) ,明清的一些小说( 如金瓶梅、红楼梦) 。然而,中国“新时期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并没有借用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而是从翻译、介绍西方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开始的。”旧而且,女性主义理论的引进问题和其他理论还 有所不同。女性主义理论好像始终没有出现过它们那样的热闹场面。 最早在中国介绍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是关注英、美文学的朱虹。她于1 9 8 1 年 在世界文学第四期上发表了美国当前的“妇女文学” ,介绍了美国带有女权主义色彩的“妇女文学”。遗憾的是在当时好像并没有 引起学术界多大的关注。1 9 8 3 年,她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以该文作为 序言的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系统介绍了西方女权主义文学及理论。朱虹介 绍了6 0 年代后期美国女权运动再次勃兴的概况,较详细地评述了它兴起的历史背 景、现实表现以及它在历史学、思想史、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同时,朱虹还向国内的女性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西蒙 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贝蒂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杰梅茵格里尔的女 太监、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吉芭合著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凯特米勒特的 性别政治等一批早期女性主义的经典著作。使中国学者对这些素未谋面的女 权主义著作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朱虹还将西方妇女文学分为三代, 分别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朱虹的这些介绍使她成了中国女性 丛窒丛型室世= = 酉直垒拯圭竖垄迨查主国曲佳生变箍二童垒抠圭竖堡照垒主重的登佥生篮塑 主义的始作俑者,不仅让中国的女性第一次接触了前沿的理论,而且还用新的理 论反思西方的创作以及一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此引导我国的早期女性文学批 评者迈上了女性主义批评的道路。 1 9 8 4 年,丹尼尔霍夫曼主编的美国当代文学翻译出版。其中伊丽莎白 詹威以六、七万字的篇幅讨论妇女文学,命名为“文学妇女”,让中国读者看到了 西方“文学妇女”强大的反抗阵容,阐述了“妇女文学”的领域范围,并倡导女 性独特的表达方式,使中国女性对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有了一个基本了解。 1 9 8 6 年,被誉为女性主义的“圣经”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在 中国出版。这部写于4 0 年代的书在中国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给f 处于 思想解放大环境中的中国女性文学及其批评提出了一种重新认识和考察世界的方 法和视角,在中国的文学乃至文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客观地说,从1 9 8 0 年女权主义初次进入中国文化界到1 9 8 7 年这段时间, 西方女权主义可谓是刚刚在中国崭露头角,但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这时期的介 绍工作主要是由朱虹、李小江、王逢振等对外国文学和理论都十分熟悉的学者来 完成的。他们主要致力于对英美等国的早期女权主义理论进行介绍,阐发研究的 不多,所以我姑且把这段时期定名为中国女性主义发展的“女婴期”。 1 9 8 7 年之后,加入女权主义介绍与研究的人数明显增加。而且对西方女权主 义的研究也不仅仅局限在著作的介绍上,研究者已经很注意将理论的介绍与综合 性的研究阐发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还将西方的女权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以 及中国的创作相结合。这一阶段在中国出现的西方女权主义著作也为数不少。 1 9 8 8 年,贝蒂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分别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和江苏人民出 版社出版,虽然该书没有能在中国引起像第二性那样巨大的轰动效应,但它 的翻译出版毕竟又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了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和西方女权运动可 供借鉴的文本。 1 9 8 9 年2 月,英国的玛丽伊格尔顿主编的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由湖南文艺 出版社翻译出版。这本书的出版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 用,可以说奠定了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基础。它的出版,使一些著名的曾经被中 国人介绍过的,但未见过其真面目的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著作终于浮出了地表( 这 些著作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问、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 6 丛生拯到垒世= 匹直垒拯圭塞型逢垄主旦曲篮生变簋二童窒拯圭望堡监查主垦曲递佥! ! 佳塑 芭合著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埃莱娜西苏的美杜莎的微笑、伊莱恩消瓦尔 特的她们自己的文学。) 之后( 1 9 9 1 年) ,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杰梅茵- 格里尔的女太监同样也给中 国的文学界带来了不小的震撼。作者将该书分成肉体、灵魂、爱情、憎恨和革命5 个部分。先从医学和生物学角度入手分析男女差异,为女性认识自身提供了指南, 接着又说明长久以来的将美与财富与女性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观念诱惑和束缚了女 性,使之丧失了原有的活力,变成“被阉割的人”,即“女太监”。并在此基础上 深入探讨了爱情和家庭的本质以及男性对女性憎恨的结果是导致女性对男性的仇 视、愤懑和反抗,最后号召女性反抗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 1 9 9 2 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张京嫒主编的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这是第一部由国内学者编辑的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文集。文集分“阅读与写作”和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两大块介绍了1 9 篇十分著名的国外女性主义理论著作,其 中“阅读与写作”l o 篇,“女性主义批评理论”9 篇。这些著作全部都出自于女性 主义研究最有特色的英国学派和法国学派,以及美国学派。1 9 篇文章基本上都发 表于8 0 年代以后,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国外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为中国 女性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有力资料,其中的一些观点被国内的许多女性 文学批评文章反复引用,大大推动了国内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此外,张京媛还有 一个巨大的贡献,她在该书的序言中提出“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反映了妇女 争取解放运动的两个时期“”的学说,将“女权”与“女性”相区别,也正是从这 儿开始,“女性主义”这个提法在大陆兴盛起来。 所以我个人认为1 9 8 7 年之后中国的女权主义传播可以以1 9 9 2 年张京媛的当 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界分为两个时期。t 9 8 7 1 9 9 2 年为第一个时期,这个时期。 中国的女性主义学者将西方女权主义文论运用于中国的文学研究,开始形成自己 在女性主义问题上的些新见解,但是由于起步晚,研究不够深入等原因,中国 的女性主义仍然沿用了与西方更为接近的女权主义这个名称,而且这一时期的研 究在与中国的文学以及中国的现实接轨上还存在缺陷,各方面都显示出了不成熟 性,所以我将这一段时期定名为中国女性主义发展的“少女期”。 1 9 9 2 年之后,中国的学者更切实地站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视角上,借鉴西 方,发展自己,日益走向成熟,我因此将1 9 9 2 年到现在的女性主义研究称为中国 7 丛垒丝型窒丝= 匹直室拯圭塞型迨查主旦盟篮生变塑二童童垫圭竖型造查史国的逆佥尘焦撞 女性主义的“成熟期”。 也是在1 9 9 2 年,林建法、赵拓翻译的陶丽莫依的性与文本的政治女 权主义文学理论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通过该书我们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女 权主义文学理论的特色尤其是能对法国女权主义理论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1 9 9 5 年5 月,三联书店出版了鲍晓兰主编的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译介,不仅 综述了社会性别这一概念的介入,而且还通过对女性主义理论及其在不同领域旱 的发展进行了专门研究,向中国读者展示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实际运用 情况。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书中不仅介绍了西方女性主义者的著作,还介绍了美国 有色妇女和非西方女学者们对这些著作的评价。这些评论既肯定了西方女权主义 著作的特色,又指出了其不足,使中国女性对这些理论著作有了一个更深刻和更 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将中国的女性主义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 9 9 8 年8 月,三联书店又出版了王政、杜芳琴主编的社会性别研究选译, 从更广阔的社会性别的角度进入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批评。该文集收集的文章中 包括了许多学科和专题:史学、文学、文化研究、社会学、人类学、哲学、法学、 心理学、健康学这就意味着女性主义不仅发展了而且还多元化了,女性主义 者已经打破了传统的从男女对立中寻找不平等根源的局限,转而从历史、文化、 社会背景等层面来思考问题、探索出路,使女性主义有了更丰富的接受层面和更 长久的理论尘命力。 总之,西方女权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三个时期中,中国学者在引进西方女性主 义理论著作的同时,不断的对之加以改造,并将其运用于中国的女性主义创作与 研究,使之在发展中日益的本土化,最终使西方女权主义不仅在中国落户、生根、 发芽,而且还开出了与原先异质的花朵女性主义。 第三节现实境遇与发展状况:从女权一女性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而且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颇为深 厚。儒家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伦、政治、道德一体化,带有浓厚的政治伦理色 彩,它以制定好的一系列完整的人伦规范来规定男女、君臣、父子、兄弟、朋友 等等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以尊压卑、以长制幼、以男人压制女人。在二于多年 8 丛垒趑到5 :丝二酋夏丛趄圭竖型迨查主国曲篮量变笙二重窒丛圭竖型逭韭主国酸堂立:生焦搔 的漫长封建社会中,在这套体系中,妇女始终是男性的附属品:女子未嫁是父亲 的女儿,出嫁之后是丈夫的妻子,生了儿子之后便是儿子的母亲。女性始终得以 男性为自己的中心和参照,社会还给女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像“男尊女 卑”、“三从四德”、“贤妻良母”等等。妇女长期生活于这种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中,久而久之,便成了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对男性有着强烈依赖的“弱 势群体”,“长期遭受男性们的压抑,甚至被贬于社会的视域之外,无声无息”。“ 以至于在不自觉中最终完全丧失了自己,非常主动而积极地实践着“夫为妻纲” 的纲常道德,努力地去做一个人人赞扬的“贤妻良母”、“贞女烈妇”。 在传统积淀是如此深厚的中国,女性文学的诞生是和西方一些国家有着巨大 差异的,它的诞生伴随着巨大的阵痛,是“与人性、个性同命运”,“同真正意义 上的历史进步同命运”的,可每一步又迈得十分艰难。“五四”前后是中国女性 主义思想的萌芽期。2 0 世纪初,伴随着民族革命的浪潮,部分先进的知识女性曾 有过女性解放的要求,秋瑾就曾写过文章呼吁女性的权利。可这次小小的呼声并 没有能够改变妇女的现实处境,甚至没有在国人的心中留下应有的那么一点点痕 迹。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运动,正是在这一运 动中,“女性”一词首次在中国登陆,也正是在这一运动中,中国妇女沉睡了几千 年的妇女意识第一次真正被唤醒。受过高等教育的革命女性和男性都认识到要解 放中国的各阶层必须先解放“奴隶的奴隶”妇女。“五四”虽然没有能够彻底 改变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现实状况以及几千年的以男尊女卑为核心的儒家人伦 思想对中国妇女根深蒂固的影响,但却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女作家群和第一批女性 作品。像庐隐的海滨故人、丽石的日记等等。 3 0 、4 0 年代可以说是中国早期女性创作的一个春天,在国统区出现了张爱玲、 苏青等女性意识比较强烈的女性作家。苏青就曾经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 焉”。张爱玲也表示过要把男人的权利夺过来。苏青的结婚十年,张爱玲的金 锁记、传奇等在当时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其巨大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现在。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毛泽东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下,妇女获得了与 男人同样的平等地位。但“女性文学与五四人的文学同时被阻隔,妇女文学 以顺应时代潮流和主导意识形态的方式与工农兵文学一起得到了长足发展,直到 口 丛垒丛型g 世= 酉立窒丝圭塞型迨垒主圈鲍焦量变笙二童童拯圭竖型熊查主匦的递盘! 盟攫 在文革十年中被推向极端而走向反面”。”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8 0 年代。我们可以这么说:中国在8 0 年代之前或是由 于女性意识被社会、政治以及文化过度的压抑,无法得以张扬:或是由于男女平 等被过于张扬以至于女性和女性意识都被泯灭在了绝对的男女平等中,使我们只 见人而不见女人,所以8 0 年代之前基本上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的。8 0 年 代初在改革开放的促使下兴起了学习西方的热潮,在此过程中,西方女权主义理 论传入了中国。这种诞生于西方白人妇女中的带有贵族气息的女权主义理论,在 1 9 8 1 年第一次登陆中国的时候便表现出了与中国文学的种种不适应与疏离。中国 的女作家几乎对此不屑一顾。许多女作家公开声称自己不是什么女性主义者,如 张抗抗就曾声称我们需要“两个世界”。有的甚至不愿被称为“女”作家。“f e m i n i s m ” 一词,一开始是将其翻译成“女权主义”的,因为这一理论是诞生于西方白人妇 女要求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平等权利的,“女权”似乎更接近于这一运动的 宗旨和内涵。可这样的翻译方式似乎带有了太多的政治色彩,在政治中被“特级 保护”同时又被政治极度压抑的中国妇女好像不是很愿意接受。而且中国没有类 似于西方的女权运动,何来“女权主义”? 我们的男女平等是由宪法和法律保护 的,有没有必要再提平权、平等? 面对国内女性对女权主义的种种疑虑与困惑,理论界并没有就此而停步,她 们一方面继续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西方女权主义文论的译介工作,一方面又将西方 女权主义理论用来逐一分析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并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妇女的许 多苦难和西方妇女是相通的,西方女权主义的许多东西是适用于中国的实际的。 但是中国这样一个第三世界国家毕竟不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们的历史、 文化、现实以及妇女解放的路子都和她们不一样,而且尤为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 经济远远比不上西方国家。中国妇女仍然要为生计而奔波,工作在我们不光是权 力更是谋生之道所以,当这种带有精英主义味道的理论走向中国妇女时,中 国妇女在认同其本质的同时也明显地感到了它的“高不可攀”。 随着女权主义在中国的逐步传播,2 0 世纪8 0 年代的中后期,李小江等一批中 国女性开始将西方女权主义的东西引进了许多中国化的改造,逐步发展起了一套 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9 0 年代“f e m i n i s m ”一词学术界也都倾向于翻 译成“女性主义”。因为这更符合中国广大妇女在此问题上不树敌的温和态度,也 1 0 丛垒趄到皇蛙= = 西五堑丛圭甚型丝在生围曲丝生童望= 重窒丝圭塞型监缝生鱼曲鲎佥! z 佳翅 更符合中国的实际:“并非是简单的女性向男性争取权利或权力,而是改造男子中 心的等级制文化和社会体制,消除对妇女及其他受压迫社会群体在经济、社会及 政治上的歧视的深刻广泛的斗争。”。由此迈开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由“女权” 到“女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在其影响下,中国的许多女作家也由原先 的拒斥转而为自觉不自觉的吸纳女性主义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创作。中国的女性文 学创作呈现出了一派热闹景象:有张洁的方舟、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辛欣 的在同一地平线上,王安忆的“三恋”,铁凝的玫瑰门、对面,张抗抗的 情爱画廊,陈染的嘴唇里的阳光,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 在女性研究从“女权”到“女性”的发展过程中,最近几年的特点就是社会 性别( g e n d e r ) 理论的大量介入。性别理论用“g e n d e r ”来代替“s e x ”,努力将“社 会性别”与“生理性别”区分开来,希望以此来改变自然性别差异决定社会性别 分工的命运,从而最大可能地跳过“自然”,转从“社会”角度来进行女性主义研 究,达到男女平等。这一概念的介入虽然有淡化自然差异之嫌,但却使女性研究 步入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领域,使它有了更广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生命力。最 近几年为了更进一步将“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区分开来,学术界又引进了 “w o m a n i s m ”一词来特指妇女研究,将女性研究从政治运动中淡化出来,进入更 广阔的研究领域。我个人认为,这一术语更加切合于强化中国女性运动偏重于学 术研究的基本倾向。 中国对女性主义的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从女权到女性的转变,我将在下一 章中探讨其原因。 丛室拯到窒丝二耍友蜜挺圭竖垄逵查主鱼的焦量变盟三童童趑到奎蛙的题园拯盟 第二章女权到女性的原因探讨 产生于西方女权运动中的女权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随着学习西方 热潮的兴起涌入中国。可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遭遇却和其它的理论有所不 同,和其它理论相比,女性主义在中国的这一路走来似乎显得过于寂寞与冷清。 不仅如此,它在刚传入中国的时候甚至还遭到了许多中国女性( 包括女作家和理 论家) 的反对与拒绝,直到今天,仍有许多研究女往主义的人都拒绝承认自己是 女性主义者,更别说自称女权主义者了。尤为重要的是,西方女权主义在中国的 传播过程中经历了从女权到女性的转变,其结果是中国的女性主义理论从外在到 本质,都和西方有了很大的不同,可谓是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理论。它一方面 追求男女平等,另一方面却又不否认女性作为女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各种特 质。在与男人的关系上,中国妇女一直是采取合作的态度;在与国家的关系上, 中国妇女也更多的是依附和合作中国的女性主义为何会出现这样一些特质? 我认为首先是因为“西方女性主义的本土性决定了它的局限性:它不是放之四海 而皆准的真理“m ;其次便是中国独特的社会背景、历史和文化,使得中国女性 自觉或不自觉作出了这种选择。这是本章所要探讨的问题。 第一节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 中国在西方女权主义理论传入中国之前没有能够形成如同西方那样整套的而 又富有激烈战斗精神的女权主义,西方女权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也始终没有 能像其他理论那样轰轰烈烈。究其原因,我认为最直接的一个便是中国在从近代 到现代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出现过类似于西方的大规模的女权运动,有的也顶多只 是某种意义上的启蒙意识( “五四”运动) 。没有充分的土壤形不成枝繁叶茂的大 树,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中国的妇女解放走的是条自己独特的道路。“女性与女性文学,和人性的完 善、个性的解放、和民主、自由、平等、文明、进步、和平、发展这些人类共同 珍惜的价值观念同命运。”我国的妇女解放是和“五四”的人的解放同步的。2 0 丛童趑到童性二酉直蜜拯圭竖堡迨垄史国曲盟量变 釜三童童丝到童鲑艘坦崮堡盟 世纪初,伴随着民族革命的浪潮,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一些受过西方新 式教育的男性,如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等在女权主义思潮和女权运动的影响 下意识到要解放中国的各阶层必须先解放“奴隶的奴隶”妇女。他们以“天 赋人权”和“自由平等”思想为武器,向封建礼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把男女平 等的思想融汇到了政治、经济、婚姻、教育、社会等各方面,在思想上为妇女解 放和争取自己的权利打开了闸门。“妇女解放”这一战斗口号的明确提出,加之把 妇女解放运动列入近代人类解放运动的范畴,从根本上说,是使妇女解放运动走 上了一条与人类解放运动交融的独特道路。 随着中国的现代文明和革命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妇女解放的历程也在不断 地向前推进。在西方妇女解放过程中,妇女不断地以战斗的形式向国家和男人以 战斗的形式索要权利、索要自由,只有当这一场战争胜利的时候,国家才会以法 律的形式赋予女人这种权力。而在中国 的解放以各种法律、条文的形式赋予的。 妇女在各个方面的自由权力是伴随着人 早在1 9 2 2 年,国民政府就通过了关于 妇女运动的决定,1 9 2 3 年,又通过了妇女运动的决议案,明确表示要支持并 领导中国的妇女运动。1 9 2 4 1 9 2 7 是这一思想的实践和完善阶段,尤其值得一提 的是在此过程中妇运的中心由中、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妇女转向了农村妇女,这就 标志着中国的妇女解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起来,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1 9 3 1 年 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中规定:劳动人民不分男女都有权分配土地。这 对铲除妇女受压迫的制度根源意义重大。紧接着中华苏维埃政府又颁布了中华 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从婚姻原则、结婚、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方面切 实保护了妇女的利益。1 9 4 9 年3 月,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的召开, 标志着中国妇女的空前团结与进步,为妇女自身尊严和法律地位的恢复铺平了道 路,在妇女解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 9 4 9 年1 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后中国的一系列状况;社会主义体 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讲求历史唯物主 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追求全人类解放等等,都决定了新中国将会比任何时代的任 何国家都能为妇女提供更明确更健全的制度保障。 事实也确实如此。1 9 4 9 年6 月2 7 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纲领( 即临时宪法) ,第6 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废 丛童拯到窒丝= 耍直童拯主塞壅监垄生国煎焦皇童二趋三童 叁壑到童世艘厦圈堡盟 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杜会生活的各方 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现男女婚姻自由。”以后的历届宪法都有类似的关 于妇女权利保护的条款。 新中国建国之后的第一部正式的法律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其第一 条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 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 制度。”这无疑是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上的一次深刻的革命,对妇女的彻底解放具 有重大的意义。之后又有专门的女工保护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等。这 些条例和法规的制定表明新中国将妇女权益的保障问题提高到了法律的高度,从 法律上结束了妇女被奴役的地位,恢复了妇女的尊严,给予了妇女同男子平等的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权利。 从1 9 4 9 到2 0 0 4 年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各阶层似乎都在兢兢业业的实践 着这一男女平等的信条,走出了一条与西方的妇女解放运动完全不同的道路: 二战后的5 0 年代正值新中国的起步阶段,中国妇女在毛泽东的“妇女能顶半 边天”的响亮口号下大批走上社会,参加社会生产,冲进了那个原本只属于男人 的世界。而在西方妇女却因为战争的结束,男性的重返工作岗位而退回家庭。 6 0 、7 0 年代的中国面对的是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疯狂的政治运动,空前的浩劫 带给女人的是绝对的男女平等,社会地位的飞跃消解了女人,更消解了女性意识。 在西方,妇女在向传统回归的压抑中重新要求返回社会,获得工作权,女性主体 意识觉醒,妇女运动轰轰烈烈。 7 0 年代末以后西方的妇女在新女权运动的推动下对男性权威进行了清算,而 且成果斐然,女性主义研究“从边缘到中心”( 贝尔胡克斯语) 。而此时的中国 则刚刚走出文革的阴影,经济文化落后,思想闭塞。7 8 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妇女 带来了西方女权主义。面对女权主义,中国的妇女却困惑了。因为“男女平等” 是写进了中国的宪法和法律的,几十年来我们与男人干一样的工作,进一样的学 校,一样地去当人大代表西方妇女呼吁的平等平权,我们已经有了,我们还 要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妇女的地位确实提高了很多:在社会上,妇女可以和男人一 样自主择业,接受以往只有男性才可以享有的高等教育权;在家庭中,家务 丛生拯到窒蛙= 酉直窒趄主塞型迨垄生冒的焦复变一篮童室趣型童丝煎厦固堑土 已不再只是妇女的“特权”,更多的男性已经走进了厨房,许多女性还掌管着家庭 的财政大权;在生育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广大妇女从漫长而繁琐的怀 孕、生育、哺乳中解放出来,使她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别的事情。 优越的地位,充分的关爱使中国女性确实获利甚多,却不可避免地淡化 了她们的女权意识,消解了她们的战斗精神。所以当女性主义向我们袭来的时候, 我们想到的却是从“五四”开始到现在的解放历程中,男性与我们并肩作战的坚 定身影,国家给予我们的支持与关怀,我们实在无法将自己的枪口反过来对 准我们自己的战友;该给我们的,国家也基本上至少是在形式上都给我们了,甚 至还更偏爱我们,我们没有理由再要求更多。所以,比之西方女权主义者的激进, 中国的女性却表现出了更多的平静与温和,她们不仅不反对男性,还与之合作, 她们更多的是在学术领域中探索此问题,试图从文化上挖掘男女不平等的根源。 第二节文化原因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套独具特色而 又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有着一系列的特点:独特的农 业文化心态;家庭为本的纲常人伦思想;尊君重民相辅相承的民本观念从“五 四”开始的民主、科学、新思想、新文化从表面上看似乎已经摧毁了这种在 清末已经开始衰弱的文化,而事实上,这种熏染着中国人心的文化,早已根植于 中国人心灵的最深处,成为中国人无法逾越的一堵“心墙”,其影响力无时无刻不 存在着。西方的女权主义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长的时候,被中国人不停地修剪、 嫁接,终于开出了与原来异质的花朵,这与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必然 的关系。 一、独特的农业文化心态 古老的华夏文明是从黄河、长江流域发源的,那里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 为中国先民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经 济形式。长期的农业经济积累而成浓厚的农业文化传统,也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文 化心态,“惟其务农,故利于固定”“”,所以以农业文明为主调的东方文化的特质 便是“静”。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便是:持中和贵。 丛窒丛型童哇= 耍五窒堡圭基堡监查史围笪焦当堑蔓三童室赵型室挂丝丝凼壅主立 农业文明是一种“静态”的文明,这种文明最大的特点就是固定,并且它十 分强调人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与稳定,当这种和谐与稳定 投射到政治上便体现为忽视民主,强调专制,投射到社会上便体现为忽视人作为 个体的实现,而强调君臣、父子、男女等等之间的高低等级关系。“君君”、“父父”、 “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便很自然地成为了所有人必须 遵守的生活准则。长久的生活于这种“静态”文明之中,受其影响,中国人自然 而然就形成了追求稳定、平和的生活观念,即我们通常说的“中庸”、“持中和贵”。 在这种生活信条的指引下,他们会为了维持目前所能享有的稳定与平和,不惜牺 牲自己的许多权利,逆来顺受,能忍则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贪图安逸稳定的生 活习惯。他们不愿意或者说是不敢在短时期内很大程度地改变自己的生活。不仅 如此,中国人还往往不愿意过多地暴露自己的想法,公开的为自己争取利益,总 是期望“克己复礼”的。这些都最终导致了中国人的缺乏竞争力。 而西方文化是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这种文化是以城市为中心的,西方 近现代文明更是著名的“都市文明”,洋溢着典型的商业文化特质。“惟其营商, 故利于流通。”“”“流通”也即“动”,正因为西方社会处于不断的流通、变化之中, 所以“族系日分,而简单之个人主义于以建立”“”这种个人主义反映在现实生活 中便集中地表现为追求自由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为了实现自由与平等,西方人 往往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去争取。他们往往不会为了迎合生活而改造自己,只会为 了迎合自己而改造生活。伴着这种文化的是重视分别与对抗,积极地改造自然, 十分讲求竞争、进取。 所以,当西方女性在认识到自己地位低下、急于改变时,她们便选择了轰轰 烈烈的妇女运动,向政府、向男性大胆地索要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利。她们以男性 及男权社会为对象向他们发起猛烈的进攻,以激进的态度要求自己的女性话语, 并要求全世界妇女的大解放。而中国女性,由于长期受这种静态的农业文化的影 响,形成了持重平和的心态,她们不讲强权,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也比较崇尚和 谐统一。所以当西方女权主义带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