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概述】,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在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本病与克隆病合称炎症性肠病。,【流行病学资料】,西方国家UC的发病率为每年39234/100000。我国1987年前国内文献报告不到1000例;而19871993年报告7137例;近十年国内有关IBD的文献1000篇,病例超过2万例,其中UC患病率增加明显。,炎症性腸疾患患者数推移(日本国厚生省特定疾患医療給付受給者数、1999),60千人,50,40,30,20,10,18千人,16,14,12,10,8,6,4,2,潰瘍性大腸炎,病,828486889092949698,828486889092949698,炎症性腸疾患発生率比較(発生数/人口10万人/年),Norway,USA,Sweden,Denmark,Japan,UK,NL,Israel,Germany,Spain,Iceland,16,14,12,10,8,6,4,2,潰瘍性大腸炎,病,16,14,12,10,8,6,4,2,Japan,Israel,Denmark,USA,Norway,Sweden,UK,炎症性腸疾患性比,発症年齢分布(1999,日本国旭川医科大学第三内科),-10-20-30-40-50-60-15-25-35-45-55,N=136,女:64(47%),男:69(71%),潰瘍性大腸炎,病,30,20,10,30,20,10,-10-20-30-40-50-60-15-25-35-45-55,N=97,男:72(53%),女:28(29%),【临床表现】,多数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反复发作。一、消化系统表现1、腹泻性状:多为糊状粘液脓血便,少数以血便为主,伴里急后重。便次:轻者23次/日,重者每12小时1次。2、腹痛:左下腹痛,疼痛一便意一便后缓解3、其他:消化不良的症状4、体征:触及乙状结肠,重症可有体重下降、贫血、口腔病变、杵状指、肛周病变轻微。,【临床表现】,二、肠外表现与结肠炎活动相对有关无关罕见性相关周围性关节病变坏疽性脓皮病骶髂关节炎心包炎结节性红斑前葡萄膜炎强直性脊椎炎Sweets巩膜炎PSC淀粉样变口腔阿弗它溃疡脂肪肝,潰瘍性大腸炎,重症,中等症,軽症,炎症性,重症,四、X线钡剂灌肠检查特征病变有:多发浅溃疡,表现为管壁边缘毛糙;炎性息肉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粘膜粗乱或呈细颗粒状。结肠袋消失,肠管缩短。,溃疡性结肠炎证治管见,.,一、溃疡性结肠炎属“内疡”说,UC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古代文献中与本病相关的病名较多,内经有“赤沃”、“肠澼”、“骛溏”,难经称“大瘕泄”,伤寒论、金匮要略谓“下利”。诸病源候论将“泄泻”与“痢疾”分开,故后人多称之为“泄泻”、“痢疾”。这些主要是根据UC有排便异常的表现而归类的病名。在2003年中西医结合诊治UC草案中也是这样命名的(3)。,一、溃疡性结肠炎属“内疡”说,笔者认为UC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发病有其特点,临床上常有腹痛、脓血便等症状;肠外表现有坏疽性脓皮病、阿弗它口腔溃疡;肠镜下粘膜有出血、糜烂、溃疡;病理上有炎性细胞浸润、隐窝脓肿、杯状细胞减少;在临床上采用生肌愈疡的方法治疗有效;与痈疡的主要特点非常相似。,一、溃疡性结肠炎属“内疡”说,溃疡性结肠炎与痈疡特点比较: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充血发红红;黏膜水肿、颗粒增生、假性息肉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伴有发热、腹痛热、痛;粘液血性分泌物、脓性分泌物溢脓;糜烂、溃疡形成溃疡。所以我们提出本病属中医“内疡”范畴,可称之为“肠疡”。,二、脾肾两虚是发病之本,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水谷不能化为精血,合污下降,泻痢作矣,故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肾藏精,真阴真阳居于内,为先天之本。先天不足,肾阳虚弱,不能温煦脾阳,导致脾阳亦虚,不能温运水谷,也能导致泻利发生。故景岳全书明确指出“凡里急后重,病在广肠最下之处,其病本不在肠而在脾肾。”又曰:“以脾肾本弱,则随犯随病,不必伏寒,亦不必待时,尤为易见。”,二、脾肾两虚是发病之本,脾与肾在生理上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它们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溃疡性结肠炎时,二者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并最终发展为脾肾两虚之证,导致病情缠绵难愈。现代医学认为UC与遗传、免疫失调有关,遗传基因的缺陷,肠黏膜屏障的破坏,免疫反应的放大导致了UC的发生。现代研究表明,脾虚证患者具有免疫状态的改变,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紊乱。遗传与中医的“肾”关系最为密切,所以脾肾两虚是UC发病的原因。这也与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观点相符。,三、湿热血瘀为发病之标,本病在先天禀赋不足,脾胃功能不健基础上感受湿热之邪,或外感寒湿,郁而化热,或由饮食不节,恣食肥甘油腻,辛辣厚味,酿生湿热,湿热内蕴肠腑,气滞血瘀,脂膜血络受损,血败肉腐为疡,大便见有脓血,或纯为血便。,三、湿热血瘀为发病之标,发病之初或发作期,邪实为主,湿热之象明显,若热郁化火,邪入营血,内陷心营,则可有高热神昏,内闭外脱之变,或灼伤血络,便血无度而有肠风脏毒之虞;若迁延失治、邪恋正虚、脾胃肝肾受损,发展成虚实夹杂证,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缓解期以本虚为主,但由于湿性粘滞,与热互结后,更加缠绵难清,临床仍可见大便夹粘液,口苦等肠腑湿热症状,正如金匮要略所言“大肠热者,便溏垢”(8)。笔者统计19862001年来江苏省中医院收治UC住院患者75例,其中兼有湿热证占86、7%。,三、湿热血瘀为发病之标,血瘀也是UC重要病理因素,现代研究近50%的UC患者有不同部位的微血栓形成,UC患者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其血液具有浓滞性、聚集性、粘滞性特点。清王清任谓“泻肚日久,百方不效,是总提瘀血过多”(10),所以湿热血瘀是发病之标。,四、寒热多夹杂,肝脾肾常同时兼病,UC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发时标实为主,湿热血瘀气滞之象明显,缓解期本虚为主,主要是脾肾阳虚,常兼有湿热血瘀的临床表现,迁延期本虚标实并重,所以寒热错杂是本病的又一特点。这从历代治疗泻利的著名方剂中也可得到证实,如芍药汤,驻车丸和伤寒论中的生姜泻心汤、乌梅丸,景岳全书中的胃关煎等都是寒热并用的治泻利方剂。,四、寒热多夹杂,肝脾肾常同时兼病,肝木和脾土是乘克关系,脾土不足,常致肝木乘侮,土虚木贼而成肝郁脾虚证,正如景岳全书所云“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使脾气本强,即见肝邪,未必能入。”(6)病久常肝脾肾互相影响,导致三脏同病,寒热错杂,治疗棘手。,五、活动期从疡论治,清化活血敛疡,促进溃疡愈合,在活动期标实证为主,多有湿热内蕴肠腑、气滞血瘀、肉腐血败成疡之病理变化。所以可以吸取外科治疗痈疡经验,在清化活血的基础上,配合生肌敛疡的治疗方法。,六、缓解期健脾温肾调肝,佐以清化活血,缓解期本虚为主,脾肾阳虚,肝郁气滞,常兼有湿热血瘀,治疗当以扶正为主,视其病变脏腑,健脾温肾调肝,佐以清化活血,减少复发。,七、证分四型,注意兼夹,目前UC分证不统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临床证型多有兼夹,笔者粗分四型。1、大肠湿热证,常见于发作期,证见腹痛腹泻,大便中夹脓夹血,或纯为血便,里急后重,身热,肛门灼热,口苦口臭,脘痞呕恶,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活血,生肌敛疡。方选白头翁汤或芍药汤合香参丸加减。药用白头翁10g,黄连3g,黄柏10g,秦皮10g,白芍15g,白术10g,薏苡仁30g,木香6g,苦参6g,当归10g,地榆15g,槐花g,炮姜3g,白蔹10g。,七、证分四型,注意兼夹,大便白多红少,脘痞纳呆,舌苔白腻,湿重于热,加霍香10g,厚朴10g,苍术10g,六月雪30g;大便红多白少,或纯为血便,加紫草15g,丹皮10g,荆芥穗10g、鸡冠花15g;身热加银花10g,连翘10g,鸭跖草30g、蜀羊泉30g。,七、证分四型,注意兼夹,2、肝郁脾虚证,多见于缓解期,证见:腹痛腹泻,情绪不畅时加重,胸胁胀满,嗳气食少,脉弦。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方选痛泻要方加减。药用柴胡6g,白芍15g,枳壳10g,白术0g,陈皮6g,防风10g,炒薏仁g。,七、证分四型,注意兼夹,若胸胁胀满疼痛加佛手6g,郁金10g,香附10g克,乌药10g;若兼神疲乏力,纳呆,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脾肾两虚者加党参10g,茯苓15g,扁豆15g,薏苡仁30g,补骨脂10g,肉豆蔻6g,益智仁10g,炮姜5g,鸡内金10g;若兼湿热内蕴加黄连2g,苦参5g,木香6g;久泻反复发作,大便次数增多,滑脱不禁加乌梅6g,焦山楂10g,石榴皮10g;腹部刺痛,痛位固定,气滞血瘀加血竭3g研粉,分次吞服,失笑散10g,川芎10g,丹参15g,红花6g,桃仁10g。,七、证分四型,注意兼夹,3、脾肾阳虚证,多见于缓解期,证见:五更泄泻,久泻不愈,腹痛隐隐,腹胀肠鸣,食减纳呆,腰膝酸冷,形寒肢冷,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沉细。治法:温脾益肾,涩肠止泻;方选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汤加减,药用制附子5g,党参10g,苍白术各10g,炮姜5g,补骨脂10g,吴茱萸5g,肉豆蔻5g,五味子6g,炙甘草3g。,七、证分四型,注意兼夹,若年老体弱,久泻不止,肛门脱垂加黄芪15g,升麻6g,赤石脂10g、禹余粮10g,罂粟壳10g;大便夹有粘液,里急后重,可加苦参6g、黄连2g、木香5g;兼有脾肾阴虚证,加白芍g、山药15g、扁豆15g、阿胶10g、麦冬10g、薏苡仁30g。,七、证分四型,注意兼夹,4、寒热错杂证,多见于病情迁延期。证见久病迁延,大便溏泻,夹有脓血、粘液,口苦口干,肠鸣腹胀,腹部畏寒,腰膝酸软,舌红苔黄腻,脉细。治法:健脾温肾,清肠化湿。方选芍药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减或乌梅丸加减。药用黄连3g,黄芩10g,秦皮10g,白芍15g,太子参10,白术10g,薏苡仁30g,木香6g,当归10g,仙鹤草15g,炮姜3g,制附子5g,乌梅6g,地榆15g。,七、证分四型,注意兼夹,若便血较多,肛门灼热,大肠湿热明显者,加苦参6g,银花10g,白头翁10g,紫草15g;大便白多赤少,脘痞纳呆,舌苔白多黄少加霍香10g,厚朴10g,苍术10g;四肢乏力,少气懒言,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加黄芪15g,党参10g,肉豆蔻6g,补骨脂10,益智仁10;久泻不止,滑脱不禁加赤石脂10g,诃子10,石榴皮10g。,八、临证细节,尤须重视,1、清化湿热,不可过于苦寒。UC为本虚标实之证,在发作期虽然表现为肠腑湿热证,但往往兼有脾肾不足,所以用药不可过于苦寒,否则损伤脾胃阳气,无力祛邪外出。即张景岳所谓:“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庶可无虑。”2、在缓解期虽然以本虚为主,但往往兼有湿热瘀血病理因素,因此在缓解期,健脾补肾为主治疗同时,仍需兼顾清化活血,不必拘泥久病必须用补法。,八、临证细节,尤须重视,3、本病由于有气滞血瘀,脂络受损,肉腐血败成疡的病理变化,所以可以吸取外科治疗痈疡的经验,采用生肌敛疡的治疗方法,提高溃疡愈合率。选用黄芪、白芨、白蔹、血竭、诃子、地榆等药物。4、久泻不止,滑脱不禁,如属脾肾阳虚用收涩药没有异议,但如舌苔腻,一般认为苔腻为兼夹湿邪,用收涩药有闭门留寇之弊,湿邪难去,然而此时正气已虚,泄泻不止,更伤正气,病体难复,可配合化湿药同用,常可收到很好效果。,九、内服结合灌肠,提高临床疗效,UC的肠段分布常是从直肠向上扩展,呈连续性病变,可以直至盲肠,呈全结肠炎,偶有倒灌性回肠炎,中药灌肠可以直达病所,局部药物浓度高,通过药物作用使肠道溃疡面得到保护,促进其修复,而且可以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具有较好的疗效。,九、内服结合灌肠,提高临床疗效,通常用的灌肠中药有清热化湿药、清热解毒药、理气药、活血药、祛腐生肌药、止血药、收敛药等;常用的中成药有锡类散、养阴生肌散、青黛散等。笔者认为对本病在发作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二手房交易佣金支付标准协议
- 2025年度高科技企业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综合服务合同
- 2025房地产无底薪业务员营销服务及佣金分配合同
- 2025年度大型活动专用场馆租赁服务合同
- 2025年医疗设备采购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版商铺租赁委托与市场拓展合作合同
- 2025年出租车行业新能源技术研发合作协议
- 2025版建筑废弃物填土处理工程合同
- 2025年度图书出版翻译与校对服务合同
- 2025-2026秋季中小学第一学期升旗仪式22周校长演讲稿:第1周 烽火记忆照前路秋风为序启新程
- 2025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英语真题(无答案)
- 2025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下载
- 急性阑尾炎病人护理课件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8部分:安全监测工程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考政治主观题背诵提纲汇编
- 2025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讲评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
- 2022森林防火道路建设基本要求
- 寻找消失的滇缅路:松山战痕课件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介绍课件
- 政府预算理论与实务(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