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与日本和新罗的交流ppt课件_第1页
唐朝与日本和新罗的交流ppt课件_第2页
唐朝与日本和新罗的交流ppt课件_第3页
唐朝与日本和新罗的交流ppt课件_第4页
唐朝与日本和新罗的交流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朝与新罗、日本的文化交流,1,新罗,据三国史记记载,新罗公元前57年由朴赫居世居西干在金城(今韩国庆州)创建。建国初期,新罗先后被朴氏、石氏(又叫昔氏)和金氏三大家族统治。,唐朝(公元618-907)时期的新罗,而唐朝时期最早的接洽是在金氏家族的真平王时期,唐帝赐牡丹花图并花子予真平王,真平王以示善德,善德曰此花必无香气,王笑曰尔何知之,善德对曰此花绝艶而无蜂蝶,必无香。种其子,果如其言,关于金德曼的聪颖,有个流传甚广的趣闻,一次唐太宗遣使臣赠送牡丹花籽给新罗,并附有花图,金德曼看图后说,此花必然不香,左右随从不解,她便解释说,图中仅有花朵绚烂,全然没有蜂蝶环绕。花籽种好长成后,果然不香。,新罗在不同时期遣唐使次数,新罗在利用唐的势力灭掉百济、高句丽之后,又把唐军赶出了大同江以南,从而结束了1000年来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统一。681年新罗神文王即位,唐高宗遣使册封,唐与新罗的关系开始了新的一页全面友好的宗藩关系。,主要还是由于大唐文明的巨大魅力。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三国后,为了加快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迫切需要从唐朝吸取先进的文明成果,所以强烈希望发展与唐朝的友好关系。同时,当时唐朝的一系列优待来华外国人的政策,也保障了唐与新罗友好关系的发展,1、政治关系2、经贸活动3、人员往来4、制度文字,政治关系,a、军事同盟新罗请求联合攻打百济和高句丽,唐太宗出兵高句丽唐朝也还曾向新罗求助。据三国史记卷10新罗本纪第十宪德王纪记载,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遣扬州节度使赵恭征发新罗兵以讨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新罗宪德王命顺天将军金雄元率甲兵三万以助。,朝鲜三国时期新罗封建贵族阶级的青少年团体组织,花郎,b、朝贡与回赐是统一新罗与唐朝中后期交往的重要内容。新罗朝贡频繁,有时甚至一年三次。贺正使或贡使来华时,唐皇帝一般宴见于内殿,授以官爵,赐以衣物。,经贸活动,唐与新罗的经贸关系基本上可分为政府间利用外交使节来往进行的官方贸易和民间商人进行的私人贸易两种。在新罗统一以前,官方贸易占主要地位,后来随着双方联系的日趋紧密,民间贸易也大大发展了。唐朝为了接待众多的新罗商人和侨民,还在山东、江苏沿海各州县设立了勾当新罗押衙所,所内并设有通事,从事翻译。,一、礼品的交换逐渐演变成正常性的官方贸易,交换的种类和数量也大大增加了二、统一新罗时期,韩、中两国间交通空前发达。三、降至九世纪,由于两国中央集权的衰落,两国的官方贸易也逐渐衰落了,私人贸易发达,人员往来,1)赴唐之新罗留学生2)赴华之新罗求法僧3)新罗坊及来唐从事其他职业的新罗侨民(八至九世纪,在唐的沿海地区形成了以新罗商人为主的新罗侨民的聚居区新罗坊。),总之,八、九世纪的中国大地上,到处可以见到新罗人的身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中国的经济文化生活中来,为唐、罗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制度文字,1、新罗的政治制度是参照中国的制度建立的。至景德王(742756)时,新罗的国家政治制度已基本完善。,崔致远,2、在经济制度方面,新罗仿唐之均田制实行丁田制,仿唐实行租庸调法和户籍制。,3、新罗还仿唐建立与政治制度结合的教育制度。新罗崇尚中国儒家思想,推崇经学。本来,在新罗占统治地位的是花郎道思想。于是,新罗于682年仿唐设国学,讲授儒学五经三史,设博士助教、大舍,讲授儒学。,4、统一新罗开始没有自己的文字,而采用汉字。682年新罗设国学,788年又设以考试中国儒家五经三史为内容的读书出身科,使汉文书籍更为之流传。,新罗在朝鲜半岛三国中,不是最强大者,但毫无疑问是最有远见卓识,最具谋略者,也是最后的胜利者。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非常现实地以小事大,满足了唐朝天朝大国的虚荣,为自己争取了和平的发展空间。新罗虔诚地学习盛唐文化,双方的交流广泛而全面,以至于到了不分你我的境地。,21,日本(唐朝之前一直叫倭奴国,唐朝时改叫日本。文人习惯叫东瀛),中国唐朝从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对应这段时间,日本分别经历了三个时代,即: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22,飞鸟时代主要是苏我氏,较为著名的就是推古天皇。奈良时代较为著名的有孝谦天皇、太政大臣藤原仲麻吕等。平安时代较出名的则是桓武天皇,23,促使日本学习的直接原因是663年8月进行的中日白江口之战,起初:新罗倭奴国高句丽百济,攻打,24,然后,随着高句丽南下,新罗百济唐朝,打,百济的覆灭,对日本来说是极大损失。如果听任百济亡国,则日本在朝鲜半岛上的势力将被全灭,25,“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余丰脱身而走”倭奴舰队悉数被歼。旧唐书刘仁轨传新唐书记载:唐军与倭军海战,“四战皆克,焚四百船,海水为丹。”百济王先在岸上守卫,见倭军失利,乘乱军之际,遂逃亡高句丽。,26,白江口之战之后,日本统治者认为,要使日本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否则,发展经济文化是不可能的。故此,日本统治者不断与唐朝维持和发展良好关系,还在对唐关系中谋求改变称藩称臣的不平等地位,同时,对新罗也表现出较高热情,不断派使与新罗发展经济贸易关系。,27,遣唐使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中日两国交往最频繁的时候是在公元630年894年,这段期间共派出遣唐使19次,正式来华的共有13次。这延续二百余年的遣唐史,在不同时期,组织、规模、交通路线都有很大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28,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第一流人才。甚至相貌风采、举止言辞也不同凡响,就是随员也至少有一技之长,至于留学生与学问僧也均为优秀的青年。其中最为出众的应该是-阿倍仲麻吕,29,典章律令,首先是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遣唐便在长安如饥似渴地考察学习.博览群书.回国后参与枢要.仿行唐制,连历法.节令.习俗也尽量仿效中国.,30,日本曾先后十九次任命遣唐使,到唐学习先进的政治和文化,其中实际成行的有十六次。,31,文化艺术,其次是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乎.遣唐使每次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朝野上下竞相赞写唐诗汉文.白居易等唐代诗人的诗集在日本广泛流传.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遣唐使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经过消化改造.融为日本民族文化.,32,甚至围棋等技艺和.马球等体育活动也是从唐朝传入的.遣唐使团中常有日本画师.乐师以至围棋高手赴唐访师学艺.观摩比赛.,33,在大部分的人看来,唐朝是中国最强盛的朝代,因为唐朝的强盛流于表面,而大部分的人只知道看表面,日本全面向唐朝学习这件事确实是真的,无可非议,媲美于日本明治维新时全面向欧美学习,崇拜唐朝的人会以此作为唐朝是中国最强大朝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