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 u b je c t :as t u d yo nt h e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f r e s c o e sd ur i n gt h e m i n g a n dq i n gd y n a s t yi nh a n c h e n gc i t y s p e c a l t y :f i n ea r t s n a m e : i n s t r u c t o r : a b s t r a c t h a n c h e n gc i t y , w h i c hl i e s i nt h en o r h e a s to fs h a a n x ip r o v i n c e ,i so n eo f t h em o s tf a m o u sc i t i e sf o ri t sh i s t o r ya n dc u l t u r ei nc h i n a a n dt h ea r c h i t e c t u r a i f r e s c o e sd u r i n gt h em i n ga n dq i n gd y n a s t yi nt h ec i t ya r er e a l l yr a r eg e m so f t h i sa n c i e n tc i t y t h ef r e s c o e sa r eo b v i o u s l ym a r k e db y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h ec h i n e s em a i n s t r e a mp a i n t i n g s t h i se s s a yp r o v i d e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h ec h i n e s em a i n s t r e a mp a i n t i n g st h r o u g hf r e s c o e sd u r i n gt h em i n ga n dq i n g d y n a s t y , a n d e x p o u n d s t h e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 m a i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f r e s c o e s ,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i na r t ,a n dh o wt oa d o p t m e a s u r e st op r o t e c tt h ef r e s c o e si nt h ef u t u r ea sw e l l t h ew r i t e ri n t e n d st o m a k ep e o p l ec o n c e r n e du n d e r s t a n dt h ef r e s c o e sb e t t er i nt h i sw a y , t h e yc a n k e e po ns t u d y i n gt h ef r e s c o e st od i s c o v e rt h eg r e a ta r tv a l u eo ff u r t h e rs t u d y m e a n w h i l e ,i t sh e l p f u lt oa r o u s ep e o p l et or e a l i z et h ei m p o r t a n c et op r o t e c tt h e f r e s c o e s s ot h e ym a yp a yg r e a ta f f e n t i o nt o p r o t e c t i n gt h ef r e s c o e s i t s b e l i e v e dt h a ta f t e rr e a d i n gt h i se s s a y ,t h ef r e s c o e sw i l lb eb e t t e ru n d e r s t o o d t h a nb e f 6 r e k e yw o r d s :h a n c h e n gc i t y ,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f r e s c o e s m a i n s t r e a mp a i n t i n g s ,a r t i i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一学术背景及选题意义l 二文献综述2 第二章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题材、简介与用途5 一韩城历史、地理简介5 二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分布地域及主要建筑壁画简介6 三绘制年代、表现题材及用途8 第三章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艺术特征1 0 一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绘画材料1o 二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常用表现技法1 0 三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中体现出的中国主流绘画艺术特色11 第四章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艺术成就及历史地位1 9 一普及中国主流绘画艺术1 9 二贴近生活,关注民间的选材2 0 三图解典著、教育后人2 0 二历史地位的肯定2 2 第五章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未来2 6 一加强保护2 6 二加强研究2 6 三加强宣传2 7 四深入探索、继续研究2 8 结束语3 0 参考文献3 1 致谢3 2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第一章绪论 一学术背景及选题意义: 1 学术背景: 韩城位于陕西中部,是我国的历史名城之一,韩城当地的庙宇中有着许多精 美的建筑壁画。壁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壁画艺术 形式的发展亦是源远流长,明清之际又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从构图、技法 等方面来看,韩城建筑壁画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间有着许多不解之缘。由于对主 流绘画艺术的重视和对民间艺术研究的相对忽视,使得人们对韩城建筑壁画这一 民间艺术形式的认识研究远不够深入,加之经济的发展使得现存的寺庙会越来越 少,因此深入发掘、整理、记录、研究明清时期的韩城建筑壁画就显得很有必要。 上述内容即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2 选题意义: 就本课题而言,我认为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这一选题有以下几点意义: ( 1 ) 中国主流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和中国绘画史的主要发展走 向,它包括彩陶艺术、画像砖艺术、壁画艺术、传统工笔重彩艺术、绢画艺术及 文人画艺术等。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因此,对于韩城建筑壁 画这一专题的深入探讨将填补中国地域壁画研究方向的一个空白点,有利于进一 步发掘壁画艺术形式其艺术风格的价值内涵,深入系统了解古代建筑壁画艺术作 品与中国正统主流绘画艺术形式间的关系,同时完善壁画艺术的研究领域,从而 能够使人们窥一管而知全豹,通过对地域壁画艺术的研究来了解壁画艺术形式的 魅力与潜质。 ( 2 )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因此壁画艺术是由诸多层面的社会人文因素促 生出的一种文化现象。故而每一幅韩城建筑壁画中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内涵,其根 植于民间的性质必然会从某些侧面反映出当时民间的社会百态。同时因为建筑壁 画艺术和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形式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通过对 韩城壁画的研究,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形式。 ( 3 )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向来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历史,在传统重道不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重技的思想影响下,民间艺术长期被忽视也缺少对它的全面记录和研究。因此本 文通过对韩城明清建筑壁画艺术的研究能够客观准确地认识到民间艺术形式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能为民间艺人争取到“正名”的机会。故而整 理、记录并深入探索韩城明清建筑壁画艺术,对于承继传统文化遗产,弘扬中华 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都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 4 ) 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韩城明清建筑壁画艺术是劳动人民 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韩城明清壁画艺术作品中也孕有着浓厚的民本意识。而这 种民本意识正契合了我党现阶段提出的“三个代表 、“保持党的先进性”及摆脱 官僚主义等一系列民本思想,所以该课题的研究也有着积极的时代意义。 综上所述,韩城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悠久的历史为当地留下了许多文化 遗产资源。对于韩城明清建筑壁画这一专题的深入探讨,有利于完善中国壁画史、 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由于韩城明清建筑壁画艺术的研究是一个涉及学 科甚广且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因此本文的写作有着多方面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文献综述: 本节就中国壁画艺术整体性的研究和韩城明清建筑壁画艺术的研究作一研 究现状和目前研究空白的综述。 1 研究现状综述: 对于中国壁画艺术整体性的研究方面,目前可以看到国内的主要著作有: 1 9 9 5 年祝重寿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壁画史纲;2 0 0 4 年候一民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壁画百年;2 0 0 9 年吴良忠编著,远东出版 社出版的中国壁画一书。此外,在各种版本的中国美术史著作中,也有关于 壁画艺术的零散介绍。在中国壁画艺术研究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是地域性壁画研究 的图册和著作较多。如在地域性壁画研究方面,有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著,2 0 0 1 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宣化辽墓壁画;肖军编,2 0 0 7 年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社出版的永乐宫壁画等等计有近百本画册和研究书籍。在陕西壁画艺术的研 究中,目前只看到了刘合心、雒长安著,世界艺术图书公司于2 0 0 8 年出版的古 代建筑壁画艺术( 陕西卷) 一书。在对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研究中,目前除了刘 合心、王仲林编著的韩城古代建筑壁画一书外,尚无一篇系统深入的论文或 著作。此外,还有一些零散介绍陕西壁画的论文散见于各种杂志和报刊中。总体 2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来看,和文人画艺术、现代艺术及剪纸等目前相对风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相 比,对于中国壁画艺术的研究成果仍然偏少,尤其是理论研究方面尚有很大的挖 掘空间。 2 研究现状的不足: 由于对民间艺术形式逐步重视等原因,使得近年来在壁画艺术领域内的研究 初现热潮。而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作为我国建筑壁画中的一个重要分布区域,因此 在该研究领域内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现概述如下: ( 1 ) 关于壁画艺术风格这一课题的研究,现所见文章多侧重于我国边疆壁 画艺术风格的研究,而对内地壁画艺术的专题研究则相对薄弱。因此这一专题的 深入探究就显的颇有意义。 ( 2 ) 就建筑壁画艺术形式的研究范围而言,前人研究的领域还比较笼统宽 泛,对于特定时期,特定地点建筑壁画艺术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就己发表 于诸报刊杂志的相关论文而言,专门研究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论文至今尚未发 现。如前文所述,和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形式相比,由于对建筑壁画研究的相对薄 弱态势,所以通过大量图示壁画作品和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形式相比较来阐述作者 观点的这种言之有据的论文形式还不多见,同时前人对于壁画艺术基本特征中总 结的现有零散结论亦需要重新整合。 ( 3 ) 由于明清时期民间艺人在绘制韩城建筑壁画的过程中吸收了我国主流 绘画艺术形式中的有益养分,所以这一时期的韩城建筑壁画艺术作品是中国主流 画艺术形式与传统工艺美术相结合的产物,先前的研究者虽在一些文章中对此偶 有提及,但至今尚未发现能对这一重要现象进行确切阐释与举例论述的相关文 章,因此这个缺失的一面应尽早弥补。 本文通过对明清韩城建筑壁画艺术作品风格的具体表现、艺术意义及其艺 术价值等的综合阐述,很好的解决了上述3 个问题,相信本文的写作在这一研究 领域内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壁画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形式,涉及到历史学、艺术学、民俗学、文化人类 学等诸多领域。因此对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研究,不应只把视点放在具体的表现 技法方面,而应从宏观的角度做全景式的研究。本文的研究首先立足与对具有代 韩城明清建筑肇画研究 表性的建筑壁画作品的分析之上,同时结合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结合壁画艺术 的基本特征,对韩城建筑壁画艺术作品择取代表性的作品加以分析,通过分析找 出其基本艺术特征及其与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形式的联系与区别。同时综合运用图 像学、文献学和比较学的方法,深入研究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成 就。因此,本文的写作思路计划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及研究意义;第二章从韩城 明清建筑壁画的题材、分布与用途三方面使相关人士对韩城壁画有一个初步的认 识;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从韩城建筑壁画的技法、构图等方面与中国主流 绘画艺术形式作一详细比较,从而总结出韩城建筑壁画与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形式 间的相似之处与区别;第四章主要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对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艺术 成就进行深入分析;第五章将结合目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我国扶持民间艺 术形式发展的大政方针,对韩城明清建筑壁画未来的发展与保护措施进行了初步 探讨。 总之,本文从韩城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出发,以对比和分析韩城明清建筑 壁画为主要研究方法,从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题材、分布、用途、艺术特征、艺 术成就等方面对韩城明清建筑壁画进行了系统分析。 4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第二章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题材、简介与用途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是我们珍贵的艺术财富。在深入探索它的艺术特色之前, 我们需要对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本章从韩城 的地理位置、文化资源;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分布地区及主要建筑壁画简介;韩 城明清建筑壁画的绘制年代、表现题材及用途三方面来为下一章介绍韩城明清建 筑壁画之艺术特色做一铺垫。 一韩城历史、地理简介: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是一个比较恒定的外部条件,它往往决定了生活在 某一地区的人们的谋生手段、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等人文因素。”“韩城位于 陕西省关中盆地东北部,地处关中盆地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北暖温带 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距省会西安2 4 0 余公里,北依宜川县,西邻黄龙县, 南接合阳县,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河津、乡宁、万荣等县市相望。地处北纬 35 18 50 ”35 52 7 08 ”,东经110 7 l9 ”110 37 24 ”。南北最长处50 2 公罩,东西最宽处42 5 公里。边界总 长168 公里。总面积16 21 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0 79 ,耕 地4 2 万亩,地形地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 19 8 3 年10 月韩城撤县设 市,1 9 8 5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 9 8 6 年1 2 月被命名为全国历 史文化名城,2 0 0 6 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韩城名出诗经韩奕 中“溥彼韩城”之名。西是旖旎起伏的黄龙山区,东临滔滔不息的黄河与山西相 望,北连一望无尽的黄土高原,南越合阳可远眺渭河与西岳华山,历来为交通要 冲之地,也形成了韩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得天独厚的条件。“韩城传为大禹治水 时禹凿龙门之处,是历史上著名的河西之地,春秋时期为韩国所有,战国时 归魏国的少梁邑。秦得河西后,于惠文王三十一年( 前3 0 7 年) 在此设夏阳郡。 汉时属左冯翎,后魏归华山郡,北周明帝二年并入合阳。隋开皇十八年( 5 9 8 年) 始有韩城县之称。韩城县置在唐代几经变革,在后唐天成元年( 9 2 6 年) 复归韩 城之名。金贞祜三年( 1 2 1 5 年) 称祯州,元代几次废州,最后复韩城县制,明、 清一直沿用,经民国至1 9 8 4 年韩城县改市,乃至于今。 韩城明清建筑肇画研究 “关中文物最韩城。韩城市现有宋元以来古建筑1 4 0 余处,堪称一座古 建筑博物馆,韩城也被誉为远近闻名的文史之乡,战国早期孔子的高足子夏 在此设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司马迁的家乡。境内的魏长 城遗址、司马迁祠、党家村民居等文化遗产,向世人展现出韩城悠久的历史文化 资源。 固得天独厚的文化条件为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产生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土 壤。 二韩城明清建筑壁画分布地域及主要建筑壁画简介: 韩城市面积1 6 2 1 平方千米,现辖7 镇7 乡,2 7 6 个行政村。目前发现的韩 城明清建筑壁画主要分布在韩城市境内的西庄镇、龙门镇、芝川镇、咎村镇、龙 亭镇、新城街办和韩城市区,尤以韩城市区、西庄镇、昝村镇最为集中。分布较 为集中的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便于相关专家学者的集中研究。( 如图1 一1 ) 为韩城 明清建筑壁画分布图。 图1 1 6 1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主要绘制在庙宇大殿的墙面或天顶上,也有绘制在不显 眼地方的壁画。在韩城当地,目前发现的建筑壁画有以下1 5 处,各处的建筑壁 画分别简介如下: 昝村镇普照寺大殿壁画:普照寺是韩城市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元代建筑,寺 名取“佛光普照之意”,寺院始建于元延祜三年( 1 3 1 6 年) 。在大殿的天花板藻井 上绘有壁画1 3 0 幅,有人物、花鸟虫鱼及龙、天马、麒麟、虎等。壁画为工笔重 彩,设色艳丽。 昝村镇普照寺高神殿三殿壁画:位于普照寺的前殿东侧。高神殿三殿分别 为东、系献殿和正殿。在两座献殿内的东西山墙上和正殿分别绘有牧牛图、观潮 图、八仙人物、历史人物等题材。此殿壁画设色浓丽,线条流畅,内容广泛。 金城城隍庙德馨殿壁画:金城城隍庙位于韩城市旧城东街,庙内有广存殿、 戏楼等建筑。此城隍庙建于明代中后期,在殿内外屋檐下的拱眼壁上,绘有二十 四孝、抚琴、奕棋等壁画,皆为明代晚期之遗作。 新城周原村大禹庙壁画:大禹庙在韩城市东北3 公里处的新城周原村,是 祭祀夏禹的庙宇,该庙始建于元大德五年( 1 3 0 1 年)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殿内绘有八仙图、罗汉渡海图、福禄寿三星图、西游记、二十四孝等壁画。 咎村镇张带村关帝庙壁画:张带村关帝庙位于韩城市东北张带村东,坐北 面南,正殿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 1 5 5 5 年) ,殿内主要绘有三国演义故事壁画, 从绘画风格判断应是清代嘉庆、道光时期民间画工作品。画面构图严谨,山水画 多为浅降山水,人物多为铁线描,线条流畅,刚劲有力,人物神态生动,设色浓 丽厚重。 新城董村观音庙及其关帝殿壁画:董村观音庙位于韩城市新城乔南路东段 北侧董村村南,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 1 8 0 7 年) ,关帝殿是此庙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殿内神龛上绘有人物故事和花鸟共计6 副壁画。这些壁画的绘制时间大概 在清嘉庆至咸丰年间。 昝村镇王带村大禹庙壁画:王带村大禹庙位于韩城市昝村镇王带村北,东 临黄河。庙内现存献殿于正殿。殿内东西山墙绘有大禹受命图、禹铸九鼎图、禹 凿龙门图等有关大禹故事的壁画,此庙壁画应为清代中期所作。 7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西庄镇寺庄村弥陀寺壁画:弥陀寺位于韩城市西庄镇寺庄村东,始建于唐 贞元三年( 7 8 7 年) ,殿内绘有西游记故事壁画和花鸟图等,画面设色淡雅,人物 造型准确,神态生动,并有画工和年号题记,是鉴定其他寺观建筑壁画断代的重 要实物资料。 龙门镇下白矾村马王庙壁画:马王庙位于韩城市龙门镇下白矾村东,现存 献殿于正殿,该庙创建于清道光三年( 1 8 2 3 年) 。殿内绘有神话人物故事、屏风 式人物故事、花鸟壁画等1 5 幅。 西庄镇西贾砦关帝庙壁画:西贾砦关帝庙位于韩城市西庄镇西贾村砦南城 门内。庙内绘有垂钓图、兰花图、樵夫图和唐人诗意画“锄禾日当午”图,据专 家根据庙内相关遗迹考证,此庙内的壁画应为清康熙时作品。 金城东营庙壁画:金城东营庙位于韩城市旧城东街金城城隍庙巷东端南侧, 是祭祀关羽的庙宇。庙内前檐下绘有猫雀图、牡丹图及人物图两幅,该庙建筑壁 画设色浓丽,绘制时代约在清代中晚期。 龙亭镇马陵庄刘氏祠堂思敬堂壁画:刘氏祠堂思敬堂位于韩城市龙亭镇马 陵庄,大庙正堂内有神龛三间,龛内墙壁上绘有山水、花鸟壁画1 8 幅,据专家 考证,刘氏祠堂思敬堂中的壁画的绘制年代应为清代乾隆晚期。 西庄镇柳枝村孙氏祠堂壁画:孙氏祠堂位于韩城市西庄镇柳枝村内,该祠 堂是一组四合院式建筑,为清代咸丰十二年( 1 8 6 2 年) 所建,祠堂各处绘有屏风 式彩色壁画1 8 幅,内容为历史人物故事、花鸟、山水等,从绘画风格及相关遗 迹来看,该祠堂的壁画应为清代晚期所绘。 芝川镇薛氏祠堂壁画:薛氏祠堂位于韩城市芝川镇滩子村,祠堂正堂内绘 有禹门图、人物故事六条屏壁画,根据祠堂内相关遗迹考证,薛氏祠堂中的壁画 绘制年代应在清代道光年间。 龙门镇禹门口大禹庙壁画:大禹庙位于韩城市龙门镇禹门口附近,庙内现有 神话人物和动物两幅壁画,具体绘制年代尚不清楚。 三绘制年代、表现题材及用途: 从上节的总结来看,目前发现的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主要绘制于明清时期。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题材十分广泛,款式多样,包括宗教人物故事、神话和历史 人物故事、四大名著、二十四孝及动物、花鸟、山水、文人诗意画等。丰富的题 8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材和表现内容为我们对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 根据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表现题材和建筑壁画一般的社会功能来看,韩城 明清建筑壁画的最大用途是装饰寺观之用,其次还有敬神、教化的功能。在装饰 丰富的庙宇大殿中,壁画画面上的种种神仙,凸显了庙宇的敬神功用,而庙宇中 满墙的壁画,也使得这些庙宇增添了几分美感和神秘感。壁画中时常出现的二十 四孝等传统表现题材,对于教育后人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注释: 方李莉景德镇民窑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2 年7 6 页 韩城市志编辑委员会编:韩城市志西安:未来f i 版社1 9 8 9 年7 页 刘合心、王仲林:韩城古代建筑壁画序西安地图出版社2 0 0 9 年 刘合心、王仲林:韩城古代建筑壁画序西安地图出版社2 0 0 9 年 9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第三章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艺术特征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作品题材多样,技法丰富,特点鲜明,吸取,中国主流 绘画艺术形式中的多种表现特征,本章就此详细分析。 一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绘画材料: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作为壁画形式的一种。主要绘画材料有毛笔、刷子、排 笔、颜料及绘制的载体一墙面等。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因 此,在了解韩城明清壁画的艺术特色以前,需要就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绘制材料 加以介绍。 毛笔是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中最重要的表现工具之一。制作毛笔的原料以羊 毛、山兔毛、香狸毛为多,马尾、牛尾、鸡毛等也广为使用,毛笔管多用竹管为 材料。毛笔的笔头要求达到尖、齐、圆、健。尖指笔锋要尖如锥状,利用钩捺; 齐指笔锋的毛铺开后,锋毛平齐,利于吐墨均匀;圆指笔头圆柱体圆润饱满,覆 盖毛均匀,书写流利而不开叉;健指笔锋在书写绘画时有弹性,能显现笔力。毛 笔的笔头主要由笔锋和副毫组成,所谓笔锋,足指笔头中心一簇长而尖的部分。 所谓副毫,是指包裹在笔锋四周的一些较短的毛。在运笔过程中,笔锋与副毫发 挥着不同的作用。笔锋足笔毫中最富有弹性的地方,它决定着笔画的走向和力度。 毛笔的这些特征,使其具有了丰富的表现力。 刷子和排笔主要用于表现壁画的大幅单纯的画面,如天空、水面等。与毛 笔不同的是,刷子和排笔的笔毛较为坚硬,在一支刷子和排笔中,笔毛的长短也 是一样。毛笔、刷子、排笔共同构成了建筑壁画的造型工具。 颜料对于壁画的创作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壁画创作的颜料大体包括 青色类颜料、绿色类颜料、赤色类颜料、黄色类颜料、金色类颜料、白色类颜料、 黑色类颜料,各类颜料中又有不同具体色相的颜料。这丰富多彩的颜料为壁画的 创作提供了表现材料上的保证。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表现载体主要是墙壁。 农村的墙壁,由于其质地的特殊性,使其有了一定的吸水性。下文将专门分析韩 城明清建筑壁画与中国主流绘画在表现特征上的相似性。 二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常用表现技法: 1 0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作为壁画形式的一种。其表现技法也与普通的墙面壁画基 本一致,大体有以下几种: 勾:勾勒通常是壁画创作的第一步。即指用毛笔或其他画笔勾勒出物象的轮 廓。 皴:即是用毛笔的侧峰通过在画面上层层叠加的方式来描绘物象的方法,多 用于山水画中。 罩:即是色彩平涂,用含水量适中之笔平涂,动作要快要稳。 提:以明度较亮的颜色画在较暗的颜色上,再用一支干净笔蘸清水分染。白 粉的上法,多用此法。 烘:即烘托,多用较深的颜色将浅色托出,使其更为鲜明,与“提法正好 相反。 刷:用排笔刷大面积之色,动作要快,颜色要笔笔相接,多用于画天和水。 填:指留出墨线用重色填出之法,多在点景中用之。至于天空之类的空白 色则多用与填法相同的掏染法。 铺:以颜色满铺做底,为加强颜色的厚重感和装饰效果。 “建筑壁画的单项技法主要为上述8 项。其综合技法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 三种:勾线填色法、勾皴染色法、没骨分色法等。 圆通过对韩城明清建筑壁画 绘画材料和绘画技法的认识,我们在这一基础卜就能分析韩城明清建筑壁画和中 国主流绘画艺术问的联系和区别。下文就此专题加以分析。 三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中体现出的中国主流艺术特色: 中国主流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和中国绘画史的主要发展走向,它 包括彩陶艺术、画像砖艺术、肇画艺术、传统工笔重彩艺术、绢画艺术及文人画 艺术等。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本节将以敦煌壁画艺术、隋唐 时期的传统工笔重彩艺术、宋代绘画艺术、元明清时期的文人画艺术和古代青绿 山水艺术举例分析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中体现出的中国主流绘画艺术特色。 1 线条艺术的魅力与敦煌艺术相比: “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中线条占据着不可撼动的最高位置,画家用线条 创造形象,并在线条和形象巾表达性情,中国画家常将大自然巾的物象抽象为意 象化的线条,在中国主流绘画艺术作品中线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并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 造型也是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中的主要方式。敦煌壁画数量众多,现存有历代壁画 5 万余平米,在我国美术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在敦煌壁画中,最有特点 的就是它的用线,其用线特点是线条流畅,雄浑有力,感情激越,富于粗 细顿挫的变化( 如图3 _ 1 ) 。有些随手勾描的画稿,显然逸笔草革,但仍不 失为一幅神采生动的白描作品。在敦煌壁画那些不经意的落笔起稿中,往 往有一种自然流露于笔墨间的天趣。 图3 - - 1 在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充满力度感的线条,与敦煌 肇画相比,韩城明清建筑肇画艺术作品在线条的韵味及笔势方面毫不逊色。这一 时期的韩城明清建筑壁画艺术作品在线条的表现技法中除能体现出敦煌艺术中 那富有力度质感的线条外,线条的节奏感也很强,线条的绘制有着“稳、准、活、 狠、率、快 的特征,急速之中见沉稳,豪放之中有法度,狠率之中显工整,不 少线条也讲求“以书入画”的书法用笔特征。由于敦煌壁画和韩城明清建筑壁画 所采用的墙壁都有着一定的吸水渗化性能,因此在这种质地上也能够准确生动地 反映出不同性格的线条韵味。( 图3 - 2 ) 是韩城明清建筑壁画巾的韩湘子图,画 面中用线有粗有细、有疏有密,有长有短,再加之颜色的陪衬,整个画面显得沉 1 2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静淡雅,颇有几分敦煌壁画艺术中的用线特色。 图3 - 2 众所周知,近百年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使敦煌壁画遭到了严重的破环, 因此现存的敦煌壁画艺术作品就显得弥足珍贵。而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中体现出的 敦煌壁画艺术中的用线特征,使得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继承了我国经典艺术的优良 传统,我们在欣赏这些壁画时仿佛能看到敦煌壁厕艺术的影子,从一定层面上来 讲,韩城明清建筑擘画是在异地间接地将敦煌壁画艺术中的精髓很好的保存了下 来,因此就使得韩城明清壁画就有着十分珍贵的艺术价值。 2 鲜亮的用色与隋唐工笔重彩艺术相比: 隋代和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伴随着当时经济的繁荣,当时的文化 艺术风格也显得自由奔放,在这种自由的艺术环境中,画家能够毫不掩饰自己内 心的情感来创作出自己需要的艺术作品并传达出自己想要的艺术视觉。而自由奔 放的从艺环境和特点也就决定了艳丽的用色是当时绘画艺术的主要特点。在隋唐 的绘画艺术史中,工笔重彩艺术占有着远超义入画的分量。隋唐工笔重彩艺术的 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画面用色鲜亮。如图3 - - 3 是唐代画家周畴的簪花仕女图, 内容是描写唐代贵族女性在花园里游玩的场面,特点是工笔设色,画工精细,色 彩艳丽,人物形象刻划生动,是中国古代仕女画的代表作。而在韩城明清建筑壁 画中,也不乏用色鲜亮作品的出现。如图3 _ 4 是韩城金城东营庙壁画中的牡 丹图,该图用鲜亮的用色突出了牡丹富贵动人的特点,似与隋唐工笔重彩艺术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中,用色鲜亮的作品继承了隋唐工笔重 彩艺术中主要的艺术特色。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图3 _ 3 图3 - - 4 3 相似的画幅款式与宋代绘画艺术相比: 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形式十分注重作品的画幅款式,且每一时期在画幅款式上 都有不同的特点。宋代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硕果累累,成绩突出。宋代绘画的一 个重要特征就是画幅款式的多样化,除了以前常见的形式外,还出现了团扇、条 屏等形式。如图卜5 是北宋画家赵佶的一幅枇杷山鸟图,该图采用的画幅形 式在一些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中也能见到。此图绘有两组大小相间、香甜嫩熟的枇 杷,看似十分可人,其中几片叶子上散布着大小不一的虫眼,显得精致而自然。 画中还配有山鸟和蛱蝶各一只,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和动感。而韩城明清建筑 壁画在画幅形式的选择上也有类似于宋画之处。如图3 _ _ 6 是韩城昝村镇普照寺 高神殿三殿肇画中八仙人物中的吕洞宾和张果老图,可以看出,这幅画面采 取的圆形款式和赵估的枇杷山鸟图采取的画幅款式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1 4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图卜5 图3 1 6 值得一提的是,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由于是在建筑内部绘制的艺术形式,由于 建筑艺术属于空间艺术形式的一种,因此和传统的平面艺术形式相比,韩城明清 建筑壁画的绘制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问,不少韩城明清建筑壁画都是利用房屋的空 间优势,在房屋的特殊部位描绘,但在中国主流绘画艺术中,却很少有这样的构 图形式,这是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如图3 _ 7 所示。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图3 - - 7 4 技法的相近与明清文入画艺术相比: “中国绘画源远流长,中国绘画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形成了有别于世界 其他民族绘画的结构系统。文人介入绘画创作至少要追溯到汉代的蔡邕。魏晋南 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从事绘画已是普遍的现象。几百年来,研究文入画艺术的 理论家在对文人画艺术的认识卜达成了共识。“他们普遍认为:文人画与非文入 画主要是风格上的差异。既不能简单地以身份区分文人画与非文人画,也不能在 技法卜把考究或不考究作为评判标准。文人画不是一个抽象的定义,它没有绝对 明晰的界域,不能简单以画家身份和技法来判定,文人画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 的变化而发展。回了解了文人画的基本特征后,有助于我们卜文的比较与分析。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在吸收敦煌艺术的线条特点与隋唐工笔重彩的用色与宋 代绘画的画幅款式外,同时也吸收了明清文人画艺术的表现技泫。芥子园画传 是成书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套色水印木刻画谱,它是集前人流传的课徒画稿编纂而 成,书中收录了各个时期、各个画种的技、法图示,该厕谱也是许多是明清文人画 家入门的必备教材。该书前三集成书于清代康熙年间,第四集成书于清代嘉庆年 间,由于芥子园画传是集前人流传的课徒画稿编撰而成,故可以认为在成书 前,该书中的技法就已经存在于世了,加之明代中晚期画谱的流传十分普遍,这 1 6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就为明清时期的韩城民间工匠提供了技法表现的参考蓝本。下文将用比较法来举 例分析韩城明清建筑壁画巾体现出的芥子园画传巾的基本技法。 图3 8 ( 图3 8 ) 是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中的一幅( 西游记) 五行山下收悟空图( 局 部) ,这幅画面最右边所描绘的树和芥子园画传树谱中所描写的树法有异 曲同工之处。通过翻看芥子园画传树谱中刘松年杂树画法( 图3 q ) 和 郭熙杂树描绘的用笔技法( 图3 1 0 ) 可以看出,这幅( 西游记) 五行山下收 悟空图中对于树的表现吸收了芥子园画传- 树磬中的表现技法。而郭熙和 刘松年则分别是北宋和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画家,因此可以看出,韩城明清建筑 壁画中体现出了鲜明的文人画表现技法。 图3 哆图3 1 0 除以上两者间的类似特征外,在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中的其他许多画面中亦 能看到芥子园画传带来的影响,鉴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赘述了。 5 青绿画风一与古代青绿山水相比 1 7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青绿山水是我国山水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特点是以矿物质石青和 石绿作为主色。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 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从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 用色和画面整体氛围来看,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中有着浓郁的青绿画风。“作 为中国重彩山水画,青绿山水虽有面对真实山水的一面,但色彩却并不是 写实主义的固有色,既不是客观性的随物赋彩,也不是主观性的色彩抒 情。青绿山水重设计性、程式化、装饰性,因而具有极富观念性的概括色 特点,重视色彩的符号性功能和响亮饱满的大面积色彩平涂法。同时画面 还注重同一色相中的明度对比( 即同一颜色的深浅浓淡对比) 形成色阶而 极富节奏。 青绿山水经过隋唐之兴盛、宋代之隆昌后,就失去了它存画 坛的盟主地位而风光不再。“青绿山水被下放7 民间后,虽然它未曾在中 国画坛消失过,但至此它已失去了存画坛的尊贵地位,民间还活跃着许多 青绿山水画工匠( 如仇英向民间工匠学习青绿山水画法的记载便是明证) 。 民间存在的青绿山水画虽然只是程式化的继承,是色彩口诀、笔法样式的 口授心传,失去了其在鼎盛时期其有着唐之儒学的高贵和宋之理学的思 辨。 但青绿山水毕竟通过民间画工保存了下来。虽然不能将韩城明清建 筑壁画的作品一概扣上青绿山水的帽子,但对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用色分 析和其画面的整体氛同来看,我们廊该承认在韩城的明清建筑壁画中弥漫 着一股浓郁的青绿画风。 中国主流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和中国绘画史的主要发展走向, 它包括彩陶艺术、画像砖艺术、壁画艺术、传统工笔重彩艺术、绢画艺术及文人 画艺术等。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综上所述,本章以中国主流 绘画艺术中的几个重要发展方向为基点,从表现技法、画面构图等角度对韩城明 清建筑壁画进行了系统分析。从以上分析和举例可以看出,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中 有着浓郁的中国主流绘画艺术特色。 1 8 1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注释: 王文娟墨韵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中央编译出版社2 0 0 6 年1 6 3 页 o 王文娟。墨韵色章一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中央编译出版社2 6 年。1 6 2 页 铆参见许剑萍略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艺术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0 0 年第l 期2 5 页 回程明震:文心后素文入画艺术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0 7 年6 一l l 页 回王文娟墨韵色章一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中央编译出版社2 0 0 6 年1 7 7 一1 7 8 页 o 王文娟墨韵色章一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中央编译出版社2 0 0 6 年1 9 0 页 1 9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第四章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艺术成就及历史地位 由于韩城明清建筑壁画植根于民间,所以其画面内容集一个时代的民间社 会习俗、文化观念等诸多因素于一体,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必然有其内在的艺术价值。本章在前文第二章、第三章基础之上,总结出韩城明 清建筑壁画艺术作品中蕴涵的普遍艺术价值、艺术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希望对韩 城明清建筑壁画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 一普及中国主流绘画艺术: 中国主流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和中国绘画史的主要发展走向,它 包括彩陶艺术、画像砖艺术、壁画艺术、传统工笔重彩艺术、绢画艺术及文人画 艺术等。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本文第二章将中国主流绘画艺 术的不同发展阶段其艺术特征与韩城明清建筑壁画艺术进行比较后可以看出,在 不同的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中有着不同的鲜明特征,韩城明清建筑壁画在吸收中国 主流绘画艺术形式风格的基础上,起到了普及中国主流绘画艺术的作用。民间绘 画艺人一向有着善于学习总结先进经验的优良传统,他们借用壁画墙面与宣纸相 似的质地和表现力在中国壁画这一民间美术领域内不自觉地开拓了中国主流绘 画艺术形式发展的新天地。由于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形式在各个时期均被视为是正 统绘画艺术样式,它的这一地位使得韩城壁画工匠在创作中必定首先以它的风格 样式作为参考对象。而韩城壁画工匠也可自由自在的在创作中全面抒发自己的心 性,不拘格套地在墙面上自由绘写表现。由于创作目的和所处文化环境等诸方面 的差异,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中也确实包含着少量随意粗俗的成分,这是我们必须 要承认的。但就画面的直观感觉而言,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形式的感觉和画面的第 一视觉冲击力在这里和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艺术特征达成了一致。类似中国主流 绘画艺术形式的表现形式等画面特征在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中的大量出现,是韩城 明清建筑壁画艺术作品普及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形式的前提条件。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多绘制于民间百姓敬神的庙宇寺观中。而这些艺术作品中 体现出的中国主流绘画艺术特点使得韩城明清建筑壁画在百姓看到它的一瞬间 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形式在民间的普及过程。因此可以说 韩城明清壁画工匠间接地在中国主流绘画艺术与普通百姓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1 9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使得中国主流绘画艺术在明清之际的战乱中能够依托广大的群众基础完整的保 存遗传下来。因此,中国主流绘画艺术表现技法出现于韩城明清建筑壁画艺术作 品之中,且当这些建筑壁画被百姓欣赏之时,韩城明清建筑壁画就起到了普及中 国主流绘画艺术形式的作用。 二贴近生活,关注民间的选材: 艺术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曲高和寡者始终是应者寥寥。从古到今, 大凡广受群众喜爱的艺术作品,选材大多贴近日常生活,中国画家也一贯主张通 过对平凡日常景象的描绘来发掘大自然中生生不息的生命之趣。如明代画家徐渭 的杂花图卷则是将自然生活中常见的菊花、石榴、葡萄等杂果展示给了欣赏 者;而清代画家华苗的竹雀仅以一只山雀喜鸣高枝的平凡一景表现出了清新 活泼的自然之趣。齐白石先生作花卉鱼虫,最重自然情趣。插在杯里的两朵小花, 相向对视,好像在低声谈心;一只青蛙游走了,而另一只青蛙的腿被水草缠住了, 焦急地望着远去的同伴。齐白石先生将这些不起眼的物象通过画面构图的巧妙安 排,充分表现出自然生活中的动人情趣。因此他的作品也就广受人们喜爱。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选材和民间传说等民间风俗事项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韩城当地,无论走进绘有明清建筑壁画哪个寺院,我们都能体会到韩城明清建 筑壁画贴近生活,关注民间的选题特点。比如我们进入昝村镇普照寺高神殿三殿, 就可看到在两座献殿内的东西山墙上和正殿分别绘有牧牛图、观潮图、八仙人物 等题材;我们若来到咎村镇张带村关帝庙中,就能看到里边绘制的基本上都是家 喻户晓的三国演义故事。有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桃园结义、关羽水淹七军等 画面;当我们信步走入西庄镇寺庄村弥陀寺中,迎面而来的则是西游记系列故事 的画面。这些题材对于民间百姓而言,可以说是众人皆知,家喻户晓的。可以看 出,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选材始终是贴近生活、关注民间的。因此我们也有理由 相信,韩城明清建筑壁画肯定会受到百姓的喜爱。而韩城明清建筑壁画贴近生活、 关注民间的选材特征,也使得当时的韩城明清建筑壁画有了一定的教育意义,下 节详细论述。 三图解典著、教育后人: 1 美术作品的教育作用: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典著辈出,但是大量的文字资料却很难掩盖形象匮乏的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研究 不足,因此,图画就成了一种很好的辅助形式。图画的教育功能古人很早就已谈 及,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说道:“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 见三季易主,莫不悲惋;见篡臣贼嗣,莫不切齿;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 臣死难,莫不抗节;见放臣逐子,莫不叹息;见淫夫妒妇,莫不侧目;见令妃顺 后,莫不嘉贵。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 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序中亦云: “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廖,披图可鉴。 “对于识字不多的 平民阶层,以图画代替文字以教养是方便而可行的事,人们直接接触文化熏陶的 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图画文字的理解,从而获取相应的知识和信息。 因此, 教育作用是绘画艺术的主要功能之一。 绘画艺术之所以能产生教育作用,是因为绘画创作者在创作中,不仅反映现 实,而且在选材中就透露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以及自己想表达出的某 种意愿。和其他教育方式相比,绘画作品的教育功能,其最大的一个优势是它不 是通过单纯的、枯燥的文字说教实现的,而是通过栩栩如生的画面和蕴藏于其后 的内涵而实现的。生动性的教育特征也就使得绘画艺术的教育方式能吸引来更多 的受众,而他们也会通过这种生动的形式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 化信息。因此,绘画艺术的教育功能比单纯的文字说教有着很大的优越性。 2 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中的教育功能: 从上节可以看出,韩城明清建筑壁画的绘画特征和选材特点使得韩城明清 建筑壁画有了一定的教育意义。如在韩城明清建筑壁画中有不少我国古代的文学 题材,如三国演义故事、西游记故事、二十四孝故事等,因此,韩城明清建筑壁 画中对这些经典历史故事的描绘,解读了我国的经典文学著作,使以前枯燥的文 字变成了形象的人物和具体画面,这种浅显易懂的图画表述方式抓住了古典名著 的精华部分,使得普通百姓特别是孩童容易理解和接受。韩城明清建筑壁画在图 解典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山城课件
- 暑假复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学生版) -2025人教版新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
- 老年人误吸的预防课件
- 《英语专业毕业实习》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大学英语2B》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酿造红酒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老年人夜间护肤知识培训课件
- 双曲线(附答案解析)-全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提高版)
- 热点作家:冯骥才(原卷版)-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热点作家作品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Module12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02
- 2025企业级AI Agent(智能体)价值及应用报告
- 2025年兵团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武汉中考语文试卷真题解读及备考指导(精校版)
- GB/T 33339-2025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测试方法
- 护理标识管理制度
- 探讨跨界融合创新在智能数字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面料培训资料
- 失血性贫血的护理
- 相控阵超声波检测技术培训
- 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制度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