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陶农产嗣t 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文摘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国际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作为国际竞争 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已经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是传 统农业大国,从2 0 世纪8 0 年代末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就已经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上农产品生产量第一大圈。但是近年来我圈农产品出口比例却不断下 降,在加入w t 0 的大背景下,农产品关税逐步下调、非关税壁垒进行关税化已是 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产品将承受更人的竞争压力。 大量学者的实证分析显示,我国农产品在外贸中的竞争优势正呈现下降趋 势,目前在整体上已经缺乏国际竞争力。因此,正确分析和评价我国农产品的国 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提高其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力,对我国农业乃至 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拟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全文分四章。第一章, 主要对我国建国以来农业和农产品的发展概况进行客观描述,指出农业和农产品 发展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章,首先阐述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构 成要素,在此基础上,简要对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现代经济学的竞争优 势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第三章,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对中 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计量的实证研究,主要从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指数两方 而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出中国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总体发展变化 以及内部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的竞争力发展状况,分析制约中国出口农产品国际 竞争力提高的因素。第四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国内国际新形势, 对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调整生产方式、建立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0 3 2 0 1 5 2 5 2 韩别霞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关键词】 农产品、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 【分类号】f 3 2 3 5 塑! ! ! ! ! ! ! 墅型望 垄里堡兰旦旦堕重量蔓! 里! 翌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e n h a n c e dg l o b a le c o n o m i ci n t e g r a t i o n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i t i o n , m a n vc o t m t r i e sh a v ep a l dm o r ea n dm o r e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e n c eo f 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 s a sa n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e n c e c h i n ai s a t r a d i t i o n a la g r i c u l t u r a lc o u n t r y s i n c et h e8 0 so f 2 0c e n t u r y , t h ey i e l do fm a i np r i m a r y d r o d u c t so fc h i n ah a se x c e e d e du s a ,a n dc h i n ab e c o m et h eb i g g e s tc o u n t r yo f 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 b u t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t h ee x p o r tp r o p o r t i o no f o u r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 s i so nt h ed e c l i n ei nr e c e n ty e a r s a f t e rc h i n ap a r t i c i f ) a t e dw t o ,t h et a r i f f so fp r i m a r y p r o d u c tf a l lg r a d u a l l y , a n dt h en o n t a r i f fb a r r i e r sa r et r a n s f o r m e di n t ot a r i f f s ,t h e nt h e 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 s o fc h i n ah a v et ob u r d e nt h eg r e a t e rp r e s s u r eu n d e rt h i s c i r c u m s t a n c e m a n yp o s i t i v ea n a l y s e ss h o w s ,t h ea d v a n t a g e so f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 so fc h i n a i n f o r e i g nt r a d ei sf a l l i n g a n d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 sa r ep r e s s e df o r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e n c e o nt h ew h o l e t h e n h o wt oa n a l y s e sa n de v a l u a t et h ei n t e m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e n c eo f 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 s e x e r ti t sc o m p a r a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e n h a n c e i t sr e a l i s t i ca n d l a t e n tc o m p e t i t i o ni ss os i g n i f i c a n t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a g r i c u l t u r ea n dt h e 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 yo f c h i n a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s t u d i e st h ep r o b l e m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e n c eo fp r i m a r y p r o d u c t so fc h i n a i tc o m p r i s e sf o u rc h a p t e r s c h a p t e ria n a l y s e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a n d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 so fc h i n as i n c e1 9 4 9 ,a n di n d i c a t e sn o to n l yt h e a c h i e v e m e n t s ,b u ta l s ot h ep r o b l e m sd u r i n g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 s c h a p t e ri is t u d i e st h eb a s i cc o n c e p t s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e n c eo f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 a n di t sf a c t o r s ,a n db a s e do nt h ea n a l y s i sa b o v e ,t h i sc h a p t e ra l s oc o m p a r e s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t h et h e o r yo fc o m p a r a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a n dt h et h e o r yo f c o m p e t i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 c h a p t e ri i im a k e sap o s i t i v es t u d yt o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m p e t e n c eo f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o fc h i n at h r o u g ha ne c o n o m e t r i cm o d e lf r o mt h e a n g l eo fc o m p a r a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i t i o ne x p o n e n t ,s u m m a r i z e s t h ec h a n g e s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e n c eo f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o fc h i n a ,a n da n a l y s e s t h ef a c t o r sw h i c hr e s t r i c tt h ee n h a n c e m e n t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e n c e c h a p t e ri v b r i n g sf o r w a r ds o m es u g g e s t i o n st oi m p r o v e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e t e n c eo fp r i m a r y p r o d u c to fc h i n af r o mt h ea n g l e so fa d j u s t i n gt h ep r o d u c t i o nw a y s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a po fa d v a n t a g e d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 s ,a n dp e r f e c t i n gt h ec i r c u l a t i n gs y s t e m o f 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 s 【k e yw o r d s 】p r i m a r yp r o d u c tc o m p a r a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m p e t e n c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 2 我国农产品围际竞争力研究 前言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我国总人口的6 0 以上, 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是我圈的国情。例如,2 0 0 2 年,我国耕地 面积1 3 0 0 4 万顷,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印度,居世界第四位。然而,我国人均 土地资源严重缺乏,仪1 5 4 亩人,大大低于3 3 9 亩人的世界平均水平。1 在这 种困情下,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 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 续发展。因此,农业在我国一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和基础产业,党和 国家给予了充分重视,每年都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农村:】:作作出部署安排,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活动日益增强,这两 方面又息息相关。当今的全球化是市场开放推动的,所以在全球化进程中贸易一 直居于主导地位,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谁就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了主 动权。正是因为这一点,各国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在日益开放的国际市场上占有较 多的份额,而农产品贸易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 农产品进出品贸易在整个进出口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农产品 进出门贸易顺差是我国国际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1 9 9 6 2 0 0 1 年,我国农产品 贸易顺差总额分别为3 4 2 9 亿美元、5 0 0 2 亿美元、5 4 7 3 亿美元、5 3 3 亿美元、 4 4 4 亿美元、4 2 2 9 亿美元。2 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结构也得到了改善, 比较优势进一步突出。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如畜产品、水产品、蔬菜等出 口大幅度增加,在农产品出口中的比重和地位也有所提高。而那些不具比较优势 的农产品如谷物等粮食作物出口有所下降,其在农产品出口中的比重与地位也随 之降低。 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较大比重的农业人口和低水平的农业生 产力,农业在我国仍属于一个弱质产业。随着我国加入w t o ,农业和农产品问 题在乌拉圭圊合的谈判中纳入到了w t o 的有关协议中,农产品进口关税逐步降 低,国内农产品市场与世界农产品市场变化更加紧密,我国的农产品面临着巨大 的国际竞争压力。表现之一,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慢,出口总额比重不断下降。 1 9 8 0 至2 0 0 0 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以平均每年6 8 的速度增长,远远低于同期1 第泌建策政贴补宁竞 王蠢 贸 3 口产农玛 我黼 第年年世 耋| 趴 临民 年舵 计张 统,田毕中咏 我国农产品厨际竞争力研究 业品出年均1 7 4 的增长速度。2 0 0 4 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虽然双增长,但 是贸易逆差高达4 6 4 亿美元,这不仅是8 4 年以来农产品对外贸易首次山现逆差, 而且是从未有过的农产品贸易大逆差。表现之二,我国加入w t o 已经五年的时 间了,虽然国内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是敞丌了,但是实际门槛并没有降低 多少,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商务部调查显示,我国有9 0 的 农业及食品出u 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造成每年损失约9 0 亿美元, 出口受阻的产品从蔬菜、水果、茶叶到蜂蜜,进而扩展到畜产品和水产品。对巾 国实行技术壁垒最多的足欧盟、美国、只本,占9 5 以上,其中欧盟为4 1 , 日本为3 0 ,美国为2 4 ,这些国家采取技术壁垒的主要方法是增加检疫项目、 提高检验标准等。目前,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行业已成为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最多的产业。 因此,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加强对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 研究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防止进口对本国市场造成重大 冲击,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我国,与其他产业或产品比较,我们劳没有充分 重视这个课题。学界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这个课题的研究,在加入w t o 以后才 明显增多,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或比较优势) 评价,如对中国主要 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定量评估( 延瑞珍,程漱兰2 0 0 1 ) ( 钟甫宁2 0 0 0 ) ( 程国强 2 0 0 0 ) ;二是中国农产品按比较优势进行的农业区域分布问题,如对中国农业种 植业区域分布的研究( 刘冬枚2 0 0 2 ) ; 三是大量使用国外流行的定量分析方法, 如生产者价格系数( 乔娟2 0 0 1 ) 。学者们从各个不同角度对于如何提高我国农产 品的国际竞争力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建议,相信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 发展和各国对农产品竞争力问题的愈加重视,有关研究文献也将会越来越多。 本文拟根据古典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和现代竞争优势理论,选用国际市场占 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通过实证分析,对我国农产品的国际 竞争力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并根据当前国内国际新形势,就如何提高我国农j t 品 国际竞争力的途径问题,提出思考和建议。当然,限于本人的学识和能力,文中 肯定存在许多谬误之处,还望不吝指正,本人愿意在这一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中起 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 _ _ _ _ _ _ 塑! ! ! ! 丝! 墅婴重 垦里查! 兰曼里堕:塞竺塑型塑 j第一章我国农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我国农业资源概况 中国圜士面积约9 6 0 万平方公罩,平原、盆地约占3 l ,高原和丘陵约占 6 9 。耕地面积为1 3 0 0 3 9 2 千公顷。疆域由南到北相距5 5 0 0 多公里,兼有热带、 哑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等几个不同的气候区,其中绝大部分处于 温带,适宜农、林、牧、渔等各、生产的发展。中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世界上 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都有种植,是稻、粟、稷、荞麦、大豆、茶、桑、苎 麻、青麻、梨、桃、柑桔、荔枝、龙眼、山楂、猕猴桃等的起源地之一,名贵品 种多样。中国拥有经济价值较高的杉、松、柳、杨等树种,其中水杉、银杉、水 松、杜仲等名贵树种为中国特有。全国草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 0 ,大部分可 以用来放牧。家养畜禽有牛、马、驴、骡、猪、羊、狗、鸡、鸭,其中,伊犁马、 秦川牛、关中驴、滩羊、梅山猪、北京鸭等举世闻名。中国有海岸线1 8 0 0 0 多公 里,江河湖泊等淡水水域面积达1 6 0 0 多万公顷。中国水产资源丰富,其中海洋 水产资源有鱼类、头足类、甲壳类、贝类、藻类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 鱼、鲳鱼、对虾等都是名贵品种。淡水水产量属世界最多的国家之,主要经济 鱼类品种有青、草、鲢、鳙、鲤、鲫、鳊鱼等5 0 多种,东方对虾、中华绒螯蟹、 鲥鱼、鳗鲡等驰名中外。中国的盆景、石雕、竹编、刺绣等农副产品也是种类繁 多,蜚声中外。 2 0 0 4 年,全国总人口为1 2 9 9 8 8 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 5 7 0 5 万人,占总人口的5 8 2 。 2 0 0 4 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 8 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 3 0 万公顷。2 0 0 4 年粮食种植面积 l0 1 6 1 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 2 0 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 6 9 万公顷,增加5 8 万公顷;油料 种植面积1 4 5 2 万公顷,减少4 7 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 5 7 万公顷,减少9 万公顷:蔬菜种 植面积1 7 6 7 万公顷,减少2 9 万公顷。1 第二节我国农业所取得的成绩 1 9 4 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重重压迫和剥削,农v k 生产发展极为缓慢,生产水平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 中田农、l p 发展概龇,中固外绎贸信息h 我圉农产- 吊国际竞争力例究 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f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突出进步,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 一)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 基本平衡的转变 经过几卜年努力,特别是1 9 7 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和绝大多数农产 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许多丰要农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前列,人均占有量达到 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市场供给充足,告别了全面短缺的状况,实现了由长期短 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粮食生产能力和安全水平大幅度提 高。粮食总产量由1 9 4 9 年的1 1 3 1 8 万吨迅速增加到1 9 9 3 年的4 5 0 0 0 万吨,1 9 9 6 年突破5 0 0 0 0 万吨大关。1 9 9 6 年之后粮食总产量连续4 年都稳定在5 0 0 0 0 万吨 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每公顷产量由1 9 4 9 年的1 0 3 5 公斤提高到1 9 7 8 年的2 5 3 2 公斤,2 0 0 1 年达到4 6 2 7 公斤,比1 9 4 9 年增长了3 5 倍。近年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4 0 0 公斤左右,粮食储备量保持在历史最 高水平。中国党和政府成功地解决了近1 3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为国家自立、社 会稳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快速增长,供给充足。目前,我国棉花、油料、水果、蔬 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人均棉花、油料、肉类、禽蛋和 水产品等己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 0 0 1 年,全国棉花总产量5 3 2 4 万吨, 比1 9 7 8 年增加1 5 倍,比1 9 4 9 年增长1 1 倍;油料总产量2 8 6 4 9 万吨,比1 9 7 8 年增加4 5 倍,比1 9 4 9 年增长1 0 2 倍;糖料总产量8 6 5 5 1 万吨,比1 9 7 8 年增 加2 6 倍,比1 9 4 9 年增长2 9 6 倍;肉类总产量6 3 3 3 9 万吨,比1 9 7 8 年增长了 6 4 倍,比1 9 4 9 年增长近2 8 倍;牛奶产量1 0 2 5 5 万吨,比1 9 7 8 年增长1 0 6 倍: 禽蛋产量2 3 3 6 7 万吨,比1 9 8 0 年增长8 1 倍:水产品总产量为4 3 8 2 1 万吨,比 1 9 7 8 年增长8 , 4 倍,比1 9 4 9 年增长近9 7 倍。根据有关专家的估算,在1 1 1 种农 副产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l 5 6 8 ,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4 0 5 ,两者共占 9 73 。 1 中冈农业发联概况,中同农业外绎贸信息酬 我因农产品同际竞争力研究 表12 0 0 4 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粮食4 6 9 4 7 9 0 夏粮 1 0 1 0 44 8 甲稻 3 2 0 8 8 8 秋粮3 3 6 3 51 0 3 油料3 0 5 78 8 花生l d 3 l6 6 油菜籽 1 3 0 41 4 2 棉花 6 3 2 3 0 1 糖料9 5 2 81 2 甘蔗 8 9 4 80 8 甜菜 5 8 0 6 1 烤烟2 1 46 2 茶叶8 48 7 水果1 5 2 4 35 o 蔬菜 5 4 9 2 7 1 7 资料来源:我国2 0 0 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二) 农业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农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 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改革丌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j 世 技术与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以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农业 快速发展,使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高,部分领域已经跃居世界先进行列,科 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已达到4 2 。 农业科技不断取得积极成果。近1 0 多年来,我国农业科技通过科技创新与 体制创新,取得了好成绩。全国已建成1 5 个国家级农业重点实验室、8 4 个农业 部重点丌放实验室、11 0 0 个独立的农业科研院所和6 3 所农业大学;累计取得各 类获奖农、世科技成果2 力多项,其中围家科技进步奖励成果7 7 3 项。特别是基础 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迅速,基因工程、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单倍体育种及 其应用研究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航天育种、杂交水稻和油菜的研究与利用,动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 j o f 究 物疫病、基因疫苘、动植物的营养与代谢、生物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都达到或 接近围际先进水平。 农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至2 0 0 4 年底,农机总动力6 4 亿下瓦,比2 0 0 0 年 增长2 2 6 ,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出结构性增长特征。大中型拖拉机 及其配套机具增长较快,2 0 0 4 年底分别达到1 11 6 万台和1 8 9 万部,比2 0 0 0 年分别增长4 7 2 和3 5 1 ,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比达到l :1 7 ;联合收割 机、水稻插秧机等发展迅猛,分别达到4 0 7 万台和6 7 万台,比2 0 0 0 年分别 增长5 3 3 和5 0 8 。1 农民对农业机械化需求呈现出高性能、高质量和多 样化的发展趋势。农 l i k 装备农业能力不断增强,农机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 4 2 5 0 千公顷,是1 9 7 8 年的1 2 倍,并建成了大量的防洪、排涝、灌溉等工程设施: 农村用电量2 6 0 9 亿于瓦小时,是1 9 7 8 年的l o 3 倍,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 善。2 ( 三)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素质和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茸先,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不断优化。2 0 0 4 年,全国优质稻面积达到2 6 1 亿亩,占水稻总面积的6 1 3 ;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 4 3 亿卣,占小麦总面积的 4 4 ;优质专用玉米1 1 7 亿亩,占玉米总面积的3 1 ;“双低”油菜8 2 3 0 万 亩,占油菜总面积的7 5 5 ;名特优新畜禽、水产品明显增加;无公害食品、绿 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势头进一步加快。 其次,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高效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业成为新的 增长点,初步形成了粮、经、饲“三元结构”的格局;蔬菜、水果、茶叶、花卉、 中药材等园艺产品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畜牧业和渔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畜牧、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 0 0 0 年的2 9 7 上升到2 0 0 4 年的3 3 6 , 渔业总产值2 0 0 4 年达到3 7 9 6 亿元,比2 0 0 0 年增长了3 5 2 。3 第三,农业生产布局不断优化。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2 0 0 4 年, 河北、山东、河南3 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的4 6 ;油 菜、花生、大豆分别向长江流域、黄淮海地区和东北地区集中,东北优质专用玉 1 我闺农业机械化j 发艘j 晕点,h t p :w w w j g n y n e t 2 我陶农业发腱概犹,h t t p :w w w , c a i = i c g o v c n 3 新4 仁礼:我罔农业素质快速提刊,主要扯产品l 幻优势产区集中2 0 0 5 年1 0j j2 1 1 我国农产品阁际竞争力研究 米而积占全国优质专用玉米面积的3 2 8 :长江流域油菜带面积占全国的8 4 左右;河北、山东、河南3 个省牛肉产量占到全国的3 6 。 第四,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地在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合理 利用农业资源,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了多 元化的农民增收渠道。据调查,2 0 0 4 年农民外出就业人数达到1 0 2 4 0 万人,占 乡村劳动力总数的2 0 7 。外出打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1 6 6 。 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8 0 元,比上年增长8 6 ,占农民收入增量的3 4 以 上。1 ( 四) 农业的投资增加,投资效益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必要的农业资金投入。农业资金投入由过去 单一的政府和农村集体投入转为以农户为主,包括财政、信贷以及大型工商企业 乃至外资在内的多元化的投入格局,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证。近年来,国家用于农业的基本建设 投资继续增长,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用于生产过程和直接服务于农副生产的固定 资产投资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多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发展一直非常重视,在国家扶持农业政策的驱动下, 我国农业投资总量在逐年大幅度增长,从1 9 8 0 年2 6 1 7 亿元增加到2 0 0 3 年4 4 8 5 8 亿元,2 3 年间我国农业投资共增长了1 7 倍。国家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对农业的 信贷投入也大幅增长,2 0 0 1 年的前三个季度,农业贷款余额就达4 5 4 5 亿元,比 2 0 0 0 年同期增长1 2 。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固定投资分别达到 3 1 0 亿元和4 9 0 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 6 3 和6 2 。国家财政用于支援农村生 产性支出和农林水产事业费支出为9 3 8 亿元,比1 9 9 6 年增长2 6 。21 9 9 8 年我 国南方出现的洪涝灾害以及许多地方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引起了我国政 府的高度重视,并相继斥巨资投入农业水利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工程建 设、农村电网改造和道路建设,等等。 中田农业发艘概况,中困农业外终贸信息嗍 2 杨凌:我陶农业投资研究,农村终济问题,2 0 0 5 年9 期,瓤2 8 虹 9 0 3 2 0 1 5 2 5 2 韩l m 霞 我圈农产品陶际竞争力研究 第三节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农业资源短缺矛盾突出,对农业资源的保护重视不够,与实现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尚有较大距离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资源拥有量处于世界中后位置。随着人口 的增长和r 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业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以耕地资 源为例,目前中国拥有耕地1 9 亿亩左右,人均耕地数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 。 令困宜农荒地仅约有1 4 亿亩,且大部分分布在东北、西北部,靠增加耕地数量 来满足对农业资源需求的潜力正在逐渐减弱。另外,在中固可耕地当中,相当一 部分是受干旱、渍涝等影响和盐碱含量过高的中低产田。因此,为了满足对农产 品日益增大的需求,加上人们对农业资源及综合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不够,资源 的过度利用和浪费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毁林开荒、围湖造田,造成严重的水土 流失。长江流域是中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地区,其面积为1 8 0 万平方公 里,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由5 0 年代的3 6 万平方公里上升到5 6 2 万平方公里, r 旨全流域面积的3 1 2 ;土壤流失量达1 6 2 亿吨,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量的7 1 。 1 森林植被破坏成为1 9 9 8 年长江洪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反过来对农业产出造成 不利影响。大量使用化肥成为农民提高产量的主要办法之一,它造成土地板结、 肥力下降,从而促使农民使用更多的化肥,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 展。 水资源短缺也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9 0 年代中期,中国农 业每年缺水3 0 0 亿立方米,受旱面积2 0 0 0 万公顷,约8 0 0 0 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水资源时间和地区分布不均使缺水问题更加严峻。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耕地仅 占全国的3 6 ,而降水量却占全国的8 0 ,干旱少水阻碍北方农业发展。目前, 黄淮海平原有效灌溉面积已达约1 2 0 0 万公顷,接近该地区耕地总面积的7 0 。2 黄河中上游用水量猛增,但水资源利用率却不高,使黄河断流情况r 益加剧,给 r 游的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 ( 二) 农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不够,无法形成有效供给,市场约束日益明显 农产品短缺曾一度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经过2 0 多年的发展,我国 成功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侣 1 张忠发:我田综台治理生态环境的问题,周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 0 0 5 年5 0 页 2 徐海亮:中围农村的水环境题,乡村中国观察,总第p q 期1 5 页 1 0 0 3 2 0 1 5 2 5 2 韩w 霞 我国敷产品困际竞争力研究 是,由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对农产品的结构调整和品质优化有所忽视,形成4 i 了有效供给,致使表面上市场需求不旺,市场约束日益突出等问题。生产结构性 失调,引起供给结构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共存,表现为:一足产品品质较低,在 外观、口感、营养价值方面还有待提高;二是初级农产品过多,我国农产品以初 加工。品为主,深加工能力不强,导致刚加值低。在出口的农产品中,初加工产 品占到8 0 ,而深加工产品仅占2 0 ,造成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影 响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整体品质和收益。此外,我国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设备较 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三是。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无法满足农产品 加工业对产品的特殊要求;四是农业生产的区域划分虽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区域 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各地区在区域性农作物结构调整中不同程度存在一 些问题,如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等。 ( 三) 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没有充分发挥其对工农业的推动 作用 农产品加工业是整个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是诸多工业的原料和 基础,因此农产品加工业的范畴非常广泛。 第一,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要求与土地分散经营存在矛盾。我国的农业生 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户数量多,规模小。这种分散经营生产与农产品d h z : 企业的大规模需求和集中加工相矛盾,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加工企业无法保 证原料加工的稳定供应,从而影响企业的规模经营。并且由于农户与加工企业问 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可能农户提供的产品质量会与加工企业的需求不符,影响 加1 产品的质量、销售和加工企业的利益,最终会影响农户的收入。2 第二,农产品加工业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严重滞后于基础农业的发展。加 工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严重,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 机制,效益难以提高。 第三,技术创新能力低,科技储备不足。;o n t _ 企业技术人员数量少,企业 缺乏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的能力。科技人员严重缺乏,企业素质有待提高。 第四,加工企业规模小,布局不合理。部允行业企业布点分散,规模经济和 专业化水平低,造成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产品质量雷同,形成在同水平上的互 相重复,产品供给过剩,销路不畅。 ( 四)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对农业发展无法起到强有 力的支撑作用 多边贸易体制下我罔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现状、挑战及对策,h t t p :i w w w , f i n d l a wc n 2 中 i 8 柏发胜中存在的问题,入世纵横2 0 0 3 年p q 期,第1 9 负 l l 我同农产品罔际竞争力珀f 究 我国农业面临卜分紧张的资源约束,单纯依靠利用资源数量的扩张无法满足 膨胀的农产品需求。只有依靠应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速实现农 业经营由车h 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才能真正促进农业发展。目前,农业科技转化 率只有3 0 一4 0 ,而发达国家一般为7 0 ,有的甚至高达8 0 。1 这总体上反映 出我国农业科技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多年来,政府支农资金多用于常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而直接用于农业研究 与推广的资金有限。资料表明,外国政府对农业科学研究投资相当于其农业g d p 的比例,早在8 0 年代中期就达到1 5 2 o ,中国现在不过占o 2 ,大大 低于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1 9 9 6 年,我国政府对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不及 发达国家平均数( 2 3 7 ) 的i 1 0 ,也不到3 0 个最低收入国家简单平均数( 0 6 5 ) 的1 3 。我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 9 9 5 年的0 3 1 上升到2 0 0 3 年的0 4 4 ,可仍不足世界粮农组织确定的农业科研投资 强度适当标准( 1 ) 的一半。2 表2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单位:亿元 农业科研投资政府资金 总额占农业总产值占农业g d p 数额占农业科研投资 年份 1 9 9 53 7 3 7o 1 80 3 11 8 7 55 0 1 7 1 9 9 64 1 6 80 1 9o3 02 1 1 25 0 6 7 1 9 9 73 8 1 90 1 6o 2 72 4 5 56 4 2 8 1 9 9 84 3 8 00 1 80 3 02 6 9 66 1 5 5 1 9 9 9 4 87 30 2 0 0 3 42 9 ,6 66 0 8 7 2 0 0 05 0 1 90 2 00 3 43 28 46 54 3 2 0 0 l5 53 80 2 10 3 63 7 7 46 8 1 5 2 0 0 27 1 3 80 2 60 4 45 1 5 7 7 2 2 5 2 0 0 37 5 4 9o 2 5 0 4 45 4 8 37 2 6 3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高等教育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 五) 其他问题 1 采生武:新农村建设:主体,主题,土导,中周社会学嘲 2 牛若峰:实现农业现代化政府应当做什么,荆州纵横,2 0 0 1 年第3 期第3 0 页 1 2 我瑚农产品商际竞争力研究 第一,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生产条件没有较大改善。我国农业基本建 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例偏低。农业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条 件的改善和环境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年久失修,难以抵抗较为严重的 自然灾害。 第二,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不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落后,交易市场数 量少、规模小、基础设施差,无法为交易双方提供便利、顺畅的外部交易环境。 市场体制不健全,市场管理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中问环节和费用过多。市场 中介机构发育缓慢,造成荡e 一户的农民在参与市场交易过程中无法形成有效规 模,国内供求双方难必形成有效的衔接,交易费用居高不下。 第三,农民收入不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从1 9 9 7 年到2 0 0 0 年,农民 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下降,1 9 9 6 年的增长速度是9 ,】997 年降到 4 8 ,19 98 年是4 3 ,19 99 年降到3 8 ,2o0o 年只有 2 1 ,在过去20 年,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下降,这是从来没有过 的。另外,从19 98 年以后,农民务农的收入连续三年绝对减少。19 98 年 农民务农的收入减了2 3 ,l9 99 年减少了4 5 ,200d 年又减了 2 5 ,去年农民的收入增加了4 2 ,特别是农民务农的收入增加了3 8 。改革开放初期的1 9 8 0 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 5 :1 。由于农村率先改革, 农村经济发展增强了活力,农民收入出现了难得的连续几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到1 9 8 4 年,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到1 8 :1 。但是上世纪8 0 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城 市改革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农村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滞后于 城市,到2 0 0 5 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为3 3 :1 。1 按照国外的一1 般规律,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在1 5 :l 比较合理,超过2 :1 的国家已经不多,像我国这样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状况是极少的。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农村,多年来经济发展和 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制约着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 居民收入扩大,不仅会直接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性 投入,甚至造成市场上需求不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若峰:农民收入i 一儿结构政策,转轨通讯,2 0 0 2 年第7 期第2 0 - 2 1 页 1 3 我闰农产。品陶际竞争力硎究 第二章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理论 第一节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国际竞争力是个古老而又崭新的概念,虽然传统的经济理论很少直接论及困 际竞争力问题,但很多经典的思想早己包含了对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的理解。古 典经济学认为,困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要素劳动力、 资源、自然禀赋等方面具有的相对优势,从亚当斯密创造绝对优势论到大卫李 嘉图的相对优势论,还有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都沿袭这一看法;经济 历史学家强调经济体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认为,有利 的制度是推动国家经济的动力,从而也必然促进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一圈 或地区要使竞争力得阻充分发挥,首要的因素是缔造现代社会经济体制;增长经 济学认为,人力资本更能决定一国或地区的竞争力,据此,竞争力最终决定于教 育和技术水平:发展经济学看来,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企 业经济学则认为国际竞争力只是工业范畴的概念,竞争力实质就是工业实力。 8 0 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对竞争力的研究f 1 趋活跃。最权威的国际竞争 力研究机构当属世界经济论坛和瑞:仁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它们对世界上主要 国家的竞争力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并发布各年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其对国际 竞争力下的定义是: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或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 他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11 9 9 7 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关于 竞争力的定义是:一国通过管理资产和经济过程、吸引力、扩张力、全球性和就 近性以及通过把这些关系整合到经济和社会模型中去创造增加值和由此增加国 民财富的能力。美国和欧洲也分别建立了国际竞争力委员会和国际竞争力咨询组 织来研究国际竞争力问题。美国“关于工业竞争力能力的总统委员会报告”的定 义是:国际竞争力是在自由的良好的市场条件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 品、好的服务的同时又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经合组织也对国家层面上 的国际竞争力作了描述,认为竞争力是指一国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条件下,能够 生产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和劳务,而同时又能维持一国在自由和公平的市 场条件下,能够生产适应国际市场检验的、同时又能扩大其国民实际收入的商品 和服务的能力和程度。国家层面的国际竞争力是具备较高生产力,从而使国民能 够得到较高实际收入的经济能力。这种竞争力是与提高生活水准、扩大就业机会 和一国维持国际义务的能力相联系的( 夏先良,1 9 9 9 ) 综合上述多个概念,国家层面的圉际竞争力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 1 9 9 4 年旧h 、竞予力报告,锕8 页。 我罔农产二品周际竞争力研究 一国( 地区) 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和长期盈利能力;2 、竞争力意味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南通通州区金新街道招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工作人员2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游戏厅经营营销方案
- 古诗文吟唱活动方案策划
- 汕头税务咨询方案招聘
- 浙江厂房推拉棚施工方案
- 风电基础设施协同效应-洞察及研究
- 环境税政策效果评估-洞察及研究
- 油墨厂三乙二醇乙醚存储规章
- 同仁堂软文营销推广方案
- 2025-202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荆楚联盟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灌溉水量平衡分析报告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初步验收报告
- (2025版)国内旅游“一日游”合同(示范文本)
- 连云港市辅警考试题库2025
- 乡村执业助理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册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答案
- 2025年中国铁塔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ICH Q6B 生物技术产品和生物制品的检验方法和可接受标准
- 12贮水花盆案例总结-2015天津中心修改43
- (精心整理)六方最密堆积空间利用率和密度的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