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文异体字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文异体字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文异体字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文异体字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文异体字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文异体字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水文是贵州水族人民使用于宗教内部的一种文字。由于水文的复杂状况与水 族历史文化背景等种种原因导致了水文体系中大量的异体字。本文在对水文异体 字系统进行穷尽性地分析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水文异体字系统的种种特征, 并对造成这些特征的来由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探讨。同时也通过对水文异体字系统 的深入研究,对水文研究中还存留的某些未彻底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一水文异体字系统中存在三种不同的字源层次,分别是:自源字、借源字与新 造字。新造字是刘凌最早提出的,但本文将之重新定义,并在对水文异体字穷尽 性分析基础上,对三个层次的划分作了实际的操作。 二水文异体字系统中存在多种造字类型,记录同一个词的多个异体字中往往呈 现多种造字类型并存的局而,并体现出了文字类型之间发展演变的过程。 三 由于水文异体字系统字源层次多样的杂糅面貌使其异体字类型也呈现多种 多样的状态,为异体字的类型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 四水文文字内部原因、水文使用的不规范以及其的文化属性等外部原因,造成 了水文异体字系统的种种特征。 五新造字正是水文异体字在接受汉字影响后发展变化的具体体现。新造字中出 现了初步带有表音方式的“准形声字”,它的发展将对水文异体字系统的性质甚 至整个水文系统的性质产生很大影响。( 准形声字是刘凌提出的,本文沿用了这 一提法,并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补充) 。 六水文系统总体来说是“表意一语词文字”。由于它存在三种不同字源层次的 文字,整个系统面貌呈现杂糅状态,因此具体的性质需要按照不同的字源层次做 出具体分析。 关键字:水文异体字;自源字;借源字;新造字。 5 a b s t r a c t s h u ic h a r a c t e r sa r cu s e d 锄o n gs h u ip e o p l ei ng u id i s t r i c t 船锄i n n e rr e l i 2 i o u s c h a r a c t e r i t sc o m p l i c a t e ds i t u a t i o n 锄dv a r i o u sr e a s o n si ns h u ip e o p l e sh i s t o wa n d c u i t u r el e a dt 0t h ee x i s t e n c eo fm a n vv a r i a n tc h a r a c t e r s t h i st h e s i ss t u d i e st h ew h o l e s h u iv a r i a n tc h a r a c t e rs y s t e m ,a n dt h e na b s 仃翟c t st h ed i f f e r e n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s h u i v 撕a n tc h a r a c t e rs y s t e m ,粕a l y z e sa n dd i s c u s s e sm ec a u s e so ft h e s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m e 柚w h i l e ,t h r o u g ht h es t u d yo fs h u iv a r i a n tc h a r a c t e rs y s t e ms o m er e m a i np r o b l e m a b o u tt h ew h o l es h u ic h a r a c t e rs v s t e mh a v eb e e ns o l v e d m a i o rc o n c l u s i o n so ft h i st h e s i sa r ea sf o u o w s : 1 s h u iv a r i a n tc h 孤a c t e rw e r em a d e 仔o mt h r e ed i 行 e r e n ts o u r c e s : 2 s h u iv a r i a n tc h a r a c t e rs y s t e mh a sm 卸yf o r m so fc h a r a c t e rt y p e s e v e 眄o ft h e w h i c hr e c o r do n e 、v o r db e l o n g st 0d i f r e r e n tf o n n so fc h a r a c t e i 。t y p e s a n dt h e v a r i a n tc h a r a c t e r sb e l o n gt ot h es a m eg r o u pa l w a y si n d i c a t et h ep r o c e s s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d i f r e r e n tf o r m so fc h a r a c t e rt y p e s 3 b e c a u s eo ft h ed i f 梵r e n ts o u r c e so fc h a r a c t e r s ,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t y p e so fs h u i v a r i a n tc h a r a c t e ri sa l s oi n t r i c a t e 4 d u et 0 也ei n s i d er e a s o n s ,t h eo p t i o n a lu s ea n dt h es p e c i a lc u l t u r ea t t i 曲u t e so f s h u ic h a r a c t e r s 。a1 0 to fs p e c i a lc h a r a c t e r se x i s ti ns h u iv a r i a n tc h a r a c t e rs y s t e m 5 n e w l y m a d es h u ic h 甜a c t e r si n d i c a t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h u ic h a r a c t e r su n d c rt h e i n f i u e n c e 矗0 mt h eh a nc h a l a c t e r s 6 s h u ic h a m c t e rs y s t e mi sak i n do fw o r d - i d c o 鲫h i c ,r i n e nl a n g u a g ew h i c hi s n o ti nac o m p l e t e l yi m m a t u r es t a g e b e c a u s eo ft h ed i 行e r e n ts 0 u r c e so fc h a r a c t e r s , t h ei d i o g r a p h i cs t u d yo ft h eq u a l i t yo ft h es y s t e ms h o u i db ea p p i i e di nt h ef i e l do f e v e 巧s o u r c eo ft h ec h a r a c t e r s k e yw o r d s :s h u iv a r i a n tc h a 咫c t e 体;c h a n c t e 倦m a d eb ys h u ip e o p l e ;c h a r a c t e 璐 b o r r o w e df n mh a nc h a r a c t e 惜;c h a m c t e 瑙n e w l ym a d e 6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撕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町j 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赭签名:盟啡迎:垒:些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阁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 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 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 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 汀: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懈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鹌 h 期:盟生曼 名:乃 慌鲤蟛舀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水文研究概况综述 水族是我国唐宋时期至明清时期之间产生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他们的语言一 一水语属于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由于水族拥有自己的民族文字,而且拥有独特的 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等种种原因,水文具有不同于邻近民族文字的社会文化功能: 水文主要被水族巫师用来记录宗教内部用书。从2 0 世纪2 0 年代开始,学者们就 开始关注和研究这种复杂而宝贵的文字。建国以前,这种关注与研究主要停留在 水书文献整理、从水语以及其他文化角度对水文的研究上。建国以后,学者们对 水文的关注已经从对文化的关注、材料的整理,开始转移到文字学角度。更多的 人开始从文字学本位出发去关注和研究水文系统。此后,涌现出的专业性文章与 成果数量与质量都是相当可观的。 对水文系统的研究概况,已经有多名学者做过整理与总结,在此我们不再赘 述早期的研究概况。本文的水文研究综述主要是关于建国后学者们从文字学角度 对水文系统研究的整理与综述。 1 1 1 水文起源问题的研究 水文系统的来源一直是研究者们极为关注的问题,它不仅牵涉到水文系统的 发生,更关系到水文系统本质的定性问题。对于水文来源的分析,最初往往从文 字发生的文化学角度,即对有关于文字发生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等的探讨来研 究水文是如何产生的。确切地说,这种探讨,一般主要附着于对水族民族起源的 探索,例如岑家梧在1 9 4 3 年深入水族民居考察后所著的水书与水家来源( 岑 这里的“水书”就是指水文) ,就是在探索水家来源之时,通过水家民间关于水 文的种种传说与神话故事对其来源作一些推测与论证。同时他还通过水族部分文 字( 当时所获得的文字) 与汉字古文字的对比来论证其来源以及水家的历史。到 了建国后,学者们更倾向于分析水文文字特点而研究其起源,比如叶成勇的水 书起源时代试探就完全是从水书造字机制的角度上来探究水书起源年代的。 1 1 2 水文文献与资料整理 水文主要是水族巫师们用来记录水书的,同时也被水族人民用来记录日常用 语。由于水文主要掌握在水族巫师的手中,其日常的流通量非常小。因此,整理 水文的文献与资料,主要是对历代巫师掌握的水书整理与翻译,以及对各地历史 文献、文物收藏中对水文的记录的搜集与整理,这其中的工作就包括了水文文字 考释与字表的编制。 一关于水书的整理 已经影印出版的水书有:四川巴蜀出版社与四川民族出版社2 0 0 6 年底出版 的 中国水书1 6 0 卷:贵州民族出版社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与中国民族图书馆馆 藏的水书基础上影印出版的水书正七卷、水书八探卷、水书分割卷、 水书寅申卷及水书巨探卷。 一些学者同时也在从事将水书著作汉译的工作。其中已经正式出版的是已逝 世的水族学者王品魁译著的 水书正七壬辰卷和水书丧葬卷:而其他 水书的译著工作正由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研究所召集专家学者组织而成的专家 组紧张地进行。其中,水书盆堂卷、水书时辰卷、水书寿寅卷、水 书日历卷的译注工作已经完成,但尚未正式出版。其他水书的译注工作则己 相继展开。 二关于水文的考释 最初,水文的考释与整理一直是零星地进行,水文的部分字形总是附着在一 些研究性文章中。例如岑家梧 水书与水家来源一文附了部分水文象形字;李 方桂水话研究也附了一页水文字形。到了8 0 年代以后,水文的考释开始了 比较大规模的集中整理,为以后学者研究水文提供了一个逐渐完善的基础平台, 无疑也带动了水文研究的新气象。 日本学者西田龙雄著水文字历的释译;吴支贤、石尚昭水族文字研究 后收录水文3 3 7 个;王国宇的 水族古文字考释所附水文共1 2 7 个;刘日荣水 书研究兼论水书中的汉语借词收录水文4 6 5 个;陈昌槐著水族文字与 收录水文4 4 4 个;刘日荣r 水书”中的干支字初探后附字表收录水文 4 6 5 个。另外,华东师大硕士毕业生刘凌通过走访北京档案室与首都图书馆及水 族聚居当地各文献资料馆得出包括异体字在内的水文字符7 8 0 个;而在她的论文 基础上,华东师大0 4 级博士翟宜疆的博士毕业论文水文造字机制研究又通 过多方搜集,整理出1 0 4 9 个水文字符。这些都是最新考证后所得成果,大大扩 展了水文的研究空间。 1 1 3 水文文化学角度的研究 这个角度外延相当的广阔,类似于汉字文化学。这里则主要将范围集中在水 文研究者对水文本身所承担的社会文化功能属性的研究与探讨上。 由于水文所记录的是水族“百科全书”性质的水书,水族文化的宗敦属性赋 2 予了水书极其神秘、复杂的文化色彩。因此,水文本身所承担的历史文化属性一 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一大热点。从王锋的试论水书的书写系统及其文化属性 到李明的论水族古文字的社会文化属性,学者们将水文文化属性的探讨主题 一步一步深化、专题化。这些研究成果都关涉到水文的造字机制与水文系统定性 等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并通过对水文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属性的探讨,为解决水族 文字存在的种种问题比如难以独立记录水语、难以自由流通等提供了文字文 化学方面的帮助。 。- 另外,水文系统还反映出了水族人民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以前的学者尤其 是文化学与民俗学界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在此就不赘述了。 1 1 4 水文性质的研究 从水文开始被关注至今,水文系统的定性问题都一直困扰耆大家。尽管近年 来大多数人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的意见,即认为水族文字系统来源于不同的 文字源头,呈现出较为繁杂的面貌,但是各家之间还是存在分歧,而一个全面的 准确的性质定论始终没有最后成形。 长久以来,水文的性质研究领域就存在着多种观点,主要有:自源说、借源 说、自源借源混合说。“自源说 是指水文文字体系都是水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完全由水族人民自主创造,并没有受到其他民族文字的影响。其中又包括两种观 点:( 1 ) 水文与汉甲骨文字同源说。此说主要代表包括岑家梧与张为纲两位先生。 ( 2 ) 水文水书与殷文化并行发展,并不是殷文化的遗留,而是水族人民自主的 产物。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有潘一志、王品魁、韦宗林。“借源说”则与之相 反,认为水文是其他民族文字主要是汉字长期影响的产物,其与汉古文字有着不 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借源说”中还包括一种观点,即水文来自于道教教符的观 点。 “自源说”主要是在水文被研究的早期,学者们所能看到的水族文字非常有 限,由于存在大量相当原始的象形文字从而以点概面地将水文系统定性为自源文 字。“借源说”则是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比附水文中部分与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文 字时得出的片面观点。随着大量可靠水文的出现与考释,前面两个观点渐渐失去 其市场,。自源借源混合说”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即水文不仅是水族人民自己 创造的文字,另外随着其他民族文化的介入,其他民族文字也浙渐被借入水文系 统并与水族原来自有的文字同时发展。这个观点剖析了三个重点问题:一、从发 生学角度看,水文是水族人民自己创造并且借其他民族文字拼合而成的文字系 统;二、水文中自源文字与借源文字有时代先后性,且自源文字较早发生;三、 借源文字进入水文系统后与原来的自源文字共同存在并混合发展。持有这个观点 3 的主要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的王元鹿教授与他的学生及其他 一些学者。 然而,要对水文系统做一个全面准确地定性,还离不开普通文字学与比较文 字学等各种理论与方法论的指导。也就是说应该从文字学本位的角度来分析一 个文字系统的本质即从文字制度的两个方面出发,为水文系统做一个定性。迄今 为止,刘凌女士在水文性质初探中从文字来源、文字造字类型、文字文化背 景等各方面对水文性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继而翟宜疆博士在水文造字机制研 究中,从文字制度的量的方面对水文与水语单位的对应关系做了较为深入的描 述。其他类似的文章比较少,还存在大量的研究空间。 1 1 5 水文造字机制的研究 为了探讨水文系统的性质问题,总是离不开对水文造字机制的分析。由于水 文系统本身呈现出的复杂面貌,学者们对于水文造字类型的分类存在着不同的标 准,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岑家梧将水文曾分为:干支与数目字、象形文字、借 声象形字、指事字四类。后王国宇分为类似古体汉字、类似变体汉字、象形字、 简化象形字、假借字、指事字六类。后刘凌运用汉字的。六书 理论对水文的造 字结构进行分析,认为水文只存在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和准形声字,其中准 形声宇是对汉字介入水文系统后产生的个别水文造字理据的理解。另外,刘凌也 特别对水文的借源字系统做了初步构字分析。其后,翟宜疆在前面几位学者的研 究基础上将整个水文体系分为自源字、借源字、拼合字三个部分,并对三个部分 的水文结构方式做了比较细致的总结研究。 对比以上各家对水文结构类型的定义与研究可知,前面岑家梧与王国字两位 先生并没有在对水文体系中各种来源的文字进行明确地分析基础上进行水文的 结构类型研究,而刘凌与翟宜疆则明确地将水文体系中属于不同的文字来源的字 进行区分,然后分析其结构类型。岑家梧虽然是最早注意并利用汉字六书原理对 水文进行字形结构分类的,但是他的分类标准并不统一比如“干支与数目字” 这一类是根据文字所记录词义的标准分的,与其他几类标准不同。王国宇虽然注 意到了水文文字与汉古文字的联系,但是并没有确切地提出文字来源差异的概 念,因而他对水文系统的文字结构类型研究并不全面。尤其是对于水文中实际存 在的借源于汉字体系的文字结构类型没有做出详尽的分析。刘凌、翟宜疆先后将 水文中不同文字来源的文字进行了区分,并进一步仔细研究了归属于不同文字来 源的水文文字结构类型。二者虽然在具体的文字结构分类上有所区别,但总体上 而言还是一致的。 可以说,刘凌对水文造字机制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水文文字造字类 4 型的不同特征:而翟宜疆的研究成果又进一步分析和证明了刘凌女士的观点,并 随着水文文字数量的增加而得出更加完善的结论。在此之外,其他学者从各种不 同的角度对水文的造字机制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尤其是对属于借源于汉字 体系的水文文字的字形构造进行补充研究,比如邓章应博士的水书造字机制探 索等。 1 1 6 水文与其他民族文字比较研究 1 1 6 1 水文与汉字的比较研究 水文从受到普遍关注开始,就一直有汉字学家将其与汉字进行比较研究。研 究领域从个别字的比较到一些特殊字类的比较,直至从文字入手对水文历史文化 属性与汉字文化进行比较。最早,岑家梧等人将水文与汉字字形相比附从而得出 水文源于汉字甲骨文字的结论。后来,刘凌在前人基础推翻这一论断,根据水文 字形特征证明了水文是一个自源字与借源字的杂糅系统。接下去,水文与汉字之 间的对比研究就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各个方面:比如王元鹿师对水文方位字与数目 字的关注、周有光在汉字型文字综合观中将水文的部分字看成是汉字型文字、 赵丽明汉字在传播中的变异研究将水文看成是汉字在传播中的变异类型。另 外,还有水族古文字与甲骨文的联系、水族汉族二十八宿比较研究、 二十 八宿起源与华夏文明等等多篇学术论文都是从一些特殊义类的文字对汉字与水 文进行深入地比较研究。这些研究一步一步地把水文从“来源汉字说一中解放出 来;并细致地分析出汉字与水文之间的关系,为水文的继续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 科学的平台。 、 1 1 6 2 水文与其他民族文字比较研究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普遍认同水文系统除了水族人民的自源字以外,还受到 了汉字的影响,但没有发现受到周边其他民族文字影响的例字。因此,在很多学 者的研究中,水文系统作为汉字文化圈内的一个部分出现,与其类同的还有其他 少数民族文字,例如方块壮文、傈僳族文字、彝族文字等,以及其他受到汉文化 影响的其他国家文字例如日文中的国字、越南的字喃等。很多人把这些文字受到 汉字影响作为一个切入点,将之定义为“汉字传播变异”的产物,于是这引发了 一系列水文与其它汉字文化圈内的民族文字之间的比较研究。例如潘朝霖的水 苗汉二十八宿比较研究等。这些论文都运用比较文字学理论与方法分别从字形、 5 文字系统特征对水文与其他不同民族文字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来凸显其独特 之处。另外,由于水文自源字形体的原始性及其特殊的文化历史属性,伎它与一 些少数民族文字存在相当的可比性,例如黄思贤的水字、古汉字及其纳西东巴 文同义比较举例对水文与纳西东巴文字的比较研究。这种类型的比较研究更有 利于分析水文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具有相当的意义与价值。 1 1 7 水文与水语关系研究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系统性书面符号,那么,水文则是记载水语的符号系统。 尽管由于多种原因,水文并不能够充分地自由灵活地记录下水语,而且它所记载 的水语的领域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用来记录宗教内部用书水书和少量的生 活用语。然而,要彻底分析水文的性质,必须从它的本质即记录水语的书面符号 入手。前几年,曾晓喻、姚福祥编纂了 水汉字典,其中比较详尽地记录水文 的语音。后曾晓喻的学生孙易又在其博士论文中通过列表研究,比较详细地说明 了水族文字的表词方式,即一字一音节0 一字二音节、一字三音节、一字四音节、 一字五音节。曾晓喻与孙易又合作进一步探讨了水文与水语的关系,提出了水文 中包括“图象符号”与“文字符号”之说回。“图象符号”并不具备语音,只能察 而识义,供水书先生死记硬背从而对水书进行意义的提示补充。“文字符号”才 是形、音、义俱全的文字,就是一般研究者经常研究的水族文字。 去年翟宜疆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也列出一个专题对“水文与水语的关系”进 行了探讨。然而,由于文字资料、语音资料的局限,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相当不足。 这一主题关涉到文字系统的文字制度,亟需后继者继续全面探讨。 1 1 8 其他对于水文研究成果的运用 随着水文研究的深入,各种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这更带动了学术界对这种 特殊文字的关注与研究。到了数字信息化的今天,为了满足人们对水文各种研究 成果的了解,为了替后来者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信息资料运用空间,许多学者开 始认识到水文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的意义。0 6 年华东师大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 中心的年会上以及0 7 年在贵州举办的首届中国水文国际研讨会上,一些专家学 者都把水文的数据库建设提上议程。另外,也出现了一些对水文信息化探讨的专 门性文章,例如水文输入法的设计与实现、水书文字规范标准建设与信息化 的研究等。而华东师大文字中心的王元鹿教授带领其学生已经在中国少数民族 曾晓谕孙易在民族语文2 0 0 4 年4 期上发表的i 水族文字新探就清楚地提出了水文中“图象符弓” 的概念。 6 文字数据库中建立了水文的数据库,这一课题的创建更有利于对水文深入研究与 探讨的进行。 第二节水文异体字研究概述 随着对水文系统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水文中异体字繁多的现 象。学术界多篇文章在讨论水文的性质、水文字符的造字机制时都或多或少地涉 及到水文异体字方面的内容。在刘凌的硕士论文水文性质初探中,对7 8 0 个水文字符做了统计分析,发现异体字占水文系统总数的一半以上的比例。其后, 孙易的博士论文,翟宜疆的论文等都在刘凌研究的基础上对水文的异体字现象都 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在0 7 年贵州首届水文国际研讨会的会刊上出现了比较多的 关注水文异体字的文章,另外最近也涌现出一些关于水文异体字的专门文章,例 如朱建军的水文常见字异体现象刍议等。 然而,水文系统中庞大的异体字系统没有引起专家学者足够的重视,并没有 形成专题性的探讨。研究者们或者在研究水文整个系统时将水文异体字现象作为 一个特征进行陈述与研究,或者只是从某一个角度去展示水文系统中异体字数量 庞大的现象,而对水文异体字整个系统的定量、定性分析仍然缺芝。实际上,在 己知水文的数量中,异体字的数量几乎可以涵盖整个水文系统,完全可以将它独 立出来研究讨论,可以从异体字的角度去了解、分析水文整个系统。笔者在0 7 年贵州首届水文国际研讨会的会刊上刊登的 水字异体字初步研究以及翟宜疆 的从异体字角度看有关水文的一些问题是在这个方面做得比较深入的文章。 其他类似篇章则基本上没有出现,这个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相当大的空间,等待后 来者的继续努力。 8 第三节本文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 3 1 水文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与第二节水文系统及其异体字研究概况的综述表明,水文的研究已经 达到了个全面开花的状态,尤其是在文字学范畴内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与 此同时,也表明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主要的几个问题陈列 如下: 一水文整个系统的性质仍然没有得到全面系统的描述: 二水文系统的分层标准、层次间时间先后问题及其中的一些相关概念定义 问题仍然存有争议; 三水文与其所记录语言之间关系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与论证; 四水文异体字系统没有详细的定量统计与分析; 五水文系统的发展需要得到进一步研究与描述 1 3 2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本文主要是在对水文异体字系统的全面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水文异体字系 统的种种特征,分析这些特征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对水文异体字穷尽性的分析, 对水文系统中存留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 利用穷尽性的实例研究可以为比较文字学与普通文字学理论提供具体证据。 同时,对水文异体字的全面定量研究会涉及到与其它民族文字中某些类似现象的 比较。 本文的刨新之处在于:这是对水文异体字第一次的系统性、全面地定量研究 与穷尽性的分析;第一次尝试从异体字的角度对水族文字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 析;尝试通过从一种特殊的角度对一种特殊的文字进行理论研究,从而对普通文 字学、比较文字学、民族文字研究理论作有益的补充;并且可以促进和带动其他 民族异体字的研究。 9 第四节本文的研究材料 本文研究对象是水文的异体字系统,而异体字系统被包含在水文系统之中, 因此研究材料就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在水族地区现行使用的水文系统。尽管一些 水书文献材料的陆续发掘引起了水文考释的一个小高潮据传水文的数量已经超 过了两干字,然而其中也不乏一些目的不良者的伪造之作。因此,审定一个比较 可靠的水文文字系统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在第一节概述中提到对水文字符的整理、考释工作一直比较缓慢,从零零星 星的附着到专门字表的制定,水文系统逐渐完善。本文所采用的水文系统主要是 在华东师大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所完成的上海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中华民族古 文字资料库与电子辞典”的水族文字数据库基础上,并结合参考翟宜疆博士收录 在其博士论文后的水文常用字表审定而成。 一此水文系统的搜集建立过程如下: 此水文系统的初步依据是刘凌硕士论文 n ,或借作二十八宿,与“刀”字一样,是纯粹的自源字。 二与借源字的区别 区分新造字的主要困难是容易将新造字与借源字混淆。借源字是搬用、改造、 截取、假借汉字为汉语词造出的字。在外形上,很大一部分的新造字与之相似; 很大一部分的新造字又和借源字一样,都是为汉语词造的字,这是新造字与借源 字容易混淆的主要原因。 但是实际上,新造字与借源字产生的基础是不一样的。借源字的造字基础是 汉字,无论它如何变形,总是能够在汉字系统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字。换言之, 就是水文借源字能在汉字系统中找到相对应的“造字模版”。例如:千支字“乙” 有五个异体字形,分别是“g ”、“匕”、“z ”、“厶”、“( ,”,很明显这些字形 都是在汉字“乙 的基础上变形所得。再如“年”字也有四个异体字形“气”、 “亡”、“上”、“考”,这也是将汉字中的“年”字经过拆分重组而得的。借源 字正如一些少数民族文字中的“变异仿造字”的特点:“新造汉字虽然变形而仍 旧能认出与母体汉字的关系。一5 而新造字则不是在汉字基础上直接改造而得的, 而是在借源字和自源字基础上产生的。由于汉字介入水文系统以后,水族人民模 仿汉字的笔画造型,或以水文的造字理据,或模仿汉字的造字理据重新造出一批 字,这些字再也没有相应的汉字与之相对应。例如:水文中的辰字,有多个异体 字形,其中有两个“扩”、“屈”不同于其他的异体字形。“司”字是汉语借字“艮” 的变形,音 9 3 n 。在这个借源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标记符号就形成了“爿。、 叫晟”,这是在借源字基础上创造的字,是新造字。 水文异体字系统是存在于整个水文文字体系之中的,根据我们前面的初步统 计,水文异体字系统几乎可以涵盖整个水文系统。水文异体字系统则必然能够呈 现出水文整个系统的文字特征,也同样会存在三个字源层次的繁杂面貌。而从水 文异体字角度对字源层次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与定量统计,能够非常有效地帮助对 以上三个字源层次进行区分的实际操作。 2 1 1 3 水文异体字系统的字源归类 根据本文前面阐述过的论文材料,并按照本章第一节所定义的水文异体字概 念可得出含有9 5 8 个水文异体字字符的“水文异体字表”。这一庞大的异体字系 统仅记录2 2 4 个词,做一个整除,平均4 2 8 个异体字字符记录一个词。整个异 体字系统根据其所记录的2 2 4 个词而分为2 2 4 个异体字组,每个字组记录一个词。 又在此基础上,根据这些异体字符的字音、字义、字形的同义比较,按照上述“自 源字”、“借源字”、“新造字”三个层次的定义,完全可以将9 5 8 个异体字进行层 次归类,也就是字源归类。这样,利用同组异体字之间的字形比较则可以清晰而 方便地实现三个字源层次的实际区分。 例如“甲”字字组,即水文中用4 个异体字符记录天干中的“甲”:“丫”、 “一y 二一、“甲”、“”,字音为“加:p h ,字义“甲,干支字”。比较四个字形可以 看出它们属于同一个字源,也就是汉字。而它们对应的“模板”就是“甲”这个 汉字。这是借用汉字字形来记录水语词,即借源字。这四个异体字字形,前两个 来源于甲金文,第三个是小篆的变体,而最后一个则是水族惯用的“反书”。相 比较可见,它们都是“借源字”。 , 又如“阴”字组有5 个水文异体字字符:“虏”、“占”、“ ”、“惫”、“罔”, 1 4 字音“? i 衄细,字义“阴,与阳相对”。其中,“o ”还有“水书中的阴鬼” 的意思,因此还有另一个读音。j u m 。仅仅比较字形,“舟”、“o ”这两个字 符的字形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字符。其他三个字在汉字中可以找到造字模板,且 字音与汉字“阴”类同,因此它们为借源字。而“u ”明显记录水族自己的语 音语义,又借用来表阴阳之“阴 ,为自源字。“穰”记录诼语词音义,而字形较 为原始,应为汉语词介入水文体系之后的“新造字”。“毽q ”明显介入了汉字文 化中以月为险,用双形使意义突现舶方式,又是以较为原始的字形为借词造字, 因而属于新造字。“用”属于“毽& ”的简化异体字,因而也算是“新造字 。 水文9 5 8 个异体字字源归类如下表( 此表格式参考翟宜疆的水文常用字表) : 字头字形 编号编号 字形 读音 字义 类型 1 l 丫 加:p 7 甲,干支字 借源字 12 亚加:p 7 甲,干支字 借源字 l3 甲 如:p 7 甲,干支字 借源字 l4 厶 加:p 7 甲,干支字 借源字 25 乙 乃甜 乙,干支字 借源字 26 2 。乃甜7 乙,干支字 借源字 27z 勾3 t 7 乙,干支字 借源字 2 82 乃a t 7 乙。干支字 借源字 29 2 西彩 乙,干支字 借源字 31 0 否 翻e 矿 丙,干支字 借源字 3 1 l 现 场e 矿 丙。干支字 借源字 31 2 歪 p j e 9 3 丙,干支字 借源字 41 3 t t j e 日1 丁干支字借源字 1 5 字头字形 编号 编号 字形读音 字义 类型 4 1 4 tq 叼1 丁。干支字 借源字 4 1 5 了 l j e 日1 丁,干支字 借源字 5 1 6 牟 m u 6 戊。干支字 借源字 + 卡 m u 6 51 7 中 戊,干支字 借源字 5 1 8 拿 m u 6 戊干支字 借源字 ) 天 m u j 51 9 天 戊。干支字 借源字 52 0 轰 m u 6 戊。千支字 借源字 m u j 52 1 灭 戊。干支字 借源字 戊千支字: m u 6 : 指水书中的 52 2竿墓玄鬼:指 借源字 m l l 6c o p 水书中的墓木 鬼 5 2 3 芊 皿舻 戊,干支字 借源字 6 2 4 白 | i 1 己。干支字借源字 62 55上i 1己。干支字 借源字 2 6 己 n 1己,干支字 借源字 62 7 翟 | i 1己,千支字 借源字 - 1 62 8 上i 1 己,干交字 借源字 62 91己。于支字借源字 6 3 0 之 妇 己。干文字借源字 1 6 字头 字形 字形 读音字义 类型 编号编号 7 3 i 爻 g e q 庚。干支字 借源字 73 2 菸 g 叼1 庚,干支字 借源字 73 3 + 签 g e 日1 庚。干支字 借源字 7 3 4 蹇 g e q l 庚,千支字 借源字 7 3 5 夕孓 g 叼1 庚。干支字 借源字 人 7 3 6 茨 g e 习1 庚。干支字 借源字 7 3 7 廷 g 叼1 庚,千支字 借源字 73 8 劳: g 叼1 庚,干支字 借源字 73 9 厄1 g 叼1 庚,干支字 借源字 74 0 压 g e 习1 庚,千支字 借源字 74 l 历 g e 习1 庚。千支字 借源字 8 4 2l kc 加l 辛。干支字 借源字 84 3 i l x c 3 n i辛干支字 借源字 84 4覃9 j辛干支字 借源字 八 84 5 专 c 3 n l辛。干支字 借源字 - 1 i 84 6 文 c 3 n i辛,干支字 借源字 肇 84 7 1 - g 锄l辛。干支字 借源字 84 8 雾 c a n i , 辛干支字借源字 1 7 字头字形 编号编号 字形读音 字义 类型 。_ 84 9 _ 一 c 3 n l 辛。干支字借源字 哭 茁 多, 85 0 牛。 c a n l一辛。干支字 借源字 95 l9n u m 2 壬,干支字借源字 95 2 芏 m l m 2 壬,干支字借源字 9 5 3王 借源字 n 砌 壬,干支字 l o5 4 炎 玉u i 5癸,干支字 借源字 1 05 5 欠 垭5癸,干支字 借源字 l o5 6 举觚5 癸干支字 借源字 1 05 7癸| u i 5 癸。干支字 借源字 一 1 0 5 8 x 衄一 癸,干支字 借源字 1 05 9装埘5癸。于支字 借源字 1 06 0 芡 n n 5癸,干支字 借源字 1 l6 l 乏 罂0 3 ;订; 子,千支字: 属相鼠: 借源字 c i 3 八卦之坎卦 l l6 2 z 錾0 3 ;订; 子,干支字: 属相鼠: 借源字 j c i 3 八卦之坎卦 子。干支字; l l6 3m n 0 3 ;一;9 i 3 属相鼠: 借源字 八卦之坎卦 1 8 字头字形 字形 读音 字义 类型 编号编号 l l“ 二 謦0 3 ;订; 子。干支字: 属相鼠; 借源字 l c i 3 八卦之坎卦 1 l6 5名 n 0 3 ;一; 子,干支字; 属相鼠: 借源字 - t c i 3 八卦之坎卦 丑,干支字: 1 26 6正 k u i 2 ;取l ;一 属相牛; 借源字 八卦之艮卦 丑,干支字; 1 26 7匠 k i l i :;耐;订 属相牛; 借源字 八卦之艮卦 丑干支字; 1 26 8正: k u i 2 ;时;s u 3 属相牛; 借源字 八卦之艮卦 弘 寅,干支字; 1 36 9 出 m 锄4 ;h u 3 i j 砰 借源字 ,、 属相虎 兑 m o m 4 ;h l l 3 ;j i n 2 寅,干支字; 1 3 7 0 借源字 属相虎 1 37 1 袅 m 咖4 m u 3 ;j i n 2 寅干支字; 借源字 属相虎 寅。千支字; 1 37 2 m 伽4 ;l l u 3 0 i l 矿借源字 ,、 属相虎 c f m d m ;h u 3 ;j 秆 寅,干支字: 借源字 1 37 3,、 属相虎 1 37 4 衾m o m 4 ;h u 3 i j 砰 寅。干支字; 借源字 属相虎 1 37 5 衾 m o m 4 ;b u 3 0 i n 2 寅,干支字; 借源字 属相虎 1 3 7 6 当 m o m 4 ;h u 3 0 砰 寅千支字; 借源字 ,、 属相虎 1 9 字头字形 编号编号 字形读音 字义 类型 1 37 7 妻 m o m 4 洳u 3 ;j i n : 寅干支字; 借源字 属相虎 1 37 8 食 m o 街? ;h u 3 j i n 2 寅,干支字: 借源字 属相虎 卵,干支字; 1 47 9 多q m 矿;m q :u 4属相兔;借源字 八卦之震卦 卯干支字: 1 48 0 4p 也u 5 :m q :u 4 属撩兔: 借源字 八卦之震卦 卯,干支字: 1 48 l4pt 1 1 u 5 :m q :u 4属相兔: 借源字 八卦之震卦 卯,千支字: 1 48 2 舞r 也u 5 ;m q :u 4属相兔:借源字 八卦之震卦 卵,干支字: 1 48 34 t h u 5 :m q :u 4 属相兔; 借源字 八卦之震卦 卯干支字: 1 48 4a p ,t l l u 5 ;m q :u 4属相兔:借源字 八卦之震卦 卯,千支字: 1 48 5 qp t h u 5 :m q :u 4 属相兔:借源字 - 八卦之震卦 辰,干支字: 1 58 6表 k q ;巧叼2 ;s 孤2 羼相龙:借源字 八卦之巽卦 辰,干支字; 1 58 7 参 k q l ;i j 叼2 ;s a n : 属相龙:借源字 八卦之巽卦 最,干支字; 1 5 8 8汞 k q l ;l j o q 2 ;s 3 f 屡相龙: 借源字 八卦之巽卦 字头字形 字形读音 字义 类型 编号编号 辰。干支字; 1 58 9 禾 k q l ;l j o d :;s 3 n : 属相龙:借源字 l 八卦之巽卦 辰,干支字; 1 59 0 表 k q l ;l j 0 d 2 ;趵n : 属相龙: 借源字 八卦之巽卦 辰,干支字; 1 5 9 l承 k 0 1 ;l j 叼:;s 衍 属相龙; 新造字 嗣 八卦之巽卦 辰,千支字: 1 59 2 愿 k q l ;l j 叼2 ;s 锄: 属相龙:新造字 八卦之巽卦 辰,干支字: 1 59 3 不 k q l ;l j 叼2 ;s 卸2 属相龙:借源字 八卦之巽卦 _ 辰,干支字; 1 59 4 很k 0 1 ;l j 叼2 ;s a n 属相龙;借源字 八卦之巽卦 1 69 5 e 9 q 2 ;c i 4 巳,千支宇: 借源字 属相蛇 1 69 6 舌 9 f ;c i 4 巳,干支字; 借源字 属相蛇 1 69 7 户, c q :c i 4 巳,千支字: 借源字 属相蛇 1 69 8 争 9 f ;c i 4 巳,干支字: 借源字 属相蛇 1 69 9 己 9 f ;f 巳,干支字: 借源字 属相蛇 1 61 0 0 g f ;c i 4 已,干支字; 借源字 属相蛇 午干支字: 1 71 0 l 专 m a k 8 ;m q 4 ;d o : 属相马:借源字 八卦之离卦 2 l 字头字形 编号编号 字形读音 字义 类型 午,千支字; v m 耐;m q 4 ;习0 , 属相马; 借源字 1 7 1 0 2 下 八卦之离卦 午,干支字; 1 71 0 3 土 m o l ( b ;m q 4 ;d 0 2 属相马: 借源字 气 八卦之离卦 午,干支字: 1 7 1 0 4 苎 m a p 如q 4 玛0 2 属相马: 借源字 八卦之离卦 未,干支字: 1 81 0 5 禾 :2 一:6 属相羊: 借源字j q :日一;m l ” 八卦之坤卦 未,干支字; 1 81 0 6 孝 :2 一:6 属相羊: 借源字 ,l j q :日。;m l 。 八卦之坤葑 未干支字: 1 81 0 7 不 j q :习2 m i 属相羊: 借源字 八卦之坤卦 未,干支字; 1 81 0 8 朱 :2 一:6 借源字j q :习一;m r 属相羊: 八卦之坤卦 未,干支字: 1 81 0 9 耒 :2 一拍 属相羊:借源字 j n :习。;衄” 八卦之坤卦 未,干支字: 1 81 1 0 袁 :2 :6 属相羊: 借源字j q :萼;m r 八卦之坤卦 未,干支字: 1 81 1l 尔 j q :矿;i n i 6 属相羊; 借源字 八卦之坤卦 1 91 12 审 l “m l :s a n l 申干支字; 借源字 卜 属相猴 1 91 1 3 专 b n u i :s a n i 申,千支字; 一,属相猴 借源字 字头字形 字形读音 字义 类型 编号编号 1 91 1 4 审 l q u i ;s 锄1 申,干支字: 属相猴 借源字 1 91 1 5 串 姗i ;蹄n 1 申,干支字; 借源字 屠相猴 酉干支字; 属相鸡: 2 01 1 6 丙 q q i 5 禽1 ;j u 4 八卦之兑卦 借源字 酉,干支字: 2 01 1 7 舀 q 面5 玲1 j u 属相鸡: 借源字 八卦之兑卦 酉干支字; 2 01 1 8 焉 q q i 5 如1 ;i u 4 属相鸡: 借源字 八卦之兑卦 酉,干支字: 2 01 1 9 由 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