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专业论文)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pdf_第1页
(财政学专业论文)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pdf_第2页
(财政学专业论文)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pdf_第3页
(财政学专业论文)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pdf_第4页
(财政学专业论文)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财政学专业论文)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iii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表明,温室气体的大 量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首要原因, 而人类大规模的工业活动则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 放源。由于全球大气环境资源不具有排他性,各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毫无节制的 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从而加速了气候变化,这使得气候变化问题成为迄今为 止范围最大、规模最大的市场失灵现象。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急剧 增加,使大气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气候现象都是气候变化的产 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二 氧化碳(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的肆意排放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减缓气候变化领域 的财税政策研究对政府弥补市场失灵、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如何利用财税政策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发展低碳经济以减缓气候 变化问题展开研究,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 义、相关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基于市场失灵理论、通过 构建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分析了宏观政策在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重 要作用, 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一步明确了财税政策在减缓气候变化宏观政策中的重要 地位;第三部分,阐述了我国当前气候变化的具体情况,归纳总结了当前与减缓气候 变化相关的财税政策,并分析了我国在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财税政策所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对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从中得出了国外减缓气 候变化的财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第五部分,对我国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财税政策框 架做出了初步设计,即将以经济性政策为主、研究和开发政策为辅的财税政策作为宏 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同时辅以管理政策与运行机制等其他配套措施, 并结合我国国情, 提出了完善我国减缓气候变化财税政策的若干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基于我国各种能源消耗量的预测数据,利用长期能 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对我国各种能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做出了预测,并 据此分析了宏观政策在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性;第二,运用层次分析法明确了财 税政策在减缓气候变化宏观政策中的重要地位, 并据此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在减缓气 候变化领域财税政策的框架设计。 关键词: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财税政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iv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issue of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a focu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are the chief cause of climate change, and the industrial pollu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is the prime cause of the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because of lacking of exclusiveness,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discharge greenhouse gases to the global atmosphere irrationally, so we can see the phenomena as the greatest market failure in the world so far. the emissions of global greenhouse gases have increased rapidly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ich has effect notable changes i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such as el nino and la nina phenomenon. many serious environment problems have arisen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y since the openness and reform, and the emission of the large volume of carbon dioxide(the main part of greenhouse gases)is one of them. as a result, the study of the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y in the area of climate change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government to compensate and balance the market failure and develop low carbon economy. this dissertation conducted a study on how can we utilize the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ies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o develop low carbon economy.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 the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th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macroeconomic policies in the area of climate change by the 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 planning (leap) syste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makes 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ies among the macroeconomic policies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third part elabor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limate change in our country, summarize the current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ies in the area of climate change and analyzes related problems; the fourth part draws inspira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the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ies in the area of climate change; the fifth part makes a framework design of the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ies in the area of climate change, which is to place economic incentives policy firs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olicy second, and cooperate with other measures such as management and executive system, and makes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he innovation in this dissertation: calculates the amount of the greenhouse gases discharge in china by the 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 planning system basing on the predicted date of all kinds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ies among the macroeconomic policies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makes a framework design of the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ies in the area of climate change.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low carbon economy,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ies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ii 独独 创创 性性 声声 明明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 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尽我所知, 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 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作者签名: 日期: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 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 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 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第 1 页 共 50 页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选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理论意义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在国际社会备受关注,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全球气候变 暖。目前,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步伐,其中,由于二氧化碳排 放量大、生命期长的特征,使其成为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因此,在当前 全球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 各领域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外部性是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的 肆意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加速了气候变化,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从而形成了市 场失灵中的负外部性现象。因此,需要通过政府行为对这一市场失灵加以干预,减少 或消除这一由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也浪费了巨大的资源,严重破坏了环境, 2007 年荷兰环境评估局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 氧化碳排放国,可见,我国已经成为影响气候变化的大国之一,这对我国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如何利用财税政策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减 缓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我国财税政策理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由此可见,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对我国政府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在二氧 化碳排放领域干预市场运行、弥补市场失灵、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有着 重要的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现实意义 2009 年 12 月 7 日至 18 日在丹麦首都歌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缔约方第 15 次会议再一次把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气候变化问题上。 一方面,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状况不断的恶化,世界各国对减缓气候变化的呼声越 来越强烈。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减缓气候变 化做出贡献。在 2009 年 9 月联合国召开的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 府向国际社会明确提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将要采取的重大举措, 并表明了中方在气 候变化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另一方面,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研究减缓气候变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第 2 页 共 50 页 的财税政策实质上就是研究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不仅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也意味着能源的大量消耗。因此,发展低碳 经济不仅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更有利于节约使用能源。 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也是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走向可持续 发展道路的重要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幅 提高,但尚未从根本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已成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9 年 11 月 25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研究 部署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提出了到 2020 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 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的目标。 财税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通过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单位能耗,对加速我国产 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1.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国外文献综述 19 世纪末,人们开始对人类活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气候变化这一领域展开 研究。1896 年,瑞典科学家斯万特阿尔赫和许多科学家开始陆续对此问题进行了一 些研究。1957 年,瑞威拉等人在美国发表了一篇研究温室气体浓度可能导致气候变 化的论文。同年,美国夏威夷观象台也开始对二氧化碳浓度进行观测,由此正式揭开 了人类研究气候变化的序幕。西方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始于 20 世 纪 70 年代。 1.2.1.1 减缓气候变化经济政策的依据研究减缓气候变化经济政策的依据研究 20 世纪 20 年代,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英国现代经济学家阿瑟塞西尔庇古提 出了通过征税使由企业造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理论,即“庇古税”,这一理论奠定了 现代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基础。他根据马歇尔的内部与外部经济理论,分析了私 人生产成本与社会生产成本, 同时也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中扮演着重要角 色。 stephen smith(1990)和 bumble, oates(2003)分别在税收与环境和环 境经济理论与政策设计中对环境税的效应加以分析和评述,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经济政策手段在经济政策效率方面优于命令控制手段。2006 年 10 月,世界银行前经 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 (nicholas stern) 发表了有关气候变化方面的经济学报告 斯 特恩报告。斯特恩从经济损耗和成本的视角预测,如果不对由气候变化造成的恶劣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第 3 页 共 50 页 影响加以重视,保守计算每年付出的总代价和承担的风险将至少相当于全球 gdp 的 5%,而如果考虑更多影响因素,总代价将达到 20,甚至更多。该报告强烈呼吁世 界各国政府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以减缓全球气候的进一步变暖。2009 年,由世行编写 的世界发展报告也将关注的焦点投向气候变化领域,发布了2010 年世界发展报告: 发展与气候变化。该报告强调,气候变暖的威胁远比金融危机更为严重,要求各国 政府出台相应措施对其能源政策进行完善和改革,大力推广现有低碳技术,提高能源 效率,并对研究开发新技术进行大量投入。 1.2.1.2 气候变化领域政策措施现状分析气候变化领域政策措施现状分析 1988 年,国际组织开始专门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展开研究,并由联合国环境 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组建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其吸纳了全球数百位专家的研究成果,在公开、客观、全面和透明的基 础上, 对当前世界上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政策等进行评估。 ipcc 分别于 1990 年、1995 年、2001 年和 2007 年发布了其第一、二、三、四次评估报 告,对气候变化的物理科学基础、全球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性和脆弱性以 及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政策和措施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政策层面,ipcc 评估报告列举了对影响气候变化关键行业采取的政策措施和 手段。例如,在能源供应领域中减少对化石燃料的补贴、对化石燃料征收的碳税或碳 费,在工业领域设定绩效标准、提供基准信息等。 1.2.1.3 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 目前, 国外针对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措施研究集中体现在绿色税收和碳排放 权交易制度两个方面。 在绿色税收方面,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此就 进行了大量研究,以环境税的实施战略、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等著作为代 表,深入分析了绿色税收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绿色税收具体的政策设计,如税 率的选择、税基的确定、税款的使用等。在此基础之上,以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还对减缓气候变化的专门税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纷纷开征了气候变化税、碳税等。 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方面,科斯定理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20 世纪 60 年代末, 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出版了社会成本问题一书,并在书中指出通过明 确界定所有权将外部成本内部化来解决市场行为主体之间的外部不经济问题。此外, 1997 年通过的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还为发达国家的减排提供了 3 个灵活合作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 联合履行机制 和清洁发展机制,成为各经济体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范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第 4 页 共 50 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国内文献综述 纵观国内研究也主要是从对减缓气候变化经济政策的依据、 气候变化领域政策措 施现状分析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这三方面进行研究。 1.2.2.1 减缓气候变化经济政策的依据研究减缓气候变化经济政策的依据研究 首先,王松需(1992)、杜放(2003)从生态与经济、市场失灵的角度提出了政 府在环境领域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其次, 计金标 (2000) 提出了收入筹集型生态税收, 从收入筹集型生态税既能满足财政收入、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说明生态税可以 成为筹集环境保护资金的稳定渠道;最后,蔡守秋(2003)认为环境领域的财税政策 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并明确了相关财税政策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此外,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6)也指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 施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可以成为政府制定国民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规 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2.2.2 气候变化领域政策措施现状分析气候变化领域政策措施现状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2004)、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08、2009)都对我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出的努力和 实施的政策做出了详尽的归纳和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2004)是根据联合国气候变 化框架公约的规定,提供温室气体各种排放源和吸收汇的国家清单。 2004 年,我 国完成了该 通报 的编写工作, 其中主要包括国家基本情况、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 (1994 年数据)、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基本上反映了当时我国气候变化领域的相关国情。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8、2009)白皮书主要包括气候变化与 中国国情、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目标、减缓、适应气候变 化的政策与行动、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应对 气候变化体制机制建设八项内容。 1.2.2.3 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 我国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研究主要集中在该领域当前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以及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的建议两个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 ,第 3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第 5 页 共 50 页 在当前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方面,普遍认为,我国与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相关的财 税政策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诸多地方有待完善。 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的建议方面,我国学者给出了多种对策:计金标(2000)对 生态税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提出了由环境税与资源税共同构建生态税收体系的 观点;倪红日(2005)对能源税收理论和我国节能的历史、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全面分 析,并对如何利用税收促进资源有效利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苏明、傅志华(2008)对 我国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体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此外,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的报告(2009)在我国政府应对气 候变化的下一步工作安排中也提出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 增加碳汇等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并把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规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能力建设等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 的工作重点。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宏观经济政策已初显成效,为我国经济 发展模式的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存在以下问题:一 是缺乏对减缓气候变化领域财税政策在政府宏观政策中的定位分析, 各项宏观政策的 作用效果尚不明确,因此难以进行宏观政策的有效配合;二是对减缓气候变化领域财 税政策的研究还比较零散,尚未完善的政策体系框架。 1.3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本文对如何利用财税政策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发展低碳经济以减缓气候 变化问题展开研究,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相关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思 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基于市场失灵理论、通过构建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 分析了宏观政策在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作用, 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一步明确了财 税政策在减缓气候变化宏观政策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部分,阐述了我国当前气候变化的具体情况,归纳总结了当前与减缓气候变 化相关的财税政策,并分析了我国在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财税政策所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对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从中得出了国外减 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部分,对我国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财税政策框架做出了初步设计,即将以经 济性政策为主、研究和开发政策为辅的财税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同时辅以 管理政策与运行机制等其他配套措施,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完善我国减缓气候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第 6 页 共 50 页 化财税政策的若干建议。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论文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市场失灵现象作为切入点, 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角 度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减缓气候变化财税政策的重要性, 明确提出以转变经济发展 模式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为完善我国减缓气候变化财税政策的终极目 标,以建立健全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为本论文的任务。在分析我国减缓气 候变化领域现状及存在问题、 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经济性政策为主、 研究和开发政策为辅的财税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同时辅以管理政策与运行 机制等其他配套措施的财税政策体系,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完善我国减缓气候变 化财税政策的若干建议。主要研究思路如图 1.1 所示。 气候变化 市场失灵 宏观政策重要性 财税政策重要性 经济性 政策 研究和开 发政策 管理与运 行机制 强制性 政策 财税政策 当前我国减缓气候变化 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缺乏完整、有效的激励 税收调控力度不足 财政投入不足 财税政策体系不健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第 7 页 共 50 页 图 1.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1.5 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论文的重点难点在于借助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明确政府宏观 政策在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进一步分析财税 政策在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作用, 同时对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财税政策体系框架 做出初步设计。 本论文的主要观点是,在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财税政策框架设计中,以经济性政 策为主、 研究和开发政策为辅, 同时还要与其他配套措施相结合, 在其他配套措施中, 以管理政策与运行机制为主、强制性政策为辅。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基于我国各种能源消耗量的预测数据,利用长期 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对我国各种能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做出了预测, 并据此分析了宏观政策在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性;第二,运用层次分析法明确了 财税政策在减缓气候变化宏观政策中的重要地位, 并据此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在减缓 气候变化领域财税政策的框架设计。 国际比较与借鉴 市场机制调 目标引导 惩罚性政策 鼓励性政策 财 税 政 策 减缓气候变化财税政策框架设计 其他配套措施 研 究 和 开 发 政 策 强制性政策 管理政策与运行机制为主 为辅 为辅 经济性政策为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第 8 页 共 50 页 2 财税政策减缓气候变化相关理论分析 2.1 市场失灵与气候变化市场失灵与气候变化 在斯特恩回顾中,气候变化问题被称为是“迄今为止范围最大、规模最大的 市场失灵现象”。所谓市场失灵表现为市场在某些方面无法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主 要表现形式为垄断、信息不充分、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等。其中,与气候变化相关的 市场失灵主要体现在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方面。 外部效应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外部性表示当一 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费用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低效率现象。 外部性又分为外部不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所谓外部经济就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 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者该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所谓外 部不经济就是:某人或者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 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 公共物品是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 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基于这种属性,大多数公共物品的效益都 是外在化的,因此会产生由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现象。 目前,气候变化领域的市场失灵主要是由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形成的。 公共物品。由于全球的大气环境资源不具有排他性,世界各国都在毫无节制的 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使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可 以将全球的大气环境资源(如:温室气体排放容量资源)看作是世界各国共同享用的 公共物品。 外部效应。人类的各项生产和消费活动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形成了 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从而造成了气候变化。二氧化碳(c02)是最主要的温 室气体,主要来源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的过去100年中排放了绝大部分的温室气体。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 (ipcc) 所作的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 自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已经 引起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大幅增加, 仅在 1970 年至 2004 年期间就增加了 70%。 在 过去的 100 年(1906 年至 2005 年)中,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 074,20 世纪 可能是过去 1000 年中最暖的 100 年。根据科学家采用多模式多排放情景,预估到 21 世纪末全球地表温度将平均提高 1.16.4,全球海平面将平均上升 0.180.59 米, 这将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可以看出,气候变化问题具有很强的负的外部效应。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 ,2007,第 15 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第 9 页 共 50 页 因此,可以将气候变化问题视为迄今为止范围最大、规模最大的市场失灵现象, 这也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减缓气候变化的宏观调控政策。 2.2 宏观政策在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作用宏观政策在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市场起基础性作用,政府起辅助性作用, 两者互为补充,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在市场不能发挥合理作用的领域,通过法律、经 济和行政等手段对资源配置进行恰当干预,从而起到弥补因“市场失灵”带来效率损 失的作用。 自然环境显著的非排他性,需要政府干预来弥补该市场失灵现象。在环境资源产 权或所有权难以明确,外部性与公共物品难以排除时,政府则需要通过宏观调控(如 财税政策)对资源进行调节。因此,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宏观政策应当积极地发挥 其资源配置、调节和引导等调控职能。 温室气体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而温室气体的排放又主要来自能源活动,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构建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具体分析财税政策 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财税政策在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作用。 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 planning system)作为一 个基于情景分析的能源-环境模型工具,是由斯德哥尔摩环境协会与美国波士顿大学 合作开发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用来进行能源的需求分析、成本效益分析以及相应 的环境影响分析。本文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07 年公开出版的研究成果世界能 源展望 2007年度报告中对中国一次能源需求量的预测数据,利用 leap 模型,对 我国 1990 年2030 年在不同情景下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做出了具体的回顾、预测和 分析。 2.2.1 参考情景中的我国一次能源需求量参考情景中的我国一次能源需求量 国际能源署对参考情景中我国一次能源需求量的预测, 建立在多个主要设想的基 础上,如经济、人口趋势、能耗强度等(见表 2.1、表 2.2),并假设在预测期内政府 没有出台新的政策,我国能源市场将如何发展,从而为制定新政策提供了一系列参考 点。 表 2.1 参考情景中关于我国能源预测的主要设想 1990 年 2005 年 2015 年 2030 年 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 314043 47 人口(百万人) 114113111387 1457 城市化(%) 264049 60 数据来源:iea secretariat;unpd(200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第 10 页 共 50 页 表 2.2 参考情景中某些发电技术和终端用能行业的能耗强度 指数:2005 年=100 2015 年 2030 年 燃煤 热耗率 95 85 发电 联合循环燃气轮机(ccgt)热耗率 96 86 钢铁 吨标准油/吨 93 86 工业 水泥 吨标准油/吨 88 83 交通运输业 轿车 升/百公里 86 68 数据来源: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 2007 基于以上一系列假设, 国际能源署对参考情景中的我国一次能源需求量进行了预 测,见表 2.3。根据参考情景的预测,在维持现行能源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我国 2005 年至 2030 年一次能源总需求量的年均增长率将为 3.2%。 这意味着我国对能源的需求 量将从 2005 年的 17.42 亿吨标准油增至 2030 年的 38.19 亿吨标准油。 表 2.3 参考情景中的我国一次能源需求量 单位:百万吨标准油 1990 年 2005 年 2015 年 2030 年 20052015 年年均增长率 20052030 年 年均增长率 2030 年各 能源比重 煤炭 534 1094 186923995.50% 3.20% 62.82% 石油 116 327 5438085.20% 3.70% 21.16% 天然气 13 42 10919910.00% 6.40% 5.21% 核电 0 14 32678.80% 6.50% 1.75% 水电 11 34 62866.10% 3.80% 2.25% 生物质 200 227 2252270.10% 0.00% 5.94% 其他可再生能源 3 123314.40% 9.90% 0.86% 总计 874 1742 285138195.10% 3.20% 100.00% 数据来源: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 2007 显然,如果没有出台新的政府政策和措施,也没有其他技术突破,我国的能源需 求会继续快速增长。与此同时,能源需求的持续上涨将不断提高我国对石油、天然气 和煤炭进口的依存度,更为严重的是,继续依赖化石燃料还会推高温室气体的排放, 并加剧气候变化给我国和其他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 2.2.2 政策情景中我国的一次能源需求量政策情景中我国的一次能源需求量 “十一五” 规划制定了在 2005 年到 2010 年期间使全国能耗强度下降 20% 的 目标,同时还制定了每种能源在整体一次能源构成中的比重目标,财税政策在这些目 标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国际能源署对我国政策情景中的一次能源需求量的预测(见表 2.4),主要是以 我国“十一五”能源规划中的各项目标为依据的,并假设各级政府都会采取更加强有 力的行动来确保相关政策、措施能够得到充分、有效地执行,并在必要的时候出台新 的政策措施加以补充,从而保证达到预定目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第 11 页 共 50 页 表 2.4 政策情景中我国的一次能源需求量 单位:百万吨标准油 2030 年与参考情 景中的差异 2005 年 2015 年 2030 年 2005 2030 年年 均增长率 百万吨 标准油 百分比 (%) 2030 年 各能源 比重 煤炭 1094 174318422.10%55623.2 56.57% 石油 327 5186532.80%15519.2 20.06% 天然气 42 1262256.90%2512.6 6.91% 核电 14 441209.00%5379.4 3.69% 水电 34 751094.80%2326.4 3.35% 生物质和废弃物 227 2232550.50%2812.4 7.83% 其他可再生能源 3 145211.90%1957.4 1.60% 总计 1742 274332562.50%56314.7 100.00% 数据来源: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 2007 与参考情景相比,我国 2030 年的煤炭、石油消费量将分别降低 23%和 19.2%, 同时, 煤炭和石油占能源总需求量的比重也分别由 62.82%和 21.16%下降为 56.57%和 20.06%。 与此相反, 我国对天然气、 核电、 可再生能源等其他燃料的需求量都将增加, 并且各自占能源总需求量的比重也都有所提高。 这不仅说明我国对化石燃料需求的下 降,同时也意味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大幅减少。 2.2.3 利用利用 leap 模型预测温室气体排放量模型预测温室气体排放量 首先,在 leap 模型中将参考情景设定为基准情景 baseline,将政策情景设定为 policy。其次,将国际能源署对我国参考情景和政策情景中各种能源的需求量分别输 入到模型中。最后,将各种能源与 leap 模型中的技术与环境数据库(ted)进行链 接,便可以得到不同情景下各种能源与其需求量相对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其中,数据的输入是利用 leap 模型中的时间序列功能,根据 interp 函数对未来 各年的能源需求量进行预测。interp 是通过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对未来 数据进行预测的函数,即 y=mx+c。 表 2.5、 2.6 分别显示了由 leap 模型导出的我国参考情景和政策情景下不同燃料 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在参考情景中,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年均 4.1%的增 长率从 1990 年的 24.85 亿吨增长到 2030 年的 123.16 亿吨。与参考情景相对比,在政 策情景下我国 1990 年至 2030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 3.5%,这意味着 在合理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2030 年相对于参考情景而言,我国的温室气体排 放量将减少 25.85 亿吨,降幅高达 20.9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第 12 页 共 50 页 表2.5 参考情景下我国19902030年各能源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二氧化碳当量) 单位:百万吨 1990 年 1995 年 2000 年 2005 年2010 年2015 年2020 年2025 年 2030 年年均增长率 煤炭 2085.72814.8 3543.9 42735786.47299.979908680 9370 原油 353.4567.7 782 996.31325.41654.51923.62192.7 2461.9 天然气 30.453.1 75.7 98.3176.8255.2325.5395.7 466 生物质 15.716.4 17.1 17.817.717.717.717.8 17.8 总计 2485.33452 4418.7 5385.47306.49227.310256.711286.2 12315.74.10% 表2.6 政策情景下我国19902030年各能源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二氧化碳当量) 单位:百万吨 1990 年 1995 年2000 年 2005 年2010 年2015 年2020 年2025 年 2030 年 年均增长率 煤炭 2085.7 2814.83543.9 42735540.46807.86936.77065.6 7194.5 原油 353.4 567.7782 996.31287.31578.31715.41852.5 1989.6 天然气 30.4 53.175.7 98.3196.7295372.3449.6 526.8 生物质 15.7 16.417.1 17.817.717.518.319.2 20 总计 2485.3 34524418.7 5385.470428698.69042.79386.8 9731 3.50% 从 leap 模型导出的情景对比图示(图 2.1)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政策情景将 在参考情景的基础上大幅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特别是在 2015 年以后,政策情景 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趋势较之参考情景更为平缓, 从而拉大了参考情景与政策情 景下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差距,使 2030 年在政策情景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参考情景 减少了将近 2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第 13 页 共 50 页 单位:十亿吨 图 2.1 参考情景与政策情景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对比情况 显而易见,由以上模型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减少温室气 体的排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更加严格地执行现有政策并推出已在研究之中的 新政策,我国是可以走上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和环境发展道路的。 2.3 财税政策在气候变化领域宏观政策中的重要性分析财税政策在气候变化领域宏观政策中的重要性分析 宏观政策在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目前,气候变化作为迄今为 止范围最大、 规模最大的市场失灵现象, 世界各国主要采取强制性政策、 经济行政策、 研究开发政策以及管理政策与运行机制四类宏观政策措施加以调控。 这四类减缓气候 变化的宏观政策各有特点,对市场行为主体的作用方式和效果均有所不同,为了更好 的配置资源,明确这四类宏观政策的作用力度十分重要,尤其是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 要手段之一的财税政策(主要体现为经济性政策和研究开发政策)在减缓气候变化宏 观政策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更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减缓气候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第 14 页 共 50 页 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