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月考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小明站在家中的穿衣镜前1m处欣赏镜子里的“自己”,他俩的距离是 m,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此时小明向后退了30cm,镜子里的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m。2、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一跳下去就淹过了脖子,下水后他惊慌失措,幸好有同学相救,才脱离危险,小明在岸上看池水会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池底射进空气中时发生 。3、用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前端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这就利用了 道理。 4、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_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颜色的光,使观众都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5、近视眼的矫正就是要配带一副近视眼镜,近视眼镜实际上是一个 透镜,而远视眼则要配带一副通常叫做“ ”的眼镜,这种眼镜实际上是一个 透镜。6、在照相机和摄影机的前面都安装有一个镜头,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凸透镜,它成的是_、_、_像;照相时,若想使照片上的人大一些,照相机应该离被照的人_些,同时调节调焦环,将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调_些. 7.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_;属于升华的是_;其中、是 _过程.(选填“放热”或“吸热”) 凉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 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 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8.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在发射台的底部建有一个大水池,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利用水_吸收大量的热量,可以防止发射台底部熔化.同时,还看到水池上方涌现出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是 _而产生的. (填物态变化)二、选择题(第912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第13、14为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或错选得0分)9、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着著名的“人工虹”,这一现象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水的蒸发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斜插有水中的筷子“变弯” B. 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形成圆形光斑 C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 D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11、夏天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上述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abcdeMNQPo空气水12、有关右图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是入射光、b是反射光、c是折射光、QP是法线B. a是入射光、b是反射光、d是折射光、QP是法线C. a是入射光、e是反射光、c是折射光、MN是法线D. a是入射光、b是反射光、e是折射光、QP是法线13.关于高速公路上有关设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夜间行车时,总感觉到路旁的护栏处有”路灯”,这路灯就是光源.B . 夜间行车时,总感觉到路旁的护栏处有”路灯”,这是光的反射的结果.C . 中间的绿化带既能美化公路环境,又能减轻视觉疲劳,还能减弱噪声D . 中间的绿化带能有效阻挡夜间会车时的强光,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14、加快液体蒸发的条件是 ()A提高液体的温度B减小液体的表面积C增大液体的表面积D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三作图、简答、或计算题(共17分,第15题6分,第16题3分,第17、18题各4分)15、(1)在图3中作出物体AB所成的像。(2分)(2)完成图4中的光路图。(2分) (3)完成图5中的光路图。(2分)AB 图3 图4 图530( 16、“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水就一定会沸腾起来”这种说法对吗?17、用激光发射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经过2.56S在地面接收到返回信号,根据此数据,计算出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18、本校教学楼到学校操场远端距离为510m,假设下课铃的声音能从教学楼学校传到操场远端,那么,下课铃声从教学楼传到操场远端需要多长时间? 四实验题(共43分)19、(9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明同学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A、B、C、D、E的位置,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帮他分析一下: A B C D E 2F F F 2F 把蜡烛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像是 。(正立/倒立)把蜡烛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像是 。(正立/倒立)把蜡烛放在 点,透镜不成像; 把蜡烛放在 点,透镜成的是虚像;像是 。(正立/倒立)把蜡烛从远处向凸透镜靠近(由AD,不包括D点)时,像逐渐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像的大小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图720、(8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雨他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7。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2)实验中对蜡烛1和蜡烛2有什么要求?(3)实验前,小雨他们猜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你能帮他们检验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吗?请写出你的方法(4)用刻度尺量出像和物体各自到玻璃板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了证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你还应该怎样对实验进行改进?21、(8分)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如图所示。眼睛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A快门 B光圈 C镜头 D胶片(2) 眼睛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A快门 B光圈 C镜头 D胶片(3)右图的眼睛存在哪类视力问题?哪种透镜能对它进行矫正?22、(6分)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_;认清它的_时间(分)12345678温度()9294969798989898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23、(12分)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它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_相同(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时间t/分010203040150180泡沫塑料组水温T1/80645550412120棉絮组水温T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