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感悟.doc_第1页
教师读书感悟.doc_第2页
教师读书感悟.doc_第3页
教师读书感悟.doc_第4页
教师读书感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读书感悟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还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对幸福的阐述,它非常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幸福在哪里? 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特别是每天面对一群可爱的孩子有时也感觉不到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其实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特别是我们这群缺少幸福的孩子。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 会离幸福更远。幸福不仅仅工作,更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个会、旅趟游。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 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鱼水情深”。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我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我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也会说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也会为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贡献毕生的精力。 教师读书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让我受益匪浅,他一生共完成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公民的诞生帕夫雷什中学和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育真正的人等40多本理论著作。此外,还发表了600多篇论文和1200多篇儿童读物。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广泛阅读,拓宽了知识视野,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充实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事业。 苏霍姆林斯基自己的叙述:“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他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是呀,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之一粟。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那么,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变得更丰富。 爱,如夜曲 我读爱的教育 穗丰小学吴少芳 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的伟大小说。 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学龄前男孩恩里克的眼光,从10月份4年 级开学的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 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 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 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 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这里有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 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有华梯尼的虚荣狭隘,诺琵斯的傲慢无礼;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 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恩里克身边各式 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 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 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 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 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于他。 虽然我无法做到如这位先生的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 的学生呢?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的直觉进行判断,然后毫不 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 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 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 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面对一群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充分的精力 去打一场持久战,所以在师生之间建立一条“有情,有意,有恒”的道路,则更 行之有效。 爱的教育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 要求我们的学生,像安利柯先生一样对孩子充满信心,相信每个孩子都能从我们 的教育中得到助益,相信爱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从别的岁月里飘进我生 命中的云朵,不再落下雨滴,也不再刮起风雪,只把那融入大自然的爱的色彩,挥洒于我蔚蓝的天空。四季的风吹动着岁月的风铃,奏响迷人的恋曲,如流星般 划过天际,仿佛一首纯真的抒情诗、一支幽婉的小夜曲,荡漾在我心头。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读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有感 穗丰小学吴少芳 时间过得飞快,工作也已五年了。送走的学生也是形形色色,各有各的样, 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酸甜苦辣。总觉得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不好管,工作压 力越来越大。曾几何时渐渐和潇洒自如越离越远,苦和累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前不久书柜时翻出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一书,读罢不禁思绪万千, 感慨不已。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 对性、多样性,回顾这些年的教育教学生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为人师, 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为看魏书 生书的同时时常徘徊在脑海中的问题。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了解学生 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 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是息息相关的。也只有这样的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才 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反思过去,作为教师,自己的责任心很强真是把他们都当成 了自己的孩子,对他们严格要求,关爱有加;可是今天想来,自己对他们又了解 多少呢?又有多少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朋友那样与他们聊天、谈心,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也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 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对那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不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当 然是越看越喜欢,也自然给他们的机会多一些;而那些所谓的“不讨人喜欢的孩 子”有时就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长此以往,孩子的发展当然是越来越失 衡。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愿看到了。因此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 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 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 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学了魏书生的有关理论,现在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灵 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非,好坏排列的顺 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为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 石头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懂得了这些理论知识,我在具体教 育过程中加以运用,果然效果明显,某些平时不听话的同学,调皮的同学经过一 阶段的努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更和谐了。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角色地位也在不断地变化。以前教师说的, 学生就得无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