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四案一体)【教学调整】1 师恩难忘教材分析:师恩难忘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刘绍棠的启蒙老师田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教授孩子们学习古典诗词、培养孩子成长的往事,体现出他巧妙地教学方法,歌颂了老师的敬业精神,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崇敬感激之情。本文语言朴素生动,成语俗语用得贴切自然,值得品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新| 课 |标|第 |一| 网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日期: 月 日)【预学案】1.读一读。在书中适当位置留下你阅读、思考的痕迹。(友情提示: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两遍,再完成下列题目。)标注好各小节的序号。在你最喜欢的段落前打上“”,反复再读两遍。并用“”试着给课文分段。认真读读下面两个句子:“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2学一学。一类生字组词,结合课文和工具书理解意思;二类生字准确认读。3查一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引人入胜、戛然而止、身临其境、娓娓动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导学案】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新 课 标 第 一 网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这堂课,我们将一起走近著名作家刘绍棠,听一听他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文标题,齐读。2.预习反馈(1)小组内交流本课易写错的词语和易读错的字音。(先口头交流,再书面听写。)【教学调整】易错的重点词语: 给易错的字注音:例:正( )月 (2)质疑探究:初读了全文后,你的问题是什么?(初步讨论解疑)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2)理清课文脉络。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1)“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巩固案】1. 我能把这些词语补充完整,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成语造句。( )( )动听 身( )其境 ( )然而止 引人入( )( )( )敬敬十年树木,( )2.完成课本第2题。3.练写习字册第一课。【实践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完成语补上相应习题。第二课时(教学日期: 月 日)【预学案】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再完成下列题目。(1)你觉得田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本文题目为“师恩难忘”,作者“难忘的恩”究竟是什么呢?(归纳出几点)【导学案】1.预习反馈:(1)小组内两人一组,任抽一、两个自然段,互相检查读书情况。(2)组内汇报交流预习问题:你觉得田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本文题目为“师恩难忘”,作者“难忘的恩”究竟是什么呢?小组内一人主要交流,其余补充。【教学调整】组长重点落实好汇报问题的对象和汇报问题时的方式,等待大组交流展示。)2.合作探究:(1)重点句段探究:“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方法提示:重点读读课文37自然段,仔细想一想田老师的故事与所学的小诗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呢?) (2)文章特色探究: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通过选取一件典型事例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想一想: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巩固案】1.课文回放: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 ,他通过对小学一年级一位 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 之情。2重点感悟: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 )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 )之恩,我终生难忘!(1)给文中两处加点字注音。(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的意思是 ,第二个“树”的意思是 ,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3)用“”画出表现“我”对田老师“深深感谢”的句子。(4)老师的“教诲之恩”指的是 3.讨论课本第3题。4.知识积累:(1)形容口才好的成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语惊四座(2)八字成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3)赞美老师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学调整】采得白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关于4读书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 刘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 观书有感【实践案】1完成课课练上相应习题。2.句式仿写:同学们,有人说,教师犹如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吐丝去编织美丽的绸缎(接下去,再写两句。)3.自主实践:教师节快到了。同学们,师恩难忘,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和诚心,自己动手制作礼物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做一张贺卡,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自己敬爱的老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做法。贺卡中的贺词,我准备这样写(能用上一两个名句就更好了): 4.阅读:我最好的老师(大卫欧文)师恩难忘(梁晓声)我的老师(贾平凹)5.读写结合: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运用本文中学到的写作手法,选择有关他的一件典型事事例写下来。(拟小作)板书设计: 师恩难忘(刘绍棠) 编故事行礼 让我入迷感念 让我开了窍终生难忘 师生情深【教学反思】【教学调整】2 陶校长的演讲教材分析:陶校长的演讲,是陶行知先生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方式构段,十分整饬。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性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2.学会使用关联词。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陶行知的名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日期: 月 日)【预学案】1自学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至少朗读五遍课文。3理解词语。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重点理解:堡垒、源泉、造福、坚忍不拔、彼岸、鞭策、长足4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段意。5理解课文。我能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还能按要求在课本上做批注,把重点语句的理解,质疑的问题,读书的感悟等用笔标画记录下来。【导学案】1.汇报自学情况我会读:读一读下面的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否则 锻炼 堡垒 激励 鞭策 彼岸 专心致志 坚韧不拔我会写:我要课文中难记难写的字认真地写在下面。陶 锻炼 堡垒 激励 彼 鞭策我会辨字组词。看准字形,再分别组词.缎()练()植()励()锻()炼()值()厉()【教学调整】勤()策()既()堡()谨()刺()即()保()2.自主探究理清课文的脉络:(1)开门见山提出了()(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3.合作探究(1)小组汇报交流:我学会了什么?选择自己最大的收获有重点地简要写在来。我还有哪些地方或问题不明白?看谁的问题最有价值哟。(2)全班展示质疑(3)重点探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巩固案】完成习字册第二课。【实践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完成语补上相应习题。第二课时(教学日期: 月 日)【预学案】1.课文第3题听写。2.关联词语填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 )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根本一坏,( )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工作( )都是一些小事,( )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每个人( )讲究“公德”,( )讲究“私德”。3.填近义词。崇高( )持久( )坚固( )激励( )【导学案】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第一课时,谁来说说陶校长到底讲了些什么?那你有没有这样问问自己呢?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教学调整】过渡:在陶校长的演讲中第一问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2.精读课文(一)讲读第二自然段(1)速读:思考,为什么要先问这一问题呢?(2)指名回答出示: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3)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4)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5)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有好的身体真好啊!那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呢?(7)“两个离不开”,只有这样,才能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8)指导复述,顺便归纳学法。归纳总结刚才我们的学习方法。A.这一段文章,先是设问,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B.我们学习的时候是这样学的。看清设问的是什么。读一读,找出解答。标出关联词,体会有和没有的区别。找出怎样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找出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读读背背,复述。http:/ww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二)讲读第三自然段(1)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么?(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2)找出解答(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四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3)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4)找出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5)希望:这样我们就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6)读读背背,复述。(三)自学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1)交代方法。(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3)检查自学效果:说说这两段的内容,指名读,齐读。(四)学习最后一段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每天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励和鞭策的意思,进一步理解“每天四问”。【教学调整】【巩固案】1.文本回放:(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陶校长的演讲中的“陶校长”是 ,他被毛泽东主席称为“ ”。他要求学生每天从 、 、 、 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 。健康是 ;学问是 ;工作能 ,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道德是 。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 。2经典感悟:(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 )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 )讲究“公德”,( )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以上我谈的就是“每天四问”。( )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 )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1)在()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公德”: “私德”: “建筑人格长城”: “真”人: (3)用“”画出具体说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的语句。(4)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一个“真”人?3.总结课文,练习复述(1)略作准备,同桌试述。(2)指名复述。及时评议,强调要抓住要点,特别是每一问中“解释原因”的内容。(3)再指名复述。4.知识积累:【教学调整】陶行知的名言:1、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实践案】1.学后感言: 学了陶校长的演讲一文后,我想对陶校长说: 2.完成课课练上相应习题。板书:2陶校长的演讲健康寻求幸福实现理想每天四问学问造福社会工作培养责任心锻炼能力道德社会稳定国家发展(激励鞭策)(长足进步)【教学反思】【教学调整】 古诗两首教材分析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均是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白。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贾岛,唐代诗人。诗歌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本诗的特点是寓问与答,平白如话。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作者在对乡间自然的描摩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间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两首古诗简单易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细读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生动形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品味到古诗所蕴含的内在意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教学时间:2-3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日期: 月 日)【预学案】1我能分别背诵一首描写儿童的和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词。2用“”标出朗读时的节奏。3.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朗读并试着理解本课古诗,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画出不懂的问题,试着背背两首古诗。【导学案】1.预习反馈:(1)小组内交流寻隐者不遇的朗读情况。(2)小组内互相检查寻隐者不遇预习背诵情况。2.质疑探究:(1)初读了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后,你的问题是什么? (2)隐藏在寻隐者不遇文字背后的是童子和诗人的三问三答。(谁问?问什么?谁答?答什么?)你能分别写出来吗?【教学调整】(温馨提示:最好用对话的方式写,别忘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呀!)诗人: 童子: 诗人: 童子: 诗人: 童子: 3.深入探究(1)解释词语,再说出诗句的意思。(2)联系古诗内容,进行填空。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歌记述了( )这件事。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 )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 )。【巩固案】完成习字册第三课。【实践案】1.理解并背诵古诗。2.完成语补上相应习题。第二课时(教学日期: 月 日)【预学案】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所见多读几遍,再完成下列题目。1.用“”标出朗读时的节奏,朗读。2.查一查。结合诗的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振: 樾: 意欲: 鸣蝉: 3所见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情景?牧童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季节: ,诗中的依据 心情: ,诗中的依据 【导学案】1.预习反馈:(1)小组内互相检查预习作业完成情况。(2)组内互检所见读、诵情况。2.合作探究:(1)想象探究:对照插图,想象所见所描绘的景象,续编后面发生的事情。方法提示:【教学调整】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也可以通过画画的形式。先在小组内交流。重点再想一想如果让你们本小组汇报,你们组内成员准备怎么合作汇报展示?(2)特色探究:寻隐者不遇、所见两首古诗简单易懂,尤其展示了儿童的可爱、智慧、活泼、天真。你能分别用自己的话,细致的描绘古诗中表现的情景吗?你能体会并说出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吗?【巩固案】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古诗品悟:所见是( )朝诗人( )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 )。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 )”,忽然“( )”,是因为他 “( )”。我们还从诗中“( )”一词中可见当时是( )。2重点感悟:所 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1)所见题目的意思是 。(2)“樾”的正确读音是 ;意思是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振: 意欲: 鸣蝉: 立: (4)“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这两句话之间是( )关系,请你用表示这样关系的关联词,描绘一下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情景: 3.知识积累:(1)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村居(高鼎)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草长莺飞二月天, 篱落疏疏一径深, 蓬头稚子学垂纶, 拂地杨柳醉春烟。 树头花落未成阴 侧坐莓苔草映身。 儿童散学归来早, 儿童急走追黄蝶 路人借问遥招手。 忙趁东风放纸鸢 飞入菜花无处寻。 怕得鱼惊不应(2)松树和 、 合称“岁寒三友”。请各写一句赞美它们的诗: , ; , ; , 。(3)诗人贾岛和 都喜欢写诗时字斟句酌,后人有“郊寒岛瘦”之称。【教学调整】【实践案】X K b1.C om1.完成课课练上相应习题。2读写结合:寻隐者不遇寓问与答,语言清新,平白如话。仔细观察插图,试着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教学反思】【教学调整】习作 教材分析习作1写令自己难忘的老师,通过一、两件事情把人物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教学要求1认真阅读例文我的班主任,领会作者怎样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描写得细腻感人的。2. 能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能自拟题目。3学会写好人物动作神态的要领,做到细腻感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教学难点: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课前准备1放大抄录我的班主任全文。2布置同学们回忆老师关心帮助过你的事。教学过程 (教学日期: 月 日)【预学案】1.了解习作要求。2.“我们的成长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像上面上课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回忆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认真回想一下,说给家人听听。【导学案】1.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1)指导学生重读师恩难忘。 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4年,发生的事很多,作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 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3)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2.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1)自读例文,想一想:1)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把描写冯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2)分小组讨论、交流。 选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见“大”。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人微,具体感人。如“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一双眼睛望着我”相应地写出“我”的感受和反应。【教学调整】3.阅读习作要求,运用写法(1)指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我们的成长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像上面上课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启发学生回忆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后再写下来。(2)引导选材:老师关心帮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3)组织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叙述得具体生动? 【巩固案】(4)拟题,完成初稿。(5)组织修改点评。【实践案】将习作读给家长听,听取修改意见。誊抄作文【教学反思】【教学调整】练习1教材分析练习1中的语文与生活都与风的诗句有关,意在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注意积累背诵古诗。诵读与欣赏是一首题画诗,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了解大意。口语交际学会请教,主要是要求学生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并注意礼貌用语教学目标:X|k | B| 1 . c |O |m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展开想象模仿原文续写诗歌;能积累一定数量的带“风”字的诗句,并了大意。2.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境。3.写好钢笔字,学写毛笔字。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背诵古诗;诵读理解古诗,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带“风”字的古诗句。学生自由组合,根据口语交际的四个内容,任选一个演一演。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日期: 月 日)【预学案】自学练习1,搜集相关资料。【导学案】教学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1)教师:你知道什么叫“风”吗?(学生初步谈感受后,教师读词典中的解释:跟地面大致平等的空气流动,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这完全是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解释的,因而它显得有些生硬。而且风给人的感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有人却能够把它描绘得鲜活生动,想知道文学家是怎样来形容风的吗?xKb 1 .Com 指名朗读诗歌“风儿在哪里”。(2)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前两部分寻找共同点。都是以“风儿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问,以“风儿已从那里走过”收尾。(3)引导学生观察诗歌旁边的插图,进一步理解诗歌。(4)教师:诗人能够找到风,我相信大家也能找到风。试试看,你能接着往下写吗?(充分展开想象,注意观察插图。)学生自由续写。(5)指名交流,选择写得好的诗范读鼓励。2.教学第二部分。(1)教师: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和作家都用自己的笔描绘着他们眼中的风。譬如:李峤的风出示诗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教师作适当解释)(2)你还搜集到了什么写风的或带“风”字的诗句吗?(3)将全班分成两组,比比哪一组背得多。(4)选择其中的一两首齐读背。【教学调整】教学诵读与欣赏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古诗。(教师正音)2.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3.简单介绍古诗的作者。4.仔细观察古诗边上的插图,图诗结合,尝试着理解。 分小组交流理解。5.指名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拔。 从这首古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练习背诵。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教学写好钢笔字1.指导。(1)认读要写的一段话。(2)引导学生读帖:了解字的结构特点笔画特点重点观察这段话的版面(行、列)安排。老师在学生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指导学生书写。(3)提示个别不太容易写好的字应认真描红。2.练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川集团春季校园招聘28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州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南种业集团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中国东航股份信息部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江油招投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危险气体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地铁信号专业安全培训
- 地铁保安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地质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危货司机安全培训简报课件
- 物流客服管理制度
- 综合布线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 小学六年级奥数竞赛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的区别
- 专题-S301 【题型易-高考英语 (阅读理解) 梯度训练】2025年高考各大考区题型专练 (全国通o用)含答案
-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检验课件
- 2025年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汇编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运动学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 沈阳2025年辽宁沈阳辽中区四家事业单位面向区内事业单位遴选1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