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三国志是描写三国时代动乱史实的重要史学著作。作者陈寿从小研读史书,精通 史书创作。三国志语言富丽,词汇丰富,句式整齐,代表了当时的语言风格。对三 国志的语言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古时期的语言概貌,对中古汉语词汇史的建 构也有积极作用。 同义连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且词性相同的词连在一起使用、构成并 列结构、在句子中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充当同一语法成分的语言现象,它是古代汉 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了解同义连用的用词规律,对于阅读古书、注释古书、研究古 汉语词义及并列复合词的产生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国志中有很多同义连用用例,本文旨在对其中的同义连用现象从共时的角度进 行分析。论文第一章首先对三国志及其作者作简要介绍,然后对三国志语言的研 究状况、对同义连用现象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述,指出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意 义。第二章介绍同义连用的判定和三国志同义连用概况。同义连用的判定部分,通过 举例介绍构成实词型同义连用的成分在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的细微差别,我们将三 国志中的同义连用分为动词型、形容词型。名词型、代词型、副词型、连词型和介词型 七类。第三章介绍三国志中同义连用的特点,三国志中同义连用的特点主要包括 数量不均衡,结构松散,组合灵活,意义相对完整,语法功能单一,语义构成复杂等六大 特点,援引三国志中的典型例证、上古文献及字书、辞典进行分析论证。第四章介绍 同义连用产生的原因及作用。同义连用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词汇量的增加,同义词的增加; 人们交际的需要;人的联想心理;汉语音节节奏讲求整齐和谐。同义连用的作用主要体现 在:可以使表达更加清晰、准确;协调文句音节,增强语意和语势:对复合词的影响;在 训释古书、中学语文教学和辞书编纂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三国志同义连用同义词 分类号:h 1 3 6 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s a n g u o 出i sa ni m p o r t a n tw o r ko f h i s t o 巧w h i c hd e s c r i p t st h eh i s t o d c a lt l l 册o i lo f t h r e el ( i n g d o 螂p e r i o d t 1 1 ea u t h o rc h e n s h o ur e a dl o t so fw o r k so f h i s t o 巧w h e n h ew a sa tm se a r l ya g e ,s oh ew a sg o o da tc r e a t i n gh i s t 0 i yb o o k s t h el a n g u a g eo f s a n ( 沁o z h ii sw e a l t h y ,a n dt h ev o c a b u l a 巧i sr i c h ,a n dt h es e n t e n c e sa r et i d y s a n g u o 出i so nb e h a l fo ft h es t y l eo ft h el a n g u a g eo ft h r e e 虹n g d o 娜p e r i o d s t u 蛳n g t h el a n g u a g eo fs a n g u o 出i ,n o to n l yc a nh e l pu sl 【1 1 0 wt h ep i c t u r eo ft h e 1 a n g u a g eo fm e d i e v a lp e d o d b u ta l s oh a sap o s i t i v ee f f e c tf o r b u i l d i n gt h e m e d i e v a lc h i n e s ev o c a b u l a 巧 t h es y n o n 弘nc o m b i n a t i o nr e f e r st ot h es t m c t l l r ei nw h i c ht 、) l ,oo rm o r et h a nt 、v 0 w o r d sw 1 1 i c hh a v et h es 锄eo rs i 疵l a rm e a n i n g sa r eu s e dt o g e t h e r ,i n d i c a t e sa r e l a t i v e l y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m e a n i n ga n da c t sa sag r a m m a t i c a le l e m e n ti nas e n t e n c e t h es y n o n y mc o n l b i n a t i o ni sa ni m p o r t a n tp h e n o m e n o ni nt h ea n c i e mc h i n e s e k n o w i n g i t sm l e sw i l lp l a ya ni m p o r t a n tr 0 1 ei nr e a d i n ga n dn o t i n ga n c i e n tb o o k s , s t u d y i n gt h em e a n i n g so f 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a sw e l la st h ee m e 玛e n c eo fc o o r d i n a t e c o m p o u n d s t h e r ea r e1 0 t so fs y n o n y mc o m b i n a t i o n si ns a n ( 沁o z h i 1wa _ n tt oa n a l y s et h e m a c c o r d i n gt o t h ea n g l eo fs y n c l u o n i z a t i o ni nt h i sp a p e r t h i sp 印e rh a st h e f o l l o w i n gf o u rp a n s c h 印t e r ii st h eb 打e fi n t r o d u c t i o na b o u ts a n g u o z h i ,i t sa u t h o r ,a n dw h a to u r p r e d e c e s s o r sh a v es t u d i e da b o u ts a n g u o z h ia n dm es y n o n y mc o i l l _ b i n a t i o n s a n di t a l s os h o w st h ed b je c t s ,m e t h o d s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m es t u d y c h 印t e ri i i s t h ed e s c d p t i o no ft h es t a n d a r d so fd e t e l l 面n i n gt h es y n o n y m c o m b i n a t i o na n dt h et o t a lc o n d i t i o no fm es y n o n y mc o m b i n a t i o n si ns a n g u 0 2 m 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o u tt h es t a n d a r d so fd e t e n l l i n i n gm es y n o n y mc o m b i n a t i o n ,1w i l li n t r o d u c em e s l i g h td i f - f e r e n c e so ft h ew o r d sw m c hh a v et h es a m eo rs i m i l a rm e a n i n g sa tt h e a s p e c t so fs e m a n t i c s ,旷a m m a r ,o rp r a g m a t i c s t h es y n o n y mc o m b i n a t i o n so f s a n ( 、u o z h ic a nb ed i v i d e di n t os e v e nc a t e g o r i e s t h e ya r ev e r b ,a d j e c t i v e ,n o u 玛 p r o n o u n ,a d v e r b ,c o 巧u n c t i o na n dp r e p o s i t i o nc o n l b i n a t i o n s i n c h 印t e r i i iii n t 】d u c e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 s y i l o n y m c o m b i n a t i o n t h r o u g ht h ea n a l y s i s 甜l ds t u d y w ef i n dt h ef o l l o w i n gf e a t u r e so ft h e s y n o n 严c o m b i n a t i o no fs a n g u o z m :t h ei m p 撕t yo fq u a n t i t y ,t h e 伍a b i l i 够o ft h e s t m c t u r e ,t h en e x i b i l i t yo f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 ,t h ei n t e g r i t ya n dr e g u l a r i t yo fm e a n i n g , t h es i n 9 1 e n e s so ft h e 旷a r m n a t i c a l 如n c t i o n s ,a n dt h ec o m p l e x i t yo ft h es e m a n t i c m e a n i n gs t m c t u r e i nt h ep a p e riq u o t el o t so ft y p i c a le x 锄p l e si ns a n g u o z h i ,t h e b o o k si na n c i e n tt i m e sa n dt h eb o o k so f 1 i n g u i s t i c st oa n a l y s ea n dd e m o n s t r a t e m y v i e w s c h 印t e ri vi n t r o d u c e sm e r e a s o n sf o rf o r m i n gt h es y n o n y mc o m b i n a t i o na sw e l l a st h e 劬c t i o na n ds i g l l i f i c a n c e so ft h es ”o n y mc o n l b i n a t i o n t 1 1 er e a s o n sw r h y t h e 剐n o n ”nc o m b i n a t i o nc o m e si n t ob e i n ge v o l v et h ef o l l o w i n ga s p e c t s :t h e i n c r e a s eo ft h ew o r d sa n ds y n o ,n l o u s ,t h en e e d sf o re x p r e s s i n g ,p e o p l e s a s s o c i a t i v ep s y c h 0 1 0 9 ya n dt h er h 灿h no fc h i n e s e t h e 劬“o na n ds i g l l i f i c a n c e s o ft h es y n o n y mc o n l b i n a t i o na r et om a k et h ee x p r e s s i o nc l e a r e ra n dm u c hm o r e a c c u i 砒e ,t oc o o r d i n a t et h es e n t e n c e sa n ds y l l a b l e si no r d e rt os 仃e n 舒h e nt h e m o m e n t u mo ft h e i 玛t oa 岱o c tf o n i l i n gc o o r d i n a t em s y l l a b i c s ,t oi n f l u e n c et h e e x p l a n a t i o n so ft h ew o r d si na n c i e n tb o o l ( s ,s t u d 姐n gt h ei n e 砌n g so fa n c i e m c h i n e s e a n dt h ec o d i f i c a t i o no ft h em c t i o n a r i e s k e yw o r d s :s a n g u o z h i ;t h es y n o n 严c o m b i n a t i o n ;s y n o n 肿 c a t e g o 巧n u m b e r :h 13 6 2 3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一(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 明的,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躲“几元禾l j 馨粹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名压气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撞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兰 撞一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4 几元刹1 几兀剁 签字日期:2 0 0 7 年弓月弓。日 导师签字:名磊彦寺 ,i 签字日期:2 0 0 夕年乡月乡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陈寿与三国志 第一章绪论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 今四川南充) 人,生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一年( 公元2 3 3 年) , 卒于晋惠帝元康七年( 公元2 9 7 年) ,终年六十五岁n 1 。陈寿“少受学于散骑常侍谯周,治尚 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敏识,属文富艳”瞳3 ,在史学方面有着深厚的修养。 三国志是陈寿中年以后的著作,其成书时代不晚于晋惠帝太康十年( 公元2 8 9 年) 。陈 寿凭着众口交誉的“良史 之才,发扬以“实录为追求目标的优良史学传统,运用简洁 的文笔,对三国史实展开了叙述、描写和议论。陈寿据王沈的魏书、韦昭的吴书 和鱼豢的魏略修成魏书、吴书,写作蜀书时,蜀汉的史实全靠他亲自搜集 采访。三国志全书共六十五卷,近三十七万字,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 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其质量远远超出同时代其他人撰写的三国史,被誉为“古代纪传体史书的代表作 。该书 自撰成后一直颇受赞誉,南朝裴松之在上三国志注表中称赞:“寿书铨叙可观,事多 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清代钱大昕称其“创前人未有之例,悬诸日月而不 刊 1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篇中写道:“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 魏略之属, 江表、 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唯陈寿三志, 文质辨洽,荀、张比之迁、固,非妄誉也。 h 1 三国志是“一部带着鲜明时代特色的魏晋文献啼1 ,从材料的真实性和篇幅数量 上看,“在同时期的中土文献中都罕有其俦,值得充分重视”1 。汉语史可以分为上古、 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参照方一新的论文从中古词汇的特点看汉语史的分期, 中古汉语指东汉魏晋南北朝隋时期的汉语。三国魏晋时期的汉语当属中古汉语,中古汉语 既远绍上古汉语,又下启近代汉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国志中的语言,既有对前代语言的大量继承,又有许多当时的新词、新义和方 俗口语。我们可以利用三国志中的语词材料来探寻中古史书词汇的基本面貌和演变规 律,并从总体上把握中古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前人对三国志的词汇研究已经取得了 丰富的成果,这些成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 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 三国志研究概况 自三国志问世以后,就有人对它进行研究。南朝裴松之为它作注,重在史实的增 补和考订。隋唐以后,研究的人比较少。到了清代,出现了研究三国志的热潮。清代 学者对三国志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校勘、考订、词义训释、典故注解、地理 诠释等。主要著作有:何焯校勘的三国志三卷,重在议论辩证;陈景云的三国志辨 误三卷,主要是对文句进行校订:杭世骏的三国志补注,对三国志进行了补充 和校注;钱大昕的三国志考异,在地理考订方面比较精细;沈钦韩三国志补注对 名物、词义的训释较有价值。 对三国志词语、版本研究的著作主要有:卢弼的( 三国志) 集解,对三国志 正文和裴注的研究汇集了诸家在校勘、考证和注释方面的成就,是集大成之作。缪钺的( 三 国志) 选注,在语辞注释、成语注解及地理诠释方面都卓有成就。吴金华的( 三国志) 校诂、( 三国志校诂) 外编、( 三国志) 丛考,主要是进行版本、校勘文字、训释词 义等方面的研究。 不少学者在探讨词汇发展的历史时常常自觉地关注三国志,如郭在贻的魏晋南 北朝史书词语琐记、刘百顺的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札记、方一新王云路的中古汉 语语词例释、蔡镜浩的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方一新的东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笺 释等著作;张永言的语文学论集中讨论“错”用作“错误 义的早期用例时就引用 了三国志口1 ;汪维辉的东汉一隋常用词演变研究探讨4 1 组常用词从东汉到隋的演 变时常把三国志作为关注重点隅1 随着汉语史研究的深入以及对三国志语料价值的重视与开掘,除词语考释的论文 之外悖3 ,一批专门从汉语词汇史角度进行三国志语言研究的重要成果纷纷出现。单篇 著述主要有:( 三国志) 语词札记( 黄灵庚1 9 9 7 ) 、( 三国志) 双音词研究( 唐子恒1 9 9 8 ) 、 ( 三国志) 的范围副词系统( 季琴2 0 0 2 ) 、( 三国志) 成语研究与( 三国志) 的校理 ( 王文晖2 0 0 3 ) 、( 三国志) 有关通假字问题的研究( 王文晖2 0 0 4 ) 、( 三国志) 称引( 论 语) 现象研究( 苏杰2 0 0 4 ) 、( 三国志) “以宾”结构句的变换考察( 何亮2 0 0 4 ) 、近 二十年来国内 三国志)词语研究述评( 高明2 0 0 4 ) 、( 三国志) 双音节雅言词散论 ( 吴金华2 0 0 7 ) 等。硕士论文主要有:( 三国志) 中的复音虚词( 四川师范大学杨小平 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0 0 1 ) 、( 三国志) 的动补结构( 安徽师范大学黄增寿2 0 0 2 ) 、( 三国志) 量词研究( 山 东师范大学马芳2 0 0 3 ) 、( 三国志) 常用反义词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杨建军2 0 0 4 ) 、( 三 国志) 及裴注被动句式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解植岗2 0 0 4 ) 、( 三国志) 介词研究( 山东 师范大学尚红2 0 0 4 ) 、( 三国志) 单音节动词同义词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李娟2 0 0 8 ) 等。博士论文主要有:( 三国志) 异文研究( 复旦大学苏杰2 0 0 1 ) 、( 三国志) 代词研 究( 复旦大学邓军2 0 0 1 ) 、( 三国志) 成语研究( 复旦大学王文晖2 0 0 2 ) 、( 三国志) 复音词专题研究( 复旦大学阎玉文2 0 0 3 ) 、( 三国志) 称谓词研究( 复旦大学马丽2 0 0 5 ) ( 三国志) 同义词研究( 复旦大学王彤伟2 0 0 7 ) 等。 同义连用现象及研究概说 同义连用是古代汉语中一种普遍存在的词汇现象,在先秦彝铭和典籍中就已出现。西 周时期的沈子它簋铭:“拜稽首,取邵告朕吾二考。 臣谏簋铭中有“余朕皇辟” 之语,东周的叔夷钟铭:“女台恤余朕身。少民剑铭:“朕余名之。 其中“朕 吾”、“余朕”、“朕余”均为两个第一人称代词同义连用的情况,尔雅释诂:“印、 吾朕余,我也。 尚书无逸:“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 尔雅释 诂:“俨恭寅,敬也。 这是“严、恭、寅、畏四个字同义连用的情况【1 0 1 。 这一现象在多部上古典籍中均有出现,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泰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 颜色,斯近信矣”,左传僖公五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左传成公十三年 “殄灭我费滑,离散我兄弟,扰乱我同盟,颠覆我国家 ,孟子梁惠王上“是以君子 远庖厨也”,孟子尽心下“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列子天瑞篇“山泽之产育 ,庄 子大宗师“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苟子乐论篇“乐则必发於声音, 形於动静”,其中“颠倒 、“朋友、“容貌、“ 颜色“、尚犹”、“殄灭、“离散”、“扰 乱 、“颠覆”、“庖厨”、“空虚”、“产育”、“哭泣 、“声音”都属同义连用现象。据统计, 左传中的同义连用有5 1 9 个【1 1 】,张博在先秦并列式连用词序的制约机制一文中对 尚书、左传、论语、孟子、荀子五本典籍中同义、类义、反义连用做过数量 统计,其中同义连用共9 7 7 个,占并列式连用总数的5 3 7 1 ,同义连用在数量上有明显 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优势1 2 1 。史记中同义连用的用例为8 4 8 例【13 1 。汉书中同义连用的用例达到了2 0 0 5 例【1 4 1 。 古代的训诂学家对同义连用现象已有注意并有所阐发。左传成公十三年“芟夷我 农功,虔刘我边陲,杜预注:“虔、刘,皆杀也。 孔颖达正义:“刘,杀,释诂文;方 言云:虔,杀也。重言杀者,亦圆文耳。 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重言”条下说: “古经亦有重言之者。”清代王念孙在读书杂志汉书中有对同义连用的论述:“凡 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说者望文生义,往往穿凿而失其本指。州1 6 】“凡若 此者,皆取同义之字,而强为区别,求之愈深,失之愈远,所谓大道以多歧亡羊者也。 【1 7 1 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有“经传平列二字上下同义”条,他解释说:“古人训诂不避 重复,往往有平列二字上下同义者,解者分为二义,反失其指。 【1 8 】俞樾在古书疑义举 例中“语缓例 、“语词复用例”、“两字一义而误解例都有对同义连用问题的探讨。 “语缓例 所举例“缮完葺”、“庸次比 、“郊牧野就是同义连用。“语词复用例” 谓“古人用助语词,有两字同义而复用者 ,“两字一义而误解例则列举了古代典籍中 的实词型同义连用用例,并指出:“古书中两字一义者,往往有之。f 1 9 1 。刘师培在古 书疑义举例补中列有“两字并列为表象之词而后人望文生训之例 ,在左盒外集卷 十三的“文例释要”条和左盒集卷八的“古用复词考”条中解释了同义连用现象,并 说明了同义连用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以上训诂学家对同义连用的称呼各异,解说较简, 但他们已经注意到这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列举了许多古代典籍中的用例,并指出了这种结 构“上下同义,不可分训的特点以及用以“圆文 的作用。 在对同义连用现象的研究中,郭在贻成就显著,在理论与实践上促进了同义连用研究 的深入。除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外,在他所著的训诂学和训诂丛稿两书中阐述了 古汉语中的同义连用现象,并列举了大量同义连用的用例进行分析。郭在贻将同义连用现 象看作古汉语中的“异例 现象,他在训诂学“辨析古书异例中讲到:“( 同义字 复用) 有二字复用者,亦有三字复用者。二字复用者最多见,此即所谓同义复词,是古汉 语中一种普遍而特别重要的修辞现象。由于字、词的古义在后代往往消失,因而易造成对 同义复词的误解。 【2 0 】王力、徐复、董志翘、马瑞辰、马叙伦、张相、姚维锐、王彦坤等 许多学者都对同义连用现象有研究。 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同义连用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从 汉语词汇史角度进行概括性研究的,主要有: 论同义复词( 徐流1 9 9 0 ) 、同义连 用浅论( 朱诚1 9 9 0 ) 、“皆类词同义连用举隅( 张志达1 9 9 2 ) 、论多音节同 义并列复用( 徐流1 9 9 6 ) 、论同义复词的类型及其作用( 吴鸿逵1 9 9 1 ) 等。这些 论文从同义连用的判定、类型、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地论述。从专书角度进行研究 的,主要有:成妍的( 抱朴子内篇) 中同义复词析释、郭春环的( 尔雅) 与同义复合 词研究、江傲霜的( 左传) 同义复词研究、李小平的( 世说新语) 同义复合词考察、 罗正坚的( 史记) 中的同义词语连用、时永乐孙小超的( 论衡) 同义复词考释、王 建莉的( 尔雅) 在同义复合词研究中的利用价值、魏达纯的( 颜氏家训) 中的并列式 同义( 近义、类义) 词语研究、相银歌的( 荀子) 实词型同义连用特点概述、杨雅丽 的论( 墨子) 中的同义复词等。对专书同义连用系统进行研究的硕士论文主要有:( 史 记) 同义连用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王其和2 0 0 2 ) 、( 国语) 、( 国语注) 同义并列复用结 构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赵轰2 0 0 5 ) 、( 汉书) 同义连用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戚俊丽 2 0 0 7 ) 。 一 目前还没有学者对三国志中的同义连用进行专门研究,本文通过对三国志中 的同义连用进行梳理统计,对其中的同义连用的类型、特点、作用等进行分析,以期为同 义连用现象研究及中古汉语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材料。本文研究的对象为陈寿所著三国 志,不包含裴松之注,以流行较广的中华书局1 9 8 2 年修订版的陈乃乾校点本作为研究语 料的底本,为确保材料时代的一致性,本文将三国志中直接引用前代的材料予以排除。 四、同义连用的性质 由于同义连用自身的复杂性,学者们对同义连用的性质,即同义连用是词还是词组, 观点并未统一,对同义连用的称呼也多种多样,有“重言”、“复字”、“复语”、“复语单义 、 “复用 、“连语、“连文”、“同义词连用 、“同义并行复合词、“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同 义并列复用结构 、“同义字连用”、“同义字复用”、“同义复用 、“同义连文 、“同义连言 、 “同义复词、“同义复合词等等2 1 | 。 同义连用这一结构是已经融合为一个词,还是属于并列词组呢? 词和词组的划分一直 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学术界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五十年代初,王力曾说:“必须承认,词和仂语之间 没有绝对的界限。 【2 2 】程湘清曾经在先秦双音词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划分古汉语词和词 组的标准,包括从语法结构、词汇意义、修辞特点、出现频率等方面来划分的四条标准, 其中主要标准是语法结构标准和词汇意义标准。而在结构标准和意义标准相冲突时,应该 按照哪一种标准来判断呢? 程湘清也认识到了结构标准和意义标准判定时的矛盾性,他 说:“结构标准无疑是最可靠的,然而受古代文献的限制,使用起来会存在一些困难。从 汉语特点出发,意义标准显然不能忽视;如果单为区别出词汇的词,这应当说是最为 简明易行的方法。 【2 3 】 利用结构标准和意义标准确定同义连用的性质有不少困难,因为对于同义连用来说, 这两条标准往往难以统一。同义连用在结构上比较松散,连用的同义词次序不固定,有些 可以颠倒;同义词有时连用,有时单用;许多同义连用尤其是多音节的同义连用及虚词型 同义连用,具有不固定性,只是临时的组合。若按语法结构的标准来分析,似乎不具备成 词的条件。而在意义上,同义连用还具有意义的相对完整性,即“上下同义,不可分训 , 连用之后表达一个共同的意义,完全不必拆开来解释。根据词汇意义的标准,我们又可以 把同义连用划到词的范围中去。同义连用结构上的松散性和意义上的相对完整性,成为我 们确定同义连用性质时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王力认为,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经过了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在最初的时候, 只是两个同义词的并列,还没有凝结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单词。 他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 证明:“第一,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几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结合,甚至 可以颠倒第二,古人对于这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别”【2 4 】。对于同义连用的性质, 王力的意见是“当我们阅读古书的时候,遇着同义词连用时,不要轻易地看成复音词”。 【2 5 】 程湘清、何九盈、蒋绍愚、郭春环、马真等语言学家主要从同义连用的词汇意义考虑, 认为其代表一个共同的概念,应该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因此把同义连用的性质定为词。赵 克勤、郭良夫、祝敏彻、曹先擢、董秀芳等语言学家主要从同义连用的结构方面考虑,认 为古代汉语中存在由单音化向复音化过渡阶段的一种形式,偏向于把同义连用的性质定为 词组。朱诚认为同义连用应包括复合词、词组和其间的过渡阶段三种类型。 9 山东师范大学硕j :学位论文 对于同义连用的性质多数学者是站在汉语史的角度进行探讨的。三国志的语言反 映三国魏晋时期的语言面貌,属于中古汉语的前期。中古汉语时期正是汉语面貌发生重大 变化的时期,这时期汉语在词汇方面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复音词大量增加。“从先秦到两 汉时期,单、复音词的发展趋势是齐头并进,各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单音词一直占据 着优势地位。两汉到魏晋时期,这种局面完全被打破,复音词迅猛发展一举替代了单音词 的主导地位,由于复音词的大量使用,单音词相反呈现出萎缩的势头,数量上显出下降的 趋势。 三国志中的同义连用有很多已成词,但其中的同义连用作为一个系统,也 包含不少结合不是很紧密或者临时性的组合,要把其中的同义连用界定在一个准确的位置 上,也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我们把同义连用结构称为“同义连用”,不再区分“词 与 “词组”。为了行文表述的方便,我们把构成同义连用的成分称为“词”,不再区分“词” 和“词素”。 第二章三国志同义连用面貌 一、同义连用的判定标准 同义连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且词性相同的词连在一起使用、构成并 列结构、在句子中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充当同一语法成分的语言现象。对于同义连 用的判定,关键在于对同义词的判定上。在古汉语中,除了很少一部分等义词,大部分的 同义词之间都会在基本意义相同的情况下,在语义、语法、语用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有 所差别。我们在判定同义连用时,重点在其“同 ,即只要连用的词词性相同,在某一义 位上相同,构成并列结构,表达同一概念,指称同一事物,表达同一语法意义和作用,我 们就认定其为同义连用。 下面对构成实词型同义连用的词在语义、语法、语用方面的细微差别略作阐述。 ( 一) 同义词之间语义方面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应用范围、意义轻重、行为情态、事物表象 等方面。 1 、应用范围方面:指词的意义本来涉及的主体或对象不同。 1 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 使臣身死有补万一,则死之日,犹生之年也。谨叩棺沐浴,伏俟重诛。 ( 魏 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 2 ) 后天下兵乱,加以谶馑,百姓皆卖金银珠玉宝物,时后家大有储谷,颇以买之。 ( 魏书后妃传) 说文:“沐,濯发也”,“浴,洒身也 ,“沐 的对象本来是头发,“浴”的对象本 来是身体,而在( 1 ) 中不再区别洗的对象,都是“洗涤 之义。尔雅释天:“谷不 熟为钱,蔬不熟为馑 ,“畿”涉及的主体本来是谷米,“馑涉及的主体本来是蔬菜,而 在( 2 ) 中不再区别主体,二者连用表示荒年。 2 、意义轻重方面:指词所表示的词汇意义有轻重程度的差别。 ( 3 ) ( 许) 靖寻循渚岸五千余里,复遇疾疠,伯母陨命,并及群从,自诸妻子,一 时略尽。( 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 ( 4 ) ( 顾) 邵,字孝则,博览书传,好乐人伦。( 吴书张顾诸葛步传) 说文:“疾,病也 ,“疠,恶疾也”,“疾为一般的病,“疠程度比“疾 重,而在( 3 ) 中不再区分程度,统指“病 。“好,以其好而喜爱、爱好;“乐 , 以为乐而喜乐,后者喜爱的程度更甚,而在( 4 ) 中不再区分程度,统指喜爱。 3 、行为情态方面:指词义所表示的行为方式、行为情态有细微差别。 ( 5 ) ( 赵) 达妻数见达效,闻而哭泣。( 吴书吴范刘停赵达传) ( 6 ) 此乃履道休应,非卜筮之所明也。( 魏书方技传) “哭”,说文哭部:“哀声也 ,指落泪并出声,“泣 ,说文水部:“无声出 涕者日泣 ,指落泪而不出声,段玉裁注:“哭下日:哀声也。其出涕不待言,其无声 出涕者为泣。此哭、泣之别也。 “哭出声,“泣 不出声,二者所表示的行为情态不同, 而在( 5 ) 中不别情态,泛指痛哭。“卜 ,殷周时期用火灼龟甲、兽骨取兆以占吉凶; “筮 ,古人用蓍占卦以卜问吉凶,书洪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 孔传:“龟 日卜,蓍日筮。力“卜一用龟甲,“筮 用蓍草,二者所用工具不同,而在( 6 ) 中泛指 占卜。 4 、事物表象方面:指词义所指事物在形状、大小、位置等表象方面有所不同。 ( 7 ) 骨无痛痒之知,冢非栖神之宅,礼不墓祭,欲存亡之不黩也,为棺椁足以朽骨,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衣衾足以朽肉而已。( 魏书文帝纪) 说文“棺,关也,所以掩尸,说文段注:“椁,以木为之,周于棺”,“椁 是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椁”大“棺小,而在( 7 ) 中泛指棺材。 ( 二) 同义词之间语用方面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感情色彩、方俗习惯等方面。 1 、感情色彩方面:指词义所体现的人们对行为、事物持然否、爱憎等褒贬色彩不同。 ( 8 ) 然后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 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日伐,无日侵。“伐”是指公开进攻,常指 上对下、正义对非正义的进攻,含褒义色彩;“侵 是不宣而战,含中性色彩,而在( 8 ) 中泛指军事进攻。 2 、方俗习惯方面:指词义所体现的方俗习惯方面的差异。 ( 9 ) ( 王) 凌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获舟船,有功,封宜成亭侯,加建武将军, 转在青州。( 魏书王毋丘诸葛邓钟传) 方言卷九:“舟,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或谓之航。“舟”与“船 原为不同方言区的同义词,而在( 9 ) 中泛指船只。 ( 三) 同义词之间语法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的组合能力、句法功能等方面。 ( 1 0 ) 绍畏卓,不敢发,信遂还乡里。( 魏书董二袁刘传) ( 1 1 ) 升畏齐威名,遣使乞盟。( 吴书贺全吕周钟离传) ( 1 2 ) 公孙瓒使豫守东州令,瓒将王门叛瓒,为袁绍将万余人来攻。众惧欲降。( 魏 书满田牵郭传) ( 1 3 ) ( 韩) 暨惧,应命,除宜城长。( 魏书韩崔高孙王传) ( 1 4 ) 权从兄豫章太守贲,女为曹公子妇,及曹公破荆州,威震南土,责畏惧,欲遣 子入质。( 吴书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 “畏 多用作及物动词,“惧”多用作不及物动词,“惧”字用作及物动词时,多是 使动用法,而“畏 很少有使动用法。如( 1 0 ) 、 ( 1 1 ) 句中,“畏 用作及物动词, 后带宾语“卓 、“齐威名; ( 1 2 ) 、( 1 3 ) 句中,“惧”用作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 而( 1 4 ) 句中,二词连用,同表示“害怕之义。 同义词之间的差别是在析言时即在静止状态和分开使用时才有的,当它们构成同义连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用时,这种差别就不存在了。 上述列举的都是实词型同义连用,由于虚词的词汇意义大多已经虚化,因此对虚词型 同义连用的判定,只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词性相同的虚词连在一起使用、构成并列结构、 表达同一语法意义和作用,我们就认定其为同义连用。如: ( 1 5 ) 权叹其在贵守约,即敕御府为母作锦被,改易帷帐,妻妾衣服悉皆锦绣。( 吴 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 “悉”,副词,表示总括范围;“皆 ,范围副词,也表示总括,( 1 5 ) 句中“悉皆 同义连用,同指总括义。 判定同义连用,离不开古代的训诂材料和语言学著作。中国古代的文献典籍中,古人 多有注疏,一部典籍,代有所注,层层相因,形成了浩瀚丰富的注疏遗产。确定某个词在 某句话中的意义,前人的注释是我们最重要的参考。古代语言学著作中对于词语的训释也 为我们判定同义连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三国志同义连用概况 我们把三国志中的同义连用划分为动词型、形容词型、名词型、代词型、介词型、 副词型、连词型七类。 1 、动词型同义连用( 共1 5 8 3 个) 哀矜哀悲哀戚哀悼哀痛爱宠爱好爱乐爱惜安抚按抚安厝安慰安辑案验 翱翔跋涉拔擢拔拯把持罢省罢退拜授拜受拜假败亡败没败坏班宣颁赐 谤毁谤讪谤蒜包藏苞藏苞括保绥保守保护保义褒赞褒扬褒称宝爱报断 报答报复暴露悲悼悲恸背违背弃背叛备豫备守奔走奔驰奔迸奔赴奔北 崩沮崩殂崩坏崩圮迸走逼胁比类比方比如比近毕竟嬖宠裨补辟请鞭挝 贬黜贬抑贬削贬下变易变化变改变动变乱辩论表扬殡敛屏除并合并兼 并吞播流播越驳争哺乳逋逃逋亡补益卜筮怖骇怖惧怖畏怖怊部署部勒 布置布告猜疑裁处裁制裁翦揉择采择参佐参与残戮残杀残毁残泯藏埋 藏匿操弄疵毁赐遗察校觇望觇视谗阋谗谀谗谄阐拓产育产殖谄媚唱导 钞略钞掠钞击超越嘲啁朝觐嗔恚沉溺沉沦沉没沉醉沉深陈述称量称美 称扬称赞称述称咏称陈称誉成讫承顺承用惩艾蚩笑驰逐驰骋驰骛忡怅 充斥重复宠爱宠媚抽拔仇疾筹画筹度惆怅除愈储畜怵惕黜免黜退触蹈 穿窬创造创制怆怛怆恨辞让辞谢赐遗伺候刺杀祠祭从顺殂毙殂陨殂没 殂逝篡取篡盗摧破摧弊摧折存恤存问付度错置错综答报戴奉待遇待接 逮及怠慢担负诞育啖食荡涤荡摇荡覆蹈涉蹈藉蹈履导引祷祠悼傈悼伤 盗窃到至敌对砥砺颠覆颠沛颠蹙颠仆颠倒点窜点污典掌典主佃作雕刻 彤刻彤摩彤镂肜饰调发调度动摇逗留督监督课督察督促黩近睹见杜塞 山东师范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废懑问损燎树从循赞激斗求视损召愦望苦托与损诤结晦质攻扰惮执知察辟蹑看隔接通辨罢谟露坏丐责睦 h 堕烦访废焚封服抚辅感格购观耗呼惶恚疾寄假减谏交教劫进惊敬拘觉看垦跨窥离邻流论免谋披破乞谴亲取烧护毙烧拜弘烂协逆易济望令嗟惧恨谤话借省倡通训夺取骇爱留寤载试蹈颓间简弊丧索计嫁亡养恭善夺燔防废焚封敷腐辅干革供观号呼惶恚讥寄假减建交教劫进惊敬拘觉刊课跨亏离料流沦觅谋配破起虔亲伏卫备绝散踊贡匿相求阂养览呼略惑爱累载美少封游授迫渡怖器悔悟广获裂损散度散考费图烙败立引重顿藩防废分愤奉伏辅干隔供观号忽惶惠积纪嘉减建交教劫津惊敬咎觉开克刳亏离料流掠靡谋炮破起牵亲仆责御黜乖发承将导灌塞给见哭望苦聚聚录尚耗造率习略伤慑友振诱导堪割诱御度连取生召流近嚎掣爱顿罚防废分奋奉扶辅溉隔供观号候患会积纪嘉减建奖教劫矜惊敬救谲开克刳诳勒量流掠萌募滂迫启牵亲息作禁谤离发遵赞弼易绝奉离泣伺复废旅录辅除设厉导掠哀润贵助放解捷泣辅问慕移取誓浴逆强发徙近顿发防诽分愤奉扶辅改隔供乖号候还毁羁记夹翦建奖教劫矜浸敬救捐开克哭匡劳恋流略盟沐叛迫启迁亲废举遏贬别愤献翼翼任颂献违卫望归坏縻述奠覆立励化度夸固重援弃拓破侵翼来习亡行犯企缘胁禳移逼顿发防非分忿奉扶辅付歌贡乖捍恨还毁羁记祭翦建奖教节矜禁敬救捐开克寇匡劳练流履冒慕攀迫祈迁强走动溢纵施懑谏搐佐没咏伐误跄任娱伤绊寓望观举劝除积惧锢戒护遏辟责略弼扰缀放杀化仰摈定乘让迫遁发泛放分愤讽扶辅覆歌攻诖过荷欢毁羁寄冀监荐奖剿结戒禁警救拒开克寇匡劳连流戮美慕排平骑谦强匿遣忤散崩怨迎侍宁败裂讨惟附叱悦泯则害愿察选肄杀连备止纪济违张劳掠济动及徙遗延溺滞赖诱异盗遁发犯放分愤逢扶抚覆割攻顾归呵欢毁稽忌冀监简讲绞接戒禁经救拒开犒寇匡劳连流赂曼没泞凭欺器窃 逃调违遣割怒值持安亡言击念略责乐育延承议洗取授溉待释奥营集仗示咨窃正格结离获易敕迕恃负终责遁发犯放分奋逢扶抚覆告攻顾规呵欢诲稽继计湔简讲浇接解禁经鸠据开考寇匡来连流虏慢命逆凭欺迄切 校明冒逸裂怒殖育慰丧语剽虑画契喜倒留觎量逆择论灌纳离绝涉竞敛息掠害救至作敕略怠灭犯娶诈涕磋对发犯放分愤丰扶抚覆告攻顾规合欢回稽觊计僭简讲浇结解禁经究聚绝考寇匡来立令虏慢泯逆聘欺泣切截愤背恣画怒禅涉育称谕犁望谏集呼逆励通谋该拔仆灼纳散制历察集灭问钞矫开异将失藏没叛荡会忘让 断发反放分忿封浮拊副告耕顾规合嗟迥激济计兼简僵焦接解禁经究聚绝考寇匡廓礼领漏埋泯逆飘期弃诮 绝觉覆流旷恨殖仰育从喻改见穿聚附弘扬救画并司观错比问入恐结劝定试虏改赧旷落泄袒悼问砜怆背遁 断发反放废忿封服抚附告更顾贯合怀恢激济计兼检鉴交校诘进惊纠沮决考寇匡愧离零漏裸愍难飘馕弃潜 忌掘逆肆顿戾闭食恤担慨与眄相乐柔遽赂会算穑核识市计责达怪合杀望核告怯遗叛侮脱说卸用裂判望呵 妒发反放废忿封服抚负感给顾观好怀惶货集计稼检鉴交校诘进惊纠狙觖考控恒馈离陵漏论愍纳圮剖企谴量断叛绩去恚赏膺养荷悟济图省尚计恐媾逮校御察渍易诫让用愕匡列发课怖恕败违至滞议亡受敌残求问 度遏反纺废愤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去年李沧区数学试卷
- 社区爱心赠书活动方案策划(3篇)
- 惠州施工方案汇报(3篇)
- 双桥区盖板施工方案(3篇)
- 降粘剂施工方案(3篇)
- 绿化春节施工方案(3篇)
- 闲置物品收集活动策划方案(3篇)
- 砂糖橘活动策划方案案例(3篇)
-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题库及答案
- 心灵驿站面试题目及答案
- 电竞赞助合同协议
- 电商模特合同协议
- 2024年下半年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社会招聘校园公开招聘10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行业协会投诉处理流程标准
- 陪诊与患者合同协议
- JJF 2145-2024场所监测用固定式X、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仪校准规范
- 《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课件-1.认识餐饮企业
- 记背手册02:北京高考古诗文背诵与默写篇目(打印版)-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北京专用)
- 2025年中医推拿人员劳动合同范文
- 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
- 大学生礼仪 教案ch10 涉外礼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