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动机气氛对体育院系学生目标定向和身体素质练习.doc_第1页
7动机气氛对体育院系学生目标定向和身体素质练习.doc_第2页
7动机气氛对体育院系学生目标定向和身体素质练习.doc_第3页
7动机气氛对体育院系学生目标定向和身体素质练习.doc_第4页
7动机气氛对体育院系学生目标定向和身体素质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 言动机气氛对体育院系学生目标定向和身体素质练习绩效的影响1前言新世纪大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减少的事实引起了国内外众多教育者的关注。郴琳(2001)提出,大学生体质现状是引起每一位教育者高度重视的时候,特别是随着各大学扩招计划实施后人数的剧增,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教师所关注的。因此,探讨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成就目标定向,促使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在重视非智力因素,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是十分必要的。在体育教育领域,优化所有学生的动机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之一。许多研究建议更多的精力应放在如何激励学生的动机上,因为它为更好地解释学生行为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关于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研究在体育心理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标定向是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着重要影响。Ames等(1984)人用动机气氛来描述情境目标定向,认为环境目标定向或称动机气氛是由教师对学生目标的评价和奖励的过程、所要完成的任务结构以及参加者彼此的关系所决定的,并提出两类动机气氛,即掌握气氛和成绩气氛。在成绩性动机气氛中,教师把注意力放在对能力的评价上,把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所以学生关注的是如何展示自己的能力,如何取得好的成绩,如何超越他人,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去赢别人,而不是注重努力,只有超越他人时才算成功,容易导致自我定向。在掌握性动机气氛中,教师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完成技能学习上,只要有进步就会受到表扬,所以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对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上,集中在完成任务上,完全关注如何做或如何做好,只要努力,只要有进步就算成功,容易形成任务定向。本研究旨在以成就目标理论为指导,通过Ames的Target模式进行体育教学干预,探讨体育课堂的动机气氛与学生目标定向及练习绩效之间的关系,初步确定动机气氛对目标定向和体育活动绩效的影响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假设:掌握性动机气氛有利于任务定向的形成,成绩性动机气氛容易导致自我定向的形成,掌握性动机气氛第 19 页 (共 20 页)可以促进练习绩效的提高,成绩性动机气氛不利于练习绩效的提高。2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长江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06级学生为研究对象。2.2 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在国家图书馆阅读和收集国内外有关目标定向和动机气氛的理论著作和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前人在此方面的研究特点,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深入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学准备。2.2.2教学实验法2.2.2.1实验内容体操课教学身体素质练习:元宝收腹,双杠臂屈伸。2.2.2.2实验时间和课次2009年3月至5月,共14课次 (28课时),一班和二班各7课次,且两班上课时间和次数一致。2.2.2.3上课教师两个班授课教师均为长江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教师,职称为副教授,且授课年限为5年以上。2.2.2.4实验对象长江大学体育学院2006级体教一班、二班,男生,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表1 实验对象情况表班级组别人数平均年龄一班掌握性动机气氛组2420二班成绩性动机气氛组24202.2.2.5实验设计两组前后测对照设计,2006级一班安排在掌握性动机气氛组;2006级二班安排在成绩性动机气氛组。如表2所示: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一次课上,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和心理反应前测验,从课次二开始,运用Ames的Target策略分别在一班营造掌握性动机气氛,在二班营造成绩性动机气氛,每课次都进行身体素质测验,并记录学生练习过程中行为变化,在课次七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和心理反应后测验。表2 教学实验设计班级组别前测实验干预后测一班掌握性动机气氛组O1X1O3二班成绩性动机气氛组O2X2O42.2.6实验干预Ames(1990)提出了六种影响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课堂结构因素:任务设计(taskdesign)、权力分配(authority distribution)、肯定方式(recognition practices)、小组安排(grouping arrangements)、评估活动(evaluation practices) 和时间分配(time allocation),简称Target模式。具体模式内容如表3所示:表3 Target模式Target模式掌握性动机气氛成绩性动机气氛任务设计设计新颖、合理挑战性的任务制定单调、过高的任务目标权力分配给予学生较多的自由选择权和参与决策的机会教师是主导人物,学生没有自由选择权和参与决策的机会肯定方式对所有学生某一方面的进步表扬,对没有提高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只对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其他学生进行批评和惩罚小组安排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强调学生个体之间的竟争评估活动对学生的奖励和表扬尽可能不公开对学生的奖励和惩罚是公开的时间分配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计划学习进度所有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都是相同的,且都有教师规定按照Ames的Target策略对教学进行了重新组织,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通过不同的语言和手势指导,营造出掌握性动机气氛和成绩性动机气氛。2006级一班(掌握性动机气氛干预):课堂任务应有具有新颖性和适度的挑战性: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较多自主选择和参与决策的机会;对学生的表扬要根据学生个人的进步与提高,并尽可能不公开;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肯定学生短期目标上的进步,采用鼓励性评价;调整学习不良者的学习任务或时间要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计划学习进度,逐步提高。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如下:在前测验后的每次课上,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元宝收腹,双杠臂屈伸的练习。每次练3组,练习方法同测验方法。每组练习都做记录。教师在介绍课的内容时,强调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增强身体素质,练习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练习,只要有所进步,就算达到目的。并给出高于前测验或前次练习1-2次的练习目标,要求学生尽力达到;将学生分成若干练习小组 (比如:4人一组,注:记录时记个人成绩,评价时以小组兼个人形式进行);练习过程中对动作做得好的个体给予反馈,如:“做得很好,腿伸直很重要”等,对动作做得不好的个体给予反馈,如:“有所进步,如果腿再伸直些,就更好了”。对每位学生要指导,尤其是能力差的学生;对有进步的学生和小组,以提高幅度来评价个人和小组的努力程度,有提高的个体和小组受到表扬和奖励;对练习较认真但没有提高的要进行鼓励和指导。2006级社体(成绩性动机气氛干预):对学生提出过高的任务要求;教师控制学习的内容和进程;对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公开的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之间的竞争:采用比较性评价;所有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都是相同的。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如下:教师在介绍课的内容时,强调体育活动的目的就是看成绩,只有能力高的学生才能取得好成绩;练习中给学生提出相互竞争的高目标,每次课练习的前三名才能得到奖励和表扬,后三名受到批评和惩罚 (如:多做一组);同时教师要提出每次练习的数量目标,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如:元宝收腹在20秒完成30或25次,双杠臂屈伸在15秒完成10次);对动作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公开表扬,如 “大家都以他为标准,做的非常好;对做的差的 学生公开批评,如“怎能这样,必须把腿身直”;小结时,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点名表扬,并给予奖品,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惩罚 (如:多做一组),强调成绩好坏取决于能力。2.2.7心理反应和身体素质测量2.2.7.1心理反应测量心理反应测量采用问卷调查法,用体操课课堂动机气氛感调查问卷和体操课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量表作为测量工具。自编体操课课堂动机气氛感调查问卷。此问卷是参照Seifrize,Duda,&Chi在1992年设计的“Perceived Motivational Climate in Sport Questionnaire”(PMCSQ)编研究结果与分析制的。分为两个分量表,分别为成绩性动机气氛量表和掌握性动机气氛量表。均采用5点记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采用Cronbacha系数,分半信度作为信度指标。两个分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分别为0.78和0.79;分半信度分别为0.76和0.78;说明两个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水平。选用和设计体操课中的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量表。此量表是根据希腊学者帕帕安诺在1994年编制的体育课中的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量表设计而成的。该问卷共有27个题目,包括自我定向和任务定向两个分量表,每个题目后面有5种选择,从完全不符合 (1)到完全符合 (5),均采用5点记分法。两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分别为0.80和0.76;分半信度分别为:0.78和0.81。说明该量表是测量目标定向的理想工具。2.2.7.2身体素质测验素质测验的内容是元宝收腹和双杠臂屈伸。2.2.8实验控制与实验教师共同备课,保证实验干预的有效操作;作好问卷检验、施测和身体素质测试的设计、施测工作,力争数据获得的有效、可靠;教学时数、场地、器材保持一致;鼓励学生坚持上课,保证实验人数和数据的稳定。2.3数理统计法所有数据均用SPSS10.0 for Windows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两个班的前测结果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与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对两个班的后测数据进行统计与比较,两个班的前后测数据,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与分析。3研究结果与分析3.1实验干预前心理和身体素质的测量结果3.1.1动机气氛程度表4是对两个班实验前掌握性动机气氛程度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结果。结果显示,两个班的平均值分别为3.59和3.55,数值较接近,t值为0.27,显著性水平为0.79,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前两个班掌握性动机气氛程度一致。表4 掌握性动机气氛的测量结果班级人数平均值标准差t-值显著性水平一班243.590.230.270.79二班243.550.610.270.79表5 成绩性动机气氛的测量结果班级人数平均值标准差t-值显著性水平一班243.140.461.180.24二班242.980.371.180.24从表5中可以看出对两个班的成绩性动机气氛程度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结果。结果显示,两个班的平均值分别为3.14和2.98,数值接近,t值为1.18,显著性水平为0.24,差异不显著。说明实验前两个班成绩性动机气氛程度较一致,无显著差异。3.1.2目标定向水平表6 任务定向水平的测量结果班级人数平均值标准差t-值显著性水平一班243.480.311.910.06二班243.700.251.910.06表 7 自我定向水平的测量结果班级人数平均值标准差t-值显著性水平一班243.300.391.920.07二班242.990.451.920.07表6是对两个班在实验前的任务定向水平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个班的平均值分别为3.48和3.70,二班的分值高于一班,但是t值为1.91,显著性水平为0.06,差异不显著。可见实验前,两班的任务定向水平无明显差异,两班的任务定向水平前测一致。表7为实验前两个班自我定向水平的统计结果。结果显示:两个班的平均值分别为3.30和2.99,一班的分值高于二班,但是t值为1.92,显著性水平为0.07,差异不显著。可见实验前,两班的自我定向水平无明显差异,两班的自我定向水平前测一致。3.1.3身体素质表8是实验前对两个班元宝收腹专项训练成绩的统计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为:两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17.21和17.86,成绩较接近,t值为0.92,显著性水平为0.37,差异不显著。说明实验前,两个班元宝收腹专项训练成绩无显著差异,且元宝收腹专项训练成绩前测一致。表8 元宝收腹测验结果班级人数平均值标准差t-值显著性水平一班2417.213.020.920.37二班2417.861.750.920.37表9 双杠臂屈伸测验结果班级人数平均值标准差t-值显著性水平一班248.892.070.170.87二班249.043.850.170.87从表9可以看出,实验前对两个班双杠臂屈伸专项训练成绩的统计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显示为:两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89和9.04,成绩较接近,t值为0.17,显著性水平为0.87,差异不显著。说明实验前,两个班双杠臂屈伸专项训练成绩无显著差异,且双杠臂屈伸专项训练成绩前测一致。3.2实验干预后心理和身体素质测量结果3.2.1动机气氛程度表10 掌握性动机气氛的测量结果班级人数平均值F-值显著性水平一班243.776.310.02二班243.346.310.02表11 成绩性动机气氛的测量结果班级人数平均值F-值显著性水平一班242.944.890.03二班243.314.890.03表10是对两个班实验后掌握性动机气氛程度进行的统计结果。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为:两个班的掌握性动机气氛程度平均值分别为3.77和3.34,一班大于二班,F值为6.31,显著性水平为0.02,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根据Ames的Targets策略在一班进行掌握性动机气氛干预,在二班进行成绩性动机气氛干预后,一班的掌握性动机气氛程度明显高于二班的掌握性动机气氛程度,且两个班实验后掌握性动机气氛程度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从表11中可以看出实验后对两个班的成绩性动机气氛程度的协方差检验的统计结果为:两个班的成绩性动机气氛程度平均值分别为2.94和3.31,二班大于一班,F值为4.89,显著性水平为0.03,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根据Ames的Targets策略在一班进行掌握性动机气氛干预,在二班进行成绩性动机气氛干预后,二班的成绩性动机气氛程度明显高于一班的成绩性动机气氛程度,且两个班在实验后,成绩性动机气氛程度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3.2.2目标定向水平表12 任务定向水平的测量结果班级人数平均值F-值显著性水平一班243.786.580.02二班243.296.580.02表13 自我定向水平的测量结果班级人数平均值F-值显著性水平一班242.855.350.03二班243.325.350.03在表12中,对两个班任务定向水平后测进行了协方差分析,分析结果为:两个班任务定向水平总体平均数分别为3.78和3.29,一班大于二班,F值为6.58,显著性水平为0.02,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根据Ames的Targets策略在一班进行掌握性动机气氛干预,在二班进行成绩性动机气氛千预后,一班的任务定向水平明显高于二班的任务定向水平,且两个班在实验后任务定向水平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同时说明掌握性动机气氛有利于任务定向的形成,成绩性动机气氛不利于任务定向的形成。由表13可知,两个班自我定向水平后测的协方差分析结果为:两个班自我定向水平总体平均数分别为2.85和3.32,二班大于一班,F值为5.35,显著性水平为0.03,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根据Ames的Targets策略在一班进行掌握性动机气氛干预,在二班进行成绩性动机气氛干预后,二班的自我定向水平明显高于一班的自我定向水平,且两个班在实验后自我定向水平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同时说明成绩性动机气氛容易导致自我定向的形成。结论与建议3.2.3身体素质表14 元宝收腹的测验结果班级人数平均值F-值显著性水平一班2419.031.010.32二班2418.371.010.32表15 双杠臂屈伸测验结果班级人数平均值F-值显著性水平一班249.891.330.26二班249.221.330.26表14是实验后对两个班元宝收腹均值成绩进行的协方差分析,统计结果为:一班元宝收腹后测成绩均值为19.03,二班元宝收腹后测成绩均值为1837,可见一班元宝收腹后测成绩均值大于二班元宝收腹后测成绩均值,F值为1.01,显著性水平为0.32,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说明根据Ames的Targets策略在一班进行掌握性动机气氛干预,在二班进行成绩性动机气氛干预后,一班的元宝收腹均值成绩高于二班的元宝收腹均值成绩,但是两个班在实验后,元宝收腹均值成绩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表15是实验后对两个班双杠臂屈伸均值成绩进行的协方差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为:一班的双杠臂屈伸后测成绩均值为9.89,二班的双杠臂屈伸后测成绩均值为9.22,一班双杠臂屈伸后测成绩均值大于二班双杠臂屈伸后测成绩均值,F值为1.33,显著性水平为0.26,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说明根据Alnes的Targets策略在一班进行掌握性动机气氛干预,在二班进行成绩性动机气氛干预后,一班的双杠臂屈伸后测均值成绩高于二班的双杠臂屈伸后测均值成绩,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4结论与建议4.1结论本研究在体育院校体操课上的身体素质练习中,营造出掌握性动机气氛和成绩性动机气氛,通过对动机气氛感、目标定向和练习绩效测量结果的统计处理与讨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体育教学中,根据Ames的Target策略,可以创造一种有利于掌握目定向的课堂气氛;掌握性动机气氛有利于任务定向的形成,成绩性动机气氛易导致自我定向的形成;掌握性动机气氛有利于身体素质练习绩效的提高,而成绩性动机气氛在短时间内有可能提高身体素质练习绩效,但是从长时间来看,它可能造成身体素质练习绩效的下降。4.2建议本研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取样规模和范围不是很大、很广,而且问卷某些测题本身的特性也不是非常理想,且实验进行中所采取措施的严密性也非尽善尽美。所以,将来的研究应扩大研究的样本量和扩展取样范围,进一步改进问卷的信效度,完善实验条件,使实验中所采取的干预措施更加严密和科学。参考文献1刘淑慧,李京诚,张力为等.体育运动中动机的目标定向结构理论研究.哈尔滨体育学院报,1995,13(44):5-8.2时勘,王文忠,孙健.学生适应性动机模型的初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1): 8-13.3马庆霞,郭德俊.掌握目标与成绩目标对中学生动机模式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l):14-21.4黄庆海.运动心理学中关于目标取向的研究(综述).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6,8(3):59-65.5陈天石,张涵劲.运用成就目标理论改善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的模式研究.体育学刊,1997,(5):87-88.6孙延林,李实,陈桂岭.目标定向对体育课中学生动机模式的影响.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 13(4):79-81.7李晓东、张炳松.自我效能、价值、课堂环境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心理学报,1999,(4):435-442.8李京诚,孙伟春.中小学生体育课成就动机、取向及其与动机气氛感的相关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3):34-37.9方媛,祝蓓里.初中生对体育课堂动机气氛的认知与内部动机、自我效能及体育成绩的关系.心理科学,2000,23(2):236-238.10傅海金,祝蓓里.有关目标定向与认知加工过程、愉快感和成就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0,23(4):495-496.11王雁飞,方俐.关于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研究的综述.心理科学,2001, 24(1): 85-86.12孙延林。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和自我决定理论: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 3.13冷英.从成就目标理论看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 14-19.参考文献14 鲍晓玲. 体育课动机气氛对维汉大中学生目标定向、身体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22(6):141-145.15 李慧娟. 运动员动机气氛感与运动自信心来源的相关性研究.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38-41.16 褚昕宇. 动机气氛对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S1):98-10115 Nicholls, J.&Miller, A. Development and its discontent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oncept of ability. In J. Nicholls (Ed.),Advances in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1984:185-218.致 谢本论文是在导师覃俊平讲师的悉心指导和亲切关怀下完成的。在每次写论文遇到问题时老师不辞辛苦的讲解才使我的论文顺利的完成。从论文的选题到资料的搜集直至最后设计的修改的整个过程,花费了覃老师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讲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深的学术造诣、坦荡的胸怀、孜孜不倦的开拓创新精神、平易近人和循循诱善的风范、将成为我终生的楷模,在此向导师覃俊平讲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本论文的工作还得到了我院体操教研室李思顺老师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真挚的感谢!还要感谢和我同一设计小组的几位同学,是你们在我平时的设计中和我一起讨论问题并及时的给我指出设计上的误区,使我能及时的发现问题把设计顺利的进行下去,对于你们的帮组,在此表示深深地谢意!附 录附录体操课课堂动机气氛感调查问卷下面是一些与你上体操课有关的想法,请仔细阅读每一句话,看是否符合你的想法。每一句话有五个可供选择的答案: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无所谓,同意,非常同意,选的答案数字上打“”。这不是考试,答案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我们将为你保密。在体操课上 1我比别的同学做得更出色时,感觉很好。_ 2我出错误时,会受到惩罚。_ 3体操身体素质练习中,当我达到规定目标时,体操老师才感到满意. _ 4对我来说,在体操活动中,能证明比别人强是最重要的._ _ 5身体能力是超越他人的唯一途经。_ 6体操身体素质练习中,一旦出现错误,就会被取消练习资格。_ 7动作完成的比其他同学好非常重要。_ _ 8体操老师比较关注优秀的学生。_ _ 9超越他人是最重要的。 10在体操活动中,个体之间是相互竞争的。_ 11体操老师鼓励学生相互超越和竞争._ 12每个人都想获得高分数。_ _._ 13最终分数是最重要的。_ _ _ 14获得第一是最高追求。_ _ _ 15向老师证明你比别人强尤为重要。_ _ 16大家想接近能力一般的学生。_ _ 17只有优秀的学生才能被老师认可。_ 18大家都害怕出错。_. 19只有少数人能成为好学生。_ _ _ _._ 20完成规定的练习后,我通常做一些额外的练习,这样可以提高技能 . 21只要努力就会被奖励。 _ 24大家所关注的是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不是成绩. 25虽然出现了错误,但是要继续努力。 _ 26仅管体操练习没达到规定的要求,但是我尽力了,体操老师仍然满意。 27最重要的是如何很好地提高体操身体素质练习,而不是赢了或输了。 28体操老师努力发现不同学生所搜长的不同技能。 29努力是为了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_. 30只要努力就不会受到惩罚。 31体操老师鼓励学生去完善且提高不足之处。_ _ 32大家都希望自己对团体很重要。_ _ _ _ _ 33有时候,大家喜欢选择自己需要或喜欢的技能去练习。_ 34体操老师鼓励学生学习新技能。_ _ _ _ 35错误被认为是学习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