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3.22.doc_第1页
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3.22.doc_第2页
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3.22.doc_第3页
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3.22.doc_第4页
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3.2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青田县发展和改革局青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于2006年3月由青田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纲要实施以来,按照“接轨温州,组团发展,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发展战略,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纲要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效,为顺利完成纲要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次纲要中期评估的时点截止到2008年6月30日。评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照确定的总体目标要求,全面客观地评价纲要实施进展情况,检查各部门承担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分析纲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总结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经验,提出后期规划执行的有关措施建议,进一步推动纲要的实施,提高纲要实施的有效性,为编制青田县“十二五”规划奠定基础。从总体评估情况分析,纲要实施取得五方面明显成效:一是“接轨温州,组团发展,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发展战略深入人心。从青田实际出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以及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战略从纲要的构筑“组团滨江城镇”发展到“接轨温州,组团发展,建设和谐小康新侨乡”;从着力打造“活力青田、和谐青田、小康青田”丰富为打造新“三大青田”,即“打造实力青田、培育文化青田、构筑和谐青田”。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具有青田特色的发展之路。二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县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日益优化。GDP、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等指标都在全市名列前茅,纲要提出“两个翻番,两个提高”完成情况都超过预期目标。城乡统筹力度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2006年通过小康县验收。三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围绕组团发展和提高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以快速交通、电力能源、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金丽温高速公路青田段建成通车,滩坑电站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康庄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等民生工程进展顺利,中心城市市政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四是区域空间布局得到优化。立足山区实际,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现实基础,实施“开发一轴、保护两翼、构筑三带、培育四组团”,优化空间发展框架,加快产业培育和要素集聚,改变生产要素配置分散的局面,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目前,瓯江沿岸区域正加快开发,工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瓯江经济长廊基本形成;通过小流域治理和矿区治理以及森林资源的保护,南、北两翼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高山低坡特色农业发展带、沿江沿路工业发展带、绿色旅游发展带加快形成;东部组团城市品味不断提升,中部组团、西部组团、海口组团功能得到加强,产业培育和人口集聚加快,2007年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47.8%。五是民生不断改善。始终高度关注民生民计,民生的投入不断加大,2007年把新增财力的81.6%用于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社保、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就业形势稳定。移民融入步伐加快,基本完成滩坑水电站移民动迁安置任务。“平安青田”建设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一、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总体上看,纲要提出的大部分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年均增长速度都能达到甚至超过“十一五”规划制定的年均增长目标。23个指标中5个指标已经完成,13个指标预计能够完成,3个指标完成有一定困难,1个指标完成存在变数,1个指标不能完成。F专栏1 “十一五”中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预测指标名称计算单位2005年2007年2008年6月底“十一五”目标“十一五”末预测绝对值年均增长(%)绝对值绝对值年均增长(%)指标属性1、全县生产总值亿元49.7974.3315.537.7410013预期性能够完成2、人均生产总值元104371531914.621000能够完成3、工业总产值亿元80.77140.131.671.820020能够完成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6.2784.21103.83150五年累计能够完成5、财政总收入亿元6.610.0723.56.441314.5能够完成6、地方财政收入亿元3.785.9825.73.93713能够完成7、农民人均纯收入元350844299.9280452008能够完成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9671661215.710171200009能够完成9、初升高比例%81.991.190已完成10、幼儿入园率%82.2989.490能够完成11、转移农村劳动力人2465150000五年累计能够完成12、城市化水平%43.747.8501.2能够完成13、农村居民安全卫生饮用水普及率%8090能够完成1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78已完成15、森林覆盖率%80.675已完成16、人口自然增长率526.372.998约束性能够完成17、每千人医院床位数床/千人1221.142.36不能完成1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73.686.585已完成19、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565存在变数2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96已完成21、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5.220有一定困难22、化学需氧量%5.415.1有一定困难23、二氧化硫排放量%5.115有一定困难(一)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2007年实现全县生产总值为74.33亿元,“十一五”前两年年均增长15.5%,高于“十一五”预期指标2.5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实现全县生产总值34.74亿元,增长8.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生产总值指标基本上完成中期目标,预计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总量将达88亿元,2009年可实现全县生产总值100亿元的规划目标。从人均水平看,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15319元,完成规划目标的72.9%,2010年可望实现人均生产总值21000元的规划目标。工业总产值。2007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40.1亿元,年均增长31.6%,增幅高于“十一五”预期指标11.6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71.8亿元,增长31.7%,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可提前一年完成2010年的规划目标。财政收入。200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10.07亿元和5.98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3.5%和25.7%,增幅分别高于“十一五”预期指标9个百分点和12.7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财政总收入6.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93亿元,分别增长9.2%和17.1%,预计2008年财政总收入增长10.5%左右,达到1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左右,达到6.8亿元;预计2009年可完成地方财政收入规划目标,2010年可完成财政总收入规划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6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86亿元,同比增长-11.7%,2007年完成43.35亿元,同比增长6.1%,2008年上半年完成19.62亿元,同比增长4.6%。两年半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83亿元,占“十一五”计划的69.22%。预计2008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2009年即可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50亿元的规划目标。(二)城乡居民收入2007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612元和4429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2.8%和12.1%,增幅分别高于“十一五”预期指标3.8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71元,增长17.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804元,增长17.8%。预计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达到1840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左右,达到5100元左右;预计2009年可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000元和5200元的规划目标。(三)社会事业全县基本普及了十五年基础教育, 2007年全县幼儿入园率达到89.45%,预计2009年将完成在90%以上的规划目标;初升高比例为90.05%,已提前完成“十一五”计划90%的目标。200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9.5%,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达75元,参保率86.5%,已超额完成85%的规划目标。2007年全县千人医院床位数为1.14张,与“十一五”规划要求的在“十一五”期末完成2.36床/千人的目标差距较大。2008年上半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9(预计年末控制在7以内),“十一五”控制在8以内指标能够完成。(四)城乡建设组团城市框架初步形成,2007年全县城市化率达到47.8%,预计2010年城市化率可达到50%。2008年6月底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25%,如果能加大投资,上马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可望完成65%的规划目标。2007年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80%,已完成规划目标;农村居民安全卫生饮用水普及率为80%,预计2010年能够完成90%目标。到2008年6月底,转移农村劳动力24651人,完成目标的49.3%,预计2010年能够完成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0人目标。到2008年6月底,森林覆盖率达到80.6%,已完成75%的规划目标。(五)节能减排随着生态县建设的深入实施,“811”环境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万元GDP综合能耗2007年末比2005年末下降5.2,预计2008年末比2005年末下降12,2010年末能达到下降20%的预期目标。截止2008年6月,全县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4315吨,比2005年累计削减5.4%,二氧化硫(SO2)排放量644吨,累计削减5.1%,分别只完成“十一五”目标的36%和34%,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越往后,下降的压力会越大,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需要全县上下的加倍努力。二、纲要主要任务完成情况评估(一)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 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年编制完成滩坑移民安置点规划及港头村、腊口村、高湖村等18个村的规划。 2007年编制完成仁庄镇冯垟村、山口镇大安村、舒桥乡根山村、方山乡龙现村、阜山乡陈宅村、船寮镇大路村、东源镇红光村、祯埠乡岭下村、巨浦乡湖云村、腊口镇大坑村等10个村庄的建设规划。大力发展农村经济。2008年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86亿元,增长1%。全县初步形成了“东梅西桔高山茶、旱地蔬菜稻田鱼、规模猪羊专业禽”的产业生产格局。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全县单季稻播种面积11.1万亩,同比增长2.8%。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杨梅面积达8.6万亩,投产面积5.2万亩,产量1.06万吨,产值1.2亿元;规范化稻田养鱼面积3.5万亩,年产2000多吨,产值4000多万元;油茶种植面积达20万亩,近两年争取了省扶持资金60万元给重点油茶区域扶育奖励。农业生产科技化程度不断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圆满完成,共落实8名首席农技推广专家、33名农技指导员、72名责任农技员以及数百名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加强杨梅保鲜储运等技术攻关,运销西班牙。农业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农民信箱工程”深入实施,注册用户超万户。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沃土工程”实施面积近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创建4个,面积达5000 余亩;放心菜示范基地创建4家,农产品抽检样品近2万个,合格率超过90%。农业生产市场化进一步推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4家,其中产值超千万元达到7家,距规划目标只差1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1家,社员1000多人,带动农户近万户。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康庄工程”、“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等工程为载体,加大资金投入,整体推进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到目前为止,我县公路通村率达76%,路面硬化率达74%,共改建路基752公里,硬化路面931公里。截止2007年底,已完成7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市级新农村示范村5个,完成54个省级整治村。成功承办了全国侨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现场推进会。高湖镇入选浙江省首批10大特色乡镇。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启动十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截止2008年6月,已完成培训农民58858人,其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5129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1334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8458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3937人。实现转移就业24651人。进一步完善“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制度,3210名干部参与了低收入农户的结对帮扶。“百个侨团助百村、千名华侨扶千户”典型做法受到中央领导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乡镇机构、县乡财政体制和村级运行机制等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推行了“乡财县管”的乡镇财政管理改革,成为丽水市首个乡镇“零赤字”的县(市),得到了国务院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并在中西部欠发达省市推广。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开展森林资源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全面展开,截止2008年6月底,农户参保率分别达93.4%和 66%。F专栏2新农村建设10大抓手v农民增收工程“农民转移就业”工程、“农民异地转移”工程、“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实施情况良好。全县已实现异地转移2608户10232人,建成下山脱贫小区12个。至2007年底共有15605人实现脱贫。进一步完善“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制度,共实施帮扶项目2236个,“百个侨团助百村、千名华侨扶千户”的典型做法受到中央领导肯定。v劳动力转移工程目前已转移就业24651人。v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康庄工程16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3395元提高到2007年的4321元。其中有14个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大力实施康庄工程,共改建路基752公里,硬化路面931公里。v“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已完成7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市级新农村示范村5个,完成54个省级整治村。2008年已启动农村新社区建设2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5个,省级整治村50个,目前各项整治工作有序推进。v“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 至2007年底,共解决了11.73万农民的饮用水困难问题,完成河道整治34.7公里。v农民健康工程着力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真做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两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截止07年底,全县完成了第一轮的体检工作,体检人数达228159人,体检率达到78.7%。已体检农民健康建档率100%。v十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已完成培训农民58858人,其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5129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1334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8458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3937人。v中心村建设工程中心村建设工程正在实施中v加快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共组织了送戏下乡296场、送电影下乡2990场、送图书3万余册。v“驻村联心”工程探索建立了“三访四进”工作制度,扎实推进驻村联心工作(二)先进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进程加快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07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80.7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40.1亿元。至2007年底产值超亿元企业达25家,实现产值94.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3.4%,2010年可完成超亿元企业30家的规划目标。产业集群培育取得进展。2008年上半年,县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1.79亿元,增长33.8%,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2.1%;全县工业园区续建、新建企业投产6家,落地企业8家,土地征用完成480亩,土地报批530亩。瓯江工业经济长廊基本形成,形成“一廊三组团”的工业经济布局,工业经济的产业集聚能力进一步提高,部分产业开始影响国内甚至国际市场,初步形成了冶金、鞋革、机械电器等主导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稳步提升。鞋革、冶金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2007年皮革毛皮羽毛及其他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实现产值65.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5%。石雕业进一步提升,2007年产值达到6.4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目前,浙江三辰公司矿山通风控制系统和青田特种设备公司年产300套PTA成套专用螺旋离心机两个项目进展顺利。至2007年底全县高技术产业占比达到6.38%,已提前完成规划目标(占比达到5%以上),预计规划末期占比可达到12%。招商引资成绩显著。2007年7月份,成功举办2007青田加强与温州合作交流论坛,共签约项目23项,达成意向投资17.8亿元;11月份,成功举办2007中国青田华侨大会项目推介会,签约项目20项,达成意向投资75亿元。2008年5月份,成功举行2008青田与温州接轨交流活动周项目签约会,共签约工业项目20个,吸引投资16.3亿元。品牌战略取得成效。至2007年底,全县中国驰名商标达到8个,省、市著名商标分别达到14个和23个;获得国家免检产品、浙江名牌、丽水名牌企业分别为3家、3家和12家。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引进工业项目36项,投资总额8.93亿元,实际到位7.3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312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34.52万美元;自营进出口总额2.03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1.96亿美元,自营出口年均增长24.6%。(三)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县将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培育。2008年上半年,全县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3.34亿元,增长9.5%。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明确了“欧陆风情,山水家园”定位,青田县旅游总体规划正在修编,滩坑库区、驮滩旅游规划正在加紧编制;与温州旅游部门“11+1”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确立,基本上形成了“一湖四线”的旅游发展格局。2007年,全县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3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4亿元,分别年均增长22.3%和39.8%。2008年上半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52.1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19亿元,增长24.6%。金融业稳步发展。建立银企合作工作机制,稳步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立了邮政储蓄银行青田支行。至2008年6月底,全县人民币存款余额156.41亿元,增长7.7%,比“十五”期末扩大了1.79倍;全县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70.08亿元,增长8.9%,人民币贷款比“十五”期末扩大了1.62倍。商贸物流业发展迅速。2006年、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22.67亿元、26.28亿元,增长了13.6%、16.1%。培育了一家商贸物流龙头企业,建成了66家超市、连锁店、专卖店业态和天客隆、健康副食等两家企业的物流配送平台,乡镇连锁超市和村级放心店实现全覆盖。浙江人本超市、世纪嘉乐电玩城已签约,将入驻欧洲城。房地产业和建筑业规模逐步壮大。编制完成青田县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年)和青田县城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规划(20082010年)。2007年全县总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总投资11.5亿元,建成了259套经济适用房,开工建设戈岙湾、油竹雅岙等区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2006年,建筑业总产值5亿元,房屋建设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从业人数约8000余人;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4.6亿元,房屋建设总面积约120万平方米,从业人数10000余人。(四)区域协调发展步伐加快全面建设中心城市。至2007年底,中心城市用地规模达到9.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7万人,预计2010年能达到中心城市用地规模11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的规划目标。目前,青田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已编制完成,青田县县域总体规划、青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正在修编,青田县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在做前期工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十一五以来,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30306万元。完成了塔山大桥、县市民休闲广场、县城污水处理厂、县上湖口水厂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了49省道温溪至鹤城段建设;推进了49省道青田鹤城过境段、鹤城至油竹新区第二隧道、县城东山道路、县城太鹤公园入口广场、县城东堡山绿心公园、县城泉甫湾垃圾填埋场、水利枢纽景观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投入建设城区生态景观林工程,极大改善了县城周边的生态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稳步推进。交通方面。至2008年6月,新建四级以上公路135公里,全县等级公路总里程达164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66%,准四级以上标准化公路通通村率为76%,路面硬化率为74%。金丽温高速公路青田段建成通车;完成了330国道青田段鹤城至船寮路面改造、高市大桥、海口大桥等项目建设;加快了庆景青滩坑水库淹没段(青田范村至景宁大均)、57省道青岱线三期(汤垟至文成岱口)、49省道温溪至鹤城段、青田港区高岗货运码头等项目的建设。五条县际网络公路完成了两条、在建一条;七条县乡联网公路在建三条;九座大桥建成5座、在建2座;改造硬化通村公路931公里。推进了49省道青田鹤城过境段、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前期工作。能源方面。滩坑电站实现蓄水发电。五里亭电站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即将投入使用;外雄电站二期尾堰基本达到设计要求,第二台机组已经安装完毕。新增220KV青田变增容、110KV港头变增容、110KV东源输变电,新建110KV油竹输变电工程,极大改善了电网结构。水利方面。船寮港小流域治理工程已完成计划投资的90%,预计2008年底基本完成。“千库保安”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工程进展顺利,至2007年底,完成了7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总投资1424万元;2008年计划实施金坑水库等25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至2007年底,解决了11.73万农民的饮用水困难问题;完成河道整治34.7公里。中部组团城镇供水工程正在建设中,西部组团城镇供水工程正在进行项目前期。F专栏3 青田县“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情况名称 到2008年6月底完成情况一、农林水利船寮港小流域治理累计投资1800万元,完成总投资额的83.3%;瓯江鹤城段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瓯江干堤青田县(高岗段)防洪堤工程、瓯江干堤温溪段(驮滩)河道整治工程正在项目前期。二、交通铁路:金温铁路扩能改造(青田段)正在做项目前期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青田段、49省道青田鹤城至船寮段路面改造、县际公路油竹至五凤垟、岭根井坪至文成黄寮公路、石帆大桥、海口大桥、高市大桥、五里亭坝桥(电站)建成;57省道青岱线三期(汤垟至文成岱口) 累计投资6846万元,完成总投资额的68.6%、49省道温溪至鹤城段改建累计投资5677万元,完成总投资额的41.5%、庆景青滩坑水库淹没段(青田范村至景宁大均)累计投资22344万元,完成总投资额的85%、仁庄小令至阜山公路累计投资460万元,完成总投资额的15.8%、景青线至万阜段公路累计投资4870万元,完成总投资额的88.3%; 8个汽车客运站、1个中转站正在规划中;49省道鹤城过境公路、温溪高岗至山口秋炉公路、船寮石盖至石门洞公路、黄放口至缙云石笕公路、方山至瑞安石染公路、腊口垟岙至莲都富岭隧道正在进行项目前期。水运:青田港港头港区一期工程完成;滩坑库区货运码头和滩坑库区客运码头累计投资818万元,完成总投资额的60.6%;温溪至鹤城段航道疏浚工程、港头港区二期工程、青田至丽水航道疏浚工程正在进行项目前期。三、城乡建设县城东山道路、县休闲广场、县城污水处理厂、县上湖口水厂扩建工程已经完成;县城江南新区市政配套工程、田步垟道路网、县城江北区市政配套工程正在建设,县中部组团城镇供水工程累计投资3086万元,完成总投资额的57.1%,A类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避险工程累计投资5926万元,完成总投资额的88.1%;县城瓯江廊桥、西部组团城镇供水工程、县城太鹤公园入口广场、县城东堡山绿心公园、县城泉甫湾垃圾填埋场、鹤城至油竹新区第二隧道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四、能源、电网220KV青田输变电扩建工程、110KV港头输变电扩建工程已经完成;滩坑水电站、五里亭水电站、外雄水电站、110KV油竹输变电分别完成总投资额的83.1%、110%、83.4%、24.6%;110KV高湖输变电工程、110KV城西输变电工程、110KV石帆输变电工程正在做项目前期。五、工业浙江三辰公司矿山通风控制系统项目已经完成投资3700万元,预计2009年上半年可部分投产;特种设备公司年产300套PTA成套专用螺旋离心机项目已经完成投资2250万元,预计2009年上半年可全部投产;中部组团工业功能区1000亩工业用地开发项目,目前已经出让用地790亩,完成投资2亿多元。六、卫生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进展顺利,累计投资14220万元,完成总投资额的77.1%,2009年底可全面竣工使用。七、旅游北海(泉山)旅游度假休闲区、石门洞二、三景区建设正在做项目前期。八、文化、通讯石雕工业园区已经完成建设;有线电视数字工程正在建设;县文化事业发展中心正在做项目前期九、办公、其它塔山人防工程累计投资200万元,完成总投资额的13.1%;海口镇政府办公楼、东源镇政府办公楼正在做项目前期。十、滚动增加项目少年宫迁建项目、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正在进行项目前期(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初显成效生态县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实施生态县建设规划。成功创建4个省级生态乡镇、8个市级生态乡镇,25个市级生态村。生态公益林累计建成77.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4平方公里;废弃矿山治理率达100%;青山白化治理率达90.3%。根据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2007年公布的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显示,我县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居全省第12位。加强环境污染整治。持续深入地开展以“一线、二区、四行业”为重点的污染整治行动。全县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市界、县界交接断面、饮用水源保护区均达到功能类别要求,达标率为100%。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方面,2006年空气质量达到II级以上天数达到100;2007年空气质量达到II级以上天数达到333天;2008年1月至6月,在有效采样173天中,空气质量均达到II级以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25%,离65%的目标尚有较大距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0认证, 新增清洁生产审核企业4家,通过ISO14000认证单位8家。通过有机产品认证2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完成了青田现代生态养殖场污染整治任务,全县规模化养殖粪尿综合利用率达100%以上。加快循环经济技术的引进开发与应用,“利用制革废弃物生产纺织用胶原蛋白纤维的研究”项目被列入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和2007年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重大科技项目,“废革屑生产高强度皮的工艺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被列入2008年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全县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创建标准化学校34 所,省级教育强乡镇达24个,2008年通过省级教育强县验收。初升高比例达90.05%,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阶段的十五年基础教育。推广集团办学成功经验,带动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4+1”工程进展顺利;加快了船寮高中扩建、江南学校新建工程等一批重点教育设施项目的建设;扩大了职高招生规模,加强了石雕工艺等地方特色专业的设置;突出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F专栏4 教育发展重点任务v创建教育强县2008年初通过了省教育强县评估考核。创建标准化学校34 所;全县省级教育强乡镇达24个,占乡镇总数的77.42%;全县省一级重点中学、省二级重点职技校各1所,省级示范性中小学11所,市一级幼儿园4所。v加快普及十五年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县基本普及了十五年基础教育。2007年幼儿入园率为89.45%,小学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初中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升高比例90.05%。2007年“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7.12%。v实施“4+1”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县中小学农村教师2392名受到了素质提升培训。农村中小学贫困资助扩面工程。至2007年底,投入经费1077.1万元,受资助学生48913人次。2008年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了免费教育。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2006年以来,共投入经费1104.3万元。2008年享受爱心营养餐学生18678人,义务教育寄宿贫困生营养餐标准从每人每周15元提高到20元。其中2400多名贫困寄宿生实行全免费就餐。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全县安排食宿改造项目45个,除江南学校和城西小学的项目尚未完成外,其余项目均已完工。教师安居工程。已分配59套,在建210套,其余的正在进行项目前期。v建设一批重点教育设施项目改建幼儿园10所;船寮高中扩建、温溪高中扩建和华侨中学迁建工程已基本完成;江南学校新建工程、船寮镇中迁建工程正在建设。v推进办学体制、人事制度、学校管理机制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广集团办学模式,全县三大教育集团现有近9千名学生就读,占全县农村学生五分之一;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和“领雁工程”;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船寮高中为省级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样本学校。v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船寮综合高中、温溪综合高中设施建设;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育,自2006年以来,共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05期,培训14326人次;职业技能培训201期7168人次。 v实现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县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实现了“校校通”,按省要求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县60以上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装备达到现代化要求,远程教育覆盖全县。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出台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县的若干意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截止2008年6月底我县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含省级农业科技企业)已达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含农业科技企业研发中心)5家,全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18。引导企业与浙江大学、温州大学、四川大学等省内外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全县共争取到国家级科技项目1项,省级科技项目78项,市级科技项目20项。“叶腊石环保梯度增白技术开发”项目被列入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优先主题项目。截至2008年5月底,全县专利申请量78件,专利授权量53件。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推进文化“四个一批”建设,大力弘扬青田的“三乡文化”。2007年成功举办华侨大会,2008年成功举办了第三届青田石雕文化节;青田石雕、青田鱼灯、刘伯温传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修复了内冯县委旧址;启动了石门洞刘基读书处、陈诚故居、刘府祠的修葺工作;组织青田鱼灯参加“北京迎奥运城市广场文化活动”;建成了章旦、阜山、仁宫、石溪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工建设万阜、贵岙、巨浦综合文化站;县文化会展中心及山口、腊口综合文化站工程启动建设;章旦创建了“东海明珠”;阜山、仁宫、石溪创建了山花工程。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共送戏下乡296场次、送电影2990场次、送图书3万余册。县档案馆迁入新馆舍并启动了数字化档案馆建设,青田县志续编工作正式启动。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广泛开展评比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双建设、双整治”活动、深化“百村千户文化示范工程”,大力培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升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公共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加快对卫生技术人才的引进,卫生技术人员增至1044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新五件”设备配备率达到100%,农村公共卫生保障达到省政府规定的三大类12项目标,农民健康建档率达到78.7%。全县农村和城市社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控力度,2007年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化率已达100%,传染发病率为327.13/10万,实现330/10万以内的规划目标。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进展顺利,2009年底可投入使用。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召开全县首次人才工作暨科学技术大会;先后出台人才资金管理、高层次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待遇提高、优秀人才激励等重要政策;开展“突出贡献人才奖”、“十类人才、百名精英”评选;实施“学科首席带头人”制度、专业技术人才政府津贴制度,积极创优人才聚集环境。大力实施“人才强县工程”,深化人才开发接轨温州。统筹开展人才教育培训,头两年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培训各类人才近2.8万人次,不断提升人才资源核心能力。数字青田建设迅速发展。全县有线电视网络带宽全部达到了750MHZ,乡乡实现了有线电视联网,乡乡通宽带,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达到了95%以上,宽带覆盖率达69.7。241个行政村开通党员远程教育。组建了政府、教育、卫生、公安、金融等专网,有力推进了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应用。(七)民生不断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多种形式就业,200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积极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100%,参保率86.5%,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85%的计划目标。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7405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26387人,职工工伤保险参保25571人,全县城镇居民参保25160人。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80元/月.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170元/月,全县低保对象增至7688人。继续推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累计参保6385人。截止2008年6月,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9.5%。发放医疗救助金290万元,8000多人次得到资助。加快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戈岙湾、雅岙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进展顺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快速发展,县慈善总会已募捐慈善基金近亿元。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2008年上半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9(预计年末控制在7以内)。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加大对人口老龄事业的投入。配备流动人口协管员113名,落实了流动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社会公共安全形势稳定。覆盖全县的避灾体系初步完成。加强安全生产机制体制建设,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各项安全生产事故指标逐年下降。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2007年我县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为80%。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2006年、2007年全县刑事发案数均实现持续下降,信访总量和越级访总量同比分别下降44.1%和33%。完成滩坑库区四个水平年22610名移民县内安置工作,7915名外迁移民的县外安置工作,并积极促进移民充分就业,深入开展移民矛盾纠纷调处,破解各类难题,蓄水后移民迁出地及安置地大局稳定。“法治青田”建设全力推进。扎实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维稳工作,有序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全县已有276个行政村达到星级“民主法治村”标准,达标率为70,社区达标率为100。进一步完善了法律援助体系,在全县300多个村及居委会建立起了法律援助联系点。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推进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三、纲要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组团城市建设进展缓慢统筹组团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不够,行政区划调整没有取得突破。一是没有统一编制组团城市经济发展规划。组团城市间产业功能布局缺乏统一考虑,特色产业培育和人口集聚等方面工作进展不够理想。中心城市还没有围绕“撤县建市”的目标,编制和完善城市各项规划。二是组团城市没有统一建设。城镇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配套没有进行统筹安排,投资分散,自成一体,基础设施利用没有达到共享。中心镇培育工作进度缓慢,水利、道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组团城市没有统一管理。推进组团发展的全面协调机制没有形成,各大组团城市还没有建立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无法统筹组团管理和发展。(二)经济保持稳定发展面临着较大压力一是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由于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融资、享受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弱势,其生存状况十分艰难,许多中小企业已处于亏损经营,生存面临危机。如果这种形势持续下去,可能出现很多企业倒闭现象,会极大程度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不尽人意。园区征地、拆迁政策处理难度进一步加大,造成企业项目落地难、开工建设难,没有尽快形成产能。同时,区域产业特色不够明晰,企业产业布局分散、规模小的特征较为明显,产业集群培育不够,全县制造业投入比重偏低,制造业投资占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只占17.17%。另外,选商引资工作没有严把质量关,以尽可能多地招商引资为目的,各乡镇政府在选择项目时,较少考虑本区域是否具备该产业发展的优势,未来能否达到规模经营,从而造成区域产业的“散”和“乱”。三是房地产市场运行不容乐观。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目前我县房地产行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住房交易量明显萎缩,销售商品房面积大幅减少,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回落。(三)要素制约影响发展步伐当前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供给持续趋紧。土地方面,一方面国家进一步加强土地调控,土地供应和建设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项目建设用地紧张;另一方面我县是山区县,土地资源稀缺;同时,园区建设还存在投资密度低、土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造成了原本稀有的土地资源的浪费。资金方面,民间融资潜藏风险抬头,部分企业(尤其是房地产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有断裂的风险,金融安全隐患值得关注。同时,全县存贷比只有44%,金融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劳动力方面,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吸引人才难,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矛盾比较突出。在持续趋紧的宏观调控大背景下,要素制约将影响我县加快发展的步伐。(四)节能减排工作任务艰巨到2008年6月,全县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削减5.4%和5.1%,分别只完成“十一五”目标的36%和34%,到十一五末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还共需净削减443吨和67吨;万元GDP综合能耗2007年末比2005年末只下降5.2,因此后两年节能减排难度很大。一是我县2005年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很大,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基本完成限期治理和技术改造,单位能耗水平比全省平均水平低,节能减排空间小,可提供节能减排的项目也越来越少。二是我县传统的产业与部分较现代的产业并存,低水平重复较多,特别是粗放型增长方式未彻底改变,制砖、钼浮选等高能耗、重污染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任务繁重,三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严重滞后,且普遍存在雨污不分流、管网不配套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化学需氧量有效减排量。四是工业重型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如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增长43.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2.4%,其发展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的承载造成很大的压力。(五)民生问题依然任重道远政府虽然对改善民生支出进一步加大,但由于我县历史上长期处于经济欠发达状态,民生问题依然任重道远。教育方面。优质教育相对紧缺,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幼儿教育、职业教育发展遭遇瓶颈。卫生方面。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医药分离”制度未能实行,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存在;传染病防治任务还十分繁重,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尚需提高。社会保障方面。社会保障、帮扶救助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全社会、各部门的联动机制。就业方面。受劳动力因年龄、文化、技术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民转移就业难度加大。另外不安定因素仍然存在。因滩坑移民、土地征用、环境污染、民间融资等问题引起的不稳定因素,解决不当容易引发一定范围的群体性事件。四、进一步推进纲要实施的建议针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加以解决。为此,建议下一步规划实施应突出以下几个重点:(一)建立协调机制,加快组团城市发展按照培育四大组团城市的要求,一方面要调整行政区划,加快撤并乡镇工作,建立新型地域经济关系;另一方面要统一编制各组团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各组团城市的空间开发格局和功能布局。一是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围绕撤县建市目标,积极推行体制机制创新,成立中心城市协调小组,统筹组团内三个乡镇的发展规划。按照“欧陆风情、山水家园”的城市定位,优化县城总体规划。根据“东西延伸、南北上山”的思路,有序推进低山缓坡开发。加快水南、油竹区块开发步伐,逐步拉大城市发展框架。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旧城、旧村改造以及村改居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二是积极推进中部、西部、海口三大组团的建设。成立组团发展协调议事机构,形成组团内部各乡镇规划共绘,大事共议的发展机制,三大组团在园区规划、建设和选商引资方面一定要从有利于培育特色产业的角度进行统一谋划,避免无序发展。在基础设施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着力优化三大组团的发展硬件。加快中心镇培育和中心村建设,切实推进三大组团的产业和人口集聚。(二)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继续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农业配套扶持政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抓基地。引导发展杨梅、稻田养鱼、山茶油等产业示范基地,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