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东升:如何打造中国千亿级公司 我们都知道规模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但必定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结果。而要成为千亿级公司,更多的中国企业还需要不断历练及战略调整。企业的四次浪潮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中国企业的成长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中国第一轮经商的浪潮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那时很多人还不耻于经商,而胆子大的一批人则主动或者被动地下海了,他们大多做流通领域,从南方做到北方。80年代中期,国家实施价格改革,也就是“双轨制”,造就了第二轮经商的浪潮,后来学术界把它称作“寻租”,就是利用价格差。第三次浪潮是1992年,“有限责任公司暂行条例”和“股份公司暂行条例”颁布,这意味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从此诞生。第四次是上世纪末,是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而来的,大批的海归归国创业。所以,现在中国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充其量不过20年左右的历史,绝大部分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从目前来看,中国冲击“千亿级”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因为企业的发展同样绕不过事物成长的周期规律。规模和国际化道路不管你是早期靠胆量火到现在的,还是后来凭借特殊的资源一蹴而就的,还是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上崛起的,抑或是在风险投资的帮助下由海归们创立起来的,都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在残酷竞争的国际大环境里,如何生存,成长,获得持续的生存能力,融入和谐的全球化市场并实现共赢?规模化的道路不可回避。规模是什么?规模是“话语权”、“地位”和“眼球”。杰克韦尔奇经常讲,一定要做第一。也就是说,你要成为行业的领袖型企业。其实企业生态和大自然一样,一定会有一棵大树,大树下一定也有繁茂的灌木丛和杂草。第二个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国际化。过去我们讲国际化是到海外办企业,而今天的国际化是什么样了?是人们跑到你的家门口,逼着你国际化了。世界大部分的跨国公司都到中国来了,所以你不走国际化的道路,不跟国际标准接轨,不跟国际行为方式接轨,不和国际管理思维接轨,不和国际技术、潮流接轨,企业未来想要在市场上立足是绝对不可能的。如何打造“千亿级”首先,没有一定的时间积累是不行的。就是在短时间造就了千亿级的企业,那也会成为建在沙滩上的大厦。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经过量的积累才能带来质的飞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我看来,三年决定企业的生死,五年是基础,八年是规模,十年是小有成就,二十年才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同时,我想告诫大家,倒得最快的企业也一定是那些以最快速度成长的企业。高速成长之后,无论是资金链条,管理链条,还是市场链条,基础可能还没有打牢,“体质”还比较“虚弱”。一旦遭遇经济浪潮,先被打垮的一定是体质虚弱的那些。第二个是市场。中国本土市场的容量,是足够造就一百家世界五百强的,所以本土市场的规模相当重要。第三,除了自身成长,还有资本并购。资本并购是一个自然界法则应用到企业界中来的典型:“优胜劣汰”。企业兼并、并购,一定是动态、自由化的,这其实是市场竞争的法则。为什么西方人特别崇尚完全的竞争?大家都知道完全竞争的市场是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市场,但是为什么他们还一直怀着这种理想呢?那是因为这个理想遵循了“优胜劣汰”的法则。企业要想做大,资本并购是必要的手段,国外很多公司的不断做大,大多数都是通过并购完成的。所以,中国企业要想做大,也必须学会并购这堂课,而且中国也逐步出现了这种情况,如联想并购IBMPC,马上就进入了世界500强,还有TCL、华为、中海油等案例。当然不是所有的都能做成千亿级企业。但如果你们有理想,要做这个行业的领袖型企业,那我就敢肯定地说,冲击千亿级只是时间的问题了。(作者系泰康人寿集团董事长) 我们都知道规模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但必定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结果。而要成为千亿级公司,更多的中国企业还需要不断历练及战略调整。企业的四次浪潮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中国企业的成长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中国第一轮经商的浪潮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那时很多人还不耻于经商,而胆子大的一批人则主动或者被动地下海了,他们大多做流通领域,从南方做到北方。80年代中期,国家实施价格改革,也就是“双轨制”,造就了第二轮经商的浪潮,后来学术界把它称作“寻租”,就是利用价格差。第三次浪潮是1992年,“有限责任公司暂行条例”和“股份公司暂行条例”颁布,这意味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从此诞生。第四次是上世纪末,是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而来的,大批的海归归国创业。所以,现在中国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充其量不过20年左右的历史,绝大部分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从目前来看,中国冲击“千亿级”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因为企业的发展同样绕不过事物成长的周期规律。规模和国际化道路不管你是早期靠胆量火到现在的,还是后来凭借特殊的资源一蹴而就的,还是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上崛起的,抑或是在风险投资的帮助下由海归们创立起来的,都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在残酷竞争的国际大环境里,如何生存,成长,获得持续的生存能力,融入和谐的全球化市场并实现共赢?规模化的道路不可回避。规模是什么?规模是“话语权”、“地位”和“眼球”。杰克韦尔奇经常讲,一定要做第一。也就是说,你要成为行业的领袖型企业。其实企业生态和大自然一样,一定会有一棵大树,大树下一定也有繁茂的灌木丛和杂草。第二个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国际化。过去我们讲国际化是到海外办企业,而今天的国际化是什么样了?是人们跑到你的家门口,逼着你国际化了。世界大部分的跨国公司都到中国来了,所以你不走国际化的道路,不跟国际标准接轨,不跟国际行为方式接轨,不和国际管理思维接轨,不和国际技术、潮流接轨,企业未来想要在市场上立足是绝对不可能的。如何打造“千亿级”首先,没有一定的时间积累是不行的。就是在短时间造就了千亿级的企业,那也会成为建在沙滩上的大厦。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经过量的积累才能带来质的飞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我看来,三年决定企业的生死,五年是基础,八年是规模,十年是小有成就,二十年才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同时,我想告诫大家,倒得最快的企业也一定是那些以最快速度成长的企业。高速成长之后,无论是资金链条,管理链条,还是市场链条,基础可能还没有打牢,“体质”还比较“虚弱”。一旦遭遇经济浪潮,先被打垮的一定是体质虚弱的那些。第二个是市场。中国本土市场的容量,是足够造就一百家世界五百强的,所以本土市场的规模相当重要。第三,除了自身成长,还有资本并购。资本并购是一个自然界法则应用到企业界中来的典型:“优胜劣汰”。企业兼并、并购,一定是动态、自由化的,这其实是市场竞争的法则。为什么西方人特别崇尚完全的竞争?大家都知道完全竞争的市场是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市场,但是为什么他们还一直怀着这种理想呢?那是因为这个理想遵循了“优胜劣汰”的法则。企业要想做大,资本并购是必要的手段,国外很多公司的不断做大,大多数都是通过并购完成的。所以,中国企业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异父母子女成长关爱与生活费用承担协议示范
- 知识产权转让过程中的尽职调查与风险评估合同
- 玩具电商平台搭建与品牌销售合作合同
- 离婚男方自愿净身出户财产分配及子女监护权合同
- 针对矿山开采的矿长及顾问团队整体聘用协议
- 婚姻关系终止及共同财产处理离婚协议书
- 耐火砖头购销合同包括产品检验、认证及出口协议
- 矿山资源合作开发与承包权委托管理协议
- 保障双方权益的离婚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
- 文艺产业数字融合趋势-洞察及研究
- 微创祛除腋臭术后护理
- 地产直播 培训课件
- 中医肺与大肠教学讲课件
- GB/T 45701-2025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游戏自测卷(含答案)
- 煤矿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 兵团职工面试试题及答案
- 矿业公司股权转让与资源开发合作协议
- 司马懿的课件
- 氟化工艺安全操作课件
- 工程论文写作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