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练习题和答案(单选题).docx_第1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练习题和答案(单选题).docx_第2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练习题和答案(单选题).docx_第3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练习题和答案(单选题).docx_第4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练习题和答案(单选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 班级:_ 姓名: _ 考号: _ 一 、单选题(共 30 小题) 1 . 单选题 ( 10 分) 64890的答案是() A.620 B.3240 C.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64890,任何数与0相乘,结果都是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64890=0; 故选:C 【点评】考查了有关0的乘法,0乘任何数都得0 查看解析 【分析】64890,任何数与0相乘,结果都是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64890=0; 故选:C 【点评】考查了有关0的乘法,0乘任何数都得0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2 . 单选题 ( 10 分) 根铁丝剪了3次,平均每段长4米,原来这根铁丝长()米 A.12 B.14 C.1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剪了3次,实际剪出了3+1=4段,可用4乘4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4(3+1) =44 =16(米) 答:原来这根铁丝长16米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段数=剪的次数+1这一知识点 查看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剪了3次,实际剪出了3+1=4段,可用4乘4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4(3+1) =44 =16(米) 答:原来这根铁丝长16米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段数=剪的次数+1这一知识点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3 . 单选题 ( 10 分) 2580的积,末尾有()个0 A.2 B.3 C.4 D.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2580的积,再根据积进行判断 【解答】解:2580=2000 乘积是2000,末尾有3个0;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要注意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判断,不要只凭因数末尾0的情况进行判断 查看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2580的积,再根据积进行判断 【解答】解:2580=2000 乘积是2000,末尾有3个0;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要注意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判断,不要只凭因数末尾0的情况进行判断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4 . 单选题 ( 10 分) 一个游泳池长50米,游9个来回,一共游了多少米?正确的列式为() A.5029 B.5029 C.509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游9个来回,每个来回为两个单程,所以每次共游29=18(个)单程,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游泳池长度乘所游的单程数即得每次游多少米 【解答】解:5029 =1009 =900(米); 答:一共游了900米 故选:A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游泳池长50米是每个单程的长度,而不是每个来回的长度 查看解析 【分析】游9个来回,每个来回为两个单程,所以每次共游29=18(个)单程,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游泳池长度乘所游的单程数即得每次游多少米 【解答】解:5029 =1009 =900(米); 答:一共游了900米 故选:A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游泳池长50米是每个单程的长度,而不是每个来回的长度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5 . 单选题 ( 10 分) “点滴事小,节约事大”,我国约有14亿人,如果每人节约10克粮食,全国就可节约大约()吨粮食 A.14000000 B.14000 C.140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我国14亿人节约粮食的克数,进而把克数换算成吨数,用克数除以进率1000000得解 【解答】解:140000000010克)=14000吨 答:全国就可节约大约14000吨粮食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明确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也考查了名数的换算 查看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我国14亿人节约粮食的克数,进而把克数换算成吨数,用克数除以进率1000000得解 【解答】解:140000000010克)=14000吨 答:全国就可节约大约14000吨粮食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明确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也考查了名数的换算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6 . 单选题 ( 10 分)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积是() A.四位数 B.三位数 C.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可用举例的方法进行解答,用最小的两位数相乘可确定两位乘两位数的积最少是几位,用最大的两位数相乘,可确定积最多是几位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因为1010=100,积是三位数 9999=9801,积是四位数 所以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故选:C 【点评】考查了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本题可用举例的方法进行解答 查看解析 【分析】可用举例的方法进行解答,用最小的两位数相乘可确定两位乘两位数的积最少是几位,用最大的两位数相乘,可确定积最多是几位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因为1010=100,积是三位数 9999=9801,积是四位数 所以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故选:C 【点评】考查了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本题可用举例的方法进行解答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7 . 单选题 ( 10 分) 一个三位数乘一个一位数,积是() A.三位数 B.四位数 C.两位数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先用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求出积,看是几位数;再用最小的三位数乘0除外的最小的一位数,求出积,看是几位数;由此进一步判定即可 【解答】解:9999=8991,8991是四位数; 1001=100,100是三位数; 所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故选:D 【点评】本题采用极值法求出积的取值范围,求出最大的积和最小的积,进而求解 查看解析 【分析】先用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求出积,看是几位数;再用最小的三位数乘0除外的最小的一位数,求出积,看是几位数;由此进一步判定即可 【解答】解:9999=8991,8991是四位数; 1001=100,100是三位数; 所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故选:D 【点评】本题采用极值法求出积的取值范围,求出最大的积和最小的积,进而求解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8 . 单选题 ( 10 分) 两层楼之间有22个台阶,每个台阶的高度是15厘米,从一楼到四楼升高了() A.1320米 B.990厘米 C.1320厘米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两层楼之间有22个台阶,每个台阶的高度是15厘米,那么从一楼到二升高了(1522)厘米,再根据“植树问题”可知,从一楼到四楼要走(41)层楼梯,由此解答 【解答】解:1522(41), =3303, =990(厘米); 答:从一楼到四楼升高了990厘米; 故选:B 【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从一楼到四楼走了3层楼梯 查看解析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两层楼之间有22个台阶,每个台阶的高度是15厘米,那么从一楼到二升高了(1522)厘米,再根据“植树问题”可知,从一楼到四楼要走(41)层楼梯,由此解答 【解答】解:1522(41), =3303, =990(厘米); 答:从一楼到四楼升高了990厘米; 故选:B 【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从一楼到四楼走了3层楼梯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9 . 单选题 ( 10 分) 一个杯子里装了半杯水,连杯称一共400克如果装满水,连杯称的重量() A.正好800克 B.小于800克 C.大于800克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因为一个杯子里装了半杯水,连杯称一共400克,这400克包含半杯水和空杯的重量,所以半杯水的重量小于400克,则整杯水的重量只是比400克多了半杯水的重量,所以小于4002=800克 【解答】解:因为400克包含半杯水和空杯的重量,所以半杯水的重量小于400克,装满水只是多出半杯水的重量, 所以连杯小于:4002=800(克)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400克包含半杯水和空杯的重量,所以半杯水的重量小于400克 查看解析 【分析】因为一个杯子里装了半杯水,连杯称一共400克,这400克包含半杯水和空杯的重量,所以半杯水的重量小于400克,则整杯水的重量只是比400克多了半杯水的重量,所以小于4002=800克 【解答】解:因为400克包含半杯水和空杯的重量,所以半杯水的重量小于400克,装满水只是多出半杯水的重量, 所以连杯小于:4002=800(克)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400克包含半杯水和空杯的重量,所以半杯水的重量小于400克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10 . 单选题 ( 10 分) 一捆电线长200米,第一次用了25米,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4倍,这捆电线比原来短了()米 A.125 B.75 C.100 D.2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两次用去的倍数关系可知:先用第一次用去的长度乘上4,就是第二次用去的长度,然后把两次用去的长度相加,就是用去的总长度,也就是这捆电线短的长度 【解答】解:254+25 =100+25 =125(米) 答:这捆电线比原来短了125米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倍数关系进行列式,注意是求“短了多少米”,而不是“还剩下多少米” 查看解析 【分析】根据两次用去的倍数关系可知:先用第一次用去的长度乘上4,就是第二次用去的长度,然后把两次用去的长度相加,就是用去的总长度,也就是这捆电线短的长度 【解答】解:254+25 =100+25 =125(米) 答:这捆电线比原来短了125米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倍数关系进行列式,注意是求“短了多少米”,而不是“还剩下多少米”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11 . 单选题 ( 10 分) 35080的积末尾有()个0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3508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35080=28000; 28000的末尾有3个0; 所以,35080的积末尾有3个0 故选:B 【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查看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3508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35080=28000; 28000的末尾有3个0; 所以,35080的积末尾有3个0 故选:B 【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12 . 单选题 ( 10 分) 一根粗细均匀的竹竿(长约1米),在中点的位置打个小孔并拴上绳子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4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个棋子才能保持平衡 A.2 B.3 C.4 D.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由杠杆平衡原理可得:在竹竿平衡的情况下,每个袋子中的棋子数与对应刻度的乘积是一定的,即每个袋子中的棋子数与对应刻度成反比例,据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344 =124 =3(个) 答:放3个棋子才能保持平衡 故选:B 【点评】本题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是生活中常用到的内容 查看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由杠杆平衡原理可得:在竹竿平衡的情况下,每个袋子中的棋子数与对应刻度的乘积是一定的,即每个袋子中的棋子数与对应刻度成反比例,据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344 =124 =3(个) 答:放3个棋子才能保持平衡 故选:B 【点评】本题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是生活中常用到的内容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13 . 单选题 ( 10 分) 学校三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在35至40人之间请问这个学校三年级一共大约有()名学生 A.80 B.100 C.150 D.20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假设每个班都是35人,那么4个班的总人数是140人,假设每个班都是40人,4个班的总人数是160人,所以这个班的人数在140160之间,由此选择即可 【解答】解:最少:354=140(人), 最多:404=160(人), 结合选项可知:这个学校三年级一共大约有150名学生;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主要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4班的最少人数和最多人数,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即可 查看解析 【分析】假设每个班都是35人,那么4个班的总人数是140人,假设每个班都是40人,4个班的总人数是160人,所以这个班的人数在140160之间,由此选择即可 【解答】解:最少:354=140(人), 最多:404=160(人), 结合选项可知:这个学校三年级一共大约有150名学生;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主要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4班的最少人数和最多人数,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即可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14 . 单选题 ( 10 分) 三(1)班要买6箱饮料,每箱12瓶,每瓶饮料5元,一共需要()元 A.569 B.655 C.360 D.64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先根据总价=数量单价,求出每箱的钱数,再依据总钱数=每箱钱数箱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5126 =606 =360(元); 答:一共需要360元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等量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求出每箱的钱数 查看解析 【分析】先根据总价=数量单价,求出每箱的钱数,再依据总钱数=每箱钱数箱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5126 =606 =360(元); 答:一共需要360元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等量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求出每箱的钱数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15 . 单选题 ( 10 分) 两个数相乘的结果是3200的算式是() A.17004 B.1602 C.4005 D.400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把ABCD中的式子就是出结果,然后再进行选择即可 【解答】解:A.17004=6800 B.1602=320 C.4005=2000 D.4008=3200 故选:D 【点评】本题运用整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注意计算的结果0的个数 查看解析 【分析】把ABCD中的式子就是出结果,然后再进行选择即可 【解答】解:A.17004=6800 B.1602=320 C.4005=2000 D.4008=3200 故选:D 【点评】本题运用整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注意计算的结果0的个数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16 . 单选题 ( 10 分) 阳光小学每个年级都有136人,全校6个年级一共有()人 A.142 B.130 C.816 D.82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要求全校6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求6个136人是多少,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解答】解:1366=816(人); 答:全校6个年级一共有816人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整数乘法意义及其运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查看解析 【分析】要求全校6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求6个136人是多少,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解答】解:1366=816(人); 答:全校6个年级一共有816人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整数乘法意义及其运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17 . 单选题 ( 10 分) 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7,积是() A.53 B.12 C.3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因为因数因数=积,由此直接列式即可解答 【解答】解:57=35, 答:积是35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意义,直接列式解答即可 查看解析 【分析】因为因数因数=积,由此直接列式即可解答 【解答】解:57=35, 答:积是35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意义,直接列式解答即可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18 . 单选题 ( 10 分) 48025的结果与算式()的结果相等 A.4807 B.9805 C.480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式48025,可运用乘法结合律变为48024=5=480(24)=48010,据此选择 【解答】解:48025=480(25)=48010 故48025的结果与算式48010的结果相等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关键是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情况 查看解析 【分析】式48025,可运用乘法结合律变为48024=5=480(24)=48010,据此选择 【解答】解:48025=480(25)=48010 故48025的结果与算式48010的结果相等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关键是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情况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19 . 单选题 ( 10 分) 一幢大楼有25层,每层有18个窗户,每个窗户有4块玻璃,这幢大楼一共有多少块玻璃?列式正确的是() A.25(18+4) B.25184 C.2518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每层有18个窗口,有25层,那么共有2518=450个窗户,再乘上块数4即可 【解答】解:25184 =4504 =1800(块); 答:这座大楼一共有1800块玻璃 故选:B 【点评】关键是求出25层有多少个窗户,然后再乘上块数即可 查看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每层有18个窗口,有25层,那么共有2518=450个窗户,再乘上块数4即可 【解答】解:25184 =4504 =1800(块); 答:这座大楼一共有1800块玻璃 故选:B 【点评】关键是求出25层有多少个窗户,然后再乘上块数即可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20 . 单选题 ( 10 分) 400()40+0 A. B. C.=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0乘任何数仍得0,0加任何数仍得任何数,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答】解:400=0 40+0=49 049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0的特性在四则运算中得应用 查看解析 【分析】根据0乘任何数仍得0,0加任何数仍得任何数,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答】解:400=0 40+0=49 049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0的特性在四则运算中得应用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21 . 单选题 ( 10 分) 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各数式的得数,然后选择即可 【解答】解:A:2063=618608 B:4802=96096 C:2354=94081220 D:5472=1094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的笔算,要注意数的进位和得数末尾0的个数 查看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各数式的得数,然后选择即可 【解答】解:A:2063=618608 B:4802=96096 C:2354=94081220 D:5472=1094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的笔算,要注意数的进位和得数末尾0的个数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22 . 单选题 ( 10 分) 列竖式计算2803,下面的做法哪种是错误的() A. B.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选项C,乘数3应与被乘数的8对齐,再进行计算;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查看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选项C,乘数3应与被乘数的8对齐,再进行计算;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23 . 单选题 ( 10 分) 1425积的末尾有()个0 A.1个 B.2个 C.3个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1425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1425=350,350的末尾有1个0; 所以,1425积的末尾有1个0 故选:A 【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查看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1425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1425=350,350的末尾有1个0; 所以,1425积的末尾有1个0 故选:A 【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24 . 单选题 ( 10 分) 求125的8倍是多少?列式是() A.125+8 B.1258 C.125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求125的8倍,用125乘上8即可 【解答】解:125的8倍表示为: 1258=100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查看解析 【分析】求125的8倍,用125乘上8即可 【解答】解:125的8倍表示为: 1258=100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25 . 单选题 ( 10 分) 10和1+0比较,正确的是() A.1+0=10 B.101+0 C.1+0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0乘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加0都得原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10=0, 1+0=1, 所以1+010,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加法的计算法则 查看解析 【分析】根据“0乘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加0都得原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10=0, 1+0=1, 所以1+010,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加法的计算法则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26 . 单选题 ( 10 分) 王老师去商场买足球,要知道付款多少,应该用关系式() A.单价=总价数量 B.总价=单价数量 C.数量=总价单价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要知道付款多少,就是求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知: 总价=单价数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查看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要知道付款多少,就是求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知: 总价=单价数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27 . 单选题 ( 10 分) 4590的积() A.等于0 B.等于0 C.小于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0乘任何数都得0解答即可 【解答】解:4590=0,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0的乘法运算 查看解析 【分析】根据0乘任何数都得0解答即可 【解答】解:4590=0,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0的乘法运算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28 . 单选题 ( 10 分)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A.四位数 B.五位数 C.四位数或五位数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数是999与99或100与1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假设这两个数是999与99或100与10; 99999=98901; 10010=1000; 98901是五位数,1000是四位数; 所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五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故选:C 【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查看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数是999与99或100与1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假设这两个数是999与99或100与10; 99999=98901; 10010=1000; 98901是五位数,1000是四位数; 所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五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故选:C 【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29 . 单选题 ( 10 分) 在公园停车场停车,前两小时共需付款3元,以后每小时2元王叔叔停了4小时,他应该付款() A.9元 B.8元 C.7元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前2小时需要付3元,后2小时需要付22=4(元),再相加即可 【解答】解:3+22 =3+4 =7(元); 答:他应该付款7元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对收费办法的理解,分段计算,然后合并起来即可 查看解析 【分析】前2小时需要付3元,后2小时需要付22=4(元),再相加即可 【解答】解:3+22 =3+4 =7(元); 答:他应该付款7元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对收费办法的理解,分段计算,然后合并起来即可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30 . 单选题 ( 10 分) 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A.三位数 B.四位数 C.三位数或四位数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一位是9,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答】解: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一位是9; 999=891; 891是三位数,所以,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三位数 故选:A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查看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一位是9,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答】解: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一位是9; 999=891; 891是三位数,所以,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三位数 故选:A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设定分值 编辑 移出 上移 下移 答案部分 一 、单选题(共 30 小题,共 300 分) 第1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64890,任何数与0相乘,结果都是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64890=0; 故选:C 【点评】考查了有关0的乘法,0乘任何数都得0 第2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剪了3次,实际剪出了3+1=4段,可用4乘4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4(3+1) =44 =16(米) 答:原来这根铁丝长16米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段数=剪的次数+1这一知识点 第3题: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2580的积,再根据积进行判断 【解答】解:2580=2000 乘积是2000,末尾有3个0;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要注意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判断,不要只凭因数末尾0的情况进行判断 第4题: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游9个来回,每个来回为两个单程,所以每次共游29=18(个)单程,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游泳池长度乘所游的单程数即得每次游多少米 【解答】解:5029 =1009 =900(米); 答:一共游了900米 故选:A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游泳池长50米是每个单程的长度,而不是每个来回的长度 第5题: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我国14亿人节约粮食的克数,进而把克数换算成吨数,用克数除以进率1000000得解 【解答】解:140000000010克)=14000吨 答:全国就可节约大约14000吨粮食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明确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也考查了名数的换算 第6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可用举例的方法进行解答,用最小的两位数相乘可确定两位乘两位数的积最少是几位,用最大的两位数相乘,可确定积最多是几位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因为1010=100,积是三位数 9999=9801,积是四位数 所以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故选:C 【点评】考查了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本题可用举例的方法进行解答 第7题: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先用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求出积,看是几位数;再用最小的三位数乘0除外的最小的一位数,求出积,看是几位数;由此进一步判定即可 【解答】解:9999=8991,8991是四位数; 1001=100,100是三位数; 所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故选:D 【点评】本题采用极值法求出积的取值范围,求出最大的积和最小的积,进而求解 第8题: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两层楼之间有22个台阶,每个台阶的高度是15厘米,那么从一楼到二升高了(1522)厘米,再根据“植树问题”可知,从一楼到四楼要走(41)层楼梯,由此解答 【解答】解:1522(41), =3303, =990(厘米); 答:从一楼到四楼升高了990厘米; 故选:B 【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从一楼到四楼走了3层楼梯 第9题: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因为一个杯子里装了半杯水,连杯称一共400克,这400克包含半杯水和空杯的重量,所以半杯水的重量小于400克,则整杯水的重量只是比400克多了半杯水的重量,所以小于4002=800克 【解答】解:因为400克包含半杯水和空杯的重量,所以半杯水的重量小于400克,装满水只是多出半杯水的重量, 所以连杯小于:4002=800(克)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400克包含半杯水和空杯的重量,所以半杯水的重量小于400克 第10题: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两次用去的倍数关系可知:先用第一次用去的长度乘上4,就是第二次用去的长度,然后把两次用去的长度相加,就是用去的总长度,也就是这捆电线短的长度 【解答】解:254+25 =100+25 =125(米) 答:这捆电线比原来短了125米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倍数关系进行列式,注意是求“短了多少米”,而不是“还剩下多少米” 第11题: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3508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35080=28000; 28000的末尾有3个0; 所以,35080的积末尾有3个0 故选:B 【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第12题: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由杠杆平衡原理可得:在竹竿平衡的情况下,每个袋子中的棋子数与对应刻度的乘积是一定的,即每个袋子中的棋子数与对应刻度成反比例,据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344 =124 =3(个) 答:放3个棋子才能保持平衡 故选:B 【点评】本题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是生活中常用到的内容 第13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假设每个班都是35人,那么4个班的总人数是140人,假设每个班都是40人,4个班的总人数是160人,所以这个班的人数在140160之间,由此选择即可 【解答】解:最少:354=140(人), 最多:404=160(人), 结合选项可知:这个学校三年级一共大约有150名学生;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主要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4班的最少人数和最多人数,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即可 第14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析】先根据总价=数量单价,求出每箱的钱数,再依据总钱数=每箱钱数箱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5126 =606 =360(元); 答:一共需要360元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等量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求出每箱的钱数 第15题: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析】把ABCD中的式子就是出结果,然后再进行选择即可 【解答】解:A.17004=6800 B.1602=320 C.4005=2000 D.4008=3200 故选: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