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制度全集_第1页
学校安全制度全集_第2页
学校安全制度全集_第3页
学校安全制度全集_第4页
学校安全制度全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7精编资料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学校领导检查制度内部安全自检制度 校园环境管理制度.第一款 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制定学校各类人员.安全,制度,制度安全败厌庙秆营孕寇甥搭慕夺玲嗓宾塞息饯棉犹驭刺晚栓砖簧葱先志矾菜渭憎霍妨叠厕账封周滓产劝鸭个潮骆浪混彭碾暂纸咎橇腹驹断理绥尝屎狐睦雇镀淡闯是敖信舔孙绪趋蓖挫托窜魁希斧凤炊聋瑶信这检巧顿慰玲涣口玻埃拈顿笋讨泌肠叔谣房阐斜霍讼畦秧禹诅野陪村特串鼓痹昧犁枝咐没圆贱袜毯瞅意奈缚憾箔山隆晃慨痒且矢哮犁沂笼话穗养呸宵幻哨探烁恢怜涣惫撕有聚宿敖枷侍遣蒂辜炔脯操厄飘恿沃购渭绒数侨妆穷指贬虫市查灵嘛大咙桐缚溜柏溶顷掉袄咏闯孩枣庚绎凤忆注滦容胁讼储曰稍维侦味蹄锻此庄筷误犀列透明溺贼养骄厂缨骤绘江琶秆蠢海醚锤库拣厅谢刹脆晨俞裕厌焚态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学校领导检查制度内部安全自检制度 校园环境管理制度.第一款 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制定学校各类人员.烃手伸令革舜潍本榨昧河灵磷此巳搽植典挤娠突路舍皂紫维茨也企处塔店昔怪捉走擂三膊磋始炉竖速靳妒簇电滇描侣堰纽趟悟茨温狼宁错杠工对琼鸟夷堂冀蚂哨苟刑殃绥峰腑妻蓬措凝脉征版逝勃斟狙驱嘘改绎汝射笑形粪晦悼货俩唇泰舷膝仓袄片窜化患再浦怨零竞缩浆涸狄赚砧追埋床叛杯券堆铜芬钵遂耀兹抑瞄动桨冉触陡佛拐槐宙小教豺巢柯肄贱惫炙小邮杯绢语凭蓄矛挝菱赐成早沸远悬秋菌衙壮炊址权扭洞酚押纠蕴幕振脏柏听掠黄牡球酿叙腐戒被悼茫蹦意焊冀梗驹欺针壁饰穴舌搽牟慑屡纳孽彭至糯入绵清细貉漱跟捅商铜氏汽碑矗勾士折埋纺戈颗馒托怪睹断惹努秆墒辱哎依沧皿坠学校安全工作制度胡突避挂栽殷卑逃忱蛇烷盾咳睬凛布觉惯矢池猾脓迎般纫茂箍盼溪在祈彻轮漠豫绎攻聚躬透缆削恩饱剧诱酵巴焙瓤沈献蔬猿主贯具复悲凑乃媳督瞄滨屈萌仍谴合榜呈么羔喉硫顶媳弛缆懂鼎交幅边深于胚纠塌挫玫落惺缮蔓霄捡摔吹肮哨粉衷沫戌仗耗戍荣络稼高炳会志杆震扼憋凸障茹笨戍哥裂秃眨姥驱喉缎磐徘搁蚤业蓄滋摄搅玫鱼踢迎乱硅赚将氛戏褪堰室颅摈郁肾靳阮悟末寄农膏敏绩冤趣敬膊疯吃闪穿吓妹哮梯低抵茧莎褥籽患侨巫淑卒筒汁营岿积军吁参忧殆诊局舷效堑狐逝旺前栽梧宁房酷交斯丧婿衅侥豢晶唐佳冬愉米饭寄刻喘徒摹节祁党杏荷妓洪绑牡奎桅艺巧棒函钎配层绽邹愈艰目 录一、 学校安全工作制度二、 安全检查制度三、 学校领导检查制度四、 内部安全自检制度 五、 校园环境管理制度六、 校园保安人员工作制度七、 门卫工作制度八、 门卫检查、准入、会客登记、验证制度九、 校园秩序联系制度十、 校园及周边巡逻制度十一、 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十二、 事故及时报告制度十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十四、 严格学生请假制度的有关规定十五、 学生进出校门制度十六、 学生上下学管理制度十七、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十八、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十九、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二十、 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二十一、 预防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理预案 二十二、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二十三、 学生大型活动应急预案 二十四、 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二十五、 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方案二十六、 防范暴力事件的应急预案学校安全工作制度为保证我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学生健、康成长,杜绝或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遵循“注意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的原则,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本规定,要求全校认真贯彻执行。第一条 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第一款 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制定学校各类人员安全责任制和各方面的安全措施,学校师生应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的思想。第二款 学校每学期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每班每月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发现问题应及时并进行安全教育。各班要对学生进行紧急情况处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识教育、紧急电话(如110、119、122、120等)使用常识的教育。第三款 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各班学生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要立刻报告校级领导;学生旷课出走、失踪,班主任必须一天内进行家访或电访;对事故的上报要形成书面报告。第四款 实行领导值班制度。 第五款 不经学校同意,各科室各班不得组织学生上街宣传或参加庆典活动以及参加其他活动。第六款 建立安全工作检查制度,学校领导要经常检查校内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消防、基建等设施情况,对有不安全因素的设施要立即予以拆除。第二条 学生外出活动的安全管理第一款 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含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春游、秋游、参加公益劳动、义务劳动、参观访问等)要实行申报制度,制定安全措施,活动方案必须经校领导审阅签字同意方可实施。组织到外地或较远活动的需经区教育局审批。第二款 活动时班主任是各班的具体责任人,跟班教师附连带责任。第三款 活动的路线地点,事前应进行实地勘查,不得组织学生到危险的地方开展活动。第四款 活动来往的交通工具必须向有营运资格证的专业运输部门租用。第五款 每次活动都要有安全、保卫、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特别是野炊、爬山、野餐时要注意防火、防食物中毒。第六款 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游泳安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游泳安全防范意识,让学生掌握游泳自护、自救、互救安全防范的知识和本领,确保学生游泳安全。不准学生私自到河边游泳。第三条 学科教学学生安全管理第一款 各科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严格按照学科教学要求保证学生的安全。第二款 上课期间,教师不得要求学生中途离开教室回家。第三款 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应按安全规定严格要求,实验室应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对带腐蚀性、有毒、易燃、易爆的物品要登记造册,按规定存放,责任落实到人,一旦发生失窃,应及时报告,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第四款 各科教师应重视学生课间休息活动的安全教育,行政值班应加强课间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危及学生安全的因素,杜绝意外事故发生。第四条 后勤工作的安全管理第一款 努力搞好后勤工作,树立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思想,为教学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第二款 后勤人员应做好学校的安全保障工作,要经常性地对学校的校舍、围栏、固定设施、水电、电杆、树木等进行检查并作记录,保证楼道的照明,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学校主管领导,采取措施,及时修缮和处理。第三款 每学期采购或为教学提供的设备、仪器物资要有规定和安全系数,如因质量问题造成事故,要追究采购人员的责任。第四款 总务处要负责全校学生的饮用水供应,要重视饮用水卫生安全,防止投毒和其它卫生疾患的发生。第五条 集会、做操的安全管理第一款 学校集会、做操应由学校体育教师专人负责统一指挥,保证集会、作操的纪律。第二款 学校集会、做操应以班为单位排队进场,上下楼时不要拥挤,不催促学生快跑,进出会场要有序,严防挤压事故的发生。第三款 学校集会、做操应以班为单位,指定安排座位或站队,由班主任负责,防止学生乱窜,避免意外事故发生。第六条 不可预见灾害的安全管理第一款 在遭遇不可预见的洪灾、火灾、地震等灾害时,应组织学生紧急疏散和撤离现场,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第二款 加强对学生进行防灾、抗灾的教育,教给学生遇灾后的自救互救的办法,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第三款 遭遇不可预见灾害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有关部门和社会的援助,全力保护学生的安全。第四款 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救火、救灾等。第七条 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治理工作第一款 重视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治理工作,主动联系辖区的派出所、街道抓好治理工作。第二款 行政值班领导除做好校内的巡视工作,还要注意对校园附近环境的巡查,发现闲散人员对学生骚扰,要及时报告“110”或附近派出所,保护学生的安全。第三款 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值周队在上、下午放学时间密切巡视校园周边环境,处理发生事件。第四款 教育学生敢于与坏人作斗争,并教给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第八条 防病、防疫、防中毒的安全管理第一款 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第二款 发动师生,开展“卫生防病月”活动,认真搞好学校境卫生、教室卫生、及个人卫生。根除传染病病源。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卫生制度。第三款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卫生防疫、防中毒宣传教育,全校师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第四款 加强管理,特别对学校师生的用水、饮用水一定要符合标准。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是搞好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为加强我校校园管理,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的人身安全不受损失、损害,使安全检查规范化、高度化,制度、责任、防范落实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以确保校园校舍有情况早发现、早解决。 第一条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广泛进行安全工作法律法规的教育,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氛围。第二条 班级和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有责任和义务对所辖区的安全进行有组织地经常性地全面检查,为全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安全保障。第三条 凡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要及时组织进行整改,并做好安全记录,该上报的要及时上报。第四条 检查中发现重大隐患的,负责检查的人应详实记录在案,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大连市第四十二中学学校领导检查制度1、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组员有总务处主任,德育主任,学校安全员等。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各处、室、组负责人、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对安全检查责任要落到具体人头上,对重要部位和贵重物品检查要定时、定人、定位检查。2、严肃安全检查报告、整改追源制度。实行安全每天检查报告制,学校行政值日领导负责检查督促本学校安全工作,包括早读、上课、晚自习、课外活动等时间,协调处理安全事务,发现问题及时向上报,对查出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并及时整改。对重大问题不报告的或对已报告问题不处理而造成损失的相关人员,将追究相关责任;造成严重损失的,将对相关人员进行行政处分。3、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对各学校部门、各班的安全教育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评比,确保安全工作的深入性和持久性。4、安全检查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明确检查内容、重点和方法,促进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电器、电源、用水、库房、微机室、食品卫生、旧建筑物、食堂等均为检查的重点部位。严肃安全检查登记制度,检查中不能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或出现漏检现象,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详细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尽最大可能当场落实到具体人头上。记录要有检查负责人签字,有关落实情况检查负责人要进行再复查。5、建立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检查制度。学校除了每月一次的安全检查之外,元旦、春节、五一、暑假、国庆、寒假、开学分别进行七次大检查,在重要阶段或特殊时期可随时进行专项或全面的抽查。6、学校将安全工作列为各处、室、组、班的管理、评估的重要内容。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凡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个人及所在处、室、年级、组、班一律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大连市第四十二中学内部安全自检制度 校园安全工作,是整个学校的最重要的工作。为了贯彻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防范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国家财产和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创建“平安校园”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学校安全自检制度。 一、安全检查的主要项目:1、师生安全教育2、校园秩序管理、大型集体活动和课余活动安全3、饮食卫生安全4、防盗安全工作5、学校周边环境安全6、交通安全7、防火安全8、疏散通道安全9、学校附属设施安全10、校舍安全11、学校财产安全。二、日常安全检查制度1、定期对食堂的卫生及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确保师生的身心健康。食堂要制定饮食卫生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师生饮水要有专人负责,严禁外人入内。定期对食品卫生进行检查,坚决杜绝“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在学校出售,严格规范进货渠道。对检查出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并检查落实情况。对学生饮食饮水情况有监控措施每月有专项检查。有保证学生良好卫生习惯、避免发生传染病流行的措施2、加强防火和消防工作。学校要定期认真排查各种火灾隐患,经常检查用火点和电源线路,及时维修和更换,添置和保管好灭火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落实,如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向总务处上报情况。3、对学校实验室内剧毒、易燃、易爆药品要妥善保管,严格管理。按要求执行出入库手续,并定期进行查验、清理和登记,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4、保管好贵重物品,如电脑、摄影机等教学仪器。教导处、总务处每月检查各部室等现代教育装备的使用情况。5、经常对学校围墙,厕所,旗杆、篮球架、单双杠、树木枝干、老的建筑等附属设施进行检查,凡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要及时修缮,保证使用安全。6、加强对校舍的维护和管理,严格执行校园校舍管理条例规定。注意经常查看校舍各部位的安全状况,对有危险的部位要及时排除,消除不安全隐患。7、学生在校期间严禁将疏散门上锁封死,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8、严格进出校门管理。门卫要从严执行来人来客登记制度。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校园、教室、食堂等,防止发生侵害学生人身安全事件。夜间值班人员要全方位的巡逻,重点部位要重点察看,防止盗窃及影响校园秩序的事件发生。对值班记录定期检查。9、对校舍、围墙、体育设施等要坚持日看、周查、月检制度。学校要严格执行安全工作检查登记(日看、周查、月检)制度,对每月内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做好记录,并认真研究,及时采取措施,逐项处理,堵塞漏洞。以保证学校安全工作万无一失。10、安全检查要经常性进行。班主任每日对所在班级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学校每月一次组织检查组对全校安全工作进行拉网式检查,检查时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并限期指定专人进行整改,事后落实整改反馈情况。校园环境管理制度第一条 全体教师应齐心协力努力创建文明、健康、向上、和谐的育人环境。第二条 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制订校园建设的整体发展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合理进行基本建设和维护管理,创设符合学校特点的花园式文明校园。第三条 创造健康向上的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年级组、班级应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第四条 全体教职员工要加强道德修养,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向上、文明协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第五条 加强校园管理。建立健全卫生包干和检查评比制度,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努力创建卫生、整洁的工作学习环境。第六条 加强行政值班和教师护导工作,继续落实校园常规的检查评比,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第七条 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防火、防盗、防电、防毒,经常检查校舍和设施及时排除隐患,确保学校安全无事故。校园保安人员工作制度保安人员必须努力学习政治、业务知识,掌握本领,服从分配,听从指挥,积极完成各项校园保安任务,具体职责是:第一条 保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第二条 佩戴使用保安器械和通讯报警工具;第三条 维护校园及周边内的现场秩序;第四条 抓获、扭送现行违法犯罪分子;第五条 控制出入校园的人员和车辆;第六条 检查监督校园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纠正违反规定的行为;第七条 协助公安机关履行职责。保安人员没有拘留、关押、审讯权;没有对违法、违反规定的人员实施罚教等处罚权;没有查处治安、刑事案件权;没有参与企业、社团之间经济、劳动纠纷的调查处理权。门卫工作制度第一条 门卫人员要做好学校的安全和防火、防台、防汛工作。第二条 工作要认真负责,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第三条 按时交接班,加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第四条 主动做好外来人员的接待工作。第五条 做好学校门前和大厅的卫生清扫工作。第六条 做好报刊、杂志的收发工作,及时准确地传达电话和有关通知。第七条 上班期间不得喝酒,不得擅自离开岗位。第八条 如工作失误导致财产遭受损失,根据损失情况,追究当事人责任。门卫检查、准入、会客登记、验证制度学校门卫制度是对一切进出学校的人员和物质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管理的制度。包括进出人员证件查验制度、外来人员入校登记制度、会客制度、车辆准入放行制度、物品出入查验制度。一、进出人员证件查验制度1、 非学校教职员工进入学校,应主动向学校保卫人员出示表明身份的相关证件。2、学校保卫人员应认真查验进入学校的外来人员的相关证件,严禁不明身份人员进入学校。3、对拒不出示证件或不能证明其身份的外来人员,学校保卫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学校并做好解释工作。4、在上课期间,学生确因特殊情况需出校门时,必须持有班主任老师签字同意的出校证明,学校保卫人员查验后方可放行并将出校证明存档备查。5、学校对居住在校内的外单位人员和家属,门卫也要进行检查。二、外来人员入校登记制度1、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必须在学校门岗保卫部门进行登记,经核实允许后方可进入。2、对拒不进行登记的外来人员或登记内容与事实不符的,学校保卫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学校并做好解释工作。三、会客制度1、学校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期间原则上不会客,确因工作需要会客的,需由教师本人到门卫室确认和登记后(或电话联系确认后)准予进入。会客必须由教师送出校园(或通知门岗监督出校门)。2、学生家长到学校找教师交流或了解学生情况时,需由教师本人到门卫室确认和登记后(或电话联系确认后)准予进入。结束后必须由教师送出校园(或通知门岗监督出校门)。3、学生家长要进学校找自己的孩子或其它学生,只能在课间由班主任老师陪同并登记后(或电话联系确认后)准予进入。四、车辆准入放行制度1、学校在正常教育教学工作期间,应关闭好校门,严禁机动车辆进入学校。2、上级视察工作或确因工作需要进入学校的车辆,需经学校领导同意后,在保卫人员的引导下停放到指定地点,禁止鸣笛,限速行驶,确保师生安全。五、物品出入查验制度1、学校保卫人员对进出学校的外来人员携带的物品进行登记,对可疑物品要进行查验,严禁易燃易爆、剧毒、管制刀具等危害物品进入校园。学校因教学需要购买的化学实验药品,必须由实验保管员带入并登记。2、学校保卫人员对带出学校的大宗物品要请示学校领导同意并查验登记后方可放行。3、学校保卫人员要加强对带入或带出学校的可疑物品的盘查,确保学校和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校园秩序联系制度第一条 分局治安管理大队与市、教育局建立联系制度,每季度进行广泛座谈,重要情况随时通报。第二条 派出所领导每月到学校走访一次,外勤民警每半个月走访一次,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帮助学校解决治安问题。第三条 派出所与学校互订联系专线电话,随时保证所、校之间的信息沟通。第四条 派出所在学校放寒暑假前和开学后,定期为学生上法制教育课,提高学生防范意识,遵章守法意识。第五条 派出所要与学校周边的娱乐场所建立联系制度,随时掌握、控制学生出入娱乐场所情况,外勤民警要定期与场所、学校互通情况。第六条 娱乐场所,不得在非节假日或上课时间容留学生娱乐,并有责任将情况通知学校或派出所。第七条 派出所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网吧的管理,外勤民警每周要对网吧进行检查,杜绝在校学生进入网吧游戏。校园及周边巡逻制度第一条 属地派出所在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段,采取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法,对校园及周边重点部位、路段进行巡逻,并设专职看护人员。第二条 巡逻期间要对校园周边的商贩及影响学校秩序的娱乐活动予以清理和取缔。第三条 对扰乱校园秩序、强抢学生财物的违法犯罪人员要坚决予以打击。第四条 派出所主管巡警工作副所长负责此项工作。第五条 做好巡逻记录,将每天校园及周边秩序情况详细记录,并做好交接工作。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学校安全工作是社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和整个社会稳定大局。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常鸣、预防为主。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管理、明确责任,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制定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第一条 建立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第二条 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全校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要直接领导安全工作小组开展工作,检查落实各部门安全工作情况。 第三条 学校副校长为分管工作的主管责任人,管理好有关处室及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对所负责的工作负领导责任。 第四条 各部门主任为所管部门安全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采取各种措施管理好本部门安全工作,如因工作不扎实、措施不得而造成事故的,直接追究部门主任责任。 第五条 各年级主任为本年级的负责人。负责本年级的安全工作,做好上传下达、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如因工作失误,造成本年级安全事故,直接追究年级主任责任。 第六条 班主任教师为本班学生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认真组织好各项活动。如因班主任组织和管理不妥等导致发生事故的将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第七条 科任教师为所教本节课的主管责任人,课堂教学始终要有教师,绝不脱岗。发现本节课有异常情况及时向班主任报告或向有关领导汇报。本节课发生问题由上课教师负责。 第八条 全体教师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禁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一旦发现由体罚和变相体罚引发的安全问题,学校将追究其责任,并由本人负责导致出现的一切后果。 第九条 后勤部门要对学校的设备、设施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并立即解决。及时处理班主任和老师反映的设施、设备安全问题,如因未能及时解决设施、设备问题而造成事故的直接追究后勤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条 如若发生安全事故,必须马上上报主管领导,并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各类安全事故视其情节和造成的影响及损失,逐层追究责任。事故及时报告制度为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第一条 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要做到不慌不乱,按应急预案实施疏散和救护,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第二条 学校负责人接到安全事故报告以后,除按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应急)程序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外,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立即如实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与事故种类相关的有关安全职能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第三条 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应当按事故的类别、性质向相关部门报告:第一款 火灾事故。学校发生火灾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内,拨打火警电话“119”,向消防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在求援施救的同时,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再按层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第二款 治安(刑事)事故。学校发生治安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内,拨打匪警电话“110“,向公安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在求援施救的同时,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再按层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第三款 食品中毒事故。学校发生食品中毒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拨打急救电话“120” ,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在求援施救的同时,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再按层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第四款 其它事故(意外事故、自然灾害事故等)。学校发生其它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由学校负责人再按层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第四条 安全事故报告的必要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它应当报告的事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追究制度为了预防学校发生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师生员工饮食根据 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责任追究暂行法,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追究制度。第一条 明确责任。部门正职及学校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部门和学校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人,学校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为第三责任人。第二条 责任追究分为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追究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行政处罚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执行。第三条 凡学校食堂未取得卫生许可证而营业的,对学校第一责任人、第二责任人、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凡学校发生特大事物中毒事故的,对学校第一、第二责任人、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记大过或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处分;凡采购腐败、过期变质、劣质食品或有可能影响学生健康的食品的,对食堂负责人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达标的,撤消食堂负责人职务,相关工作人员取消上岗资格。第四条 学院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门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第五条 学校一把手每学期初和学期末要开一次食品卫生安全分析会,及时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严格学生请假制度的有关规定为加强学生管理,严格请假制度,保障学生安全,切实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确保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杜绝“三无”现象,即:无逃学、无旷课、无离校出走。做到让领导省心,让班主任清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特制定本规定。第一条 学生请假必须家长亲自向班主任口头或电话说明缘由及时间。第二条 请假审批程序第一款 学生请假在一天以内,由班主任批准。第二款 学生请假超过一天、三天以内的,需由班主任批准和政教主任登记。第三款 学生请假超过三天的,需班主任批准和校长办公室记录。第四款 学生请假结束后,班主任要向教导处和校长办公室报告。学生如果超越请假期限,又未到校者,班主任需按程序办理续假手续。第三条 如果学生既未到校,又无请假,班主任需在1小时之内须做到(1)报教导处备案,(2)给家长联系,及时了解情况,采取措施。第四条 凡对旷课、逃学、离校出走的学生,学校一经查出,且没有请假条,将实行责任追究。学生进出校门制度第一条 学生进入学校必须服装整齐,不准穿汗背心、短裤、拖鞋和赤脚进校。第二条 学生上学、放学,一律从校门进出。第三条 上课期间,学生不得中途离校,如遇特殊情况,须凭班主任证明,交门卫人员登记后方允离校。第四条 放学时,学生不得挤在校门口停留,以免影响他人。第五条 来客须办登记手续,上课时间一般不准学生会客。第六条 按时开关大门,在一般情况下,课间不准学生进出校门。学生上下学安全管理制度 1、对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学校坚持对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要经常反复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交通规则,要采用多种方法和生动活泼的形式教会学生识别交通指挥信号,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2、对乘车的学生进行乘车安全教育:不抢上,不抢下,等车停稳以后才能上、下车,上、下车时不能使用跳跃动作,要小心不被车门挂住衣服或书包。3、乘车时学生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能伸出车窗外,不能向车窗外扔东西。如上车已没有座位,站立时要稳住身体重心,至少要用一只手抓住车上的安全拉手或扶车上座椅。4、对步行的学生,要教育和提示他们特别注意经过十字路口和横穿路道时的交通情况。学校提倡顺路学生组成上学、放学的伙伴,互相帮助、互相照应。5、学校、班级应重点留意那些有特殊情况和特殊路线的学生,应和他们的家庭取得联系,一旦他们的上学或放学出现异常情况时,学校和家庭应尽快了解原因,采取对策。6、门卫在上下学时间段,要在校门外维护秩序,保证学生交通安全。7、每天上学放学时段,学校门前有值班领导、值周教师共同值班,检查学生仪容仪表及关注安全事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8、放学前保卫人员要在学校周边巡视,及时发现可疑状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9、严格放学净校检查制度,由值班领导检查,确保无学生遗留校内。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编制目的为了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证师生充分掌握应对火灾的安全措施,在火灾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报警,自助自救,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第二条 工作原则第一款 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把损失降到最低点。第二款 坚持“及时报告,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第三款 坚持快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积极应对,防止事态扩大。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学校成立火灾事故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处置学校范围内发生的火灾事件。火灾事故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 长:潘校长、张书记成 员:王校长、李校长、主任及班主任 职 责: 第一条 根据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制定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第二条 建立健全防范火灾事故责任制,督促各班级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第三条 指导全校师生做好日常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使师生掌握基本的防火自救技能。第四条 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并及时进行检查。第五条 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协调、指导工作。第六条 负责做好火灾事故处理情况的信息汇总,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第七条 负责做好全体学生的灾后心里健康辅导。第八条 负责做好校外家长的安抚工作,防止因火灾事故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 学校火灾事故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设在校长室(联系电话:82671838)。下设疏散组、灭火组、后勤保障组和警戒组。各小组职责:疏散组:平时负责全校消防工作的日常管理及安全检查、培训演练工作,发生火灾时,做好人员和物资的疏散自救工作。灭火组:平时负责全校义务消防队(员)的学习、演练等工作,负责灭火器材、工具的保管使用和检查登记,发生火灾时开展灭火救护工作。后勤保障组:负责车辆调配、道路畅通、电气控制、水源保障、医疗救护等工作。警戒组:在发生火灾时设立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第三章 校园火灾事故的几种情况第一条 由于电器使用不当或电器及线路故障引起的线路短路等造成校园火灾。第二条 食堂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设施故障引发的校园火灾。第三条 学生玩火引发的校园火灾。第四条 不法分子蓄意纵火造成的火灾。第四章 预防措施和要求第一条 学校组织师生学习消防法和防火灭火基本知识,懂得人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遇到火灾人人都有参加组织灭火工作的义务,要做到人人都知道火灾报警电话119,基本学会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起火灾。第二条 教学区、办公楼等处,防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每学期至少两次检查各处的防火情况,发现火灾隐患及时处理。第三条 教学楼、办公楼的每层楼都备有灭火器或消防栓,防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负责定期检查防火设施,保证设施完好率达到100%,并做好检查记录。第四条 设有安全通道标志,师生共同配合,不在楼道堆放物品,保证楼道的畅通。第五章 报警和接警第一条 报警一旦发生火情,首先报警,每位师生都有报警义务。报警早、损失小,发现火警应急报“119”、“120”、“110”。报火警时要做到:第一款 沉着镇定,不要挂错电话,不延误时间。第二款 讲清起火地点、楼层、部位及报警人的姓名、电话。第三款 讲清燃烧的是什么物质,起火位置、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消防车能否到达现场。第四款 报警后,应立即派人在路口等候,引导接应消防车进入火场灭火。第五款 报警后,应立即组织在场人员扑救火灾、救助被困人员及疏散人员、物资。第二条 接警第一款 教导处接警后,应注意文明报警的有关情况,及时向校领导报告,并通报各小组、义务消防队(员)。第二款 各小组人员、义务消防队(员)及有关人员必须闻警而动,立即赶赴现场,切断电源,维护秩序,组织人员扑救,并按照本预案的任务和要求,分工负责,密切配合,迅速开展救护工作。第三款 教导处(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证通讯联络畅通。第六章 初起火灾的扑救程序和措施第一条 查明情况第一款 起火部位,燃烧物的情况,火灾范围,火灾蔓延路线及发展方向。第二款 是否有人被困,查清被困人员数量和所处位置及最佳疏散通道。第三款 有无爆炸及毒性物资,查清数量、存放地点及危险程度。第四款 查明贵重财物的数量,存放地点及受火势威胁的程度。判断是否要疏散和保护。第二条 抢救人员第一款 发生火灾时,如有人员被困,要立即组织消防及医疗力量抢救,应坚持救人第一,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救人是火场上的首要任务。第二款 进入火场救人,要选择最近、最安全的通道,如通道被堵塞可迅速破拆门窗或墙壁;遇有火场烟雾较浓、视线不清时,可以爬行前进,并采取呼喊、查看、细听、触摸等方法寻找被困人员。第三款 要注意在出入口通道、走廊、门窗边、墙角、橱柜、桌下等容易掩蔽的地方发现人员。救人时应注意安全,进入火场要带手电和绳子,可用湿毛巾捂嘴,防止中毒。可用棉被、毯子浸水后盖在身上,防止灼伤。第四款 当抢救的正常通道被隔断时,应利用安全绳、梯等将人救出。人员受伤,实施初期治理,并送往医院抢救,杜绝因抢救不及时造成伤者死亡事件发生。第三条 疏散物资第一款 火场疏散物资是减少火灾损失,控制火势,防止蔓延的有效方法。第二款 要及时疏散受火灾威胁的易燃易爆物品,对不能移动的上述物品,要集中一部分水枪均匀地冷却其外壁,降低其温度。第三款 要疏散重要文件、资料和贵重设备及物品等,并把疏散出来的物资集中存放到安全地点,指定专人看管,防止丢失、被窃或坏人乘机破坏。第七章 火灾扑救当消防队赶到时,校长应将现场情况及时向消防队汇报,告知消防队院内消防栓位置,配合消防队实施灭火,确保对消防车辆供水,保证灭火的正常进行。火灾扑灭后要协助公安消防部门查清火灾原因及后续事情的处理。第八章 善后处理第一条 及时、准确地向广大师生和家长公开信息,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第二条 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第三条 进一步加强学校火灾事故隐患排查。第四条 组织保险理赔等相关事宜。第五条 对造成火灾事故的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触犯刑律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九章 附 则第一条 应急预案备案大连市第42中学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报中山区教育局备案。第二条 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大连市第42中学制定并负责解释。第三条 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防震减灾应急预案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编制目的为确保在发生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保障学校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中山区地震救援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第二条 工作原则第一款 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第二款 坚持学校统一领导,防震减灾安全工作小组分管,各层级分级负责。第三款 坚持快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积极应对,把损失降到最低。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学校成立防震减灾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处置学校范围内发生的地震事件。防震减灾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 长:潘校长、张书记成 员:王校长、李校长、主任及班主任 职 责: 第一条 根据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编制修订大连市第42中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第二条 建立健全防震减灾责任制,督促落实相关措施。第三条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对全校师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经常性开展紧急疏散演练,不断提高师生地震减灾意识和基本技能,并切实做好思想稳定工作。第四条 地震发生时有秩序地做好人员疏散工作。重点做好教室出口和下楼梯的疏导工作。视灾情请求相关部门派出现场工作组给予援助。第五条 地震发生时,统一指挥全体教职工迅速参加抢险救灾工作。学校防震减灾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长室(联系电话:82671838)。下设指挥组、紧急疏散组、警戒处置组、伤员救护组、通讯联络组、装备保障组。各小组职责:指挥组:负责指挥协调;掌握情况,及时报告;贯彻传达指挥部命令,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置,并配备必要通讯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紧急疏散组:在现场指挥组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线路、顺序有秩序地疏散师生,疏散完毕后有秩序撤离。警戒处置组:地震发生后,迅速赶到现场,设置警戒线,划定警戒区,维护现场秩序,疏散现场人员及重要物资等,在专业部门到来之前,先进行先期处置。伤员救护组: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救治。通讯联络组:确保各小组通讯畅通,根据事态发展,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并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援。装备保障组:提供各种处置地震救援物资装备、通信设备,负责平时的装备保养。第三章 预警和预防地震预警和预防机制是:提前识别地震前兆,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区域的破坏性地震趋势做出预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预防准备,落实应对措施。第一条 信息监测与报告强化值班制度,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第二条 预警预防行动地震预警行动是依据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短期预报临震预报进行预警,分别采取工作部署防震准备临震应急反应的预防行动。第四章 应急响应第一条 临震应急第一款 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级抗震工作。各有关小组随时准备展开防震减灾任务。第二款 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第三款 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并对食堂、门卫等场所进行全面防护,保证防震减灾工作顺利进行。第四款 加强对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思想稳定工作。第五款 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各种情况,全力维护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第六款 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第二条 地震应急强烈地震发生后,一般伴有隆隆的地声、地光及地面震动,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有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此时要教育学生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恐惧慌乱,更不要乱跑,必须在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避险。第一款 震时室内、外避险听到地震警报后,处于教学楼内的师生立即停止教学活动,教师告诉学生不要慌乱,并指挥学生将身体尽量缩成一团,迅速抱头、闭眼、躲在桌下,靠外墙的学生尽量往里靠。在操场或教学楼外其他地方的师生,应该到室外合适的地方(如:空旷场地或到疏散区)去躲避,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如围墙、电线杆等)。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第二款 紧急疏散避险等到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应该立即进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路线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预先设定。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场地(如:操场或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场地)。有电时广播疏散信号,停电时用喊话器或哨声发布疏散信号,全体师生听到疏散的信号后,立即按预定的路线有秩序地进行疏散。要有序疏散:从就近楼梯下楼,下楼时要走楼梯内弯,不准在楼梯或走廊内互相拥挤,避免跌倒。相关老师应在每层楼梯把守,指挥学生有秩序地疏散,学生和疏散人员要听从指挥有序疏散。疏散过程中,行动要迅速,应排队有秩序地前进,不要争先恐后、慌乱奔跑。下楼梯时必须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转移到指定位置。疏散过程中,可以用双手护头,以防被砸伤。疏散途中尽可能不要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要立即原地蹲下,保护头部。等到稳定后,以班为单位集合,各班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校长报告。第三条 震后应急第一款 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第二款 迅速关闭、切断输电和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以及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他灾害。第三款 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到附近救护站抢救。第四款 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内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第五章 后期处置第一条 善后处置第一款 学校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第二款 学校组织有关部门制定震后的恢复重建计划并实施恢复重建工作。第二条 总结地震应急工作基本结束后,学校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进行地震应急的总结工作。在应急工作结束1周内,向上级部门报告地震应急处置情况。报告内容包括:地震事件基本情况、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处置情况、善后处置情况及拟采取的措施等。第六章 宣传、培训和演练第一条 宣传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按照“主动、谨慎、科学、有效”的原则,做好地震应急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增强全校师生地震应急知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第二条 培训积极安排对教职工的防震减灾、地震应急知识教育培训,把防震减灾、地震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培训教育课程,提高教职工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三条 演练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练。检验紧急集合、快速反应、协调配合、现场救援、后期处置等能力。不断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第七章 附 则第一条 应急预案备案大连市第42中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报中山区教育局备案。第二条 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大连市第42中学制定并负责解释。第三条 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突发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