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休克性凝血功能障碍研究进展PPT课件.ppt_第1页
创伤休克性凝血功能障碍研究进展PPT课件.ppt_第2页
创伤休克性凝血功能障碍研究进展PPT课件.ppt_第3页
创伤休克性凝血功能障碍研究进展PPT课件.ppt_第4页
创伤休克性凝血功能障碍研究进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伤休克性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研究进展,1,创伤,多发于青壮年,致残率高事故和灾难常造就大批量创伤患者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死亡原因“发达社会疾病”尽管复苏、创伤外科和重症监护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严重创伤的致死、致残率依然很高,2,创伤与凝血功能障碍,研究发现:25%的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伴发凝血功能障碍者死亡率比不伴凝血功能障碍者高4倍创伤后急性凝血功能障碍迅速成为创伤领域的研究热点,3,创伤休克性急性凝血功能障碍,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创伤诱导的凝血功能障碍或创伤早期凝血功能障碍等Hess等首先将其命名为创伤休克性急性凝血功能障碍(acutecoagulopathyoftrauma-shock,ACoTS)这一命名体现了创伤患者并发凝血功能障碍这一病理生理过程的自然进程,被广泛接受,4,ACoTS发生机制,长期以来:出血凝血因子丢失凝血凝血因子消耗液体复苏凝血因子稀释低体温&酸中毒,系统获得凝血障碍(systematicacquiredcoagulopathy,SAC),5,ACoTS发生机制-早期,组织损伤和低灌注活化蛋白C介导补体的作用,6,组织损伤和低灌注,Brohi和MacLeod等研究发现,有25的严重创伤患者在到达急诊室之前即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且在未发生酸中毒、低体温之前,仅出现在组织低灌注而并未进行大量液体复苏时内源性急性凝血功能障碍(endogenousacutecoagulopathy,EAC)或ACoTS组织损伤和低灌注是创伤后早期ACoTS必需条件,7,活化蛋白C介导,凝血酶结合的内皮细胞表面上的血栓调节蛋白启动蛋白C抗凝途径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通过凝血酶-TM复合物活化蛋白C,将其抗凝作用放大超过10倍蛋白C通过使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失活进一步发挥抗凝血活性,并由此引发纤溶亢进,8,补体,先天免疫系统中占据着核心角色机体遭受创伤早期即被激活缺血再灌注后TM的表达和蛋白C的活化需依赖补体的参与,9,ACoTS发生机制-晚期,侧重于传统的SAC血液制品的使用低体温酸中毒炎症反应,10,ACoTS与DIC,创伤早期AC:出血增加,继之高凝状态,血栓形成风险增加Gando将其称为由纤维蛋白溶解(出血性)DIC表型转变为抗纤维蛋白溶解(血栓)DIC表型Johansson等在一项针对某个一级创伤中心成年创伤患者的研究发现,15%的患者存在ACoTS,却并未观察到明显的DIC,11,ACoTS与DIC,ACoTS与创伤后DIC具有类似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过程,但二者又并非完全相同对于二者本质的严格区分并不能给临床治疗带来积极的指导作用相比之下,提高对ACoTS的重视程度,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改善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更有意义,12,ACoTS的早期检测,传统的凝血检验:基于某一时间点的检测不能反应连续变化不能反映血小板功能对纤溶亢进的诊断价值较小耗时,13,ACoTS的早期检测,血栓弹力图检测内容广泛,结果更为直观反映血液凝固的动态变化过程反映血小板功能评估凝血全貌判断出血和血栓风险进而指导成分输血,14,ACoTS的治疗,损伤控制性复苏:早期输血,成分输血,允许性低血压以及最小剂量晶体复苏大量失血协议:24h内输血量患者循环血容量或输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