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研究(1).pdf_第1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研究(1).pdf_第2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研究(1).pdf_第3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研究(1).pdf_第4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研究(1).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随着金融竞争的加剧和金融一体化的推进国际金融业不断经历着一系列深 刻的变化由传统的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传统的金融业分工和金融业 界限日益模糊而在此过程中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融合尤为突出二者的不断融 合形成了所谓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银行保险起源于欧洲并在世界主要发 达国家蓬勃开展不同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银行保险发展模式作 为一个金融业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银行保险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正确 认识银行保险并结合我国的国情选择一种可行的银行保险发展模式成为我们 亟待考虑的问题本文就是以银行保险产生与发展的经济理论为基础在我国特 定的金融环境下探索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道路提出了阶段式的发展模式 本论文围绕这一主题从四个方面展开了研究 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文献综述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 内容 第二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银行保险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并利用经济学基本 理论和学说从内外环境两个方面探究银行保险出现的本质原因和基本动力 第三章介绍了银行保险的四种实现方式对不同的实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找出其中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的地方 第四章介绍了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现状 指出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不足之处 分析影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内外因素 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保险发展之路 论文结论总结了本人所做的工作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银行保险发展模式金融控股公司阶段式 ii abstract with the aggravation of financial competi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financial services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dustry is going through a series of deep changes constantly, from operated separately traditionally toward mixed operation. divide the work in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financial industries demarcation line is fuzzy day by day. in this course, the integration of banking and insurance is particularly outstanding; the constant integration of the two industries has formed the so-called bancassurance. the bancassurance originated from europe, and launched vigorously in the main developed countries of the world. different country has formed different bancassurance development mode.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with relatively backward financial industry, the bancassurance is just as first stage in our country. analyzing the bancassurance correctly, and considering our countrys conditions and choosing a kind of feasible bancassurance development mode, become the question we must settle urgently. based on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 our countrys specific financial environments,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 road to bancassuranc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stage type. this dissertation develops this subject in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chapter one recommends the selected title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meaning, document survey and main contents. chapter two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he bancassurance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from different views, utilizes the basic theories of economics and probes into essential reason and basic motive force appearing in bancassurance from two respec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chapter three recommends four kinds of way to realize the bancassurance, carries on deep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different realization modes, finds out the lessons from the meaning and directive significance among them. chapter four introduces current situation of bancassurance in our country,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 analys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 of development of bancassurance of our country, and finds out the bancassurance developing mode of suiting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last part summarizes the ideas presented in the dissertation, and brings iii forwards insufficiencies for further study. key word: bancassurance; development mod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stage type 湖 南 大 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绪 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经过 20 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 加入 wto 意味着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期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向更加市场化的方向迈进 同时 也意味着我国的经济体系将全面纳入国际经济体系之中与此同时作为中国经 济体系核心的中国金融业也将逐步融入到全球的金融体系中去而随着金融竞争 的加剧和金融一体化的推进国际金融业不断经历着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金融业 内三大支柱银行证券保险联手合作相互渗透的趋势日渐明显由传统 的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金融集团不断涌现传统的金融业分工和金融 业界限日益模糊而在此过程中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融合尤为突出二者的不断 融合形成了所谓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这对传统的金融理念产生了极强的冲 击也使整个世界金融业发生深刻的变革 目前按照有关的金融法规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 而我国已经加入了 wto对国内金融业的保护期也即将结束国内金融服务市场 将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随着国外金融业的不断进入国内金融业将面临更大的 挑战他们不仅仅在资金实力产品开发技术展业方式业务管理水平等方面 大大强于国内金融业而且还拥有混业经营的优势可以为顾客提供一站 式的服务大大的满足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方便的服务因此如何适应国 际金融业的一系列变化与国际金融业接轨迎接国外全能金融的挑战同 时保证我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保险业的一项重要课题银行与保 险合作构建银行保险战略发展银行保险对我国保险业来说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但是 由于我国金融业发展起步较晚 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 20 多年的飞速发展 仍旧存在金融市场与金融创新不甚发达金融体系金融监管较为落后等问题 这样如果没有深入分析我国现阶段银行业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 而盲目地引进国外银行保险的发展战略照搬照抄势必会导致银行保险的畸形 发展所以发展银行保险必须认清我国金融业目前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同时 借鉴国外成功的做法找出适合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之路 1.1.2 选题意义 银行保险是金融领域的一个创新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尤其在中国这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研究 2 样一个金融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保险市场的发展还很不成熟保险产 品的技术与创新还远远不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 国的银行业在国民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相对于证券保险行业 有着绝对的优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充分强 调了保险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提出了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的 伟大号召为保险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论文 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入手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充分利用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优 势地位加强银行与保险的合作与融合找出一条适合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道路 这样对于加快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壮大保险业的实力促进保险产品的创新与金 融体系的完善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1.2 文献综述 银行保险的雏形最早是在欧洲产生的虽然银行业与保险业的相互融合和相 互渗透在欧洲已经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但是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这个概念 则是出现不久正如不少的金融范畴一样对于它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少 学者从各种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1.2.1 银行保险的概念界定 1多利萨k弗勒dorlisa k. flur对于银行保险给出的定义仅仅将通过 银行销售保险产品界定为银行保险1 2乔治斯通george stone则认为银行保险的定义应该有狭义和广义之 分狭义的银行保险是指人寿保险公司通过银行这一销售渠道来销售人寿保险 年金以及投资类产品而广义的概念则包括了其他不同的形式包括银行和保险 公司业务的进一步融合交叉合并2 3人寿保险营销和研究协会的保险字典里银行保险被定义为银行或基金 组织提供的人寿保险服务 3 4小哈罗德斯凯博harold d. skipper, jr在其国际风险与保险一书 中指出银行保险主要是指银行和保险人之间为通过银行推销保险而做出的一种 安排如购并合资市场联盟等其中保险人主要负责制造生产保险产品 银行则致力于销售4 5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cnp给银行保险的定义是银行保险是保险产 品的一种新的分销方式从狭义上讲它是指通过银行或邮局的网络销售保险产 品从广义上讲它是从利用银行的客户信息资料发展直接销售5 6瑞士信贷集团认为所谓银行保险即是将银行和保险两类在过去看来是不 硕士学位论文 3 同性质的金融业务结合在一起通过所创设的不同银行保险产品一揽子提供给 客户所有产品都是针对客户的需求以及对未来金融服务业务变化的分析而设 计的以便迎接未来的挑战6 7. 作为欧洲银行保险业务的领头羊之一的富通国际集团将银行保险定义 为通过银行营销和分销个人保险7 8.郑伟孙祁祥则从金融服务一体化的角度来定义银行保险他们认为银 保融通又称银行保险是在金融服务融合金融服务一体化的框架下发展起来 的一个概念银保融通是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达成的一种金融服务一体化的安 排其中保险公司主要负责产品的制造银行主要负责产品的销售 8 1.2.2 银行保险的理论基础 理论界对银行保险发展问题的专门研究不多就我所能搜集的范围目前还 没有发现专门探讨银行保险发展问题的理论性专著国外对银行保险发展问题的 理论性探讨散见于金融创新理论资产同质性理论和范围经济理论中 1银行保险产生的理论基础研究 1西尔伯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 银行保险归根到底是一种金融创新创新的诱因可以用西尔伯的约束诱导型 金融创新理论来解释西尔伯认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化利 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是在努力消除或减轻施 加给企业的经营约束中实现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创新的因此金融创新是 金融机构对于它的约束所做出的反应9 2凯恩的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 银行保险的创新与政府管制之间的博弈行为可以用凯恩的规避型金融创新理 论来解释凯恩认为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相互独立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不 断斗争的过程和结果金融机构对管制所造成的利润下降和经营不利等局面做出 的反应就是进行创新回避管制以便把约束以及由此造成的潜在损失减少到最 低限度10 3栾培强施建祥的研究 栾培强2000从分析银行保险的产生与发展及促使其产生的因素着眼提 出了金融环境的变化导致了银行保险的产生而银行保险的产生又对金融业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加剧了金融业融合的趋势这也会对我国的金融体系的变革起到 一定的推动作用11 施建祥2002从分析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的现状入手提出发展银行保险 业可以降低保险销售成本拓宽保险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规模从而提高保险 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12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研究 4 2银行保险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 1manoj kumar 的 swot 分析 美国的 manoj kumar2000运用 swot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分析法对银行保险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银行保险可以发掘更多的金融 需求可以促进金融创新与技术的发展13 2郑伟孙祁祥的供求分析 郑伟 孙祁祥 2001 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银行保险发展的推动因素 指出银行保险可能存在的问题金融风险蔓延搭配出售监管规避等认为银行 保险代表了今后中国金融业金融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8 3吴荣李加明的三赢研究 吴荣李加明2001从与国外银行保险业比较的角度提出了我国银行保 险业的发展可以实现银行保险客户三赢的结果有利于金融体系的完善 与发展14 4郭颂平郑荣年的风险管理分析 郭颂平郑荣年2003从银行保险的风险管理及其防范为切入点深入分 析了银行保险面临的风险提出了风险规避与控制的具体对策15 1.2.3 银行保险发展的模式研究 1saunders 和 walter 的混业模式研究 根据 saunders 和 walter1994的研究银行保险混业经营的模式主要有四 种完全全能银行模式德国全能银行模式英国全能银行模式美国金融控股 公司模式16 2陈征宇的金融控股公司研究 陈征宇2002对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着重研究了我 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法律环境监管环境文化环境进而提出我国银行保险发展 应该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17 3张玉英的金融服务实体研究 张玉英2003在分析了市场营销产品开发资源整合等银行保险的集合 优势之后提出了银行保险的模式并进行相应的利弊分析指出银保合作的出路 在于银行与保险合并成立一个新的强大的金融服务实体18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本论文主要围绕寻找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这条主线通过介绍银行保险概 念的产生与发展分析这种金融创新方式出现的原因和动力进而介绍国外银行 硕士学位论文 5 保险的具体做法找出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最后提出 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模式 第一部分 绪言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文献综述论文研究思 路及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 介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银行保险概念的不同理解银行保险的历 史沿革并利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学说如约束诱致假说自由管制的博弈 资产同质性理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等从内外环境两个方面对银行保险 经营业务的分析探究银行保险出现的本质原因和基本动力 第三部分 介绍银行保险的一般实现方式 国外先进国家在银行保险领域的具 体做法与实现模式并且对不同的实现模式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找出其中具有借 鉴意义和指导意义的地方 第四部分 分析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不足之 处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值得肯定的地方分析影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 内外因素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保险发展之路阶段式发展道路在银行 保险发展的初级阶段采用紧密的协议合作方式在银行保险发展的高级阶段 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以促进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与金融一体化的进步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研究 6 第 2 章 银行保险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分析和环境分析 2.1 银行保险的定义与历史沿革 2.1.1 银行保险的定义 银行保险的雏形最早是在欧洲产生的尽管在欧洲银行业与保险业相互结合 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但是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 概念在权威经济学大辞典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没有对银行保险 业务作专门的定义 只是把在西班牙和法国非常普遍的银行保险合作称之为“一站 金融店”one-stop financial shop 19 如前所述业内学者分别从各个方面业 务经营策略组织形式等对其作了多种多样的界定可以说是见仁见智各 有千秋 笔者认为对于银行保险的定义可以从浅层次和深层次两方面进行界定 浅层次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保险公司负责生产保险产品而仅仅将银行作为销售渠 道来销售保险产品 深层次的银行保险则是指银行与保险公司的业务相互交叉出现产权上的融 合与合并形成一个新的广泛的金融服务实体向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品种的金 融服务 从深层次的银行保险的定义可以看出银行保险已经由最初的保险公司生产 产品银行进行销售这一简单形式发展到银行与保险公司相互融合的双向流动 从而形成银行与保险公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银行保险不是银行+ 保险的简单组合而是银保双方紧密相连相互融合它代表了银行保险 的发展趋势正是由于有了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这种双向的融合与渗透而原有 的银行保险已经不能充分表达这一新兴行业的内涵与特点才使得银 行保险bancassurance这个词语脱颖而出 2.1.2 银行保险的历史沿革 尽管 bancassurance 这一术语只是在最近才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实际上银 行业与保险业相互合作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例如比利时的 cger西班牙的 caixa of barcelona 以及法国的 cnp这些公司从 19 世纪就已经全面提供银行与 保险服务了通过银行的网点销售保险产品的模式始于法国在 1973 年法国已有 两家保险公司在保险营销的方式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运用自己的银行母公 司的网点销售保险产品一家是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和农业保险互助会合资成立 硕士学位论文 7 的保险公司soravie另一家是法国百利投资银行paribas下属的一家银行保 险公司20但一般认为银行保险的真正出现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根据国外 学者丹尼尔1995的研究银行保险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1 第一阶段是在 1980 年以前在这一阶段银行保险仅仅局限在银行充当保 险公司的代理中介人这一层面上严格意义上的银行保险尚未真正出现银行通 过向保险公司收取手续费介入保险领域这一阶段银行尽管也直接出售保险单 银行信贷保险但只是作为银行信贷业务的补充而进行的其目的是减少银行 承受的风险例如当时许多银行在发放抵押贷款时要求借款方必须对其所提供的 抵押物进行保险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关系纯粹是合作关系不存在竞争这一阶 段为银行以后介入保险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第二阶段大约开始于 1980 年在这一阶段银行开始开发出一些与银行传 统业务大相径庭的金融产品开始全面介入保险领域这被认为是银行保险的真 正起源银行开发出一些资本化产品如养老金保险合同这一阶段法国的银 行保险发展最为普遍客观上银行开始进入保险业与保险公司展开竞争但这一 阶段银行保险的发展主要是银行为应付银行业之间的竞争而扩展业务范围丰富 业务品种力求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第三阶段大约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的这一阶段是银行保险发展的关 键时期银行保险开始成为人们感兴趣的话题银行为应对保险公司在这一时期 也全面拓展这项业务的激烈竞争采取了各种措施如新设并购合资等成 立银行保险公司将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结合起来银行所推出的保险产品较上 一阶段大大增加银行介入保险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银行保险的组织形式更为 复杂如英国的银行开始直接提供纯粹的寿险产品在欧洲的其他国家银行业 推出了复杂多样的保险产品西班牙的银行在该时期就推出了终身寿险保单在 该阶段银行借助于其特有的优势使得银行保险业务发展迅速具体表现就是银 行保险所实现的保费收入占保费总额的比例不断上升这里我们不妨用银行的 保险业务收入占保险费总收入的比重来表示银行保险的发展情况表 2.1 表示了 欧洲国家银行保险业务从 1989 年到 2000 年的比例 随着欧洲银行保险的发展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银行保险发展的浪潮 特别是 1998 年 11 月美国花旗银行兼并旅游者集团通过资本融合方式将银行保 险推向了高潮可以说银行保险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是大势所趋成为全球性的经 济现象在法国寿险保费销售总量中将近 60%是通过银行网点来实现的在西 班牙一些重要的银行集团所属的人寿保险公司已经排名在该国保险市场的前 茅在欧洲国家几乎所有著名的保险公司都较有深度的参与了当地的银行保险 业务如比利时波兰匈牙利土耳其等一些重要的保险公司已与一些重要的 银行签订了合资协议在南美地区的巴西一些专门从事银行保险业务的保险公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研究 8 司已成为保险市场的先锋在阿根廷一些大银行或是成立自己的保险公司或 是与保险公司合资开发银行保险市场在美国克林顿总统签发了新的金融服 务现代化法案明确了银行保险公司及证券公司可以在商业合作上建立业务往 来关系使美国花旗集团在该法律出台前与美国旅游保险公司的合并模式彻 底合法化在日本作为世界第一大寿险市场以前寿险产品一直是通过传统的 个人营销方式来实现的但是现在的日本政府已开始全面启动银行保险市场允 许银行销售保险在我国的台湾银行保险正在迅速发展中几乎所有的银行都 与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了在业务上便于管理许多银行先后成立了 自己的保险经营部门或代理公司 银行把自身的客户信息提供给合作的保险公司 通过自己的网点销售保险产品从而得到保险的佣金收入 表 2.1 欧洲部分国家银行保险业务比例 国别 1989 年 1994 年 2000 年 法国 52% 55% 60% 西班牙 - 21% 40% 比利时 - 20% 40% 荷兰 17% 22% 35% 意大利 - 12% 30% 英国 10% 16% 28% 德国 - 8% 14% 资料来源bests reviewproperty/casualty edition 2001 年 4 月 银行保险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保险销售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各种保险销 售渠道所占份额也重新洗牌 43 如在西班牙法国和比利时等欧洲银行保险 发达国家银行保险在个人寿险业务的市场份额用几年时间就翻了一番总的趋 势是保险公司直接营销所占份额基本持平但所占份额很小而银行保险所占 份额快速上升个人代理人经纪人所销售的保险份额逐年减少被银行保险所 取代如表 2.2 所示由此可见银行保险是保险发展的大趋势 同时银行通过发展银行保险业务也取得了丰厚的直接收益如在欧洲银 行保险业务所实现的佣金收入占银行总利润的比例由 1990 年的 1%上升到 2000 年的 10%预计到 2010 年可占到 15%左右22 硕士学位论文 9 表 2.2 欧洲部分国家保险销售渠道占比分析% 年份 销售渠道 1994 年 1995 年 1996 年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直接 3.0 3.2 3.4 3.1 3.0 2.8 银行保险 33.8 39.1 40.9 48.1 56.2 66.3 个人代理人 21.3 18.7 16.7 13.6 10 8.9 经纪人 41.9 39 38.9 35.3 30.8 22 资料来源nedege genetay. philip molyneux. bancassurance, macmillan, 1998, 35. 2.2 银行保险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分析 2.2.1 金融创新理论 从本质上来讲银行保险是一种金融制度的创新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在新的 经营环境下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所进行的业务和制度的变更是金融创新的 产物首先我们用金融创新理论来分析银行保险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金融创新financial innovation的定义目前国内外解释有许多种大多来 自熊彼特schumpeter对创新的研究熊彼特是西方第一个从理论上研究创新 的经济学家他研究的对象是经济发展中微观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创新包括 五种情形1新产品出现2新生产方法或技术的采用3新市场的开拓 4新原材料供应来源的发现5新企业管理方法或组织形式的推行熊彼特 在经济发展理论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912一书中对创 新所下的定义给金融创新定义打下了基础23 陈岱孙厉以宁主编的国际金融学说史则在熊彼特经济创新的定义基础 上将金融创新定义为在金融领域内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 新的结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它泛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 上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包括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方式新的金融市场新 的支付清算手段以及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与管理方式等内容整个金融业的发展 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信 用货币的出现商业银行的诞生支票制度的推广等都是历史上最重要的金融创 新24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的当代金融创新一直到目前还不断呈现出蓬勃发展趋 势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金融创新具有如此生命力呢金融创新的原始动力何 在为了从理论上阐述金融创新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了不少不同的见解由 此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当代金融创新理论流派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研究 10 2.2.1.1 西尔伯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 西尔伯w.l.silber主要是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的西尔伯研究金融 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 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 取的自卫行为 西尔伯认为金融压制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控制管理这种因外部条 件变化而导致的金融创新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里必须区别两种情况一种情况 是外部条件变化而产生金融压制使金融机构的效率降低金融机构必须努力通 过创新提高效率来弥补这部分损失另一种情况是金融压制使得金融组织所付出 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创新是对金融压制的反应其代价与压制所造成的机会成 本增长是一致的因此金融机构通过逃避压制来尽量的降低其机会成本增加所带 来的损失二是内部强加的压制为了保障资产具有流动性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偿 还率以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产营运的安全金融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资产负 债管理制度其中有偿还期对称各种资产运用比率等这些管理制度一方面虽 然确保了金融企业的营运稳定另一方面却形成了内部的金融压制两个方面的金 融压制特别是外部条件变化而产生金融压制时实行最优化管理和追求利润最大 化的金融机构将会从机会成本角度和金融企业管理影子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区别来 寻求最大程度的金融创新这就是微观金融组织金融创新行为的逻辑结果9 2.2.1.2 凯恩的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 凯恩e. j. kane提出了规避的金融创新理论所谓规避就是指对 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规避创新则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 理的行为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 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 10 各种形式的经济立法和规章制度从宏观上可视为保持均衡和稳定的基本措 施经济个体寻求规避实际上反映了代表公众利益的国家实行法制和个人利益 中以利润最大化为基本原则的经济个体之间的经济法律关系也表明了在市场机 制约束下和法制基础上经济个体寻求最大利润的过程经济个体为了追求自身利 益通过有意识的寻求绕开政府管制的方法来对政府的限制做出反应从而获取 最大利润事实上规避已经被认为是合法的了 由此凯恩设计了一个制定规章制度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制定经济规章 制度的程序和被管制人规避的过程是相互适用和相互作用的通过这个阶段逐步 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和实用的规章制度 对金融的控制和因此产生的规避行为是以辩证形式出现的政府管制是有形 硕士学位论文 11 的手规避则是市场无形的手许多形式的政府管制与控制实质上等于隐含的税 收阻碍了金融业从事已有的营利性活动和利用管制以外的利润机会因此金融 机构会通过创新来逃避政府的管制金融企业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适应能力是很强 的因为需求增长必然促进货币供给扩大货币供给的过程可以采取许多替代 品即新金融工具的形式来完成但是当金融创新危及到金融稳定和货币政 策不能按预定目标实施时政府和金融当局又会加强管制同时不同于传统金融 工具的替代品又会为规避而不断产生这样管制又将导致新的一轮创新管 制与规避引起的创新总是不断的交替形成了一个辩证的过程以上两者相互作 用过程虽然有时滞阶段但在这个阶段中被管制者的适应能力增强随之金融 创新的效率也提高这主要归因于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被管制对象能力的 提高和这些金融企业对于通货膨胀以及其他的经济环境变异所产生的不稳定变得 更警觉了10 2.2.2 金融资产同质性理论 2.2.2.1 资产专用性与资产同质性 金融资产的同质性是和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所谓资产专用性是指对已经投入生产过程的资产进行再配置的难易程度或者 是再配置已投入生产要素成本的高低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要素被认为是完全同 质的投入各行业的要素没有差别因此资本在行业之间转移的成本被忽略但 现实情况是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素品质要素结构和特征即资产具有专用性 因此要素存量在不同行业的再配置必然涉及一定的费用产生一定的成本一个 行业的资产专用性越强改变旧资产的转换成本越高于是行业的进入壁垒和垄 断程度越高相反资产同质性越强则变更经营领域的成本越低因此一个 经济结构中资产的同质性越弱行业的分工程度越高 2.2.2.2 金融资产同质性 金融业无论是银行业或保险业其资产要素概言之不外乎资本信息和企 业家才能三种资本又可分为现实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类现实资本在银行业和保 险业中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货币m0m4其中现金资产m0的资产专用 性最低是一般等价物可任意配置于不同行业然后从 m0到 m4资产专用性 渐强但就总体而言金融业是直接经营货币资产而非实物资产的部门显然无 论是何种形式的货币资产相对于实物经济部门而言其资产专用性要弱得多 现代经济词典将资产定义为由企业或个人拥有的并具有价值的有形财产或 无形权利 25 有形财产在现实社会中千姿百态而能够给持有者带来收入流量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研究 12 的无形权利主要是股权债权货币三种形态的金融资产正由于金融资产本 身作为一种无形权利存在的特点其资产的专用性很弱在不同金融部门之间的 转换成本很低唯其如此随着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当今世界经济结构变化过 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更多实物经济部门的资产结构中有形资产的比例逐渐 下降而以各种无形权利存在的金融资产比例在不断上升这一变化实际促进了 资本自由转移和交易费用的降低 就金融业本身看由于金融创新金融资产在不同金融部门之间的转移更加 充分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产品有时已难以界定其不同金融部门的归属比如 证券部门推出的开放式基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替银行存款并比后者更能实 现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统一再比如保单抵押贷款就是一种比银行贷款更为方便 的金融产品更有甚者作为传统银行功能的支付清算也正在为各种货币市场 工具所取代近 20 年来金融创新正在模糊不同金融部门的原有界限这是金融 一体化的重要特征 26 除了金融资产弱专用性这一因素导致的金融一体化外不同金融部门另两个 经营要素信息和企业家才能同样不具有专用性 信息是金融业经营所需的第二个要素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金融业就是 一个在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部门对于一家金融机构其获取 的信息不外乎三种宏观信息行业信息和企业信息由于不同金融部门面临同 样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因此可以假定它们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财政货币政 策取向以及各种非经济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完全相似尽管在信息利用上它们可能 根据自身情况各取所需但这并不构成严重的信息专用性问题同样作为不同 金融部门的同一客户更不存在信息专用性问题事实上无论是银行或保险部 门可以对同一客户的信息开展更多的服务比如向同一企业贷款和销售保单 理论上能够获得信息成本这是银行保险经营体产生效率的一个来源 在许多经济学家的眼中企业家才能实际上是一个创新问题熊彼特1934 23 企业家才能作为金融业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也不存在突出的专用性从历 史上看银行业早期的创新主要基于资产负债表展开包括各种融资工具的创造 资金的科学运用和资产负债的合理配置等后期的创新则突破了资产负债表涉 及到更多表外工具的使用所有这些创新使得银行部门资产的专用性更加弱化 同样保险经营部门的创新也在竭力获取银行的优势如保单抵押贷款自动保 费缴付系统投资连结保险等因此银行业和保险业企业家才能的发挥不仅降 低了其资产专用性而且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金融资产的同质性使得金融企业在集合不同业务单元时能够产生规模经 济和范围经济从而增强金融企业的竞争优势 硕士学位论文 13 2.2.3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 2.2.3.1 规模经济分析 规模经济 economy of scale 是研究厂商的规模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概念 是指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的状况反之则 是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通常是以成本产出弹性e来计量e 表示单位产 出百分率所引起的平均生产成本变动的百分率 e=c/c/q/q=mc/ac mc 表示边际成本ac 表示平均成本在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相等时e 等 于 1当成本与产出按比例增加时那么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也就不复存在 如果规模经济存在 成本增加低于产出增加的比例边际成本就会低于平均成本 因而 e 小于 1最后当规模不经济存在时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因而 e 大 于 1 我们可以从图 2.1 分析一下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情况 图中 123 分别代表最小中等最大三种规模的金融机构中等规模金 融机构的最低平均成本是最小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起初 显示了规模经济但当产出水平较高时就显示出了规模不经济而最小和最大 规模金融机构的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不会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因为长期 中存在着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也就是说小规模的金融机构以最低平均成本 经营是低效率的因为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规模报酬递增的优势以更低 的平均成本进行经营即实现了规模经济 smc1 sac1 lac smc2 sac2 lmc smc3 sac3 产量q 成 本 c 注lac: 长期平均成本lmc:长期边际成本sac:短期平均成本smc:短期边际成本 图 2.1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研究 14 金融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即金融业的要素平均成本曲线是 一条很平缓的 u 型它的最低点即厂商的长期生产点所代表的产量即其提 供的金融服务的数量要比普通行业最小平均产量大得多这就是说金融行业 是一个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行业因此金融业中各行业极容易侵入对方领域 扩大业务范围以实现自身的规模经济效应 实际上银行保险形式下的合业经营可通过规模经济提高效率在费用或投 资水平给定的情况下在一定的范围内银行保险的业务量越大效率越高有 效的分工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强制性分工的结果只能是损害效率在知识经 济时代在金融业已进入了交易金融的时代再过分强调分工就会走向其理论 的反面即阻碍效率因为分工越细意味着壁垒越多从而交易成本越大另 外正当的竞争中自然产生的垄断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它表明了规模经济的内 在要求 银行保险在创建品牌开发高度细分化的产品建立与维护信息技术系统 进行资产管理以及建立分销网络时都会存在规模经济问题银行保险主要从以 下几个方面存在规模经济1银行保险可以依托其多元化的业务发挥整体优 势设计出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建立规模化的营销网络 从而降低竞争成本2银行保险规模的扩张和业务的多元化为缩短金融创新 周期和降低金融创新成本提供了有利条件3银行保险业务领域广阔服务全 面某些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更广泛的产品和业务上从而可以降低平均成本 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它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分支机构和已有的其它全部销售渠道 以较低的边际成本销售附加产品4由于信誉的外溢效应的存在银行保险可 以利用在提供一种服务时获得的信誉向客户推荐其它金融服务另外在客户看 来规模大也意味着支付能力更强规模是给投资者的一种信号信誉或声誉在 吸引新客户留住老客户方面特别管用 2.2.3.2 范围经济分析 范围经济economy of scope是指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各自生产一 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两个企业分配到的投入物相等如果企业的联合 产出低于独立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那么其生产过程就涉及到范围不经济范围 经济的程度可通过研究企业的成本来确定如果单个企业使用一定的投入组合生 产出比两个各自独立生产的企业更多的产出那么单个企业的成本就低于独自生 产的企业的成本我们可以用范围经济度sc来衡量 sc=cq1+cq2-c(q1 q2/cq1 q2 式中cq1表示生产 q1 的产出所耗费成成本cq2表示 q2 的产出所耗费的 成本c(q1 q2是生产两种产出所耗费的联合生产成本 在范围经济的情况下联 硕士学位论文 15 合成本低于各自单独成本之和因此sc0当范围不经济时sc 是负数sc 的值越大范围经济的程度就越高 金融机构的范围经济则是指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例如业务品种经营领 域等的变化能使得金融机构经营的平均成本降低和收益提高反之则为金融机 构的范围不经济 范围经济产生于多元化经营但多元化经营所运用的组织形式各不相同下 面我们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区分两种不同的混业经营的情形分别计算其成本与 收益函数 第一种情形每一项业务由各股东控制各业务之间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财 务上完全独立在分业经营体制下各专业化金融机构就是这么一个例子它们 既没有多元化带来的收益也没有与多元化相关的组织成本在这种情形下如 果金融机构有过多的资源股东可以选择减少资本或分配更多的利润由股东直 接对资产进行多元化投资 第二种情形金融集团选择经营相关业务的多元化战略金融集团经营的相 关业务包括彼此相联系的金融业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金融集团中包含一个商业 银行一个保险公司 这个成本方程可以表示为 c(d)=f(dlsm) c(d)与多元化经营有关的成本 d集团内存在的业务单位数量 l各种业务之间的关系和相关程度 s集团总销售额 m集团监督各类业务带来的成本增量 d 服从多元化业务的一个假设即业务数量越多不论是否相关组织成本 越高l 反映了不同业务之间关系的数量总的来说关系越多越复杂s 是另一 个反映集团复杂程度的指标表现为集团的规模我们利用销售量来衡量对某 些金融机构我们用总增加值衡量成本函数对四个变量的偏导数都是负的 从金融集团多元化经营获得好处的方程可以反映为 b(d)=g(dgsc) d集团内存在的业务数量 g因共享投资与管理费用而减少的成本 sc多元化经营带来销售额的增量 收益方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d 变大时b(d)变小当 g sc变大时b(d)变大d 与 b(d)之间的反向变化关系表明多元化程度越高从多 元化经营中获得的边际收益越小在这个假设之后的基本经济学原理是业务单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研究 16 位数量越多它们之间协同效应出现的可能越小所以很难在相关业务中实现协 同效应 均衡的一个简单近似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b(d)=c(d)如果假设 l gsc s 在短期内是常量那么实现均衡的条件是c(d)/d=b(d)/d见 图 2.2 边际收益/成本 边际成本 集团收益 最优数目 d* 业务单位数目 图 2.2 业务相关时金融集团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 短期均衡由最优业务单位数量 d*表示d*随着上述成本和收益方程变量的改 变而改变 这里涉及到了资产专用性的问题就金融业而言不仅银行证券保险各 业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而且由于其经营对象是货币资产而非实物资 产因此相互转换十分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