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治疗药物PPT课件.ppt_第1页
恶性肿瘤的治疗药物PPT课件.ppt_第2页
恶性肿瘤的治疗药物PPT课件.ppt_第3页
恶性肿瘤的治疗药物PPT课件.ppt_第4页
恶性肿瘤的治疗药物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恶性肿瘤的治疗药物,2019/12/12,1,内容提要,1,2,3,4,2019/12/12,2,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WHO2000年数据:全球新发恶性肿瘤患者男性530万,女性470万,现患人数超过2200万,死于这一疾病的62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12.6%;恶性肿瘤正在成为21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2019/12/12,3,我国恶性肿瘤的现状,70年代癌症死亡70万,90年代死亡130万,20年间癌症调整死亡率上升12%;2000年癌症发病人数180-200万,占世界总数的1/5;死亡人数140-150万,占世界总数的1/4。,2019/12/12,4,恶性肿瘤的形成,2019/12/12,5,肿瘤细胞的特点和组成,特点:常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基因被开启或激活,而与细胞分化有关的基因被关闭或抑制,从而使肿瘤细胞表现为不受机体控制的无限增殖状态组成:增殖细胞群:增长迅速的肿瘤,对药物敏感非增殖细胞群:静止期细胞、无增殖力细胞(已分化细胞)和死亡细胞三部分,其中静止期细胞对药物不敏感,可能与肿瘤复发有关,2019/12/12,6,肿瘤细胞的特点和组成,两类肿瘤细胞群,生长比率(growthfraction,GF):肿瘤增殖细胞群与全部肿瘤细胞群之比。,肿瘤细胞群包括增殖细胞群和静止细胞群(G0期)。,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时间),2019/12/12,7,增殖细胞群:按指数分裂繁殖,对药物敏感(增长快的肿瘤GF值大接近于1,对药物最敏感、疗效好,GF值小的肿瘤,对药物不敏感,疗效差。)2.非增殖细胞群静止(G0)期细胞(复发的根源)无增殖力或已分化的细胞死亡细胞,肿瘤细胞的特点和组成,2019/12/12,8,内容提要,1,2,3,4,2019/12/12,9,抗肿瘤的主要治疗途径,2019/12/12,10,外科手术治疗,依然是绝大多数实体肿瘤治疗的基础和根本手段手术治疗仅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组织,但对镜下转移的癌组织和血道播散的肿瘤细胞无能为力手术治疗水平已经到达了一个平台,更大范围的组织切除不仅无益,甚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19/12/12,11,放射治疗,为局部治疗,无法控制肿瘤的远处转移在某些肿瘤如头颈部肿瘤占有重要地位在某些肿瘤的治疗中敏感性低、容易复发肿瘤组织的致死量和正常组织的耐受量较为接近,副作用明显,2019/12/12,12,药物治疗,大多数实体肿瘤的药物反应率均在20-30%药物治疗对肿瘤细胞的攻击是相对非选择性的原发或继发抗治疗肿瘤细胞亚群的出现可产生耐药针对同一种肿瘤类型、同一部位的肿瘤,不同的病人采取同样的药物却疗效不同毒性和疗效的平衡靶向药物的出现,2019/12/12,13,内容提要,1,2,3,4,2019/12/12,14,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一)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和来源1、烷化剂氮介类、甲烷磺酸酯类等。2、抗代谢药叶酸、嘧啶、嘌呤类似物等。3、抗肿瘤抗生素蒽环类抗生素、丝裂酶素、放线菌素类等。4、抗肿瘤植物药长春碱类、喜树碱类等。5、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等激素及拮抗药。6、杂类铂类配合物和酶等。,2019/12/12,15,(二)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1、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2、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3、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4、干扰蛋白合成与功能的药物5、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6、其他,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2019/12/12,16,(三)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或相对特异性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如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铂类配合物等。2、细胞周期(时相)特异性药物如抗代谢药,长春碱类药物等。,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2019/12/12,17,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作用机制,肿瘤细胞的共同特点: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基因被开启或激活,而与细胞分化有关的基因被关闭或抑制,肿瘤细胞表现为不受机体约束的无限增殖状态。从细胞生物学角度看,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者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的药物均可发挥抗肿瘤作用。,2019/12/12,18,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作用机制,细胞增殖周期,2019/12/12,19,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作用机制,2019/12/12,20,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21,一、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称抗代谢药,结构与正常代谢物类似,干扰核酸合成。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一)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甲氨蝶呤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强大而持久的抑制作用,能干扰DNA和蛋白质的合成。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甲氨蝶呤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强大而持久的抑制作用,能干扰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22,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和绒毛膜上皮癌。成骨肉瘤等有良效。鞘内注射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预防和缓解症状。不良反应较多。消化道反应如口腔炎、胃炎、腹泻、便血;骨髓抑制;长期大量用药可致肝肾损害;妊娠早期用药可致畸胎、死胎。,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23,(二)胸苷酸合成酶抑制药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药动学】口服吸收不规则,需静脉给药;肝和肿瘤组织中分布高;主要在肝代谢灭活;CO2由呼气和尿排出。【作用机制】1、在细胞内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而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阻止脱氧尿苷酸甲基化为脱氧胸苷酸,从而影响DNA的合成;2.5-氟尿嘧在体内可转化为5-氟尿嘧啶核苷,以伪代谢产物掺入RNA中,干扰蛋白合成。,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24,【临床应用】1.对多种肿瘤有效,特别是对消化道癌症和乳腺癌疗效较好;2.对卵巢癌、宫颈癌、绒毛膜上皮癌、膀胱癌、头颈部肿瘤等也有效。【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重者血性下泻而死。骨髓抑制、脱发、共济失调等。,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25,(三)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药6-巯基嘌呤【药理作用】在体内酶催化变成硫代肌苷酸后阻止肌苷酸转变为腺核苷酸和鸟核苷酸,干扰嘌呤代谢、阻碍核酸合成,对S期细胞最为显著,对G1期细胞有延缓作用。【临床应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维持治疗,大剂量对绒毛膜上皮癌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多见骨髓抑制和消化道黏膜损害;少数病人可出现黄疸和肝功能障碍。,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26,(四)核苷酸还原酶抑制药羟基脲(HU)【药理作用】抑制核苷酸还原酶,阻止胞苷酸转变为脱氧胞苷酸,从而抑制DNA的合成。选择性作用于S期细胞。【临床应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效,对黑色素瘤有暂时缓解作用。【不良反应】主要为抑制骨髓。也可有胃肠道反应。可致畸胎。,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27,(五)DNA多聚酶抑制药阿糖胞苷【药理作用】体内经脱氧胞苷激酶催化成二或三磷酸胞苷,进而抑制DNA多聚酶的活性而影响DNA合成;掺入DNA中干扰其复制,使细胞死亡。S期细胞对之最敏感,属周期特异性药物。【临床应用】成人急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胃肠反应,静脉注射可致静脉炎,对肝功有一定影响。,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28,二、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一)烷化剂定义:分子中具有活泼的烷化基团,能与细胞中的功能基团如DNA碱基或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巯基、羟基等起作用,以其本身的烷基取代这些基团的氢原子而起烷化作用。,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29,氮介【药动学】局部刺激性强,必须静脉给药.【临床应用】与丙卡巴肼或泼尼松合用于何杰金氏病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尤其是纵隔压迫症状明显的的恶性淋巴瘤病人。【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黄疸、月经失调、耳鸣、听力丧失、男性不育及药疹等。,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30,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代谢活化,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抗癌作用强、抗癌谱广,对多种肿瘤有效。恶性淋巴溜(疗效显著)多发性骨髓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卵巢癌、乳癌有效,作用与用途:,2019/12/12,31,2019/12/12,32,噻替哌Thio-TEPA特点:选择性高抗癌谱广主要用于乳腺癌、巢癌、肝癌、恶性黑色素瘤和膀胱瘤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33,马利兰(白消安)(Myleran,buzulfan)特点: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对急性白血病无效对其他肿瘤作用不明显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34,(二)破坏DNA的铂类配合物顺铂(DDP、顺氯氨铂)二价含伯复合物,能破坏DNA结构。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顺铂抗瘤谱广。对睾丸肿瘤与BLM及VLB联合化疗,可以根治;对卵巢癌、肺癌、鼻咽癌、淋巴瘤、膀胱癌等也有效。主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炎、耳毒性,大剂量或持久用药可引起严重而持久的肾毒性。,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35,卡铂为第二代铂类配合物,作用机制与顺铂相似,但抗恶性肿瘤作用较强,毒性较低。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磷癌、卵巢癌和睾丸肿瘤等。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36,(三)破坏DNA的抗生素丝裂霉素C放线菌素D(更生霉素)【药理作用】嵌入到DNA双螺旋链中相邻的鸟嘌呤和胞嘧啶(G-C)碱基对之间,与DNA结合成复合体,阻碍RNA多聚酶的功能,阻止RNA特别是mRNA的合成,从而妨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临床应用】抗瘤谱较窄。对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淋巴瘤、肾母细胞瘤、骨骼肌肉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皮炎、畸胎等。,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37,博来霉素(平阳霉素、争光霉素)属周期非特异性药,作用于G2、M期,能与铜或铁离子络合,产生氧自由基,使DNA断裂,抑制复制。对磷状上皮癌(口腔、头颈部、皮肤、外阴)疗效较好,对食管、肺、宫颈鳞癌也有效。不良反应:发热、脱发,肺部反应重,如干咳、肺纤维化。,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38,(四)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喜树碱类【药理作用】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I,干扰DNA结构与功能。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临床应用】对胃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急性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有一定疗效,对大肠癌、膀胱癌、肝癌亦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较大,主要有泌尿道刺激症状、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脱发等。,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39,三、干扰转录过程阻止RNA合成的药物放线菌素D(更生霉素)【药理作用】嵌入到DNA双螺旋链中相邻的鸟嘌呤和胞嘧啶(G-C)碱基对之间,与DNA结合成复合体,阻碍RNA多聚酶的功能,阻止RNA特别是mRNA的合成,从而妨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临床应用】抗瘤谱较窄。对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淋巴瘤、肾母细胞瘤、骨骼肌肉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皮炎、畸胎等。,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40,多柔比星,又称阿霉素作用:抗癌谱较广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实体瘤:乳癌、肺癌、骨肉瘤(显效)子宫内膜、睾丸、前列腺、子宫颈、头颈部癌(有效)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较柔红霉素轻,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41,四、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1微管蛋白抑制药长春碱类【药理作用】与微管蛋白结合,抑制微管聚合,从而使纺锤丝不能形成,细胞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作作用于M期。【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何杰金病及绒毛膜上皮癌。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较好,起效较快,常与强的松合用作诱导缓解药。【不良反应】引起骨髓抑制、神经毒性、消化道反应、脱发。静脉注射因刺激导致血栓性静脉炎。,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42,2干扰核蛋白体功能的药物三尖杉生物碱类【药理作用】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并使核蛋白体分解,释出新生肽链,但对mRNA或tRNA与核蛋白体的结合并无抑制作用。【临床应用】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较好,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也有效。【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偶有心毒性。,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43,3影响氨基酸转运的药物L-门冬酰胺酶主要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44,五、激素类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巢癌、睾丸癌均与相应激素失调有关,故用激素或拮抗药,改变失调情况。无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45,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激素对肿瘤的治疗作用,药名,治疗有效肿瘤,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他莫西芬(抗雌激素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前列腺癌晚期乳癌晚期乳癌(无男性化倾向),氨鲁米特,绝经后晚期乳癌,2019/12/12,46,生物反应调节剂白介素由白细胞产生的可调节其他细胞反应的可溶性蛋白或糖蛋白物质是一组天然产生的细胞因子家族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47,生物反应调节剂干扰素包括型:IFN-、IFN-;型:IFN-IFN-免疫调节作用:激活NK细胞调节B细胞的抗体生成IFN-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其直接抗增殖作用有关,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48,分子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针对B细胞CD20的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与CD20特异性结合,诱导B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EGFR单抗西妥昔单抗:通过阻断EGF和TGF-与EGFR结合,抑制肿瘤增殖和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曲妥珠单抗VEGF单抗贝伐单抗:抑制VEGF与其受体结合,抑制肿瘤生长,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49,表皮生长因子通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机制:通过促凋亡、抗血管生成等实现抗肿瘤作用;种类: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简介,2019/12/12,50,内容提要,1,2,3,4,2019/12/12,51,耐药性定义天然耐药性(naturalresistance):对药物一开始就不敏感现象,如处于非增殖的G0期肿瘤细胞一般对多数抗恶性肿瘤药不敏感。获得性耐药性(acquiredresistance):有的肿瘤细胞对于原来敏感的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才产生不敏感现象。多药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是指肿瘤细胞在接触一种抗恶性肿瘤药后,产生了对多种结构不同、作用机制各异的其它抗恶性肿瘤药的耐药性。,药物治疗存在的问题,一、耐药性问题,2019/12/12,52,耐药机制1、改变跨膜转运机制使药物不能通过正常方式到达肿瘤细胞的作用部位。2、产生特殊的膜蛋白如糖蛋白,加速药物从细胞内泵出细胞外。3、改变代谢途径使药物作用靶点发生变化,失去抗代谢作用。4、产生耐药基因其表达产物可修复药物损伤的DNA,使障碍肿瘤细胞凋亡。,药物治疗存在的问题,2019/12/12,53,药物治疗存在的问题,二、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近期毒性,2019/12/12,54,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远期毒性不育、致突变、致畸致癌:第二原发性肿瘤,药物治疗存在的问题,2019/12/12,55,抗恶性肿瘤药的用药原则,临床上可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胞增殖动力学,设计出联合用药方案,以提高疗效,延缓耐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